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杀明-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党羽配合,朱常洛掌控江南地区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福王忽然跳出来,抢夺权力,朱常洛怎么能忍受?换了是其他人,也无法忍受啊!真是欺人太甚了啊!

可想而知,南京和北京的对峙,带来的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大混乱。明王朝本来的资源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现在,又有两个皇帝,两拨人互相内讧,只怕最后的一点资源,都要完全被消耗掉了。如果满清在这个时候入关……好吧,这场内乱,主要是白衣军引起的,和建虏没有什么关系,有好处也轮不到那些野蛮人。

“乱吧,越乱越好……”徐兴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到四五月份的时候,白衣军的各个部队,都已经基本整训完毕,正是出击的好机会。本来不想继续发动大规模的战事的。但是,现在机会送上门来,他也不能错过啊。

……

玄影卫后来送来的情报显示,北京和南京,还有其他地方,的确都是一片的混乱了。万历皇帝死了,本来就已经触动很大。现在,又有福王和太子争夺天下,想要不乱都不行。到底是拥立太子,还是拥立福王,这本来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太子显然是拥有正统地位,不可置疑。但是,福王占据的军事优势,似乎更大一些。有消息显示,在福王登基为帝以后,北方五镇,山西镇、大同镇、宣府镇、蓟镇、辽东镇的军队,似乎都有拥立福王的迹象。至少,这五个军镇的监军,都是拥立福王的。

很多地方官员,情不自禁的又想起了昔年的靖难战役。当年的靖难战役,燕王其实是开局不利的,劣势很明显。结果,他最后还是获得了胜利。现在,福王的优势如此明显,只怕最后胜出的机会也会比较大。似乎,北京城是个福地。南京城则不太顺利。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投靠福王的官员,的确多一些。好像山西、北直隶、辽东等地的官员,大部分都选择了投靠福王。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拥立福王的。根据玄影卫的情报,北方五大军镇,还有各个地方官府,逃亡南京城的人数也不少。就是京城里面的权贵,也有不少人逃亡到南京城来。特别是和白衣军直接对峙的山西镇、大同镇,逃亡的人数更多。或许,他们的逃亡,不是因为拥立的问题,而是因为白衣军的威胁问题。

白痴都知道,福王和太子争夺皇位,白衣军是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偏偏有小道消息说,徐兴夏和太子殿下的女儿关系密切……显而易见,白衣军如果要动手的话,肯定会冲着福王去的。女婿对岳父动刀子,多多少少有点不好意思吧?面对白衣军的血淋淋的屠刀,你愿意给福王卖命吗?

“命令豹骑军,立刻进入山西。”

“命令龙骑军,立刻进入河南。”

徐兴夏连续发布了两道命令。他的确是针对福王去的。他甚至连出兵的借口都有了。很简单,就是替南京城动手,清除乱臣贼子。当然,白痴都知道,这些都是幌子。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山西境内的煤矿,正是徐兴夏急需的。至于河南,向来都是人口大省,徐兴夏当然不会忽略了。况且,河南省还是战略要冲。

“命令射声军,直接攻打大同镇。”

“命令骁骑军,直接攻打宣府镇。”

“命令虎豹骑,立刻前往归化城驻守。”

“命令虎骑军,从归化城南下,协助豹骑军攻取山西。”

徐兴夏想了想,又下达了更多的命令。他要趁福王党还没有完全将局面稳定下来之前,抢先动手,将自己需要的地区,都牢牢的控制在白衣军的手里。然后,一击致命,直接攻打京师,将福王干掉。在将来,淮河以北,都是白衣军的地盘。

不过,徐兴夏依稀感觉,要动手的,似乎不止自己一个。他下意识的看着遥远的东方。以努尔哈赤的精明和野心,应该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辽东,那么大的一块肥肉,努尔哈赤不可能不动心。果然,两天后,徐兴夏接到最新的情报:“委员长,辽东的紧急情报,努尔哈赤祭天,宣布七大恨,起兵反明!”

“哦?”徐兴夏不动声色的将情报接过来,仔细琢磨着。

根据情报显示,努尔哈赤祭天,显然是在万历皇帝驾崩之前。也就是说,万历皇帝还没有死,这家伙就迫不及待的动手了。果然是个有野心的野蛮人啊。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白衣军就要和建虏对阵了。

……

第645章 扮猪吃虎的郑贵妃?

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送来,有关这次京城政变的经过、原因、结果,以及各方的行动过程,都逐渐的明朗起来。这条历史的岔路,来的如此的突然,如此的愕然,却又是如此的必然。真实的历史上,之所以没有出现这条岔路,当然是因为没有他徐兴夏的缘故。他的到来,严重的干扰了历史的正常发展。随着他徐兴夏的蝴蝶翅膀扇啊扇,居然将福王送到了皇帝的宝座上。

可以肯定的说,这次政变,绝对是有预谋的。要说福王不想当皇帝,那绝对是扯淡。要说万历皇帝不想让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当皇帝,那也绝对是扯淡。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本来就已经非常的危险,更何况旁边还有个郑贵妃?只是因为之前没有合适的机会爆发出来,别人才没有感觉到其中的危险。

如果没有徐兴夏的动乱,如果没有太子前往南京监国,或许福王不会有登基的机会。他将会按照真实的历史那样,在洛阳的福王府里面,乖乖的享受富贵荣华,却永远都无法染指最高权力。直到李自成的大军杀来,将他的血肉和麋鹿混在一起,做成福禄宴。

可是,偏偏这两样事情,都凑到一起。在太子远离北京的情况下,前面的两个因素互相结合,福王的机会就来了。福王最大的障碍,其实就是太子。只要太子不在旁边,一切都好办。不知道东林党的高层,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却没有能力制止。毕竟,太子不在京城,本身就是非常致命的缺陷。

当初,太子朱常洛正式动身前往南京监国的时候,东林党的很多骨干,私底下都暗暗庆祝,觉得他们已经胜利了。他们只需要熬到万历皇帝驾崩,太子正式登基,他们就将迎来前所谓同的光辉时刻。一切和他们作对的人,都将被全部撵走。那些最可恶的家伙,都将被处死。届时的朝廷,将完全是东林党的天下。

估计谁也没有料到,太子仅仅到了南京监国不到三个月,朝廷的政局,就发生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对太子是相当的不利啊。当他们冷静下来以后,他们应该很快发现,他们所拥护的南明,除了才赋税收入上,有些明显的优势之外。在其他方面,和北方相比,简直完全不值一提。

“大人,这是有关京师三大营的情报……”

这次,京城闹将起来,福王以万历皇帝的“遗诏”为准,宣布登基为帝,废除南京的太子地位。负责拱卫京城安全的京师三大营,居然保持了沉默。这绝对是不正常的。显然,他们绝对是倾向于福王了。就算没有积极拥护福王,至少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原本留在朝廷的东林党人,包括赵南星、叶向高、高攀龙等人,显然是被这个政变搞了一个措手不及。在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唯有立刻逃出京城,赶回南京。东林党和福王可谓是仇深似海。如果福王党掌权,怎么会有他们的好日子过?不被马上吊死就怪了。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郑贵妃,更是恨不得生吃他们的肉。

幸好,福王党的篡位过程,也是比较仓促的,并没有在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当时京城的情况,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一片混乱。为了减少福王登基遇到的阻力,对于反对福王的人,福王党都默许了他们离开京城。

不得不说,这一次,郑贵妃总算是做对了。以前,在大家的印象里,郑贵妃一向都是愚不可及的典型。梃击案更是反映出她的愚蠢。简直是愚蠢到没边了。估计连万历皇帝都认为,自己的这个宠爱妃子,真是没有什么脑子。东林党的人,从来都没有将她放在眼里。但是,这一次,郑贵妃却明智的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如果她坚决不允许反对派离开京城的话,反对派为了自保,肯定是要垂死挣扎,鱼死网破的。毫无疑问,人一旦遇到生存危机,绝对是要拼命的。这就是所谓的狗急跳墙。如果每个反对派都和福王党拼命的话,估计福王党自身的损失也会很大。到最后,就算福王能够顺利登基,京城内外,只怕也是一片的狼籍了。

“这个郑贵妃,以前是不是一直都在扮猪吃虎呢?”

老实说,徐兴夏不得不深深的怀疑,这个郑贵妃,会不会为了自己的儿子,故意扮猪吃虎,让别人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愚蠢的女人,从而让别人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提防,乃至于完全不提防自己。须知道,一个愚蠢的,没有大脑的女人,怎么可能让万历皇帝如此的宠信自己呢?你以为后宫里面的其他女人,一个个都是省油的灯吗?能够在三千后宫里面杀出来专宠的,手段绝对不输于首辅大臣啊!

事实上,郑贵妃的确是做到了。在梃击案以后,朝臣们对她的“愚蠢”,已经有深刻的了解,基本上对她没有什么提防了。绝大多数朝臣都认为,郑贵妃的脑子,绝对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没有脑子的女人。她所做的事情,根本经不住任何的推敲。只要不是她通过万历皇帝出手,朝臣们根本不会理会的。

当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万历皇帝的身上时,郑贵妃自然就成了灯下黑。估计她做的很多事情,朝臣们都不知道。又或者是即使知道了,也没有放在心上,更没有积极主动的应对处理。这一次,郑贵妃抓住机会,果断的出手,估计她的对手,都全部蒙掉了,根本就没有机会做出反应。又或者是有反应也无济于事了。

如果郑贵妃真的是在伪装自己,那么,以后的北明,很有可能还是以她为核心,福王多半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她才是福王党的灵魂。这样的一个女人,估计还是有点本事的。能够抓住机会,一击成功,没有点过人的本事,怎么可能呢?以后的北明,会怎么走,在很大的程度上,估计也是看郑贵妃的意思。

“难道说,她会成为明朝的慈禧太后?”

徐兴夏忽然觉得很荒唐。这里是的进程,也改动的太大了一点。如果因为自己的穿越到来,造就了一个明朝的慈禧,那真的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了。好在,无论这么女人的手段如何厉害,在白衣军的面前,统统都是渣。只要白衣军杀入京城里面,无论她有什么样的手段,都是玩不转的。

“督促各路军队,加快进军速度。”

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徐兴夏下达了一道命令。

……

徐兴夏回到庄浪城的时候,接到最新的情报,却是赵南星、叶向高、高攀龙等人已经逃回去了南京,成为了南明的骨干文臣。叶向高担任了南明的首辅大臣,兼任吏部尚书。赵南星还是担任左都御史。高攀龙则成了建极殿大学士,进入了内阁。

朱常洛登基为帝,果然没有食言,只要是东林党的人,都得到了高官厚禄。南明内阁的六个大学士,都是清一色的东林党人。六部高官,也几乎都是东林党人,又或者是和东林党关系密切的人。可以说,现在的南明,完全是东林党人的天下。

南京六部原来的官员,还有江南各级的地方官员,只要是不顺从东林党的,都被全部打发走了。还有人被直接下狱待罪。结果,自然是引来骂声一片。不少被东林党剥夺了官职的人员,都纷纷的投奔北明的福王去了。东林党人做事,还是如此的霸道,一点都不给人情面。被撵走的非东林党官员,都恨死这群狂妄自大的家伙了。

至于北明的动作,则是以原来的首辅大臣方从哲等人为表面敷衍,担任内阁和六部高官,暗中则是以顾秉谦、魏广微、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等人掌握权力。这些人,都暗中掌握了六部的权力。原来的尚书、侍郎什么的,只可以说是陪衬。其他的权贵勋爵,同样如此。他们的名义头衔、待遇俸禄、特权恩宠,都被全部保留,只有权力被全部剥夺了。

为了架空六部和内阁,北明的政治架构,有点像是宋朝。官职是次要的,差使才是最主要的。官员必须得到皇帝开出的差使名称,才能拥有权力。比如说原来的户部尚书,已经没有权力。真正有权力的,乃是户部督办钦差大臣。这个钦差大臣,没有专门的品级,一切权力都来源于皇帝。可以说,比任何的官职都要高。

能够得到福王的这个任命,自然是福王的亲信。他们自然是极力拥护福王的。有奶就是娘嘛,一点都不奇怪。你不能要求每个人的思想品格都那么高尚。权力对于人的诱惑,还是非常致命的。而且,东林党的官员,思想品格也高尚不到哪里去,说不定比他们更肮脏呢。在当时,对东林党不满的官员,也是一抓一大把的。

第646章 政变的背后……

除了福王的亲信,能得到北明朝廷重用的,还有另外一类人。这类人,就是东林党的死对头。万历后期,党争是如此的激烈,如此的冷酷,几乎每天都有官员因为党争的缘故,遭受到各种不正常的处置。话说,在残酷的党争中,东林党倒下的人的确不少。但是,被东林党干掉的其他官员,数量也相当不少。

好像昆党、齐党、楚党等,都是东林党的死对头,东林党占据上风的时候,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要么被撤职罚俸,要么被下狱待罪,要么是被降职发配。还有的,直接就被罗列罪名,判处了重重刑期。这次他们终于有重新出山的机会,自然是对福王感恩戴德,痛哭涕零,衷心拥护。可以说,他们和以清一色东林党人组成的南明,绝对是势不两立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送来,局势越来越明朗。徐兴夏发现,北明的统治架构,乃是以后宫、内监、军队、厂卫等几部分混合组成。后宫自然是郑贵妃为首。在万历皇帝生前,她就是后宫之主,独享专宠,其他嫔妃完全不是她的对手。现在万历皇帝驾崩,登基的皇帝乃是她的儿子,自然就更加没有对手了。

内监则是以卢受、王体乾、李朝钦、王朝辅等人为首。王体乾原来是殿中太监,掌握着一点的权力。这次他迅速的投靠福王党,结果被越级提拔,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可谓是平步青云。至于李朝钦、王朝辅两人,原来乃是福王的心腹,这次也分别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辽东镇守太监。这两个职位的权力,都非常大。

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的重要性,就没有必要多说了。需要提点一下的,就是这个辽东镇守太监。明朝的九边重镇,全部设有镇守太监。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负责监视军镇的动静,连各镇总督、巡抚、总兵官等人,都要接受他们的监视。因此,他们很多时候又被直接叫做监军,拥有先斩后奏的最可怕的权力。

原来的宁夏镇,也是有镇守太监的。只是那个镇守太监不太管事,除了喜欢掠夺钱财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理。徐兴夏闹将起来以后,他果断的就带着自己的钱财开溜了。现在到底是隐藏在了哪个角落,徐兴夏也懒得去打探了。估计这个太监,也不会再次出现了。

明朝的九边重镇当中,兵力最多,地位最重要,耗费钱粮最多,管辖的地盘最大,人口最多,最有油水的,自然是辽东镇了。特别是在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大金国以后,明朝廷消耗在辽东的军费,都是以数百万两白银来计算的。要说这些银两,最终都能用到实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各级官员肯定是要雁过拔毛的。

辽东镇守太监的地位,还在辽东总督、经略、巡抚等人之上。所有的事情,他都可以过问,偏偏他又不需要负什么责任。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职位,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了。辽东军镇的军费,只怕有小三成以上,要落入这个镇守太监的私人腰包吧。即使放眼全国各地,都没有比这个位置更加有油水的职位了。

东厂原来的提督太监卢受,这次也受到了福王的重用。由于东厂本身的权力一直受到压制,东厂上下,本来就对万历皇帝就不太满意。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希望他们的权力,得到充分的行驶,而不喜欢受到约束。古今中外,有哪个特务机关希望自己的权力被约束的?最好是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凌驾于一切之上。

然而,万历皇帝毕竟不是昏庸之主,他很清楚,东厂和锦衣卫这两条狗,用来看家护院是可以的。被逼的没办法的时候,放出去咬咬人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将他们放出去,不理不问,他们就很有可能将全国都弄得一塌糊涂,无法收拾,甚至反过来咬主人。这在历史上,是有过深刻的教训的。王振就是最坏的例子。

因此,在万历时期,东厂和锦衣卫的权力,始终都被遏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纵观万历一朝,几乎没有东厂和锦衣卫的绯闻。万历时期的东厂提督太监,还有历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既然连名字都不知道,自然就谈不上专门的攻击了。这在厂卫横行的明朝,绝对是最难得的了。就连嘉靖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还被人诟病不已呢。

这次福王不知道许诺了什么,东厂居然反水了。卢受估计是要在自己致仕之前,让东厂实实在在的威风一把,才会积极主动的投靠福王。估计,东厂上下,也都是这样的心思。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只有投靠福王,才有出路。东林党的各位官员,对于东厂的阉人们,可是一点好感都没有。如果太子殿下登基,东厂的日子,绝对不好过。搞不好,连东厂这个特务机关,都要被裁撤掉。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倒是没有倒向福王。各方面的情报显示,他应该是太子党的人。只可惜,锦衣卫本身只是特务机关而已,抓人杀人,敲诈勒索,倒是本事得很,至于打仗,那就无能为力了。因此,他们对政变的影响不是很大。在正规军队的面前,锦衣卫就是渣。哪怕是再烂的军队,正面交战,都能轻松打败锦衣卫。

事实上,锦衣卫内部,也是争权夺利,内讧不已。锦衣卫副指挥使孙云鹤,政变刚刚发生,就很主动的投靠了福王。他的行动,让骆思恭措手不及,丧失了对整个锦衣卫的控制,造成了锦衣卫内部的人心浮动。基本上,在孙云鹤投靠福王以后,锦衣卫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存在了。每个人都在谋求自己的出路。

最终争论的结果,是大部分的锦衣卫官员,都倾向于投靠福王。因为,他们也担心,在东林党主政以后,锦衣卫的权力,会被大幅度的削弱。说不定,还会被清算。东林党的官员,最恨的就是东厂,然后就是锦衣卫了。如果东林党一统天下,东厂和锦衣卫,都肯定会被撤销的。而且,厂卫的首恶分子,十有八九会被处以极刑。

有这样的威胁存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骆思恭倒台,带着少部分的心腹,逃亡南京,组建新的锦衣卫。孙云鹤上台,成为北京新的锦衣卫指挥使。这样一来,南明和北明,都各自有了自己的锦衣卫。相互间为了争夺权力,只怕永远都要纠缠不清了。幸好,南明没有东厂这个机构,否则,情况还要更加的复杂。

北明的军队则是以大同镇、宣府镇为骨干,辅以山西镇、蓟镇。明王朝分裂的消息,让这四镇的军队,逃亡了三成以上。在白衣军的压迫下,四镇逃亡的军队数量,还会继续上升。但是,毕竟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依然驻守在各个军镇。无论怎么逃,都不可能全部逃光的。福王党会如何利用这些军队,暂时还不得而知。

至于辽东镇,则由于之前东林党介入比较深,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动向。辽东经略杨镐不知道是被吓坏了,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一直都没有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有辽东镇守太监的存在,他们倒向福王的可能性很大。况且,还有努尔哈赤这个致命的因素。徐兴夏估计,辽东镇最后十有八九会落入野猪皮的手里。

如果说明王朝分裂,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好处的人,其实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徐兴夏,另外一个就是努尔哈赤了。在北京和南京争夺政权的背景下,努尔哈赤攻略辽东,是几乎不存在难度的。辽东镇本来就是风雨飘摇,风声鹤唳,又刚好遇到国内政局如此动荡,谁有心思打仗?惨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估计,野猪皮在攻略辽东以后,还会迅速进军朝鲜,继续扩大自己的地盘。以明王朝目前的情况,肯定是没有能力援助朝鲜了。而没有明王朝的援助,朝鲜的灭亡,几乎是指日可待的。不知道毛文龙目前在什么地方?又是什么身份?要想个办法,将他捞到手才是。

这次政变,朝廷军队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京营。太子没有掌握京营,绝对是失策中的失策,愚蠢中的愚蠢。万历时期,京营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京营提督太监。每个营都有自己的武将统领,名义上属于五军都督府的管辖。但是,每个营都有监军太监。而监军太监的权力是最大的,可以直接任免官员。这就意味着,只有监军太监,才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枢营(即神机营)的真正主宰。

显然,郑贵妃在拉拢太监方面,是很有能耐的。她是后宫之主啊,在这方面有先天性的优势。从京营在政变中的表现来看,三大营的镇守太监,显然是被郑贵妃收买了。

第647章 便宜岳父没脑子

如果没有京师三大营的默许,甚至是配合,福王党是绝对不敢发动政变的。须知道,京师三大营的战斗力,就算再烂,要收拾一群手无寸铁的家伙,还是很容易的。如果三大营以篡位谋逆的名义,逮捕福王等人,他们的政变,立刻就要败亡。

当然,东林党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出于对宦官的厌恶,在太子正式监国以后,东林党已经毫不掩饰的放出风声,一旦太子继位,就要对后宫太监,进行大清洗。所有的宦官,都要被清算。这给所有的宦官,都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你不给人活路,别人当然不会给你活路了。太监们未必个个都愿意和文官作对。在文官的面前,太监还是很自卑的。但是,在危及自身性命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奋起一击。否则,他们就要全部完蛋了。不要以为东林党仁慈。这帮家伙整起人来,可要比东厂、锦衣卫都凶悍多了。

“便宜岳父没脑子啊……”

徐兴夏只有默默的惋惜的叹息一声了。

老实说,他这位便宜泰山的个人能力,真的是不怎么样。

估计是因为过于相信东林党的忠诚和实力,泰昌皇帝一直忽视了对其他实力的整合。无论是在后宫、内监、军队方面,都处于绝对的劣势。特别是极度的仇视宦官,又对军队将领不信任。这些,都让泰昌皇帝非常的孤立。他只在乎自己的正统名分。他自以为有正统的名分,就可以顺利的继位,对其他的因素,都没有注意。

特别是泰昌皇帝太过仇视宦官,给这次政变,制造了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从各方面的情报分析,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政变中,充当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万历皇帝身边的太监群体,除了王安之外,其他人几乎全部投靠了福王。这些太监掌握的权力,在特殊的情况下,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

在军队里面,唯一可以和太监对峙的,就是各级军官。如果他们死心塌地的效忠于太子,福王党还是没戏的。然而,泰昌皇帝对于武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军队中,太子几乎没有什么势力。这主要是受到东林党人的影响。

东林党人以文制武的思想,太过浓郁,以至于将武将当做是纯粹的工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完全不在乎他们的感受。可想而知,在关键的情况下,会不会有武将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了。如果福王再派人稍加引诱,他们的选择,是不言而喻的。老实说,就是徐兴夏去当军官,都不愿意跟着东林党做事。

当这些被忽略的因素,全部聚集到一起的时候,泰昌皇帝想要不付出代价,都不行了。福王的半路杀出,就是他为此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自家人抢夺自家人皇位,兄弟相残,无论最后是谁胜出,大明朝,只怕都要一蹶不振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这个正统的皇帝,在实质性的权力上,似乎反而是处于劣势。

当然,徐兴夏觉得,这次政变的主要责任,并不是自己的便宜岳父没有本事,实在是受到了东林党的太深的影响。事实上,在便宜岳父的背后,就是东林党这个群体。太子和东林党的关系,太过密切。更多的时候,所谓的太子,所谓的泰昌皇帝,其实都是遵照东林党的利益做事而已。可以说,东林党的优势,就是泰昌皇帝的优势。而东林党的劣势,同样是泰昌皇帝的劣势。

东林党人做事,太过注重形式,太过关注自己的好处。他们的野心太大,总想掌握全部的权力,总想将所有的好处,都集中到自己的私人腰包里。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群体,对于国家的发展和长治久安,是没有任何贡献的。他们做出的所有政策和法令,都是为了让他们得到好处。又或者是,避免他们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

事实上,东林党还过于清高迂腐,过于狂妄自大。福王党暗中掌握了这么多隐藏的权力,东林党还没有提高警惕,以为自己掌握了大部分的文官,只要太子是正统诸君,他们就一定可以笑到最后。殊不知,在军队的屠刀下,大部分的文官,其实都是靠不住的。而所谓的正统诸君,也是可以混淆颠倒的。连朱棣都能为靖难战役找到合理的借口,福王要找一点借口,有什么难度?

张天豪忽然若有所思的说道:“叶向高加赋,真是难得的机会啊!福王居然用加赋首恶的名义,来对付叶向高等人,当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说起来,这个罪名,还真是强大。”

徐兴夏随意的笑了笑,不紧不慢的说道:“或许,这是叶向高也没有想到的吧?活该!自己身家百万,淫乱霏靡,却总是想着从老百姓的身上捞钱!东林党的这群蛀虫,真是没有比他们更加贪婪的了。这次福王党居然让他安全跑出了京城,实在是太可惜了!北直隶的老百姓,怎么不打死他这个王八蛋呢?”

张天豪笑着说道:“估计是认不出他来。要是认出来的话,就是一百个一千个的叶向高,都全部打死了。加赋首恶啊,这个罪名,叶向高这老小子,一辈子都休想洗掉了。”

两人说说笑笑的内容,涉及到一段小小的典故。

今年年初,叶向高回到朝廷,正式担任次辅。按理说,次辅的权力,肯定是要弱于首辅的,很多事情,都要看首辅的脸色做事。但是,方从哲很会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