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臣-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辰冷笑:“既如此,那么我也就不和你啰嗦了。”他向几个士兵招招手:“先杀五个人,待会再向这位朴兄弟问话。”

“是。”几个如狼似虎的兵冲进人群,从其中扯出五个人来,有人要反抗,边上的士兵立即抬枪,将人全部推后,一时间尽是凄厉的哭喊和愤怒的吼叫声。朴正泰将脸别过去,不忍心看,他心里明白,一旦交代出了那些有家人上山的亲眷来,死的人恐怕更多。

五个人被拉扯到老杨树下,有士兵用枪托勒令他们跪下,随后背部有人拉起枪栓,不管那些人如何求饶,只听一阵枪响,飘渺的硝烟散去,所有的声音都嘎然而止,村落里很安静,连针落地的声音都仿佛可以听见。

吴辰望了望那杨树下的五具尸骸,心里不知什么滋味,尽管他有时亦有心软,但是他明白,这个世道人命原本就不值钱,今天他吴辰有一点妇人之仁,哪一天叛军在这些人的支持下若是攻入汉城,他的命运不会比这些人好半点,津城郡的反叛最为严重,甚至北朝鲜所有的人都在望向这里,若是吴辰不能以雷霆万钧的手段解决,那么反抗将会越来越多,一直到仁川军不能控制住局势。

几十万汉人是吴辰坑蒙拐骗来的,既然来了,吴辰亦觉得自己肩上有了一份责任,至少吴辰要保卫自己保卫他们,叛军拿下了汉城,拿下了仁川,那些汉人难道会有什么好下场吗?恐怕这种屠杀会比之现在更加凶残,任何斗争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

吴辰脸上仍是冷若冰霜,慢慢的踱步过去,走到朴正泰身前,冷笑道:“怎么样?朴兄弟打算交待了吗?你还是想清楚些吧,说出来,至少有些人是不会枉死的。”

朴正泰此时已是面如土色,刚才还是五个好端端的人,现在就这样的没了,他此时已是心乱如麻,脚步踉跄了下,终于还是咬咬牙:“大人,村庄中真的没有人与叛军接触,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讨生计,一向不理外部的事务,请大人放过我们吧。”他的话中已有乞求的味道了。

吴辰叹了口气:“你还是不说,这可就让吴某为难了,既如此,来啊,再拿五个人出来,就地正法!”

几个士兵又要冲进人群,朴正泰这才明白,这个心狠手辣的将军是铁了要撬开自己的口的,就算是把全村都屠杀了亦在所不惜,他犹豫了片刻,忍不住道:“大人不要为难他们,他们都是良善百姓,我说了……”

“这就对了,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朴兄正应该这样才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王二蛋,带着朴兄弟认人吧,对了,去取些干牛肉来,慰劳慰劳朴兄弟。”吴辰的脸色立即温和起来,朝王二蛋努了努嘴。

片刻功夫,朴正泰便指认出五六个人来,王二蛋到吴辰那去汇报,吴辰走过去问朴正泰道:“朴兄弟,人没有漏吧?”

朴正泰脸色苍白的点点头。

吴辰道:“这就好,丑话说在前头,冤枉了人或是漏了几个,你这个村落里人可都要人头落地,吴某人一向恩怨分明的。”

朴正泰不吱声了。

吴辰对警卫连的士兵下令道:“还愣着做什么,给老子拿人。”

第一百三十九章:报信

令朴正泰惊异的是,吴辰并没有对这些有家人上山的家眷怎么样,只是将这些人全部收押起来,随后对前来观摩的排长们道:“回各连去吧,按着这个办法去做。”

吴辰笑吟吟的走到朴正泰跟前道:“朴兄弟,有件事恐怕要烦劳你了,你上山去,告诉山上的那些叛贼。”

朴正泰魂不守舍的道:“告诉什么?”

吴辰脸上熙和一笑:“朴兄弟会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吗?这里生了什么事,就说出来,不必有任何隐瞒。”

朴正泰点了点头,这种事他既不敢拒绝,也不能拒绝,山上这么多人的亲眷被逮起来,无论如何他也要上山去报个信。

王二蛋在边上挠着头,心里总觉得少帅做的事似乎和以前有些相似,没错,好像曾用过这种手段对付过响马,也就是现在的义州新军团,王二蛋在边上想,如果这一次是新军团来围剿会不会有点哭笑不得,想着,想着,便傻乎乎的笑了起来。

王二蛋的傻笑令吴辰营造出来的恐怖气氛流失了一些,吴辰不得不扭过头去横瞪了王二蛋一眼:“严肃点!”

“哦!”王二蛋立即噤声,站的笔直。

有了吴辰这个榜样,观摩团的排长们回到各连的驻地,立即开始有样学样起来,杀人、恫吓、逮出与叛贼有瓜葛的亲眷,一天不到,附近的数百个村落中就逮住了数千人。

吴辰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通星罗密布驻扎在各村的连队原地驻防,只有这样,山上的叛军在粮食告终之后不得不下山取粮,有各连驻扎在这里,想要粮食哪有这么容易,更何况他们的许多亲眷都落在自己手上,军心先就得先乱了,军心一乱,又没有粮草,吴辰倒想看看,这些人能憋到几时,他们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识时务的选择投降,一条是起一次总攻,试图击溃吴辰的军官团夺取粮草,并且救出家人。

………………

津山深处,一座新建的营寨中人声马嘶声不绝,朴正泰踉跄的出现在山寨的门口,附近隐藏的几个桩子一齐出来,高声喝道:“什么人?”

朴正泰一直恍恍惚惚,循着山上来,这时被这一声大喝惊醒,连忙道:“我要见闵成正将军,有要事要禀报。”随后他想了想,又补上一句:“我是东庄村的。”

几个人影窜出来,开始时还是一脸戒备,听到他说到东庄村,脸色也就缓和了一些,有人曾去过东庄村,村子里拿出了不少的粮食供应山寨,再加上有好几个上山的也都是这个村子里出来的,有一个人道:“你叫什么名字?”

“朴正泰。”

“朴兄弟,有些事需得罪了。”那人告了一声罪,便往朴正泰身上摸索,待确认他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之后,站起来道:“你在这里等等,我去向闵成正将军禀告。”

………………

闵成正算是闵氏的远亲,正因为如此,他也只能在津城郡里做一个不大不小的指挥使,管辖着一郡的人马,汉城陷落,传到了津城,闵成正立即与津城郡守商议,二人一拍即合,立即宣布要匡扶王室,他的举动立即吸引了各郡的义勇纷纷前来投奔,原本津城郡的守兵只有三千人不到,十日不到的功夫,便扩充到了一万人,随后义州新军团仿佛从天而降,立即着手攻城,闵成正组织的所谓义军其实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人数虽多,但是连武器都不齐,在义州新军团的猛烈攻势下,津城郡很快失守,郡守被乱兵杀死,闵成正见大事不妙,立即带着一千余名心腹向津山逃窜。

津山地处四郡的结交部位,闵成正刚刚抵达津山,便立即得到了当地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反抗者们往这边投奔,再加上从津城中逃出来的老弱妇孺,人数竟达到了两万人,当然,闵成正自己也清楚,自己手上真正能有一战的人最多不会过一万,因此当听到一支军队抵达了山下,他并没有选择正面迎击,反而是龟缩在山上,一副能奈我何的样子。

其实闵成正还是苦恼的,他这一辈子也算坎坷,后来闵妃当政,原想能谋个好官职,就连他的堂弟闵成照都当了右议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偏偏闵妃似乎将他这个远亲忘了似的,左等右等,等来的竟只是津城郡的指挥使的任命,所谓的指挥使其实就是个地方上的镇守武官,在大家族里,连个屁都不是,平时就遭人的奚落,也没人将他放在眼里,他特意去汉城求了闵成照几次,闵成照也只是敷衍了事,并不真心给他安排个好差事,想不到如今闵氏家族遭难,他这个不起眼又没有得到多少好处的远亲竟率先举起了义旗。

闵成正现在是胆战心惊,围剿的大军已经来了,在津城的攻防战中,他就见识到了仁川军的战力,力敌是打不过的,这是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可是他这样想,不代表下边的人也这样想,部属们一次次的请战,都被他死死的弹压着,这使得士气颇有些下降,大家看他的眼神也有些怪异了,许多人前来投奔,自然为的就是反抗杀敌,可是闵成正一次次脸色犹豫的说起这仁川军的战力,让大家稍安毋躁,难免会让人寒心。

此时几个头领正在请战,一个道:“将军,现在汉人已经占据了山下的村落,兄弟们很多亲眷都在山下,若是再不出战,恐要追悔莫及,请将军下令,我们几个带兵下山去。”

其余几个人纷纷点头称是,许多人很担心,生怕汉人拿山下的村民做文章。

闵成正脸色犹豫不决,他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厉害,但是他更明白,若真是与汉人决战,胜算连一成都没有,正在踟蹰的当口,一个头领进来禀告道:“将军,山寨外现一个叫闵郑泰的乡民,说是有要事要禀告。”

闵成正这时正好拖延道:“就叫他进来吧,正好问问山下的情况。”

第一百四十章:紧急军情

朴正泰心情复杂的进入山寨,来到津城军的议事大堂,此时闵成正早已久侯多时,若是在以往,朴正泰见到这名将军必然是心情激动,在津城附近,闵成正的义举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可是现在,朴正泰实在没有这个心情,他恭谨的朝着闵成正行了个礼:“草民见过将军。”

闵成正摆出笑脸,尽量使自己和蔼一些:“朴兄弟有什么事禀告?”

朴正泰便一五一十的将山下生的事一一说了,闵成正听得背脊凉,仁川军分散驻入各村,就意味着他的人马粮草的供应被切断,而缉捕了山上兄弟的家眷,就意味着士气即将大跌,真是如此,那么真的陷入了死地了。

边上一名领道:“将军,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能犹豫了,必须下山去,与山下的仁川军一决死战,否则坐吃山空,再加上许多兄弟的家人落入敌人的手里哪里还有士气,将军,不能再迟疑了。”

闵成正沉吟着点点头:“既然无从选择,只能如此了,只是……该怎么打的呢?”他抬眸向朴正泰望去,道:“来,领朴兄弟去歇息吧。”

朴正泰知道闵成正即将与一些头领商议军事机密,是以连忙知趣的道:“那么草民就告辞了,望将军能带领义勇们替朝鲜的百姓将这群虎狼打垮。”

待朴正泰走了,闵成正让人擂鼓,各路义勇的领6续前来,熙熙攘攘足有四十人之多,闵成正将方才朴正泰所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凛然道:“诸位,事到如今,我们已没有退路,吾等即将与仁川军一决死战,只是怎么个打法,还要请诸位集思广益。”

下面的领们听到这个消息,个个面带忧郁的交头接耳,有些人的亲眷还在山下,也不知山下的情况如何,更是忧心如焚,一时间请战的声音便纷纷传了出来。闵成正看到如此情景,不由得心内叹息,这些人若说勇气还是有的,可偏偏没有一个脑子好使的人,单凭勇力有什么用?

这时有一个领站出来道:“将军,既然要打,自然要有个打法,我倒是有个主意。”

闵成正这时才绽出笑容:“有什么主意但说无妨。”

领点点头道:“仁川军的人数并不多,据可靠消息,约莫也就是两万上下,还要镇守仁川、汉城、义州、津城,我若是料的不差,这山下的仁川军最多不过三千人。”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此人说的有理,领继续道:“为了驻防各村,他们又不得不将人马分散开,这就给了我们可乘之机,我的意思是,咱们倾巢而出,将人马分为两部,一部佯攻,另一部伺机出动,待各村的仁川军纷纷驰援该村时,再一举从侧翼攻击他们的援军。”

闵成正沉吟了片刻,道:“这倒是个办法。”他想了想才笃定的道:“就这么办吧。”事实上他也是无计可施,有人想出了个办法,总比没有的好,于是吩咐各部领回去准备,准备伺机下山。

山下,吴辰用望远镜正观望着山上的情景,不远处王二蛋和几个警卫连的士兵正耸拉着脑袋晒着太阳,吴辰确信,消息传到了山里,山上的敌人必然会下山的,至于怎么个打,就不是他能预测的了,此时他用望远镜观望着大山,心里忍不住庆幸自己没有贸然攻山,这座山连绵数十里,真要上山围剿,三千军官团士兵连个泡都冒不出来,说不定就给人各个击破了,现在他要做的事就是耐心等待,等着山上绷不住叛军先下手。

这时一个传令兵飞马的骑马过来,远远的看到小坡上的吴辰,更是加快了马,大口喘着粗气,甩蹬下马,道:“少帅,向西二十里处出现了一支人马经过,人数应当在一万人上下,看他们的穿戴,像是辽东的八旗兵。”

吴辰眉头一沉,苏克萨的吉林兵要移防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看他们的模样应该是经过这里,继续向南往汉城去,想来应当没有什么问题,淡然道:“观察他们的动向,有什么异动立即讯警吧,若是他们是往汉城去,倒是不必为难他们。”

那传令兵道:“极有可能他们会经过津城,恐怕今夜要到津城歇歇脚。”

吴辰皱起眉头:“去给津城的大胡子传令,让新军团稳妥些,既不要惹是生非,更不能弱了仁川军的声名。”

传令兵点了点头,飞马去了。

津城。

大胡子这些日子一直在城楼上巡视,休息,他是个谨慎的人,虽然明知叛军不可能出现在城下,亦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另一边则派人随时观察军官团的动向,若是生了什么事也好立即驰援。

新军团则继续轮番操练,这些日子以来,新军团算是憋了一肚子的气,当时两大团进攻汉城,最后给军官团最先拿下了景福宫,从而使王秋说话的嗓子都大了些,新军团哪里会服气,可不服气又能如何,事实摆在眼前,虽说第一个冲入城的是新军团的连队,拿下主要街道的也是新军团是头功,可是偏偏还差了那么一点。

大胡子干脆化悲愤为力量,他自然明白,若说起临战的经验新军团绝对比军官团要强的多,可是射击等操练比之逊了一筹,因此便自己向吴辰申请了加大操练的请命,吴辰当然乐观其成。

因此大胡子现在是两脚不着地,一边要到城门处巡查,另一边又要往军营里跑,还要处理一些城内的琐事,眼袋都黑了,楞是得不了空好好休息休息。

城门打开了一条缝,一名斥候飞马进来,飞快的下马将马缰交给边上的一名士兵手里,向那士兵问道:“团长在哪里?”

“就在城楼上。”

话音刚落,斥候立即飞快的顺着梯子上了城墙,往城楼方向飞奔,高声道:“团长,有紧急军情。”

大胡子刚刚躺下,原打算小眯一会,立即被这声音惊醒,翻身起来,系上军服的纽扣,从城楼的休息室里走出来,迎过去道:“念。”

第一百四十一章:叛军袭击

“吉林副都统苏克萨率军南下往汉城去,途径津城,距离津城已不到二十里。”

大胡子皱起了眉头,苏克萨算是他的老相识,当年在辽东,便是这个苏克萨带兵镇压响马们最狠,许多老兄弟都是死在吉林兵手里,竟不成想,这苏克萨竟带兵来了,当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大胡子深深吸了口气,他自然明白,苏克萨如今算是半个友军,无论如何也不能引什么冲突的,他叹了口气,对身后的警卫连士兵道:“传令下去,今日一营、二营的兄弟全部撤防回营地去操练,把三营、四营的兄弟换防上来,所有排以上的军官全部到城楼来,我有话要说。”

一营、二营是响马们的老营,基本上这两个营出身的人都曾是辽东过来的,三营,四营则大多以新兵居多,大胡子将一营,二营调回营地,又将三营,四营来换防,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生,此外,将所有的军官叫来开个会,先碰个头,严申一些注意的事项,省的到时候闹出乱子。

一个时辰之后,浩浩荡荡的吉林军在苏克萨的带领下蜿蜒而来,津城城门洞开,大胡子迎了出来,苏克萨不屑的觎了大胡子一眼,他生得虎背熊腰,头上戴着双眼花翎的顶戴,外面套着一件黄马褂,骑在马上,劈头便问:“不是说吴辰那小子到津城来剿匪吗?怎么?怎么不见他来迎候?难道是看不起本副都统?”

整个辽东共分为几大辖区,辖区的最高长官则是副都统,譬如吉林副都统辖区,齐哈尔副都统辖区,黑龙江副都统辖区,三姓副都统辖区等,这些副都统统辖着若干八旗兵,兼管着民政,权势极大,在关外待得久了,一向不把关内的官员放在眼里,更何况苏克萨又是慈禧的外侄,二等镇国公,虽说权利与吴辰相当,一个是朝鲜总督,一个是吉林副都统,可是哪里会将吴辰放在眼里,此时他见只是一个穿着奇怪军服的武官出来迎接,还以为是吴辰躲着他,不由的勃然大怒,当先便给了大胡子一个下马威。

大胡子是拼命忍住怒气,他自然明白一旦与这苏克萨闹翻了于吴辰极其不利,只能心平气和的解释道:“吴辰大人已率军开赴津山剿匪,城中只有末将驻守,失礼之处,还望大人恕罪。”

苏克萨哼了一声,话锋一转:“怎么?去什么津山剿匪?是怎么回事,你可本都统说说看。”

大胡子无可奈何,只能将攻下津城之后,余下的叛军躲入山中的事一五一十的说出来,苏克萨一边听一边摩拳擦掌,他在辽东可是号称第一巴图鲁,不过他也明白,他平生没什么战绩,最多也就是剿过一些响马,虽然辽东人人吹捧,他也有那么一点儿不好意思,如今听说有匪要剿,立即来了精神,真当作自己是第一巴图鲁了,胡咧咧的道:“津山在哪?你,去找个人来做向导,本都统既然来了,自然要协助平叛的。”

大胡子哪里愿意这个家伙去添乱,连忙道:“大人是金贵之躯,哪里能……”

“好啦,好啦,啰嗦个什么……”苏克萨不耐烦的挥手打断大胡子的话:“快叫个向导来吧。”

大胡子无奈,只能叫了个斥候来,吩咐了几句,那斥候点了点头,一齐到门洞口,苏克萨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对左右的随员道:“给他牵一匹马,咱们平叛去。”

望着那渐行渐远的吉林八旗,大胡子不由得苦笑,刚才他吩咐那斥候故意绕远些道路,拖延时间,只希望少帅能在这混账东西抵达之前把叛贼尽早剿了,省的这家伙胡插一脚,乱了部署计划,他招手叫过另外一个斥候:“你现在去津山,抄近道走,将这里的事通禀少帅,不要耽搁了。”

……………………

散落在各村的各连队不断的将各种军情传递到吴辰所驻的村落,接着一道道的命令又传递到各村去,山上的叛军终于忍不住了,吴辰看着一处村庄传来的报告,一个连队的驻地先遭到了攻击,王秋皱着眉道:“这是周大壮的连,少帅,是不是各连队支援一下?”

吴辰负手计算道:“那里有一百多个兄弟,要坚守一些时候应当没有问题,再加上附近几里的村落里还驻扎着三个连,这三个连可以投入救援,一个营的兵力若是部署得当,坚持十天半个月都不成问题。”

王秋道:“话是这样说,可是一旦遭遇攻击,各连为了防止被合围,定然会退往附近的山林建立防线,虽然如此,但是携带的军粮最多坚持三日。”

吴辰欣慰的朝王秋笑笑,自攻陷汉城一役以来,由于疏忽,从而导致了炮兵营差一点儿被人一锅端了,吴辰当时狠狠的开骂了王秋一顿,自此之后,王秋的心思也就逐渐缜密起来,分析起战术头头是道,每日琢磨着可能的疏忽。

方才王秋的建议倒是并没有错,按常理来说,几个连的军官团士兵,若是在有利地形之下,抵御数千大刀长矛都不能配齐的叛军坚持十天半个月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补给却是一个大麻烦,没有补给,失去了弹药、粮草的供应,能坚持三天都是奇迹。

话虽如此,只是在吴辰的部署之中,似乎并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吴辰拍了拍王秋的肩:“你想的并没有错,但是对于我来说,三天时间已经足够了。”他摊开桌上的地图,指出受袭的村庄给王秋看:“你看,这里就是叛军的攻击目标,叛军的人数约莫是四千人,是不是?”

王秋沉着眉,顺着吴辰的思路想下去,道:“根据估算,山上的叛军至少在两万人上下,这一次出来四千,其余的人在哪里?若我是叛军的统领,不至于会认为单凭四千人就想下山将我们打垮吧?”

第一百四十二章:送佛送到西

“问题就在这里。”吴辰满意的点点头,王秋终于看到了问题的所在:“想想看,山上的叛军许多家眷都落在我们的手里,而且根据各村反馈的情况,叛军在七天之前下山筹过粮,这些粮食最多只够他们再吃三天。想想看吧,到了这个时候,若你是闵成正,会不痛不痒的只派出四千人去攻击一个村落吗?”

王秋恍然大悟:“没有错,闵成正一定在某个地方埋伏了一支人马,等待我们的援军过去。”

“围城打援。”吴辰一举中的,笑道:“闵成正是把我们当笨蛋了。”

王秋若有所思的道:“那么依少帅看,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吴辰耸耸肩:“等待吧,现在比的就是耐心,被合围的几个连队粮食不足,叛军的粮食也不充足,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不上钩,他们终究会忍不住跳出来浮出水面的。”

吴辰疲倦的伸了个懒腰:“我要睡一会,没有重要的事不要打搅我,营里的事你自己能处置的全权处置。”

吴辰打着哈哈走出了指挥大营,其实一直以来,他都在锻炼王秋,对于一个优秀的将领来说,换位思考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吴辰也一直在给王秋、大胡子、李宵、张有德等人灌输这个思想,一名合格的统帅,先就是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将领的立场来思考问题,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如果我在他的那个处境,什么样的战术才是最为有利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的限度的防止落入对方的陷阱。

吴辰一走,王秋便搬了把椅子坐了起来,认真的看着地图,开始思索,士官学校的学习确实让他开始动起了脑筋,而且他也喜欢上了这种看着地图研究各种可能生的问题,这其中与吴辰的鼓励分不开,更何况王秋亦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几千人的生死可能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他聚精会神的看了一会,有斥候来禀报道:“驻风西村第二营第一连三排排长传来紧急军情。”

“念吧。”王秋心里奇怪,风西村他是知道的,属于整个部署的大后方,距离津山最近,同样,与津城却相隔不远,他能送什么消息来?这种大后方总不能遭受叛军的突袭吧。

“团长,由于时间仓促,并没有来得及撰写军情,传递来的是口信。”那斥候咳嗽一声,道:“有一支队伍正在从津城方向向津山移动,方向应该在指挥大营,人数五千,带队的将军名叫苏克萨,津城新军团也已经传来了消息,确认这支人马应该是吉林来的。”

王秋冷哼一声,什么吉林兵,什么苏克萨他是不放在眼里的,心里不由得恼火,这苏克萨凑个鸟热闹,他点了点头:“知道了。”

斥候道:“要不要知会少帅一声?”

王秋沉思了片刻,摆摆手:“不必,少帅刚刚歇下,让我来应付吧。”

苏克萨是在正午到的,这一次是王秋出来的迎接,苏克萨看到王秋,眼角的余光打量了片刻:“你就是吴辰?”

王秋道:“末将是仁川军官团团长王秋,见过大人。”

苏克萨的脸瞬间黑了下来,以他的身份,不管在哪里谁不要老老实实的供着,伺候舒服了,可偏偏这个吴辰也忒拿大了一些,到现在竟还见不到人,什么狗屁团长,这大清朝哪里有这样的官职?再看看王秋身上的古怪军服,苏克萨更是不屑,冷声道:“吴辰在哪里?”

王秋不卑不吭的答道:“少帅正在歇息,副都统要见少帅,我这就让人去叫吧。”

“算了吧,不敢劳他的大驾。”苏克萨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声,道:“我这一次来是平叛的,我现在问你,叛军在哪里?”

王秋道:“怎么?大人要去平叛?这恐怕不成,现在叛军正在攻击我方村落据点,但是未使尽全力,想必定有一支奇兵埋伏,若是去了,恐要落入他们的圈套,//奇书//网整//理大人可先入营歇息几日,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吧。”

王秋听苏克萨不辞劳苦的带兵协助平叛,倒是对这个苏克萨的印象好了几分,毕竟王秋也曾是兵油子出身,像这种打仗你在前,分赃我争先的事见的过了,如今见到一个巴巴赶来愿意冲锋陷阵的都统,倒是敬他是条汉子,是以好意提醒。

谁知苏克萨并不买账,他只道王秋怕他抢了功劳,冷哼一声道:“哼,我看你们不是怀疑叛军有诈,是不敢上前拼命吧?你们汉人都是软骨头,让你们打仗……嘿嘿……少啰嗦,本都统现在就要出兵击贼,现在叛军在哪里?”

苏克萨这一声软骨头,立即让王秋火冒三丈,辕门处的卫兵亦是杀气腾腾,纷纷握紧了手中的步枪,大有一副操家伙干掉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苏克萨的意思。王秋心里冷笑连连:“既如此,那么我们就等着都统大人胜利的好消息了,来啊,拿地图来。”

片刻功夫,便有警卫连的士兵送来了地图,王秋也没有请苏克萨入营歇脚的意思,直接指了指叛军袭击的方位:“盘踞你就在向西三十二里处,早就听说副都统是第一巴图鲁,想必定有过人的本事,副都统要提兵去救援,末将佩服的很呢。”

苏克萨看了看地图,交在身后的一个戈什哈手里,傲然道:“今日就让你们汉人看看八旗兵的厉害。”说完头也不回翻身上马,引着人马去了。

“团长,我们这样会不会得罪了这个副都统,上一次我听庆军营的兄弟说,这个苏克萨根底不一般呢,不会惹什么麻烦吧。”王秋身后的副官颇有些担心的道。

王秋冷笑一声:“于我们何干?是他自己要去的。”

说完便下令关闭营门,带着人回营去,路上正好碰到了听到了风声的吴辰带着王二蛋几个人过来,吴辰道:“苏克萨来做什么?”

“少帅,您起来了?”王秋笑嘻嘻的行了个军礼,随后将与苏克萨的对话复述了一遍,最后问:“少帅,您看我这样做是不是妥当?”

“傻x!”吴辰听完,冷笑着朝苏克萨去的方向骂了一声,随后笑嘻嘻的拍拍王秋的肩:“很好,就是要这样,咱们仁川军的兄弟,一向是送佛送到西的,人家要去取经,谁能拦着?”

第一百四十三章:伏兵

邓金柱猫着腰,用望远镜观看着远方那些衣衫褴褛黑压压连成一片的叛军,说他们是叛军其实有些不恰当,至少从这些人的衣饰和面黄肌瘦的脸来看,他们像流民的成分更多一些,这些人的武器五花八门,有刀枪,有鸟铳,更多的是锄头,还有不知从哪里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