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臣-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约翰森将话题移到另一个方向,道:“听说您在义州现了大规模的铁矿?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吴辰眉飞色舞的道:“是的,至今为止应当是整个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且大多都是裸矿,极易开采。”而后,吴辰又警惕起来,约翰森问这个做什么?莫非是想着法子抢铁矿的开采权?吴辰可不傻,这块铁矿是他的命根子,将来的资本积累都指望着它呢,若是英国人提出承包或者是买断这块铁矿的所有权,表面上或许他能大赚一笔,可是将来就等于失去了财源,会下金蛋的母鸡可比金蛋要值钱多了。

约翰森打起精神道:“据我所知,许多商人在仁川开设了炼钢的工厂,您打算将这些铁矿石来供应这些工厂吗?”

吴辰点了点头:“可以供应一部分。”

“那我建议您可以修建一条铁路。”约翰森终于图穷匕现,道出了自己的意图:“如果依靠水路来运输的话,成本实在太高了,如果能够修建一条从仁川通往义州的铁路,那么我敢打赌,铁矿石的成本能够压到最低。而且您是两个郡的最高长官,可是这两个郡相隔实在太远了,如果有一条贯通的铁路那么许多事就简单了。”

吴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吴某也有这方面的打算,只是要修建铁路就必须贯穿沿途十几个个郡县,要说服朝鲜人恐怕要废一番功夫,而且铁路的造价也高了一些,这件事还需从长计议。”

约翰森笑了起来:“我相信您的能量,您能够说服朝鲜人的,其余的事交给我吧,可以让我们英国的公司进行承建,义州与仁川之间的路程其实并不长,造价应该也不会太高,只要您愿意,我可以给您推荐几家一流的公司。”

原来是奔着修铁路想赚银子,吴辰明白了约翰森的意图,故意作出一副为难的模样道:“最重要的是资金方面很难解决,吴某的预算已经严重透支了。”

“这没有问题,您可以向我们借贷的,另外,您需要架设电报线吗?”约翰森此刻仿佛被推销员的灵魂附体,滔滔不绝的讲起了电报的好处,见吴辰来了兴趣,笑颜逐开的道:“如果您愿意,我在回到香港之后以私人的身份带一些公司的代表来与您洽谈,怎么样?”

吴辰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家伙是顺道来接私活的,不必说,一旦自己与那几个英国的公司签署了承建的协定,这个家伙肯定能从那些公司手里获取不菲的中介费,这年头,连搞外交的都满脑子的外快啊。

第九十二章:迷局

回到住处时天已是漆黑下来,惨白的圆月当空高挂,街道上冷冷清清,吴辰疲倦的进了客栈一觉睡去,等到醒来时却听到客栈下一阵争吵声。

吴辰连忙披上衣裳,趿鞋下床,冷声朝着门外大喊:“怎么回事?”

屋外无人应答,吴辰立即警觉起来,按道理这些亲兵都是轮流在门外卫戍的,这个时候无人应答,一定生了什么,他返回床头从枕下摸出一柄左轮手枪握在这里,这才警惕的反过去正要开门,那门哐啷的一声却被大力的推开,一个人影窜了进来,吴辰眼疾手快早已有了准备,手上的左轮枪口对准了人影的头部,按着扳机的手指微微用力下压,这个时候,人影大呼一声:“少帅,我是王二蛋!”

吴辰定睛一看,才觑了真切,不由得气恼的放下枪,斥道:“一惊一乍做什么?”

“方才有几个小瘪三在客栈里与几个兄弟干起来了,小的下楼去看了看,把他们收拾下来,正要向您通报呢。”王二蛋一脸委屈的道。

吴辰问:“这些人是什么来路?”

王二蛋道:“据他们说是钦差刘乘文的家仆,几个兄弟见他们鬼头鬼脑的在客栈里张望,便起了冲突。”

吴辰的神经又绷了起来:“把人全部抓起来,细细的审问,这里面定然不简单。”

王二蛋道:“已经审过了,果然是刘乘文派来的,刘乘文说要收集少帅通贼的证据,便让他们乔装进来。”他嘿嘿一笑:“只是这姓刘的书呆子什么都不懂,派人来打探,却派的是自己的家仆,这些人一看就是汉人,举手投足之间又可疑的很,还是一群软骨头,一下子就招了。”

吴辰森然道:“带我去看看。”

王二蛋点了点头,引着吴辰出了厢房,拐过一条长廊推开另一间厢房的门,吴辰跨槛进去,只看到七八个孔武有力的亲兵在这里守着,四五个戴着瓜皮帽,留着辫子的人颇有些惊恐的挤成一堆,所有人全部被绑缚了手脚,就连嘴巴也用抹布塞住,见吴辰进来,纷纷呜呜的朝着吴辰嗷叫,眼神中满是祈求。

有人给吴辰搬来了椅子,吴辰一屁股坐了上去,打量着其中一人,朝身边的亲兵示意道:“让他说话。”

那亲兵应了一声,解开那人口中塞着的抹布,那人长吐了口气,惊恐的望着吴辰,口里求饶道:“吴大人,小的该死,小的吃了猪油蒙了心,冲撞了您,实在是罪该万死,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就当小的是个屁……”

“闭嘴!”吴辰厉喝一声。

那人连忙噤声,再也不敢吐露一字。

吴辰才慢悠悠的道:“叫什么名字?”

那人连忙道:“回禀大人,小的刘海。”

“刘乘文派你来做什么?”

刘海胆战心惊的道:“刘大人让小的来监视大人,方才已和几个军爷说了,小的说的绝对是实话。”

吴辰面无表情,继续问:“刘乘文是什么时候知道老子抵达汉城的?”

“昨……昨日正午……”刘海听出吴辰话语中的杀气腾腾,畏惧的望了吴辰一眼,身如筛糠般的道。

“少帅,我们就是昨日正午时分抵达汉城的,刘乘文怎么会这么快知道?”王二蛋在边上道。

吴辰眸光中寒芒毕现,以他的猜测,自然知道以刘乘文这点儿小能量绝对不可能组织人力四处探听自己消息的,刘乘文能有几个心腹?又算个什么东西,说的好听些他是朝廷钦差,可是来了这朝鲜,他就是个光杆儿司令,凭他手底下那点人就能这么快的掌握四方的动向绝无可能,恐怕就算是老爷子最多也就是在自己抵达之后的两个时辰才能知悉自己的动向。

刘乘文恐怕并非吴辰所想的那样简单,在他的背后一定有人指使或者怂恿,只是这个人到底是谁?

吴辰将汉城中有能量的人物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却无论如何找不到可疑的人来,最后将目光落在那刘海身上:“刘乘文是怎么知道老子抵达汉城的?”

刘海道:“小的也不知道,小的只是奉命行事,这种事自然不敢多问。”

吴辰又问:“那么刘乘文最近与谁接触最为频繁?”

刘海认真的想了想道:“前几日有个人请刘大人去赴宴,大人先是皱眉不语,后来仍是同意去了。”

吴辰知道这或许就是突破点,继续追问:“是谁请刘乘文去赴宴的?”

刘海摇头道:“小的不知道,大人也没有说。”

“那么那个送请柬的人是什么模样?是朝鲜人?还是汉人?”吴辰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可是旋即又觉得没有可能。

刘海一五一十的道:“来人是朝鲜人装扮,瘦高的个子,说的一口顺畅的汉话,其余的小的就不知道了。”

吴辰目光一灼,狠狠的拍了拍椅柄道:“没有错,是他了。”随即他又疑惑起来:“这怎么可能?刘乘文就算再愚蠢,又为什么要和日本人勾结在一起?”他心绪复杂的挥挥手,朝王二蛋道:“把这几个人羁押起来,绝不能让他们逃了。”

说完满怀心事的出了厢房,满脑子仍然想着方才刘海的描述,这个人与昨日向吴辰投递请柬的花房义质信使一致,都是朝鲜人的装扮,一口纯熟的汉话,吴辰依稀记得,就连那身材也是瘦高的,那么极有可能请刘乘文赴宴的就是花房义质,至于其他人,吴辰觉得可能性实在不大,闵妃为的朝鲜官员对刘乘文此人非常感冒,吴辰昨日还听说闵成照抱怨过。至于庆军原本就是与吴辰穿的一条裤子,有老爷子镇着更没有人会与他吴辰为敌,暗中与刘乘文勾结,来找他吴辰的麻烦。唯一有这个能量来指使刘乘文的算来算去恐怕只有日本人了,只是令吴辰想不通的是,刘乘文在官场里混了这么久却和日本人勾结来对付自己,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花房义质到底凭仗的是什么收买了这个钦差呢?

第九十三章:不对劲

满怀着心事,吴辰怏怏不乐的带着几个亲兵前往景福宫谒见闵妃,一路上总是想着刘乘文的事,他不屑刘乘文,对刘乘文亦是抱着敌意,可是假若说刘乘文与日本人勾结尚且存着颇多的疑点,想不明白关键,吴辰确实有那么一点儿寝食难安的味道。

闵妃对吴辰的到来显得倒是并不惊讶,吴辰见过了礼,闵妃问了一些仁川的境况,才对吴辰道:“此次吴大人进京,莫非是为了俄人的事?”

吴辰口是心非的矢口否认:“俄人如何全凭娘娘明断,不是下官能左右的。”

闵妃的脸色红润了一些,由人托着裙摆站起来,吴辰这才注意到殿宇内竟摆设了一座西洋金钟,不消说,这自然是俄国人送来的礼物,闵妃将它放置在这里,显然对这金钟极是喜爱,心里便猜测出那俄人使者与闵妃定然暗地里达成了某种默契,又道:“俄人乃是大清国的盟友,自然是可以放心的,娘娘英明神断,定然可作出最好的决定。”

吴辰说出这番话是揣摩闵妃的心意,知道闵妃已决心与俄国人勾结,就当作顺水推舟,此外还可以给英国人造成强大的压力,让英国人不得不审视与吴辰的关系。

闵妃凑近吴辰,虽隔着一丈的距离,仍能让吴辰闻到一阵幽香,似花卉的芬芳,只是不知闵妃用的是什么香料。闵妃笑吟吟的道:“吴大人若真是这样想,本宫也就放心了。”

随后叹了口气,神情颇有些无可奈何:“其实本宫清楚,不管是日本人或是俄人,哪一方都存着异心,好在本宫尚有吴大人在仁川主持局面,维系大局稳定,说起来上一次剿除乱党的事,还多亏了吴大人呢。”

吴辰虚伪的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道:“这是下官分内的事,娘娘运筹帷幄,下官按着娘娘的心意行事终归不会说的。”吴辰顿了顿:“这一次下官来汉城,收集了一些珍奇古玩,以进献娘娘。”

闵妃饶有兴趣的道:“哦?吴大人的礼物想必是非同凡响的,快给本宫看看。”

吴辰早已在殿外将礼物转交给宫人手里,闵妃话音刚落,那殿外的宫人立即碎步进来,双手拱着托盘,托盘上盖着红绸碎步走近闵妃,闵妃轻轻掀开红绸的一角,眸中立即光彩夺目起来,一颗硕大的珍珠尽现眼帘,脸色露出喜色道:“难为吴大人上心了。”

其实这珍珠是在抄没大院君府邸时得来的,吴辰做的是好买卖,抢了朝鲜大王的爹,又借花献佛,将他爹的宝贝献给朝鲜大王的妻子,坏人好人他都做了。

闵妃朝着那宫人摆摆手:“把吴大人的礼物缴库吧。”

宫人应诺一声,盈盈而去。吴辰心里立即觉得异样起来,礼物的珍贵与否纵然能让受礼者加以区分,可是送礼之人的身份却也会让受礼者对礼物的诊视有所区别,俄国人的金钟摆在了闵妃最爱的殿宇,自己的珍珠直接锁入库房,这让吴辰有点儿热脸贴了冷屁股的味道,心里又暗暗的留意起来,看来俄国人与闵妃之间的关系还颇为融洽,闵妃这种女人,若是不抱有某种目的,为什么对俄人这么热乎?

他有一搭没一搭的与闵妃闲聊了几句,便起身告辞,出了景福宫,伫立在宫室前的宽阔广场上,天气并不炎热,此时正是酷暑季节,那一股股热浪拂面,吴辰却感觉心里有那么一点儿凉意,潜意识里总是觉得即将要生什么,却又摸不着头绪,这一次谒见闵妃,更让他的感觉强烈起来。在以往,他仗着现代人对历史的了解掌握着主动,甚至对将闵妃玩弄于鼓掌而沾沾自喜。可是到现在,他才现许多东西已经脱出了自己的控制,闵妃今日对自己的态度虽然更加客气了一些,隐隐之间,吴辰似乎又看到她有了新的屏障,对自己那有恃无恐的模样,便可以知道他吴辰再想糊弄这个女人的时候已一去不复返了。

“少帅,接下来我们去哪里?”王二蛋仍颠颠的跑过来问。

吴辰长吐了口气,将这两日各种迷局引起的不快抛之脑后,正想着是不是去见一见老爷子一趟,但随即又摇头苦笑,现在吴家父子摆明了演的就是苦肉戏,让大家知道两个人反了目,以撇清老爷子对吴辰在朝鲜占山为王事件的态度,纵然人别人不信,也至少可以堵住别人的说辞,现在去谒见,岂不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茫然四顾,吴辰才现自己在这汉城竟没有去处,摇头苦笑道:“回客栈去吧。”

回到客栈已是正午,吴辰与几十个亲兵索性将这间客栈包下来,一起用过了饭,王二蛋在边上道:“少帅,楼上那些被羁押起来的走狗要不要给他们送点饭食去?”

吴辰点了点头,挥手让人送些残羹剩饭去,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更加疑惑起来。按道理,日本人给人送请柬,应当不会让一个人专门跑腿,况且现在日本人为了防备俄国人更不应该会对自己轻举妄动,这还倒是其次,有了几次吃亏上当的经验,日本人既要对付自己,定然是讲究一击必杀,拉拢钦差刘乘文,找几个小借口让这姓刘的弹劾自己,能起什么用处?就算朝廷怪罪,自己凭仗着老爷子的关系难道真能把自己绊倒?日本人完全不可能舍近求远,有这个功夫,直接派人刺杀岂不是更加直截了当?自己现在就在汉城,带来的亲卫不过三十余人,这样做岂不更加省事吗?

更为重要的是,刘乘文就算是个书呆子,也不可能让自己的下人明目张胆的来打探自己,这岂不是摆明了让自己现这些人有问题?要知道这是朝鲜,自然是朝鲜人居多,穿着马褂的汉人一眼就能瞧出来。就算刘乘文不细心,与他合作的日本人也应该不会如此粗心大意吧。

第九十四章:大事不妙

吴辰越是觉得不对劲,那种不详的预感愈加强烈,坐卧不安之下,已打定了主意准备回仁川去,现在英国人既然已有了联络,只等那约翰森向港督汇报之后再与仁川结盟,而闵妃的态度若即若离,表面上对自己很是看重,可是这背地里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却猜测不透,还有那个刘乘文,他背后的主子到底是谁?这些麻烦透顶的事吴辰再也不愿猜想,只希望尽回到自己的老巢去,唯有那里才是自己的根本。

吴辰想通了这一切,头脑反而空明起来,当下睡去,迷迷糊糊的到了半夜,客栈外却是人声鼎沸,这一次是王二蛋的声音差点刺穿了吴辰的耳膜,等吴辰骤然睁开眼睛,便看到王二蛋一脸焦急的坐在床榻上,他立即坐了起来,厉声问道:“怎么回事?”

王二蛋道:“有仁川的兄弟来报信,仁川出事了。”

犹如一盆冰水浇面,吴辰打了个机灵,光着膀子扎着马裤便跳下床,一边抓起件外衫批在身上,一边道:“人呢!”

“少帅……”不待吩咐,一个人影已从厢房外窜了出来,哭喊道:“少帅,仁……仁川遭贼人……”

吴辰差点儿背过气去,慌乱的大喝道:“到底怎么回事?给老子说清楚。”

等烛火移近,吴辰才认真的打量了此人,这人他是认识的,在王秋麾下是个连长,此时他全身血污,脸上一道伤疤猩红的吓人,吴辰让王二蛋端来一杯茶,先让他顺了气,才慢慢听他细说。

就在吴辰刚刚抵达汉城的第二天,一伙来历不明的武装乘兵轮而来突袭仁川港,仁川港随即陷落,旋即便围攻仁川,好在仁川港在陷落之际为城内的守军争取到了时间,王秋、李宵、张有德立即组织人布防,才没有让敌人得逞,城内的仁川军官团坚守,王秋派这连长冒险出来报信。

吴辰听到这里忍不住跺脚大吼:“老子与这群狗贼不共戴天!”随即问:“仁川港的北洋水师呢?丁汝昌丁提督在敌舰袭港时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袖手旁观?”

“少帅,您前脚刚走,丁提督便收到威海卫的军令,要求他们立即离港回航。”

吴辰冷笑连连,他突然意识到这些完全是一场针对他的密谋,这个密谋或许连北洋水师都参与其中,不由得心冷的打了个哆嗦:“攻城的到底是谁你觑清楚了吗?”

“不……不清楚,但是瞧那模样打着的旗号像是日本人,只是又不太像,王营长当时还纳闷的很,说这些人的来路实在古怪。张先生说,仁川城最多可坚持五日,请少帅务必请兵救援,否则张先生与几位营长只能与城谐亡以报答少帅恩德了。”

烛光下,吴辰的脸狰狞的可怕,他稍稍的整理了思绪,最后道:“来人备马,所有人全部随我去义州郡。”

“少帅,不去向大帅请援兵吗?”王二蛋在边上干着急,听到吴辰的吩咐忍不住站出来道。

“援兵?哼,凡事都要靠自己,谁也救不了自己!”吴辰冷哼一声,他已打定了主意,不说这件事与北洋水师多有瓜葛,这背后到底有多少人参与他不知道不说,单单是那仁川城外的疑似日本人的敌人,他也绝不能让庆军离开汉城前往救援,说不定庆军刚刚出汉城,汉城的日军便难了。

吴辰连夜召唤亲兵,早有人在客栈外备了马,几十人飞驰出城,到了城门口,那守着城门的守备连忙将吴辰等人阻住,其中一人见吴辰是汉人装束,用汉话道:“现在是宵禁时间,要出城,请天光了再来。”

吴辰哪里还等得及,厉声喝道:“老子是仁川郡守,奉闵妃娘娘口谕捉拿乱党,你敢挡老子吗?”

那守备显得有些乱了方寸,迟疑了片刻道:“有没有闵妃娘娘的手书?”

“手书没有,你若是不信,自可入宫去问娘娘,快让开,若不开城门,老子要杀人了!”吴辰没有时间和这守备扯皮,朝王二蛋等人使了个眼色,所有亲兵纷纷掏出早已上膛的左轮手枪来对准这些守门的朝鲜官兵。吴辰现在急火攻心,这沿路过来,已预感到这次仁川被攻,必然少不了朝鲜人参与,不管他们是主动还是被动,他已经决心闹个天翻地覆不罢休了。

守备的态度终于松动下来,显然他并没有接到景福宫方面的任何指令,吴辰在朝鲜隐隐可以算的上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又假传闵妃的口谕,现在又是杀气腾腾的模样,只能硬着头皮朝身后的守门兵丁用朝鲜话呼喝几句,那些朝鲜兵乖乖的下了门锁,开了城门。

吴辰几个立即马不停蹄的出了城,朝着北方驰骋而去。

沿路上吴辰的心情极坏,只埋头赶路,不做任何的停留,过了一日一夜,王二蛋等人苦劝,才勉强落马在林子里睡了两个时辰,而后继续赶路,终于在第二天的傍晚抵达了义州郡境。

吴辰下令就地歇息,将王二蛋叫来道:“你去北方的芹山附近联络大胡子等响马,他们在山下必然有村庄作为联络,让大胡子立即带人来见。”

王二蛋应诺一声,带着几个相好的亲兵马不停蹄的去了。其余的亲兵砍伐了些树木搭建了简单的营寨,吴辰带着几人去附近寻找水源,这一次可以算是他来到朝鲜遭受到的最严重打击,到现在为止,他竟然不知敌人是谁,更不知参与其中的到底有哪些人。

朝鲜方面自然脱不了干系,北洋水师在自己前脚刚走便下令返航难道是巧合?还有日本人?现在日本人最大的敌人从他吴辰已转移到了俄国人身上,为什么要冒险与自己彻底撕破脸?俄国人呢?还有英国人?就算是庆军,吴辰也不敢打消怀疑,他最担心反而是北洋水师的态度,那份勒令丁汝昌返航的军令到底是谁下达的?是朝廷?还是李鸿章,他自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个小脚色,在仁川尚没有养成气候,为什么有人要置自己于死地?

第九十五章:决裂

等了几个时辰,大胡子带着几十个人随着王二蛋来了,这是大胡子与吴辰的第二次会面,作为大当家,被吴辰这个年轻武官牢牢控制在手里,大胡子的心情可想而知,可是数千号家眷落在吴辰的手里,他亦是无可奈何,不过被吴辰暗暗收编之后,响马们的境况确实好了不少,虽然要暗中听从吴辰的指令行事,可是家眷们不管如何也不必跟着他们东奔西跑,再加上吴辰送给他们的上千条枪,在这朝鲜也确实混的如鱼得水,这倒是让响马们心里舒坦了一些,隐隐之间,倒是真把吴辰当作他们的靠山了。

“吴大人。”大胡子颇有些不太甘心的给吴辰行了个礼。

吴辰直接插入主题道:“你的人现今在哪里?”

“就在二十里外的山涧里,大人可有什么吩咐?”大胡子见吴辰一脸凝重,自是一点儿傲慢都没有,一五一十的答道。

“仁川被贼人袭击了。”吴辰淡然的说出来,注意着大胡子的反应。

“啊?”大胡子先是一愕,随即如热锅的蚂蚁道:“那该如何?大人为什么还不去救?”

仁川城不只是吴辰的根基,响马数千的家眷亦安置在那里,相比起来大胡子显得更加着急一些,若是仁川城破,他如何向自己的弟兄们交待?

吴辰凝重的道:“我来就是请你这个救兵,你们手上有多少匹马?”

大胡子道:“总计有七百余匹。”

吴辰道:“若是步行恐怕已来不及了,立即将人分为两部,一部随我立即快马驰援,另外一部则作为后队。”

大胡子点点头,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现在是争分夺秒,一炷香的时间也耽搁不起,匆匆道:“吴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吗?若是没有,我这就去召集弟兄。”

吴辰沉吟了片刻道:“七百人的先头一部必须精挑细选,要求每人手上要有一柄快枪,还有,若是有家眷妻儿在仁川的可以优先。”

大胡子点了点头,匆匆的踏蹬上马飞驰去了。

吴辰暂时歇下,睡了一夜,掐指算了算,时间已过去了三天,仁川的情况一点儿也没有,吴辰自然又是一番忧心忡忡,好在黎明时七百余快马组成的马队来了,吴辰与大胡子商议一番,大胡子道:“吴大人,遵从你的吩咐,这七百兄弟尽是精锐中的精锐,大多数在仁川都有妻子儿女的,他们肯拼命。”

吴辰心情好了一些,令所有人整理行装,随后翻身上马,大手一挥:“出。”

“哒哒哒哒……”马队奔腾起来,朝着仁川方向驰骋而去。沿路上吴辰的话并不多,只有在晌午歇息的时候叫过大胡子,皱着眉头打量了这个传说中的‘悍匪’片刻,语气淡然的问:“大胡子,你们从此做不成响马了。”

大胡子脸色一变,不知吴辰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只是今次看到吴辰与摩尼山那次比起来这个年轻的武官显得沧桑了许多,从前的不可一世有所收敛,这让大胡子也减少了一些敌意,不管如何,他仍然被这个年轻武官牢牢控制,得罪他并不是好事,此时吴辰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用商量的口气与他对话,让他的心里舒服了一些,大胡子躬身道:“在下愚钝,实在不明白大人是什么意思。”

吴辰振作了一些道:“我既调你们去解围,恐怕出不了三日,整个朝鲜便可知道你们已是吴某的人,你能明白这后果吗?”

大胡子瞬间想通了其中的关节,数月之前,吴辰让他们去义州郡捣乱,随后作出样子派兵镇压,这一切的理由是因为他大胡子是贼,而吴辰是官兵,官兵捉贼天经地义,可是若是让人知道这个官兵是养贼自重的呢?恐怕这吴辰已经摆明了摊牌翻脸了。大胡子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不由得喜道:“大人的意思是此次仁川解围之后,大人便与朝鲜人以及官兵决裂?”

吴辰苦笑道:“我还有的选吗?”现在他的心境确实有些走投无路的味道,仁川是一定要救的,也只能让这群响马来救,而吴辰所承受的代价就是他蓄养响马的行径公布于众,彻底的与闵妃集团分裂,走到这一步,吴辰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

大胡子精神一振:“大人,小的是草莽中人,亦能明晰大义。依小人所见,如今满**患中华,天下人苦满夷久矣,先有白莲教义,后太平天国、捻军纷纷趁势而起,所为的不过是驱逐蛮夷,恢复我汉家江山,大人若是能举三尺剑而登高疾呼,此苍生之幸事也,大人若要起事,我与诸位山寨兄弟必群起响应,先出辽东,取关外,而后入关直捣黄龙……”

吴辰原本心事重重,神情沮丧,被这大胡子幸灾乐祸的火上添油,不由得笑了起来,打量着大胡子道:“怎么?你要劝吴某谋反?”

“难道大人方才不是这个意思?”大胡子神情微愕,随即心冷了下去。

吴辰冷笑道:“凭着我们这些人也能谋反?方才吴某说的是与闵妃决裂,各自为政,若是有足够的声势,则一举拿下汉城,割据一方。”

大胡子一脸庆幸的道:“朝鲜是满人的藩国,大人这样做与反抗满人又有何异?”

吴辰负着手道:“这其中的异数大了,若是旗帜鲜明学着你那套反清复明,无数的官兵朝夕至,北洋大小数十舰船立即便教我们死无葬身之地,可是若只是与朝鲜决裂,朝廷纵然会视吴某为叛逆,只是如今越南有事,各国咄咄逼人,它也绝不会腾出手来对付吴某。”

大胡子笑道:“大人只要不做朝廷鹰犬,在下是愿意响应的,大人的手段在下是见识过的,只要这次能解下仁川之围,便是大人复起之时,拿下朝鲜亦是对满狗的打击。”

吴辰叹了口气,若他穿越的是甲午之后,大胡子的想法确实诱人,只是现在满人的势力依旧不可动摇,再加上淮军以及北洋水师作为羽翼,岂是他吴辰能够撼动的。

第九十六章:是爷们带种的给老子杀

吴辰心事重重的吃了些干粮,而后又对大胡子道:“仁川之围一解,我打算将你们设为一团,由你来任团长,从此你们的这些响马习气,可不能带入军中了,我会立即对你们进行整编,一些老弱的可让他们去务农做工,留下精壮的进行训练,大胡子,我知道你从前读过理你能够明白吧?”

大胡子迟疑了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兄弟们跟着我东奔西跑的,被人看作是盗贼大伙儿的心里也不好受,跟了吴大人在下心甘情愿。”

吴辰苦笑道:“只望大家能团结一致吧,现在敌强我弱,若是相互拆台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时候不早了,赶路去。”

马队继续南下,正好路过了开丰地境,上一次经吴辰一折腾,开丰郡守给吴辰直接剁了,后来吴辰又保举开丰判官金承业当上了这郡守,金承业曾和吴辰一齐构陷原郡守,手上被吴辰掌握着把柄,又得了吴辰的大恩,自然对他俯帖耳,吴辰的马队刚刚出现在郡城门口,立即匆匆的前来迎接。

吴辰依旧骑在马上,眼中布满了血丝,对金承业道:“金郡守,别来无恙吧,这一趟我就不入城了,你随我出城来,我有话要和你说,不许让你的手下跟来。”

金承业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