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面前的藤原健太。杜荷本不想跟他多说,但见他那如冬瓜般的身材,忍俊不禁,打趣道:“见到你,我略微找到了自信,才知道我的身材是如此挺拔!”他这话亦真亦假。

杜荷今年十六,个头差不多一米六六,在同一辈里算是高个了,但他年少老成,结交的几乎都是二十左右的年青,如李家二兄弟、李敬业、程家兄弟等等,都是二十岁上下,所以块头都比他要高。

跟他们走在一起,杜荷心底多多少少心底有些不是滋味。

可是面前的藤原健太更矮,二十岁以上的年纪却仅仅只有一米五五左右。

杜荷斜看着他,那股在身高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站在他面前,杜荷也充分的找到了自己在块头上的自信。

藤原健太眼中终于闪过了一丝怒意,杜荷如此揭他的短,任他心态再好也把持不住,即抢先发动了攻击。

双拳抱腰,前足一踏地。藤原健太地右拳由上旋转之下,直击杜荷的胸部。招式平平,但是旋转拳时却带起了一阵旋风和惊人的呼啸声,令他这拳头有如钢钻一样。

“好完美的一招中段击!”杜荷也微露惊讶,果然是一路打过来的人物,此人的唐手拳的造诣匪浅,若不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绝不至于有如此力量。

杜荷知自己力量不足,所以加深了对于太极以柔克刚的研究。对于眼见藤原健太左拳击到,当右脚实,左脚虚,运起“移”字诀,右掌已搭住他左腕,横劲发出。

藤原健太身不由主的向前一冲,跨出两步,他的攻击被破解,但是攻击动作却并没有停止,后足再上前了一步。左拳向上直击杜荷的肋部。

直拳击肋,这是唐手中最基本的动作,但是在藤原健太的手上使出来,却威力无穷,击出一拳让人感觉像是高速撞过来的奔马,目标被撞中必会粉身碎骨。

杜荷从容一笑,伸手搭在了他的手腕上,向下一压,让他这一拳打在自己的身上。

“嘣”地一声,大部分的观众们还没有看清楚是什么回事,藤原健太的拳头不但没有击中杜荷,身体还突然地倒飞了出去,重重的摔倒在擂台上。

在附近远处观看的杜如晦一家子不知是什么原因,但见杜荷“打倒”了藤原健太一个个的欢呼了起来。

杜如晦依然故作姿态。但脸上的肌肉却不由自主的抖动着。

罗通、房遗爱他们也是一呆,本能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那青莲(大哥)怎么将倭国小矮子打飞了的?师傅,你看清楚了吗?”

“是四两拨千斤!”秦琼神色凝重地道:“这杜家小子真的了不得,竟然能够将卸力之术用到至极。一般卸力,只是将来力偏离方向,将直变曲,使得力量用不到他的身上,让对方攻击无效!而杜荷先前的一招却是将对手击来的力道反击回去,就好像那倭人自己打自己一样,自己的力道再加上杜荷地力道。双倍的作用力反击到身上,那自然承受不了,这样被击飞了。”

擂台上的战斗仍然在继续,藤原健太虽然挨了一击重的,但是底子很强,并没有因此被打垮,而是站起来之后深吸了一口气,眼中更是闪过了阴森森的利芒。

一个箭步就窜到杜荷的面前,右手直拳击出,直取他的面门。虽然只是简单的一记直拳。但是杜荷能听道真真切切的破空之声,足见这一拳的威力之强。

杜荷为此怔了怔?还来……这家伙傻了不成?自己的卸力功法已有小成,这类强劲而有力的攻击根本无法对自己造成任何的伤害,反而会给自己创造机会。

他素知倭国人狡诈,暗中留了一个心眼脚步一错,头部微斜,双手巧妙的画了一个圆向着藤原健太地手腕上格去。藤原健太这又快又狠足以穿心裂肺地拳头一碰到杜荷的双手马上失去了准头,被带的歪过一边。以简简单单地推手卸力之法破解了轻易的破了这招直拳。

便在杜荷破解了这一招后,藤原健太左手挥却横扫而来。

杜荷初还以为藤原健太当真犯傻了,因为他先前一击重心全部在右半身,他这左手一击哪里会有多少力量。

但随即他眼中一花,一计强光直射他的眼里,让他无法睁眼,那是兵器的反光。

一缕锐利的杀气扑面而来。

刹那间,杜荷以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对方左手一击,不会有多少力量,但若手中有一把利刃,却足以割破自己的喉咙,心中闪过了无尽的愤怒,但来不及多想,自接往擂台上倒了下去,避开了这一击。

藤原健太一击不中,再度向倒在地上的杜荷扑了过去,锋利的胁差直刺他胸口而去。

杜荷倒在地上,避无可避。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观众都惊呆了,一个个都不知所措。

章氏直接悲呼了一声:“荷儿”晕厥了过去。

杜如晦心性坚韧,将一切都看在眼底可偏偏无可奈何。

场边上的秦琼、罗通、房遗爱等人一个个也呼出声来。可相隔太远也是无力施救,他们甚至于不敢再看,实在不忍看着至交好友,死在自己面前。

若是常人落入这个境地也许必死无疑,但杜荷不会,他临危不乱,双手凝聚了毕生内力,猛拍擂台木板强行让自己斜刺里移动了一个身位。

在他离开的那一刹那,藤原健太的胁差刺在了他身旁深深的刺入擂台木板中去。可以想象,若他晚上那么一秒,胁差必然插入他的胸口。

藤原健太想不到这一击依然会失效,打算拔出胁差再次进行刺杀,但杜荷已经没有在给他机会了。

擂台是用很结实的桐柏搭建而成,胁差刺入后,绝不可能应手就拔出来,那必须要花些力气,费些时间。

而这点时间,足以让杜荷展开反击。他身子躺在地上时,已经鱼跃腾空,并没有直接落地,而是将力量聚集到双膝,重重的跪在了藤原健太的背后。

“咔嚓”一声,藤原健太的脊梁骨应声而断,直接让他成了废人。

他由不解气,伸手夺过胁差将藤原健太的手钉死在了擂台上。

他跳了起来,叫道:“他祖母的,这群狗日的,敢暗算老子!兄弟们,将他们拿下!”他在擂台上,手指着日本使节团,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那一票子狐朋狗友,个个都是讲义气的种,见杜荷无恙,个个都是欣喜若狂,眼泪水都要流下来了,在听他的指挥,同仇敌忾,人人红着双眼,就如那十天十夜的不吃不喝的恶狼见到食物的神态一般,呼啸着往日本使节团冲了过去。

日本使节团自己都是呆立当场,一个个的搞不清楚状况,但见一票恶狼冲了过来,本能的撒腿就跑。但哪里跑的了,八大金刚首当其冲,横冲直撞,逮到人就一巴掌甩过去,将他们打倒在地,给后方的人围殴。若有抵抗的死的更惨,受到重点了对待。

尤其是房遗爱,这家伙武艺最差,但力量最大,而且不知道分寸,这一拳下去被打的人至少去掉半条命。

一票人三下五除二的将日本使节团擒……

这里不能用擒,而是一个个的直接给打了个半死。

杜荷在台上观望,略微解气,回身过去,却发现藤原健太已经死了。

致命伤不是背脊也不是他自杀,而是那把胁差给他带来的伤害。

才不过短短的盏茶功夫,藤原健太的手掌已经呈现乌黑色了,胁差上抹了见血封侯的毒药。

杜荷脸上一片严肃,起初他还以为小日本输不起,打算用卑鄙手段取胜,但如今看来这是一场有预谋、有计划的刺杀。

见杜荷无恙,杜如晦松了一口气,与参加比赛的兵部尚书侯君集、秦琼、尉迟敬德等人开始稳定持续,安抚百姓,并且宣布今日比赛中止,冷静而果断的做好了一切准备。

杜荷来到杜如晦的身旁,将暗杀一事,告诉了他。

杜如晦以隐隐有所预料,此刻得知,神色微变,将事情交给侯君集来处理,带着他进宫去了。

在途中杜如晦亲声问杜荷最近得罪了什么人没有。

杜荷沉默了片刻,说了两个字:“太子!”

杜如晦也为之变色,不急得带他进宫,而是拉着他来到偏僻处,询问详细缘由。

杜荷将太子盗牛以及称心一事告诉了杜如晦。

杜如晦更是勃然震怒,“太子失德至此?二郎,如此事情,你怎么不早跟爹爹说?”他问刚出口,却又摇头否决:“你做的很对,此事确实不易说的。”他沉吟了片刻,心中已有了定计,暗道:“如此太子,若是不废,我大唐必危。”

第三部 勇者斗 第136章 抗倭第一人

杜如晦领着杜荷来到了皇宫拜见李世民。

李世民让人将他们请到了皇宫承庆殿。两人进入承庆殿却见大殿里还有一人,他年纪在三十许间,眉清目秀,身材颀长,颌下三绺长髯,皂帽布襦,作文士打扮,但他腰杆挺直,脸容沉稳,却有着一股将军的风采。

杜如晦、杜荷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承庆殿一般是用来接见重臣的地方,李世民以此地接见此人,足见对于此人相当看重,但偏偏他们对于此人毫无所知。

“杜相来的正好!”李世民一脸正容,有外人在的时候,他有着十足的帝王风范,不怒而威,伸手让近侍将一份奏章递交给杜如晦:“你且看看,这倭国人好是可恨,若非刘爱卿机警,这些个文化技术都要流传到倭国去了。”

杜如晦见奏章内容,不禁侧目。略作沉吟,道:“皇上,老臣此来有要事禀告,也许这两件事情能够联系起来也不一定。”

李世民还不知杜荷遇刺一事,有些疑问的望着杜如晦。

杜如晦沉着脸将今日杜荷遇刺的经过详细的告诉了李世民,当他说道藤原健太突然拿出短匕刺向杜荷的时候,李世民动容的站了起来,神色紧张,但见一旁的杜荷毫发未伤,也暗地里松了口气,听杜如晦说完。

他已经是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喝道:“这群倭人真是好胆,窃取我大唐机密不说,还拍刺客刺杀我大唐俊杰,岂有此理!”

杜荷有些不明不白,李世民让杜如晦将奏章传给杜荷。

杜荷见奏章内容,始之一切缘由。

原来在半年前,陈仓县来了一伙富商入住。但奇怪的是这伙富商多于近邻交往,而且乐善好施,与近邻关系极好,得到了县里上下一直好评。

如此却让有心人陈仓县县尉心生疑窦:一个商人尤其是富商,更是应该明白钱的重要才是,在全无利处的情况下,挥金如土,如此人物绝对成不了富商。而且经过他多日细查,发现这伙富商根本不像涉足商场的人物。因为他买卖货物根本就不懂得讨价还价。

一个商人不懂得讨价还价,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于是,县尉更加在意那伙人的举动,经过长时间的明察暗访,县尉再次发现他们形迹可疑,而且府邸里常有倭国人进出。

县尉对此留了一个心眼,心知他们掩人耳目,撒谎骗人,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让人时刻注意他们的动向。

他们越是平静,越是让县尉觉得事有可疑。昨日,那伙人运着大大小小的箱子想要离去。

县尉也便行动了起来,带领着衙役在途中将他们拦截了下来,借口陈仓失窃,要求查抄。

对方无奈,只能假口送些书给远方的亲戚,表示箱子里装的全是书。

这一搜查确实是书,但县尉心细随意挑了好几本以作验证,立刻发现了端倪。书不是那些讲知识文化的大众书,而是治病的医术、教人耕种的农书还有一些工具的制造方法。

想起那户人家时常出现的倭国人,县尉登时明白了缘由。当即喝令衙役展开架势,将他们擒拿。

那伙人也奋起反抗,但是不敌尽数被擒。

县尉在奏章中称自己为臣,故而杜荷在知晓事情原委后还不知县尉是何人,不由望了眉清目秀的他一眼,暗自赞叹。从怀疑到暗查以致最后的搜查擒拿,县尉的所作所为让他想起了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文正公范仲淹的警示名言,但此事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情,都等到发生以后才警觉过来,可事情都已发生,警觉又有什么意义?唯一的作用无非是亡羊补牢,至于为时未晚,那是屁话。

在怎么为时未晚,失去的羊都不可能回来,更何况在国家大事上失去的远远不只是一只羊那么简单。

好比此事,若非这县尉心系百姓,心系大唐,察觉异样后并不是以消极的态度面对,静候事情的发生,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预防事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因为县尉这积极的态度,使得他及时控制住了事态的发生,没有让倭国从我大唐将属于我大唐的文化遗产给盗窃了过去。

杜荷自是万分赞叹,将目光望向了下方的落款署名。

陈仓县尉……刘仁轨!

刘仁轨!

杜荷神色动容了起来,眼中有些炽热,竟然是他!

唐朝大臣、著名军事将领、海军统帅,这家伙可是一个出将入相的了得人物。

史书记载刘仁轨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恭谨好学,一有空闲,便取书来读,是以学识渊博。

武德初年,河南道大使、管国公任瑰将曾上表论事,刘仁轨见到草稿后,便提笔改了几个字,使所奏表章焕然一新。任瑰见到表章后,惊异不已,立即将刘仁轨补息州参军。不久,又转任陈仓尉。

刘仁轨到任后,很长时间都默默无闻,但在贞观十四年,因为刘仁轨不畏强权,杖毙自恃品秩高豪纵无礼的陈仓折冲都尉鲁宁,走入了李世民的眼中,从此开始了平步青云。

但因为人刚直不阿,在高宗时期得罪了权相李义府,从而受到贬罚,一直以来也碌碌无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六十岁那年。

在那一年他得到一次领兵的机会。

当时大唐刚破百济、高丽不久,百济联合倭国反抗大唐,从未领过兵打过仗的书生刘仁轨却在这一场战役中大出风头率唐军转战而前。所向无敌。

龙朔三年,倭国天智天皇以援助百济为名,令倭将毛野稚子等倾举国精锐两万七千兵马攻打新罗,攻取数城,然后直扑大唐管辖的百济旧地。

刘仁轨果断出击在白江口以一百七十艘战舰迎击倭国一千艘战船,大战四场,水路皆胜,几乎杀的倭国全军覆没。

白江口海战是华夏与倭国展开首次决战,以大胜而定。

后来刘仁轨再次平步青云,成为大唐王朝依仗的臂膀,便是在他七十六岁的时候。依然挂帅出征,每战必捷,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唐栋梁,实为当时英才。

网络上好事者更是封他为中国抗倭第一人。

想不到这一次倭国的计划却毁在他这抗倭第一人的手上。

杜荷对刘仁轨深深一拜:“刘县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保我大唐科技不为歹人学去,真乃无上功德。”

他这一拜是真心实意,在他看来不论什么科技都不能让日本人学去。

因为日本人善于融合他人的长处而发展自身,让日本学去了唐朝的技术,定会让日本有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虽不至于成为大唐的劲敌,但绝对是一个威胁。

刘仁轨忙道不敢!

李世民、杜如晦却露出了动容之色。

“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话真乃治世名言。”李世民大为赞叹:“若我大唐官员都以此为戒,我大唐必将更为富强。杜爱卿,回头你亲笔题字,将这十四字写下,朕要将这十四个字挂在皇宫太极殿的正殿之上,朕要让所有早朝官员引以为戒。”

杜荷有些汗颜,但也坦然接受了下来。

见话题有些扯远,李世民言归正传道:“杜相认为此事可以与令郎的刺杀有关?”

杜如晦点头道:“十之八九!陛下你想,我大唐在半年多前决定严密关键科技,不对各国开放。而那些倭国人在半年前就在陈仓县入住,用意以是相当明显。这显然是看重陈仓县位于山区偏远之处,又离长安很近,打算在那里蛰伏,伺机取得我大唐机密。他们半年内毫无动静,也足见我大唐在情报这一方面落实的比较完善,让他们无懈可击。可偏偏昨夜他们得到了如此多的大唐技术,缘由何在?以微臣看来,这是内贼做怪,定内贼有人有求于倭人,以这些机密为代价,拜托他们办事。恰恰在今日小儿在擂台上受到了倭人的刺杀,将这两事串联起来,不难总结问题关键。”

“言之有理!”李世民沉默了半晌,疑问道:“只是不知杜卿得罪了什么人物,竟然要治你于死地?”

“这个……”杜荷有些欲言又止,但最终道:“臣少与人结怨,究竟倭人为何要刺杀自己。实在不得而知。”他故意做出有些为难的样子,没有将话说明。

李世民早已成精,这察言观色的本事如火纯情,见杜荷如此表情知他所言不实,心中微动,想起了不久前杜荷告发李承乾偷牛一事来,神色也是剧变:“莫非是承乾?”

作为一个皇帝他有义务如此怀疑,但作为一个父亲却不敢往这方去想,犹豫再三,怒声道:“朕立刻命大理寺着手调查,不查出幕后主使,决不罢休。”

“陛下,臣有事情启奏!”杜荷这时跳了出来。

“说!”

“倭国人狼子野心,为了我大唐科技,甚至不惜动用如此歹毒手段。可见倭国虽是小国,但其心之狠辣阴毒,可见一般!臣恳请皇上为我大唐未来,杀鸡儆猴,下令驱逐境内所有倭人,让倭人从此不得踏入我大唐一步!”

这暗害之人,十之八九是李承乾无疑,但没有确切的证据,不好明说。但倭国实行暗杀却是证据确凿,正好给了杜荷报复的机会。

让大唐出兵攻打倭国这不符合实际,李世民也不会同意的,但驱逐倭人,将倭人隔绝,不给他们任何学习大唐文化技术却是完全可行的。

因为大唐从倭国身上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第三部 勇者斗 第137章 阴太子一下

对于国与国的文化交流。杜荷并不反对。

毕竟有史为证,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使得一个国家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导致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备受欺凌,造成了一连串永远也洗刷不掉的耻辱。

而大唐之所以被誉为封建时代的巅峰,主要还是在于它那海纳百川的胸怀。

通过国与国的交流,让大唐的文化传遍四方的同时,也不断的吸取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如此做法使人们思想无禁区,创作无约束,眼界放开,自由驰骋,从而促进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促进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形成。如此才造就了一座辉煌无比的大唐王朝。

但日本不一样,如今的日本还是处于奴隶时代,太过落后,在思想科技上面,他们根本无一可取。唐朝跟他们断绝一切往来根本不会有任何影响,反之日本失去了唐朝的文化支持。将无法过进行“大化改新”改革,将会处在奴隶时代,十数年内难有很大的进步。

这等损人利己的好事从哪里去找!

当然若是可能,杜荷也想领一支兵马万里跋涉,穿过黄海,将他们彻底征服,但如此小题大做,也实在是太高看他们了。

现在的倭国,根本不值得大唐用兵。

李世民本就因倭国窥视他大唐科技与杜荷被刺一事,对他们是痛恨不满,听杜荷如此提议,略作沉吟,也点头答应了下来,哼声道:“杜卿言之有理,这些倭人实在可恨,不可饶恕。杜相,你即刻传我命令将倭国所有使节擒拿下狱,让人逼问他们谁是主谋。其余与此事不相干的倭人一并遣送回国,从此我大唐与倭国两不相干!”

杜如晦也对倭国很是反感,更兼他们刺杀杜荷,险些要了自己这宝贝儿子的性命,此刻更是义不容辞的应了下来。

李世民这时看了刘仁轨一眼,赞许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刘卿在此事上做的极其出色,也充分的体现了你过人之能,朕命令你为新安令。以观后效!”

刘仁轨大喜过望,高声道:“谢陛下赏赐!”

杜荷在意的看了他几眼,因为倭国这一事,刘仁轨提前走进李世民的眼中,看来这抗倭第一人的命运已经改了。

关于杜荷遇刺一事,外头也传得沸沸扬扬的。各种消息盛行,成为的大街小巷百姓人人必谈之事。他们不知缘由,一个个的只是认为藤原健太输不起而暗下毒手,对于倭国人的卑劣行径,一个个是义愤填膺。

同时也赞杜荷武艺盖世,面对逆境化险为夷,神勇的将对方制伏。

李世民处置倭国的消息传开,百姓对于李世民的圣裁也纷纷表示了由衷的赞美,这类行径卑劣的国家,哪有资格与大唐往来。

至于比赛一事,延迟一天明日继续进行,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那些与倭国对上的参赛者,当作对手弃权,直接晋级。

此事将章氏吓得不轻,杜荷再三安慰才免除了她的担忧。

李雪雁也是一样,都亲自找上门来了。

杜荷拉着她细语宽慰。在一阵柔情蜜意的攻势下,李雪雁也告饶离去。

杜荷独自在院子坐着,脑中想着如何报这一箭之仇。

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这次事故背后的指使者是李承乾,因为他的仇敌并不多,勉勉强强的算来也只有李承乾一人,至于长孙冲、大度设、松赞悉若这些人都只是交恶,远远不到生死敌对的地步。

更何况在大唐除了李承乾,长孙冲、大度设、松赞悉若还没有这个力量让藤原健太不顾性命的刺杀于他。

唯一的选择只有李承乾。

其实他与李承乾之间的仇恨也没有到生死敌对的地步,但杜荷却深知李承乾的为人。

因为历史上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李承乾有一个老师叫做于志宁,于志宁是一位刚直不阿的忠良,是唐初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才学斐然,而且精通治国之道。李世民将让来当李承乾的老师,显然是让他能够学习治国本事之余,也有给他培养班底的意思。

但李承乾私生活泛滥,屡劝不止,于志宁一怒之下告到了李世民那里去了。

李承乾知道后大怒,当即就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去刺杀于志宁。

于志宁仅仅只是告了李承乾一状就险些受到杀身之祸,更何况自己害他挨打,还害得他部分心腹让李世民杖杀,更何况还将他的“宝贝”称心给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为了一点小事,李承乾有胆子弑师,更加有胆子派人来杀自己了。

所以,不论杜荷这么想,这幕后黑手都无例外的是李承乾。

杜荷自问不是心胸宽广,让人欺负到头上也无动于衷的人物。既然李承乾敢暗中阴他,那他也应该适当的做些回击才是。

沉吟了半晌,杜荷让人叫来了皇甫皓华。

皇甫皓华是踏月小队队长。正是他培养的心腹之一,武学天分极高,而且为人处事圆滑机灵,值得委以重任。

“公子!”皇甫皓华来到了杜荷的身后。

“走路无声,呼吸幽长平稳,皓华,看来你的武功又有进步了!”杜荷转过身来,微笑的赞许着。

皇甫皓华恭敬道:“是公子指点有方!”

“你去给我办一件事情,立刻乔装成小贩在芙蓉池畔叫卖,若有人问起我的事情,你便告诉他说我在芙蓉池上教训了一个恶霸,别的什么也别说,就说你也是听说的就是了!”杜荷低声吩咐着。

皇甫皓华没有二话,当即领命而去。

杜荷微微一笑,低声道:“你是太子,我正面奈何不得你,但阴阴你却并不困难!”

※※※

甘露殿!

李世民有些疲乏的揉着脑门,心绪不定,将书本丢在案桌上,长叹了口气,脑中竟是李承乾一事,烦透了心,囔囔自语:“乾儿啊。乾儿,你真要逼朕废了你这个太子才甘心吗?”

对于李承乾,李世民自小就给予厚望。

多次将军国大事交与他处理,还将孔颖达、令狐德棻、于志宁、张玄素、赵弘智、王仁表、崔知机这些名满天下的大儒,治国无双之士给他当老师。为得就是让他将来能够继承大统,有自己的班底。

起初李承乾积极上进,能识大体,很得李世民欢心,但不久却性情大变,变得喜好声色,慢慢地。沾染了不少坏习惯。

李世民得此消息,赏赐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等人,要他们对李承乾加强规划和劝谏,再三嘱咐他们要细心管教,不能让李承乾走上歪路。

但他的苦心并没有取得成效,李承乾随后的行为却越来越是激进,最后更是因为外出盗牛而摔断了条腿。

便是如此,李世民对于李承乾还存有着期望,尤其是在长孙皇后的周旋下,他也觉得李承乾因为好玩而断了条腿,应该会知道改过。

为了警示李承乾,他做了一件让群臣哗然的举动。按惯例受封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往封地所谓之官,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成年后,他却特许李泰不之官,表示要将李泰留在身旁,并且特令在他的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

李世民目的很简单,他只想让李承乾感受到太子之位受到威胁,让他能够因此而恪守本分,好好的改过。

这一招似乎有点效用,李承乾确实受到了威胁,收敛了许多。

李世民还因此有些自得,但杜荷的一状,却让他发现李承乾本性难移。反之李泰因为他的举措而感到有机会得太子宝座,表现的非常抢眼。李世民这里终于动了一丝丝的废立之意,但也只是想想,并没有打算实施。

如今却又发生了杜荷遇刺一事,李世民从杜荷的表情看出一点端倪,觉得此事与太子脱不了关系,心中更为震怒:若李承乾因为杜荷恪守臣子本分善意的告他一状,这一点点小事都无法容忍,又如何能够成为一国之君。

作为一个皇帝,李世民自是知道君王容忍之量是多么重要。

在杜荷他们告退以后,李世民当即入手展开调查。

“皇上,李护卫求见!”

李世民精神微震,将他请他入内。

李国洪大步走进大殿。

李世民问道:“事情查的怎么样?”

李国洪恭敬的答道:“大理寺那里没有什么消息。倒是杜将军那里倒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

李世民让他说下去。

“其实也没有查到什么,正如杜将军说的那样。最近他都忙于勇者角逐,少于他人结怨,唯有跟大度设、松赞悉若有些摩擦,但都无足挂齿。不过臣听说在初十六上元夜的那天杜将军曾在芙蓉池上教训了什么人,对他大打出手。至于详细内容,却不得而知了。”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方才道:“将长乐那丫头给朕叫来!”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长乐公主也不得不如实禀报,她恐祸及杜荷,将称心的猖狂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李世民听息经过,得知那称心嚣张至此,勃然大怒,喝道:“起驾,前往东宫!”

第三部 勇者斗 第138章 史上第一枚金牌得主

第二天杜荷得到了宫里传来的消息。

昨夜黄昏。李世民在东宫棒杀兔儿爷称心。

至于太子得没得到惩罚,没有得到消息,杜荷也是不得而知了,但答案却是显然。

李世民平时看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