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就这样办,麦收就要开始了,再不动作就晚了。”李之龙表示同意。
俩人不再说什么,继续在基地内漫步,渐渐融入浓浓的夜色中。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五章 主政西南 第五节 战云密布(一)
滚滚热浪将空气燃烧,呼吸中就带着一丝灼热,长江依旧安静的拍打两岸,洗刷战争的痕迹,曾经发生激烈战斗的雨花台、中华门,断瓦残痕依旧历历在目,空旷的大街渐渐有了行人,为了吸引南京市民返回城,占领者尽可能的约束士兵的行为,针对平民的暴力事件要比其他城市少得多,日军司令部的努力收到一定效果,经过一年多的调养,部分市民返回了城市。
七八辆轿车飞快的驶出南京城,卷起漫天尘土,在中山陵停下,从第一辆车上下来两个高级将领,沿着长长的台阶拾级而上。
巍峨的中山纪念堂,青松翠柏环绕,长长的台阶,更衬出这里的庄严肃穆。多田骏和西尾寿造并肩向上走,抬眼上看淡黄色的纪念堂外墙和朱红色大门历历在目,沿途俩人没有交谈,一大群军官也安静的跟在他们身后。
到了礼堂门口,多田骏和西尾寿造停下脚步,多田骏抬眼上面的匾额,喃喃念了两句,然后一挥手,两个士兵抬着花篮走在前面,多田骏和西尾寿造整整军装,神情庄严的跟在花篮后面,军官自动排成两行,鱼贯而入。
中山像前,多田骏和西尾寿造在前,其余军官分成两排在后,整齐的向中山遗像行礼,镁光灯不停的闪烁。仪式结束后,多田骏在纪念堂前多众多记者发表讲话:
“我们日本人一向敬重孙中山先生,在他领导的推翻欧美在华统治,恢复中国独立和主权斗争中,与我们多次合作,他不仅仅是中国人中的英雄,也是我们大东亚的英雄。但在蒋介石先生领导下,中日关系却出现严重倒退,以至发展到如今兵戎相见的地步,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我们希望中国政府更加明智,双方坐下谈判,解决两国纠纷。我希望蒋介石将军能正视现实,两年的战争已经证明皇军力量的强大,不是中国军队可以抗衡的,战争如果继续下去,蒋介石政府势必沦为地方政府,再也无法影响中国的局势。所以我们希望蒋介石政府能放弃以往的反日态度,中日两国携起手来反抗西方的入侵。”
多田骏的声明很短,但很有军人气质,言简意赅,意思表达得十分清楚。他讲完之后,记者们举手提问,主持记者招待会的新闻官却立刻过来将记者们领走,留下众多军官在纪念堂附近慢慢的闲聊。
西尾寿造虽然对多田骏刚才的声明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多田骏太着急了,蒋介石现在不可能与日本人和谈,中国军队在关键时刻的三场胜利,给中国人以巨大的信心,招降的话应该在攻克武汉之后发表现在发表,根本不会引来回应。
正当他猜想多田骏的目的时,多田骏轻声叹口气:“西尾君,有多久没回国了?”
西尾寿造也叹口气:“三年了,昭和十年就到满洲了,很长时间没看到上野的樱花了,国内情况怎么样,我听说不太好。”
“唉,”多田骏又重重叹口气:“很不好,美国实行美元结算后,英国比利时等国也相继采取这种方式,而且国际油价和铁矿价格上涨,很多小工厂倒闭,经济状况开始转为恶化,虞城之战的结果让我们很意外,西尾君,这次大本营确定的武汉作战,必须击垮支那军的抵抗意志,歼灭支那军主力,结束支那事变。”
国内情况不好的消息对中国派遣军进行了封锁,连西尾寿造这样的高级将领都进行了封锁,但西尾的地位很容易发现,比如从国内来的补给下降很快,士兵们喜欢的米饭包已经很少了。大本营已经要求他们实行以战养战,日军各部在华北江南加紧搜罗粮食,向徐州安丘芜湖等地集结,当地的中国百姓反抗也越来越激烈,各地袭击小股日军事件频繁发生,甚至南京城内都发生了袭击事件,治安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分散前线的作战兵力。
“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吗?”情况得到证实,西尾寿造反而不有些不相信。
“实际情况恐怕更严重,”多田骏缓步前行:“我对经济不太熟悉,不过我能感觉到。西尾君,局势可能很快要发生改变,五相会议已经决定加快与德国和意大利的联系,利用他们的力量牵制英美法。”
西尾寿造不置可否,中国战争的发展让他严重怀疑总参谋部的战略判断,多田骏没听见他的回答,有些意外,扭头看看,见西尾寿造皱起的眉头,便纳闷的问:“怎么啦?西尾君。”
“没什么,”西尾寿造平静的说,他知道陆军中有很多人都在极力鼓动与德意结盟,这股力量是如此强大,连首相平沼都不敢明确反对,不过他还是委婉的表达了怀疑:“德意结盟虽然好,可德国和英国的关系现在十分紧张,德国要是在欧洲挑起战争,我们怎么办?英法会不会更加坚决的支持支那?”
多田骏默默的向前走了两步才说:“可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支那战争严重消耗帝国实力,如果英美再加大对支那的援助力度,这场战争要结束就更遥遥无期了,现在不如加强与德意的联系,让英美有所顾忌。其实军部还有种想法,如果德国在欧洲挑起战争,我们可以根据战争发展确定我们的策略,要是英法战败,帝国就可以趁机南下,夺取英法在南洋的殖民地,解决帝国的经济困境。”
“那么美国呢?”西尾寿造猛地问了一句:“美国要插手怎么办?已经有情报表明罗斯福派遣的特使还在武汉活动,已经有迹象表明他们要插手这场战争,如果我们再去激怒他,我们做好与美国开战的准备吗?”
多田骏苦笑下,没有多说,走了两步后,他又停下,看看四周:“这里与富士山相比,缺少了神秘和雄峻,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真是不公呀。”
“这里是支那南方,这里的山柔美有余,北方的山就非常险峻。”西尾寿造很不给面子,冷冷的刺了他一句,他对这伪感慨很不以为然。
“西尾君,你怎么啦?”多田骏感到西尾寿造的情绪有些不对,语气便转为严厉,毕竟名义上西尾寿造还是他的下属。
“司令官,”西尾寿造苦笑下:“我们最好还是先把支那战事平定了再去挑战西方吧,打一个支那都这么困难,帝国的实力不足以支撑两线作战。”
“我也不赞成,”多田骏苦笑下:“可帝国现在骑虎难下,西尾君,你现在这种状况武汉作战非常不利,你明白吗?”
“请放心,我不会让任何事情影响对武汉作战的。”西尾寿造坚决的说:“不过,我们提出的作战方案还请司令官仔细考虑,华北八路军活动日趋频繁,平汉、津浦两条运输大动脉,均受到威胁,一旦我们在前线作战激烈,又发生上次那样的事,难道我们又从前线抽兵回来吗?司令官。”
第二次津浦路作战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作了很大改变,参谋长冈部直三郎调任蒙疆司令部司令,新任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是原参谋本部事务部部长,原作战课长江藤在两次津浦路作战中的拙劣表现,被贬职到朝鲜方面军;各课课长大多变人。
西尾寿造来参加作战会议前,也召开了一个作战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新任作战科长立高支助提出一个方案,用三个月的时间,清剿华北八路军,然后休整一个月,再发起武汉作战。这个方案在作战课就引起了很大争议,但立高支助坚持,最后说服了所有人,报到西尾寿造这里。
西尾寿造在第二次和第一次津浦路作战中都尝到敌后游击队的厉害,而且上次扫荡中攻克的冀中根据地又几乎全部沦陷,冀东南、冀鲁边区的八路军活动也很厉害,根据地一再扩大,山东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加强了活动,威胁日益增强。
在华北的作战会议上,西尾寿造接受了立高支助的作战方案,但这个方案需要说服多田骏,同时命令立高支助协助参谋长笠原幸雄拟定一个直接进攻武汉的作战计划。
笠原幸雄和立高支助共同拟定了个作战方案,以十个师团进攻第五战区,以五个师团沿平汉路攻击一战区,以四个师团沿长江北岸,翻越大别山直接进攻武汉。
现在的日军师团是三单位队师团,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它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比起以前的四联队师团人数少了近半,新成立的部队陆续从国内到来,各部队都在紧张的加紧训练,上次作战匆忙展开,结果新兵训练不足,导致伤亡直线上升,这次西尾寿造决定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到南京后,果然不出西尾寿造的预料,多田骏不同意华北方面提出的首先清剿八路军的要求,而是要求直接进攻武汉。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五章 主政西南 第五节 战云密布(二)
沉痛哀悼玉树死难同胞,推迟到凌晨发表。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也准备了一个作战方案,对武汉的进攻分三路,江南由新组建的第十一军,沿长江南岸进攻,先期占领铜陵安庆作为战役出发地,而后以一部向南浔线出击,主力则在海军支持下继续沿长江南岸进攻;江北分两路,第一路由第一军承担,在河南北部发起进攻,先行攻击郑州,然后沿平汉线南下攻击信阳,而后绕道武汉侧后;第二军首先沿长江北岸进攻,击破长江北岸支那军,将其赶到大别山,然后主力北上,围歼枣阳以南的五战区主力;待歼灭五战区支那军主力后,再调头南下,从北面攻击武汉。
与两次津浦路作战相比,这个方案要低调得多,仅仅在于围歼枣阳以南的四十九集团军,长江南岸则是以击溃战为主,以前的狂妄比起来简直天差地别。
为了这次作战中国派遣军调遣五十个师团,近七十万人,满洲再次被调空,国内组建了二十个新师团,台湾、朝鲜各组建了四个旅团,这些部队全部调到中国,山西,江南驻扎的有作战经验的老部队全部调到前线,所留防区由国内调来的新部队接防。
南京提出的作战方案让西尾寿造很不满意,这个方案完全忽略了八路军在华北各地日益增强的威胁,将熟悉当地情况的守备队全部调走,换之以完全没有作战经验的新部队,治安状况必定全面恶化。
明天就要召开作战会议,决定作战方案,今天为了配合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和影佐祯昭的和平行动,多田骏破例率领来参加会议的高级将领参拜中山陵,同时与西尾寿造私下交换意见,争取他同意这个方案,他已经感到西尾寿造要反对南京方案。
多田骏和西尾寿造在前面缓步慢行,后面的军官也四散开来,三三两两的在纪念堂四周叙谈,不少长期没见面的军官趁这个时候叙旧,立高支助和冈村宁次就是就这样。
“立高君,好久不见。”冈村宁次的记忆力显然很好,当年他与立高支助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却记住了立高支助。
立高支助显然有点意外,他有些感激的说:“满洲一别已经七年了,没想到冈村将军还记得我。”
“你这样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忘记,”冈村宁次枯瘦的脸上笑笑,露出有些焦黄的牙齿:“我听说你这几年的表现了,可惜杉山大将没有听从你的建议,要不然虞城之败完全可以避免。”
虞城战败是日本军队心中的痛,大好形势一举断送,战后追究责任,华北方面军从上到下几乎都有责任,唯独立高支助没有,相反军部派来的调查组对立高支助的评价很高,认为如果按照他的建议作战,不但虞城失败会避免,而且黄河南岸的挫折也会避免;与他相比,作战课长江藤简直只能用愚蠢来评论,他的每次建议都导致皇军走向灾难,对黄河南岸和虞城的损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议将其调离。
最后倒霉的江藤成了杉山元和冈部直三郎的替罪羊,差点被送上军事法庭,落下个贬职朝鲜。调查组的结论成为立高支助晋升的重要依据。
冈村宁次一直在默默的关注中国战场的演变,调查组的报告他看过,感到立高支助这个名字很熟悉,细想就记起来了,他当初就对立高支助印象深刻,这下就更加欣赏,因此一有机会就来叙旧了。
“将军过誉了,”立高支助眼中闪过一丝“哀痛”,郑重的说:“虞城战败不是某个人的耻辱,而是我们全体的耻辱,我作为作战课的一员,未能改变战局,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认为让我担任作战课长是不合适的。”
岗村摇摇头温和的说:“你过于自责,当然对江藤君也有些不公,算了,这些都过去了,对武汉作战你有什么想法?”
这才是冈村宁次真正想问的,立高支助想了想问:“将军对华北蒙疆的形势了解吗?”
冈村露出思索的神色:“虽然到支那不久,情况还是了解一些,据说八路军在华北闹得挺凶,不过详细情况却不清楚,还请立高君介绍。”
立高支助思索下说:“将军,总司令部的作战方案我看过了,这个方案最大的缺陷对华北八路军的威胁估计不足。现在整个华北,我们实际占领的地区只有很小一部分,只有点和线,线也仅仅是铁路沿线,有华北粮仓之称的冀中平原全部落入八路军控制之中,二十人以下的巡逻队不敢离开北平三十公里,治安状况之恶劣,难以言表,张家口守军三次出击扫荡均遭败绩,冈部将军将阿部规秀将军调去,希望他能扭转局面,可我看希望渺茫,因为这不是战法问题,而是守军兵力不足的问题。华北现在的情况是前线人满为患,后方平均一个士兵要照看两平方公里,而太行山横贯整个华北,八路军将老巢设在山里,频频向平原出击,皇军粮食、布匹严重不足,均与此有关。”
冈村宁次暗暗心惊,他完全没想到华北局势恶化到如此地步,北平城外三十里地就是共产党的游击区,这太令人震惊了。
“现在国内供给越来越少,军部要求我们以战养战,可华北的粮仓却在八路军手中,我们怎么执行以战养战。”立高支助叹口气,似乎十分恼怒:“几次作战失败都是因为我们急于求成,用鲜血买来的教训怎么就忘记了呢?听说国内情况不好,可越这样越不能操之过急。”
冈村轻轻叹口气,思索着慢慢说:“可只要攻克武汉,支那内部就可能发生变化,蒋介石很可能下台,新领导人就能与我们签署和平协议。”
立高支助暗暗心惊,难道中国内部真的有人要投降?不可能呀,先生不会允许的,以他在西南三省的影响力,难道控制不住,不行这个消息一定要通知先生。
“将军,这个消息确实吗?”立高支助皱眉问道。
冈村宁次下颌微抬,点点正在细细交谈的今井武夫和影佐祯昭:“他们正在从事这项工作,据说支那政府方面的谈判代表已经到上海了。”
“谈判有结果了?”立高支助随口问道。
“不清楚,不过好像他们很有把握。”冈村宁次望着不远处,青松下的今井武夫和影佐祯昭,这两人的神态看上去十分轻松,只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这样轻松。
好一会,耳边才传来立高支助的声音:“用支那的一句俗话来说,我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时候又是两手空空。”
冈村宁次扭头才发现立高支助已经悄悄迈上一步,与他平行站立,这在等级森严的日军中是很罕见的。但冈村宁次依旧不以为意,相反颇有些欣赏对方打破常规陋习的勇气。
“为什么呢?”
立高支助犹豫下还是开口道:“开战以来,帝国在军略政略上犯了无数错误,唯有近卫首相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为最,今日支那的军队控制在蒋介石手上,没有他的支持,和谈如何成功?让蒋介石下台,谁能让蒋介石下台?汪精卫吗?他以前做不到,现在也做不到。”
冈村宁次扭头有些惊讶的看着立高支助,以他对中国的了解,立高支助的话无疑是正确的,他惊讶的是立高支助居然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且一语命中汪精卫。
立高支助的目光中透着疑惑,犹豫,彷徨,冈村宁次再次感到这个年轻人的才干,他温言道:“这是他们情报部的事情,我们是军人就不管这些了,怎么样,立高君,愿不愿意到十一军来担任副参谋长?”
立高支助一惊,如果说他是个真正的日本人,那冈村宁次的邀请无疑是晋级将级的捷径,可惜他不是,华北方面军作战课长是他最好的职务。
犹豫一会后,立高支助才苦笑着说:“非常感谢将军的厚爱,我很想答应,可惜不能,我估计西尾将军也不会同意,作战课在短时间内更换两个课长,对士气打击将会很大,而且武汉作战即将开始,这种状况下,西尾将军是绝不会同意的。”
冈村宁次这才感到自己有些冒昧,的确,这种状况下,就算立高支助愿意,西尾寿造也肯定不会放人,他微微叹口气,目光重新回到今井武夫和影佐祯昭身上。
影佐祯昭察觉了这两道目光,他扭头看看冈村宁次和立高支助,冲他们微微一笑,然后扭头问:“冈村君旁边的那个年轻人是谁?”
今井武夫扭头看看,漫不经心地答道:“哦,那是立高支助中佐,这个年轻人很不错。”
一听是立高支助,影佐祯昭轻轻哦了声:“原来是他,难怪冈村君能降尊纡贵,这就是和那个中岛康健被称为华北派遣军的双子星的立高支助。”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五章 主政西南 第五节 战云密布(三)
在战后军部派来的调查组提交的报告中,中国派遣军和华北派遣军,两个司令部的大部分军官都受到严厉指责,从总司令畑俊六到华北派遣军司令杉山元,再到下面的师团长,唯独两个人,中岛康健和立高支助,特别是前者。
中岛康健在上次大战中轻兵破阵,一举扭转战局,在进行时受到杉山元的指责,甚至被扣押,可在战后调查组进行调查却认为他的行动是非常成功的,尽管他们伤亡惨重,但他们的行动迫使支那军从正面抽调部队,打乱了支那军的部署,是正面部队攻克徐州的关键因素。
调查组的意见最终促使中岛康健出狱,随后被提拔为中将,出任第五师团师团长,这个决定让关注中岛康健命运的年青军官们大大松口气。
“当然是他,一个前途无量的家伙。”今井武夫微笑着说:“影佐君,土肥原君在华北的工作已经失败,吴佩孚提出的要求我们无法满足,土肥原君已经决定放弃,现在汪精卫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了。”
影佐祯昭知道今井武夫这是在提醒他不要太冷淡汪精卫的代表了,高宗武和梅思平到上海后,梅机关对他们很客气,但就是不提具体谈判,让俩人有些灰心,前些日子回香港了。
“没有什么,攻克武汉后他们还会回来的。”影佐祯昭淡淡的说,今井武夫知道其中的含义,高宗武和梅思平带来的和平方案要价也挺高,在满洲、蒙疆和驻军上丝毫不肯让步,现在展开谈判不会有丝毫好处。
要想在谈判桌上获得最大利益,战场上的表现就必须相称;在日本的战略中,蒋介石必须下台,国共合作必须停止,而要达到这一切,必须攻克武汉,而且越快越好。只有在占领武汉,消灭蒋介石部队的主力,中国内部才会发生变化,才会接受帝国的条件。
俩人正说着,一辆轿车在陵下,从车上跳下来一个军官,这个军官急匆匆的走到纪念堂前,找到影佐祯昭,交给他一份文件,影佐祯昭打开看后,脸色陡变。
“怎么啦?上海方面又出什么事了?”今井武夫连忙问,能让影佐祯昭这样失态的消息,肯定非同小可。
影佐祯昭阴沉着脸点点头,脸上神态迅速变换,阴晴不定,他想了想决定还是告诉今井武夫:“我们内部有支那人的奸细。”
今井武夫闻言轻轻吁口气,这不奇怪,这么多中国人,有那么几个奸细很正常,可影佐祯昭随后的话却让他紧张起来。
“我们抓住了中统上海区的一个重要头目,据他交代,支那政府在我们内部有个间谍,他能知道我们的军事部署,甚至知道汪精卫代表与我们的谈判内容,上次作战前,支那军就针对我们的部署作出调整,他的情报直接交给蒋介石,中统内部只有两个人知道,其中一个是徐恩增,另一个是陈立夫。他之所以知道这个事情是有次徐恩增喝醉了无意中露出口风。”
今井武夫顿时头皮发炸,汪精卫代表的事情连李士群都不知道,被严格封锁在梅机关内部,除了南京和上海知道外,连西尾寿造都不清楚详情,这样机密的事情居然被蒋介石掌握了,这实在太可怕了。
“如果是这样,军事行动就必须暂停,把这家伙挖出来。”影佐祯昭脸色阴沉,他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引起多田骏和西尾寿造的愤怒。
果然多田骏勃然大怒,严令影佐祯昭在一个月内查出这个间谍,否则严惩不贷。看着影佐祯昭匆匆离去的背影,多田骏这才对西尾寿造说:“难怪畑俊君和杉山君会遭到失败,如果不能挖出这个家伙,我不看好这次武汉作战,即便攻克武汉,我们也无法达到大量消灭支那军的目的。”
说完之后,多田骏想了想说:“既然这样,武汉作战行动就要暂停,你们可以先对华北八路军展开行动,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
“这点时间不够,”西尾寿造平静的说:“八路军不是乌合之众,几次作战都表明他们的战斗力一点不弱于支那正规军,要清剿华北八路军,仅仅冀中一地就需要两个月。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占领一地必须巩固一地,否则他们又会重新回来的,所以巩固还需要花一点时间,司令官,没有三个月的时间,绝不可能。”
多田骏有些犹豫,军部要求他们尽快攻克武汉,如果延后三个月,军部那边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他真不知道,此外拖延时间越长,支那方面的准备越充分,付出的代价也越大。
“现在国内来的部队大都是新兵,司令官,上次作战就证明,这些新兵的战斗力远不如老兵,部队伤亡大都来自新兵。”西尾寿造慢慢的说,上次津浦路战役开始前新二十二师横扫黄河北岸的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他对那些匆忙组建的新部队充满怀疑。
多田骏摇头苦笑,这个情况他不是不知道,可问题在于,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支那军的伤亡同样大,部队同样补充了大量新兵,因此延后对支那军同样有利。
看出他在犹豫,西尾寿造又加上一块:“虽然您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查出,可这样重要的间谍,支那人必定能保护得很好,一个月时间查不出来呢?司令官,武汉作战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在这一战中消灭支那军主力,支那战争将彻底陷入僵局,今后会很难再打开局面。”
西尾寿造不知道与汪精卫代表究竟谈到什么程度,但他不认为汪精卫能取代蒋介石,蒋介石的地位看上去不稳,实际却很难撼动,是以绕开蒋介石的和平绝不是真正的和平。
多田骏终于松口了,答应召开一个作战会议,专门讨论华北治安形势,这个会议放在武汉作战会议之前。
两天后,会议召开,立高支助在会议上大放光彩,舌战南京群雄,他娴熟的分析了华北八路军各部情况,以及他们的活动范围,在各地的组织状况,各地守备队最近的作战次数,伤亡状况,粮食布匹等物资搜集情况等等。
“……,在过去三个月中,各地守备队作战一千七百多次,我军累计阵亡四千六百人,伤七千多人;粮食只完成60%的任务,棉花布匹则更少,如果任凭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我们会被排挤出华北。此外,去年皇军对冀中进行打击,对当地共产党组织打击很大,他们虽然回来了,地区组织尚未恢复,如果我们现在进剿,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高支助震动了全场军官,三个月时间,华北部队伤亡即高达一万多人,这已经不低于一个战役的伤亡了,地图上华北八路军活动的红色区域,将代表皇军的黄色区域挤压到交通线和大城市附近。
面对这种状况,在场将领心情沉重,最后一致同意,首先对华北八路军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清剿,作战目标为冀中平原、冀东南、冀南,冀鲁边,具体作战计划责成华北派遣军司令部拟定,由西尾寿造司令官负责具体执行。
影佐祯昭没有参加这个会议,当天他就返回上海,并且立刻审讯了那个中统区长,随后严密封锁消息,然后把情报课长河久小五郎叫到他的办公室来。
影佐祯昭对河久小五郎处理这事的方法很是满意,他在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将消息封锁在李士群的特工总部,不准任何人单独见他。
“你怎么看。”门关上后,影佐祯昭才开口问。
“这个人不是支那人,很可能在我们梅机关或上海警备司令部。”河久没有犹豫,从那个区长的交代来看,数次紧急行动,特别是那次丁默邨叛逃,据区长交代,报告并非来自香港,而是来自徐州。
当时徐州电报来后,徐恩增立刻把他们召集开会,向他们通报了丁默邨叛逃的消息。而丁默邨叛逃时特工总部尚未建立,李士群亲自策反的。
而另外一件事也显示出,就是高宗武和梅思平的情报,那是徐恩增酒醉后漏出来的一句话,说汪精卫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委员长的关注下,就连他们提出的谈判草案和日本人的答复都知道,所以不用操心,当他说到这里时,他的机要秘书阻止了他。
另外还有许多特工总部的许多行动,中统总部事先都知道,好几次都是武汉方面通知他们,才让他们得以避开。
“你的判断很正确,这个人要么在这座楼里,要么在上海司令部。”影佐祯昭在屋内来回徘徊,他在想用什么办法把这个人找出来,河久小五郎上前一步,交给他一张名单。
“阁下,这是我拟定的一份名单,这个大楼的。”河久说完就退后一步。
影佐祯昭打开名单,上面的第四个名字赫然写着大泽真五郎。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五章 主政西南 第五节 战云密布(四)
大泽感到自己周围有些微妙的变化,首先他被调离了情报课,进入一个上海工作组,这个工作组专门负责对付上海的中统军统,全组总共十二人,由情报课长河久负责,直接向影佐祯昭负责。刚开始大泽还很兴奋,可随后就发现不对了,这个组的保密性非常强,纪律也非常强,组员之间禁止互相打听,只准作自己的事,此外每次外出他都隐隐感到有人在跟踪,可随后又找不到跟踪者。
罗文定听他说起最近的变化后,立刻果断的终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