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投机者-第4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黄河北岸的威胁,对徐州的攻击也不顺利,杜聿明指挥四个军十三万人将徐州围得水泄不通,昼夜不停的攻打,两次冲上城头,又两次被日军反击下来,杜聿明在指挥部急得直跳,庄继华给的四天时间已经过去三天,十几万大军却依旧还在城外,这怎么不让他着急。

唯一让庄继华感到安慰的是,蓝运东和钟彬的发展非常顺利,攻克枣庄后,钟彬率领第八军和新编第三军不战攻克滕县、邹城,三天时间杀到兖州城下。

与此同时,蓝运东率领五十五军抢占费县,然后夺取平邑,在北部建立起掩护屏障。

此外关麟征于学忠对临沂的进攻也很顺利,临沂虽然城高墙厚,可架不住中国军队人多势众,关麟征指挥四十七军新编12军五十一军十二万人围攻四千日军,强攻三天,终于冲进城内。

“文革,不用着急,济宁已经拿下来了。”徐祖贻将庄继华着急的样子,忍不住微微摇头,实际上他对目前的战局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是江北战区部队第一次围攻日军既设阵地,有所偏差也可以理解的。

蔡廷锴现在却是心情舒畅,他坐在一边,手里端着一杯凉茶,眯着眼睛的看着墙上的态势图,除了正在进攻的部队外,津浦线上还有两支部队正赶往北方,孙震的二十二集团军和杨森的二十四集团军,张新率领的一零一军正在开往战区,这三支部队要赶到后,中国军队的优势就更加明显。

他现在对当初认为庄继华太冒险感到好笑,这个庄继华在战场形势如此好的情况下居然还如此谨慎。

“参谋长,我认为应该督促杜聿明加快进攻步伐,我战区动用如此庞大兵力,目的并不仅仅是徐州和济宁,而是要夺取整个山东,至少要攻去济南,如果达不到此目的,本次作战应该算失败。”与庄继华相同的是参谋处副处长何畏,只见他的眉头紧皱,似乎也在忧虑。

“中岛康健之所以不肯渡河南下,我以为只有一种可能,中岛康健认定,南下达不到为济宁解围的目的,以他的力量无法击败我军,他在等,等我军扑向泰山,牺牲十七师团和六十师团,为泰山防线赢得时间,我认为这是日军最好策略,相反对我们最有利的是日军前出到兖州与我军决战。”

何畏的指挥棒在地图上移动,分析着目前的战局:“南北两线,徐州只是需要的时间稍长,不用担忧,相反我认为,目前比较危险的方向是蓝运东,从战场态势来看,蓝运东左翼为钟彬,右翼为关麟征,分别被兖州和临沂守军拖住,蓝运东和五十五军靠近泰山,处于孤军突出境地。松井石根一旦在这里展开反击,他的部队分散,很容易成为他们的目标。”

“此外,卑职建议,鉴于冈村宁次从黄河北岸抽调部队,黄河北岸相对空虚,可以让汤恩伯将军率部渡河,目标是夺取武涉、原阳;卫立煌将军率领的中条山部队,也可以下山了,在冀西南展开进攻。这两处作战的目的不是攻城夺地,而是吸引日军,避免日军将主力投入到山东。”

“提醒下冈村宁次,”庄继华嘴角露出丝笑容,嘴里嘟囔道:“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徐祖贻和蔡廷锴稍稍楞了,心中迅速开始盘算,黄河南岸,原本有三十一集团军、四十九集团军(欠一零一军)和第五集团军,另外还有两个独立军:唐淮源第三军和新编十四军(豫东民团改编)。

从兵力对比来说,我军二十五万左右,日军大约是七八万,达到4:1,在技术兵器上,我军优势更大,坦克大炮均占优势,不过,空军无力提供空中掩护,空军的全部飞机都投入到对山东的进攻中了。

“我看行,”蔡廷锴立刻响应,他笑着说:“冈村宁次一下抽调了三个师团,太大胆了,必须提醒他一下,别以为我们放在黄河南岸的部队只是防守。”

“新编十四军和第三军整编尚未完成,特别是新编十四军,刚刚成军,还不能投入战斗。”徐祖贻对汤恩伯的了解更多:“可以明确告诉汤恩伯,这次进攻只用三十一集团军、四十九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

“好。”庄继华当即点头:“徐参谋长,起草命令吧。告诉汤恩伯,不求他狂飙猛进,要步步为营。”

说完之后,他又默默的看着地图,过了一会,才喃喃的说:“这个中岛康健有些意思,待在黄河北岸,既不进攻,也不离开,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呢?”

黄河北岸,东阿城郊,金牛镇。

突如其来的日本兵占据全镇所有的空间,镇内的居民们惶恐不安的从门缝里偷看四下活动的日本士兵。不过,居民们也发现,这些日本兵比起临近的东阿县城的日本兵要守规矩,一般不擅自闯进本地居民的房子,也不抢劫,除了在最初征集了一批粮食和查了一次良民证外,到现在还没有抢过东西。

但本地居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日本兵,他们不知道这些日本兵来这里做什么,因此也不敢轻易出门,特别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更是躲在屋内不敢出门。

日本人在镇西头的小树林里修起了几间小木屋,随后这个小树林便成了禁区,任何人都不准靠近,甚至连城内的保安司令和县长都不能进去。

小树林外经常有些轿车或马匹停下,一些日本高级军官,虽然镇民们不知道日本人的军衔,可那些小鬼子对那些军官都是毕恭毕敬,走进小树林,过了很长时间,他们又气冲冲的出来,然后过了两天,他们会又来。

当地的中国人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小树林内的中岛康健却很清楚,到了东阿后,中岛康健便把他的指挥部设在了这里,同时密令宪兵队对全镇进行排查,将所有非本镇人士全部赶走。

中岛康健清楚,要在支那的土地保守住秘密是非常困难的,不过,好在在这里的时间不用太长,短时间没有问题。

不过最让中岛康健头痛还不是保密,也不是困难的后勤补给,而是归他指挥的三个师团的军官们。

第五师团的军官还好,毕竟他曾经带领他们几年了,在苏蒙战场上取得过辉煌的战绩,军官们都相信他,可其他两个师团就难说了。

这些军官天天到他的指挥部来闹,要求渡河,与济宁守军里应外合,击溃运河以东的支那军。三个师团中,他的第五师团是主力,而且他的第五师团是两旅团的甲种师团,另外两个师团,七十一师团121师团都是两旅团的乙种师团,他的师团理所当然是进攻主力。

可让中岛康健最为难的是两个师团的师团长,71师团的师团长远山登和正井义人都是沙场老将,资历比他高,战前他还是少佐时,他们便已经是少将。

这两个在开始还能沉住气,可济宁的情况越来越危险,他们也开始沉不住气了,跑到他的指挥部来,要求他下令出击。

“现在不是出击的时候。”中岛康健还是那句话,说这句话时,他的眉头深皱。

“那什么时候才是出击的时候呢?”远山登矮壮的身体前倾,死瞪着中岛。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六节 攻略山东(十一)

中岛康健沉着脸,毫不回避的迎着远山登的目光,正井义人也目光阴冷的盯着中岛康健。正井义人对华北派遣军的安排有些不理解,中岛康健不过是陆军的小字辈,而且还不是将级军官,居然让他指挥资历比他长很多的中将。

“远山师团长,正井师团长,我知道你们很着急,我也很着急,”中岛康健的语速很慢,面对两个资历军衔比他高的将领,他依旧显得很是高傲:“我们三个师团是从苏俄战场调回来的,为什么帝国要从苏俄战场调兵?”

“这一战,支那人就算失败,最多也不过后撤过运河,甚至我们能打到河南;可要是失败了呢?”

“济宁很重要吗?我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守济宁而不是守兖州?”

“济宁危在旦夕,是的,危在旦夕,这就是我们渡河的理由吗?”中岛康健带着怒气发出一连串疑问,当支那军打到运河边时,他便向松井石根建议,立刻将十七师团和六十师团后撤,六十师团后撤到临沂,十七师团后撤到兖州,在兖州迟滞和消耗支那军后,再后撤到泰安,而不是困守济宁。

“济宁战报,派遣军司令一封不落转给了我,你们看看吧。”中岛康健将一摞电报堆到桌上:“进攻济宁的支那军中没有坦克,那么支那军的坦克去了那里?”

远山登和正井义人翻看着电报,里面全是酒井康对战况的描述,以及求援电报,酒井康报告了支那部队的番号,这里面没有横扫鲁西北的支那机械化第一集团军,最近的电报是报告,全城被突破,出现了新的番号七十八军。

“支那的坦克部队在那里?他们在等我们,等我们过河。”中岛康健的每句话都很短,却很有力。

“不能因为畏惧而不进攻吧?”正井义人将手中的电报扔在桌上,语气冰冷:“从九一八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进攻,那里有敌人,我们就向那里进攻。”

中岛康健闻言有些气结,皇军的那种优越感在这些老派将领尤其严重,他们总是以老眼光看待中国人,殊不知战争已经变了,中国军队再不是以前的中国人了。

“阿南惟几大将肯定也是这样想的。”中岛康健讽刺的说道。

“八格!”正井义人大怒,一直压抑在心中的怒火终于爆发了:“我不知道冈村司令为什么会任命你为指挥官,但你不配当这个指挥官!我要向冈村司令申诉,要求另行委任司令官!”

“可以,”中岛康健毫不退缩语气十分严厉:“不过,在命令下来之前,你必须遵守命令。”

远山登冷哼一声,抓起军帽,转身就走,随后就起草电报,就用第五师团的电台,直接向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和南京派遣军总司令部申诉,要求立刻出击黄河南岸,同时建议免去中岛康健的职务。

北京城内,报童的叫卖声再度响彻大街小巷,不过这次没有人围抢,南京派遣军司令部和汪精卫政府联合下令,大肆宣扬皇军击退中国军队的辉煌战绩。八中旬,日军转入反击,顾祝同指挥中国军队且战且退,逐步退回到进攻出发地。同时在安庆地区,薛岳指挥的中国军队也失去锐气,攻势渐渐衰竭,但日军也没有反击力量,双方处于僵持中。

北平伪政府也奉命进行配合,各家报馆奉命刊登皇军大捷的消息,附属在这个政府身上的文人们,写出大遍文字,颂扬着来自异国的征服者,颂扬他们对同胞的屠杀和掠夺。

不过中南海内却与大街上的气氛截然相反,空气紧张得令人窒息,作战室内,军官众星捧月的围着冈村宁次,各种情况不断传来,从苏蒙战场调回的两个师团已经进入国内,山西境内,支那政府军、晋绥军、共产军活动频繁,阎锡山调动军队准备反攻临汾,中条山的支那政府军在运城为外围活动频繁,在山西北部,共产党军已经推进到大同外围。

最要命的还是山东战场,中国军队虚晃一枪,出其不意对山东发起进攻,当冈村宁次得到这个消息时,心中暗叫不好,按照他的意思,十七师团且战且退,如果能守住运河则守,如果守不住,那就退到兖州或泰安,徐州也同样如此,只要能保住部队,其他都行。

可冈村宁次的这个部署被松井石根坚决拒绝,认为可以在运河挡住支那军,冈村宁次屈从了这个声名显赫的大将的意志,可事实让他失望了,松井石根没能及时组织对济宁和徐州的救援,济宁和徐州的两个师团恐怕要丢给支那军了。

中岛康健在中国军队进攻之初便判断出,在运河和徐州无法挡住支那军的攻势,所以在菏泽失守后,部队还没集结完成时便向冈村宁次建议,后撤部队,第五第二十一混成旅团立刻车运泰安,甚至可以放弃胶东。

可这个建议又被松井石根拒绝了,松井石根担心胶东的共产军趁机反攻,坚持要让伪军到达后第五第六混成旅团才能离开胶东,而更让冈村宁次生气的是,他居然只派了一个旅团去泰安,这个决定让冈村宁次很是无语,他不知道松井石根是在什么状况作出这个决定,一个旅团,如此汹涌的支那大军,他居然只想用一个旅团去扑灭。

中岛康健建议,推迟北岸部队南下,利用济宁和徐州牵制支那军,全力构建泰山防线,利用泰山防线吸引支那军的进攻,消耗支那军实力,然后再从黄河北岸出击,以彻底击溃支那军。

这个计划受到冈村宁次的支持,不过现在,两个师团长要求撤换中岛康健,这让冈村宁次不得不考虑。

“司令官,中岛康健毕竟太年青,不过,他制定的计划是可行的。”立高之助的意思很明显,换一个人去执行中岛康健的计划。

“立高君说得对,”参谋长大城也支持他的建议,他停顿下,感到人选有些困难,很显然这个人选不能从松井石根那里出:“我建议立高君可以作为司令部代表,全权负责指挥北岸部队。”

立高之助心中一惊,现在他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职务,可按照日本军队的传统,此刻拒绝,将留下怯战的印象,这会严重影响他的声誉,而声誉则是他的重要保护色。

可立高之助随即放心了,冈村宁次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说:“立高君,嗯,不合适,有末君,我希望你能去担负起这个责任。”

有末精三一愣,有末精三没想到会让他去,不过他很快明白过来,立高之助的能力没什么问题,可他的资历却是个严重问题,要说中岛康健的能力同样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他的资历,无法让资历比他高的远山登和正井义人信服,只有派个资历与他们相当的人,矛盾才能平息,另外这个人选还需要理解冈村宁次的计划,其实这个计划就是中岛康健的计划。

为了赶时间,有末精三带了四个参谋,冒险乘飞机在东阿降落,随后在中岛康健的指挥召集作战会议,在会上有末精三宣读了冈村宁次的命令,他现在成为三个师团的指挥官。

在会上,远山登和正井义人对有末精三的到来很高兴,当有末精三的话一完,远山登立刻站起来要求立刻渡河,挽救日益危险的济宁。

“司令官有全盘计划,”有末精三摇头,毫不犹豫的否决了远山登的要求:“司令官决定继续等待,等支那军进攻泰山后再作决定,而且,以目前支那军的实力,三个师团的兵力还比较单薄,再过一周,62师团和独立混成第3旅团就会赶到,再过半个月,212师团和战车第一师团也能赶到,那时我们就有足够的兵力,阻击支那军。”

远山登和正井义人惊呆了,他们完全没想到有末精三带来的命令居然会是这样,这就意味着放弃十七师团和六十师团,放弃正在苦战的近三万将士。

“指挥官!”正井义人额头青筋直冒,鼻孔喷出股粗气,胸膛微微起伏:“这……,为什么?”

好容易才背叛两个字咽下去,有末精三冷静的说:“没有什么为什么,如果一定要问,就是我们兵力不足。”

“兵力不足,支那军正在进攻济宁,我们渡河可以出其不意!”远山登也同样非常愤怒,要不是有末精三是派遣军司令部派来的,他早就挥拳相向了。

“出其不意?”有末精三将他们的心理摸得一清二楚:“支那将军策划的这场进攻,总共投入了六十万兵力,另外,南京方面传来情况通报,支那二十二集团军和二十四集团军已经离开淮南战场,估计这两支部队已经北上。”

“诸君,现在不是昭和十一年,支那军的装备和战斗力已经有很大提高,皇军的战线太长,兵力不足的状况已经越来越明显。”

这个情况让远山登和正井义人大吃一惊,鄂北会战后,他们虽然还是看不起支那军,可也没狂妄到战争之初那种状态。他们迅速在心里计算,两个集团军,二十万兵力,加上已经出现在战场的,总兵力高达八十万。

俩人的脸色顿时一变。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六节 攻略山东(十二)

“可,如此,我们就更应该立刻渡河,击破支那军。”呆了半晌后,正井义人才开口道:“围攻济宁的支那军正处于最虚弱之时,一旦我们渡河,就可以与……”

“没有渡河!”有末精三异常坚决,没等正井义人说完便打断他:“松井石根大将还没做好准备,仅靠我们三个师团,是无法挽救济宁,要清楚,这里的三个师团是我们反攻力量,一旦消耗,皇军在山东战场便再没有反击力量了!”

“还有没有渡河?”远山登突兀的问道。有末精三一愣,不知他这是什么意思。

远山登盯着有末精三,眼角斜斜的瞟向一直没开口的中岛康健,他已经意识到有末精三此来并没有新意,而是来执行中岛康健的计划。

“中岛大佐下令聊城、茌平等地构筑工事,这是什么意思?”远山登质问道。

有末精三不了解这个情况,他疑惑的望着中岛康健,中岛康健缓缓的站起来:“济宁、徐州、早就应该放弃,松井石根司令官犯了大错,低估了支那军的战斗力,过高估计皇军的战斗力。

由于正面部队集结迟迟不能完成,支那军看破了我军目的,所以他们没有将坦克投入到攻城中,他们和我们一样清楚,我军缺少反坦克武器,一旦渡河,支那军可以引诱我军到汶上以南,而后利用坦克对我军展开反击,由于缺少正面配合,支那军可以全力对付我们。

我军呢?背水列阵,在支那空军和坦克的打击下,我军的攻势很难取得效果,一旦被围在黄河南岸,黄河却截住了我军后路,那时,为了救援我军,正面部队就不得不在没准备好的情况下,离开既设阵地,在平原上与支那军决战。结果是什么就不言而喻。”

“相反,我军若不过河呢,济宁徐州的坚守,为泰山防线争取到时间,支那军就不得不进攻泰山防线,我军对支那军的威胁便会成倍增加,由于我军的存在,支那军不敢全力进攻泰山。那么支那军最好的策略是什么呢?”

随着中岛康健的分析,远山登和正井义人的脸色渐渐缓和,此刻听到他自设的一问,稍稍楞了,中岛康健便接着分析道:“那就是先进攻我军。泰山地区山路崎岖,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运动,相反,黄河以北呢,地势平坦,适合坦克作战,所以我认为,支那将军会将坦克部队投入到黄河以北。”

“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来,可以消除进攻泰山防线的支那军后路;二来,如果击破我军,可以从北面绕过泰山防线,攻击济南。”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我下令在聊城等地构筑防御工事;另外,我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请长官审阅。”

中岛康健将面前的文件双手递给有末精三,还在震惊中的有末精三回过神来,连忙接过来,远山登和正井义人惊讶之极,中岛康健此举又一次出乎他们预料。

“你读一下。”有末精三没有看,而是转手交给带来的参谋中村,中村打开后开始大声宣读,这份计划是中岛康健关于山东作战的全部构想。

开始部分,与中岛康健刚才说的差不多,可后面便详细多了,按照中岛的计划,兵力配置如下,山东十二军全部留守泰山防线,放弃胶东,将212师团和战车第一师团留在黄河北岸,从第一军再抽调两个师团到河南地区,防御支那部队渡河。

泰山防线的重点是泰安到济南这段地区,中岛计划中将五十九师团和二十一混成旅团全数至于此,第五混成旅团则置于莱芜,第六混成旅团放在沂水,从山西调来的62师团和独立混成第3旅团应尽快赶到莱芜。

以上部署完成后,日军还缺少反击力量,中岛建议从江南抽调两个师团,从山西抽调两个师团,四个师团组成反击力量。

反击首先从黄河北岸开始,支那军的主力在进攻泰安,黄河北岸为偏师,兵力不会太多,只要击破支那江北部队,则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就落在皇军手中;要击溃向支那军,首先就要摧毁他们的坦克,鉴于皇军缺少反坦克武器,他决定将所有高射炮部队部署在聊城、茌平。

从苏蒙战场回来的部队与其他部队最大的不同是多了个防空大队,这个大队装备了十二门引进自德国的88毫米高射炮。三个师团总共三十六门88毫米高射炮,这点高射炮平均分散在整个战场上是肯定不行的,中岛康健亲自到聊城和茌平视察,将其中十二门部署在茌平,剩下的二十四门部署在聊城附近。

“这个计划我将向冈村司令报告,是否批准由司令官决定。”有末精三听完后,没有作任何评论,来之前,冈村宁次特意告诉他,要重视中岛康健的意见,这个人虽然狂妄傲慢,但确实是个人才,是个出色的战术专家。

远山登和正井义人非常无奈的离开了有末精三的指挥,实际也是第五师团师团部,出了小树林,俩人不约而同的向南方望去,心中充满悲哀,接近三万皇军将士还在无望中苦战。

“今天下午三点,我军光复济宁!此役击毙日军七千三百人,俘虏一千六百人,上至师团长酒井康,下到马夫,无一人漏网!”

花春宣读完战报后,下面的记者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掌声,花春露出得意的笑容,他是接待处处长,现在又兼任临时新闻发言人,专门负责对付这些记者。

“上校,我有个问题。”

花春扭头一看,认识,是老朋友韦伯,于是便点了点头,韦伯站起来:“上校,祝贺您们又一次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我想知道,兖州和徐州的情况。”

“对,什么时候能攻下徐州?”另一个中国记者也兴奋的跳起来问道。

“打下徐州,为徐州惨案中的同胞报仇!”

“还有兖州!济南!”

……

虽然近年中国军队取得了不少胜利,可别说这些记者了,几乎所有中国人心中都没有底气,到底能不能打败日本军队,鄂北会战究竟是偶然还是中国军队已经有能力打败这些凶残的敌人了。

江南战区发动的大规模进攻,直到现在也没获得什么重要战果;江北战区呢?攻克蚌埠,算一个,可不显著,只有拿下敌人重兵把守的徐州和济宁,才能证明,我们有能力了!

攻克济宁,让这些中国记者异常兴奋。

花春伸手示意众人安静,等了两分钟,记者们才安静下来,花春笑盈盈的看了那个妩媚的女记者一眼,然后才说:“我军已经攻克邹城,兖州指日可下,至于徐州,我通告大家,杜聿明将军指挥的部队已经冲进城内,日军的抵抗正在被粉碎!我想或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你们就能听到攻克徐州的消息。”

韦伯是前两天才赶到商丘的,在俞济时攻克仰光前,他便离开了缅甸,他对缅甸的情况感到厌恶,厌恶英国人的傲慢,厌恶中国人的狡诈,厌恶美国人的无聊;他早就看清了,如果盟国同心协力,缅甸的日军可以轻易消灭,可正是盟国的内斗,让日军得以完整撤出缅甸,在离开缅甸前,他向他的报社发出了最后一篇关于东南亚战事的报道,标题就是——印度支那无战事。

从缅甸出来,他在云南和贵州待了段时间,四下看了看那些工厂,他发现,仅仅过了两年时间,这些工厂便扩大了三分之二,每天都有无数机枪大炮被拉出厂,运到武汉。这让非常惊讶,他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办到的,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一边战斗一边建设,一步一步在实现他们的目标。

没等他惊讶完,陈诚在江南发动了进攻,他立刻意识到江北战区肯定也有相应的大动作,他立刻从贵州动身,经武汉到许昌,到许昌才知道,庄继华已经去了商丘,此时江北战区部队已经进逼济宁。

于是他急忙赶往商丘,不过由于陇海线运输实在太紧,客车全部停开,只有火车和运兵的闷罐车,他拿到通行证后,又等了整整一天后,才说服一个上尉,搭乘他们的货车赶到商丘。

在商丘,他遇上了一些老朋友,福尔曼、格雷姆、白修德,以及叶絮菲,福尔曼他们比韦伯到商丘早不了两天,开始他们一直留在许昌,听战区宣传部发布的战况,很快他们便发现不对了,宣传部那些干瘪瘪的文字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于是他们便申请了到商丘采访的通行证,跑到商丘来了,与他们同来的还有一批中国记者。

“上校,已经突破徐州城防了吗?”福尔曼问。

“是的,”花春用肯定的语气答道:“我军从北门和南门同时冲进了徐州城内,日军的抵抗正在崩溃中。”

“兖州呢?”

“钟彬将军率领的部队已经逼近兖州,城内的日军有撤离的迹象。”花春的回答很老道,点出了将领的名字,却丝毫不提部队番号。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九章 奔流 第六节 攻略山东(十三)

发布厅里气氛依旧热烈,记者们议论着攻克徐州后的战局,中央日报的一个记者抢先站起来问,在攻克徐州后下一步是不是要进攻济南?

“我知道下一步要进攻那里,可是你能保密吗?”花春想起当初在广州时,自己曾经好奇的打听间谍学校学员的去向,庄继华的回答。

“当然。”那个记者的回答毫不迟疑。

“嗯,我也能。”

发布厅内的声音一下消失了,众人都在等待花春的答案,可过了一会还没见花春回答,这才恍然大悟的发出一阵哄笑。

发布会的时间很短,花春走后,记者们立刻开始赶稿,韦伯却没什么兴趣,这样的消息对战地记者来说不算什么大消息,他可以肯定,重庆武汉的记者现在也一定知道这个消息,他们要发出去可比这里快多了。

“韦伯先生,什么时候到的商丘?”花春见韦伯过来,知道他肯定有什么特殊要求。

“昨天刚到,上校,我想对庄将军作次专访,可以安排吗?”韦伯直接提出要求。

花春和韦伯也是老熟人了,他也不绕弯子,摇头说:“韦伯先生,我给您说句实话,司令现在根本没时间,战事,用司令的话来说,第一幕还没谢幕,接下来还有第二幕和第三幕。”

韦伯很是失望,不过他也明白,庄继华现在肯定忙得要命,但他还是不死心的加了句:“上校,要是司令有时间,您一定要告诉我。”

“好的,完全没有问题。”花春的心情很好,满口答应。

“上校,我想去济宁和徐州去看看,我希望能得到通行证?”韦伯又提出个要求。

这要换个人,花春肯定有些不高兴,不过韦伯不一样,这个曾经在南京城内采访过庄继华的记者很受庄继华重视,花春也不好发火。

“这个问题我要向上面报告。”花春委婉的拒绝了,济宁附近还是战区,目前还没有一个记者获得通行证。

这时,白修德和福尔曼也过来了,他们同样提出采访庄继华和去济宁,花春也同样拒绝了他们。等花春走后,福尔曼邀请韦伯一同去发布厅不远的一个茶楼喝茶,在路上,他们又遇上了叶絮菲,于是邀请她一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