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地为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紫真的转变让罗东有些个意外,沂州的日子里,她可都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对于这么个双十年华的小女子,要肩挑数万人的辎重粮秣的琐碎事情,那也是不得不严肃起来的。

“我做正使?”罗东有些郁闷。

“是啊!罗将军,你难道让我一个小女子出入衙门递送文告?”赵紫真的眼睛笑得越来越弯了,这些日子,她发现自己竟然经常想起那个时常恭恭敬敬和自己谈论公事的男子,虽然两人很少谈论其他话题。

不过罗东那大包大揽的另类的风格,却在她心头留下了一丝暖意,自从罗东来了之后,辎重营的活基本都与她脱离了,这让她的生活又恢复些许以往的平静,她时常会想起来,似乎那一段日子,过得十分的惬意。

而这次接下这回朝廷交涉的事务,赵紫真倒是把几乎百分之百的希望寄托在罗东身上,她心中暗想,虽然咱慧眼识英雄……罗将军算嘛?!这家伙没事偷偷跑到日照去了,害得自己在沂南有接收了烂摊子,外带还有罗东折腾出来的一大群流民家属。

她曾今路过去看了一次那时方书办还管着的流民营,那些穿着破烂的老人、女人、孩子虽然个个面带饥色,不过似乎都心情不错,把方书办找来问了问,才知道罗东拿了她给的两千石粮食养着这个难民营,每日一户三两粮食,肯定是吃不饱的,却也饿不死了。

这事让赵紫真对罗东有了些许新的感觉,原来这个行事果断的男子倒还有这慈悲心怀,所以在罗东的兵马失去联系后漫长时间,她都依旧按照约定拨给方书办粮食,这似乎让她在这乱世找到了一些可以寄托的东西。

看到赵紫真有些走神,罗东也没去影响她,拿起茶壶又满上了茶水,静静的看着这个坚强的大美女,现在她脸上略带微笑,似乎想起什么开心的事情,弯弯的眼睛,漂亮至极。

半晌,赵紫真才回过神啦,脸色一红,“呃……一路来有些累了,我这次带来了一些家书,你留下的那个流民营,我嘱咐人照料着……”赵紫真微微一笑,小狐狸般的弯月眼睛恢复了平日的冷静。

“啊,是啊,将军我带你去客房先休息吧,”罗东说罢起身就要往外面走,带着赵紫真往衙门旁边的宅子而去。

那处宅子是那个谋克的一处私产,因为离着衙门近,现在也就完颜瑶带着她的丫鬟常住,门口有负责安全的杨毅派了一队士兵看着。

进了宅子,却看到完颜瑶却在庭院里摆了一处桌台伏案书写,这小丫头还是一副男子装束,这让刚进院子的赵紫真一脸疑惑。

罗东见状忙解释道:“将军,那是颜瑶姑娘,就喜欢这身打扮四处游玩,我们大军路过汶水谁,她被金兵追杀,偶然遇到的,现在在军中帮忙整理些文书。”

完颜瑶见一下子拥进来这么多人,也是很意外,看到罗东旁边突然冒出来的这个身材高挑的美女,心底竟然感到有一丝丝的失落,毕竟一直来她在罗东营中正式场合下很少出现,不过即便是军议和战术讨论,她都参与记录的,那也算是核心层的人物。

在辎重营这个集体中,让她得到了完全不同于自己过去那十多年王府生活的乐趣,显然罗东不知不觉中竟然成了她心中的依靠对象。

完颜瑶施了个礼,这倒大出罗东意外,这小丫头除了第一次在码头上回过个礼外,还没见过她这么正儿八经。

罗东马上给两人互相介绍了一番,赵紫真虽然在沂州军中那是最顶层的职务,不过到底也是个二十的小女人,比这完颜瑶也大不了几岁,介绍之后,完颜瑶就没大没小叽叽喳喳的跟赵紫真还是耳语起来,一会儿两人都眉开眼笑的就算熟悉了。

看的罗东只能眨巴眨巴眼睛,打声招呼灰溜溜的退走了,这宅子的防务自然马上由魏安这些亲兵接手了,罗东又找来方书办,需要采办购置的东西,让他跟魏安联系,反正他们老熟人了。

安置妥当了,罗东回到衙门了,边吃饭边琢磨这事,这倒是一个好的契机,自己可以到南面的宋国去实地看看,自己的一些计划到是说不定可以提早得到实施,不过这日照之地可是自己的立身之本,现在虽然看起来太平无事,可是自己却明白这周围危机重重。

金国当朝皇帝海陵王历史书上虽然说得他荒淫,却绝对没有说这人无能,现在这山东之地暂时的安宁,应该是上次沂州之战的影响,而义军被压制在山区,加上自己这边的一向低调。

但是这回和密州兵马的交锋,可以说是锋芒毕露,这密州,乃至周围州府下一步有什么东西,罗东心里没底,唯一让他安心的是,这日照确实是偏僻而又有诸多河道间隔,而且有沂蒙山区作为退路,倒也算进退有据。

第二天一早,军将们和营中主事的三个书办、崔平和汪海都被叫来了,罗东把赵紫真来的消息告诉了手下这些主事的,韩当这些个人虽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事,不过丝毫没有表现出惊讶的表情,毕竟罗东这番经营,打下的日照这片的地盘,现在已经完全融于了辎重营的体系。

村落、城镇的护村队都掌握在退伍老兵手里,而重要的粮食、盐货那都是辎重营的垄断经营,打土豪、分田地的举动,更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利益纽带,得到好处的穷人百姓那自然是忠心耿耿,而与辎重营作对的那些人,无一例外全部进了盐场做工,更悲惨的就直接被处死泄了民愤。

在座的每个人都不认为这个新来的女将军能改变这里的情况,不过从大局来看,自然要做好面子上的事情,韩当、史观清两个琢磨了一会儿,都在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应该向罗东提出反制这位新来的顶头上司的办法。

不过罗东的开门见山倒也省去了他们的想法,他合盘托出了自己之后的计划,数天的准备之后,他要和赵紫真亲自赴临安府向朝廷递交奏章,对于日照局势,他也做了进一步分析,考虑到沂州方面可能正在准备对沂南的进攻密州方面再次大规模的进攻日照可能性较小。

他下令,秦方在潮河码头的驻军要把营寨修造完备,随时与小黄山口的兵马保持联系。民政方面组成韩当、方可复、史观清三人小组,重要事务都集中商议,军事方面,张山驻守日照,加紧编练新兵,军务由张山、常峰、林云开一同协商,目前的要务是编练新军,招募日照当地的青壮,尽快形成军队后补力量。

崔平报告了那条海船的状况,都已经修缮一新,这条千料的海船预计可以运送人员150左右,汪海那里汇报需要预留的用于采购生铁这些重要物资的银钱越五千贯,史观清拿出银库的账簿,罗东这次可以调用的银钱是白银两万两。

钱到用时方觉少,罗东这下深有体会,自己省吃俭用,基本是不用,几个月打土豪也才积攒下来的这点家当,这两万两白银数字不少,不过用在军资上,说白了,也就能买200匹马……罗东有种要吐血的感觉。

“观清,打了这么久土豪,咱就这点钱啦?”罗东有些郁闷的问道。

“将军,咱们赚钱主要是盐货生意,这日照的税收也才刚开始做,那个士兵补贴、招募工匠的酬劳、治疗药材的囤积、汪氏商铺收购粮食、生铁、还有你刚同意的义诊开销,还有……”

罗东嘿嘿笑了笑,打断了史观清的财务报告,脑袋转转来,倒是想出个主义来了。

第148章 股份和融资

“行了,韩书办,你让人去召集下城里的各家商户,就说衙门里召集他们议事,每户最多来四个人,要能做的了主的,下午我就要宣布一个重要决定!”

看着刚才为银钱问题还一脸郁闷的罗东,这会儿突然神清气爽的做了这么个决定,几个书办自然不会认为罗东要把这些商户给抓了抄家弄银子,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不过立刻让几个新来的书办去写好帖子,让后勤营的挨家挨户去送行,务必确认各家都出席。

最后罗东确认了这次由杨毅随行,兵马主要从亲兵营调拨100名精锐,配备新打制的辎重营标准制式长枪,近战自然也是配备到位,另外调拨了50张弩弓,这时代海上的战争还是原始的很,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海上战争几乎很少,远程武器还是重要的打击手段。

罗东琢磨了半天实在想不出更多才作罢,唯一匮乏的是铠甲,即便是这100名精锐亲兵,也大多是皮甲而已,只有十几套缴获的扎甲算是高级装备,不过这已经让他足够满意了。

一会儿工夫,史观清倒是头脑活络,派人把打土豪、谋克那边缴获的一些字画、古玩之类的东西拿来,这些缴获之物在日照实在是没啥用处,史观清倒是让裘大善、胡前几个掌柜来看过东西,这几个倒是识货,不过也不敢打包票能卖出钱来,这外面乱的很,有钱人家都囤粮什么,古玩、字画之类的销路不好。

不过若是带到太平之地的临安府,这玩意那价值可就完全不同于山东了,辎重营对于谋克、猛安和土豪家宅的查抄那是非常严格和谨慎的,所以除了那种大件的家具之类的是分给百姓的,其他的查抄到的东西都统一被归类上缴。

史观清当初看到查抄来的玩意也是头晕眼花的,他可是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其中的值钱事物分类开,这会儿拿到罗东面前的几大箱东西,虽然不可能是什么传国至宝之类的宝贝,倒也是经过估价,颇有些来历的玩意,这倒是非常适合送礼或者到临安倒卖。

看到这些制作精美的器物,罗东也大开眼界,心中免不得丫丫几句,这些玩意,估计拿个几样到自己那个时代,件件都算得上国宝吧,史观清拿出一本簿子,按箱子把东西给罗东介绍了一遍,林林总总竟然有百多件,他都按照评估的价值分放在几个箱子里。

看到这些仔细的事务,倒是让罗东颇为感慨,这些杂事若是由他自己来整理,那可绝对是伤脑筋的事情,拍拍史观清的肩膀,暗中庆幸,自己随意就能找到这么个能干的人才。

日照城里的商户们一早就接到了衙门里送来的帖子,说是请各家商户的掌柜到衙门里议事,日照城也不大,这够资格收帖子的商户不过二十来家,其中一多半都是跟走做盐货生意的,其他几家,在这管制严格的日照城里,日子可是日渐艰难。

比如像东街的孙家米铺,现在日照这边的粮食都由汪氏商铺统一经销,虽然辎重营没有强行关闭这孙家米铺,不过这孙家的粮食可以卖出,却不能继续在日照周边的村子里收购粮食,显然这买卖是做不长,若是从其他地方去运进粮食来,则成本大增,根本无利可图。

今天孙老掌柜也拿到了这封帖子,这几个月的经营,他早就断了继续做粮食买卖的念头,正在琢磨着是不是转行也跟着做些其他买卖,可惜上回衙门里派那个盐货的许可证,自己一是没有什么经验,二是做那私盐买卖多少都要跟外县的衙门有些关系,自己自然是没有的,所以也就放弃了。

今天这帖子,立刻让他想起上回派发那个盐货许可证的热闹,马上带着长子孙秀早早的就到衙门,没想到来的早的大有其人,裘大善、胡掌柜这会儿早就在客厅一角嘀咕起来了,孙掌柜一想,这两位现在可都是日照的红人,罗将军面前都说的上话的角,也凑上去打听一下。

“裘掌柜、胡掌柜,来的真早啊!”孙掌柜打着哈哈。

“孙掌柜,气色还是这般好啊,老当益壮嘛!”两个老狐狸自然是笑容满面,不过心里对这孙掌柜却不怎么看中,这孙家做的粮食买卖,那是大军最忌讳的,说不准那天就恼了罗将军给抄了都有可能。

“两位掌柜,今日罗将军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召集我们来议事?”

“孙掌柜,这个咱也不清楚啊,不过想来是好事吧,罗将军可是少见的儒将啊,”两个老狐狸打起来太极拳。

于是乎三个老狐狸又混在一起继续玩起了推手游戏,很快又有了更多的狐狸加入推手活动,不过推演来推演去,狐狸们都没搞明白今天衙门的搞的花样,这倒是让他们更添了几分兴趣。

一会儿工夫,客厅外脚步声响起,罗东在亲兵们簇拥下走了进来,史观清和韩当也跟在后面,大厅里挤下了20来家商铺近七八十人,各户也就大掌柜能做一个位置,其他人都围在旁边,显得十分的拥挤。

罗东到了上首位置,先向周围拱拱手,众人忙起身回礼,然后罗东看了看在场的商家掌柜,微微一笑说道:“各位掌柜,今日我叫大家来,那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诸位商议,我这边要新成立一家罗氏商贸,主要是从海路做大宋和这边的货物买卖,现在,我拿出三成的股份来融资,凡是获得这份子的商户,日后就能从商贸中分享获得收益的三成!”

股份……融资……这些新名词虽然这些掌柜都没听说过,不过一听罗东的解释,马上都融会贯通,搞明白这事情的原委,立刻下面的掌柜有些低头长考,有些跟自己人低声商议,更有些非常直接跑去找其他掌柜商议了。

孙掌柜也听明白了,自己正打算转行当,这罗将军就提到这么个好机会,从大宋那边运货物来这边,用屁股思考也知道哪有多大的利润,同样这边的东西也能运到大宋那边去,这可不是普通商人能做的行当,也只有这手握大军的罗将军又这能耐跟魄力。

孙掌柜越想越激动,旁边的儿子孙秀也在思考中,见老父的神情,忙低声问道:“父亲,可有什么想法?”

孙掌柜点点头,咬着耳朵跟他低声说道:“秀儿,这生意我看要的,你去问下具体情况,我再听听!”

孙秀点点头,走出来向着罗东施了一礼,“将军,敢问这罗氏商贸都做哪些买卖?”

听到孙秀的这个问题,众人商议的生意立刻静了下来,这可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日照乃是我军之根本,只要无害于此,皆可!”罗东掷地有声的答道,这也是很明确给予这些人一个定心丸,咱是要做长久买卖的。

罗东话音刚落,孙掌柜轻轻一拍桌案,起身说道:“罗将军,我孙氏愿纳3000贯入股,将军以为可否?”

看到孙掌柜第一个说话,罗东朝他微微一点头,“孙掌柜,很好,还有那户愿意入股的?”

看到孙掌柜竟然一开口就是3000贯的投入,其他掌柜都有些按耐不住了,纷纷一千、两千的追加的资金,一些本小的看着这局面,也都禁不住加入其中,500贯的投入那也多少能分上一点。

商人中倒是裘大善、胡前两个不是最有兴趣,他们两家都是罗东的盐货大买家,光走着盐货生意,就获利颇丰,两人想了想,也就意思意思也入股了一千贯。

这些掌柜写下入股金额并签名的单子很快就汇集到史观清手上,这让史观清和韩当两个人激动的握笔都有些手抖,两人拿起茶杯喝了两口浓茶后,才稳了稳心神,把这些商户融资起来的资金逐笔登记好。

孙掌柜见几乎各家都参与了融资,他自然算出来自己能占的份额可不算多,这近20家商户,有财力的那都是起码几千的投入,小商户那也至少500贯,他估算了下,自己也就能占到两三分的股份。

眼看着衙门里那个史书办已经快要登记完了,孙掌柜转头跟孙秀又嘀咕了几句,孙秀显然颇为惊讶的看着自己老爹,又低声商议了几句,孙掌柜拿起毛笔又刷刷刷写下一张单子,孙秀匆匆送到史观清那边。

史观清接过来,显然是一愣,抬头看了一眼孙秀,显然是带着询问的意思,孙秀很肯定的点点头,史观清忙站起来,大声说道:“这边,孙掌柜,再增加入股两万贯!”

听到这大手笔的投入,堂下哪些商户都一片惊讶,要知道这些掌柜听了罗东所谓的股份和融资之说,都明白这事这位罗将军在募集银钱,对于罗东那所谓的商贸用途,他们自然是信的,这等在金国够杀百次头的活,也就这些提着脑袋的军队敢干,其中的利润定然是惊人的。

不过商人经营自然都是求稳的,这让他们虽然能投入一部分资金,却不会大量的投入,孙掌柜的情况与他们自然不同,他家的生意已经很难为继了,这几个月罗东的口碑也让他觉得有心一搏,毕竟博出来的话,意味着自家的产业如同涅槃再生,如果生意失败,只要日照还在这罗将军手里,自家的损失肯定能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

罗东听到这孙掌柜的入股资金,也忍不住多看了这老头几眼,对于这海上的贸易,他自然是信心十足,没想到这老头竟然比自己还有赌性,也敢这般把身家押上来,这日照的老狐狸还真不少,不过咱可是千年狐狸转世,哈哈……

很快入股资金统计出来了,一共募集到资金五万一千贯,这显然有些超出预计,这让罗东心头狂喜,没想到这小小日周的商贾竟然有如此能量,他定定神,有宣布了第二件事情。

“诸位对罗氏商铺的信任,真是让在下颇为感动,我现在再宣布第二件事情,那就是沂州军将在日照这边发行面值1000贯一张的债券,年息一成,这债券欢迎各位随时可以来购买,一年一兑换!具体由史观清书办来受理。”

面对这个新的重磅事务,掌柜的自然也是颇感兴趣,这些商贾人家谁家没有那种藏铜钱的窑子,大户人家这几千上万的钱财那是进出很频繁的,而这时代可没有银行这一说,有钱只能藏在家里,要想钱生钱,除非放贷,否则基本无可能,而放贷的话,还是要承担不小风险的,而且规模也小,收益自然比较差啦。

现在罗东提供的这个官方的债券,显然不少商户都颇有兴趣,不过他们自然也在考虑这债券的风险性,想比入股,这个肯定更安全,众掌柜立刻低声盘算起其中的得失,客厅里倒是一时间颇为热闹。

罗东正在忙着圈钱的时候,金国南京却有人还是念叨起他了,南京兵马指挥使的官邸内,一个身材魁梧,面容伟岸的男子正在询问着站在案前的一个军将,这军将赫然正是上回与罗东交战的密州正将杨琦。

“杨琦将军,你也是舍弟属下一等一的将领了,这次为何败的如此奇怪?”发话的正是兵马指挥使纥石烈良弼,当今海陵帝最信任的统兵大将之一。

杨琦并没有直接参与对进攻,但是从开始到失败他都是亲眼所见,直接指挥的邵副将都被对方砍了头换战功去了,他把自己看到的情形仔仔细细的都说了一遍,当然细节的东西他站的远,并不是他看到的。

大多是手下军将事后报告的,这些个大老粗那能把这激烈的战士描述清楚,于是乎各种奇谈怪论都出来了,什么对方步兵穿着四层重甲、手握两丈长刀,一刀劈下来人马俱灭之类的谣言在自己军中可没少听见,杨琦都差点给这些士兵雷死。

在纥石烈良弼面前他自然不会说出这些奇谈怪论,不过对于对方兵动如山的表现,那是他亲眼所见,他倒是一五一十都都说了。

纥石烈良弼听到这消息后也是惊讶不已,他自己也常自诩文武全才,少年之时便随大军征讨契丹,自幼更是熟读兵书,今天杨琦所讲述的战况和对方的惊人的训练水准都超出了自己所学的范围,这让他颇为震动,低头考虑起是不是要把这事禀告到皇帝那里去。

第149章 新的征途是茫茫大海

罗东还在乐呵呵的继续着自己的计划,让这些掌柜的出钱还要让他们出人力,他心中暗暗兴奋着,不过依旧是面带笑容,镇定自如。他准备再接再厉,举手示意掌柜们安静一下,这些掌柜还在消化前面两个重磅消息,见罗将军又有话说,各个都紧张的盯着罗东。

“另外,我们罗氏商铺为融资额超过5分的大股东,提供一个掌柜的位置,当然,各户参与融资都可以送子弟来我们罗氏商铺参与经营,不过自然要按照我们罗氏商铺的规矩来办!”

这可是一粒大大的定心丸,罗东缺做事的人手,有免费劳力上门服务自然是照单全收,对于这些掌柜来说,这可是监督自家投入大笔银钱的最佳途径了,何况还能跟着罗将军看看人家是怎么做海上生意的,这绝对比前面两个消息更让这些商人震惊。

现在融资的商贾里,也就只有孙掌柜有不到一成半的股份,其他人都没能超过5分,在这个政策的刺激下,有两户商家的掌柜咬咬牙,又各增资投入到一万贯,达到了5分的要求。

有了这些融资,罗东对于这债券之事倒不是非常着急了,嘱咐两位书办,让他们尽快把各户同意融资的钱款缴纳上来,债券之事,又愿意马上购买的可以给予办理,当然每张债券都要编号,实名登记,盖上衙门里专用的打印,并且在衙门里备案,防伪措施还是要做好滴。

随后罗东把汪海叫来,接洽这些愿意加入罗氏商铺的商家子弟,第一个报名的确实这孙家的长子孙秀,对于这个颇有些儒生做派的年轻人,罗东倒有了几分欣赏之意,这孙家的小狐狸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能耐……

看着众多掌柜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几个老狐狸更是热情的跟罗东打着招呼,还要叨唠上两句,这可比进行一场小规模战斗要累多了,很快罗东就借口军务繁忙,向自家的钱柜们拱拱手告辞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罗东自然忙于出行前的准备和各项政务的布置,当然还有每天例行的到赵紫真那里的报道,让他有些意外的是,颜瑶显然和赵紫真很快就变成的同党,赵紫真生性随和,颜瑶却是个好动的活泼性格,两人倒是一拍一合,熟络的很。

五天后,在日照东面新建的港口,罗东带着亲兵簇拥着赵紫真上了海船,这艘千料的海船早就被重新修缮过了,何六子从陈家岛船厂挖来的工匠那是卯足了劲发挥自己的水平,毕竟这事他们第一次有机会显露下自己啊看家本领,竟然让这条旧船看上去竟然十分的清爽、干净。

这艘千料海船也就不过25米长短,不过船舱很大,船壳采用的是这时代流行的双层船板,赵紫真和颜瑶被安排在船上唯一的一个客舱里,这两个女孩都是第一次远航,倒是兴趣十分的高涨,一上船,两个大美女就站上了船顶舱四处观望。

负责这次航行的是上回罗东见过的那个老汉,姓祝,以前也跑过海,识得海路,看到罗东来了,这老头忙不迭要行大礼,这老汉看上去都快60岁了,白发苍苍的,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罗东很自然挥手说道:“老祝,不必多礼,这次航行,你可有把握?”

“禀将军,这去临安老汉还是有十足把握的,只是要沿着海岸跑的话,怕碰到金兵水师!”祝老头这会儿倒是精神头十足,跟他在陆地上蔫搭搭的情形判若两人。

“行,老祝,这开船你来指挥,一会儿我来指路线!”罗东点点头,然后下去巡视了一番整条船上的情况,这些船员都是上回何六子从陈家岛给买回来的,看到罗将军来了,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过来跟将军打声招呼。

他们现在可都是工匠营的人马,每月不但有粮食,还能得到工匠的额外补助,想想一个多月前,他们还是陈家岛某个谋克家里的奴隶,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们对罗东充满了感激。

在这茫茫大海上,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这些水手,罗东对此自然是明白的很,他很耐心的逐一打着招呼,勉励几句,对于这么平易近人的将军,这些水手那自然是卯足了劲。

赵紫真和颜瑶两人站在顶舱上,这会儿还没开船,周围风景看一会儿就腻了,眼光自然就集中到罗东这里了,赵紫真出身也是富裕之家,不过在义军之中那也多接触过不少平民百姓,不过即便是赵开山,那也很少会去跟这些底层百姓聊天,这倒不是对底层百姓有什么歧视,还主要是观念的问题,完颜瑶那就完全是高高在上的郡主身份,更不会有机会和平头百姓说话。

“赵姐姐,罗将军这个人很有趣啊,我看他完全不像个读过书的!”颜瑶笑嘻嘻的开始调侃起罗东来了。

赵紫真笑了笑,随口说道:“罗将军确实是个奇特的人,我听林虎大哥说过,这罗将军在山里隐居了这近20年,他老师病故了,才出山的,也不知道他老师是什么人,能传授给他这么些古怪的学问……”

“赵姐姐,你不知道吧,这日照的秀才可把罗将军当成当世大儒,一个二个都要跟着罗将军学习呢!”

完颜瑶开始起了八卦,这下立刻吸引了赵紫真的兴趣,两人又开始嘀嘀咕咕说个不停,完颜瑶还对这罗东后面跟着的超级粉丝韩仪指指点点,两人都掩口轻笑着。

罗东这会出去,唯一让他有些郁闷的是自己那手毛笔字还有自己的简体字,对于这时代的繁体字,他认得却未必能写,而几个书办那都是重任在肩,所以自己的超级粉丝韩仪和另外个秀才朱玉,就被方书办推荐来帮忙抄抄写写。

现在罗东的文名在日照办理政务的衙门里那是如雷贯耳,经过这些酸秀才们的私下传播,慕名而来要求加入辎重营的有功名的士子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这两位得到机会陪同罗东出行,那是兴奋了几个晚上。

虽然他们心中对这些船员之流那是彻彻底底的无视,不过看到自己推崇的罗将军也态度和蔼的在跟船员攀谈,倒也收起了轻视之心,毕恭毕敬的在一边听着。

罗东也就尽扯些家常之事,什么现在补贴还满意嘛?现在发的粮食还够吃嘛?两人听到耳朵都起茧子了,这船才缓缓的驶出了港口。

出了海,罗东立刻担当起了统帅的角色,这周围都是金国的海域,虽然自己没听说过历史上金国有过强大的海军,不过他却知道,一两年之后,在自己去挖过墙角的陈家岛,却爆发了中国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战,近7万大军在海上生死相搏,在这十二世纪那可是世界级别海上战役。

罗东来到船舱里,他拿出一张地图铺在桌子上,这绝对是一张超大的地图,从山东沿海到南宋浙江路的沿海都被绘制在其中,这自然是罗东的临摹品,不过上面标注着一些重要参照岛屿的经纬度,沿海城市的经纬度也被仔细的标注出来了。

这艘千料海船上指南设备,这让罗东有些奇怪,因为从历史书上看到的知识,南宋时代,海贸已经是非常发达了,当然这是指的南宋方面,北方的金国始终没有摆脱马上立国的阴影,对于大海始终处于原始的渔猎阶段。

不过这显然难不倒罗东,他随身军用匕首就有个小型指南针,而且肯定比这时代的指南针更加实用些,而且利用这个军用指南针,罗东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纬度仪,通过标志参照物的经纬度,和指南针的指示,进行简单纬度测算后,他指挥者船只向日照外的第一个参照位置——达山岛进发了。

这次航行并没有选择沿着大陆架航行,毕竟金国那是有水师的,罗东没想过第一次航海就去找块骨头来啃啃,一切为了安全,稍微离开大陆架一段距离的航行可能会大大降低这种不必要的麻烦。

日照到临安府的距离罗东稍微测算下起码有一千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