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杜荷在长安相见,面对杜荷孟浪的邀请,这羞愧之余,心中却暗自有些欣喜期待,晚上都有些难以入眠了。结果等了几日,毫不见音讯,这才明白被放了鸽子,心中气恼,故而遇到武媚娘的时候,才会暗自的发着牢骚。

今日徐慧本是打算夜游长安的,然而在客栈受到了杜楚客的邀请,让她往渭水一会,参加士人聚集了交流会。她并不怎么了解长安的情况,心念着杜楚客是杜如晦的亲弟弟,杜荷的叔父,他举办的交流会杜荷有可能会参加吧,也就动身前往了。却不知杜楚客虽然是杜如晦的弟弟、杜荷的叔父,但是他站在了李泰这一边。杜如晦苦劝不听,双方只好断了往来。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很深的交集。

来到魏王船上,徐慧发现郑世美竟然是主角之一,有种上当的感觉,更不理会他。

这好不容易在船上遇到一位谈得来的人物,郑世美又来上前搅和挑衅,让徐慧心中的厌恶更甚。就在她准备离去的时候,郑果的一句“杜荷远远不如”让她顿住了脚步,而郑世美那理所当然的态度就像是导火索,将心中对于郑世美的厌恶测底的点燃。

虽然徐慧对于杜荷放他鸽子的行为很是愤慨,可在她的心中杜荷始终是一位大仁大义,为了救十五万中了瘟疫的百姓,不计较个人安危的英雄。郑世美这种连基本道德都没有的人,也配与之相比?

恼怒之下,也没有给郑世美留有任何余地,毫不留情的就说错了对郑世美鄙视。

“杜荷才情无双,他人怎配相比?”

一句话,直接表示郑世美别说与杜荷相比,他连比较的资格也没有。

他话音一落,郑世美的那张俊脸燥热的涨红。

让自己心仪的女人如此嘲讽鄙视,这让他一个大男人情何以堪。

杜楚客之所以会邀请郑世美,实因郑世美的拜托,心知郑世美对徐慧有意,忙上前打圆场道:“才不分高下,我那侄儿确实有着非凡的才干,但郑世侄名传荥阳,也不差吗。”

徐慧毕竟是江南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也知说的有些重了,冷哼了一声,不再理会。

郑世美却忍受不了心中怒火,他长这么大,一直都是第一,还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羞辱,更别说羞辱来自于让他心动的佳人。

“杜荷算什么东西,他甚至不敢应我的邀,凭什么跟我相比?”他红着眼睛,粗声喝着。

徐慧也气红了脸,怒道:“别太自大了,无论人品才气,你根本没有一点能够跟他相比的。”

郑世美怒发如狂。

人群中的郑果也是一脸的焦急,这拍马屁排到马蹄上,若不能给郑世美挽回颜面,恐怕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他左右寻思,意外见徐慧气红了俏脸,不免一呆,暗思郑世美将矛头指向杜荷,并没有为难徐慧啊,看那神情,岂难道?

他心思一动,低笑道:“徐姑娘如此为杜荷辩护,难道你们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他是一个小人,小人最擅长的便是指东说西,颠倒是非。他并没有说是什么关系,也没有说特别的话,但人的思想往往控制不住的往歪处去想。

郑果这么一说,四周看戏的人都对徐慧投以了异样的眼光。

徐慧一个黄花大闺女让人如此怀疑,气得泪珠都浮上了眼眶。

便在这时,河面上传来了低沉的吟唱。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低沉的吟唱在渭水上空回荡,深沉的音调,磁性的声音,在述说着一段凄美的却又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的故事:手艺精巧绝伦织女,在王母的逼迫之下,只能倚靠闪亮的星星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他们相隔万里,无法见面,但相逢的美好一刻,却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

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意,就像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但是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一夕佳期如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叫人寸断肝肠……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以至于极。就在这时,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急转直下,道破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一首短暂的词,悠悠的故事,将牛郎织女从分别的悲苦,到相见的喜悦,由相见的喜悦,转入离别的不舍,最后以画龙点睛的爱情真谛结尾,将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

在这船上待着的没有一个庸俗之辈,诗句也不算是深奥难懂,只要细心体会,即能明白。

一时之间,船舫上的人都痴了。

“是谁?是谁在吟诗?”

所有的人脑中都有这个念头。

他们不约而同的往船外眺望。

不远处,一艘小小的扁舟,渐渐远去。扁舟上一位俊朗少年正兴致高昂的摇着桨,在他附近一位拥有着天仙姿容的女子,正伸手戏水,笑吟吟的将河中水泼向摇桨的男子。

“是杜荷跟长乐公主,那首诗,是杜大人做的。”人群中传出了一阵低呼。

杜荷与长乐都是长安风云人物,识得他们的人不在少数,已经有人将他们认出来了。

其他不认识的一听的杜荷,也不觉得意外。

杜荷的才华,在长安年轻一辈中,已经是公认的第一,无可比拟,无人不服。只有郑世美这类外来人,才会不自量的找他挑战。

郑世美此刻的眼中傲慢不在,剩下的只是颓废。

他是诗作的确实不错,然而与杜荷的一比,却是天囊之别,那是天与地的差距。

撑船远去的正是杜荷,杜荷带着长乐游湖,打算在上游观看万盏河灯顺流而下的景象,至于李泰横船河心的霸道,他并不以为意。他就不信李泰有本事将整个河道都占了去。

当他驱使小舟路过李泰船舫的时候,正好听到了郑世美打算以七夕为题,吟诗助兴。

长乐也是一个才女,对于诗赋略有涉猎,有心听一听应景的诗句。

杜荷闲着无事,也应了长乐的要求,在一旁停泊。

魏王船舫规模极大,杜荷租借的扁舟却是极小,也无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杜荷、长乐想不到事情会牵扯上身。

最初杜荷并不打算如何,郑世美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一个人难道还要跟一只耀武扬威的蚂蚁计较不成?

但事情牵扯到徐慧身上,杜荷便不能不闻不问了,怎么说这徐慧都是他的朋友,又是在为他出头的情况下,受到的欺负,无论如何都不能罢休。也不怕人笑话,他那点作诗的水平,实在无法拿出来献丑,不得已只能盗用秦观的《鹊桥仙》了。

他相信《鹊桥仙》一出,郑世美绝对不敢在放肆了。

杜荷不愿让别人打扰他与长乐的兴致,直接驾船离去,在渭河上玩了一个尽兴。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已过,游人渐去,河上的河灯零零散散,以是不多。

杜荷打算回城,去城隍庙做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来到河畔,长乐道:“不知那对老人家是否还在,我们去打一个招呼可好?”

杜荷也有意如此,欣然同意,这方才走到附近,确听一人阴笑道:“小娘子,独自一人,不觉得寂寞吗?让哥哥我陪陪你吧……”

杜荷脸色一沉,却见一个做书生打扮的人正在调戏一个妇人。

书生有些眼熟,原来是辩机,他改了书生样,险些让人认不出来。

另一个妇人也有些眼熟。

杜荷突然间吓得有些脚软,那……那……

那妇人……

怎么看,怎么像是长孙皇后……

第十一部 京师内乱 第593章 调戏皇后

杜荷的目光有些呆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拉了拉长乐一把,问道:“那个妇人,像不像你的母后?”

长乐的心神也然这突发事件给吸引,只是天色昏暗,她的眼力远远比不上身怀内功的杜荷,只看得清对方轮廓。固然觉得妇人的身影有些眼熟,也不会往长孙皇后身上去想。

经杜荷这一提醒,那朦胧的轮廓,在她眼中渐渐清晰,惊呼了一声:“确实像是母后……”随即却又满脑子的疑问:“可不应该啊,母后怎么会来到这里?”作为一国之母,长孙皇后只有在特大喜事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公众面前,平日是不可能走出皇宫的。

杜荷也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脑中突的想起他更李世民谈论过此事,难道?

如此一想,已然确定,那个经过乔装打扮的妇人就是大唐帝国的国母……长孙皇后。

杜荷脑袋有些单机了,那妇人是长孙皇后,这岂不就表示辩机在调戏一国之母,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辩机和尚,称得上千古第一人,或者是第一茶几更加恰当。

他不及多想,已经施展轻功上去营救。

杜荷并没有认错。

妇人确实是长孙皇后,那书生打扮的人也的确是辩机。

故事说来却有些戏剧性。

李世民让杜荷的话说的心动,他的性格素来胆大敢拼,在这值得纪念的夜晚,微服私访,正对了他的胃口。长孙皇后虽然贤惠,不同意李世民这么做来。可她终究是一个女人,女人多情,李世民的出发点是为了纪念他们初次见面,为了与她渡过一个温馨的两人世界,抛开一切身份,做一对实实在在的夫妻应该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柔情,几乎没有一个女人能够拒绝。

长孙皇后自然不行。

微服私访,成为了定局。

李世民的行程恰好与杜荷相反,他们是先城内,最后再来渭水游玩。这一对大唐地位最崇高的夫妻,在这一夜找回了年青时候的回忆,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夜。他们的最后一站就是杜荷与长乐做河灯的摊位。

那一对老人家在中年的时候,就如接待杜荷、长乐一样,接待了第一次约会的李世民、长孙皇后,小小的摊位,对于他们来说也有着独特的意义。以往每每七夕出游,这摊位是他们必光顾之处。

两人来到了摊前,十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摊主渐渐老去。此次会面,李世民、长孙皇后都感到有些物是人非,叙旧闲聊之后。看着摊子上的材料,长孙皇后来了兴趣,依照记忆,打算做一个,投入河中,不负如此良辰。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一夜游玩,这腹中有些饥肠辘辘。不比以前从军的时候。打仗环境艰苦,李世民作为主帅,一天不吃,很正常,习惯了,耐得住饿。现在的他当了十三年的皇帝,锦衣玉食的,早已不复当年,肚子一饿,心底就闹着慌。见长孙皇后手艺已经生疏,笨手笨脚的,一时半刻,也好不了,动了买点小吃的心思,知会了一声,离开了。

辩机就在李世民离开不久,优哉优哉的从一旁经过。

此时此刻的辩机,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和尚。当年的辩机,抛去重名不说,还算的上是一个合格的和尚。对于佛学有着一定的研究,还是有些才华的。尽管有些色心,但却没有色胆,没有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在李承乾的逼迫之下,他堕落了。

《新封神榜》最后一集中女娲说纣王“走入了极端,在放荡中变坏,在骄阴中变态。”这一句,恰好可以用在辩机的身上。

在屈服与李承乾之后,辩机受到了异样的关爱,较之当年的称心更甚。辩机所思所求,李承乾无不答应。李承乾不喜汉化,对于突厥文化很是赞赏。突厥人因为科技落后,生产力低下,对于性爱很是开放。除非是那种钟爱,不容他人染指的禁脔,妻妾就如货物一样,可以与人分享的。

李承乾除了太子妃不让辩机动以外,并不反对辩机与他的侍妾欢好,让他一个和尚尝到了女人的滋味。

辩机作为一个男性的面首,骨子里刻入了自卑的感情。为了掩饰这种自卑,他开始无度的使用李承乾赋予他的力量,通过打压他人,来发泄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在自卑与女色的诱惑下,辩机无论是思想还是精神完全的堕落。

这一日七夕节,李承乾要做一个乖宝宝,老老实实的在东宫待着。

因为吸取了当年称心的教训,辩机并不住在皇宫里,而是一处隐秘的别院,只有在需求时,才会入宫,或者李承乾出宫相会。辩机知道李承乾不会来找他,也乐的在青楼招了三位姿色不错的妓女在渭水上嬉戏。

就在他打算回府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长孙皇后。

辩机对于人妻有着一定的偏爱,长孙皇后的丈夫是大唐皇帝,无疑是人妻之最,极品中的极品。虽然年近四十,但因为保养的好,并没有显得入的出老,容貌不及长乐出美,却有五分的相像。气度华贵,作为国母的她,比之长乐更胜一筹。

这一下,可亮瞎了辩机的那对狗眼。

在辩机心中,长乐是近似女神的存在,他不敢想象,而面前的这位与长乐有五分相像的妇人,却是一副寻常人家的装扮,完全是自己现在可以染指的对象,心念一动,也起了歪心,上前调戏。

长孙皇后的心里甜蜜蜜的,虽然她不赞同李世民这冒险的举动,可是那一片深情,却让她身处蜜罐一样,挂着甜美的笑容,编织着河灯。她万万想不到有人会将主意打在她的身上,而且口出秽语,举止轻佻,甚至还伸手来触摸她的脸蛋,这种事情自从她嫁给李世民之后就不曾遇到过了。

“放肆……”长孙皇后气得脸色巨变,那张风韵犹存的俏脸上铺上了一层冰霜,身上露出了一股不可逼视的威严。长孙皇后毕竟是后宫之主,统御后宫,也不只是依靠好脾气就能够解决一切事情的。

十多年来,由她亲自下令处决犯错错的后宫妃子侍婢加起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她既有温柔和蔼的一面,也有严厉无情的一面,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此刻她动了真怒,瘦小的身躯中,露出了一国之后应有的气势。

辩机受到了影响,莫名其妙的退了一步,他眼中露出几许疑惑,不明白自己为何突然心虚,但见身后的十名护卫眼中闪过了讥讽的之色,心中也是暗怒。这些护卫都是李承乾安排来保护他的太子府精锐,是侯君集安排的死士,以往他们干的都是战场杀敌的活。如今在调给一个卖屁股的兔儿爷当保镖,实在是屈才。这些铁血汉子心中哪能没有委屈,只是军令如山,不得不从。

此刻见辩机让一个娘们吓到,自然是满心不屑,表露脸上。

辩机心中觉得羞辱,再见长孙皇后的衣着实在不像是什么大人物,将心一横,狞笑的逼上前去,边走边说:“小娘子,不如你从了我,哥哥保证让你醉仙欲死……”

长孙皇后脸色暗变,有些心虚,在皇宫里,她是一国之后,这微服出了皇宫,什么都不是了。

眼看辩机渐渐逼近,人影一闪,她还没有看清楚来人,辩机已经惨叫一声,倒飞了出去。

杜荷及时赶到,对于辩机这个贼和尚他讨厌之极,直接一脚踢在了那张漂亮的脸上,血花飙射,辩机的鼻子塌了,门牙都掉了两个,重重的倒在了地上。他回头一笑,并没有透露长孙皇后的身份。

长孙皇后这才看清来人,悬着的心也松懈下来。

辩机让护卫扶起,看清了搅局的人正是自己的生死大敌杜荷,眼中怒焰腾飞。

杜荷森然一笑:“我先打的你醉仙欲死……”

辩机想起与杜荷的仇恨:若不是杜荷,他不至于成为丧家之犬,若不是杜荷,他不至于当一个卖屁股的兔儿爷,震怒之下,怒喝道:“给我上,杀了他,杀了他……”他大门牙去了两个,说话漏风,只能勉强听的清楚。

护卫辩机的一干死士虽不屑辩机的为人,然而却是真正的军人,视军令如一切,当即抽出了腰间的战刀,向杜荷冲杀过来。

杜荷不欲祸及长孙皇后,挥剑挺身而上。

“当”

刀剑相交,杜荷的剑犹如长了眼睛一样,点在了刀尖处,手中随即挽了一个剑花,刺向来人的手腕。谁知那护卫竟然不闪不避,挺身上前。就在这时,左右两刀,分别劈他要害,只攻不守。

杜荷惊怒,对方刀刀痛下杀手,显然是真要他的命。

其实辩机无心杀杜荷,也不敢如此做。只是在气头上,说了重话。他却不知他的护卫都是军人,对于命令一字一句都不会有任何违抗的军人。

杜荷心知他这一剑若是刺下去,左右逼来的这致命两刀,也将会毫不留情的要他性命。

他收剑回退,十名护卫已经将他围困在了包围圈之内。

他们行动一致,进退如一,俨然摆下了一个高明的阵势。

“又是这一招?”杜荷环顾四周,脸上挂起了嘲讽的笑容。

就在这时,李世民手中拿着几个面饼,正快步向这里走来。

第十一部 京师内乱 第594章 我是太子的人

对于四周辩机护卫摆下的阵势,杜荷深有认识:那是大唐军神李靖根据武侯八卦阵创造出来的阵形叫《小六花阵》,李靖用兵灵活,擅于练兵。隋末动乱后期,李唐一统天下大势所趋。各别诸侯明里干不过李唐麾下的精兵猛将,暗地里招募勇武之士,刺杀李唐的高级将领。

李唐的高级将领身旁并不缺少护卫,然而在战场上杀手比不上战士,在平日里战士面对神出鬼没,武艺高强的杀手就熊了。为此李靖行军布阵,创出了一套合击之术。以十人之力相互配合,陷入阵中的人物,如面对数倍于己的高手围攻。

当初杜荷与李承乾第一次交锋,就曾陷入阵中,束手束脚,脱不了身,若非他轻功盖世,若非瑶池公主相助,恐怕当时就让李承乾给折辱了。

现在他虽无瑶池公主相助,但已然是李靖的半个徒弟。

李靖不收徒弟,但对于大唐的后起之秀,却是因材施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在军事上有不懂的地方,向他请教,他都会耐心的解释。

杜荷对于这个让自己吃过暗亏的阵法有些好奇,也问过李靖,对于破解之法,了然于胸。

此时围困他的护卫,在他面前摆出了这个阵势,实在是班门弄斧了。

《小六花阵》的精髓在于连绵不绝,十个人只攻不守,招招以死相拼,让人无力抵挡。面对这种阵法,任凭你武艺再高,除非你能一招连杀十人,不然都会受到性命之忧。

因为任何招式最薄弱地方就是在背后,面对连环出击的十个人,你只要攻出一招,你的背后就会落入对方的手中。但是只要能够找到规律,判断出《小六花阵》的阵脚,将之制服,即可破阵而出。

“杀……”最先动手的是阵首,左手方向。紧接着阵首左右两名护卫随后挥动了战刀,让杜荷受到三面夹击的危险。便在这时,位于杜荷后方左右两人,也一起攻向他的后心。就在两人动手的同时,杜荷左右手的两人,也展开了攻势。

只是在眨眼间,十人先后以特定的规律,先后对杜荷举起了战刀,个个都表露了有我无敌的架势,刀刀致命。

杜荷此时不急着进攻,也不急着破阵,从这些兵卒出刀的技巧,以及那悍不畏死的神情,已经隐隐看出这些人绝不是寻常的护卫,不是上过战场手上染过鲜血的战士,杀人的时候,绝对不会那么干脆自然。尤其是这种他们处在理亏情况之下。

他对于自己的轻功有着绝对的信心,有心想试一试这些死士的本事,面对四周逼来的战刀,果断采取了避战游走战术。

月亮高挂天空,银色的光芒,照射在十把战刀上,闪闪生辉。随着他们的挥舞,银光闪烁,让外行人看的眼花缭乱。

长孙皇后与长乐都是门外汉,见杜荷意外陷入苦战,心都揪在了一处。此时此刻,在她们眼中,杜荷就如怒涛中的小舟,左右摇摆,随时随地都有翻船的可能。

便在这时,李世民叼着面饼,快步往长孙皇后所在的摊位走去。

目光所及之处,意外见三五人围在一处,指指点点,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心中暗惊,心道:“不会是皇后出了什么意外吧……”

他心中不安,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本来这皇帝皇后即便是微服私访,也会有许多高手秘密跟随保护的。

但是在出宫之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到了他们初次会面的地方,两人说着当时的情形,动情处,难免打情骂俏。

长孙皇后面对这种架势,硬邦邦的回应着。虽然心底高兴,但怎么也放不开手脚。因为她知道在他们四周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作为一国之母,大唐的皇后,面薄的她实在羞于在人前做出过激的亲密举动。

李世民一怒之下,将所有暗中保护的护卫都给赶走了。虽然那些护卫言辞凿凿,但李世民一概不予理会。因为他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保护自己的夫人,也相信自己治下的大唐不会乱的连夜间游玩都会遇上危险。

这还未走到近处,李世民耳中便听到了“乒乒乓乓”的打斗声,眼中也露出了些许惊恐,再次加快了步伐,大跑前进,来到近处,见长孙皇后与长乐并肩站在一处,这才松了口气,但见她们眼神紧张望着前方,这才发现杜荷已经与一众人打的难舍难分了。

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这一干人对战杜荷时,一个个都毫不留情的痛下辣手,眼中利芒闪现,不动声色的来到了长孙皇后与长乐的身旁,询问缘由:“这是什么情况?”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并未如她一样,遇到意外,放心之余,也将情况说明。她气极了辩机,一切经由都是从她那牙齿缝里蹦出来了。

李世民闻言,使才得知自己的老婆,一国之后,竟然让人调戏了。他不得不想:如果不是杜荷及时出现,那么后果会是如何……他都不敢想象下去。

李世民,大唐帝国的君王,在这一刻,竟然为这个不敢想下去的结果吓的打了一个冷颤,为之不寒而栗。

他的那一张脸冰冷的可怕,那双眼睛充满了杀意,没有二话,长剑出鞘,银色的剑芒划过长空,这帝王愤怒的一剑,撕裂了长空,带出了一片血雾,逼近李世民的一个围攻杜荷的护卫由肩膀到腰间,竟然让李世民一剑劈成了两段。

不是李世民偷袭得手,而是护卫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余地。

莫要忘了,李世民当年就是冲锋陷阵的主,是那种一马当先,敢率领三千兵马强冲十万大军的人物,论武艺,也是一等一的好手,大唐王朝位列前茅的猛将。

这剑一出,那位身先士卒的大唐秦王,那位以三千兵马强胜十万大军的大唐秦王再次发威。

剑芒闪过,已有三人死在了李世民的剑下。

杜荷心底暗惊,护卫辩机的这几名保镖,素质之高,让他心悸。固然这些保镖并不能给他照成什么危害,然而据卢子迁所说,类似于这样的劲旅太子府高达两百人。

两百这样的素质超强的兵士,即便是面对十倍以上的两千兵马,也凌然不惧。

这些人潜伏在皇宫里,实在是太可怕了。

便在这时,他耳中突然听到了凄惨的叫声,扭头一看,李世民横眉怒目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入了阵心,长剑挥洒,精妙犀利的剑法如璀璨流星一般耀眼,三人瞬间毙命剑下。

杜荷见李世民出手相帮,也绝了继续试探之心,盘龙剑随身而动,凌厉无匹。

《小六花阵》已经被李世民冲破,那些身经百战的兵士当机立断,抛开阵势,猛攻狠杀。

两敌由杜荷左方窜来,手上明晃晃的长刀配合厉喝暴嘶,迅快杀至。

杜荷鬼魅般闪到两人之间,剑随身转,剑尖分别挑了两人手腕一记,让他们无力持拿兵器。

那料那两人竟然眉头也不皱一下,持刀的手动不了,反手一拳会上,仿佛杜荷挑伤的不是他们的手臂一般。

杜荷暗叹:“好勇士,这些勇士本应在战场是杀敌,如今却……”他狠下心来,由两人中间穿过之际,反手四剑,挑了他们另一手之余,还刺中了他们的后膝盖,让他们测底失去了反抗之力。

杜荷不及李世民杀伐果断,在他制服两人的瞬间,又有一人死在李世民的剑下。

余下护卫见杜荷、李世民勇不可挡,心知事不可为,打算护着辩机撤退。

但是辩机早已让当前的一幕给吓傻了,李世民出手不留任何余地,血腥十足,尤其是第一个人,直接被砍成了两段,血与内脏溅射一地。辩机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吓得手足发软,迈不出步来,心中想逃都无力逃跑。

这些护卫见辩机熊了,竟也不走,眼中存有死志,再度挥刀,向杜荷李世民冲去:他们虽然瞧不起辩机,然而领到的军令却是保护辩机,是不可能舍辩机而去的。想要动辩机,只能从他们的身体上踩过去。

杜荷心中遗憾,这种不畏死的骁勇之士,如今却折在自己手里,他一声长啸,腾空而起,落地时刚好在三名护卫的身侧,盘龙剑闪电劈入,光华一闪而过。这一次他全力施展速度快如闪电,三人连躲避的机会都欠奉,更不用说回刀封架,一个个被挑倒在地。

紧接着他耳中听到了一身闷哼,最后一名护卫也让李世民刺了一个透心凉。

李世民一甩手中长剑鲜血,森然的走向在那里不敢动弹的辩机。

辩机更是惊恐,在他眼中手段狠辣的李世民无疑是来自于地狱深渊的恶鬼,见这恶鬼缓缓的逼近双股打颤,“别……别过了,别过来……”一股黄汤从裤裆中流下,竟然吓得失禁了。

李世民一步一步前进。

那身上的杀气,千古一帝的霸气,就像是洪水一般蜂拥的冲击着辩机那幼小而脆落的心灵。

他几乎要被那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逼疯,扯着嗓子大叫道:“我是太子的人,你们谁敢动我……”

第十一部 京师内乱 第595章 太子哥,怒发冲冠为蓝颜

“我是太子的人,你们谁敢动我……”

这话从辩机口中吼叫出来,他叫的正是时候。

李世民作为一国之君,怎容他人调戏自己的正宫皇后,一生至爱。此时此刻,即便是辩机巧舌如花,说的天花乱坠,唯死而已。

在封建时代,皇帝便是杀一个无辜的人,都没人敢追究他的责任,哪怕是魏征这类的耿直大臣,也不敢说出让李世民偿命的话。更何况辩机是死有应得……

但听了辩机这番话,李世民却不得不停住了脚步,脸上沉着凝重,想起那些护卫悍不惧死的表情,想起那围困杜荷的《小六花阵》。没有一定的身份,还真拿不出如此剽悍的护卫,心中也不由在想:“难道又是那逆子作怪……”

辩机见恶鬼一般的李世民停住了脚步,还以为威胁奏效,恢复了一些胆气,心道:“太子就是太子,一拿出来,果真能够唬住一片……”他狗仗人势,狐假虎威的仰头道:“今日的事情就这样算了,我们互不相欠,不然惊动了太子,小心你们一个个脑袋搬家……”

李世民怒极反笑,眼中却流露着深深的伤痛,以辩机此事有恃无恐的架势,他焉能分辨不出真伪?他知道李承乾有好男风的习性,他心底固然不认同,但自古以来,如此事情屡见不鲜,在魏晋时期,这股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