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不但杨遇春感到惊讶,连龚楚也忍不住靠上前来,仔细看了一会,龚楚苦笑下:“司令官说得没错,是与红军有些相似,行动飘忽不定,你稍有疏忽就扑上来咬你一口,然后立刻远遁,这确是红军的战法。”
“可红军的战法是配合政策的,每到一处打土豪分田地,搜集给养……可他们的武器弹药怎么补充呢?”杨遇春说到中途就改口了,他知道前面说错了,中岛不需要政策,但他有枪,只需要杀戮就可以搜集给养,不过他没想明白,武器弹药补充从那里来。
“很简单,他实际上并没打多少仗,新乡不算,从强渡黄河开始,到永城,他实际只打了这一仗,不过他的骑兵恐怕损失不小。”庄继华说,细细考量,中岛康健还真没打几仗,但他的骑兵长途奔袭,就算没被打死,累也累坏了不少马匹。
“必须堵住中岛。”庄继华喃喃的自言自语,他完全没想到,突然冒出个中岛,打乱整个战役部署,七十四军南调,严重削弱了黄河北岸的攻击,致使薛岳迟迟不能突破日军防御,鲁道源北上沱河堵截,又削弱了浍河防御,导致南线的全面被动。
可中岛会在那里渡河呢?谁也不敢轻易作出判断。
“必须与谷寿夫取得联系,要与谷寿夫取得联系就必须击破横在中间的邓锡侯和卢汉,可现在他已经筋疲力尽了,突击力量的骑兵损失已经很大,炮弹也所剩无几,因此只有花费最小的代价突破卢汉或者邓锡侯。怎么花费最小代价呢?”
庄继华自言自语,目光始终不离地图,尽管他的声音比较低,但杨遇春和龚楚却听得一清二楚,两人的目光也在地图上搜索,这种完全没有任何情报的判断,只能通过军事常识和对对方行动的经验判断。
好一会,杨遇春忽然开口了:“我明白了,他不会强渡沱河,他会袭击宿县,一定如此,一定是宿县。”
庄继华陡然转身看着杨遇春,目光凌厉得吓人,脸色也苍白得吓人:“有什么依据?”
“没有依据,”杨遇春也有些紧张:“我们都把目光集中在谷寿夫身上,认为中岛会南下与谷寿夫会合,打开通往永城的道路,实际上这正是中岛希望我们这样判断的,可如果是我的话,我绝不会南下,而是东进,打掉宿县,然后守在这里,卡死我军南线咽喉,配合浍河南岸日军击破李副司令官的正面,然后会同第九师团和十三师团全力西进,一举摧毁南线,再全军北上永城,唯有如此才有足够兵力封闭我军西撤道路。”说完之后,他又重重补一句:“如果是我,我就这样打。”
庄继华反复思索杨遇春的话,越想越感到可能,他计算着中岛距离宿县的距离,只有不过百多里,强行军一天一夜就可赶到。
冷汗顺着背脊淌下,李品仙的南线总指挥部就设在宿县,可由于前线兵力紧张,他身边只剩下一个团的警卫部队,这样薄弱的兵力,以中岛的强悍,可以一鼓而下。
“立刻电告李副司令,中岛极有可能东进袭击宿县,立刻加强宿县守备。”庄继华思索着从那里抽调兵力增援宿县,只有从徐州调兵,可时间来得及吗?
“叫廖耀湘来,徐州所有车皮立刻征收。”庄继华立刻决断,不管来不来得及,他都必须作出努力,给宿县调去援军。
廖耀湘很快来到司令部,他并没有走远,新二十二师回来就进驻徐州城内,接管了徐州城防,他的指挥部就设在战区司令部旁边。
“廖耀湘,你立刻率部增援宿县,记住一定要小心,在你们赶到之前宿县很可能失守了,沿途电台不许关机,随时与战区司令部保持联系,宿县的情况随时通报你们。”庄继华急促的说。
廖耀湘心中一惊,他从未看到过庄继华如此焦急,而宿县很可能失守,这让他更加惊讶,感战局的危急,廖耀湘立刻答道:“请司令官放心,如果宿县没有失守,我保证坚守宿县,如果失守了,我一定把它夺回来。”
庄继华顶顶的看着他,拍拍他的肩膀:“出发吧,宿县,记住,宿县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里。”
廖耀湘没有废话,敬了个礼,返身就走。
待廖耀湘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庄继华转身对龚楚说:“给徐参谋长发电。”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八节 黄河南岸的曙光(七)
“南岸我军,皆国军精锐,围困之势力已成,为何迟迟未能突破,究竟是何道理?各军是否有畏敌避战之行为?如若查实,当严惩不贷!南东两线日军攻势猛烈,南线尤其积极,我军有不支可能,望你们奋勇进取,聚歼顽敌!”
这封措辞强烈的电报让徐祖贻完全理解庄继华的焦虑,将本间逼到黄河岸边已经几天了,可始终未能再进一步,身处绝境的日军士兵抵抗非常顽强,每处阵地,每个战壕,甚至每个沟渠都要经过激烈战斗才能夺下来。
面对如此缓慢的进展,徐祖贻有些一筹莫展,催促、督战、重赏,等等手段他都用了,可就是进展不大,他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
“战场广阔,不要拘泥于一五战区划分,应大胆出击,首先击垮北岸日军。”
没等多久,庄继华的第二封电报又到了,徐祖贻赫然开朗,目前集中南岸的部队有十六万,日军已经被压缩到董口,在这样小的区域中,无法将全部部队投入进攻,冀南这样不如派出一两个师出击北岸,先配合薛岳打垮北岸日军,然后再收拾南岸的本间,庄继华给他指出了一手妙手。
徐祖贻立刻调整部署,第一军和七十八军依旧从西面进攻,一零一军在南面进攻,四十七军两个师则从西面发起进攻,孙震指挥一零二军在欧红岭村强渡黄河,直接杀进北岸三十六师团侧后。
这次进攻出乎日军意料,此前中国军队从未跨战区作战,骄傲的薛岳甚至拒绝了李宗仁调南岸五战区部队北渡的询问,要使用自己的兵力扫清北线日军。但现在战局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徐祖贻再也顾不上了,不再管薛岳的感受,不料此举却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孙震很快在黄河以北站住脚,然后向西强攻,井关刃顿时由三面对敌,变成四面楚歌,孙震攻势凌厉,右翼王铭章连续攻克傅庄吉庄,直奔王固乡;左翼郭勋祺则沿黄河北岸前进,攻克周楼、项城,向董口对岸的鱼骨、常楼杀来;孙震则亲率饶国华师跟进。
井关刃被迫从正面抽调兵力阻击孙震,薛岳抓住机会发起猛攻,王敬久七十一军在日军防线上撕开一个缺口,黄杰率领第八军也从北面撕开十七师团防线。井关刃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恶果显现无疑。
黄河北岸迅速陷入崩溃状态,本间雅晴几乎就快绝望了,可这时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发来战报,在北面攻击的增援部队突破二十一军防线,强渡金堤河,向文留杀来,前锋距离井关刃部仅仅只有十里了。
薛岳接到报告气得差点吐血,这边形势刚刚好转,那边又出问题了,而且还是影响全局的大问题。他左思右想,只得通过庄继华命令孙震立刻支援唐式遵,务必在文留阻截住日军。他甚至来不及申请将一零二军划归一战区。
饶国华部以强行军赶往文留,在文留截住日军,击溃日军前锋,帮助唐式遵稳住防线。
本间雅晴感到自己的神经已经快崩溃了,中国军队的攻势越来越猛,中国将领几乎疯了,完全不顾伤亡,不计代价的攻击。他的部队伤亡越来越大,连迫击炮在内的所有炮弹已经全部打光了,士兵的弹药开始告急,军官不得不要求士兵节省弹药,尽量将中国军队放近点打,这又增加了他的伤亡,现在两个半师团近七万人就剩下不足两万,大批伤兵无法后送,随着炮越来越近,部分伤员开始主动返回前线充当肉弹,抱着手榴弹躺在中国军队前进的道路上,与中国士兵同归于尽。
远程炮弹已经能打到董口了,本间在指挥部内再也呆不下去了,他能调动的人手都已经调派到前线去了,空气中有股浓厚的血腥味,炮弹时不时在街道上爆炸,中国军队虽然能打到这里,但并没有把这里当作主要轰击目标。
站在村北的河堤上,本间眺望对岸,对岸也同样炮声连连,浮桥上有大批伤兵向这边转移,显然井关刃已经无力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
“难道就这样战败了吗?”本间第五十次这样问自己,他心里非常不甘心。
“阁下,支那军攻入西姬庄和傅庙,黑岩将军请求增援。”
“告诉他我没有援兵,告诉他,发扬武士精神,守住阵地。”本间连头都没回,只是平静的说。
“哈依!”军官犹豫下,最终还是转身离去。
炮声猛然间变得更加猛烈。
“我没有援兵,告诉他们人在阵地在!”。
几乎同样的话也在杜聿明口中说出,坚守十天,现在仅仅过去四天,张力辉和司徒非几乎同时求援。消灭日军坦克后,日军几乎就采取弹幕推进的方式进攻,每次进攻都是弹如雨下,战壕全部被炸断,掩蔽部全部被炸塌,连撤到二线阵地的部队也无法躲过日军炮火,伤亡直线上升。张力辉和司徒非步步后退,不得不向杜聿明求援,但杜聿明不为所动,死死扣住王国斌师。
还有六天,杜聿明却不认为自己只需要在这里守上六天,鄄城攻击并不顺利,本间雅晴缩成一团刺猬,黄河以北日军拼命来援,可以想象战斗激烈程度绝不低于这里,十天歼灭本间很可能不够,如果现在就把兵力消耗完了,万一有个什么变故,就束手无策了。
济宁最大的好处是只能两线进攻,他的西面是运河,南面是南阳湖,日军不可能围攻济宁,只能从北面和东面进攻,这对防御有一定的帮助。
没有得到支援,张力辉司徒非只能收缩兵力,苦苦支撑。
同样在苦撑的还有运河区的张自忠和汤恩伯,日军在正面未能突破后,安藤利吉将山下奉文第十六师团从正面调出,向邳县迂回,汤恩伯急调孙立人新三十八师阻击,新三十八师走后,正面防御愈显薄弱,安藤利吉趁机从张轸的侧翼邱庄突破,杀入运河西岸,随后攻克宿羊山,导致新三十八师与主力部队的联系被割裂,孙立人见势不妙,率部经碾庄向徐州撤退。张自忠和汤恩伯也同时撤撤出运河西岸,边打边向徐州撤退。
东线战局出现重大变故,徐州全城震动,战区直属部队,鲁瑞山被临时任命为总指挥,率领警卫团和宪兵团紧急前往贾汪,鲁瑞山连夜强行军赶到贾汪,在贾汪击溃日军先头部队,暂时稳住东线战局。
随后庄继华将在沛县的二十军紧急南调徐州,这个军本来是留在这里准备防御日军偷越微山湖的,可不知为何,日军却始终没有采取这样的行动。
二十军在杨森率领在紧急赶往徐州,走到半路却接到庄继华命令,取消到徐州的命令,立刻西进抢占砀山,正在赶路的杨森大为惊讶,这完全是南辕北辙,前一道命令是东进,后一道命令是西撤,没等他提出疑问,庄继华的第二封电报告诉他原因,宿县失守。
黎明前是最寒冷的时刻,望着远处黑黝黝的城墙,中岛康健心潮起伏,正如杨遇春判断的那样,他的目标是宿县,直接南下他很可能会在突破中国军队防御前被追来的七十四军彻底消灭,因此他作出的重重南下动作都是诱敌,真正的目标是东进宿县,消灭支那军南线指挥部,动摇支那军的后方。
杨遇春判断对了中岛的目标,但无论是他还是庄继华都判断错了他的速度,当连车头都站满士兵的廖耀湘部从徐州出发时,中岛距离宿县只有不到十里远了,中岛将沿途抢到的所有汽车、马车、自行车、骡子全部征用,他亲自率领这支机动部队与鹿草的骑兵一同出发,参谋长古树率领剩下的士兵强行军赶往宿县,轻伤员留在最后,重伤员就地自戕。
黑夜中,日军士兵组成数条火龙,向前快速挺进,有的马匹跑着跑着刷腿一软口吐白沫的载到在地,马上的士兵只要没摔死,爬起来有接着向前跑,步兵走着走着就直挺挺的倒下去,再也没站起来。
中岛康健见掉队的士兵越来越多,倒毙的马匹也越来越多,他立刻从马上跳下来,将马匹让给了一名失去战马的骑兵,然后将所有军官赶下车,把士兵,特别是机枪和迫击炮装上汽车,然后率领这些军官和士兵徒步赶往宿县。
城头没有丝毫动静,城楼上的马灯还在一摇一晃,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军队还没有意识到他的到来。
听着身后传来的控制不住的喘息声,中岛有些犹豫了,持续整整二十个小时的急行军,已经耗尽士兵的体能,他不清楚这样冲击宿县是否能成功?
“阁下,下命令吧,拿不下宿县,我们已经站在胜利的门边了,阁下,不能犹豫。”鹿草看穿中岛的犹豫,知道他在想什么,力促他下决心。
这次进军让鹿草的骑兵大部分变成了步兵,马要么累死要么放弃,士兵们同样疲惫不堪,他自己的马也同样被放弃了,那是一匹七岁的东洋马,黑色的毛皮增添让它看上去彪悍无比,就连这样的壮马也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行军中垮下来了。
中岛回头看看他的士兵,他目光扫视到时,正在士兵喘息的士兵立刻挺直腰身,努力调匀呼吸,无畏的迎着他的目光。
“鹿草君,你带五百人去拿下火车站,封锁火车站。其他人跟着我前进,拿下宿县。”中岛平静的低喝一声,然后率先向黑黝黝的城头走去,鹿草一挥手带着五百人向城北火车站走去。中岛的几个卫士紧走几步,挡在他身前。
一杆太阳旗在寒风中瑟瑟飘扬。
一千多人默默的走着,没有人开口,没有人发出万岁的呼喊,每个人的目光中都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皮靴踏在雪地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城头依旧没有丝毫动静,靠近城墙,中岛一挥手,一百多士兵快速跑到城墙下,然后迅速掏出绳索仍到城墙,迅速爬上城墙,不一会城墙上响起一阵短促而激烈的枪声。
中岛紧张万分的注视着城门,不一会,城门吱吱呀呀的打开了,中岛拔出指挥刀,指向城门洞,“为帝国建立功勋的时候到了!万岁!”
中岛率先冲向城门,“万岁!”身后响起轰天呐喊,一千多日军端起上着明晃晃刺刀的步枪,冲向城门。
枪声惊动了指挥部内的李品仙,与庄继华的快速相反,李品仙并不认为中岛的攻击目标会是宿县,认为中岛不符舍近求远,他会继续南下攻击邓锡侯或者卢汉,因此虽然收到庄继华的报警电报,但他还是不相信中岛会到宿县来,同时在内心里对庄继华严厉处置韦云淞非常不满,他只是简单的告诉警卫团长,加强警备,就没再管这事了。
可现在西门传来的枪声却实实在在告诉他中岛来了,李品仙登时呆若木鸡,待他清醒过来第一个念头就是,完了,彻底完了。
城内到处响枪,到处都在燃烧,日军士兵分成数十股向城内突进,他们随意放枪,在全城制造恐慌。
完全不知道有多少日军进城,慌乱在守军中蔓延,守军迅速崩溃,李品仙在卫队保护下仓皇逃出城,他甚至忘记带上对指挥极端重要的电台,直到几个小时后,电台主任才带着通讯处赶到,这几个小时中,整个南线都找不到南线总指挥的影子。
李品仙的耽误,让新二十二师遭受莫名损失。鹿草占领火车站不久,载着新二十二师先头部队七一六旅的火车即呼啸着赶到火车站,火车尚未进站,即遭到日军火力突袭。七一六旅遭受重大损失,旅长董祥勋当场阵亡,部队损失了一千多人,副旅长姚松涛率部后撤十里才站住脚。
接到姚松涛的电报后,庄继华已经没时间生气,他感到这仗打不下去了,到了必须撤退的时候了。
“白长官并转武汉委员长,今晨宿县失守,南线战线已经被拦腰切断,浍河失守就在几天之内,综合此次津浦路战事,我军已经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继续恋战,对日军的打击也不会再增加多少,卑职请求撤退,保全战区主力,以利长期抗战。”
可蒋介石和白崇禧的回电却让庄继华大吃一惊。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九节 布局敌后(一)
“津浦路战事已到最后关头,鄄城敌军授首就在眼前,坚持最后五分钟,胜利即在我们手中。若此战获胜,我国军民当信心大振,日军必然胆寒,其国内民众必将反对现政府之政策,促成其向我让步的可能性极大。”蒋介石的电报一方面鼓励庄继华坚持下去,一方面告诉他取胜后的巨大政治利益。
“宿县日军久战已成疲军,投入主力,可一鼓而下,可调二十军南下,收复宿县,消灭中岛,坚持到最后胜利。”白崇禧的电报则明确指出,你庄继华还有力量打下去,宿县虽然失守,但中岛实力消耗极大,连续长途行军,连续作战,已经让他们没有多少战斗力了,只要坚决反攻就能重新掌控战场主动权。
庄继华接到两封电报简直有苦难言,我们反攻宿县,难道日军不会增援宿县,东线实际已经被突破了,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和庞炳勋的四十军已经损失过半,汤恩伯的二十军团损失丝毫不弱于张自忠他们,张轸部已经被击溃,从运河区撤退全赖其他三个的苦战,这三个军损失同样超过半数。孙立人则是侥幸逃过日军的合围,他的损失较小,也达到三分之一。更主要的是无论西尾寿造还是畑俊六都不会看不到中岛刺出的这一剑的厉害,因此他们完全可以从东线抽调部队南下,而五战区已经没有力量阻止他们了。
“司令官,你看怎么办?”龚楚皱起眉头,面沉似水,这两封电报的来头太大,他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庄继华疲倦的摇摇头,他连战区警卫部队和卫士长都派出去了,除了二十军外再也没有力量了,更主要的是,他根本不想打了,五战区参战的六十多万人,几十个军,几乎每个军都收到惨重损失,不过他深信,日军的损失同样不小,可他也同样相信,日军的补充比他快。
“福昌,有话就痛快的说,不要犹犹豫豫的。”庄继华用双手摁住太阳穴,严重的睡眠不足让他的脸色看上去像是因缺少血色而苍白异常,宫绣画轻轻摇头,端来杯咖啡放在他面前,闻着咖啡的香味,庄继华的精神似乎又振作了些,但他的反应依旧那么敏锐。
龚楚苦笑下,他摸摸脖子上有些肮脏的衬衣,二十来天没洗澡让他感到极不舒服,他不知道庄继华是什么感觉,同样二十来天没洗澡,他看上去好像挺干净,似乎从来不担心长虱子。
“龚处长,军事和政治应该分清楚,什么是军事,什么是政治。”
没等龚楚开口,庄继华就抢先提醒他,龚楚在心里叹口气,他当然清楚军事和政治,可你要真分开,可正要分开又那是那么容易的。
“我赞成司令官的意见,应该马上撤退,二十军不能用于南线,而且追来的七十四军也不要用于宿县方向,我建议就让新二十二师反攻宿县。”龚楚稳定下心神说:“另外必须立刻制定出整个战区部队的撤退路线,一旦浍河被突破,撤退立刻开始。”
庄继华没有答话,王小山忽然进来将手中的文件夹递给庄继华,庄继华打开一看,顿时由衷心惊肉跳的感觉,他苦笑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立高支助密报,西尾寿造已经命令山下奉文率领第七师团南下,增援宿县,这是一次南北两线的协同动作,浍河以南的日军将暂时停止进攻,待山下奉文抵达宿县后,包围歼灭浍河正面我军。
这个电报太及时了,庄继华签字后,将文件交给宫绣画,宫绣画什么也没说就将文件收起来。龚楚看着他们的这一连串动作,什么也没问,到这里不久他就明白了,王小山和宫绣画掌控着庄继华的秘密文件,他们两人的事情谁也不能过问,王小山的文件除了庄继华谁也不能看。
庄继华思索一会,对宫绣画说:“转发委员长吧。”
宫绣画轻轻点头,然后拿起文件夹就要出门,庄继华又叫住她,宫绣画转过身看着他,庄继华犹豫一会才说:“重申我们的意见,要求立刻开始作撤退准备,另外,我们可以争取两到三天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南线和东线就可能彻底崩溃。”
这话一出口龚楚就明白了,庄继华决心已定,他要离开徐州了,果然,庄继华抬起头对他说:“你立刻拟定一个全面撤退的计划,今天晚上交给我,特别是南线,往江苏去两个军。”
“是。”够管理处没有问,为何要给江苏调两个军去,不过庄继华既然吩咐了,他照办就是了。
随后庄继华又把花春和杨遇春叫来,杨遇春就在外面,立刻就进来了。
“柳青,有没有兴趣下去带兵?”庄继华开门见山的问。
杨遇春脸上现出一丝兴奋,他一直想直接带部队,可他身上有共产党的污点,给的待遇挺高,现在他享受的还是中将待遇,可谁也不敢任命他为军事主官,一直担任参议、参谋之类的幕僚职务,庄继华让他直接带兵,这真合了他的心愿。
“当然愿意。”杨遇春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那好,我任命你为第五战区苏鲁游击区游击支队司令,军衔少将,你去苏北,不过兵力我只能给你一个营,从直属团调一个营给你,其他的要靠你自己去发展。怎么样?敢不敢去?”
“好,什么时候出发?”杨遇春立刻点头,虽然只有一个营,但庄继华给他一个无限的空间,游击支队,可大可小,大的话可以扩充到一个师。
“你听好,”庄继华站起来,走到他面前严肃的看着他:“你在共产党那边呆过,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我希望你能采其长摈其短,不要把他们看着洪水猛兽。鲁南苏北很快就会沦为敌占区,你们要坚持下来,首先就得有根据地,有根据地就要有政权,要建立政权,要减租减息,充分发动群众,不要怕,我在后面给你撑腰,另外我要给你派个副队长,他是你的政治指导员。”
杨遇春看着庄继华,良久才点点头:“是,请长官放心。”
“我不放心,在敌后,最重要的是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只有取得百姓的支持,你们才能坚持下来,而共产党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希望你能学习他们的经验。”庄继华说。
“请长官放心,我一定采其长弃其短,决不以个人之事误国家的大事。”杨遇春大声说道,庄继华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他刚要让杨遇春出去,杨遇春却又突然说:“司令,原青岛市长沈鸿烈正在鲁南一带活动,手下据说有几千人,能不能把这支部队划给我?”
杨遇春一直关注敌后作战,对在敌后作战的部队很是关心,几支活跃在敌后的部队都在他的脑海里。
“好,就这样。记住,在敌后非常危险,除了日本人,将来你们要打交道的还有共产党,谨慎小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与敌人硬拼。”
庄继华仍然有些不放心,反复叮嘱,国民党缺少作基层工作的经验,军队一失败,就全盘失败,相反共产党却可以依靠群众工作和基层组织坚持下来,所以在敌后坚持,军队不是第一要务,基层政权才是。
杨遇春走后,庄继华开始思考派谁去与杨遇春搭档,想来想去,他选定原西南开发队合川工作队队长卓浪,这个人是黄浦五期毕业,目前在战区民众动员处负责动员群众支前,他长期在基层工作,对基层十分了解,唯一的问题他现在不在徐州。
花春进来后,庄继华直愣愣的看了他两分钟,把花春看得心里发毛。
“司令,有什么事请下命令,我保证完成。”花春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庄继华这是什么意思。
“我听说你老毛病犯了。”庄继华冷冷的问:“是不是这样?”
“谁在胡说八道,”花春连忙叫起屈来:“根本没这回事。”
“哼。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小心,记住,你以前是干什么的,别把保密忘记了。”庄继华依旧严厉,花春冷汗淋漓,这段时间他与宣传部新来的那个漂亮的女兵打得火热,但实际上两人的关系并非别人想象的那样,仅仅比其他人交往多一些,以他对女人的了解来看,那女兵心气很高,一般人看不上眼,好像还有点后台,不是个好惹的主。
“你去找几个笔杆子,写几篇文章,内容要立意在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坚持长期抗战上,着重宣传我们近期取得的胜利,为放弃徐州后撤做点舆论准备。”
“我们要放弃徐州?”花春有些惊讶,近期他的宣传调子有点高,这转变有点太快了。
“对,东线已经后撤了,南线宿县失守,再打下去,恐怕真要给小鬼子包圆了。”庄继华说着挥挥手,让花春赶紧去找人,临了还加了一句:“文章写好后交给我看看。”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三章 第二次津浦路战役 第九节 布局敌后(二)
杨遇春要去敌后,作战科长就要重新确定人选,但这不是最要紧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说服蒋介石同意他撤退,但蒋介石的回电却迟迟未到,庄继华可以想象蒋介石现在正与白崇禧电报往来,白崇禧在这次战争中首次独立协调指挥如此庞大的战役,他肯定希望获得全胜,特别是在庄继华连胜两战之后,民间已经隐隐称之第一名将。
“再电武汉,委员长侍从室并转信阳白长官指挥部,日军企图已经十分明显,东线我军伤亡巨大,难以为继,现在撤退可以最大程度保存部队。”
但武汉蒋介石却始终保持沉默,白崇禧那里的回复却很快到来,白崇禧依然坚持,调二十军南下反攻,为了增强庄继华的信心,将七十四军划归五战区指挥,同时建议将七十四军用于南线永城战场。
龚楚将他拟定的撤退方案交给庄继华过目,庄继华看后思索会摇头说:“这不行。”
按照这个计划,李仙洲的九十二军和于学忠的五十一军将退往江苏,樊松甫、刘汝明和廖耀湘向西与卢汉和邓锡侯撤向豫东南,廖磊和李延年撤向湖北;东线张自忠和汤恩伯会同孙立人向丰县,砀山撤退;北线孙连仲指挥所部撤向菏泽,由菏泽进入河南,孙桐煊和杜聿明经单县撤向商丘,徐祖贻负责率领四十九集团军和第一第七十八两军向河南撤退。
“这样单纯的撤退等于将广阔的敌后让给日本人了,必须在敌后留下部分部队。”庄继华说着拿起笔在文件上勾画:“九十二军撤向江苏不错,廖磊的二十一集团军必须留下不少于一个师在定远附近的山区打游击,第二军李延年部向合肥撤退,二十一集团军其余各部撤进大别山。于学忠一个军进入江苏不够,不能只看到苏北,还要看到山东,山东有沂蒙山、泰山、胶东,如此广阔的区域,不能就这样留给别人。让刘汝明也过去,将来这两个师进入沂蒙山区。大别山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不能让给别人,告诉廖磊要做长期坚守的打算,把它建成我们在敌后的堡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