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地为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毅这厮人高马大的,绝对是当兵的料,这段时间更是顺风顺水,骑兵队已经扩张到250多人,其他营可眼馋的很,这回任务又落他身上,这可是平白检的军功,众人都羡慕的看着他,自然他也就更加得意了。

“常峰!在小黄山口关隘的位置重新筑一座石头城堡,你多久能完工?若是莒州府、五莲县方向金兵来袭,这小黄山关隘那就是制敌的要冲!”

常峰虽然识字不多,不过还是很喜欢动脑子的,前些时候涛洛镇外修筑城堡,其他军将兴趣都不大,就他带着人马去看了两天,听到罗东问起筑城的事情,倒是有些把握,他想了想说道:“公子,有没有民壮?”

“没有,那隘口附近若是有村庄,你可以去雇人,一天一斤粮食管饱饭,和涛洛镇盐场的工人一个价!”

“我全营兵马都去的话,一天能现建起木寨,十五天把城堡建起来!若是要构筑完善的话,可能要一个月左右!”

“很好,常峰,日照的门户就在你手里,务必小心!消息方面,让六子跟你配合好,”罗东转头看了看,有些奇怪的问道:“六子呢?这厮现在胆子大了,军议都不来?”

常峰挠挠头,说道:“将军,何六子一早就出县城了,说是有急事去密州了!”

“噢……”罗东也想起来,何六子应该是去陈家岛那边了去招募人手了,这事之前也跟自己说起过,“让人给六子送个信,密州、莒州府、五莲县的眼线尽快布好,趁着他们还未察觉这边的动静,好安排。”

常峰立刻点头应下。罗东点着地图上潮河说道:“潮河码头是个要点,密州那边兵马要过来,一是走码头,二就是搭浮桥,张山听令!”

“到!”张山立刻应声而起,这军姿倒是十分的标准。

“张山,你派一营人马驻扎在潮河码头,修筑营寨,你们两面相距不过十里,可互为支援!若是战事不利或者敌军势大,可退守小黄山口关隘!”

“得令!”张山大声应到,又补了句,“将军,绝对不会让金狗过河的!”

罗东点点头,表示了自己的赞许,张山的一营这战兵的比例比常峰的二营略高,不过这打仗拼命的尽头却要盖过二营,主要还是有这个拼命的指挥的关系。

最后自然是老生常谈,“各营加紧新兵训练,云开,你调200亲兵分配到一营、二营,常峰、张山,你们看有需要来亲兵营历练的战兵,各调300人来。”

这低层军官的轮换和到罗东亲兵营的历练,现在是各营士兵升职的主要途径,这自然也是罗东掌控军队的需要,毕竟现在辎重营已经是一支超过5000人的军队,光靠自己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当然常峰、张山这些个老人马,罗东自然是绝对信任的,不过考虑到日后队伍的壮大,这从亲兵营里历练出来的低层军官自然是罗东掌控军队的最好办法。

林云开立刻领命,和张山、常峰两个嘀嘀咕咕开始商议起这士兵轮换的方案,现在罗东的中军已经膨胀到了2500人的规模,而一营、二营都在1300人规模,这也是兵力上的相互控制,而中军的战兵比例接近40%,而一营二营调整后,由于新加入的新兵,战兵比例有所下降只有25%左右。

这会儿,韩当已经来了,罗东把他叫进来,问了问西河镇的情况,韩当就把自己在西河镇除汉奸、分粮食的情况说了说,韩当现在也是人手众多,他主管的后勤营都是那些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很多都被分配到个村子管理护村队。

但是,对于冷兵器时代,这每次战斗,都有不少无法痊愈的伤员,所以现在他手下和即将归并到他手下的将近有百人之多,而且他还有罗东划归到他那里的一队亲兵,所以办起事来,可是威风八面啊。

涛洛镇的史观清和方书办可就没他这么威风,现在史观清手下还就那几个新招募的人手,按照罗东的要求,需要懂得商贾的银钱盘算,另外就是涛洛镇和荻水镇上的经过核准能办事的老吏,这两个人对于韩当可是羡慕的紧。

城里的粮仓存粮并不多,这也是上次西河桥大战的后遗症,辎重都给运到涛洛镇去了,不过打掉谋克查哈利的宅子,倒是起获了他的一处粮仓,这个吝啬鬼,因为官仓里没支应粮食,竟然不愿意多带兵出战,自己的粮仓到是囤了近两千石的存粮。

这些粮食自然先由韩当负责接手,一营、二营去小黄山口关隘的部队自行领取后,押送到营寨里,韩当汇报,这粮食还是挺紧张的,接下去民政方面的用粮肯定是非常大,他也大致了解过了,日照县周围的村落可比涛洛镇、荻水镇那边要多的多,总数估计在七八十个左右,这些村子基本都是当地猛安、谋克的私产。

按照以往的经验,各村子打土豪、猛安的话,可以起获不少粮食,不过日照这边有些特殊,大量的村庄是谋克查哈利的私产,所以粮食只能靠日照这边拨给,对于这点,罗东只说了六个字“先调查,再议事”!

韩当自然不知道这是罗东根据后世毛伟人的话改编的,不过这话确实是非常的精辟,立刻应了下来,整合周围村庄的工作那是稳定民心的第一要务,好在有大批老兵,还有之前的经验,这事罗东倒是不大担心,韩书办这里也都汇报了具体的安排。

“韩书办,你还要调查一件事情,盘算着马上就要到的秋收,我们能收上来多少粮食,老百姓手头的余量也要尽量平价收购,咱们要给治下的百姓一个承诺,秋天平价收购,粮荒时,我们也平价卖给百姓,这点你们到村子里,都好好宣传一下!”

“宣传?”韩当对于这个词有些陌生,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领悟到这词的意思,“将军的意思是要把我们的这些好处都让百姓明白,那样民心就可用了!”

宣传这个词连在一起那也要唐代才有,不过真正变成现代意义上的词,那也是近代的事情,不过好在中文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意会,罗东暗笑了一回,看来以后用词还是要考虑下,毕竟这时代很多词语的用法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罗东手头能用而且放心的文人实在太少了,现在有三个已经比刚来的时候好多了,不过还是太少,不过对于自己这个刚刚自立山头的小股兵马,想要招募文人,确实难度太大,这事他也就跟韩书办随口说了说,让他留心。

众人领着命令散去之后,罗东让林云开做下,他对亲兵营的训练还有些要求,现在这些日常训练,都是林云开亲自在抓,对于士兵训练的成果,他可比罗东要兴奋的多,这整天颠覆了他家传的一些练兵观点,所以对于罗东关照的训练细节,他抓的极为严格。

“云开,这次战事,你有什么体会嘛?”罗东现在明显是把林云开当成自己的后背力量培训,一是因为林虎的关系,二则是因为自己手下也就林云开和杨毅算是比较能快速掌握自己的练兵要领的军将,常峰和张山两个很刻苦,但是要成为合格的将领,还需要一些时间的历练。

“有啊,将军,我们的武器和装备有些跟不上了,这次张山狙击马队的阵型控制的很好,但是武器和铠甲方面还有些薄弱,伤亡基本跟这些有关系,弓弩的伤害很难避免!”林云开倒是很直接,也一语中的。

“确实如此,你把兵练好,这装备的事情,我来解决!”罗东也感到这问题的迫切性,走来走去琢磨起来了。

这时候,衙门外面传来了一阵争执的声音,门口的亲兵急匆匆的往里奔进来了。

第135章 隐忧

罗东有些奇怪,虽然城里没有禁止百姓出入,不过城门那可都关着呢,这怎么有人没事跑衙门口来,亲兵跑进来,大声报告道:“禀将军,外面有一群人,自称是日照本地商人,来拜见将军!”

本地商人,罗东才想起来,上回自己打下莒南的时候,这当地的商人也曾经找上门来“劳军”的嘛,看来这也是这时代的潜规则之一吧。

他微微一笑,“去问问他们,让他们派代表进来吧,咱这屋子可挤不下那么些人。”

一会儿工夫,进来两个人,远远的就跪下行了个大礼,罗东对于这些烦文缛礼没什么兴趣,招招手说道:“两位,进来说话吧,来人,给两位端茶!”

两个人见上面这个将军倒是挺和气的,心里却有些打鼓,俗话都说这乱兵如匪,这日照刚给这大军占领了,看到城里巡逻的士兵虽然装备看起来并不是非常好,但是军纪和军容倒是比起驻守的金兵好上太多,这样的军队在,看来要让这将军满意,可要贴上些本钱。

其中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高个商人又施了个礼,高声说道:“谢将军,在下是日照本地商贾裘大善,这位是胡前胡掌柜,将军率大军而来,旗开得胜,我等本地商户商议了一番,愿意捐献军资,酬劳大军!”

罗东看下面这两人,一瘦一胖,倒是般配的很,这姓裘的瘦的跟麻杆似的,那胡掌柜个子倒是一点不矮,不过这块头起码顶上这瘦子两个半,整就是一个肉柱子。

“噢……那可要多谢诸位的好意了!”罗东笑嘻嘻的应酬着,这送上门来的好处哪能错过,有上回的经验,这些商贾多数都有些官场的背景,当地的富户,哪有不跟官场勾结的。

听到罗东的允诺,那裘大善立刻跑到门口挥挥手,一会儿工夫,几个亲兵抬着几个箱子进来了,裘大善便从怀里掏出一封扎子,高高捧起送上。

罗东打开了看了一眼,尽管他有些心理准备,还是吓了一条,扎子里字不多,只写着一大串名字,大约了30多人,最后面写着一个金额,白银5000两,看来日照确实还是蛮富裕了,罗东心里暗笑着想到。

“两位,这军资我就收下了,也算是各位为我大宋收复故土作的贡献,”罗东非常愉快回赠他们一顶大帽子,然后又问道:“不知道两位做为代表,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大军配合嘛?”

两个商贾对望了一眼,胖胖的胡掌柜说道:“将军,不知道这北去五莲县和密州的大道何时开通,不瞒将军,这海边盐场以前是谋克查哈利的,不过这盐货,都是我们运去莒州和淄州……”

原来是同道中人啊,罗东一听到盐就来劲,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倒把一胖一瘦两个人给吓了一跳,还以为什么话说错了,恼怒了罗东。走私私盐,这损害的是金国的利益,罗东自然是要大力支持的,反正自己得了军资,腐化了金国的官员,金国还得不到盐税,一举多得,实在是损人利己的大好事。

看到这两位的表情,罗东微微一笑,“裘掌柜、胡掌柜,这外面30多号人都做这生意的?”

两人定了定神,确认罗东确实没生气,裘大善忙回答道:“将军,只有十几号是做盐货生意的,不过其他都是这日照的大商户。”

“嗯……以前你们那盐是多少一担的?”

两家掌柜对看了一眼,知道这事上是瞒不过去的,便直说了,“将军,粗盐是1两8钱银子一担,精盐要5两一担,不过需求量少。”

“很好,待会儿你就带话出去,日后到我这里拿盐,一两七钱一担,今天名单上有的人都这个价,不过日照这里的盐货买卖,你们就不要插手了。”

“那是那是,”两人忙不迭应到,这日照的盐生意一向都是谋克查哈利的自留地,现在自然移交给了这位将军,当然是不能插手的啦,得到罗东的许可,而且这位将军看起来还是很好说话的,又多了一钱的利润,两家掌柜都心里暗喜。

罗东想了想,问道,“两位掌柜,外面那些人还做什么买卖的,你们跟我说说!”

裘大善一听,这将军倒是兴趣广泛着呢,啥生意都想做啊,就一五一十的说了起来,无非是做杂货、粮食、布匹、珠宝首饰之类的生意,当中也没罗东感兴趣的东西,聊了一会儿,两家掌柜就起身告辞了。

罗东让他们出去转告其他日照的商户,今日只要好好经营,按照规矩纳税,大军绝对他们的经营自由和安全,但若是有通敌卖国行为,下场只有一个字“死”,说倒这里,两个掌柜都感到浑身冷飕飕的,刚才还挺和气的罗东,看起来也跟杀神似的,好在罗东口气马山就转好了,让他们回头去韩书办那里领取一份盐货销售许可,那样就可以到日照盐场俺合同价购盐。

送走了这帮盐贩子,罗东倒是舒了口气,没想到第一天就有好事上门,看来加大盐货产量势在必行,可是这管理的人呢?罗东郁闷了,咱自己那时代流行的话,现在也一样通用啊,最缺的总是人才。

罗东想了一会儿,脑袋里有N个方案,可惜都没人去执行,最后只得安于现状,他又回到桌案前查看起地形来,其实密州和日照之间还有一大片非山区,那就是小黄山口东面的山岭的沿海地带,后世这里是修起了沿海的高速,他用笔在这地方勾画了几下。

打下日照后,局面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向东是大海,向南与海州隔着两条大河,虽然目前只有荻水镇少量兵马控制着那边,不过那边局势很稳定,不过这也是要提上议事日程的事情,想西是沂蒙山区,联通这陡山的山寨,陡山那边地处偏僻,现在正在吸收流民的,这是一个不错的口子,另外日照过了小黄山口,就有大道直通五莲县,过沭水,就能直达沂水县,和沂州军的联络简单了许多。

是时候写一封信给沂州都监赵开山,不过这官场上的事情,罗东到还真是一窍不通,自己军中通窍一个没有,他想到了县令李濬,这不是现成的笔杆子嘛,立刻找来李濬,让他给沂南的赵开山写了奏捷的文书。

李濬写的汗滴滴的,这会儿他才知道这伙占了自己县城的大军竟然挂着大宋沂州军的名号,他虽然是在金国取得的功名,不过骨子里到底流的是汉人,宋金隔淮河对峙了快30年了,那时代他还在玩泥巴。

想想现在莫名其妙又被大宋军队扣住了,自己个敌国的县令,下场可不怎么妙啊!不过至少目前看来,似乎这位喜怒不显的将军似乎没有要拿自己祭旗的意思,他也没什么法子好想,只得听天由命。

罗东拿起文书,倒是写的花团锦簇的,这又让他有些郁闷,赵开山也是识文断字的,不过这样的文章……也懒得去想,反正把这战功报上去再说,文书立刻被送到哨探营,让他们安排人马去沂南。[WWW。WRSHU。COM]

现在的财源那是第一要务,看手头的事情都分发下去了,罗东立刻带着亲兵营去查看新接手的日照盐场,现在哪里暂时由两队亲兵营的接管,这个盐场规模比涛洛镇哪里大上许多,而且还建了永久性的砖石结构仓库,缴获早已经清点好了,成品粗盐有近7000担。

这让罗东颇为满意,这查哈利打仗不咋地,咋就颇有后世工头的素质,盐场倒是弄得井井有条,煮盐工人都是查哈利抓来的流民、奴隶,还有就是交不起租税的佃农,有近300人,罗东当场宣布了恢复这些盐工的人身自由。

同时宣布,先以每人每月20斤粗粮、200文钱的工钱招募工人,哪些煮盐工给拘禁在这里暗无天日,早就无家无业了,忽然获得的自由,让他们有些意外,更多的像是无助的感觉,他们已经跟这个盐场有些互为依托的概念。

听到现在竟然可以获得粮食和工钱,300多工人集体失语,然后毫无意外的全体选择了继续做煮盐工,开始新的生活,罗东本想指望在这些人中挑选一些青壮,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几乎所有人都是骨瘦如柴,看上去都是十分的麻木,让他果断的取消了这个念头,这盐场还是赶快等汪海来接手吧。

之后的日子显得异常的平静,罗东每日带着亲兵营在城外操练,这也成为了日照的一景,操练的现场自然是不允许任何人观摩的,但是每天整齐队列的士兵进进出出,这体现出来的高素质,就连大街上的姑娘家都能看得出一些道道来。

日照城门封闭了三天后就正常开放了,小黄山口传来的消息,常峰那是赤膊上阵了,只花了一天就在山口造了一座坚固的大营,周围数个村庄的劳力都被雇佣起来,工匠营崔平带着两组工匠过去参与了城堡的建造,三天时间,城堡的地基一景完全构筑好了,工程正在有条不紊迅速的展开。

既然营寨已经光明正大的建起来了,这日照的情况想必莒州府很快就会听到风声了,何六子那厮跑出去好多天了,除了每天有人回报密州、莒州方向的消息外,这家伙自己的消息倒是没了,害得罗东倒是担心了几天。

金国南京皇宫里,海陵帝完颜亮最近心情不错,自从六月调发各地谋克、猛安的部族青壮从军后,一个多月来,周边各地都传来了进展顺利的消息,今天尚书右丞张浩又带来辽东留守完颜雍的奏章,北方各地部族青壮调发也已经实施了,一共可征调谋克、猛安部族青壮16000余人,契丹青壮28000余人,已经编练成军。

完颜亮看了看着奏章,突然一笑,转头问张浩:“张丞相,我这个弟弟乌禄倒是挺能干的,你看是不是要调他来南京?”

张浩低头想了想,并没有马上开口,抬头看了看完颜亮,这个皇帝杀伐果断,重汉学能纳谏,霸气十足,当然优点多了,缺点自然也不少,最要命的是好色残酷,这乌禄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嫡孙,年纪也比完颜亮小一岁,海陵王以强大的军力夺取了帝位后,对自己这位弟弟并不怎么放心,便委派他做了辽东祖地的留守,苦寒之地,海陵帝是看不上眼的。

不过好色的海陵王却同时做了另外一件世人都无法预料的事情,他听说乌禄的老婆乌林答氏美貌无比,上个月已经下诏令乌林答氏进京,女人的事情上,张浩显然无法说动海陵王的,这让他对局势有些隐隐的担忧。

“陛下,当年你任命乌禄为辽东留守,也是有提防之意,如今乌禄在辽东日久,老臣以为当调动他到其他州府,以防尾大不掉之势!”

【做个广告,推荐下超靓美女记者、灵异猫猫的作品《茅山秘术之夺宝奇闻》】

第136章 海船和码头

海陵王哈哈大笑,说道:“张丞相,你多虑了,乌禄哪有胆量做这等事,我让他把乌林答氏送来,中都的眼线送来消息,乌林答氏已经出京了,看他如此乖巧,就暂时让他在中都呆着吧。”

张浩见海陵王这么说,也就不再坚持,又拿出一封奏章,说道:“陛下,沂州盗匪赵开山据职方司的情报,并没有死于沂州城内,而是逃窜到沂州北面的山区小县沂南,最近又有些动静!”

海陵王一愣,“上回徐文的奏章不是说大捷嘛,怎么还有残余?”

“陛下,沂州一战,叛军确实大部都被歼灭,不过这山东之地,去年欠收严重,想来是死灰复燃吧,不若再调徐将军平贼?”

海陵王脸色一肃,想了想,挥手道:“徐将军深谙水战,他在通州监造战船,训练水军,我还有大用,这等残匪诏令沂州府都统耶律茗平乱,莒州府、益都府、密州三周策应,我记得沂州耶律茗有劲旅8千吧,从海州调3000兵马归他指挥,这次沂州新招的阿喜里(谋克、猛安部族士兵)3000也调拨给他!张丞相,你看如何?”

听到海陵王的安排,不得不承认,张浩也不得不承认皇帝知人善用,这耶律茗那是辽国老将,深谙带兵之道,调拨给他一万四的大军,加上周围三府本部兵马,确实可以说是在兵力上已经取得的完全的优势。

“陛下,这癣疥之疮确实应该先行除去,方能放手图谋大事!”张浩附身应道,然后带着诏书就下去了。

到了殿下,却看到几名内卫捧着几个精致的盘子,兴冲冲的过来,看到张浩,忙躬身施礼,张浩虽然年纪大了,不过确是海陵王少有的信任的老臣,他们自然知道轻重。

张浩顺口问道,“齐力故,这是那里送来的?”

那亲卫忙解释道:“老丞相,这事辽东留守完颜雍大人找到的至宝‘辽骨睹犀佩刀’和‘吐鹘良玉茶盏’,刚刚派使者送到,正要拿去给陛下过目。”

骨睹犀,又称蛇角,是辽东少有的宝物,有着象牙一样的花纹,药理上有剧毒,却有解毒的功效,这可是传说中才存在的宝物,就连张浩也只是在“衣以凤翎分缝织,带将蛇角徧鞓装”这些个诗词中才听说过这种神奇之物,忍不住站定看了两眼,挥挥手示意亲卫赶快送去内殿。

他定了定神,心中暗叹两句,看来这大金的局势颇有变数,这完颜雍忍夺妻之恨,还敬送这等至宝,若非懦弱至极之人,那就是……

罗东这会儿自然不知道南京这位目空一切的皇帝的打算,他正带着崔平参观日照城里刚刚建造起来的工匠营,这里本来是谋克查哈利的一处大粮仓,现在粮食早就被韩当接手了,这偌大一片房子就空了出来,前前后后有几十进屋子,还有一大片的空地。

这里靠近西门,方便货物,崔平听到罗东把这么一大片房子交给他管理,兴奋地有些不知所措,跟了罗东无疑是他最大的幸运,从一个官办作坊的工匠到现在总管几十号人,而且很得罗东倚重。

“将军,这么大的地方,恐怕我们工匠营没那么多人手和产量,现在能做的就是修理修理兵器,制作弩弓和皮甲!”崔平有些诚惶诚恐的问道。

罗东回头看了一眼崔平,“崔平,你就这点能耐?好好干,很快我就会帮你找活来的,到时候可别做不了!”

给罗东一激,崔平脸涨的通红,半天才蹦出一句,“将军,我做不了,你就拿我脑袋去当球踢!”

“我要你脑袋干啥?有P用啊!”罗东听他的傻话,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停了停,指着几处空地,他转头对崔平说道,“这里、这里,全部给我建起铁匠炉来,让那些老铁匠,把徒弟带起来,工匠那边,我会帮你去想办法,崔平,你把这工匠营管好了,日后我保你为官,光宗耀祖,知道不!”

做官……做官……崔平脑子已经彻底短路了,工匠户出身的他也能做官,这是什么世道!猛的,崔平感觉屁股上给人踹了一脚,才回过神了,忙跪下大声说道:“将军,我用脑袋担保把这工匠营管好!”

罗东乐呵呵看着崔平,对这厮的能力,他是在也是大有怀疑,不过目前看起来,崔平做的不错,也算是尽职尽责,“恩……你弟弟呢,我马上要办学塾了,让他来读书,别跟你似的,斗大字不认识一箩筐!”

今天的经历对于崔平来说,简直就跟做梦一般,罗东对他已兑现了之前所有的承诺,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工匠营迅速建设起来。

他从罗东那里得到的承诺是,俺能力支付酬劳,罗东打了个简单的比方,学徒是学技术的,当然无需支付工钱,就给点口粮,老师傅是要给工钱的,前提是他要认真培养学徒,若是学徒技术过硬,同样可以升级到老师傅,反正现在都是粗线条的东西,罗东只讲个概念,让崔平去完善。

罗东还在跟崔平研究这工匠营的建设计划,外面有亲兵急匆匆跑进来,大声报告,“禀将军,哨探营何指挥求见!”

何六子?罗东一愣,这伙失踪有些日子了,派他去打探情报的,情报倒是有了,人玩起来失踪了,他马上让人把何六子叫进来。

何六子兴冲冲跑进来,却看到罗东一脸严肃的表情,他四周看看,除了自己外貌似没其他惹罗东的人。

罗东嘿嘿一笑,说道:“六子,现在长能耐了,出去也不捎个信回来,我还当你给金兵逮了去请赏了呢?说说吧,干什么去了!”

何六子见罗东的口气不善,也立刻明白了原因,他可是辎重营的重要人物,这几天没消息,确实是个大问题,马上凑上去,“将军,这是我考虑不周,不过事出有因,事出有因,我可给你带回来一条海船!”

罗东本来还要敲打这厮几下,不过听到海船两个字,立刻失去了继续教育这货的兴趣,忙走上来一拍何六子,“噢……六子,行啊,船在哪里?有水手没?”

何六子见自己已经过关,顿时轻松下来,哈哈一笑,解释起这原委来,他本来也是顺路到陈家岛那边看看,还能招募工匠嘛,还真让他找到几个,招募工匠的时候,他打听到一个消息,陈家岛这边港口里确实有海船,不过海船都是属于官府的,不过这船工都是被官府强制雇佣的,光干活没工钱的。

这让罗东也很奇怪,这些船工是那里来了,何六子了解的情况解答了他的疑虑,海陵王也算是个有些海洋意识的人物,他大力组建了水师,却同样不允许渔船下海,渔民唯有卖身个当地的谋克、猛安,才能捕鱼。

何六子就通过收买的陈家岛的一个老吏,这如何收买,罗东自然也知道肯定用了些歪门邪道,反正这老吏牵线下,从哪里的谋克手里买到了一条千料的旧船,这价格自然不便宜,足足花了一千五百贯钱,不过对方还是给了何六子这个冤大头十分的面子,让他挑了一船水手,其实也就是些海边卖身为奴的渔民。

何六子挑人这点上倒是精明的很,让那个老吏出面,又使了些小钱给那个谋克负责看守的亲兵头目,整整装了一船人回来。

对于何六子的成长,罗东可以说是最开心的事情,拍拍他的肩膀,笑着夸道:“六子,这事办的妥帖,这工匠和有能耐的人,你大胆去招募,那边的眼线和可以拉拢的人手,你尽管去做,这银钱方面缺少,你让韩书办帮你拟个章程给我,我全力支持你。”

马上叫上崔平,由何六子带路,直奔城外,日照现在竟然没有码头,不过好在这里是天然的深水港口,何六子船上倒是有不少老船员,很容易就在盐场附近找到了一处泊船的地方,不过此时船只还停在离岸七八米来米的水中,船员这时候都被叫上岸来。

这批人穿的破破烂烂的,有老有小,有40多人,罗东甚至还看到个大概快60的老头,看到罗东奇怪的眼神,何六子忙上来解释,说是这老头年轻时候跑过海的,所以他才要了。

看到罗东的架势和他身后大批的亲兵,这些船员自然知道是东家来了,都跪在地上哆哆嗦嗦的,何六子买他们的时候,可没说过是要干啥,这会儿见东家是个军将,自然害怕的很。

这些可都是排的上用场的人,罗东暗暗心喜,他拍拍手说道,大声的说道:“都起来吧,我是大宋沂州军的罗副将,你们日后就跟着我好好做事,从今天起,你们就不再是奴隶,你们是大宋的子民,靠自己干活养活自己!听明白了嘛!”

罗东话也先大出这些人的意料,一下子就脱去了奴隶的身份,这些人显然难以接受这个突然的事实,一时间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声音应和着,不过马上变成了叽叽喳喳的喜极而涕的回答。

“明白了!!!”

“谢谢大将军!”

“将军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啊……”

“……”

现场有些闹哄哄的,不过这情景现在辎重营老兵都见得多了,每次打土豪、分田地、忆苦思甜的现场都是这模样,虽然士兵们心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