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重新返回屋顶,凭借着印象,悄悄的揭开了屋瓦,顿时间一股强烈的荧光偷出,射的他眼睛发花,暗自咋舌,什么夜明珠如此了得,待眼睛适应后,对着洞口往下,这一看登时让杜荷眼中露出了熊熊怒火:这太瞧不起人了!

只见房间各处桌子上,凳子上,花瓶上,盆景中,只要是能放东西的地方都摆着一颗夜明珠,这细细数下来,竟然不下八十多颗,难怪如此的光亮刺眼。而在屋角的巨床上,一座肉山正在“呼啦呼啦”的大睡。

徐曼成这混账东西,明知自己要来,竟然还将夜明珠光明正大的摆着,不找个地方藏起来,这分明是瞧不起自己嘛。

杜荷这刹那间觉得受到了藐视,心头火起,眼中以冒出怒焰,恶狠狠的想到:“好你个徐珍珠,你瞧不起小爷,小爷今日就让你这徐珍珠变成徐无珠。”

其实杜荷这里是错了,这并非徐曼成瞧不起他这盗帅,而是压根就没有瞧上眼过。

杜荷这盗帅在长安或许还有些名望,但却没有传到扬州,在扬州生活的人,上至官员,下达百姓,从来不知盗帅是哪根葱哪根蒜。徐曼成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所以才下令戒严。

至于在房间里摆设如此多的珍珠,这已经成为了他的癖好。

只有睡着这满是珍珠的屋子里,徐曼成才会睡得安稳。

杜荷悄悄的下了屋,用匕首轻轻的拨开门闩,大模大样的走了进去,拿出了作案工具,一个麻袋,将屋子里的夜明珠统统的收下了,一时之间光华散去,屋子一片乌黑。

便在这时,黑暗中的徐曼成似乎翻了一个身,奇异的光芒从被子里的缝隙中透了出来。

杜荷好奇的走上前去,掀开被褥,顿时发笑,原来在他的怀中还抱着一颗碗口大的夜明珠,这个夜明珠比先前的八十余颗,更大,更亮,连杜荷都不曾见过如此明珠。

他知道李世民的卧房中也有一颗夜明珠,但也不及这颗的光亮绝美。

杜荷傻眼了,想不到这徐曼成居然还有这等无价之宝,难道这夜明珠就是从大孝子宋思成那里诓骗来的?不至于吧,宋思成是一个街头卖面的,家里怎么可能有这连皇宫里都没有的宝贝!

他暗自惊疑,随即也决定不给徐曼成留下一颗安慰,随手将那夜明珠取了来,在他的胸口上留下了一张纸条,那是楚留香惯用的手法,也是他杜荷换用的手法:奸商梦中失宝,盗帅踏月留香。

就在杜荷离去后的不久,徐曼成因为被子让杜荷掀了,很快冻醒了过来,睁开双眼,见到的不是充斥着荧光的房间,而是黑乎乎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呆了呆,想起了日间的那张纸条!

“啊……”

尖锐凄厉的惨叫声在徐府的上空回荡,直刺人耳膜,那声倍是维塔斯中的维塔斯,玛丽亚中的玛丽亚,即便是海豚音面对这凄厉的叫声,也要望尘莫及。

叫声足足维持了三十秒,创造了世界上所有男女高音都望尘莫及的记录。

在那一刹那,住在附近里许的人都让这惨叫声惊醒,小孩啼哭,大人怒喝,一时间里大半个扬州都因为这一声无比凄厉的惨叫声,动荡起来。

叫声过后,徐曼成晕了过去,也不知是心碎的,还是被气憋得,更或者兼而有之吧。

但这一切都不关杜荷的事情了,此时杜荷正躺在客栈的床上甜甜的睡着,在他的身旁八十余颗夜明珠争奇斗艳。

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西方的龙喜欢睡在钱币上,原来这睡在珠宝堆里的感觉还真他妈的爽。

这是杜荷在睡去前的脑中闪过的唯一一个念头。

第六部 江南风云动 第317章 武媚娘是思念

第二天一大早,徐府附近受到昨夜高音袭击的住户,不约而同的查找起了深夜散发噪音的源头。

不多时,一众人就得到了徐府遭窃一事,得知昨夜的那一声厉吼是因为徐曼成因夜明珠遭窃而发出的悲惨叫喝。面对如此消息,一众人相继一笑,这心中充满了快感,也不去计较昨夜的打扰清梦了。

徐曼成因为人傲慢,欺善怕恶,人际关系并不是很好。对于他府中失窃,幸灾乐祸的要占据绝大部分,只有小部分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唯有个别,极少数人是为他叫屈的。

遭受盗窃的原因也在多嘴的下人口中传播开来,盗帅之名,终于初次在扬州传开。

得知因果的人无不瞠目结舌,盗贼见过不少,但何曾遇到过这样的盗贼。动手前先留短笺通知,离去后再度留短笺表示。

这做贼,做到这个份上,还不愧留贴上自称的那一句盗帅。

那极度的自信,来去无踪的手段,一句盗贼中的大元帅当之无愧。

原先还有人怀疑此事的真实性,但徐曼成一让大夫救醒后,立刻哭天喊地,跑到官府报官,将“盗帅”告到了官府。这才足以取信大众,官府缉盗,天经地义。可是谁是盗?盗在哪?长得什么模样?

三个问题徐曼成完全无法回答,他根本不清楚那个留贴的盗帅是什么时候将短笺贴在他的后心的,更加别说是什么时候将夜明珠取走,留下的短笺了。他作为当事人,连人影都没有看到,一问三不知,这叫官府的人如何缉拿?

一时之间,扬州上下都在开始讨论起这个“盗帅”来了,盛传的沸沸扬扬,大多都在赞叹这个盗帅有本事,好手段,说他坏话的却不多。实因徐曼成太不得人心之故。

广源客栈!

这里是扬州最好的客栈之一,武媚娘与云卓正住在这间客栈。

武媚娘懒散的睁开眼睛,昨夜再想杜荷的下落,将失踪前的种种记忆,一一在脑中如放电影一样,重新回忆,想从中找一些线索,但很可惜,愁思了大半夜,始终毫无所获,睡去时,已经是凌晨左右了。

这一睁开眼,发现天已大亮。

不慌不忙的起身梳洗,走出房间时,发现云卓早已等候多时,但表情并没有任何的变法。

见她到来,云卓笑着上前道:“媚娘,这是扬州最有名的包子,味道独特保证在长安买不到。”

武媚娘直接从他身旁走过,将他视作路人,更或者是一根电线杆,别说理会,连看也不看一眼,直接在一旁坐下,叫了小二,点了早餐。

云卓尴尬的站着,脸上表情一阵青一阵白,挣扎了会儿,在武媚娘对面做了下来:“武姑娘,这包子味道真的很好,不信你尝尝!”

听他叫了“武姑娘”,武媚娘这才看了他一眼,随手拿了一个,轻咬慢嚼。

这时,邻桌正在说着昨夜徐府遭窃一事,正好说到盗帅短笺通知。

武媚娘直接愣住了,耳朵竖得直直的,那原本那无精打采的双眼,竟然在一瞬间闪烁着湛湛神光,脸上突的露出了万分的喜悦……原来的武媚娘回来了!

原来,武媚娘知道所谓的盗帅就是杜荷。

当然杜荷并没有告诉她,可要记着一点,宁愿怀疑地球是不是圆的,也不能怀疑武媚娘的智商。

在洛阳的时候,武媚娘已经见识到杜荷那神出鬼没的轻功。虽然她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但是那一夜的经过,她这辈子也无法忘记。长安后的再会,武媚娘向杜荷述说着心事,说出了贺兰家人的可恶,杜荷那为她们抱不平的神色,她一样牢记心底。

第二天,所有对不住她大姐武顺的贺兰家相继遭窃,让一个能够飞檐走壁,神出鬼没的盗帅,盗去了所有的宝贝。

武媚娘立刻就明白了,这是杜荷在给她们报仇。

同时也自然知道闹得当时沸沸扬扬的盗帅就是杜荷,只是担心这则消息会给杜荷带来不便,所以谁也没有透露,一个人将这不为人知的秘密记在心底,独自分享。

如今意外听到了盗帅的消息,立刻意识到杜荷就在扬州,这留贴正是他当初对付贺兰家的手法之一,心道:“杜大哥的失踪应该是奉命处理机密事情,他来扬州,我也到了扬州,这算不算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如此想着心底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羞羞的,甜甜笑了起来。

那倾城一笑,直将他对面的云卓看的眼珠子都掉了下来,也露出狂喜之色:他还以为自己的一番心意终于依靠这爱心包子打动了面前的这位不苟言笑的佳人,除去了那高傲的外衣,变得害羞了起来。将剩余的包子递了过去,笑道:“武姑娘,好吃,你就多吃一些!”

武媚娘这几月因不知杜荷安危,心情不好,胃口也极差,平时用餐只是随便的填填肚子,如今得到杜荷无恙的消息,也就安心了,胃口也跟着好了起来,笑吟吟的伸手接过云卓递来的包子,喜滋滋的吃着,想起了昨天的那道身影,心道:“既然同在扬州,昨天我见到的背影也许就是杜大哥呢……早知道当时就应该叫他了。”

如此想着心中又有几分的后悔,小嘴嘟起,但转念一想,暗道:“杜大哥,乔装来到江南一定身负重任,我又岂能将他的身份暴露,坏他大事?知道他平安,我就满足了!要是能够见他一面,那就更好了。杜大哥就在扬州,不如……”她神色动了动,笑语嫣然的道:“云公子,不知今日可有时间陪我到街上转转?”

云卓只觉得骨头都酥了,整个人轻飘飘的,忙道:“武姑娘所求,云卓岂敢不从!”

武媚娘咪嘴轻笑:想着要是能够在街上相遇,哪怕是擦肩而过也是好的。至于对于云卓,她根本没有去想。这家伙是死是活,与她何干,她心中只有一个杜荷而已,其他的男人实在无法入她的眼。

“嘶!”

杜荷扭着脖子,一觉醒来,只觉得头昏眼花,身体极不舒服,起身从屋角的脸盆里沾了点水,拍了拍脸,依旧觉得头脑壳痛如针刺,心道:“这是怎么了,难道生病了?”

看了一眼床上的夜明珠,突然记起夜明珠有极重的辐射,一拍脑袋,叫道:“活该啊,怎么将这忘记了!”

昨夜的行动可谓成功之极,回来的时候,不知将这一袋夜明珠放在哪儿。这一袋子的夜明珠依照后事的人民币来计算都不下上千万了,实在贵重,不能随手乱丢。

想了一想,索性将夜明珠丢在床上,这样也好看护,顺便尝尝枕着珠宝睡觉的滋味,当时感觉还不错,却忘记了夜明珠辐射大,这一事情。

想不到立竿见影,只是一个晚上,杜荷就隐隐受不了,一边揉着脑门,一边对于那徐曼成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自己一个晚上都受不了,他却整整抱着夜明珠睡了十几二十年,这份百毒不侵的能耐,天底下也仅此一人了。

休整了好一会儿,杜荷才觉得好了一些,直接背着一大袋夜明珠出了门。

对于“盗帅”所造成的轰动,杜荷视若无睹,一副跟自己全无关系的模样,只是佯装在房间里睡了一宿,什么也不知道。

唐朝是律法对待百姓是很宽松的,并不会干扰到百姓的基本生活。

即便他们知道盗帅就在城中也不会蛮横的挨家挨户的搜查捣乱,更不会胡乱抓人,搜索他们的包裹,造成恐慌。他们最多就是封锁四门,搜索进出百姓的随身物品,然后负责处理此事的官员明察暗访,缉拿真凶。

所以杜荷很自然的将一包赃物带到了大街上,也没人会怀疑他背着的这个一袋子玩意是夜明珠。

此外他一脸的平静,无所谓,根本没有半点做贼心虚的感觉,更加让人无从怀疑了。

穿过西街,杜荷意往西街尽头去找皇甫皓华:为了更好的传递消息,杜荷让皇甫皓华在江南的各大城市都开设小酒馆,作为据点,以便更好的进行联络,布置任务。

扬州并非江南,但却是东南第一大都市,也是重点调查的对象之一,所以也有一家新开张的小酒馆。

杜荷疾步而行,蓦然间却见前方武媚娘缓缓向这边走来,身旁还有昨天的那个帅哥,不由得苦笑,这扬州真的就那么小吗?他想找个地方避开,却见自己在大街中央,无处可避,索性装作毫不在意的直接走了过去。

两人擦肩而过。

杜荷避开了她的眼神。

武媚娘也仅仅瞄了他一眼,形同陌路。

但她眼角却已经笑开了花,见一面已经知足了,满足的笑了笑对身旁的云卓道:“去杭州找我大姐吧!”

杜荷还不知武媚娘一眼就将他认出,还有些庆幸,在确定无人跟踪以后,走进了街尾的小酒馆。

小酒馆不大,由于偏僻也没有几人,皇甫皓华与巴宇兴已经在酒店里等候多时了。

第六部 江南风云动 第318章 客船闲谈

来到酒馆后院,杜荷坐在最上首,招呼皇甫皓华与巴宇兴坐下,先不急着商议正事,问他们最近的情况。他们两人都是小队长,不用执行任务,只是坐镇后方,分派调度,负责双方的联络,颁布任务等幕后工作。

这些任务皇甫皓华是完全能够胜任,巴宇兴相对来说要逊色一些,所以杜荷给他安排了一个机灵的部下,给他调用。他们两人一个机灵,一个实在,相辅相成也办了不少的事情。

皇甫皓华先说了自己的发现:“江南有四大老牌的知名家族:苏、张、徐、顾,其中苏徐两世家世代经商,富贯江南,分别垄断了江南的纺织业与铁器行业而张顾两家,世代是文人世家,据说祖上在五百年前,均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臣之后,家事丰厚,已有上百年之久!如今还有新起的四大新秀家族谢、王、周、贺兰,这些家族如雨后春笋,节节攀高,整个江南充满了一股别样的文化气息,孔孟圣人的义道孝道在江南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给皓华的感觉这是有人刻意的推动着江南的发展动态。”

杜荷沉默半晌道:“看来这一次的敌手,还真不简单!”他心思剔透,以隐隐察觉对方用心。这要征服一个地方,必须征服他们的文化。江南的风气在有心人的拨弄下,重义重孝,这就好比信仰,将孝义视为为人处世的先决条件。受到这种信仰的熏陶,所有人对于不孝不义之人,自然会理所当然的产生不满愤慨。

而这点正是李世民最大的弱点,他是千古一帝,是一个能让大唐走向繁荣富强的明君不假,但始终无法掩饰他皇位来路不正。不管玄武门事变之前,情况是多么的凶险,是多么的迫不得已。但弑兄杀弟,逼父退位,不孝不义,已成事实。

本来李世民就不太关心江南一地,此事再让有心人激化,江南的民心会向着谁,这个就很难说了。

至于其后的推动江南发展,这一点杜荷也心有领会,暗自点头表示理解:自古以来,这长江天堑就是一道鸿沟,历史上依仗这道鸿沟生存偏安的人不计可数。三国时期有江东孙吴,其后又有东晋龟缩江南,即便是唐朝后期也有南唐、南宋等国家视长江天险为第一战略要地,抵御北方之敌,他们都取得了极佳的成果。

大唐如今军事力量,可说鼎盛,想要一举推翻,并不容易,但若占据长江天险,分裂大唐还是有希望长存的。

杜荷如此琢磨着,心道:“也许这就是他们目前的第一步战略计划。”

皇甫皓华续道:“至于公子说的,江南德高望重的人我查到几个,只是他们这些人大多都藏的很深。我以多多注意,有几人却又嫌疑,但至今并无实据。”

杜荷笑道:“慢慢来,狐狸终有露出尾巴的一天,心急反而吃不了热豆腐。”

巴宇兴也报告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他已经安排人手混入各大商人世家,已经初见成效。只是因为混入的时间不长,还不足以取信自己的东家,内幕消息打探的不多,但在短短月余时间,踏月留香就有如此成效,杜荷已经是相当的满意了。

“对了……”巴宇兴想起一事,急急道:“公子吩咐的事情我已经打探出了,魏象在明日将会押往长安,今天已在筹备中了。”

“好!”杜荷听此消息,精神大振,道:“皓华、宇兴你们立刻调派人手,沿途护送。若有人胆敢劫囚,务必将将他们全部留下。能生擒以生擒为主,即便不能,也不可让他们活着逃脱。宇兴,你的武艺最好,明日就由你亲自带队。”

巴宇兴领命说是。

随即杜荷又将一袋子的夜明珠交给了皇甫皓华,让他处理,让他先将属于那大孝子宋思成的那颗夜明珠找出来还给他,然后将余下的全部卖了,换成金子以作需要时应急备用。然后在让他适当的接济一下宋思成,让他这位孝子能够跟他的母亲过的好一些。

他交代所有事情,表示自己今日就将南下,前往苏州做深入调查,让他们有事情来苏州找他。

巴宇兴怔了怔,问道:“魏象一事,公子不需与我们一起吗?”

杜荷哈哈一笑道:“老鹰长大了,终有展翅高飞的一天,你们已经很不错了,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不需要我事事过问,此重任交给你,我完全放心。”

巴宇兴闻言,身躯微震,他们本是衣食难保的孤儿,因为得到杜如晦的收留才有了一个家。如今又让杜荷看中,幸运的习得一身本领,有望成为一个身怀奇技的人才,如此恩情等同再造,如今能够得到杜荷对他们的肯定,对于他们来说,实是莫大的鼓励,只觉得苦力付出有了回报,全身上下都是劲力。

别了皇甫皓华、巴宇兴,杜荷回到客栈,收拾了行装,结账离城。

如他原先预料的一般,这个扬州刺史还是很有责任心的,因为徐府失窃一事,城门把关极其森严,但凡出城人事都必须受到认真的盘查,即便是女眷也不例外,担任女眷是由负责盘查人物的妻女负责的。

由于扬州是东南方的重镇,来往客流量极其庞大,所以这一大早,等待出城的人就已经排了长长的一条队伍。

官府更是组织了衙役负责维持治安,在等候检查的期间,有些依仗身份地位的想要走后门插位,但一个个都让衙役抓了出来,想要贿赂,那些衙役理也不理,直接将他们赶到的队伍的最后面。

杜荷看了暗赞,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扬州刺史叫什么名字,但是连日发生的事情,让他对这个不知名的刺史好感大生,心底想着要是有机会要详细了解一下他的为人,在李世民面前说他几句好话,提拔提拔他。

接受了检查,杜荷全无问题,大模大样的出了扬州,南下前往港口搭船南下江南。

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坐商船就遇到了贼人,这让杜荷心中很是忌讳,看着港口一些愿意载客的商船,避之不及,急忙的让开,特地找了一艘普通的客船,登上了船。

客船挤是挤了一些,但船上大多都是那些走南闯北的行脚商人,他们见多识广,一群人聚在一起,也没有什么拘束,说着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别有一番滋味,令人大开眼界。

这时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商人,突然道:“你们可知道王右军?”

王右军指的是王羲之,他东晋书法家,曾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王羲之作为书圣,只要是喜爱书法的人没有不知道的。虽然他学的是楷书,以颜真卿、苏轼的真迹临摹练习,但对于王羲之的行书也是佩服之至。

所以这话立刻引起了他的兴趣,好奇的看着那说话的人:那是一个很大众的商人,平凡的模样,平凡的身材,平凡的相貌,上下打量着他,就是一句话,平凡的商人。

很显然,知道这书圣大名的人并在不少数,他这话一出口,立刻有人接话了:“东晋书圣,谁人不认识?”

平凡商人神秘兮兮的道:“那你们可知《兰亭集序》吗?”

这一下却问倒了好些人,王羲之名传天下,但知道《兰亭集序》的大多都是对于书法有研究的,这一船的商人百姓如何晓得?

杜荷神色却是大动,这《兰亭集序》可是久闻大名了,这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号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强谁弱,都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比方说兵圣孙武,他虽号兵圣,但实战太少,未必就强的过吴起、白起、韩信,何况还有一个姜子牙。诸葛亮号称中国的智慧之神,但上有管仲、张良,下有刘伯温、王阳明又有哪个逊色于他?

可在书法界,王羲之的地位却是古今公认的,书圣,书法界的第一人,他所写的《兰亭集序》更是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在丰厚的千年历史中“天下第一”这四个字,地位何其之重。

这本《兰亭集序》的魅力更是让李世民这个皇帝都为之疯狂,并且是王羲之的头号粉丝。

历史上就有记载,李世民即位以后就开始收集王羲之的墨宝,但却一直为没有得到《兰亭集序》而引以为憾,最后打听到《兰亭集序》的真本在一个叫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从辨才和尚哪里骗到了《兰亭集序》。

一个帝王,为了《兰亭集序》的珍本甚至不惜“行骗”,可见这《兰亭集序》的魅力是何其之大。

于是,杜荷问道:“可是王羲之先生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

平凡商人笑道:“还是这位小哥有见识,就是这天下第一行书。相传这《兰亭集序》已经在战乱中丢失,其实不然,真正的珍品正在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智永和尚的手中!”他呵呵一笑:“到底是真是假就不清楚了,我也只是听说的!”

他说的随意,但杜荷却清楚,他说的是事实,因为辨才和尚就是智永的徒弟。

第六部 江南风云动 第319章 人工呼吸

改个错,徐慧历史上的父亲是徐孝德,不是徐凯,已修改!

随意地聊到了王羲之的真迹《兰亭集序》,杜荷心底不免暗想,在二十一世纪,王羲之的真迹早已绝迹,世上流传的莫不过是高古摹本。这高古摹本中的高古指的并不是人,在历史古董学界中,研究员将唐代以前的古代器物称为高古。高古摹本也就是指唐代以前出自古人之手的按原真本临摹出的古籍。

所以在二十一世纪,高古的精摹本历来是被当作真迹看待的。王羲之高古摹本《草书平安帖》随随便便在拍卖行就卖到了将近三亿元人民币,这还仅仅只是临摹的,即不是得意之作,也不算真正的真迹。若真有一本王羲之的真迹,而且还是天下第一的行书《兰亭集序》,那拿到二十一世纪去,几辈子也吃不完了。

别说回到现代,以李世民那对于《兰亭集序》的痴迷,送给他都少不了官升几级啊。

“要不,再干上一笔?”杜荷胡思乱想着,当然这只是随便想想,除非那个智永和尚是一个坏胚子,不然他是不会下这个手的。这是原则问题,一个人若失去了原则,那眼睛一红,心就黑了。

船舱里除了杜荷以外,其他人对这消息都表示兴趣缺缺,也不再在这个话题上多聊了。

大家很快就找到了新的话题,杜荷在这群朴实的陌生人面前也没有什么顾忌,畅所欲言,真话假话大话一通乱侃,怎么高兴怎么说,还真有一番滋味。

这时船身一晃,船家叫喝道:“大船来了,我们让一让,坐稳了!”

一艘巨大的画舫远远驶来,画舫规模极大,甲板上楼起三层,高达七丈,可容四百余人,竟然不亚于武媚娘在长安开设的醉仙舫,较之他们乘坐来的徐家商船还要大上三分。

杜荷往大船望去,见船上卓立一绝色佳人,不由苦笑:“这世界真的如此之小吗?”

画舫上武媚娘卓然而立,江风轻拂,吹荡起她的衣襟,她的长发,飘飘然就如天上的仙女一般。

双方眼神相触,杜荷明显察觉到武媚娘的神色一呆,似乎想不到自己会出现在这里的模样,也是一愣,心道:“难道媚娘认出我来了?”

正如此想,突然武媚娘的膝盖不由自主的往前一弯,整个人“扑通”一声,掉下了长江。

登时两艘船上都响起了阵阵的惊呼声,杜荷在武媚娘还没有完全掉入长江的时候,整个人已经先一步一头扎进了长江中去了。在杜荷跳入江中的那一刹那,船上也有一个身影纵身跃下了长江。

杜荷心底大急,在水中他就如一条蛟龙不断地逆流而上,往武媚娘落水的方向游去,一道柔软的身躯扑入他的怀中,定睛一看正是武媚娘,赶忙死死地将她搂住。

武媚娘似乎受到了惊吓,手足乱舞,杜荷紧紧地将她搂在怀里,不断地低声安抚,双脚踏水,让自己保持浮在水面上,缓缓地往客船游去。

他却不知,在他卖力游水的时候,靠在他肩上的武媚娘却一直露着灿烂的笑容。

不错,武媚娘确确实实在笑,而且笑得很开心,笑得很有预谋。

今日在大街上偶遇杜荷,武媚娘心愿已了,为了不妨碍杜荷干正事,担心自己把持不住思念,从而暴露杜荷的身份,坏他大事。所以决定离开扬州,去杭州找她大姐武顺。最关键的还是打算避开云卓这个跟屁虫。

来到港口,正打算登上前往杭州的船时,一伙人叫住了他们。

原来是一群江南的世家子弟相约一起畅游长江,云卓是江南有名的才子,文武双全,一行人遇上了他,热情相邀,希望他们也一起加入。

云卓当时就表示要看武媚娘的意思。

武媚娘心底有些不情愿,但见云卓脸上有些意动,想起这一路来,云卓对她确实不错,心道:“若不是他特别邀我来扬州,我也见不到杜大哥,也就随他一次意吧!反正我也没有见过长江,不知长江江景究竟怎样……”

于是,也同意了下来。

上了画舫,武媚娘才知这一船的人竟然多是江南出名的人物,他们不是背后有着一定的家世背景,就是地方上的才子,尤其是画舫的主人,更是出自江南徐家,拥有江南第一才女之称的徐慧。

他们这群人还特地创办了一个鹿鸣诗社,取自《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意在向广大才子发出邀请,希望所有的才子都加入到这个鹿鸣诗社中来。

而徐慧、云卓、还有一个张庭,三人正是这鹿鸣诗社的创始人。

更让武媚娘惊讶的是徐慧居然以一女子之身居于社长之职,细问之下,才从云卓口中知道徐慧这江南第一才女并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名至实归的。

徐惠如一般女子一样,在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并没有想过给她取名字,只是在五个月的时候,徐惠就开口说话了,父亲徐孝德见她如此早慧就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徐惠。徐惠无愧父亲给她取这个名字,四岁时能口诵《论语》、《毛诗》,八岁已善属文。她父亲想看一看她有多少能耐,于是以《离骚》体出题“小山”,徐惠一挥而就,辞云:“仰幽岩而流睇,抚桂枝以凝思,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八岁作诗的徐惠,一跃成为江南著名才女,此后拜在江南大儒张素门下,才华更显于世,最终被人称为江南第一才女。

武媚娘听了也是暗自咋舌,八岁作诗,这也太牛气冲天了。

随后武媚娘也见到了徐惠,见她在有着一身非凡才华的同时,还拥有不输于自己的相貌,登时起了攀比之心。

武媚娘作诗不及徐惠,但徐惠书法却比不上武媚娘,两人站在一起就如春兰秋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