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抢不到物资,以气候拖垮我大唐,从而取胜。这布条中再三强调要结好象雄,不能与象雄为敌。说一但跟象雄为敌,大唐必会支助象雄对抗吐蕃,与吐蕃不利。”

杜荷神色动容,低呼道:“好一个禄东赞,好一个了得的人物,竟然将自己的意图分析的丝毫不差,并且针对大唐的软肋进行还击。有他这样了得的人物存在,难怪吐蕃能够成为我大唐的劲敌。”如此说着,他随即有得意的笑了起来,暗赞自己有先见之明,先将禄东赞困死囚禁,让他这一身本事没了用武之地。

略作沉吟,杜荷道:“你立刻以吐蕃文字用禄东赞的口气写法重新写一份类似的密信,内容就以勾践卧薪尝胆为例,信中说大唐不可硬碰,需虚与委蛇。让他们从了我大唐的提议,并且年年进贡以稳定我大唐,表示臣服,让我大唐忽视他们的存在。在军事上先取象雄,再战南诏。等实力强盛以后,再来与我大唐决一雌雄。”

第三部 勇者斗 第123章 吐蕃事定

杜荷拿到陈文写的新布条,与禄东赞写的略作对比。

这吐蕃文字对于他而言,不易于是火星文,但他在书法上很有功底,看得出来在笔画上两者的字迹相差无几。何况禄东赞写的仓促,一挥而就,字体也会因此而走样,应该能够瞒混过去。

杜荷将布条藏入袖中,回到了包间。

包间里李敬业正缠着钦陵喝酒,逼的钦陵手足无措。

杜荷暗笑,他们这伙人中就属李敬业最为阴险,最为无赖,也最不要脸,让他缠上谁也吃不消。

钦陵可怜兮兮的求助着进来的杜荷,活脱脱的是一副被调戏了的模样。

杜荷上前将李敬业拉开,在敬酒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布条归于原位。

吃饱喝足,他才放过钦陵,让他离去。

从窗口见钦陵走出酒楼,李敬业一脸的纳闷:“青莲,你这是搞什么?平白无故的让我拖着那吐蕃人,他身上的那股味道难闻死了。”

杜荷眯着眼,笑了起来:“这个你别管,反正有你的好处!来,我们继续喝!”

李敬业也不多问,端起酒杯两人继续吃喝了起来。

※※※

钦陵离开了酒楼急急忙忙的回到了驿馆,将禄东赞的信交给了松赞悉若。

松赞悉若将内容看了一遍,眉头却皱了起来,惊疑道:“大相竟然同意割地,让我吐蕃受此屈辱?”

钦陵心底并不认同割地赔款,听松赞悉若如此一说,也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拿过信细看了起来。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叹道:“阿爹妙算,我怕是远远不如了。”

“这话怎么说?”松赞悉若一脸的疑问,“还有信中的那个什么勾践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

钦陵叹服道:“这是唐人很久以前的一个典故,说越国不如吴国,越王勾践对吴王百般示好奉承,甚至不惜给吴王尝粪,以博取吴王的好感,让吴王对他产生轻视之意。而他回到越国后睡觉只睡柴草,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以记住耻辱,奋发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松赞悉若听明白了故事的内容,恍然大悟:“大相这是要我们学习勾践?故意示弱,表示臣服,暗地里却奋发图强,先攻打象雄、南诏等弱国,待力量雄厚了在来跟大唐一较高下!”

“正是此意!”钦陵肯定了点着头:“王爷,你说我们现在应该如何?”

松赞悉若咬了咬牙道:“大哥曾说大相如唐人的诸葛亮,他的话是不会错的,就听他的吧。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实力远不如大唐,应该学勾践的卧薪尝胆,而不是与大唐为敌。我这就进宫求见大唐皇帝,答应他的要求。”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他们手中的信笺不是禄东赞真正的意思,而是杜荷自己的想法。

这里杜荷故意设下了一个陷阱,他知吐蕃人对于大唐的文化很仰慕,一定有人知道勾践这么一个人物。所以故意以勾践为例子,用勾践的成功,来预示吐蕃将来的“成功”。让他们相信割地进贡是最明智的决策,让他们认为“禄东赞”这番话很有道理,从而忽视最重要的一点:勾践真正的成功原因并不是在于他的卧薪尝胆,而是吴王的昏庸、败国!

※※※

当天中午,李世民差人将杜荷叫了去。

“你小子……朕都不知如何说了,这么困难的事情,让你用这么简单的办法就办成了!”李世民坐在上首,一脸的苦笑。

半个时辰前,吐蕃的松赞悉若前来求见于他。交谈中,松赞悉若态度大变,一举一动,充满了虔诚,让他大感意外。略作商议,发现松赞悉若对于自己的请求无一不许,就如杜荷说的一般,不但答应了他们割地青海,还同意连年上贡,甘为以侄之礼对待大唐。

对于松赞悉若态度的转变,李世民马上就联想到了杜荷,心知这一切都是他搞的鬼。

在跟松赞悉若先做了口头合约以后,立刻请来陈文,问他杜荷找他干了什么。

陈文一一如实回答。

李世民心思是何等机警,这一前一后如此一分析,也想明白了各中奥秘。杜荷这是利用了禄东赞在吐蕃的威信,故意让钦陵与禄东赞见面,让他们私下传递信笺。随后不给钦陵私看消息的机会,将他诱拐到了酒楼,在酒宴上将禄东赞的信笺盗来,然后模仿禄东赞的笔迹,写了一封回信,物归原主。

因为钦陵事先没有时间看信,所以并不知禄东赞真正的内容,而是将杜荷的意思当作是禄东赞的想法,故而有了以上的一幕。

种种布局,并不深奥也不高明,只要知晓经过就能参透问题,可偏偏这不深奥也不高明的布局却取得了奇效。

李世民也不得不暗自赞叹,这杜荷却是与众不同,能干他人所不能干之事。

“最简单的办法往往是最实用的,因为简单所以能够让人忽视,因为简单所以才有出人意料的奇效。反之事情越复杂越会引人在意,如此反而失去了因有的效果!”杜荷面对李世民的苦笑,从容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小子而言,计策只有成功与否,没有简单复杂之说。能否达到目的的计策,就是绝妙的计策。”

李世民望着他,眼中尽是赞赏,长叹:“你说的不错,朕虽知你有办法,但在这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却怎么样也想不透你的用意如何。不是你想的简单,而是朕想的复杂了,反而忽视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只是你这做法也太胆大了一些,就不怕下手的时候让他发觉?”

杜荷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膀道:“若是发觉,不大了就撕破脸呗,反正他也没有看,最多将信毁去就是了,谁也不亏!”他一脸的不在乎吗,但心底却笑了起来,别说是藏在袖袋里的密信,便是藏在他胸口自己也有能耐在他毫不知觉的情况下施以空空妙手,将密信取来。

“李叔叔……”杜荷突然变了音调,有些嬉皮笑脸了起来:“你看此事小子干的如此出色,那事是不是也……”然后做出一副你明白的表情。

李世民笑骂道:“去去去,朕言而有信……不过丑话说在前头,长乐涉世不深,极少出宫,若在外头出了什么意外,可别怪朕翻脸无情!”

“谢李叔叔!”杜荷高兴的一跃而起,摆出了一个胜利的姿势,打着包票道:“叔叔放心,小子就算性命不要,也会保障长乐公主的安全。”

第三部 勇者斗 第124章 貌若天仙

这天入夜,杜荷来到了立政殿迎接长乐公主。

为了这与长乐公主的初次约会,他做了精心的打扮。

杜荷本就出生书香世家,长得异常俊俏。武艺有所成后,原本惨白无血色的肤色变得健康而富有光泽,配合那宽肩窄腰长腿,没有半寸多余脂肪,坚实贲起的肌肉灵活多智的眼睛、高挺笔直的鼻梁,搭配起来更是恰到好处,帅气得无可挑剔,有着让任何女人垂青的条件。

尤其是此时他头戴红缨冠,身穿白色底绣上虎纹武士华服,脚踏黑色武士皮靴,腰间配上一把古朴的盘龙剑,更显得英伟不凡,惹得立政殿里的宫女媚眼儿乱飘!

长孙皇后笑着从侧门走进了大殿。

杜荷上前参拜。

“这里没有外人,你也无需多礼!”长孙皇后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眼睛不住的上下打量的眼前的浊世佳公子,正印了一句古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是喜欢!”

“长乐正在屋里打扮,一时半刻,怕是不会好了,先坐下说话吧!”

杜荷依言在一旁的席子上跪坐了下来。

长孙皇后说着一些长乐小时候的趣事,杜荷在一旁细听着,嘴角露出了些许笑意。

交谈中长孙皇后提到了六岁的时候,长乐干的一件趣事。

那是在贞观初年的某一天,当时李世民刚刚继承皇位不久,天下也方定,贞观之治才开了一个头,诸事繁忙。

李世民可谓日理万机,别说陪子女玩了,回寝宫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常常以书房当作卧房。

一天中午,李世民实在太累,禀退了所有人,趟在床上睡了过去。

长乐公主自小就受到李世民的溺爱,多日见不到自己的父皇便跑到了书房找他玩儿。李世民睡得迷迷糊糊的,也没有理会,只是支支吾吾的随便应付了几句。

于是长乐公主来了火,从书桌上拿过毛笔在李世民的脸上画了一只大乌龟。

长乐公主极擅书画,在小的时候也表现出了绘画的天分,那一只乌龟画的是有模有样。

过不多时,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求见。

内官上前通报的时候,李世民恰恰背朝着门口没有发现他脸上的乌龟,当他坐起来的时候,内官已经回头去请房、杜、魏了。

于是,李世民就顶着一张画着乌龟的脸,接见了房、杜、魏三位大臣。

杜荷听了怔了半晌,愕然道:“不会吧,公主端庄贤惠,小的时候竟如此调皮?”

“可不是!”长孙皇后掩嘴轻笑了起来:“当时可把陛下气得,手都高举了起来……不过任是没有舍得打下去!”

杜荷会心微笑。

突然一个白嫩嫩粉嘟嘟的小娃儿哭叫着跑了进来,大眼儿泪哗哗的:“母后,母后,雉奴哥哥欺负我!”

长孙皇后伸手将小娃儿搂在了怀里,笑道:“跟母后说,雉奴怎么欺负小兕子了!”

小兕子?

这娃儿就是晋阳公主?

小兕子撅着嘴道:“父皇给了我们一人一块糕点,小兕子不舍得吃,来跟母后一起吃。雉奴哥哥吃了自己的,却将我手里的抢了去!”她一脸的委屈,眼泪又有哗哗的落下来了。

长孙皇后佯怒道:“等雉奴来了,母后替小兕子教训他!”说着百般逗乐,但却无法让小兕子高兴起来。

杜荷微笑着上前,从身上拿出了三个开元通宝,平摊在手心上:“小兕子,你看!”在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后,手心一翻,开元通宝如魔术一样消失不见。

小兕子忘记了哭,瞪圆了大眼睛。那眼睛可真大,跟动漫里的萌系小萝莉一样,里面装的竟是不可思议的神采。她搂了搂眼,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杜荷手腕轻轻一抖,开元通宝又回到了他的手心。

一翻一覆间,开元通宝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来回变化!

小兕子高兴的笑了起来,小手不住的拍动:“小兕子要玩,小兕子要玩!”

杜荷将开元通宝放在了小兕子的面前。

小兕子伸手拿过开元通宝,在手中把玩着,甜甜的叫了一句:“大哥哥真好!”

长孙皇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同时也有微微的惊愕:“想不到你还会这一手!”她不是没有见过变戏法,但向杜荷这般在如此近的距离中却依然无法发现丝毫痕迹的却是绝无仅有。

杜荷随口道:“习武之人,手脚轻快,并非奇事。”

就在他们与小兕子逗乐的时候,长乐公主终于姗姗来迟。

杜荷听着脚步声,回望过去,咋见之下,不由得呆立当场。

美!

好美!

太美了!

只见长乐公主穿着件白底绡花的衫子,白色百褶裙。

那乌黑的头发,挽了个公主髻,髻上簪着一支珠花的簪子,上面垂着流苏,走动时,流苏就摇摇曳曳的,耀人眼目。可偏偏如此装饰,却难以掩它主人的半分风采,沦落成了衬托鲜花的绿叶。

它的主人有着白白净净的脸庞,柔柔细细的肌肤。双眉修长如画,双眸闪烁如星。小小的鼻梁下有张小小的嘴,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向上弯,带着点儿羞涩的笑意。整个面庞细致清丽,如此脱俗,简直不带一丝一毫人间烟火味。站在那儿,端庄高贵,文静优雅。纯纯的,嫩嫩的,像一朵含苞的出水芙蓉,纤尘不染。

天上仙子也不过如此!

杜荷都找不出话来形容了。

长孙皇后摇头笑道:“长乐,母后知你心意,但如此出行,只怕你们难以游的开心了。”

杜荷忙点着头,苦笑道:“公主这模样只要出了皇宫,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定会让一群自诩风流的文人雅士,接连不断的上来问好。”

长乐公主顿住了脚步,她只想着如何打扮的漂漂亮亮,却忽视了这一点。想要退回去卸妆,但却有些不舍。一个时辰前,她便在铜镜前打扮了起来。用了整整一个时辰,这才打扮好的装束,仅仅只是让杜荷看了一眼就将卸去,岂不可惜。

长孙皇后从宽大的袖中拿出了一条面巾,“就知道会有这种情况,母后都准备好了!将它带上,会好许多!”她信步来到长乐公主近前,低声道:“人多的时候带上,人少的时候卸了也无不可。”

长乐公主娇嗔不依,但还是将面巾收了下来,随着杜荷一道约会去了。

他们刚走出大殿,身后的小兕子叫了起来:“皇姐、皇姐夫,玩的开心!”

第三部 勇者斗 第125章 求签

上元节在唐朝来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也是唯一一个百姓大型狂欢的节日。

每当这一天,长安城中三夜金吾不禁,皇城大开,一任百姓随兴而游。

值此普天同庆之日,长安百姓固然是举家而出。

上元赏灯乃惯例旧俗,每逢上元正夜,宫中及兆府所有花灯除外,长安百万百姓外出观灯时,大户人家人人持灯,纵然贫家小户也不免一盏。长安人口多达百万,这几乎百万盏花灯于一夜之间绽放,直使皇城辉煌灿烂,犹如火城一般。

杜荷与长乐公主出皇宫的时候,天色尚未落黑,但已有顽皮的孩童点起早已准备好的各式花灯,在街巷间欢呼雀跃,闯来闯去,偶尔有撅着屁股的孩童悄然点燃一支爆竹,装点起节日气氛的同时,引来身边小伙伴儿惊叫声声,使坊市间更多了几分纯真的喧闹。

长乐公主极少出宫游玩,偶尔出宫也是坐在马车中,从未有过信步街头的经历。故而对于一切显得格外好奇,左看右看,这上元夜还未开始,就已经喜笑颜开了。

至天一落黑,早已等待许久的百姓们不约而同举家而出,至皇宫里点燃第一盏花灯起,不过半炷香的功夫,整个城中已是花灯满天,照亮天幕的同时,也使长安中亮如白昼,陷入火海,道道坊街人头涌涌,可谓哈气成云,挥汗如雨。

长乐公主哪里想到真正的上元节竟然如此热闹,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杜荷笑道:“这上元节皇家有皇家的过法,百姓也有百姓的过法!皇家讲究排场华丽,而百姓讲究的只有一点……那就是热闹!比起皇家的上元节,我更加喜欢着百姓的。”

长乐公主自从出了皇宫,走在大街上,脸上的笑容就不曾断过,听杜荷这话,也赞同的点着头:“我也一样,虽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但这热闹的情景更有节日的气氛。我从来没有想过,百姓是如此过节的,也真的很羡慕。”

实在太热闹了,街上百姓多达万人,一人一句,便可汇聚成高分贝的杂音。

故而他们彼此说话的时候,都挨的很近,脸颊都几乎靠在了一起。

“不用羡慕,有一有二,下一次我在约你。”杜荷也知作为公主,长乐金枝玉叶,或许享受到了别人一辈子也享受不到的荣华富贵,但也失去了许多常人拥有的乐趣。

长乐公主眼中因此言而充满了向往,轻声道:“我喜欢……我等着!”

“什么?”街上实在太热闹,便是以杜荷的耳力也听不清长乐公主说些什么。

长乐公主也不重复,而是大声问道:“去哪?”

“庙会!那里最热闹了!”杜荷高声回答!

庙会,永远是最热闹的,上元节的庙会更是如此。

有人在卖东西,有人摆地摊,有人卖艺。各种小吃摊位,各种小点心,更是应有尽有。长安的老百姓大概全城出动,庙里,香火鼎盛,庙外,人潮涌来。

各类人挤来挤去。

长乐公主从未遇到这种情况,更为尴尬!

杜荷一手将长乐公主护在了身前,替她挡着拥挤的人群。

长乐公主几乎与杜荷零距离接触,心如鹿撞,但也未挣扎。

“人太多了,要不要去别的地方?”杜荷也想不到上元节参加庙会的人如此的多,也有些后悔。

“不用,我想求个签!”长乐公主见很多香客都手持一支签文出来,看他们的面部表情,还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免也动了心思。

“好!”杜荷从不迷信,但也是舍命陪美人,拥着长乐挤进了人群。

人多聚集在庙外,寺庙里反而人数不多。

两人进了寺庙,各自松了口气。

还未走进大殿,耳中却听有人欢喜叫道:“上上签!看来我与长孙郎君确实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这是……

杜荷、长乐公主对望了一眼,均听出了是程翡翠的声音。

难道?

莫非?

正如此想着,程翡翠与长孙冲走出了大殿,他们身后自然少不了程家的几大金刚护航。只有三个,老大、老二、老三,但不论是哪一个都不是长孙冲能够对付的了的。

彼此会面,长孙冲眼中已经看不到任何的嫉妒,有的只是深深的悲哀和对于未来生活的认命。

唉!

杯具的长孙同志!

看来他未来的生活除了杯具,还是杯具。

长乐公主虔诚的跪在观音菩萨面前,低声说着什么,然后拿起了插满签的竹筒,“哗哗哗”不断从里面传出来摇签文的声音。

杜荷没有拜下去,闲着无聊也拿着竹筒摇动了起来。

“啪”两只竹签,同时掉落在地。

两人来到解签处。

一个道貌岸然的老和尚严肃的坐在那里。

他接过长乐公主递过去的签,相当老练的问了一句:“二十六卦,施主求的是什么?”

长乐公主有些脸红,犹豫了会儿,方才说道:“姻缘!”

“扑哧!”她这话一出口,杜荷忍不住笑出声来,瞪圆了眼睛:“找老和尚解姻缘签,古人还真不可理喻!”

长乐公主有些嗔怒的横了他一眼,双眼期望的看着老和尚。

老和尚煞有其事的念道:“鸣琴鼓瑟韵相孚,月里嫦娥配俊夫;不但青鸳皆凤侣,还期麟趾登祥符!恭喜施主,此签上上大吉也!前两句琴瑟相偕,意为夫妇女如天宫仙子,男如潘安再世,且性格习性相投,互相欣赏感情深厚。后两句鸾凤和鸣,鸳鸯伴侣,意为生活美满如意,而且还会有麟子诞生。”

长乐公主又羞又喜,开心极了。

杜荷也将自己的签递给了老和尚。

老和尚道:“第八卦施主求的也是姻缘?”

“事业!”杜荷可不想将自己的终生幸福,寄托在一个永远是处男的和尚身上。

“春来花发映阳台,万里车来进宝财;若得禹门三级浪,恰如平地一声雷。竟也是上上大吉之签,此签从心所欲,诸事皆吉,施主今年必然鹏程万里。”老和尚不疾不徐的说着。

“太好了!都是上上大吉!”长乐公主还真有些迷信,似乎已经当真了,开心的笑了起来。

杜荷却在一旁怀疑是不是所有找着老和尚解签的人都是上上大吉。

第三部 勇者斗 第126章 天作之合

杜荷跟长乐公主回到了大街上。突然一阵锣鼓喧天,人群中,出现一个踩高跷的队伍,有狮、有龙,有观音菩萨,有金童玉女,还有哼哈二将……几乎把所有民间传说的人物,都包容在内。最精彩的是他们全部踩着高跷,摇摇晃晃而来。

长乐公主乐不可支,抬着脚儿想看的清楚一些。

杜荷知她心意,拥着她挤到了前方。

踩高跷,长乐公主也看过,而且看的是名家技巧,论技术比街上这些强上不止一个档次。但所处情况不同,感觉大不一样。

在这漫天的叫好声中,这些踩高跷的队伍更显能耐了。

端庄贤惠的长乐公主也被气氛感染,拍手叫好!

高跷过后又是龙灯,也叫“龙舞”,长达二十米上下,由数十人舞动。一人在前以绣球斗龙,其余全部举龙。表演“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动作,可谓精彩万分。

杜荷、长乐来到街角边歇息。

这时,一个卖茶叶蛋的小贩,老夫妻二人,憨憨厚厚的,挑着重重的担子停在他们身旁。两人对人潮张望着,露出了无奈的样子。

老丈道:“来晚了,看样子挤不进去了!这卖茶叶蛋不比其他,又是火,又是炉子的,万一烫着人,更加不好了。”

老婆子拼命的点头,怪嗔的道:“若不是老头子你贪杯,也不至于来晚了!”

老丈忙忙告罪,一脸求饶。

长乐公主羡慕的望着他们,心想若能如他们一样,夫妻二人能够如此快活的到老,比当什么公主更要强。

杜荷见他们老夫老妻的,年纪那么大了,还要做生意,也就上前买了四个茶叶蛋。

老夫妻二人见做成了笔生意,笑逐颜开。

杜荷替长乐公主剥去蛋壳,将已经煮透的鸡蛋递给了她。

长乐公主上下看了看,茶叶蛋很平常,但越是平常的东西,皇宫里越是没有,在杜荷鼓励的目光下。她伸手接过拉起面纱,轻咬了一口,那股鸡蛋的柔嫩以及茶叶的香味在口中弥漫了开来,味道比起那些鲍鱼鱼翅,丝毫不遑多让,别有一番滋味。

“真好吃!”长乐公主说着,拿过一个没有剥壳的,有样学样的剥了起来,去壳后却将蛋递了过来。

杜荷会心一笑,却没有用手接,而是低下头一口就吞了下去。

长乐公主吓了一跳,怪嗔的横了他一眼。

老婆子笑道:“小夫妻感情真好!”

长乐公主满脸通红,不时偷偷向杜荷望上几眼,目光中深孕情意。

杜荷更是坦然接受了这个称呼,见长乐公主目中含情,伸手握着她的柔夷捏了捏。

接下来杜荷带着她买东西、吃小吃、看露天戏、套圈儿,几乎将民间的游乐之处通通逛了一遍。新奇的东西,让见识稀薄的长乐公主神色愉悦,喜不胜喜。

“累了吧!”杜荷看着额角已经露出细汗的长乐,伸手替她抹去了汗水。

“恩!”长乐公主点头应了一声,她本自幼体弱。如今跟杜荷玩这玩那,虽说开心之极,但身体却隐隐有些难以自如了。

“坚持一下,再转两条街就是芙蓉池了!我们租条小舟,在湖上歇息!”作为约会的男主,杜荷早已定下了游玩的大纲,不会出现仓促间不知往哪走的悲剧情况。

芙蓉池在唐长安城东南隅,也叫曲江池,因水流曲折得名,一片自然风光,岸线曲折,可以荡舟。池中种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亭楼殿阁隐现于花木之间,在池中荡舟,却别有一番滋味。

来到芙蓉池畔,却见数百余对男女在岸旁逗留,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处,却鲜有数人登船入舟的。身在远处,杜荷已然听见有人在池畔边争执。

来到近前,却见一副对联挂着码头两侧,一联是“上元夜鸳鸯戏水比翼双飞!”另一联是“元宵夜情人泛舟其乐融融!”还有一幅横联写道:“才子佳人”。

杜荷与长乐公主相互对望一眼,均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不知其中有什么古怪。

杜荷在人群中发现了上官仪,拉着长乐公主走了过去,叫了一声:“上官兄……”

上官仪见是杜荷,赶忙上前行礼。

杜荷手上制止了他,自从顶上一个书法宗师的名头后,如此事情就屡见不鲜了,他也好是厌烦。让上官仪不必多礼后,问起了缘由。

上官仪笑道:“此话要从昨夜说起,以往每当上元、中元、七夕等节日,芙蓉池畔都会有小舟出租,以供游人湖心泛舟。今年却不知何故,芙蓉池上一条摆渡的小舟也没有,只有贺兰家摆设的这个以文会友的擂台。想要泛舟,必需要有一对情侣,各展所能,唯有两人才华都得到认可才能得赠小舟上芙蓉池上一游。”

“这倒是一件奇事!”杜荷有些不知所以:“贺兰家搞如此大的动静,不知何故?”

上官仪摇头道:“这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必有他意,不然也不会挑选的如此严苛,似乎有意激起文士的比斗之心。若青莲先生想要游湖,以你的字过关绝不是问题,唯独考验的先生身旁的伴侣了!需知整个长安百万人众,两日来,能够通过的才不过五十余对男女尔。”

杜荷哈哈一笑,道:“可有兴趣一试?”

“既然来了,岂有退去的道理!”长乐公主书画一绝,也是自视甚高之辈,自若一笑,信步走了上去。

她这一举动立刻吸引了芙蓉池畔千百人的注意,人人都报以了热烈的目光。

她一身白衣胜雪。黑发如云,眼睛更是柔情似水,外带一股凌然而不可侵犯的庄严。虽然带着面纱,但依然难挡她的绝代风华,反而让人更想知道她面纱下的惊世容颜。

她这一吸引众人的目光,立刻使得周边的女子黯然失色,在她那种特有的光辉下,任何对自己容貌万分自信的女子,都生出了自惭形秽的感觉。

哪怕长乐公主没有露出真容,仅仅以那美人儿特有的气质就秒杀了一切对手。

杜荷也昂然的快步跟上,与长乐并肩而行。

他们两人一个俊若潘安宋玉。一个美如西施昭君,任何一人都有着让人嫉妒的相貌,让人嫉妒的气质。若单独站出来,足可让世间男女嫉妒的发狂。

但如今他们站在一起,却是相得益彰,正是天作之合的一对。

四周数百对才子佳人,静静的望着他们,眼中并没有任何的嫉妒,有的只是赞叹:只有她才配得上他,也只有他也配得上她。

“二位不知展现什么绝技?”一位年过古稀的长者走了上来,似乎就是负责人。

“她作画我题字!”

“他题字我作画!”

两人配合无间,竟心有灵犀,同时说道。

两人默默对视,嘴角间,竟似有笑意。他们固然彼此重视,但还是首次体会到这种水乳交融,心意相通的感觉。

长乐公主来到案几前,深吸了口气,静静凝神,此刻的他全然忘却了身外之事,想着先前那种感觉,随心而画,全然不知手中的笔已经开始在纸上动了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身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道“莲花?”

愕然抬头,才见杜荷站在他的身侧,欣赏着她作得画。

长乐公主这才发现自己画的是莲花,也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画好了一副可以与那幅《侠客行》相提并论的佳作。

她也再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