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臣-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十八章:船坞

吴辰的话犹如打了一针定心剂,尤其是一些小洋商们纷纷掩饰不住喜色,这些小洋商大多是在本国不得意,不得已到这远东来做生意,可是这远东的生意哪里有这么好做?尤其是大清国,北洋以及诸省的大订单大多由大洋商把持,清国说到底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除了跟那些南方督抚北洋的水师做些生意,其余的地方当真是有针也无缝插进去。这朝鲜似乎看起来还有那么一点儿机会。

吴辰咳嗽一声站起来:“诸位好好考虑,若是愿意设厂的,都可签押登记,仁川方面给予一定优待,也会给诸位下订单,其余的事就不是吴某能管的了,如何筹办,如何去西洋购买机械,聘请熟练工人,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有人终归是不放心,高声道:“阁下,我若是建立炼钢厂,供给几位制造枪支、弹药的朋友钢材,但是您知道的,炼钢最大的需求就是铁矿石,您真的能确定铁矿石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吗?”

吴辰撇了撇嘴:“三个月之内,定有铁矿石供应,你还是回国去招募工人和运输机械吧。”

吴辰抬腿要走,其余的细节问题他自然是不过问的,现在他只等着这些商人自己去筹办好一切,只要机床、熟练的工人都能抵达,一切就好办的多了,此时身后一个臃肿的商人急切的道:“阁下,请等一等。”

吴辰回眸,看到的正是玛丽公主号上的那个犹太商人,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瘦高的年轻商人,吴辰微微一笑:“怎么?先生有事?”

“阁下,我们能不能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谈谈?”犹太商人掏出巾帕擦拭了额头上的细汗,另一只手还夹着一根香烟,边上的年轻人显然对这烟雾缭绕的环境有些反感,皱了皱眉,朝着吴辰微微一笑。

“没有问题。”吴辰低声对马建忠附耳嘱咐了几句,让他出面接待这些商人,自己拉上一个小翻译带着两个犹太人去了后堂。

“怎么?”吴辰显得不徐不疾的坐在椅上,喝了口茶,继续道:“二位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先生,您的那艘战舰我们可以供应,是美国海军一八六五年建造的,舰船略有些落后,但是价格可以九十万两白银成交,您看怎么样?”犹太人与年轻人对视一眼,迫不及待的对吴辰道。

吴辰晃着二郎腿,显然对犹太人的战舰并不热衷:“怎么?你们就是叫我来谈这个?”

“阁下,您……”年轻人刚要说话,很快便被吴辰粗暴的打断,吴辰打量了两个犹太人一眼:“旧舰吴某是不要的,只要新舰。”

犹太人不由道:“阁下,新舰是绝对不可能只是九十万两白银的,这一点想必您比我们清楚。”

“如果是在仁川建立船坞呢?”吴辰风淡云清的反问。

犹太人和那瘦高的年轻人不由得目瞪口呆,不再做声了,随后相互对望一眼,那犹太人迟疑道:“阁下,船坞需要大量的银钱,而且对钢材、火炮的要求也十分苛刻,您……”

吴辰笑道:“花费的多那就先从小做起嘛,可以先试制些小型的油轮,作为运输的用途,我给你下单子,你若是筹办起来了,有多少我要多少。等时机成熟,再行建军舰吧。”

犹太人脱下脑袋上特有的犹太式圆帽,这才不忘自我介绍:“阁下,我叫艾萨克,是名美国犹太商人,您知道的,干商人这一行的必须有利润存在,建立一座船坞,至少需要三百万美元以上,折合东方的白银至少两百万两,这一点还算不了什么,前期的投入并不能立即产生收益,而且船坞的工人需求更高,薪水也更高一些,按照我的估计,在造出第一艘油轮出来之前,我至少要投入三百万两白银以上,阁下,我和我的同伴并不认为这是个值得的买卖。”

吴辰笑了起来:“风险越大利润就越高,这一点想必你比我更清楚,一旦船坞建立了起来,也就意味着你成为了远东第一家私人船坞主,远东各国大部分的油轮都是像欧洲购买,恕我直言,这些油轮的价格实在太高,大多数国家恐怕都支付不起,如果先生能在这里造船,让我给你算算吧,不只是我会给你优惠的关税,还有廉价的工人,以及几乎免费的厂房,以及地理上的优势,七七八八算下来,你造出来的油轮至多是欧洲各国油轮价格的六至七成,再加上若是生意顺利,你还可以扩大船坞,甚至制造大型油轮和军舰,那么我告诉你吧,或许十年之后,你就有可能跻身于远东最大的商人之一,这难道是金钱来估价的吗?”

艾萨克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那么,我得和我的朋友商量一下。”

吴辰点了点头,两个犹太人神神秘秘的走到一个角落低声商议起来,吴辰的建议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在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冒险,对此,二人自然是慎之又慎,商议了好半天,似乎都还没有结果,到了后来二人甚至因为争议而争吵起来,最后还是艾萨克占了上风,艾萨克拍着那年轻人的肩膀低声的安慰了几句什么,那年轻人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而后,艾萨克重新坐到了吴辰的身边,道:“大人,我和我的伙伴有了结果,对于您的建议,我们愿意尝试一下,正如您所说的那样,风险越大,利润也越高,只是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和阁下有一份协议,这样事情才好办一些。”

艾萨克正色道:“关于船坞所需的设备和机器,我的朋友在美国政界有一点关系,我相信他能够购买到一批的,此外,我会负责招募一批美国的造船工人,基建的问题我希望阁下能够全力帮助解决,但是最棘手的是资金的问题。”

………………

今天陪老婆去了躺孕检,忙了一天,可能今天只能更一章了,六点钟回来,吃了饭赶快码了一章,但是走了一天,好困,明天补上。

第五十九章:像水一样流出去的银子

“阁下,我不妨直说了吧,我在波士顿国民银行能够贷到一笔钱,再加上我和我朋友一起卖掉几间工厂以及在美国的一些产业,我相信我们能够筹集到一百万美元,我的意思是我们的资金并不充足,阁下能不能入股?”艾萨克盯着吴辰,等待着吴辰的答案,事实上,这个狡猾的商人就算是有充足的资金兴建船坞也一定会问出这句话的,理由是如果吴辰这个仁川的军阀若是不能投入资金进去,终归还是不能让艾萨克放心,一旦吴辰入股,那么就等于他的船坞与仁川本土的军阀利益联系在了一起,不管如何,吴辰都必须无限量的支持自己。

“这些都不是问题。”吴辰爽快的答应:“前期的资金你们先垫付,把设备、熟练的工匠都先弄到仁川来,待有了一定的雏形之后,我将6续投入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收购百分之五十的股份,船坞还是交由你们来打理,吴某就坐享其成好了。”

艾萨克神色一松,与那年轻人交换了个眼神,向吴辰介绍道:“他是我的合作伙伴大卫,既然阁下的条件优渥,那么我和大卫立即回国,大卫的家族在美国政界有一点关系,我相信他能够弄一些熟练的工人来。”

吴辰朝大卫笑了笑,大卫连忙道:“阁下,这是一笔大买卖,但是我相信您,我和艾萨克明天将乘玛丽公主号先回上海,处理好在上海的产业,半个月之内,我们会尽量赶赴美国。”

吴辰点点头:“具体的细节将来再谈吧,现在最重要的是有技术的工人和先进的设备,相信你们不会让吴某失望。”

“没有问题。”艾萨克正色道:“这一点包在我们身上,为了阁下,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们会尽一切可能会办好。”

吴辰笑了笑:“我最喜欢的就是和犹太人做生意,你们知道吗?”

随后,吴辰指了指自己的脑瓜子:“因为你们够聪明,你们的鼻子很灵敏,能够嗅到利润的幽香,并且会不顾一切的得到它。”

吴辰还有一句话没有说,他最喜欢和犹太人做生意的重要原因是犹太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祖国,不管他们分布在美国或者是欧洲,他们从来不会把居住的国家当作自己的祖国看待,更确切的说,任何一块土地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客居之地,只要有利益,吴辰可以从这些人手里得到一切的技术、资金资源,只要他们认为自己的投资能够产生足够的利润,这样的人多好,只要给的起价钱,总比向什么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购买战舰那样,因为某种政治和国家的利益故意拖延的好。

吴辰站了起来:“你们看,朝鲜就是一块散着处*女幽香的新土地,我需要足够多的合作者和投资者,更需要无数的工厂主,只要你们愿意,我会给予你们一切的优待,我和你们的目标是一样的,我们都在朝着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迈进,所以,愿我们的合作愉快,如果你们有什么朋友需要投资这里,不妨把他们拉进伙来,一块封闭了数千年的土地所产生的利润是无穷的,你们不必担心自己的蛋糕会因为参与进来的伙伴越多而使得自己的利益受到削弱,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我累了,你们也去休息吧。”

…………

一切进展的很顺利,三十多个中小洋商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在仁川进行投资,虽然许多人的投资规模并不大,却也算是开了先河,工厂还没建立,仁川当局就与这些商人们签署了数十份采购的订单,只等他们建立厂房,招募工人,购买机械日夜开工。

中小洋商们对于这片土地满是期待,至少在他们眼里,这里破败的场景也显得可爱了不少,只要有利润,仁川就是他们的天堂,对于上海、吕宋、越南、马六甲这些商贸达的远东地区来说,仁川有它的优势,中小资本的洋商们在那里已经很难立足,不断的收到大财阀的排挤,与其这样,不如自己来做个开拓者,在这块处*女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一家中小规模的船坞,两家枪支仿制工厂,一家弹药生产工厂,七家棉纺工厂,两家炼钢厂,三家机械制造工厂,一家货轮公司,一家金属冶炼厂,以及十几家小型加工工厂算是正式成立。

而仁川当局所承诺的兴建新的港口码头,以及修建道路也必须在半年之内全部完工,以保证工厂在运作之后得到应有的便利环境。

此外,一些小资本的洋商将目光投向了餐饮和住宿方面,随着洋商和从西洋聘请来的技术工人的到达,饮食娱乐方面的收益自然不少,毕竟大家并都没有爱吃泡菜的习惯。

吴辰为入股的工厂就有十几家之多,尤其是船坞入股的费用最高,其次是枪炮工厂,弹药工厂以及一家机械制造工厂,这些入股的费用就过了白银三百万两银子,订单的总额消费也过了两百万两白银。

一天的功夫,吴辰的钱包就瘪了下去,能够使用的资金只剩下六百余万两左右,只是在吴辰看来,对这些银子似乎并不看重,倒是让团务处的几个军需官目瞪口呆,如今仁川的财务几乎和仁川军官团以及吴辰个人的腰包接轨,仁川郡本地分管府库的官员早已被闲置起来,不管是什么费用,都有仁川军官团营务处出纳,一下子没了近半的银子,对于营务处来说实在是吓得不轻。

当天夜里,营务处督办便连夜拜谒郡守府,苦着脸对吴辰一通诉苦,这位吴大少帅当真是手笔够大,一天功夫就弄掉了五百万两白银的预算,这还不包括准备兴建港口和道路的费用,真要这么花下去,就算是守着一座金山也不成啊。

…………

大家给点票吧,没收藏的收藏一下,感谢。

第六十章:又闹土匪啦

“少帅,您可不能这样再花销银子啦,前几日我去仁川的府库看过,那里连荒草都长出了小腿长,这仁川方方面面从聘任教官到支养军费都指望着这些银子呢,少帅这样折腾,早晚有一日也有无米断炊的一日,小的管的团务处,眼看着这么多银子流水一般出去……”营务处的督办名叫杨成喜,是庆军中的老人,早年跟随吴长庆剿除太平军,曾在战场上救过老爷子的命,却因此伤了一条腿,走起路来一崴一崴的,吴长庆念他的恩情,所以让他到左营去管营务,如今左营变成了仁川军官团,他也就在这里扎根了。

杨成喜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苦,吴辰在他面前自然是不好威的,只好跟着讪讪的笑,最后道:“杨叔不是外人,我在和你直说了吧,这银子只算是投资,将来早晚一天会流回来的,至于杨叔担心往后的开销,我就先给你透透底,一个月之内,我就能把这些窟窿给堵上,只多不少。”

杨成喜微微一鄂,望着吴辰道:“少帅可别诓我,这么多银子哪里有这么容易……”

“杨叔啊……”吴辰打断他的话:“你就信我一回吧,这几天应当就会有消息的。”

吴辰顿了顿:“我这里有件事交给你去办。”

“你带个人去上海、广州一趟,去询问铁矿的时价,品质几何的铁矿价值几何都要记清楚。”

杨成喜一头雾水,但是吴辰吩咐,也就应了。

吴辰背着手冷笑着踱步:“我看大胡子也该有行动了吧,都过了一个月,怎的还没听见动静?”

…………

吴辰悠悠闲闲的折腾着工厂的事,可是此时汉城却乱翻了天,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从平安北道一个又一个传出来,先是说一伙响马进入平安北道义州郡,汉城方面还没有出诏令剿匪,接下来的消息就让人目瞪口呆了。

响马日夜攻打义州郡,三日,郡城失守,义州郡守以下官员全部斩。

响马打出旗号,声言反对闵妃暴政,归迎大院君还政。

是日,平安北道派兵欲图收复义州郡,被响马击溃,死伤一千余人。

次日,响马布讨伐檄文,要求闵妃立即下台,避往寺塔静修,不得干政。

而后,四百余响马攻打邻郡,三千朝鲜官兵据守,损伤惨重,勉强守住城池。

到了这个份上,这个事件就不再是原先的匪乱了,完全可以定性为篡政,根据南方传来的消息,一部分支持大院君的地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大有一副支持义州军乱的模样。

此外,汉城内部一些朝臣也开始与外界频繁接触,在各种流言的怂恿下,人心也逐渐浮动起来,几乎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

闵妃雷霆大怒,立即召议政府官员商议对策,左右议政不能应对,唯唯诺诺。

过了几天,京畿判官李质上书,直言局政,请闵妃为朝鲜计,还政朝鲜大王,以平息各地怒火。

事情已经一不可收拾,反闵妃派似乎看到了曙光,纷纷行动起来,或上书逼迫,或磨刀霍霍,流言变成了谣言,几乎所有人都在等着景福宫的消息,只等着闵妃作出抉择。

景福宫内,原本端庄肃容的闵妃此时却乱了阵脚,纵然她心计深沉,只是她毕竟是个女人,各样各样的消息已经让她仓促之间乱了阵脚,数月之前的军乱场景他至今还记忆犹新,如果再重演一次,她也就此完蛋了,非但如此,整个闵氏一族谁都逃不掉,她望着下面一个个议政官员,无力的用手支在案上,下面的官员一个个都不敢吱声,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闵氏一族的成员,仗着闵妃的势力身居要职,平日里吃香喝辣、颐指气使,如今却一个个只知道磕头应声,竟没有一个人出个主意。

闵妃不由得冷笑连连:“你们都怎么了?平日里不是个个都爱进言的吗?怎么?就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吓着了?大院君变乱,我们都挺过来了,现在小小的义州郡匪乱,你们就怕了吗?”

下面的官员一个个都不敢说话。

闵妃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闵成照,你来说说看吧。”

闵成照从官员中站了出来,唯唯诺诺的道:“是,娘娘。”

他瞧了瞧闵妃的脸色,才小心翼翼的道:“下官打探了一些义州郡的消息,听说这群响马人数在两千左右,而且手中拿着的还有许多据说是中村式的连步枪,我朝鲜官兵虽然将士用命,但是军备松懈,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这也是导致一伙小小贼寇就能肆意妄为的原因。”

他顿了顿:“如果下官猜测的没有错,这伙人就是在摩尼、贵阳山中盘踞的贼寇,袭击了演习的日军,否则这么多的日制步枪是从哪里来的?后来他们被仁川的吴辰击溃,想必知道摩尼山是不能待了,谁知竟转折去了平安北道,搅出了这样的乱子。下官认为,王庭应当诏各郡,让各郡郡守集结郡兵,四面围剿……”

“闵议政此言差异。”有人站了出来,反驳道:“如今的局势闵议政难道看不到吗?现在各郡人心思动,一些郡守原本就是拥护大院君的,让他们围剿,说不准会闹出更大的乱子,依我看,可以派出汉城的禁军去,若是不能尽快铲除这伙盗贼,难免会有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趁机兴风作浪。”

闵成照道:“禁军护卫的是汉城的安全,若是全部去剿贼,汉城怎么办?”

那官员默然无语,重新跪了下去,闵成照随后道:“娘娘,您看如何?”

闵妃反问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分派各郡围剿,说不准会有一些地方势力故意通贼,若是与盗匪里应外合,闹出了个大溃败,我们在汉城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了,可是禁军又不能调动。”她突然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不如让吴辰带着的兵去吧。”

第六十一章:爷不奉召

吴辰确实是个极好的选择,如果义州郡盘踞的只是一群寻常的盗匪,闵妃或许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如果面对的是一群高嚷着要大院君还政的家伙,那么这就是一股极为严重的威胁了,一旦大院君在各郡的势力逐渐复苏,并且趁机起事,那么对于整个闵氏集团来说不啻于沉重一击。

这伙盗贼必须尽快剿灭,不能让大院君势力或者说是李氏王姓势力有任何的幻想空间,而简单的利用各郡的郡兵去围剿显然不足取,各郡的郡兵有多少是忠于闵氏集团的还未可知,谁知道会不会有临阵反戈一击的危险?禁军似乎也不可能,眼下的形势诡谲多变,汉城是闵氏集团的重要根据地,若是派出禁军,说不准就是后院着火。

而吴辰显然是最佳的选择,吴辰曾经击溃过这伙盗匪,想必让他派兵应当能剿灭这伙响马,再加上吴辰如今是仁川郡守,按道理是受朝鲜节制,让他闲着不如去找个事做,这样一来,朝鲜不必伤筋动骨,既可剿灭响马,又能适当的削弱吴辰的实力,所谓一箭双雕,也不过如此。

闵妃的主意立即得到了议政大臣们的拥护,事实上他们也是毫无办法,现在的困局也唯有仁川的那支军队或可解救。

闵成照道:“娘娘天纵英姿,下官以为这个法子最好,请娘娘立即下诏令,派人去仁川宣读,让吴辰尽早遣所部兵马前往平安北道。”

闵妃微微颌:“闵议政,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吧,你和吴辰熟识,由你去宣读诏令再好不过。”

…………

两日之后,吴辰的郡守府张灯结彩,中门大开,为了迎接这个朝鲜王庭的使臣,吴辰算是花了一番不小的功夫,得知是闵成照亲自前来,更是将规格拔高了几分,吴大少帅为人处世一直都是这样,只要不惹他,该给人的面子他一点都不会落下,对这闵成照更是没有得罪的必要。

在城外迎接‘王使’的是徐世昌,这几日军营中的教谕差事逐渐上了轨道,他也算是培养出了几十个能够识文断字的大兵来,随后让团勇们分为十几个学习小组,各自由识字的大兵进行扫盲工作,而他的工作也就闲暇了不少,只是负责督促罢了,如今吴辰给了他这个差事,算是对他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认可,他也就殷勤的去负责接待了。

远望着城外驿馆人群涌动,迎接自个儿的人不少,闵成照也就松了口气,至少现在看来,吴辰这个愣头青似乎并没有无礼的动作,连忙催促车驾快行,到了驿馆与徐世昌相互见礼,嘘寒问暖了一番,徐世昌便引着闵成照的车驾入城,街道两旁全部戒严,一个个明火执仗的仁川安保团人员明火执仗将街面清理的干干净净。

闵成照更是觉得这个吴辰上道,心里也娱乐了不少,对于这一次的任务充满了信心,待车驾到了郡守府,郡守府披红挂绿,中门大开,吴辰早已带着一些仁川郡本地的从属官员等候多时,见闵成照从车驾中出来,立即热络的迎过来:“闵大人一路辛苦。”

闵成照笑呵呵的握住吴辰的手,二人肩并肩的顺着中门进入府邸,一边道:“老兄是个大才,几月功夫这仁川便治理的紧紧有条,可见娘娘让老兄治理仁川当真是明智之举。”

吴辰谦虚了一番,低声问道:“闵大人这一次来可是生了什么事吗?”

闵成照表情严肃起来,微微叹了口气:“老兄可知道义州郡匪乱的事?”

吴辰心里说,这义州郡匪乱的事就是老子安排的,怎么不会知道?表面上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怎么?什么时候传出的消息?当地的官兵难道不知进剿吗?是不是事态严重?否则闵大人为何亲自来仁川。”

他一连窜的问出多个问题,随后又一脸错愕道:“不对,既然是义州郡匪乱,闵大人来仁川郡做什么?”

闵成照只是苦笑,摇了摇袖摆:“还是入堂细谈吧。”

进入正堂,二人分宾主坐下,闵成照才道:“此次匪乱不同从前,这群响马也不知是蒙了什么心,居然打出了要求大院君还政的旗号,老兄是知道的,如今闵妃虽然主政,但是大院君的余孽仍未清除,尤其是京畿道以外的各郡,这些人自然是不甘心,若是不能尽快剿除匪乱,恐怕会有人趁机起事。”

吴辰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一伙响马竟能闹出这样大的声势,闵妃为什么不立即兵进剿?”

闵成照苦笑道:“哪有这般容易,各道各郡都有大院君的余孽,若是用郡兵,娘娘又不放心,可是动用禁军,汉城的安全又不能保障,我这次前来,就是为了这事。”

吴辰惊讶的模样道:“难道娘娘是让吴某人带兵义州郡?”

闵成照点点头:“没错,这是天下干系的事,娘娘将此事交给你去办,足见她对你的信任。”

随后,闵成照肃容站起来,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密诏,高声道:“仁川郡守吴辰接诏令。”

吴辰站了起来,却没有跪下,只是欠着身表示敬意。闵成照倒是并不以为意,不说吴辰另外一重的身份,单说现在是闵妃有求于这个家伙,他也不可能为了礼节的事过于纠缠,现在当务之急的是让吴辰派兵,其余的事都是小节。

闵成照照着密诏高声念诵了一通,里面的内容无非是先夸耀吴辰一番,而后提出吴辰立即倾仁川之兵,火赶往平安北道义州郡剿匪,最后又是一番抚慰的话,许下剿匪之后定有赏格之类。

闵成照念完,望着吴辰道:“仁川郡守吴辰,都听明白了吗?”

吴辰拱拱手:“都明白了。”

闵成照刚刚松了一口气,吴辰却又是欠身拱手:“只是吴某不敢奉召,请娘娘另择高明,请娘娘见谅。”

第六十二章:义州郡守

闵成照一时愕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吴辰竟断然拒绝,完全没有一丁点情面,片刻的错愕之后,闵成照才低声道:“娘娘器重老兄,这是天大的福分,闵某窃以为这也正是吴兄弟的机会,吴兄弟就这样放弃,岂不可惜?再说这毕竟是闵妃的诏令,断然拒绝,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闵成照此刻哪里像个‘钦差’,完全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苦苦相劝。

吴辰正容道:“并不是吴某不愿意奉王诏,实在也是不得已而已,前几日吴某研习朝鲜祖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外官不得越境干涉它郡事务,吴某只是区区仁川郡守,若是带兵去义州郡,岂不是违背了朝鲜先王们历代传下来的规矩?所以吴某绝不敢奉诏,还请闵大人体谅吴某的难处。”

闵成照这时脸色才好看了一些:“吴兄弟这是什么话?旧例是旧例,如今有闵妃娘娘的亲手诏令,你还有什么忌惮,如今是非常之时,正该用非常的手段。”

吴辰只是不许,非要遵从祖制,一时间堂内陷入了僵局,闵成照差点儿就要跳脚了,突然灵光一现,似乎想到了什么,苦笑着道:“吴兄弟到底要怎样才肯出兵?”

吴辰一脸值得玩味的道:“这个恐怕吴某就不知道了,吴某只知道,坏了规矩总是不成的。”

闵成照点了点头:“事急矣,既是如此,闵某需立即回汉城禀告,请娘娘定夺。”

刚刚抵达的闵成照还没有坐热屁股,又喝令车驾出了仁川,取官道向汉城方向急行,现在的局势刻不容缓,晚了一刻,说不定那火药桶就随时可能有人点燃,能争取多一分时间是一分。

闵成照是在傍晚进汉城的,当即便前往景福宫,连夜向闵妃禀告。

闵妃从床榻上起来,由侍者张罗着更衣,妙曼的身材此刻竟全然展现在闵成照眼帘,若不是那轻纱般的帷幔遮挡,恐怕就要春光乍泄了,好在闵成照是闵妃的族弟,倒是绝没有一窥究竟的心思,连忙趴在地上伏低了头,待那帷幔拉开,闵妃已一身绫罗斜躺在榻上的枕垫上,颇有些恼怒的望着这个惊慌失措的族弟,道:“深夜入宫可是有什么急事?吴辰答应派兵了吗?”

闵成照扣了个头:“回禀娘娘,下官进宫为的就是这件事,下官匆匆赶到仁川,那吴辰态度倒是热络,只是下官宣读了娘娘的诏令,他却以祖宗之法拒绝出兵。”

“哦?”闵妃一脸愠色,虽说她只是朝鲜的王妃,但是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敢于直接拒绝她诏令的人并不多,此时听了闵成照的转奏,自然不喜:“是什么祖宗之法?”

闵成照道:“吴辰的借口是先王们立下的一个规矩,外官不得越界干政,他是仁川郡守,不能干涉义州郡的事务。”

闵妃反而愕然道:“有这个规矩?”

事实上所谓的祖宗之法大多数都是抹布,有用时遮一遮丑,没有用时丢到一边,谁会提出什么异议,吴辰倒是比朝鲜人还朝鲜人,义正言辞的拿什么祖宗之法做挡箭牌,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这不过是个借口,可是偏偏这个借口还堂而皇之,就算是闵妃也绝对不敢说这祖宗之法是狗屁。

“似乎是有的。”闵成照也不太确定,当权者谁会在乎什么祖宗成法,只有那些排挤在权利之外的官员才会打着这个招牌希望得到自己的政治地位。

闵妃沉默起来,半阖着美眸并不说话,闵成照伏在地上更是不敢打断闵妃的思路,过了片刻,闵妃才冷声道:“什么祖宗之法,吴辰不过是想要讨要好处罢了。”

闵成照道:“下官也觉得是这个意思,现在当务之急的是让吴辰赶快出兵,至于好处……”

闵妃打断他的话冷笑道:“不给他好处,他会出兵?这是在裹挟本宫呢。”

闵成照连忙道:“娘娘息怒,现在不是负气的时候,下官来的路上倒是猜测出了吴辰的心思。”

“你说吧。”闵妃终归是忍住了气。

闵成照小心翼翼的道:“吴辰口口声声说什么先王成法不可轻废,其实就是想让娘娘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