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5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过了,不过,司令,”何柱国问道:“这么庞大的整编计划,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另外装备能不能解决?”

这次整编与庄继华以往的整编相同,不但混编部队,所有整编部队还要换装,按照西南部队的装备进行换装。

东北军装备原来不错,虽然比不上德械师,可比一般中央军要好,经过七年抗战,东北军的底子还在,几乎每个班都有机枪,只是炮兵比较少了,团以上才配有几门六零迫击炮,没有重炮。

“三个月内完成整编,”庄继华说:“我相信东北军的战斗技能还在,这次整编主要是从部队组织上进行重新编组,武器装备可能要等等,对东北的进攻要在夏粮收获之后再展开。第二骑兵军和东北挺进军混编,华北战区没有骑兵部队,整编后的骑兵不会用在正面,要调到热河北部,划归四十九集团军指挥。”

“何将军,十五集团军番号要取消,您将出任战区副司令,东北战区副司令,待攻克平津后,我会向委员长建议设立东北战区,华北战区将继续保留,至于怎么安排,由委员长决定。”

何柱国对十五集团军的番号到不在意,十五集团军其实就一个第二骑兵军,兵力薄弱,装备很差。

庄继华又看着周毓英、周福成和马占山说:“你们三位的职务可能要变一下,马占山将军,我希望您能到战区任职,或者担任四十九集团军副司令,四十九集团军可是我军精锐,郭勋祺将军出身川军,你们一个西南一个东北,正好画了一条对角线。”

马占山闻言禁不住笑了,东北挺进军实际上是个大杂牌,伪蒙军,义勇军,收编土匪,什么都有,就算放到地方部队中也只能划入杂牌中。

“我没什么意见,只要弟兄们有去处便行。”马占山也没什么不满。

在这几个人中,周福成对庄继华的感觉最好,周福成的五十三军收编了冯占海部,冯占海在热河停战协议后,便全军编入东北军,他也趁机将流落在察哈尔的东北和热河义勇军收编入部队,拼凑了一个军,可后来北平军分会点编,将部队缩编为九十一师。

抗战开始后,91师划归五十三军编制,在平津作战中损失很大,部队再度缩编,由甲种师缩编为乙种师。参加了第二次津浦路会战和武汉会战。91师没有如前世那样被编入八十五军,而是一直留在五十三军,冯占海目前担任五十三军副军长。

冯占海在热河抗战中与庄继华有交往,对庄继华大为推崇,听说要调到华北战区,便常在周福成耳边说庄继华的好话,因此周福成对庄继华的印象很好。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六节 平津上空中的谜云(七)

“整编很快就要开始了,至于你们将来的职务,要待整编结束后再决定。”庄继华依旧很谨慎,不下任何承诺。不过总体来看,今天的谈话非常愉快,东北军将领摆出了全面合作,任凭他安排的架势,但他知道其中还是要有分寸,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何柱国他们也比较满意,庄继华没有缩编东北军,虽然编制上要少一个军,但实质内容却不少,五十七军只有一个师,撤销军番号只是早晚的事。

整编的事情到现在就基本谈完,何柱国心里还有些事想聊,他偷偷给徐梁使个眼色,徐梁会意的点点头,然后慢慢的将马占山、周福成他们拖到一边,李之龙好像没看见,也有意无意的在配合,与庄继华何国柱很快拉开一段距离。

“庄将军,我和严校长谈过,他告诉我可以和您开诚布公。”

庄继华闻言一愣,迅即停下脚步,扭头盯着何柱国,心里在判断何柱国了解多少。何柱国心中也拿不准第三党和庄继华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庄继华加入了第三党还是仅仅是同情,他也在斟酌。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就存在个出路问题,委员长那里指望不上,我们对共产党也没什么好感,我们东北人厌恶老毛子,不管他是社会主义还是封建主义。”何柱国饶了个圈子,庄继华却听明白了,既然这两者都不行,他们就只能选择邓演达了。

“严老师还在江淮战区招生呀,关麟征有没有说什么呀。”庄继华绕过了何柱国的问题,假装没听懂,不过他清楚了,何柱国已经是第三党的人,很可能已经加入第三党了,可现在他还不想和他揭开双方关系,谁知道他身边都有些什么人呢。

何柱国心里稍稍楞了下,随即感到自己说得太多,心中有些后悔,便连忙掩饰道:“是的,严校长的军官学校主要培训中低级军官,特别是地方将领,去年关司令整顿江淮战区,不少军官被送到他那里重新学习。我们东北军也有不少军官去深造,老实说,当年少帅在时,便想将东北军全军交给国民政府,可东北军上下不答应,现在我们将军队交给国家,也算实现了少帅的心愿。”

庄继华松了口气,他不希望何国柱继续纠缠这个问题,不过从何国柱的情况来看,于学忠他们是不是也加入了第三党呢?这个问题让他有些迷惑。

与何国柱他们谈话后,东北军陆续开到通州地区,驻扎在唐山地区的新八军和112军也陆续开到通州地区,新闻界和周边百姓见此大为兴奋。

“这下总要打天津了吧!”查尔斯和郁闷的韦伯坐在街边的小摊上,喝着豆汁,看着大队士兵从街上经过,禁不住嘀咕道。

韦伯没有回答,他不是很喜欢这种散发着怪味道的东西,即便在中国这么多年,他还是不习惯,要是允许,他宁愿喝白开水,不过查尔斯却很喜欢,每次遇上他便要拉他来喝这玩意,真是奇怪的英国佬。

老板是个快五十岁的中年人,看上去挺憨厚,穿着件白色围裙,挑子就放在街边,生意不是很好,两张桌子都没坐满,查尔斯和韦伯占了一张,另外两人占了一张。

“那是,这下够小鬼子喝一壶的了。”老板和北平的小贩差不多,快言快语,与他憨厚的外表有些不搭:“我说先生,您看看,咱现在的装备,您看这一溜大炮,看着便提气。”

“那是,当年二十九军宋哲元,牛吧,喜峰口,大刀片子砍小鬼子,滚瓜切菜的,到了,还是扛不住小鬼子的飞机大炮,把北平的老少爷们丢了,自己跑了。”旁边的一个带着瓜皮帽皮袄的老爷子就接上口了。

“我说桂爷,您这是那年头的事了,现在风水轮流转了,这下冈村那老丫挺的该愁了,这正合了马连良那出戏。”另一个穿着棉袍的中年就接上了,看得出来,他们彼此很熟,经常在一块唠嗑。

“哟呵,哟呵,几天不见,几天不见,感情您常五爷还看上戏了。”桂爷显然对常五爷吹牛不满,一脸鄙夷:“您有多少年没去北平了?还马先生的戏!您有明天的粮食吗?还看戏呢。”

“桂爷,您别小瞧人,明天的粮食咱有,国军发了赈济粮,咱领了的。”常五爷将碗放下,扬脸说道:“七年,咱没进北平,这不假,这不是咱不愿给小鬼子鞠躬吗,小鬼子这丫挺的,过一次城门,还要老子给他鞠躬,他也不打量下,他祖上那祖坟修对了没。”

“我说常五爷,您要脸不要脸,您还要领赈济粮,您知道这赈济粮是怎来的?”桂爷的鄙夷更重了,将筷子放下,瞪着常五爷骂道:“是从广东广西四川运来的,是大后方百姓节衣缩食省下来的,您知道就这北平天津有多少难民要粮食吗?上千万,这得多少粮食?我家住的那些军爷,现在都一天两顿,说是省下粮食救济难民。他们是什么人,英雄!您还好意思要赈济粮?这么多年,咱怎么就认识了你这么个不要脸的东西。”

庄继华大张旗鼓宣传救济难民,而且丝毫不隐瞒,将整个战区面临的情况在报上详细列出,所以即便普通市民也知道,华北缺粮非常严重,好些家里过得去的便自动放弃领赈济粮的机会,或少领些。

常五爷脸一红,有些急了:“我说桂爷,我家虽比不上您出身皇族,可咱常五爷也是通州有头有脸的人,我那孙子吵着要吃白面,这才要了点,家里全是混合面,丫挺的小鬼子,混合面吃得爷连屎都拉不出来。好歹总算见着正经粮食了。”

“我说桂爷,您家里那位皇帝,龙庭恐怕又坐不稳了吧。”老板笑着插话道。

韦伯听出来了,这位桂爷恐怕是前清皇族,和满洲国的溥仪沾亲带故,他倒很有兴趣,这位桂爷怎么没去满洲,投奔溥仪去。

桂爷脸一沉:“咱爱新觉罗没出过这种认贼作父的东西,啥玩意,还皇帝,不就是一儿皇帝吗,龙庭倒了也好,要内务府宗正还在,爷就将他从爱新觉罗族谱上赶出去。想当年,我康熙爷乾隆爷……”

“得了,得了,”常五爷总算抓住机会了,立刻打断桂爷:“这才是那辈子的事,还康熙爷乾隆爷,几百年前的事,还搬这来,要说还是说现在,蒋委员长,庄司令,当今武圣,百战百胜,您看看,从南京到今,攻无不取,战无不胜,冈村这老小子,这下成了瓮中之鳖了。”

韦伯听着禁不住乐了,他放弃了与豆汁的搏斗,转而插话道:“那是,冈村这会恐怕正后悔着呢,要是早点走,就不会成为那只螃蟹了。”

“哈哈哈,”桂爷和常五爷几乎同时笑起来,连老板也笑起来了,他们好像并不怕韦伯和查尔斯,桂爷笑道:“这鳖是鳖,蟹是蟹,二者不可混为一谈,鳖又称王八,只能在地上爬行,一般是老婆偷人才称王八;蟹则是螃蟹,横行霸道,霸气十足,不可同日而语,不可同日而语!”

当桂爷说道老婆偷人时,查尔斯噗,一口豆汁喷到地上,韦伯楞了下也哈哈大笑,正在这时,一个报童沿街叫道:“看报!看报!国军新疆大捷!胡宗南将军歼灭上万叛军!挫败苏俄图谋!看报!看报!关麟征将军在苏北反攻!光复泰州!歼灭倭寇两万!”

“给我来份!”桂爷叫住报童,要了一份,韦伯和查尔斯也要了一份,接着报童就被行人围住了。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中华复兴有望呀!复兴有望呀!”常五爷凑到桂爷身边,边看边手舞足蹈,桂爷这次没反驳,频频点头。

韦伯明显从他们身上感到一股自信,他自言自语的说:“战争已经改变了这个民族。”

通州本身没有报纸,主要是平津两地的报纸,这份报纸是华北战区宣传部创办的《阵中周报》,每周一刊,有些时候还出增刊,主要报道战区的政策和其他战场的消息。

今天的头条却是来自新疆的消息,新疆平叛终于取得重大进展,胡宗南率部偷越戈壁,以偏吸引青河叛军的注意,他自己亲率主力翻越卡拉麦里山,沿着中蒙边境急进,绕到青河东北,从叛军侧后发动进攻,一举消灭围攻青河的叛军主力,歼灭近万人,随后趁势追杀,在追击中收复富蕴,白崇禧在新疆打响了他的第一枪!

华北的三个军到达江淮战区后,关麟征在整个江淮战区发动反击,第四集团军和三十六集团军沿津浦路南段向滁州全椒进攻,二十一集团军出巢湖向含山和县进攻,从江南战区调来的第十军三十七军和十七军为预备队;在主战场苏北,关麟征调集七十一军七十二军新12军和九十二军四十六军对泰兴发动反攻。七十一军和七十二军从海安出发直取姜堰,新12军和九十二军出高邮,从北面向泰州展开进攻;四十六军则出如皋向泰兴发动牵制性进攻。

关麟征大慨憋了很久了,进攻迅如雷霆,经过山东会战华北会战的三十六集团军七十一七十二军显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迅即击破日军防线,攻抵泰州城下,日军随即放弃泰州,后撤江都。

韦伯看后轻轻摇头,在前线这么多年,对军事多少有些了解,他感到关麟征太着急了,三十六集团军七十一七十二新12等军经过华北会战,消耗不小,至少应该休整一段时间在发动进攻,就这样匆忙发动进攻,恐怕钢不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六节 平津上空中的谜云(八)

从韦伯正在心里嘀咕着,就听到一声刹车声,抬头看见是两部吉普车一前一后在小摊旁边停下,史迪威和梅里尔从前面那辆车上下来,后面车上下来却是宋云飞和樊春申,樊春申养伤大半年,伤愈后便接任赵汉杰职务,担任特种部队副队长,由于他在鄂北会战中立下的功勋,蒋介石亲笔下令将他补入中央军校第十二期。

“韦伯先生,查尔斯先生,早上好。”史迪威先和韦伯和查尔斯打招呼,然后便坐到他们这张桌子上,宋云飞和樊春申也没客气,俩人也坐过来,这张桌子一下便满了。

“老板,豆汁油条,赶紧的。”樊春申显得有些兴奋,刚坐下便连声招呼起老板,一副饿极了的样子:“妈拉巴子,多少年了,没尝到东北的豆汁油条了。”

特种部队在山东会战后便没有任务,部队在进行空降和冬季作战训练,其中主要是空降训练,空降作战在特种部队训练中完全陌生项目,全部士兵要从头开始训练,另外,特种部队配备了从波音公司购买的最新型直升机,这种直升机一度让庄继华非常兴奋,可当他看过之后便非常失望。

直升机是波音公司在42年的最新产品,庄继华得到报告后,立刻命令在四川设厂,生产直升机,可当时直升机不过是试验品,还没有完全定型,直到43年才完全定型,随后又通过一系列手段,才获得批准在中国设厂,现在工厂还在建立中。

现在直升机还处于试验阶段,美国军方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飞机的潜在价值,庄继华看过现在的直升机,现在的直升机最多也就送送伤员,与前世影视剧中那种配备了机枪火箭炮的重型直升机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可即便这样,庄继华还是给特种部队配备了两部,让宋云飞研究下直升机特种作战。

樊春申心情特好,繁重的训练总算结束了,更重要的是,终于打到东北家门口了,当年他啸聚山林,九一八之后响应邓铁梅,起兵反抗日军,后来部队打散了,他率残部九死一生闯到热河,由此踏上了另一条路,一条光明而充满希望的路。

这些年他也了解了些当年留在热河察哈尔的义勇军,他们还能留在军队中的少之又少,宫长海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热河抗战后便脱离军队,隐居北平,卢沟桥事变后,重新拉起队伍,在三八年阵亡;邓文死得更早,他的部队在整编中要被遣散,他一怒之下,率部出走参加了抗日同盟军,结果在张家口被暗杀。

听到樊春申的抱怨,宋云飞不由洒然一笑:“我说老樊,这可是北平,不是东北。”

“这北平的豆汁油条有东北味。”樊春申也笑起来,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将他身上的那点绿林味消磨得差不多了,军人味倒是越来越浓。

“呵呵,这倒是头次听说。”宋云飞没有争论,他很理解樊春申他们的想法,特种部队有不少元老级队员出身东北义勇军,这些年战争下来,其中相当部分成为特种部队中下级军官,战争越靠近东北,这些人的情绪越激动,他已经收到几十封请战书,从樊春申以下,几乎每个东北人都写了。

老板很快给他们端来豆汁油条,樊春申伸手抓起两根便咬,然后端起豆汁便喝了半碗,嘴边立刻沾上一圈白沫,放下碗长长吁口气:“香,真他妈拉巴子的香。”

宋云飞微微摇头,他慢慢的吃起来,梅里尔第一次吃这种东西,开始还闹不明白,左右看看,便用筷子去夹,可怎么也用不好那两根细细的木棍。

“梅里尔,您到中国就要学会用筷子,”史迪威活动着手指,筷子在他手上灵巧的活动着:“您看,这多灵活。”

史迪威心情很好,到华北战区后,庄继华没有给他分配具体任务,让他自己在战区内活动,华北会战大获全胜,唯独留下平津两城还没攻克,史迪威这次与庄继华的意见相同,不急于进攻,准备好了也不迟。

在接待了蒋介石后,他便应魏德迈的要求到山东检查机场建设,中国方面出动了几十万民工,经过几个月的抢修,济南青岛潍县等地的机场已经全部完工,中美联合航空队开始陆续进入,胶东地区的机场也快完工了,大型机械从国统区转向胶东共产党区,沿国统区胶东半岛的雷达站也基本完工。

这个结果检查让史迪威非常满意,李梅少将认为五月底即可对日本本土展开轰炸,现在的问题是,后勤物质运输,特别是油料,必须从仰光运到山东,几乎横穿整个中国,为了满足运输的要求,中国方面正在策划修建一条铁路,从腊戌到昆明,这条铁路曾经规划过,不过滇西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工期比较长,投资巨大,中国方面明确告诉魏德迈,整个工程必须要美国投资,中国财政拿不出这笔钱,魏德迈正在与国务院协商。

梅里尔突击队与特种部队的联合训练也进行得很顺利,对中国的这支特种部队,史迪威在缅甸战场也听说过,但当初他没感到与其他游击队有什么区别,可这次近距离接触才发现,完全不一样。

史迪威和梅里尔正赶上特种部队新兵进行阶段性训练,特种部队在鄂北会战中损失极大,在山东会战后才补充完整,经过几个月训练,史迪威和梅里尔到来时,正在进行新兵最后的验收训练。

史迪威和梅里尔算是开了眼界,特种部队每个士兵都受过近乎残酷的训练,每个士兵都能熟练使用各种武器,中国的,美国的,日本的,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会开各种汽车装甲车,甚至坦克,进行各种情况作战,伏击、潜入、截击、追击。

梅里尔在观看时,心里暗暗将他们与突击队作了比较,他很快得出结论,他的士兵肯定会提出抗议,拒绝进行这种危险的训练,比如徒手攀登悬崖;负重三十公斤,十公里泅渡;从时速五十公里的汽车上跳下来。

他的士兵看得脸色发白,梅里尔却是越来越感兴趣,抓住一切机会向宋云飞询问,宋云飞告诉他,特种部队就是用特殊手段对士兵进行训练,这些训练的目的就是将士兵放到绝境中,将他们的潜能完全逼出来,让他们在训练中经历生死,学会如何在绝境中寻找生存的机会。但一旦士兵完成这样的训练,这些士兵完全可以称为杀人机器。

梅里尔认为美国也应该成立这样的特种部队,他向宋云飞要训练手册,可宋云飞这次却借口没有得到批准,拒绝提供,只是将训练计划交给他,两支部队合练了半个月。

让梅里尔感到有些丢人的是,有一次他问宋云飞,他的突击队有多少人可以入选特种部队,宋云飞告诉他有十几经过训练可以成为特种士兵。梅里尔明显感到宋云飞只是出于客气,两队合练中,出错的大都是突击队士兵。

梅里尔大怒之下将突击队训斥一顿,然后将突击队交给宋云飞训练,经过这半个月的训练,突击队的队员勉强能跟上特种部队,梅里尔这才勉强满意。

对天津的进攻就要开始,史迪威很想让梅里尔突击队参加这场进攻,所以他拉上梅里尔和宋云飞连夜到通州临时司令部来请战。

“将军,照您这样说,中国人像灵猫那样灵活,是与筷子有关了。”梅里尔愁眉苦脸的说,使劲的抓着筷子,可怎么也夹不住盘子里的油条。

宋云飞和樊春申交换个眼色,樊春申笑着一抹嘴,伸手抓起筷子:“梅子,别太用力,就这样,用巧劲,这跟用枪一样,用不着太大的劲。”

梅里尔试着像樊春申那样控制筷子,可怎么也不行,要么油条滑了,要么筷子落了,手忙脚乱半天,也没弄好。老板在旁边乐呵呵的傻笑着,桂爷和常五爷也好奇的看着这边。

试了半天,梅里尔也烦了,干脆学樊春申,抓起油条就咬,宋云飞和樊春申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经过这场玩笑,众人埋头呼呼吃饭,过了一会,樊春申终于忍不住了:“头,司令会不会同意让我们参战。”

宋云飞轻轻摇头,樊春申有些着急了,连声问:“为啥?为啥?这都闲了快一年了?”

“司令肯定有任务交给我们,但绝不是天津。”宋云飞说,现在天津之战迫在眉睫,连普通老百姓都清楚,他们谈话也没什么忌讳。

宋云飞清楚,这次庄继华让他们到战区司令部来,肯定是有任务,但绝对不是天津,庄继华绝不会拿特种部队去攻城,他的估计是东北,但这个就不能在这里谈论了。

“咋啦,这天津还不打呀,”老板听到这里有些不乐意了,嘟囔起来:“让小鬼子得瑟到啥时候?”

老板这一开口,樊春申高兴:“哎呀,我说,你还是东北老乡呢,你那疙瘩的?”

老板有些黝黑的脸色露出一丝笑意:“凤城,老总看上去有点面熟呀。”

樊春申呵呵一笑:“当年我在辽南竖旗拉杆子,旗号……”

“小白龙!”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六节 平津上空中的谜云(九)

樊春申脸上的笑意更浓厚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哦呵,旗号你也知道。”

老板呵呵一笑,樊春申眼下的那丝警惕了然于心,便解释道:“我以前是在赵大脸子的学生军,部队打散了,民国三十五年入关的。”

樊春申这才恍然,赵大脸子本名赵桐,凤城人,是当年活动在辽宁的著名抗日义勇军领导人,他的母亲赵洪国文被蒋介石封为游击之母,赵桐在九一八之后组织少年铁血军,所部大多出身学生,活动在安奉路(今沈丹线)以西,南满路(今长大线)沈阳至大连段以东,两条铁路中间形成一个长三角形的地区,与日军大小数百战,也曾经加入邓铁梅为总司令的辽宁自卫军28路军,是辽宁坚持抗战时间最长的部队,直到1939年才最后失败。

由于日军的围剿,少年铁血军日渐困难,1936年赵桐进关寻求国民政府帮助,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赵桐重新拉起部队,继续抗击日军,在平北地区坚持敌后抗战,后接受八路军整编,成为八路军晋察冀第五支队,后又脱离八路军,在日军围剿中逐渐失败,后到武汉,受到蒋介石的接见,1940年募集一支小部队重返晋察冀,在途中受到伏击,包括其20岁的妹妹在内,全军覆灭。伏击赵桐的部队历年争论不休,国民党指责是八路军,八路军则认为是日伪军,当年在武汉曾经引起两党激烈交锋。

赵桐的少年铁血军曾经与邓铁梅的抗日自卫军并肩作战,两部数次配合,将领之间比较熟悉,老板作为少年铁血军的一员,知道樊春申也就不足为奇。

樊春申大喜过望,伸手将老板摁在座位上,也不管生意了,俩人就这样聊起来,回顾十多年前的战斗,悲伤处禁不住潸然泪下。当年东北义勇军在外无援助,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坚持抗击日军,战斗之残酷,牺牲之巨大,令人难以想象。

“老哥,你咋干上这行了呢?”聊了阵,樊春申看老板的那身打扮,有些纳闷,也有些惋惜。

“唉,一言难尽。”老板叹口气:“赵大脸子进关后,没多久,小鬼子又开始讨伐,白司令命令分散游击,我们这支最后只剩下七八个人了,大伙商量,进关找赵大脸子,好容易到北平,也不知道他在那,结果人没找到,小鬼子又打进来,大伙就散了,我就留在这一带了。”

“唉。”樊春申也叹口气,摸出支烟递给老板,很多义勇军幸存者都是这样,部队散了,人流落在关内,有亲友的还有个去处,没有亲友的只能在关内流浪,年青点的还可以重新参加军队,像老板这样年纪比较大的,军队不要,就只能在关内流浪。

老板入关后,在通州怀柔一代干了几年,给这家干几天,给那家干几天,后来娶了个寡妇成了家,总算安顿下来了。

“樊大当家的现在是?”老板看着樊春申的军装,特别是肩上的那三朵花。

樊春申一笑,他简单的说:“民国二十一年,鬼子讨伐,我看不妙,带着剩下的弟兄退到热河,后来跟上庄司令,加入了国军,继续跟鬼子干,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只要没死,便跟鬼子干,反正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老板喃喃自语,眼睛有些湿润了,仿佛想起当年的情景,冰天雪地中,炮火硝烟中,数万义勇军奋勇冲杀,倒下一个,又冲上去一双,少年铁血军的旗帜在硝烟中时隐时现。

樊春申的眼眶也有些湿润了,他想起了从辽南杀到热河的过程中,六千多弟兄,只有一千多人到了热河,那些倒在群山中,草原上的兄弟们;想起了郭药师,想起了赵汉杰,想起了冲进鬼子司令部的弟兄们。

梅里尔惊讶到极点,他完全没想到这个看着极其普通的老板,这个极其普通的人居然与日本人打了十几年,他若有所思的看着平静的谈论着生死的樊春申和老板,开始有点明白眼前的这些中国人。

宋云飞在心里重重叹口气,看看手表,时间已经不早了,便打断了樊春申:“老樊,时间不早了,抓紧点。”

樊春申这时也没吃饭的胃口了,他掏出一把钱,数也没数便放在桌上:“兄弟,这些你先拿着,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老板脸腾地涨得通红,将钱抓起来塞进樊春申手上:“大掌柜的,你不能这样寒碜我。”

樊春申摇摇头,将钱塞回去:“当年跟着我入关的弟兄有一千多人,现在也没剩几个了,兄弟,咱当兵的,没有家只有部队,要钱没用,这钱你拿着,算兄弟我送你的回家路费。”

说完,樊春申扭头便走,老板抓起钱还要追上去,宋云飞一把拉住他,冲他摇摇头:“你就拿着吧,不是因为你穷,而是因为你是为国家流过血的。”

说完他将手里的钱也塞进老板的手上,然后向他行了个军礼,转身离去,史迪威和梅里尔站起来,俩人都在桌上放一叠钱,向老板行了军礼,转身上车。

老板手里捧着一捧钱,呆呆的望着远去的车影,桂爷常五爷完全傻了,他们没想到,他们交往几年的,这个不起眼的半老老头,居然有如此复杂的经历,好半天,俩人几乎同时醒来,立刻窜到老板旁边,七嘴八舌的问起来。

吉普车上,史迪威和梅里尔俩人都感到有些沉闷,梅里尔的脑海中还回想着刚才樊春申和老板的那几句话。

“不死不休,”“只要没死,便和小鬼子干。”

话很简单,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梅里尔却感到让他激动不已,让他斗志昂扬。

快到战区司令部时,史迪威终于打破了沉默了:“这就是中国人,我在中国快二十年了,十多年前,我以为我明白了中国,可这十多年,我才真正明白中国人。”

“是呀,我真不明白,日本人当初怎么会就这样打进来,”梅里尔摇头说:“这样的民族是无法征服的。”

吉普车在战区临时司令部前停下,司令部外依旧是那样戒备森严,不过史迪威和梅里尔都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轻松。

史迪威看到司令部前停着几部吉普车,十几个士兵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