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他悲剧了。

杜荷以他为例证,这一说辩机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一身的脏臭了。

萧瑀铁青着脸,从杜荷的诗与述说中也了解到为什么杜荷会来砸场子了,他想不到一个寺庙竟然如此的奢靡,怒视着纳言,沉声道:“大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拳头紧握,一字一句饱含着怒气。

“误会,误会”纳言最大的依仗就是萧瑀,他一直都在利用萧瑀的那颗向佛之心,见萧瑀都对他起了疑心,终于慌了,他高声道:“杜施主,这一切都是有理由的。我承认弘福寺里卖的香烛、香炉、佛像、法器等,确实比外界的更要昂贵,但那是因为卖的这些物品都是经过我们高僧开光的。因为开光所以更加的昂贵,这是所有顾客都知道的事情。”

萧瑀一怔,显然也知道开光一事。

“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水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杜荷更为恼怒,到了这一刻,纳言竟然还打算以开光唯有来迷惑百姓,当即毫不客气的道:“纳言,你还真是大湿……好,既然你口口声声说开光了,那我倒要问问……你们寺庙是用来普度众生的,还是用来给人开光赚钱的。”

纳言一脸严肃道:“自然是普度众生,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杜荷戏谑道:“那你们开一次光,要收多少钱,赚多少钱……”

“这……”纳言呆住了,他终于明白杜荷的用心,知道自己已经踩中了杜荷设下的陷阱,被逼上了死路,无路可退了。

假若他在这里承认收了多少,赚了多少,无疑是表示自己的寺庙是给人开光赚钱的,但若说不收钱,那既然不收钱,外面的货,又有什么理由涨价呢?而且还是翻几倍的天价。

长乐听到这里也领会到了杜荷的深意,知道这一战,自己的夫君是胜券在握了。

高阳双眼也露出了憧憬的目光,从一开始的布局,到现今的即将胜利,自己的这位姐夫凭借着一张嘴,将台上这些享誉长安的贼和尚说的哑口无言,打的他们屁滚尿流,连连败退。

萧瑀焉能看不出各中问题,自嘲笑道:“我萧瑀清白一身,想不到在告老之前,还让你们这些和尚污了自身,可笑,可笑……”

他失落的离台而去。

百姓在这一刻已经完全相信了杜荷的话,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让高台上的贼和尚奢侈腐败掉了。

怒上加怒,火上加火,就在这爆发之际。

杜荷面向诸位百姓,高声道:“诸位你们信不信我杜荷?”

万千百姓面面相觑,最初只有几人喊信,但随即山呼海啸,“信”一字,直上云霄。

杜荷伸手制止众人的呼喊道:“我知你们心中有火,心中有气,恨不得将我身后的这群贼和尚都给撕裂了。但你们若这样做,无疑是触犯了国法。你们若是信我,就将此事交给我来处理。我杜荷保证,今日便将此事呈报皇上,让皇上处理,还你们一个公道。”

万千百姓怒火渐去,也知杜荷说得在理,也不愿意在这“佛门清静”之地多待,缓缓退去。

便在这时,从右侧大殿处四人走上了高台。

为首一人径直来到李承乾的面前道:“太子殿下,不知大唐律法在您面前有没有效,如果你说一句大唐律法在你面前屁也不是,我段干志今日调头就走……不然请勿胡乱动用太子的权力,阻挠我们查案。”

第十部 北地风云起 第553章 插手凶案

段干志肺都要气炸了。

这世上人有好几种,有的圆滑世故,有的狡猾如鼠,有的刚直不阿,眼中容不得一粒沙子。

段干志就是这类人物,说来也是奇事。段干志原来是江湖游侠,自由惯了,对于律法天生有着漠视的态度。侠以武犯禁,说的也是如此。可自从加入捕快行列之后,段干志处事的态度明显有了变化。

他不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江湖游侠,而是一个秉公执法的捕快。不论你是谁,只要你触犯了法,段干志毫不犹豫的将你抓起来,哪怕得罪权贵也不在乎。

长安龙蛇混杂,达官贵人,数不胜数。依照段干志的这种性格依照常理来讲,很难有所作为的。

但他幸运的遇上了一个与他有着同样耿直性格的上司,同时也遇上了一位一位有着自虐心向的皇帝。

长安的州府长史黄成义,其貌不扬,但在长安这一亩三分地,谁都要惧他三分。他掌管着长安的刑事诉讼,只要落在他手上,就别想用面子、外来势力解决问题。大唐皇帝李世民吃软不吃硬,他喜欢那种指着他鼻子骂的大臣,不喜欢阳奉阴违的。

黄成义秉公职守,李世民就是冲着他这股蛮劲,才刻意将他提拔至州府长史,让他在长安的这一块宝地上管理的达官贵人。换而言之,黄成义的后台是李世民,谁也奈何不得他,自然也有无人能对段干志怎么样了。

不过年余时间,段干志就混了一个铁腕捕快的一个头衔。

刚刚擒得作恶的淫贼,从黄成义那里得知弘福寺发生命案之后,段干志没有做任何的停留,赶到了弘福寺。他在命案的发生现场找到了同僚魏强、孙凡、王兴三人,得知李承乾乱用太子的权力,竟然阻止他们办案,气得眼睛都充了血。

诚然段干志以前过着随心所欲,依照喜好,惩奸除恶的日子,但是加入公门后,段干志意外的发现,固然公门中人会失去自由,但处理事情却更加的稳妥,更加的紧凑,对于百姓的利益也能够得到最大化的维护。反而江湖中人凭借喜好,惩恶扬善,往往会因事情处理的不够恰当,给国家给百姓带来更大的伤害。

段干志渐渐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尤其是在大唐严谨的制度下,当一名好官,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太子李承乾依仗太子的权势,如此公然的藐视国法,无疑是将李世民定下的刑事法丢在地下践踏了,江湖人的脾气一冲,哪管李承乾是不是太子,找上他就是一阵唇枪舌剑。

李承乾今日本就被霸气外露的长乐逼成缩头的鸵鸟,精心策划的扬名计划,不但泡汤,还大失颜面,最最让他受不了的还是在心动的辩机和尚面前,抬不起头来。这临走之前,还让一个小小的捕快劈头带脸的一阵训斥。

怒火登时上涌,一口气接不上来,直接气晕了过去。

台上一阵混乱,段干志刚刚抵达,并不是详细情况,见当朝太子让他训斥的晕过去了,心底也是一阵惊慌,上前搭着李承乾的颈部脉搏,松了口气道:“没事,只是怒火攻心,一时气晕了,休息个把时辰便会清醒过来。”

江湖中人多有几招防身之计,段干志学过几手医术,不见得高明,但处理一点小毛病却不在话下。

长乐这时站出来道:“将大哥送回宫里去,让御医看看……”

太子倒下了,她这位嫡长公主自然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长乐出面,李承乾那些慌乱的护卫有了主心骨,一并将李承乾抬走了。

杜荷好奇的来到段干志的身旁,询问缘由。

段干志见是杜荷,忙收敛起脸上的怒意:周振威犯了滔天大罪,全赖杜荷才能存活。江湖人重视恩情,有道是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对于杜荷,周振威的几位徒弟都存有十成敬意。他将弘福寺的发生命案的事情与李承乾的霸道妄为,都如实的告诉了杜荷。

长乐也在一旁听着,最初她也不瞒段干志贸然冲出,不顾身份的一套训斥,但听此缘由,心中也是一阵悲哀,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她实在不信自己的大哥已经堕落至此。

杜荷让人将弘福寺围困起来,所有涉案人员都软禁在寺内。杜荷并不管刑事一则,以他的身份也没有权力这么做,但如今在长安没有几人不卖他面子,事情吩咐下去,很快就得到了执行。

段干志这时也听了关于弘福寺僧人违法的事情,望了台上的诸多高僧,眼中闪过一丝怒色,只要稍有正义感的人,没有一个不对这些假和尚怀有厌恶的。

“魏强,你回府衙一趟,将这些臭和尚的事情告诉大人,让大人派人处理。”

段干志是公门中人,有刑事话语权,在这方面比杜荷更有说话的份儿,不过弘福寺僧人牵扯到太多百姓的利益,也存在着朝廷对于寺庙管制的无力。小小的州府衙,已经是无力处理这些事务了。

此事惊动朝野,交与大理寺处置是必然的。不过由州府衙先插手,再转交大理寺,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杜荷也没有拒绝。

段干志没有与杜荷多聊,打算告辞前去处理命案。

高阳这时拉了拉杜荷的衣袖,圆大的眼睛,满是希望道:“姐夫,好姐夫,我们也一起去看看怎么样?高阳,还没有看过怎么破案的呢?”

杜荷心底也有意同往,有着侦探天赋的他,对于破案还是有很大兴趣的。尤其是弘福寺里的这宗命案,发生时间的太过巧合,早已吸引了杜荷的注意,但他并没有直接应下,而是看着长乐,问一问她的意见。长乐性子温和,今日为了百姓,迫不得已以自己的亲大哥起了正面冲突,心底一定不好受。她若同意,便留下来,也许能够搭上一把力,若不同意,那就全权交与段干志他们了。他们是捕快,处理命案是他们的特长。

长乐了解自己的丈夫,笑道:“如果段大人不限麻烦的话,一起去,难得出来一下,那么早回去就没有意义了……”

杜荷向段干志表达了搭一把手的意思。

段干志惊疑的望着杜荷,在看了长乐、高阳一眼,道:“这查案,不比政务、打仗……有些地方不能相提并论的……”

他说得有些含糊,其实就怕杜荷这个门外汉胡乱指手画脚,给他们添麻烦。

杜荷听出来了,笑道:“你小子少瞧不起人,在断案上,你未必比得上我……陛下都曾说过,若是将我调到大理寺,一定会让大理寺的那些长官丢掉手中饭碗……”

段干志自是不信,但也没有在拒绝。

只有长乐知道自己的夫君并没有说谎,李世民不止一次在她面上说杜荷好用,恨不得将他劈成数块来使唤。

杜荷有今日成就,很大缘故也是在于他有一颗侦探型的头脑,能够洞若观火的先一步从细节察觉出对手的用意,从而取胜。

来到弘福寺后院,僧侣宿舍外。

段干志让孙凡、王兴审问寺中僧侣,否能够凭借表情找出一些可以人物。

让一个叫做戒空的和尚给他介绍事情的经过,戒空也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目睹凶案现场的人。

短短一个上午,弘福寺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戒空深知眼前这伙人惹不得,不敢有任何的隐瞒恭敬道:“几位大人,今早小僧突然听到一阵竹竿倒地的声音惊醒……”

他话未说话,杜荷已经问道:“早上什么时候?”

“大概寅时到卯时之间……”

戒空如此回答。

“详细一点,这很重要。”

杜荷虽没有什么查案经验,但这类的书籍,电视却接触的不少,有些心得。

“寅时吧……”

戒空认真的想了一会儿道:“当时天还没有亮,只能看见几丈远的视线,我也是睡的朦胧,具体时间真的无法确定……”

杜荷明白的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段干志见杜荷问出他他想问的问题,也知道杜荷确实有些本事,心中略安,聚精会神的往下听。

“小僧当时懵懵懂懂的起来,以为是闹了贼,就推开窗户看看……不料看到一个黑影发疯似得往我们院子里跑来,在他数丈之外也有一个黑漆漆的人影。接着黑影手中闪过隐隐亮光,随着亮光一闪,前面的一个黑影倒在了地上,当时我吓蒙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后面的那个黑影已经消失不见了……我点燃灯笼,才发现普惠已经倒在了地上,他的手在地上写了一个南字……”

杜荷、段干志同时沉思了会儿。

段干志道:“那声吵醒你的声音是什么……”

戒空指着门口处的那一堆斜放在屋子盘的长竹竿道:“是这些竹竿倒地是声音,估计是追跑的时候撞上的……”

杜荷觉得奇怪,问道:“既然普惠有时间跑,那为什么不叫?”

戒空道:“普惠又聋又哑,是前任方丈化缘时带回寺庙的,他想叫也叫不出来……”

第十部 北地风云起 第554章 剥丝抽茧

杜荷想不到死者竟是聋哑人。

“这就有些麻烦了……”他看着地上的那个若隐若现的“南”字,因为普惠又聋又哑,想说什么说不出来,这个“南”字就应该是死者留下的做重要的线索。

“普惠有什么名字有‘南’这个字的仇人?”杜荷、段干志同时发问,相护互望一看,均认为这个南字,至关重要。

“没有……”戒空回答的很坚决道:“普惠又聋又哑,说起来有些可怜。在寺里,他是人人都可以欺负的角色……他性格软弱被欺负了,也不说话,也不表达……记得前段时间,他让人打的半死,浑身是伤的回来。问他是谁打的,他也不说,他不可能主动去招惹谁的。”

杜荷问道:“即便到现在,还不知是谁打的?”

戒空摇头道:“不知……”

“去看看尸体吧!”段干志想不出问题所在,提了一个建议。

杜荷点头认同。

普惠的尸体停放在一个偏僻的房间里,安然的躺着,脸色苍白,鼻孔嘴角处有着一条已经干了的血迹,一把短剑从他的后背刺入,剑尖透过前胸……

看到这一具尸体,杜荷、段干志不约而同的互望一眼,似乎这凶杀案并不简单,戒空说杀人者从三丈之外射出的短剑,而普惠身上的剑却透胸而过。这份力量,意味着对方不是高手就是膂力惊人之辈。

见到尸体,长乐、高阳这两个弱女子似乎没有什么不适。

长乐眼中有些怜悯,高阳更是凑到尸体前,上瞧下瞧,好奇的不得了。

杜荷哑然失笑,不愧是李世民的种,胆子也腻大了。

“姐夫姐夫,这个聋哑和尚后背中剑,但鼻子嘴角怎么流出血来了?”高阳似乎发现了奇怪的事情,好奇的问着。

杜荷瞄了一眼道:“那一剑透右胸而过,一定刺穿了肺叶。肺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呼吸,肺叶刺破了,血自然从喉咙处顺着口腔流了出来。”

段干志这时从怀中拿出了一本小册子道:“不错,惠普是因为短剑造成大量的肺出血,血从喉咙处涌上,造成呼吸困难,是给自己的血憋死的。”

杜荷似笑非笑,这和尚死的也太奇怪了,他发现段干志手中的小册子竟然是验尸报告,忙接过来看。

发现验收报告记载的极其简单,只是记载了死因、死亡时间,还有死亡特征,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记载。

杜荷反复看了看,暗叹了口气,发现在这反面唐朝显然做的不如宋朝充分。

但想想也就释然了,法医鉴定学是宋朝的宋慈创建的。宋慈一生从事司法刑狱。长期的专业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写成了一部《洗冤集录》,从此法医一学,才正式发扬,现在仵作不过就是一个检查尸体的职业,记载的不详细也不奇怪。

看着验尸报告,杜荷忽的有一种怪异的感觉,总觉得有什么地方出错了,那那种感觉却怎么也抓不到。

这时负责审问寺中僧侣的孙凡、王兴也跟着走进了屋里。

杜荷见他们一脸沮丧,也知道审问毫无进展。

孙凡苦恼的抓头道:“寅时是人最嗜睡的时候,全寺上下所有的僧人都说在睡觉,睡熟了,彼此既没有证明也没有什么,也就是说全寺上下两百多名和尚都有作案的时间,至于作案的动机……问遍全寺中人,都不知道普惠跟谁有仇……不过到有一个未知的嫌疑人……在半个月前,普惠曾让一个神秘人打的半死,在床上躺了七天,才能下地走路。下手这么狠,肯定跟普惠有着深仇大恨。但古怪的是神秘人到底是谁,寺庙上下所有的僧人,谁也不知道,那一身伤,似乎凭空来的。”

段干志道:“看来,这个神秘人是唯一的线索了……”

王兴问道:“段大哥,接下来,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段干志皱眉苦思。

杜荷道:“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下手。第一、普惠留下的‘南’字,这是死者死前留下的字迹,是死者死前要说的话,想说得话,非常的重要。第二、找到那个神秘人,世上没有莫名其妙的仇恨,神秘人既然痛打普惠,一定有打的理由。这个理由,很可能就是普惠的死因。第三、你们不觉得奇怪嘛?惠普一个聋哑和尚,深更半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下什么原因让他走出房间?出恭,这个不是理由,在宿舍的最角落,有一间茅厕,普惠不可能舍近求远。

他是从外面逃命逃进来的。也就是说,在深更半夜的时候,他外出要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很可能就是造成他死因的关键。这宿舍是普惠被杀的现场无疑,但绝对不是案发现场。普惠是从某个案发现场看到了什么,或者发现了什么,逃命逃到这里然后被杀,这个案发现场应该就在寺庙中。问一问寺庙中的僧人,有谁知道普惠晚上为什么会出去。”

杜荷提出的……前两点都在段干志的意料之内,第……却没有深入考虑,听杜荷这么一说,眼中一亮,有了全新的头绪。

段干志道:“孙凡,你再一次审问所有的和尚,查问一下那个神秘人和那个‘南’字,看看‘南’字与神秘人是否有着直接的联系。王兴,你问一问寺中的僧人,看一看有没有人知道普惠晚上有什么任务,那么晚出去干什么?”

孙凡、王兴匆匆而去。

在这一刻,段干志才意识到杜荷的帮忙是多么的重要。

很快,王兴就得到了最新的情报。

“大哥,大人,我从火头僧那里打探到了。因为普惠在寺庙经常受到欺负,重活累活都是他干,吃饭也是最晚的,他吃的时候,只余下了残羹饭菜,他体力消耗很大,根本吃不饱,有晚上去伙房偷吃东西的习惯。”

段干志皱眉道:“似乎不是什么重要的消息。”

“不。”杜荷笑了起来道:“很重要,至少我们不用原地踏步了。假如普惠不是去干什么正事,而是肚子饿了去找东西吃,那他就没有理由死了。偷吃东西,还不至于送命,可他偏偏就是死了,这意味着,他在找东西吃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才是他的死因。”

第十部 北地风云起 第555章 一尸两命

虽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发现,但案情毫无疑问的在杜荷敏锐的洞察力下有了全新的进展。仅仅是一小步,但却完成了一个跨越,将目光从住宿之地,扩展到了厨房这一段路之间。

普惠耳聋口哑,给他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但在这一点上却又给他们节约了不少的时间。

正是因为普惠耳聋口哑,他不会听到奇怪的事情,只能以眼睛来看,眼睛的视线范围是有限的。

杜荷来到普惠的尸体旁,告了一声罪,伸手将他的嘴巴敲开,往里凝望,左右牙齿的缝隙间有着明显的红色的残留物,应该是馒头之类的面食,只因染上了血,所以呈现了血红色。

他松开手,笑道:“普惠的嘴里残留着馒头之类的美食,错不了了。这不是一次处心积虑的谋杀,而是一次意外。”

段干志疑问道:“何以见得?普惠的习性寺庙中的人几乎都知道,而且也不难打听。夜深人静,正好是仇杀的机会。”

“不可能的……”杜荷自信的摇着手指道:“普惠是饿醒出去找食物了,换而言之,如果普惠没有饿醒,或者头天晚上他吃饱了,那便没有必要出去偷食物了。普惠是有夜间饿醒偷食物吃的习惯,可不是每天晚上都一定去找食物,关键在于他饿醒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也即是说,普惠可能子时醒,也可能寅时、卯时醒,更可能一觉睡到达天光,真有心杀普惠,在笨的杀手,也不可能在漫长的夜里等一个可能来,也可能不来,不确定什么时候来的对象。所以可以先排除仇杀,剩下的意外,占据大多数可能。”

段干志点头信服了杜荷的判断,开口道:“去厨房……”

杜荷道:“正确的决定……”

普惠口中有食物,也即是说普惠晚上已经去过厨房,偷吃过东西了。从普惠最后的所在地开始调查,是最明智的选择。

弘福寺的宿舍与伙房相差并不是很远,东转西绕,却只有不到八百米的路程,速度稍快的几分钟即可跑到。

伙房占地范围极大,足足有两个篮球场,里面堆满了杂物。

段干志在厨房里搜索着,杜荷却一直站在厨房门口,躲藏着身子,不住的往外窥视。

“姐夫,你这是干什么?”高阳见杜荷像做贼似得,圆瞪瞪的眼睛,充满了好奇。

长乐也奇怪的看着自己的丈夫,不了解他的怪异举动。

杜荷哈哈一笑:“我只是在做一些普惠可能做的事情。你们想,晚上那么黑,不打灯笼,肯定看不到路。而灯笼在晚上太过显眼,远远的就可以望见。杀惠普是凶手应该在做见不得人的勾当,他的精神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不可能不注意到。一旦事先注意,凶手必然会躲藏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让人发现,也没有必要造成不必要的杀戮。所以我觉得只有一种可能,普惠已经来到了厨房,并且找到了馒头之类的食物,为了不让人察觉,他熄灭了灯笼,在黑暗处享受着美食。可以试想一下普惠当时的心情,又紧张、又高兴,吃着东西之余,那双眼睛必然在巡视四周,深怕让人发现。而这时凶手为了干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走进了普惠的视线……普惠常受欺负,可见生性软弱,怕被人发现挨打,也就躲藏了起来。”

“但人都有好奇之心,普惠也不例外……当他发现来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抓他这个小偷,不免就会生出一看究竟的想法,这个想法就导致了他的死亡……他应该藏在门口,或者什么地方偷偷的看着来人……最后他看到了秘密,同时也暴露了自己,这才造成了杀身之祸。”

他说着目光落在了门檐上,忽的发现门框左方有些抓痕,上前细察。门框木制,年代远久,少说也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那些抓痕却是崭新的,明显抓上去没有几日。

“段兄弟,让人查一查普惠的指甲里是不是有些木屑,如果有那便证明他是躲在这里发现凶手的,因为看到了可怕的事情,不自觉的手上就用了力,抓出了这些抓痕。”

段干志毫不犹豫的让收下捕快调查去了。

不一刻属下来报,普惠的指甲里确实有一些木屑。

杜荷自信一笑:“立刻搜索院子,这院子里一定留下我们想要的线索,任何可疑之处都不要放过。”

厨房外的院子范围很广,即是给僧人用餐的地方,也是早起锻炼的场所。

在杜荷的号令之下,段干志领着一群捕快在院子里展开了地毯似得搜索。

一寸一寸,每一个可疑的地方都不放过。

突然王兴惊疑的叫了一声。

院子里挨近厨房的角落,有一个巨大的库房。库房专门是用来储存木材的,现今木材已经见底,只余下角落里的一些。

杜荷听到王兴的叫声,与段干志一起走了过去。

王兴脚在地上划着,脸上带着古怪的表情,忽的抬头道:“这地下有古怪,土地有翻新过的痕迹。虽然掩盖的很好,但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王兴从事捕快的行业已经有四十年。他虽然叫段干志大哥,但年纪却大上段干志二十几岁。

段干志受人敬服并不是因为他断案水平如何的高超,而是那股天不怕地不怕,敢将任何人拉下马的那股的蛮牛劲头。论年纪,魏强、孙凡、王兴这三位经验丰富的捕快,都在段干志之上。

王兴断案经验丰富,对于细节的把握,更有得天独厚的天分,他见院子里挨近厨房附近有一座储存木材的仓库,亲自上去探查,很快就察觉出了异常。

杜荷走进柴房,细细观察发现果然如王兴所说的一般,柴房确实有些异常,掩饰的很好,若非王兴对此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直觉,一般人难以查出细微的变化,便是杜荷本人只怕也会忽略过去。

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有专长吧。

“挖开”杜荷看了一眼厨房方向,若凶手将什么东西藏在这里,躲在厨房的普惠完全可以看见的。

厨房里正好有挖掘的工具,王兴亲自动手挖掘。他有这方面的经验,下手不重,是为了保护藏在地底下的一切关键政务,但却保持着一定的速度。不多时,王兴已经察觉锄头顶部触碰到了阻碍物,挖的也更加的小心。

拨开一层细土,细土覆盖之下,竟是一只小脚,一只女人的脚。

“尸体”

杜荷、段干志互望一眼,均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惊讶。

“又是一具尸体”高阳眼中也露出了一丝凝重,她最开始是为了好玩,但随着第二具尸体的出现,连她也沉重起来。

“竟是连环凶案……”杜荷吐了口气道:“将尸体挖上来,查问她的身份,再将仵作叫来验尸……”不知不觉中,杜荷已经成了案子的主导者,每一个命令都迅速的被执行下去。

尸体被完好无损的被挖掘出来,虽然泥土玷污了尸体的脸蛋,但从那细小的脸型,不难看出死者生前是个美人儿。

段干志分析道:“如无意外,普惠便是因为发现了凶手藏尸,故而遭到了灭口。”

杜荷点头赞同,四望一眼,在看看地上的柴火堆的印迹,将一些情况了然于心,道:“凶手真是好算计,库房里的木材已经见底,要不了一两日,就会购买新的,从地下的印迹来看,到时候几千斤的木材将会堆在尸体的上面,那时想要发现这具尸体就千难万难了。由此看来,凶手必然是寺院中人,只是不知与这女子有何深仇大恨,要痛下杀手。”

“杜郎,你看这具尸体的小腹……”长乐好像发现了什么,脸上有些红红的,随即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的愤怒。

杜荷目光停留在尸体的小腹上,也发现尸体的小腹有微微隆起的现象。

死者身体瘦小,并无肥胖的迹象,难道……

“一尸两命……”

这话由杜荷口中说出,众人细查之下,也发现了这一情况,四周都冷了场。

人大多都有一种护犊的情绪,死了妇人与和尚,大伙儿对于凶手,固然有着不满,但并没有额外的情绪。但这一知道,凶手连妇人怀中的婴儿一并杀了,那种愤怒的情绪无可避免的涌上心头。

“那个该死的凶手,让本公主知道是谁干的,绝饶不了他……”连高阳也在这个时候愤怒的扬起了小拳头。

杜荷道:“这女的死在寺中,应该有人认识她,在仵作未来之前,我们先调查一下他的身份……”

女尸很快就让寺庙里的和尚辨认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