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盗帅-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宁嘉一直跟在松赞悉若的身后,他最怕的就是这个,一听松赞悉若下令,立刻反对的大叫起来:“不行,不行……”他是随军参谋,可就是这个参谋,却让松赞干布授予了能够约束松赞悉若这个主将的权力。他这一叫,也没人动了。
史宁嘉拉着松赞悉若,急不可耐,语重心长的说道:“悉若大人,我了解你。你性子虽急,做事不喜欢经过大脑,但绝对不是傻瓜。你好好想想,为什么?为什么会有长公主的人头?再怎么说,长公主都是象雄王妃,就算是死,也不应该这么糟蹋。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激怒大人,让大人攻打平都山口。大人想想,平都山口连赞普举国之力都没有攻克,你这两万兵马能够拿的下来?一旦大人损兵折将,后方必危,前线也将受到影响。那时候,大人,你就是吐蕃的罪人……”
松赞悉若没有再说,失魂落魄的抱着察尔菲的人头离开了。
他没有再提报仇的事情。
史宁嘉说服了松赞悉若,也长长的松了口气,心想:“这点小伎俩,还想在我面前成功不成?”不屑一顾的撇了撇嘴,也离开了。
第十三部 泱泱大唐 第691章 你不要我,我要你
夜,漆黑一片。
吐蕃军的军营除了零零散散的火把之外,一片冷清。因为这里位于山区,就算是烈阳当空,太阳也照射不到,更何况那一点点若有若无的月光。能够映照出十步以外的样子,那就很不容易了。
人在黑暗中,连自己的手指都无法瞧见。
不过在军营最中央的一个军帐里,却是灯火通明。
松赞悉若醉倒在地上,手中抱着一个酒坛,大口大口的喝着闷酒,眼睛赤红如血,脸上湿润润的,也不知是酒是泪。
松赞悉若是属于张飞一类型的将领,莽张飞不是没有脑,而是不喜欢动脑,他的急性子让他在思考之前,就鲁莽的爆发出来。一旦冷静的对待事情,别说是严颜,打魏国名将张郃都像打儿子一样,完爆。
松赞悉若可能比不上张飞,但他们的性子却是一样的。松赞悉若因为察尔菲的死,怒发如狂,失去了理智,意图用两万兵马硬拼松赞干布十二万大军都拿不下来的平都山口。但经过史宁嘉的劝说,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明白了象雄国人的鬼谋,心中虽恨,可为了吐蕃的未来,却也不得不强压下心中的滔天怒焰,将一切都忍下来。
这心上怒火,无发泄之处,松赞悉若只能独自买醉,借酒消愁,喝了一个天昏地暗。
史宁嘉也脸色绯红的倒在了一旁,两眼朦胧,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人死鳖鳖的翻着双眼。他是来劝酒的,但最后反而让松赞悉若给灌倒了。
史宁嘉的本意是让松赞悉若发泄一下,免得他难以释怀,但却意外的被殃及池鱼,成了松赞悉若灌酒的对象目标,最先倒下了。
“火,着火了……”
就在松赞悉若到了似醉非醉,半醉半醒的时候,营外突然传来了兵卒的惊呼声。
松赞悉若囔囔道:“叫,叫叫什么叫,走火了,灭了就是了,这点小事,喊什么喊……”他舌头打结,说话都不太流利。
在万人集结的军营,意外走火的现象并不少见。
松赞悉若若是清醒的,自然不会大意,可他已经醉了,思绪完全转不过弯来。
火很快的就被熄灭了,喧闹的大营也渐渐的转回了宁静。
杜荷藏身在军营暗处,已经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阴谋让人防不胜防,阳谋则让人防无可防。
史宁嘉自以为看破了杜荷的计谋,但实际上他只是看穿了一种破敌手段。
不管松赞悉若会不会失去理智,最后都无碍杜荷计划的施行。
史宁嘉防了第一招,防不了第二招。他以为不攻就没事了,却不知他们不攻,并不代表象雄国不攻。
杜荷手下的踏月留香已经打听清楚了,松赞悉若带领的这两万兵马绝大部分都是近年来招募的兵卒,根本不是身经百战的勇士。真正的吐蕃精锐,都让松赞干布调往前线,用来对付战无不胜的唐军了。
象雄国除了那些亲卫禁兵,大多也都是新兵蛋子,战斗力也说不上多少强悍。双方都是半斤八两。
在兵卒战力相当的时候,考验的就将是将帅之间的能力。
谁指挥得当的,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杜荷做的就是让松赞悉若彻底失去指挥能力。
此事听起来天方夜谭,实际上并不以为然。
松赞悉若此人骁勇善战,但却有两个毛病,性急暴躁,外加酗酒,嗜酒如命。松赞悉若因为大姐惨死,心中集结了一股可怕的恨意。
这种恨意聚集在胸,散发不出,会让人为此疯狂。
人在这种被逼无奈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逃避,逃避现实,避开一切。
有的人会选择喝酒,有的人会选择打架,以此抒发自己的不满,烦躁。
就算是不喝酒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会喝酒买醉,不会打架的人,也会率先动手。在军营中,作为军中大将,自然不可能拿将士来发泄,喝酒自然就成了他唯一的发泄方式。
杜荷在入夜之后,即悄悄的出了平都山口,与踏月留香汇合,并且独自一人借着月色潜入了军营查探。
如他所想,吐蕃军营防御很松懈,固然松赞悉若作战经验丰富,做了严密的布防。可新兵就是新兵,警觉性对突发事情的处理,远远比不上老兵那么纯熟。
火是他偷偷放的,做出了不小心走火的样子,目的即是为了试探一下营中的虚实。
吐蕃的动向都在杜荷眼中,乱糟糟的应对与松赞悉若的不闻不问,一切都证明了一点。
他成功了。
悄悄的退下,在与早已经潜伏出要塞的象雄国大军汇合。
瑶池得到了杜荷的指示,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以最精锐的禁军亲卫为前锋,冲向了吐蕃军营。
一刹那间,杀声四起,漆黑的夜到处都冲刺着阵阵的惊怒声,哀嚎声……
吐蕃将士还没有反应过来,营地后方又传来了起火的音讯。
起火的地方不只是一处,而是十数处,四面开花,几乎覆盖了整个军营。
踏月留香在乱糟糟的军营中立威了。
别看是一把小小的火,可在乱军中却是致命的。
吐蕃将士还以为后面又来了敌军,不知应该顾前还是顾后,使得遇袭混乱的营地,更加的不成建置。
这种局势是最能体现一个将领指挥水平的时候,良将能够凭借经验的丰富,以及出色的指挥艺术,将军队当作手臂,击溃来敌。
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松赞悉若已经无法指挥战斗。他得到了消息,打算亲自带队,击溃来敌。他的意识还算是清醒,可大脑四肢却不听指挥,还没走两步就倒在了地上,起不了身子。
胜负在松赞悉若喝酒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定死了。
吐蕃军因为失去了指挥,一众新兵又缺乏自我迎敌的军事素质,面对犹如天降的象雄军,根本无法组织像样的攻势,被杀的溃不成军。
最后瑶池亲自领着亲卫军杀到了松赞悉若的中军军帐,不可一世的吐蕃大将正坐到在地上,一旁倒着一根铁棒,那是他的趁手兵器,现在的他连拿兵器的力气也没有。
“拿下……”瑶池冷冷的笑着,终于吐了一口被欺负的怨气,只觉得心中无比的畅快,脑中也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个人。
那个自己所看上的男人,想起了他给自己说计划时的自信笑容,再一次坚定了心中的意念,觉得自己没有看走眼。
松赞悉若被擒,吐蕃大军兵无战心,溃不成军,而瑶池领着象雄国的兵马一口气追击了三天三夜,吐蕃的两万大军,几乎全灭。
这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战役,但却大大的激励了象雄国上下的士气。
因为自象雄与吐蕃开战以来,这尚是破天荒第一趟的首场胜仗,并且胜的是如此轻松漂亮。让几乎对胜利不抱有希望的象雄子民,重新点燃了胜利的希望。
当天夜里,杜荷如往常一样来到瑶池的营帐。
吐蕃已破,杜荷本不用如此偷偷摸摸,但为了瑶池拥有足够的威信,杜荷并没有跟她抢这份功劳,依旧决定站在暗处,没有现身。
在营帐里,瑶池已经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他刚进营帐就有一股特殊的酒肉香味扑面而来。
“什么味道,好香……”杜荷深深的吸了口气,他算是富二代,家中不缺什么美食佳肴,但此刻刺激他味觉神经的香味,却从未在哪里闻到过。
瑶池笑道:“这是我们象雄国的特产牦牛肉,配合王宫里的独门配料,当世之上,独一无二……你来尝尝……”说着,她从瓷锅里夹了块,递向杜荷。
杜荷笑着伸头张口接过,嚼了几口,眼前一亮,牦牛肉他吃过,但这回吃的味道却大不一样,不论是味道还是嚼劲都是原来吃的十倍以上。
“好吃”杜荷不住点头称赞。
瑶池笑颜如花,在幽暗烛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娇艳,别有一番美态,她端起了壶酒,给杜荷满上,别有意味的笑道:“我象雄国今日能胜,全赖你的出谋划策。瑶池这里敬你,这也是我们象雄国的特产,未必就会比你爱喝的杜康差。”
杜荷也受到瑶池喜悦的心情所感染,打趣道:“美人敬酒,岂有不喝之理。”说着,端起杯子,一饮而尽。酒入喉香醇,却是好酒,不过总觉得有股特别的味道。他对于象雄国的酒,没有什么研究,还以为就是这样的,也没去在意。
杜荷这几天身在军营,吃的都是一些干粮粗食,难得有这等美食,又有美女不断的劝酒,吃的极为痛快。
肉大口大口的吃,酒咕咚咕咚的喝。
渐渐的杜荷越吃越是觉得不对头,胸膛闷热,口干舌燥,身上都在不知不觉中冒除了虚汗,眼睛也渐渐的迷蒙了,“这……还真热……在这冷的时候,吃这热乎乎的东西,就是舒服……”
杜荷说着脱去了外衣,无意间瞄了坐在对面的瑶池,傻眼了。
痴痴的看着……
瑶池还是瑶池,什么变化也没有。
但杜荷却变了,眼睛直勾勾的,几乎要喷出火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欲望从心底的最深处冒出来。
“酒里有……”杜荷如此念头一闪,确听瑶池笑眯眯的说着:“你不要我,只能我要你了……”
第十三部 泱泱大唐 第692章 逆推
瑶池说这话的时候,心情是万分的复杂。因为当年在长安的种种经历,她对于杜荷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甚至立誓不忘记他,决不出嫁。这份情义就如陈年的老酒,越酿越香。
杜荷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不但给了她一个天大的惊喜,还让她挤压以久的情感爆发了。
女人都易动情,杜荷不畏艰险,冒死从山崖下上来,助她一臂之力。这种情义就算是铁石心肠,也会动容,更何况在意爱心泛滥的瑶池。原本就至死不渝的心,更加坚定了。
当初邀请杜荷上床的时候,她就有了献身之念,还曾故意装睡,暗行挑逗之事。只是杜荷全然无动于衷,老实的就跟木头一样,一动不动。有时候,还能隐隐约约的从嘴角缝隙中听到“几只羊,几只羊”的细微声音。
瑶池并不知道数羊是一种后世人奇怪的自我吹眠方式,只是暗恨在心,自己这么一个大美人睡在一旁,不闻不问,数什么羊。
瑶池更想不到醒着的时候杜荷是一块木头,睡着的时候却成了一个色狼。能够准确无误的将她搂在怀里,有时枕着她胸口中间睡,有时把手伸进肚兜,握着她从来没有被男人触碰过的雪岭山峰,让她难以睡得安稳的同时,也有些春心荡漾。
随着局势的发展,到了今日象雄国的局势已经逆转,在杜荷是神机妙算下,吐蕃军大败。
瑶池心中固然是万分的喜悦,然而胸中却充满了愁绪。因为她知道,杜荷就要走了。
杜荷的身份是三军统帅,他在前线还有十万大军需要打理,是不可能在象雄长时间的逗留的,战胜之日,也将会是他离开之时。
想着杜荷的离开,想着这一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够再见,瑶池心中更加难受,也暗自做了决定,一定要给自己留下一个回忆,也要给杜荷留下一个好的回忆,让他永远记着自己的存在。
于是乎,瑶池便动了心思。洗了一个澡,悉心打扮,准备好了酒菜,备好了能够激发欲望的春药,决定来一次逆推。
杜荷理智不断被蚕食,瑶池也放开了手脚,上前抱住了杜荷。
杜荷闻着瑶池那一身刚刚洗浴过后的香味,多日憋着的情欲在药物的催发下也喷发出来,对着那诱人的香唇,重重的亲吻下去。
两人就如干柴与烈火,越是触碰,却是难以自控,一起滚到了床上……
一夜风流。
杜荷在途中已经清醒,想着瑶池初试云雨就受到自己不知轻重的猛烈摧残,心中又爱又怜,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再一次以最温柔的手法,最贴心的话语,将瑶池送上高峰。
“我……明天就要走了……”杜荷不是不喜欢瑶池,在心底对于这个敢爱敢恨的痴情姑娘,还是有着好感的,只是因为他给不了瑶池幸福,不愿意让留她一人在青藏高原这里望穿秋水。
但如今事情已经发生,杜荷就必须要担起这个责任。
“我知道……”瑶池脸上挂着满足的,如愿以偿的笑容,虽然依然有着深深的不舍,但有了这一夜,一切都知足了。
“跟我回长安吧……”杜荷亲声的说着。
瑶池怔了怔笑道:“这个问题我现在给不了你答案,等灭了吐蕃之后吧。到时我一定给你一个答复。”
翌日一早,杜荷向瑶池告别。
瑶池强忍着不舍,送他远去。
即将别离之际,瑶池道:“就如我父王说的,只要有用得到我象雄国的地方,只需来一个口信,象雄国上下都愿出一份力。”
杜荷本打算客套说好,话正出口,心中一动,道:“不可,听我的,我走后,你们立刻退回平都山口,继续依仗平都山口的天险与吐蕃对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擅自出兵。”
瑶池一脸诧异,这好不容易夺回来的失地,就这样拱手送出去,实在让她心有不甘。
杜荷淡淡笑道:“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只要你们象雄不遭逢大败。吐蕃就必须要分兵来对付你们,防止你们在他们与我军决战的时候,偷袭他们的大后方。说句跟容易懂得,千日防盗,比千日做贼,要难的多。”
瑶池因为杜荷的关系,对于唐文化很是热爱,当年一回到象雄,便找了精通唐文化的师傅学习,多年来,从不懈怠,对于唐文化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兼之这些年的军旅生涯,让她在兵事上有着一定的水准,明白了杜荷的用意。
现在的象雄就是一把匕首,随时随地都可以刺入吐蕃的后方心脏。吐蕃不可能无视他们,只要象雄国一日死守平都山口,做出随时进攻的假象,吐蕃就不得不分一路兵防守。
这样也就等于帮助大唐削弱了吐蕃的军事实力,让双方的差距拉大。可如果象雄国让吐蕃击溃,吐蕃就能全心全力的与大唐誓死一斗了。
杜荷固然不怕吐蕃的誓死一斗,但战场是决生死之地,能够削弱敌方的实力,也就意味着可以减少一些己方的伤亡,何乐而不为?
瑶池有些自知之明,心知吐蕃真正的精兵强将,并非是她能够对付的,尤其是松赞干布本人和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钦陵。
战可以牵制吐蕃,但有败的危险;不战,同样能够牵制吐蕃,却没有了任何危险,即是如此,何必再战。
瑶池明白。
松赞悉若战败的消息传到了吐蕃,吐蕃上下哗然。
在所有吐蕃人的心里,象雄已经是吐蕃的囊中之物了,拿下他们只是时间问题。无人想到,咸鱼竟然能够翻身,一举横扫了两万吐蕃军。
“砰”
在松赞干布的军帐里,吐蕃的赞普,吐蕃的王松赞干布重重的将钟爱的紫砂壶摔在了地上。
现在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唐军不断的整军备战,让他感受到莫大的压力。现今后方出事,更是让当前的情况,雪上加霜。
“怎么回事,怎么会败……”松赞干布想不明白,松赞悉若这么一员身经百战的良将,怎么会好端端的阴沟里翻船,栽在一个黄毛丫头手上。
钦陵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让通报的令兵,细说经过。
当松赞干布听到大姐已经惨死象雄后,身躯不由得微微一颤,一股猛烈的杀心直窜心头。但他毕竟不是松赞悉若,忍着怒意道:“钦陵,你怎么看?”
钦陵不过二十五岁上下,可却已经有了名将之风,沉重道:“应该是得了高人的相助,洞察先机,将我们派出去的人一网打尽,接着利用长公主来施行明谋,让少将军失去理性,从而落败。每一步,恰到好处,妙至毫厘,瑶池应该不具备这份心思……赞普,现在的象雄就如一把利刃,随时随地都能够刺入我们的胸膛,不能不问。”
松赞干布默然半晌,问道:“象雄国的兵马现在驻扎何处?”
传令兵道:“已经退回了平都山口,并没有乘胜追击。”
松赞干布脸上的血气又消失三分,深深的道:“错不了了,瑶池得到了高人的相助,好了不得,步步为营,逼得我们走投无路……好狠……”他有些后悔了,唐朝果然不是好对付的。顿了一顿,昂声道:“钦陵,我给你两万兵马,用尽一切手段,务必要击溃象雄国的有生力量,让他们无法对我们后方造成威胁。另外,传令下去,全军撤退三十里……避开与唐军正面抵抗。”他原本想趁着唐军不适应高原气候的机会,与唐朝一战,希望能够逼退唐军。
但如今形势急转,他们完全处于下风,再战,将会失去意义。
杜荷回到了青海营地。
来到营地的第一时间,杜荷即前往营地,视察兵卒的情况,看看他们是否已经能够适应这里的气候条件。
走访各处营地,一个个唐军已经渐渐的摆脱了瘟鸡似得状态,精神战力都有着显著的恢复。
不顾毕竟这种气候不是那么容易就习惯了,离唐军真正的巅峰战力,还相差极大的一段距离。
杜荷摇头暗叹,这高原气候,果然是致命威胁。
吐蕃军的战力他见识过,经过三年来的历练,比起当初应该只强不弱。受到气候影响的唐军,毫无疑问,在战斗力上已经逊色于吐蕃了。
斗智不斗力,杜荷心中暗自决定了作战方式。
来到房遗爱的营地,杜荷意外的发现一个个的陌刀卫热火朝天的训练着,比之一般的兵卒,要精神许多,奇道:“遗爱,你们没有受到影响?”
房遗爱一脸古怪,答道:“我也奇呢,我是没什么事,我麾下的这些兵,开始的时候受到了一些影响,现在已经好了。”
杜荷记起脑中会有高原气候的原因,心中恍然,陌刀卫是重装步兵,他们最大的长处就是体魄惊人,能够长时间的持拿重型武器战斗。体魄好,身体强壮,强壮的人,免疫力自然要远胜常人,受到的影响是最低的。
看着陌刀卫的战力不减,想着一路来吐蕃的地形,杜荷知道自己手中正拿着一张王牌。
第十三部 泱泱大唐 第693章 借势
巡视过军营过后,杜荷下令召开临时会议,了解当前之局。
这一个多月,杜荷都在象雄,对于吐蕃的事情,他能够从踏月留香那里知道一个大概,自己营中的事务,便不太熟悉了,需要好好的了解一下军营中的情况。
会议的消息很快传给诸将。
当消息传到牛进达与辛獠儿耳中之时,他们两人正在一起聊天,东拉西扯。
牛进达在早年是瓦岗寨的一员大将,与秦琼、程咬金交厚,当时瓦军岗失败后,他与秦琼、程咬金等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降于王世充。但因不满王世充多诈,与秦琼、程咬金一起投奔了李唐,受到了李世民的隆重接待,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将领之一。贞观七年,牛进达出任邗江府统军,正遇嘉州、陵州的僚民举兵反叛,牛进达率戍守在此的刊江府兵将其击败,平定了叛乱。贞观八年,吐蕃求亲不成,率兵来犯。李绩诱敌深入,将吐蕃军诱入埋伏圈。牛进达领着本部大军,第一个击溃了吐蕃撤退时布下的防线,为大唐立下不菲的战功。
辛獠儿也一般无二,他也是李唐宿将,在李世民初展头角的时候,就是李唐的一位下级军官,凭借着战功一路而上。在唐征高昌的战役中,辛獠儿随侯君集追击西突厥逃兵,独领右军与侯君集并力,击溃八万突厥大军,从而提拔为右领军将军。
两人都算是唐军老将,相互相识,关系不错。平时各分东西,难得一见。趁着此次聚兵作战的机会,两人的情义升温,常在一起闲聊。
得到杜荷召他们开会的时候,二将先后一怔。
牛进达撇了撇嘴道:“还知道回来,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一个月,一回来就指挥这个指挥那个,好大的架子……”牛进达作为一员老将,对于杜荷成为他的顶头上司,心底是有些排斥的。
不过任命是李世民所下,也容不得牛进达反抗。
牛进达只想看看,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杜荷究竟有多少真本事。哪知杜荷抵达青海不久,消失了,将所有事情都推给了张亮。没有做出一件让他信服的事情,心中对于杜荷也就不尊重了。听他传召,冷笑着嘲讽了几句。
辛獠儿紧张的左右望了一眼,低声道:“牛兄弟,有些话可不能传入他人之耳,就是大总管在怎么不是,心中明白就成。要知道,祸从口出,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牛进达“哼”了一声,气怒道:“怎么不能说了,陛下早在多年前就广开言路,让人指出他的不是。杜荷难道比陛下还了不起,回头我就写密函,告他去。”
这命令传下,牛进达就算再怎么的不满,也不能不前往。脑中固然想着,如何用词来弹劾杜荷,脚下却直往中军帅帐走去。
唐军军纪严明,号令一下,所有将军都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抵达。
杜荷领命没下多久,一众将军已经赶到军帐候命了。
杜荷问起了自己离开后的情况。
张亮作为副手,将这一个月,自己代行事情的一些关键,详细描述。
与牛进达一样,张亮心中也有着小小的不满,他并不知道杜荷干了什么事情。当日,杜荷离去,也只是含糊不清的找了一个理由。那时候,他还以为杜荷去去就回,哪里想到,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杜荷是所作所为完全称得上是失职了。作为统帅十万大军的统帅,抛开大军,不闻不问,一月之久,这是相当严重的事情,就算是杀头,也不为过。
不过他混迹官场数十年,城府极深,心中不满,也未表露出来,只是担心因为这事,会让军中诸将对杜荷有着异样的感觉,致使将帅无法齐心。
牛进达、刘兰、辛獠儿、刘伯英等将军也各自汇报了一下自己所部的情况。
因为杜荷的失职,这些将军也没有了原来的热情,对于他这位主帅都有些排斥了。
刘兰达麾下多为轻骑,负责情报打探,这时出班道:“大总管,刚刚末将得到消息,前线的吐蕃军不知为何,在昨夜撤退了三十里,现在一个叫众龙驿的地方驻军,看他们在修葺防御工事,似乎有死守之心。”
刘兰话音一落,张亮、牛进达、辛獠儿、刘伯英等将先后愕然。
吐蕃陈兵边境,用意明显,是打算在唐吐边境展开阻击,他们也随时都做好了与吐蕃在边境一战的准备。
结果他们什么也没有做,吐蕃就先一步退了,让他们觉得意外又惊讶。
张亮疑问道:“这……吐蕃无故撤退,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末将怀疑,吐蕃藏有什么阴谋……”刘兰接话说道,这个刘兰文武双全,也是一位宿将。曾任隋鄱阳郡书佐,大业三年,綦公顺率三万义军攻阳郡城。城中食尽,綦公顺认为胜利就在眼前,放松懈怠。刘兰集合城中勇士百余人,发动奇袭,一举捣乱地营,城里兵将继而支援,綦公顺大败,弃营逃走。后因同僚嫉恨,归降綦公顺,助綦公顺一个平庸的义军首领,成就了不小的业绩。贞观十一年,他设反间计击败突厥残部,李世民亲口赞他智勇两全。
便如杜荷昔日说的一样,初唐无庸将。就算撇去李靖、李绩这些名动天下的大将,随随便便找几个不怎么出名的,依然有着出众的战绩,让人瞩目的才干。
杜荷微微一笑:“你们多虑了,之所以吐蕃退兵,是因为象雄国在平都山口歼灭两万吐蕃军,他们不得不分兵去对付平都山口的象雄军。这兵一分,本就不占实力的他们,更加被动,自然不敢在与我军正面抵抗了。这松赞干布,能进能退,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听杜荷如此一说,诸将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好奇他为何知道的如此清楚。
杜荷笑着解释道:“这也是我这几日不在的原因了,在做的各位都是我大唐的老将。作战经验丰富,在如何训练兵卒,如何让兵卒尽快适应这里的气候,我还真插不上手。也就估摸着怎么样才能干点利于我唐军的事情,象雄国的公主瑶池是我的朋友,趁机跑了趟象雄,帮了她们一点小忙,顺便给我军制造有利战机。”
他解释自己离开的缘由,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杜荷并不是那种毫不通晓人情世故的人,反之他对于人心还是把握的相当准确的。他能够猜中这些老将的心中想法,也能理解他们对自己的那些许淡淡的排斥。毕竟人无完人,并非所有人都是圣人,都那么的高尚。
攀比之心,人皆有之。
将心比心,换做是他,让一个小他数十岁,资历差他数十年的人在面前趾高气扬,耀武扬威,也会有些受不了。
他这一走,当了甩手掌柜,将所有事情都丢给他们这些老将,老将们本来就有些芥蒂的心,自然会更加的严重。
将帅不和是兵家大忌,故而杜荷非常理智的说明了自己在这一个月里,做了些什么说了出来。
诸将你眼望我眼,心中尽皆肃然。他们都是通晓兵事的将领,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杜荷能够在短短的月余内,帮助一无所知的象雄破敌,实在是了不起。
老将们大多都是重视实力之人,固然不知其中的详细缘由,却也能够想象当时处境的困难。对于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取得非凡战果的杜荷,心中也生出了些许的敬意。
尤其是牛进达更是惭愧,上前道:“末将误会大总管了,还以为大总管不顾正业,打算参大总管一本,实在惭愧。”
牛进达的是个直肠子,他完全可以不说这番话,杜荷也不会读心术,不可能知道他心中所想。但他还是说出来了,因为心中的愧疚,觉得自己误会了杜荷,实在不应该。
杜荷哈哈一笑,“牛将军,你只是做了一个将军应该做的事情。完全能够理解,我杜荷也不是斤斤计较的娘们,不会在意的。与其将心思放在这毫无意义的争斗上面,不如好好的想一想破敌之法。诸位将军,以为如何?”他环顾了帐内的所有大将一眼。
他这句话是对所有大将说的,就是要借助牛进达的事情,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