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投机者-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兔子急了还咬人,谁让他们把我逼急了。”庄继华苦笑着说,林蔚不由哈哈大笑。他的心情很愉快,西南开发的进度超出了蒋介石的判断,钢铁厂明年春天就可以开始炼钢了,火炮厂已经可以生产60迫击炮了,捷克式轻机枪已经可以量产了,虽然产量很低,交通……,至少重庆地区的交通很顺畅,成渝铁路已经铺设三分之一,铁路组已经开始规划重庆到襄樊的铁路,只是现阶段由于战争有些地段还不能进行实地勘探。
“文革,在社会改革方面,你们下一阶段打算做什么?”林蔚问道,这是蒋介石非常关心的问题,川北红军闹得很厉害,蒋介石担心稍有不顺,会引起更大的社会动荡。
“主要是减租减息,”庄继华想想后说:“这个政策的阻力恐怕比较大,到时候还要校长给我撑腰。”
林蔚称是片刻后说:“这事一定要稳妥,中央在浙江搞过,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了,你们一定要小心。”
“上次去南昌,校长也说过这事,所以我才先建立基层组织,然后再搞,有健全的基层组织这项政策的实施才有保障。”于是庄继华又讲述了建立村民兵队和村长的设想,最后才说:“如此下来,基层组织和后备役的问题就能一同解决,各项政令的推行也就有了保障。”
林蔚在心里盘算一阵后,感到这个策略或许已经是最稳妥的了,再有什么问题恐怕就只能是执行中的问题了。
“你对如何平定川北共匪有什么想法?”林蔚最终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他有点不抱希望的看着庄继华。
庄继华沉凝片刻后说:“让刘湘去打,打败了,就再没借口拒绝中央军入川,打赢了也算解决一个麻烦,三年之后,我就能编练五万部队出来,那时中央也等于入川了。”
“嗯,看来你和委员长是一致的,委员长对江西共匪发动的第五次围剿,采纳了杨永泰先生提出的堡垒战术,进展虽然慢,但效果不错。委员长唯一担心的就是川北共匪。”
庄继华摇头说:“我不担心川北红军,如果刘湘能把实力全拿出来,就算消灭不了川北红军,也能抑制其发展;相反华北的日军才是最大的忧虑。”
林蔚看了他一眼,心说你倒是真敢说呀,不过华北的隐忧的确很大,这个忧虑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
长城抗战结束后,本来提出的二十九军、三十二军、十七军、三十五军各拿出一个师来整编为德械师,可最终蒋介石却是把十七军和十四军各整编了一个师,另外将八十七师、八十八师扩编为三十六、八十七、八十八三个德械师,其他的就没下文了,惹得宋哲元商震大发牢骚,傅作义虽然没说什么,却自顾自的把部队带回绥远,再也不肯出来了。
为了江西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卫立煌的十四军和宋希濂的八十七师奉命南调,宋希濂出任三十六师师长,王敬久出任八十七师师长。
蒋介石让陈诚主管军队整理,陈诚将手下嫡系十一师和十八师列为德械师,胡宗南听说后,上书蒋介石,认为第一师是国民革命军的光荣,应该首先列装,蒋介石当即批准。庄继华提供的一亿大洋开始运作。
“塞克特将军对华北有什么看法?”庄继华问,塞克特最终没有回国,他接受了蒋介石的聘任,出任德国军事顾问团总顾问,蒋介石给他很高的礼遇,称其为委员长代理人,声称凡是塞克特说的话就等于是他蒋介石说的,各级官员必须照办。
“这个我还不清楚,没有这方面的提醒。”林蔚有些怀疑的问:“停战协议签订还不到一年,日本人不会这么快又挑起事端吧?”
“日本人本来就不可信,九一八、一二八、长城抗战,那次日本人不是随便找个借口就发动了?”庄继华反问道,林蔚无言以对,庄继华叹口气,然后才说:“我们只能随时准备作战,不能有丝毫大意。校长不愿武装杂牌军,可北方前线需要他们,一旦军心散了,后果不堪设想。”
林蔚还是无话可说,敢这样批评蒋介石的,放眼整个中国恐怕也数不出来几个,林蔚不想谈这个问题了,可庄继华还不想放过他:“蔚文兄,请替我给校长带个话,有舍才有得,武装二十九军和三十二军,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是有利的。花上几百万,买他们的忠诚,这笔生意值得作。”
“好,这话我一定带到。”林蔚点头答应,然后他转换话题:“这些工厂都市西南开发工作队的?”
“不是,”庄继华不动声色的说:“应该说是四川开发公司的。”
“不是你的投资吗?”林蔚有点意外。
“钱是我投入的,可是我在其他方面需要他们协助,所以让他们以权力、地盘和军队入股,这笔生意划算。”
“划算?”林蔚根本没想通:“你投了多少钱了?一亿还是两亿?”
“大概有两亿了,具体多少少卿那里有记录,不算这笔账。”庄继华无所谓的耸耸肩,今年一年中,教育补贴就是接近四千万,长城抗战和川北剿匪加起来又有三千万,买回汉阳钢铁厂、铁矿,还有船,设备等等,他光算大头就是一亿多。
“委员长那里的两亿还没计算在内吧。”林蔚苦笑一下,有些钦佩的说:“难怪李在田说你拿钱不当钱。”
“钱多了就想做点事,否则赚钱干什么,”庄继华淡淡的说:“你看卢作孚,他在北碚搞乡村实验,办学校,还不是赔钱在作,你说他又是为什么?还不是想做点有益社会的事。再说张静江先生吧,他破家为国又是为什么?钱,其实就是个工具,就是拿来用的,实现自己梦想的。”
林蔚若有所思的看着庄继华,良久才问:“少卿先生呢?”
“他有事回美国去了。”庄继华说,其实梅云天回美国是他安排的,目的就是申请盘尼西林的专利,他带了一大堆资料,申请包括五千多个专利,从设备到材料,几乎无所不包,根本没给别人留下一点空子。
送走林蔚后,庄继华趁着这段平静的时间加快了社会改革步伐,各个工厂建立起工会,为了给工会撑腰,庄继华授意工会提出增加工人福利的要求,然后自己再答应工会的要求。这增加的部分是实行最低工资制、为工人修建福利性住房,工人只需要付出极少房租就可入住,实行六天四十八小时工作制,建立医疗保障制度,为此他还专门建立了一家保险公司。
工会提出的要求得到近乎全面的满足,这导致工会威信大增,几乎所有工人都加入了工会,滕杰和冯跪也趁机在工人中发展三青团员和国民党员,并且在各个工厂建立起团支部和党支部,当然这两个支部的工作人员并非脱产者,而是一样要参加劳动的工人。
与冯跪和严重一起加入开发队的还有喻培棣,此外庄继华还从开发队中提拔了三个人进入高层,两个是黄埔军校的,另一是原一师军医陶止庸。陶止庸跟着汤教授和丁教授搞盘尼西林成功后,庄继华说服了他出来担任新成立的卫生局局长,庄继华明确告诉他,他的任务就是建设医院、医学院和卫校。
“三年内,你必须保证重庆有十万张床位,能同时接纳十万名伤员,你能做到吗?”庄继华十分严肃。
陶止庸忍不住叫苦:“师长,你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三年十万,你让我上那找这么多医生护士?医学院的学生是读五年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那样不是赶鸭子上架赶出来的?”庄继华反问道。
“医院不同与其他,首先要有医生,连上海南京恐怕都没有十万张床位。”陶止庸坚决不干。
“这是军事需要,你不能看着那些伤员没死在战场上,反死在医院里,对吧?如果这样,你心安吗?”庄继华开始恐吓他了,他也知道这事很难,可没办法,时间不等人。
“我尽力吧。”陶止庸无可奈何的说。
庄继华却摇头:“不是尽力,是必须完成,我提醒你,国内找不到人,就到国外去找,挖来的人才,薪水由你定。”
搞定陶止庸后,庄继华开始动手设计军队后勤保障系统,他请喻培棣出任后勤部部长,请严重出任训练总监,他们分别分担了李之龙和杜聿明的部分工作,杜聿明抽身出来,筹建参谋部。
就在庄继华准备快干之时,南方又发生变故,李济深在福州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推举宋庆龄、邓演达、陈友仁、陈铭枢为委员,李济深为主席,史称闽变。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三节 新人旧人(四)
闽变一发生,蒋介石惊怒之余连忙以蒋鼎文为主帅,从围剿江西苏区的部队中抽调了十万大军,分两路向福建进攻。但蒋介石最但心的是广东陈济棠,陈济棠原是李济深的部下,现在拥有精兵十五万,如果他起兵响应福建,广西李宗仁势必也会起兵响应,整个南中国立刻变色。
蒋介石一方面下令开出李济深、陈铭枢等人的党籍,一方面急委黄绍竑、张继、陈肇英等人去广东游说陈济棠,与蒋介石的紧张相反,黄绍竑却十分笃定,他认定陈济棠是不会响应李济深的。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前,蒋介石将李济深软禁在南京汤山,李济深就曾经带话给陈济棠,让他起兵反蒋,可陈济棠不但没有反蒋,反与蒋联合,共同对付桂系和张发奎,双方早有芥蒂,陈济棠恐怕比蒋介石更但心李济深借此机会重回广东。
但黄绍竑陈公博到了广州之后才发现,第三党邓演达的代表郭大茂早已经在广州活动了,陈济棠的态度有了一些松动。黄绍竑试探之下明白了,陈济棠是想趁机敲蒋介石的竹杠,蒋介石接到报告后立刻答应向广东提供一千二百万的棉麦借款和二百万的防闽军费,同时任命广东第一军军长余汉谋为赣南绥靖公署主任,第二天陈济棠就发表声明支持中央。
陈济棠的声明一发表,严重就明白闽变失败已成定局,他心中有些气恼,此次闽变的发动时间过早,他到重庆不过才几个月,而且从结果来看陈济棠并没有联系好,从当初商议到现在不过才五个月时间,十九路军在历次内战中均支持中央,这次突然转变,势必造成中下层将士的思想混乱,最终会给蒋介石可趁之机。
严重不知道,福建事变的实际主持者不是第三党,也不是李济深,而是陈铭枢。邓演达在黄琪翔的斡旋下与陈铭枢达成一致合作反蒋,十九路军是陈铭枢一手带出来的,陈铭枢对推动十九路军反蒋有绝对信心,果然他一封信就让蒋光鼐和蔡廷锴答应反蒋。
邓演达没有同意立刻举旗反蒋,而是劝他等广东广西联系妥当后再行举旗,陈铭枢勉强等了两个月,最终他等不下去了,他认为现在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看似平稳,实际却是危机四伏。对内独裁,外卖主权,各地军民早有不满,现在只要有人登高举旗,各地必定响应如云,将重现护国一役的现象。他的意见得到李济深的支持,两人在十月底秘密抵达福州与蒋光鼐蔡廷锴见面,决定在十一月树旗反蒋。
让他们失望的是,树旗之后从北到南无不表示反对,而陈济棠的背信弃义则让他们愤怒。
“有范汉杰在,他们失败不可避免,”庄继华叹息道,当他了解到范汉杰居然是十九路军的副军长时,禁不住有些好笑,当年安插的一枚棋子居然在现在还在能发挥作用:“可惜了这样一支部队。”
“范汉杰?他怎么啦?”严重不了解内情,他以为有邓演达在,是可以说服范汉杰的,可庄继华说话的语气让他不寒而栗。
“当年他去陈铭枢那里,还是我批准的,”庄继华似笑非笑的说:“当年他回桂军军官学校是我安排的,目的获取滇桂军的军事部署,平叛结束后,陈铭枢邀请他去他的部队,他不想去,想回教导团,可我没同意,让他接受陈铭枢的邀请,本来是想让他在粤军中监督许崇智的,没想到他在那一待就是八年,现在居然当上十九路军的副军长,有他在十九路军的所有军事秘密都不再是秘密。”
严重背心直冒冷汗,实在出乎他的意外,范汉杰在那个时候居然就已经是个间谍了。庄继华当年在广州是什么职务呢?情报科长,可那是平叛之后的事了,看来得重新评估庄继华与蒋介石的关系了。
“叛逆有什么值得可惜的,”滕杰对庄继华的话有些不以为然:“队长,我们是不是也发个通电?”
“我们发通电?为什么?”庄继华有点意外,闽变发生后,各方通电如云,纷纷支持中央,反对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认为闽变是分裂国家的无益之举。
滕杰一下愣住了,他的意思是表个态,支持中央平叛,可庄继华这么一问,他反倒不明白庄继华是什么意思了。
“俊夫,我知道你的意思。”庄继华没等滕杰发问就说:“可是我们本就是校长学生,支持校长理所当然,你看发通电的,云南龙云,湖南何健,西北马家,山东韩复渠,山西阎锡山,北平虽然是何敬之领衔,可下面的将领却是宋哲元、商震等人,他们需要发通电表明态度,我们不需要,我们的态度早就定死了,我们生是中央的人,死是中央的鬼。”
庄继华说到这里看着窗外幽幽的说:“需要证明的忠诚,还是忠诚吗?”
滕杰迥然一惊,李之龙则是若有所思,庄继华转过身来:“十九路军失败成为必然,即然这样,那么我们也别客气,这支部队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有对日作战的经验,就这样被遣散是个很大的损失,我想我们可以去收编部分,你们看怎么样?”
严重闻言心中一动,既然失败成为不可避免,那么为什么不能利用西南保留一些种子呢?有些消沉的情绪又有点好转了。
“对,那些都是些百战精兵,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收编过来大有好处,我去吧。”
“校长会同意吗?”杜聿明却表示怀疑。
“我去请示,如果获得批准,就由严老师和光亭去吧。”庄继华今天的兴致不高,北方没有消息传来,立高支助那里他已经中断联系,虽然没有情报,但他认为日军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挑起事端。
贺国光的参谋团被刘湘拒绝后,他开始把气出到重庆的市政建设中,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市政建设计划,其中包括修整街道,要把重庆主城区的街道从目前的三米左右扩建到可并排通行四辆卡车;拆迁棚户区,在肖家湾、大坪以及南岸大佛寺附近修建平民安置点;建立平民医院;修建城市公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却是修建下水道系统,聘请重庆三益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整个重庆的下水道系统,三益建筑师事务所是由欧洲归国的罗竟忠创建的,他曾经设计了广阳坝飞机场和白市驿机场,在重庆建筑界很有名气,庄继华也曾邀请他加入西南开发队,可他舍不得他创建的事物所,没有答应。
贺国光的计划又是一项庞大的投入,庄继华慨算后忍不住有点心痛,光拆迁居民安置就需要四百万,这其中修建住房还是其次,主要是提供就业机会,这次拆迁涉及的居民总数高达七万人,他们本来是在城区生活和干活,离开城区他们的生活来源也就断了。为了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庄继华不得不投资修建两家工厂,同时动员入川的荣氏集团在大佛寺建成衣厂和印染厂,承接军服和工作服的订单。
当然庄继华在这个计划中又加入他的一些东西,开始成立社区和街道办事处,建立居民身份证制度,规定年满十六岁的居民必须办理居民身份证,所有居民身份证一式两份,本人一份,公安局留存一份。
时间在忙碌中跨入1934年,闽变果然如他们预料那样走向失败,宋希濂率领新组建的三十六师在十二月中旬迅速夺取闽北延平,打开通往福建内陆的北大门,十九路军军心动摇,首先是入闽后收编的民军哗变,卢兴邦宣布就任南京政府委任的五十二师师长,随后刘和鼎、周志群、陈齐渲等人纷纷通电拥护中央,就任南京委任的职务,十九路军总指挥部决定收缩兵力确保新政府的首都福州。
元旦的欢庆笑声还没散去,北边终于出现变故,日军借口中国军队进入非军事区,破坏停战协议,随即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如此快的撕毁停战协议,世界为之震惊,日本政府的公信力再全世界受到质疑。
长城失败之后,日军加强了关东军的实力,关东军由六个师团猛增到十一个师团,这次加入热河作战的就有五个师团两个混成旅团,总兵力共计十六万人,同时抽调一个飞行师团加入此次作战。
中国守军方面兵力不增反减,总兵力由三十万降低到二十万,而且内部矛盾重重,宋哲元商震迅速放弃关外,退守喜峰口和冷口,徐庭瑶也如法炮制,退守古北口;何应钦还是派熊斌与日本人交涉,但是日本人不愿见他。
长城关口的抵抗只持续了五天,首先被突破的是界岭口,随后日军两个师团包抄冷口守军后路,一四一师苦战建昌营,商震率部仓皇后退,连续放弃迁安、丰县;冷口的失守又导致喜峰口的侧翼受到威胁,二十九军放弃喜峰口、兴城镇,一直退到遵化;滦东的东北军更是不堪,连续放弃抚宁、昌黎、卢龙,退到滦河以西,日军跟踪追击,强渡滦河,王以哲勉强抵抗一天后继续往西退,一路退到丰南、宝坻,他的后退又影响了二十九军和三十二军,宋哲元和商震一起往后退。
对古北口的十七军日军非常重视,为了打垮这支中央军,日军调集了第八和第六两个师团对古北口发起进攻。这两个师团抱着雪耻的念头疯狂进攻,十七军日军的狂轰滥炸下,拼死抵抗了十一天,最终伤亡过半,古北口失陷。第二天新开岭、密云失陷。
短短半个月时间日军全线突破长城,兵锋直达平津城下。日本飞机耀武扬威的在北平城低空盘旋。
日军的进攻再次鼓起了全国各阶层的抗战救亡运动,各地民众通电国民政府,要求停止内战全面抗日,要求抽调部队北上抗日,福建十九路军宣布愿意与南京政府谈判,停止内战,全军北上抗日,参战的中央军将领也意有所动,向蒋介石提出停战议和,北上抗日。但蒋介石不为所动,宣布谁要北上立刻免职,以扰乱军心罪送交军事法庭。
蒋介石的强硬稳住了中央军,此后再也没人提北上的事,一心进攻福建。中央军的攻势猛烈,很快克复古田、水口,福州暴露在攻击枪口之下,李济深等人非常失望的离开福州逃往香港,十九路军余部在蔡廷锴率领下退往泉州,中途蔡廷锴也离开福建避往海外。十九路军余部公推毛维寿和张炎为新的领导人。
长城前线的失败使抗日救亡运动持续高涨,民众愤慨异常,北平南京上海的学生再度走上街头,各地学生酝酿赴京请愿。毛维寿和张炎与南京在私下里都有联系此刻蒋介石见逼迫李济深出走,削弱十九路军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表示可以接受十九路军投降,提出各军照原番号缩编为师,所有师长团长均由中央另派人接任,原十九路军的军、师、团长由中央资遣出洋或依其志愿送入陆军大学或高级教育班学习。十九路余部已经被团团包围,除了接受外,毫无办法。
蒋介石在南面获得空前胜利,可北面的形势却是一团糟。日军兵临平津城下,何应钦将军分会办公地从北平城内南迁到,同时急调傅作义部支援北平,傅作义部驰援北平,两天走了一百四十公里,赶到昌平下阻击日军。
此刻日军夺取热河,占领长城,俯视整个华北平原的战略目标已经全部达成,见中国军队开始向北聚集,关东军司令菱刈隆下令可以停战了。
熊斌在天津终于得到日本人的回应,日本人将他送到塘沽港外的日本军舰上签下《塘沽协定》。
历史绕了个湾又回到起点,可是庄继华却从中大受鼓舞。
第二部 经略西南 第五章 跋涉 第三节 新人旧人(五)
既然历史没有改变,那么前世的一些记忆还是有用的,此外就算改变历史好像也没发生什么事。第二次长城抗战在重庆没有引起那么大的风潮,主要还是得益于对舆论的控制以及三青团和基层党组织的得力。
可这种平静又让庄继华感到有点不满足,他在《渝州晚报》上以《我们现在该做什么》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庄继华详细分析了中国目前的国情和中日之间的差距。
“……综上所述,中日之间的差距表面上是军队实力的差距,装备的差距,实际上是工业能力的差距,民众组织的差距,经济实力的差距,明白这点我们就明白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了。
首先我们大力发展工业,工业当中首推重工业,特别是钢铁业,有了钢铁,我们就能生产出机枪大炮,生产出子弹,就能够给部队更好的装备。
其次我们应该改革社会,加强民众组织,近期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引起不少议论,但这是将民众组织起来的最好最快的方式,有些人整天喊抗日,可但改革措施稍微损害他的一点权利,就立刻叫嚷起什么不自由,可他们不想想一盘散沙的中国能战胜实力强大的侵略者吗?
在社会改革的初期不可避免的要损害人们的权益,比如身份证制度,还比如后备役。按照后备役制度,所有适龄青年都要当兵,这带有强迫性,这就让某些人很不快活,因为他们宣扬的抗日是让别人去战场,自己是不去的,于是他们就开始攻击这项制度残忍,不人道,可是他们没想过,没有强大的后备役,军队的补充从哪里来?战争是有损耗的,是要死人的,这次长城抗战失败如此之快,有个重要原因就是部队不满员。
中国大多数军队是实行的招募制,也就是常说的树旗招兵,这种方式虽然‘人道’,但时间缓慢,因此无法迅速弥补大规模战争的损耗,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后备役,而建立后备役需要很多辅助政策,比如身份证,比如户口,比如街道这种基层的社会管理单位。
同胞们,第二次长城抗战告诉我们什么,在我看来,日本人这是告诉我们,大规模全面侵华就要开始了,我们没有时间争论了,停止吧,抓紧时间干吧!
要想取得明天的胜利,只有今天埋头苦干。”
前段时间实行的户口和身份证制度,在社会上引起很多议论,反对的不少,所以庄继华花了很多篇幅来解释为什么要实行这些措施。《渝州晚报》在上次新闻大战中大出风头,随后抢夺读者中,在庄继华资金支持下,梅悠兰再度大获全胜,《渝州晚报》成为重庆最大的三家报社之一,而其余两家也在庄继华控制之下。
庄继华的文章在重庆引起大讨论,滕杰与庄继华的配合越来越好了,他组织三青团团员给报社写读者来信,参加这场讨论。《只要能打败日本人》、《社会改革的代价》、《中国人为什么不愿当兵》。在重庆掀起一股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的呼声,反对社会变革的都被扣上投降派的帽子,社会名流们开始赞扬市政府的颁布的各种法规,批评这些制度的声音一扫而空。
可庄继华还是感到不够,他下令工会、三青团、国民党党部组织基层党团员和会员学习讨论这篇文章。
“必须让每个党员,团员都认识到局势的危险,要联系到本人的工作来讨论如何抓紧时间,如何加快速度。”庄继华对滕杰和冯诡说。
冯诡到重庆后就明显感到重庆的庄继华与广州时的庄继华有了很大不同,在广州时,庄继华在很多问题游离,他给你提出建议,采纳了他没什么喜悦,不采纳他也没什么沮丧;甚至连升不升管都无所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整编川军后蒋介石对他的冷落,连他都提心吊胆的担心庄继华的反击,他知道庄继华要一怒之下提出辞职的话,蒋介石绝对会用让步来安抚他的。可最终庄继华什么也没做,好像没发生任何事一样。
可重庆的庄继华就不一样了,有些地方非常强硬,坚决要把自己的主张贯彻下去,任何劝说都没用,可最终发现实行他的主张的确有效,就说这个身份证吧,对于限制共产党的活动就有很大作用。
这次庄继华要求他们组织讨论,滕杰还有些犹豫,冯诡却立刻答应下来,他想先试试看,看看到底能发生什么。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冯诡大跌眼镜,一厂工会在讨论中提出搞个“提高技术,狠抓质量”的活动,这个报告交上去,庄继华大加赞扬,认为这个行动拓展了工会的工作思路,让一厂立刻实行。
为了搞好这个活动庄继华亲自到一厂蹲点,他告诉工会领导人肖三木,工会的作用就是关心工人,维护工人的利益,但是你不能只停留在这上面,还应该关注工厂的状况,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次品率这么高,这是为什么呢?很显然是工人的技术不够,既然如此工会是不是应该帮助工人提高技术?当然应该,如果一个工人生产一百件产品,其中三十件是废品,这三十件废品浪费的材料值多少钱,如果这是你的工厂,你还会雇这样的工人吗?所以帮助工人提高技术也就是帮助他们把饭碗捧牢,技术在你手上,谁也抢不走,你就等于捧了个金饭碗。
这一席话说的在场的工人心服口服,然后庄继华接着发挥:“抗日需要大量武器装备,现在的产量根本够,我们马上就要扩大生产,但工人的数量是个大问题,你们现在也知道了,有些工作不是光靠力气就行的,你们要尽快成为技术能手,然后再带徒弟,我告诉你们,我们马上要制定一个政策,带徒弟是有钱的,每带一个徒弟每个月多两块大洋,每个徒弟出师一次性奖励师傅二十块大洋。”
“庄副市长,我们不要钱,保证把徒弟带好。”一个青年说道。
“那不行,积极性要保护,可心血花了,还是应该给报酬的,”庄继华说着打量他一下,怀疑的问:“你这么年青就能带徒弟?”
周围的人轰然大笑,年青人有些急了:“怎么不能,我都带了一个了。”
“他能带,他的技术在我们厂能排进前十。”肖三木笑解释道。
“哦,对不起,我是有眼无珠了。”庄继华也笑道,青年人却有些手足无措了。
整个活动持续了一个月,先是个人比赛然后是班组比赛,不过庄继华这次没有采用金钱奖励的办法,而是采用精神奖励,第一名挂上大红花骑在马上由他牵马在厂里游走一圈,第二名则是厂长牵马,第三名是肖三木牵马,先进班组则是一个大大的锦旗挂在班组休息室里。
这个活动的报道权又被梅悠兰拿到了,她拍下的庄继华牵马的照片在《渝州晚报》上发表后,立刻引起轰动,自古至今,从来没有给工人牵马的副市长。市民们对这个年青的副市长倍感亲切。
可是社会名流们开始指责庄继华哗众取宠,对工人如此谦逊有损政府官员的威严。梅悠兰再度持笔上阵与人大打笔战。
但是不管怎么说,庄继华刻意推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