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盗帅-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草退兵。第三次杨广虽然拖垮了高句丽,取得了胜利,但无论怎么说都是胜之不武。当时的高句丽举国之兵,不足五万,杨广以数十倍的优势,打出这种战绩,实在丢人。
在那漫漫的西北,横尸片野的孤魂,诉说着这一段悲惨的血泪史。
虽然隋朝的耻辱与唐朝无关,但汉人的耻辱却与唐朝密不可分。
唐朝、高句丽之间,终有一战。
渊盖明冬不屑的说道:“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南人无能,想当年他们二百万大军被我高句丽的万余兵马杀的哭爹叫娘,我还巴不得他们来与我们一战呢”
“……”金博哲张了张嘴,不知应该说些什么。他实在不知应该说渊盖明冬有胆气,还是无知愚蠢,婉转道:“唐朝与隋朝,不可相提并论。另外杜荷自身武艺高强,想要杀他,并不容易。”
“至于这个,我早已想好了……”渊盖明冬说着,从屋里右上方的角落箱子里取出了一把短弩。
金博哲失声道:“唐弩……”
渊盖明冬自傲道:“什么唐弩,这是我高句丽的五年来发明的神机弩,你所说的唐弩不过是多年前南人中的一个叫诸葛亮的从我们高句丽偷学去的。”
第十部 北地风云起 第508章 目的是开战
金博哲让渊盖明冬的这句话雷了个里外兼焦。
渊盖明冬并不精通汉文化,只是诸葛亮这妖孽名气太大,才让他的印象中有这么一个人物,隐隐约约的知道诸葛亮发明了连环弩。神机弩是高句丽的工匠根据当年从杨广手中缴获的连弩改良的,距今不过五年时间。在此之前,高句丽还没有制造连环弩的工技。
故而渊盖明冬本能的以为,即便两国之间有些科技差距,也不会相差太远。发明连环弩的诸葛亮,也就是近代的人物。他为了给自己的国家脸上贴金,将诸葛亮说成从高句丽偷师的学徒,以证明自己国家的科技才是真正的发达。什么唐朝的唐弩跟他们的神机弩比起来,有着天壤之别。
金博哲却不一样,他好说歹说也知道一些华夏的历史,知道诸葛亮是五百多年前的人物。一个五百年前就发明连环弩的神人,一个刚刚五年前掌握连弩技巧的国家。彼此之间,谁在效仿谁显而易见。
金博哲固然有着高句丽人的厚脸皮,也在这一刻为渊盖明冬的话感到羞愧,本不打算提醒,但觉得这时不说,万一然后他在他人面前说起,岂不大丢高句丽的颜面,提醒道:“那诸葛亮是五百年前汉末的一位通天彻地的丞相。”
“啊……”渊盖明冬瞠目结舌,这才知道自己闹了一个大笑话,但他本性好颜面哪甘心丢这大脸,嘟嘟囔囔的道:“你知道什么,那诸葛亮通天彻地,他施展强大的法术,来我高句丽学了技术后,才回去了。”
“呃……”金博哲无话可说,双眼一翻,总算见识到什么是满目的强词夺理了,嘀咕道:“与其这样说,还不如直说诸葛亮是我们高句丽人呢。”他声音虽轻,但却一字不漏的落入渊盖明冬的耳中。
渊盖明冬眼睛一亮,大喜笑道:“对……那诸葛亮既通天彻地之能,明显是我高句丽人,无能的南人中又怎会出这种人才?”他一副试试当当的模样,三言两语间就自开无敌,给诸葛亮安排了一个祖宗。
金博哲自认为已经够无耻的了,如今才发现跟渊盖明冬比起来还差那么一大截。
茫茫草原,一望无际。
百骑在草原上纵情驰骋,骑士均把头发束成一绾,以绿巾扎紧,身穿斜领左衽的武士服,卷袖露臂,腰环甲带,佩带刀、剑等物,一式枣红钯獐皮靴,斜插匕首,外披宽袍,控马疾驰时宽袍像一片云般朝后飞扬,对比起紧扎腰带的劲装,一动一静,特别显示出清晰的线条美,精悍潇洒。
带头者年纪在三十许间,体型剽悍,双目神光闪闪,有种不怒而威的气概。
杜荷与薛仁贵并肩而行,低声问道:“此骑兵如何?”
薛仁贵赞叹道:“无话可说,论骑术之精妙,配合之默契。在我大唐也难以找出与之相比的骑兵队。草原人在骑术上,果真拥有得天独厚的水准。”
杜荷赞同道:“这便是草原民族的特性,来的时候我们经过数个部落,你察觉出什么没有?”
薛仁贵道:“一路过来,看到所有些草原上的孩子,都在耍着小马弓箭,他们嬉戏玩乐,小小年纪却将小马驹骑的有模有样,成年后光景如何可想而知。”
“不错”杜荷沉声道:“草原不比我们汉人,我们汉人的孩子需要读书学习,而草原上的孩子却只有马驹和弓箭,日积月累下来。即便是白痴,二十年后,他们都会成为出色的骑士与射手,这种土壤恰是我们中华缺乏的。这也是为什么草原民族数百年来都能够以弱势与我中华抗衡的根本原因。”
薛仁贵赞同杜荷的说法,但不服气道:“将军说的确实在理,不过我大唐的兵,却未必会逊色他们。”
看着自豪的薛仁贵,杜荷知道他说的不错。自东周立国起,华夏与异族就有解不开的仇恨:东周时期的犬戎,秦汉时期的匈奴,两晋时期的五胡等等,彼此之间的杀伐都给华夏带来了沉痛的伤亡。
放眼整个中华历史,真正能对异族占据决定性优势的唯有秦汉唐明四个朝代。始皇朝蒙恬驱逐匈奴,武帝朝的漠北征伐,盛唐时期的四面出击,以及明朝的扫北之战。
这些都是中华最强大、最骄傲、最自豪的几个时期。
杜荷很荣幸的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时期的唐朝尚武成风,唐兵固然在骑术上稍逊于草原上的民族,但军备、士气、血性荣誉感等等总体都在草原上的民族之上,阵仗交锋,硬拼起来,唐朝赢面是很大的。
杜荷也是雄心万丈,沉声道:“你说的不错,但世上没有永远不衰败的王朝,唐兵也不可能永远凌驾于异族兵马之上。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在这大唐最强盛的时候,将所有能够威胁大唐存在的异族全部征服。”
薛仁贵跟随杜荷已有年余,在潜移默化之下,早已受到了影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深入他的脑髓,听杜荷如此一说,也觉得热血沸腾,沉声道:“末将愿意追随将军,与将军一起扫平所有阻挡大唐的障碍。”
杜荷见大度设从远处赶来,笑着终止了这个话题。
今日在大度设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薛延陀的马场,也来到了野马觅食的草原,亲自驯了一批野性十足的野马,体会了一下草原上发的风情。随即,杜荷又提出想要狩猎的要求。
这个要求是为薛仁贵而提的,薛仁贵因为家贫,买不起马,骑术是他最大的弊端。经过他与罗通的指点,在骑术上薛仁贵已有很大的进步,但在骑射却始终存在一定的问题。
薛仁贵的箭法,算得上的当世第一,但他的箭法是在山林中狩猎练出来的,一到了马背上,那一身恐怖的箭法发挥不出一半的威力。草原上的民族骑射之术,对于他们是家常便饭。他想让薛仁贵偷偷师,学会了他们的技巧,来年再来对付他们。
毫无疑问,狩猎是最能展现骑射的活动。
大度设担心杜荷受到危险,先去准备。
杜荷也抽空与薛仁贵说了说来到草原后的感想。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两人的想法出奇的一致,也就产生了上续对话。
大度设来到杜荷面前道:“杜将军,一切都以准备就绪,在此西北处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溪流,附近有一块肥美的牧田。许多东西动物都喜欢到那里饮水觅食,是狩猎的不二之地。”
杜荷笑着说道:“客随主便。”
这狩猎本非他意,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去哪里对他来说都是一样。
一行人往西北而行。
薛仁贵知杜荷用心,一路上也瞧得非常仔细,将草原上的骑射之法,一点一点的记在脑海,准备回营之后依照练习。
薛仁贵有箭术根底,骑术也渐渐跟上,骑射不足,缺乏的正是一些经过磨炼的特殊手法。这些手法只要经过十数年的练习,自然是熟能生巧。薛仁贵没有这个时间,也只能偷师了。
杜荷在马前瞄了薛仁贵一眼,见他似乎已有领悟,会心一笑,也不打扰。
草原上的猎物经过弱肉强食的考验,比之山岭里的狡猾十倍。然而再狡猾的动物,也逃不过猎人的手心。
大度设一行人对于狩猎那是家常便饭,薛仁贵不断的验证一些学到的技巧。至于杜荷,对于箭法他早已经死心的,神射手这个称呼注定与他无缘。但他身上所带的飞刀,却是不亚于弓箭的存在。
在他们的施力下,注定了这次狩猎有着不俗的收获。
他们直至黄昏来临,方才罢休。
若不是晚上还要参加宴会,杜荷都不怎么舍得走了。
这些年见惯了唐朝的富强,这草原上独特风情,让他特别的留恋。
望了身后的狩猎草地,心道:“这么好玩的地方往薛延陀这群蛮夷打理,实在太可惜了,怎么样也要将他们攻下来。”
晚上的宴会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说白了,就是阿谀奉承的宴会。
如今的大唐威震四夷,谁敢触之虎须?
一个个的异族首领,都是百般的热情,只将杜荷视为亲爹一般的讨好。
各种稀奇古怪的礼品,层出不穷。
杜荷向来没有什么收受贿赂的习惯,但面对这一群削尖着脑袋想要讨好自己的异族首领,秉着不收白不收的心思,一个个的让人收了下来。
杜荷装作爽快,大口酒,大口肉的吃着。他喜欢杜康那种度数不高香醇可口的美酒,马奶酒并不很对他的口味,尤其是酒中那若有似无的骚味,让他有些反感,但为了夜里的计划,他也强迫着自己喝了好多好多,直到醉眼蒙眬为止。
杜荷在薛仁贵的搀扶下,摇摇晃晃的离开了宴会大厅,回到了所在的营帐。
他带着醉意,招集罗通、席君买等将到营帐商议要事,看着诸将,开口道:“诸位一定很想知道,我们此行的真实来意吧。我告诉你们,我们此来的目的是要逼迫薛延陀跟我大唐开战。”
第十部 北地风云起 第509章 各怀诡计
杜荷此来薛延陀并没有将真实的来意告诉一干将军,薛仁贵、罗通、席君买三人都不是蠢蛋,也知杜荷此行定有重担在身。不过他们都是那种严谨的热血军人,没有详细询问来意,也不需要知道杜荷身上的重任,但只要他一句命令,他们便会赴汤蹈火。
如今杜荷将来意告诉他们,三人皆是一震。
他们不知详情也自然不会认为杜荷所言有假,作为渴望在战场上表现自己,建立功勋的三将,都露出了飞扬的神采,心情激动。其中又以薛仁贵为最,毕竟他现在还是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
不过很快三将就冷静下来,依然以薛仁贵为先。他虽然最为亢奋,但沉稳之心,更在两将之上,反先一步,恢复平静。他知道杜荷不会贸贸然的将任务告诉他们,一定有着另外的吩咐。
杜荷缓缓的续道:“这一路来,你们也应该各有见闻。薛延陀发展至今,拥兵高达三十万,实力已经隐隐威胁到我大唐。他们就如一只幼虎,若不加以惩治,假以时日与我大唐将会成为两虎相争的局面。陛下高瞻远瞩,不允许此事发生,故而派我们前来,促使双方一战。”
席君买讶然道:“这打便打了,何必如此麻烦。”他在军略上有着相当的水准,但在政治场上的智慧为零,也是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混得并不得志,直到他创下百骑破万军的事迹之后,才走到世人的眼前。
杜荷微微一笑,解释道:“你也知道,我大唐身份特殊,是天下霸主,一举一动都牵扯到万千利益。而薛延陀早在十年前就与我大唐签订了盟约,相互倚靠支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盟友。我大唐作为统御万邦的霸主,对盟友下手,造成的影响无法计算,故而有此一行。”
席君买恍然明白。
罗通、薛仁贵也相继点头。
薛仁贵蹙眉道:“这就比较麻烦了,我们来到薛延陀的时间不长,但他们的态度我们都看在眼里,将将军视为上宾中的上宾,恭谦之至。想要逼迫他们与我大唐为敌,可不容易。”
“呵……”杜荷笑出声来,瞄了薛仁贵一眼道:“仁贵,你太天真了。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利益永远的第一的。你真当薛延陀是什么善类?你真以为袭击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两位大将军的目的仅是颉利之子的报复嘛?”
薛仁贵经此一说,神色微动,不可置信的道:“难道这一切都是薛延陀在背后策划的?难道他们不怕得罪我大唐吗?”
杜荷冷笑道:“怕……这是肯定的。他们何尝不想等到实力与我大唐能够抗衡的时候,再来与我大唐为敌?可他们很聪明,已经看出了我大唐与他们之间即将到来的走势,知道我们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与其等到我大唐放开手脚来收拾他们,不如先下手为强,给我大唐制造麻烦。他们不想看到我们与薛延陀的融合,同时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在我大唐是颇负盛名的大将军,一旦他们身亡,将会造成巨大的震动,也可以给他们拖延一些宝贵的时间。只是……我们没有证据,无法指认是他们做的。不过有些事情是不需要证据的,大家心底都明白。陛下正是因为体会到薛延陀的用心,方才派我出使薛延陀……他已经打算向薛延陀亮剑了,只是缺少一个出兵的理由。”
经他如此细说,三将也明白前后之间的关系,相继考虑如何才能抓到薛延陀的把柄,让大唐出师有名。
杜荷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再向三人解释清楚之后,续道:“其实我心底已经有了一个底案,既然薛延陀与郁督军山的饿狼莫贺巴哈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我们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展开行动。”
罗通笑道:“我就知青莲吞不下这口恶气。那个莫贺巴哈胆敢将爪子伸向我大唐,我们又岂能与他们干休?只是郁督军山地势险峻,我们手中的一千兵马,在陆地上与那伙贼人交锋自当无惧。可要攻山,还远远不够。”他与杜荷接触最久,最知他的心思,早在事发之后就展开了对莫贺巴哈这一伙人的调查。
杜荷诡异笑道:“以我们手中的实力,对付莫贺巴哈自然是远远的不够。但别忘了,我们在薛延陀,薛延陀有三十万大军,足以将郁督军山荡为平地。”
罗通眼睛一亮,笑道:“我明白了,青莲是打算利用薛延陀来对付莫贺巴哈。”
薛仁贵会意道:“不只是如此,杜将军打的是一箭双雕的主意。一面利用薛延陀来对付莫贺巴哈,给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两位大将军报仇。另一面利用此机会,寻找出兵薛延陀的理由借口。”
“不错”杜荷赞许一笑道:“莫贺巴哈既然与薛延陀勾结上了,那么手中应该有关于薛延陀的一些罪证。只要能够捣平莫贺巴哈的山寨,将莫贺巴哈擒住,便可以从他口中套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他带着几分得意的说着。
接下来杜荷又胡乱的与薛仁贵、罗通、席君买三人聊着天,东拉西扯,谈天谈地,有着说不完的话。
三人都觉得杜荷有些反常,像八婆一样,话特别的多。
时近半夜,杜荷才垂着脑袋,坐着睡着了。
薛仁贵、罗通、席君买也有了倦意,见杜荷已经打起了呼噜,互望一眼,各自一笑,合力将他抬上了床,轻手轻脚的走出了大帐。
便在他们走出去的时候,原本已经“睡着”的杜荷突的睁开了双眼,眼中闪过异彩,带着几许笑意,翻了个身,继续睡去了。
此时此刻就在杜荷营帐的地底深处,宇文博伟与布尔特额头上冒出了冷汗,让刚刚得到的这一关系薛延陀生死存亡的消息,给震惊了,脸色苍白,显是吓的不轻。
由于事情严重,宇文博伟不放心将窃听的重任交给他人,左思右想,决定与布尔特两人亲自负责监听。
他们分开行事,轮流窃听。
杜荷从宴会返回,布尔特也钻进密道打算与宇文博伟换班。恰好两人都在地下,听杜荷商议起要事,也不分彼此,一起附耳监听,将一字一句统统都记在了脑海里。
见顶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声音,他们不敢有任何的停留,匆匆忙忙的去找薛延陀的首领夷男可汗。
他们一前一后,走在只能容纳一人进出的密道内。
密道中空气不流通,气氛沉闷,两人谁也没有说话,心中却翻起了滔天巨浪。
布尔特最先承受不住这个压力,开口道:“宇文先生,您说……杜荷说的是真话吗?他……他会不会知道我们在地底下,故意这么说的?”一言即中,他会这么说并非他个人有多么多么了得,也不是他一眼就看破了杜荷的计策。
这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凡事皆往好处去想,也就是自我安慰。布尔特对大唐有着敬畏之心,所以不希望与大唐开战,故而有此一说。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会一言即中。
比起布尔特来,宇文博伟倒显得稳重许多,摇头道:“可能性不大,杜荷又不是神仙,他怎么知道我们就在他们脚底下的?不过确实有些可疑,杜荷说的实在太详细了,感觉是明白的告诉我们所有的一切。这似乎有些不符合他的个性……另外,你察觉没有,杜荷今夜似乎特别的啰嗦。就像那老太婆一样,简单的几句话都能说上一大通,特别古怪……让我想想……”他停下了脚步,顿了一顿,道:“杜荷的声音有些浮躁,也有些含糊。是不是他晚上喝多了?”
布尔特细细一想,杜荷在宴会上确实是敞开怀来大吃大喝的,遂然点头。
“这就难怪了……”宇文博伟微笑着分析道:“我们草原上发的马奶酒不比中原的酒,我们的酒以烈为主,而中原的酒讲究香醇。据我所知,杜荷爱喝杜康。杜康并非烈酒,他能够喝数斤杜康,但未必能喝同量的马奶酒。他应该是有些喝醉了……这不同的人,醉酒的方式不一样。有的是睡觉,有的是耍酒疯,有的是话多。杜荷估计就是后者,因为喝醉了酒,所以才在不经意的时候,在没有经过思考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全盘计划一五一十的说出来。”本来他心底也存着几分疑虑,但如此一想,心中的怀疑统统都消失不见了。
一个醉酒的人,说出的话是不经过大脑的,正是因为不经过大脑,也不存在刻意的假话。
布尔特也让宇文博伟的分析说服,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两人也不再多言,疾步走出了密道。
夷男此刻正与大度设说起杜荷,前者想从大度设这里知道杜荷对于他们的态度。
大度设如实以告,表示杜荷并没有什么敌意。
正在他们说得兴起,宇文博伟、布尔特求见的消息传来。
宇文博伟大步走进可汗大帐,神色肃然的将自己先前听到的一切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夷男、大度设脸色在刹那间就变得格外难看。
大度设刚刚还对夷男说杜荷并没有什么恶意,此刻听得真相,登时气得火冒三丈,双目充满怒意,叫跳起来:“该死的家伙,装的这么像,可恨,实在可恨。”
夷男的心却已然慌乱,惊骇道:“宇文先生,您不是说在短期内,大唐不会向我们下手吗?怎么……”
宇文博伟也是一脸的意外,苦笑道:“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依照常理,唐朝这些年发动了多次大型的对外战争,对于经济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想要缓解恢复,至少也需要年余的时间。唐朝应该无力继续发动对外战争才是,如今为什么急于求战,我也想不明白。”
假若杜荷在这里,一定会为宇文博伟这番言论而鼓掌。
宇文博伟却有着真才实学,他知道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最大的差异。
游牧民族会放牧,他们只需十个人就能够照顾好一万以上的羊群,而一万以上的羊每天所产的羊奶可以养活五六千以上兵卒。也就是意味着游牧民族只需要一百人,十万只羊就能够维持五万大军的长期作战,完全不用为粮道而烦忧。
这话毫不夸张,从科学角度来说羊奶被称为“奶中之王”,奶中的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的含量都比一般食物高得多;维生素A、B含量也高于一般食物,对恢复体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好处。
故而游牧民族他们喝一袋的羊奶,吃几口的青稞面就能维持一天战斗的体力。
而农耕民族就不行了。即便是一千人,他们也未必照看的好一万头羊。
十万大军的出征,至少需要三四十万的民工为后勤才能维持长时间的战斗。
这也是为什么游牧民族能够毫无顾忌的长时间战斗,而农耕民族却常常因为长时间的战斗拖垮国家的关键原因。隋朝之亡,就是前车之鉴。
唐朝经历了西伐高昌一役,此战役因路途遥远,地理位置极其恶劣,为了维持粮道,唐朝共计动用五十万的民工,耗费了数之不尽的钱粮。虽然在杜荷、侯君集的显威之下,战事早早结束,唐朝的经济粮草依然受到了重创。
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改革,需要发展一年的关键所在。
宇文博伟只凭揣测就能看破这点,实属不易。
不过他也仅是猜测,并不确定唐朝的经济实力如何,自然也无从怀疑杜荷话中真假了。
“看来,我是小觑了唐朝的经济实力”想来想去,宇文博伟也只能给出这么一个回答。
夷男也无心多想,焦虑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我了解李世民,此人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君王,还是一位出色的将军,帅才。他不打没有把握的战役,他既然决定出兵,想必胸中有着极大的胜算。”
大度设一筹莫展,急躁的性子也体现了出来,无计可施之下,怒道:“怕什么,打就打。我们有三十万大军,就算不能胜,也能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不急”宇文博伟抬手制止了大度设的慌乱,沉声道:“可汗、少族长不必过于心慌,杜荷也明说了,他们也担心大唐日后不能服众,不愿贸然的对我们发动进攻。我们还有机会,还有时间……这里我有两策,可以解决目前问题。”
夷男、大度设等人相继洗耳恭听。
宇文博伟习惯性的捻了捻山羊胡须道:“上策是委曲求全,事事以大唐为先,让杜荷找不到任何把柄,让大唐没有借口拿我们开刀。这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却可以拖个几年,让我们有机会联系盟友,齐力对付大唐。下策……”他说到这里,眼中闪过森然的寒意:“借刀杀人,将计就计”
夷男让宇文博伟口中这八个字吓了一跳,理智上他已经选择了上策,但他心中却期待着即将来临的下策,他现在已经握有一定的实力,实在不愿意继续让大唐踩在头上。
宇文博伟阴阴一笑道:“杜荷不是说要借助我们的力量对付郁督军山上的莫贺巴哈吗?我们正好可以将计就计,明处出动大军助他围剿莫贺巴哈,并且将军队交给他指挥,暗地里却通知莫贺巴哈,将杜荷所在的地方透露给莫贺巴哈知晓,借助莫贺巴哈的力量将杜荷杀了。”他寒声道:“杜荷要兵,我们给他兵,要将,给他将。他是主帅,被莫贺巴哈杀了,也只能怪他无能,李世民怪不到我们的身上,如此可为我薛延陀除去一个未来的劲敌,一个日后的心腹之患。”
夷男隐隐有些心动,但却忧心道:“杜荷是李世民最信赖的女婿,如此一来,李世民不会罢休了。”
宇文博伟哼声道:“要的就是他的不罢休,李世民要为女婿报仇,则必派精兵包围郁督军山。以郁督军山的规模,没有十万大军只是空费力气。只要李世民有胆子派出这十万大军,我们就有胆子出其不意的与莫贺巴哈里应外合,将他们歼灭。唐朝确实强大,但我们彼此之间,这一战在所难免。如果能够在正式开战之前,灭他十万大军,这一下子就能够缩短我们之间的实力差距。接下来,自然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了。若我薛延陀胜,则意味着世上再无天可汗,薛延陀将成为草原上独一无二的霸主,若败……自然不用我多言。”
大度设紧握这拳头,眼中燃烧着熊熊战意,沉声道:“父汗,反正彼此终有一战,又何惧输赢?”
夷男已经让宇文博伟说服,他猛地一拍面前案几,沉声道:“就赌一把,为了草原上的霸业,我选择下策……”
宇文博伟自信的笑道:“可汗高明,上策固然万无一失,但始终是卑躬屈膝,惹人笑柄。下策固然危险,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危害,即便没有后续,杜荷也必死无疑。”
第十部 北地风云起 第510章 给你十三万大军
杜荷的生物钟在鸡鸣时分,便已经将他叫醒,看着帐幕外透入的火把红光,将双手枕在头下,并没有按时起身。正所谓做戏做全套,他昨夜宿醉,今日若起得太早,或无宿醉后的样子,只会惹人怀疑。
本想赖床继续睡上几个时辰,可事与愿违,精神十足的他此刻全无睡意,只能呆呆的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计策,脑中浮现着数套方案。
正义是由胜利者所书的。
薛延陀是唐朝的盟友,这对盟友开战,确实有些麻烦。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世民才不会傻傻的为了找一个借口,而如此的大费周章。
薛延陀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这也给了杜荷从中利用的机会。
正如他当日对李世民说得一样,用打草惊蛇的办法,让薛延陀缩回蛇洞。
自从杜荷发现被监视之后,这个计划就在他脑中成形了:假借醉酒,将大唐的目的透露出来,让薛延陀知道大唐已经打算对他们亮出了刀子,只要他们有胆子做出任何异动,那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下场。
他知道昨夜的话,定然已经传入夷男的耳中。对于接下来的事情,也有些期待。
他心底最完美的进程方向莫过于夷男知道了大唐的动向,为了争取最后准备的时间,委曲求全,毕恭毕敬的将他送回大唐。这样他的任务完成度,可达完美,没有任何的波折,风平浪静。
但杜荷深知想法是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薛延陀是否能够配合,还要看夷男的决定。
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想要掌控全局,必须要将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都预算在内。夷男作为草原上的霸主,显然非是等闲,面对自己的强势,他将如何支招,是杜荷目前最在意的问题。
时间缓缓流逝,天渐渐大亮。
杜荷装着头痛,自我呻吟了几句,对外叫炊事房熬制一碗醒酒汤,自我嘀咕道:“想不到这马奶酒的后劲这般大,昨夜记得好像跟明达、仁贵、君买他们聊了好多话,没有透露目的吧……记不清了,算,反正他们也不是外人,就算知道也没有什么……”
他自语的话,自然一字不漏的落入在地底下附耳细听的宇文博伟耳中。
宇文博伟冷冷一笑,低声道:“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遇上了我,算你命衰。”他本就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了信心,经杜荷这么一番作秀表现,更无怀疑之心了。
杜荷喝了醒酒汤,用了早餐,依照原定计划,找上了夷男。
很不巧的在途中遇上了大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