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雪雁在杜荷怀中幽幽的说着,泪水再一次滚落了下来。

杜荷脸露震惊,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这两个人的名字作为一个隋唐史的学者,怎么可能不熟悉?文成公主入藏更是成了千古佳话,当然这是后世的叫兽说的,并不是他本人的意见。

只是想不到李雪雁竟然就是文成公主,更想不到这件事情会发生在他的身旁。

杜荷想着脑中的记忆,记得吐蕃在贞观十年向大唐求亲,但李世民并未答应。随后屡次派使者入长安求亲,但没有没有受到理会。

于是在贞观十二年,吐蕃第一次对大唐发动的进攻。

大唐兵部尚书侯君集在松州城下击破了吐蕃军队,松赞干布向大唐请罪,再次希望能够与大唐结为姻亲。这一战吐蕃败了,但吐蕃的战斗力让大唐的将士刮目相看。

李世民也同意了吐蕃的要求,遂有了文成公主下嫁一事。

如今才是贞观十年,这事竟然提前发生了。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李雪雁六神无主的说着,身体不自主的颤抖了起来。

“别怕!”杜荷微笑的安慰着,“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让你远嫁吐蕃的,你要嫁的人,只能是我!”杜荷低头闻着她的发香,有些霸道的说着。

李雪雁眼中闪过了一丝神采,但随即黯淡了下去,“皇上决定的事情如何能够更改?”

“无妨,只要圣旨没下,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即便是圣旨下了,我也不会让你嫁到吐蕃那狗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去的。”杜荷声音不大,但字字出自肺腑,斩钉截铁,让人无法质疑。

“我信你!”李雪雁见杜荷如此,甜甜的笑了起来,“若能这样与你在一起,别说做什么土萝卜的皇后,便是做全世界的皇后,我也不愿!”说到这里,她双颊红晕如火。

看着那雨带梨花的笑脸,杜荷忍不住低头吻了下去,李雪雁猝不及防,一下就被杜荷吻了个正着,双手同时抱紧她的腰。她的身体一下子僵住了,不知所措地忘记了挣扎。

李雪雁的唇沾着泪水,又是甜蜜,又是苦涩。

两唇分开,杜荷看着羞得在找地洞的李雪雁,笑道:“这是利息,记得,不许嫁给别人,你只能嫁我!”

“那你会不会只娶我呢?”李雪雁心情好了很多,眼睛眨了眨,若有所指的说道。

“这……”杜荷有些迟疑了,脑中浮现了长乐公主的丽影。长乐公主美的如天仙下凡,不但温柔端庄,而且贤良淑德,才智也相当的不俗。面对如此人物,杜荷不动心,那是假的。

若能娶到她,杜荷相信自己做梦都会笑出来。

当然李雪雁也不差,李雪雁性格直率,活泼开朗。从初次相见的时候,杜荷就喜欢上了她的笑容,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对她不动心也是假的。

杜荷也知道自己有些贪心,但他确确实实都对两女动心了,甚至偶尔还会生出左拥右抱的想法。

“哼!口是心非!”李雪雁气恼的踩了杜荷一脚,挣脱了他的怀抱,逃了出去。

离开西院时,李雪雁回头嫣然一笑,道:“我等你!”说完,她匆匆逃走了。

杜荷原地呆了片刻,神色严肃的出了西院,打算去皇宫找李世民。

刚走出西院,却见杜如晦站在院外。

杜荷叫了一声:“爹爹!”

杜如晦面无表情的道:“你可是要去皇宫劝说皇上收回成命?”

“您知道了?”杜荷也不觉得奇怪。

以杜如晦的智商,得知李雪雁哭着来找自己,若还不明白个中缘由,那他也没有资格当这大唐的宰相了。

杜如晦点了点头,他不仅知道,还亲眼看到了他们接吻的画面。

“不错,孩儿正是要去找皇上,希望他收回成命!”杜荷严肃的说着。

“那你可有办法?或者有好的说辞?”杜如晦问了一句。

杜荷怔了怔,事情紧急,如何有时间考虑的了那么多。

“那不许去!”杜如晦面无表情的说着。

“为什么!”杜荷想不到杜如晦会制止他。

“因为你不会成功的!”杜如晦淡淡的说道:“或许皇上对你青眼有加,但他不会因为个人的私心情绪而改变自己的决定。除非你说的有理,而且能够打动了他。我这里有卷手札,你看看,也许对你有帮助!”

他将一卷竹简放在了身旁的石桌上。

杜如晦回到了大厅。

章氏气势冲冲的逼了过来,质问道:“老头子,你真的不打算帮二郎?”

杜如晦吓得退后了一步,忙道:“哪能啊!只不过这是考验他的时候,我想让他自己解决。若实在不成,明天在皇上颁布圣旨之前,我会出面的。反正,我本来就不同意与吐蕃联姻。我倒是希望二郎能够自己解决这件事情,毕竟这是他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庇佑他一辈子!”

杜如晦捻须笑着,眼中露出了寄予厚望的期待。

第二部 为美而战 第057章 思想的蜕变

杜荷见杜如晦非但不帮他出主意,反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一时百感交集,望着静静躺在石桌上的手札,呆立在空旷的院子里。

沉默了半晌,杜荷心中虽是不岔,但也不得不承认杜如晦说的是事实。

自己这般贸贸然的去皇宫找李世民说项,若没有能够说服李世民的说辞有凭什么让他改变自己的决定。要知道李世民是皇上,一言九鼎,岂会轻易食言?

他上前几步,拿起了杜如晦留下来的手札。

打开手札,但却定不下心读,只是漫无目的胡乱扫了几眼,忽然有几行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出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者而知其隐者,此所以谓测深探情。”

杜荷神色巨震,翻过来看手札上的书名却见《鬼谷子》三个古字。

恍然之间,明白了杜如晦的用心,心里一阵激动,《鬼谷子》一书由鬼谷子留下来的一门奇术。这鬼谷子姓王名诩,乃是纵横学的创始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他的两大弟子苏秦与张仪极为有名:一个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东方挂六国相印,统领诸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另一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

说话也是一门技巧,想那苏秦出身贫寒,是一农家子,却能挂六国相印,而张仪也不过是魏国贵族,却能成为秦国第一任相国,他们靠的都是一张嘴。

只要用得好,一张嘴照样能胜十万雄兵。

想到苏秦、张仪二人,杜荷的手微微颤抖了起来,屏气凝神,认真的看了下去。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忘。听贵聪,辞贵奇。”

看到这里,杜荷心头狂震,这几句话说得太对了!要想使他人赞同自己,就必须先要“揣摩其情”,了解他人的心理,这才好对症下药地提出建议。仔细品味这几句话,心底一阵后怕,若自己没有洞察李世民的心思,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跟吐蕃联姻,贸贸然然的去找他理论,非但成不了事,反而会让李世民心生反感,倘若自己能先洞察了李世民的心理,再择法进谏,自然可以做到说服他的目的。

这就是说话的学问。

杜荷不再鲁莽,而是静下心来,认真的从头读起《鬼谷子》全书分为十二篇,依次是:捭阖、反应、内楗、抵戏、飞箝、忤合、揣篇、摩篇、权篇、谋篇、决篇、符言,是一部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书,书中全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

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读完《鬼谷子》以后,夜幕已经降临。

杜荷闭上眼睛,回味书中要点论点。

惊喜地发现,原先七拼八凑的想法好像小溪汇成了河川,各种解决的方法逐一出现脑海。经过这一番静思,杜荷直觉眼前豁然开朗。

一本《鬼谷子》,让杜荷的思绪有了实质性的转变,不再拘于眼前所看到的事情,看问题看的更加的深,更加的远,这对于杜荷来说,不易于精神上的洗经伐髓,脱胎换骨,为他日后出将入相,打下了无比巩固的基础。

杜荷来回踱步,不再为情绪而冲昏了理智,而是在思考李世民真实的想法,李世民被誉为千古一帝,当世雄主。他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摆布,也绝对不会贸然的动这和亲的念头,除非有利可图。

“要想说服他,必须找到与吐蕃和亲的利在哪里!只要找到这里利,就能够从根本上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反驳,说服,解决问题。”

这就是纵横学,理智而冷静的一门可怕政治学说,所以也被称为“治人兵法”!

杜荷脑中不断的浮现,李世民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他要了解李世民,了解他的想法,了解他的目的。

从李世民即位开始,一直到征辽东,攻龟兹,击高丽等等事迹,忽的眼中一亮,一切都明白了过来。

“原来如此!”杜荷猛的一拍大腿,低呼道:“我明白了!”

李世民是一代雄主,胸怀开疆辟土的明君。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方略,那就是制霸西域,征服高丽。所以,大唐的战略目的在北方,在丝绸之路,在辽东,对像是高昌、龟兹、大食、高丽、突厥、薛延陀等等阻挡在李世民心中制霸西域、征服高丽这一雄图霸业上的石子,而不是居于西藏那一带的吐蕃。

吐蕃那一带地域贫瘠,而且位于青藏高原,根本不适合他们中原人,所以李世民连征服他们的心思都没有。

吐蕃日渐强大,但是跟大唐比起来那还是相去甚远。

李世民压根就没有将李雪雁口中的土萝卜看在眼里。跟他李世民比起来,那土萝卜算什么?

不过,他要针对对北方的扩张,那么就必须要保证后方的安宁。

所以他要和亲,他要与吐蕃结盟,使得大唐有一个稳定的后方,然后他好实现自己的雄图霸业。

李世民做的不对吗?

不,他做的很对。

杜荷这一刻真正感受到了李世民那雄心壮志以及那过人的远见。

历史上因为与吐蕃结亲,唐朝与吐蕃之间,处于和平状态。固然吐蕃因此而强大,但大唐也因为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而能够展开一系列的对外战争。

只是李世民忽略了一点。

他李世民是千古一帝,在他的治理下贞观雄风,使得大唐威震天下,无人匹敌。

可他的后代呢?

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甚至玄宗李隆基,他们虽说一个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物,但如何拥有李世民这番能耐,能够让四夷臣服?

李世民在的时候吐蕃温顺的如绵羊,李世民一死,没有多久,吐蕃就露出了锋利的牙齿。

杜荷露出了自信的微笑,这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就如找到了病人的病根,接下来就只剩下对症施药。

第二部 为美而战 第058章 夜探机密

杜荷穿着夜行衣,在大街上急速飞奔着。

他以了解李世民的用意、目的,心中已有了定计。

此刻他劝服李世民的把握以高达八成,但八成毕竟不是九成九。他还需要一点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论点。

所以现在他需要一点运气。

夜间是他盗帅的天下,沉寂了许久,也是应该行动的时候了。只是这一次,杜荷针对的不是为富不仁的富商,而是居心叵测的“土萝卜”国家。

来到了大唐王朝专门招待国宾的驿馆后门,见四周无人,看了一眼高达丈余的围墙,轻轻的一笑。

杜荷脚尖轻轻一点,整个人腾空而起,竟一跃丈余,确定没有护卫后,再一次跃起,伸手抓着墙沿,轻而易举的翻进了驿馆。

这是属于各国来宾居住的场所,为了避免国际事件,守卫森严,不时可见一组一组的卫兵巡逻著。

时近亥时之末,即晚上十一时许,夜色暗淡,驿馆笼罩在夜幕之下,唯有个别地方,仍有灯光透出来,不知是什么人仍未入睡。

杜荷此行突然,也没有充足的准备,不知“土萝卜”国的那些人住在何处,只能一个院子,一个院子的去找。

也幸亏各国使节分院居住,不然一间间的去找,可是一个辛苦的活儿。

为了不干涉各国使者的私生活,大唐的卫兵只负责院外的安全,院里的护卫还有由他们本国护卫担任的。

所以,杜荷没多久就找到了“土萝卜”国居住的地方,毕竟他们那一个个如麻花似的发型,实在太显眼了。

杜荷迅若狸猫地来到院旁的树顶处,凝神下望,见四周守卫,露出了凝重的神色,暗自赞叹:“土萝卜”国果然不凡,无怪日后能够成为大唐劲敌,从他这护卫的兵卒就可以看出。

那一个个剽悍的身躯和认真执行任务的神色,无不表现出极高的军事素质,几乎不亚于大唐的兵卒。

看着二楼隐隐透出光亮的房间,杜荷心知那便是自己的目的地。

只是他所在的位子与那里的屋檐隔着四丈,以他的轻功还不足以凌空飞行四丈远,可是不从空中飞跃,面对这一丝不苟的吐蕃护卫,从地上实在难以靠近。

满心焦虑地等了小半时辰,吐蕃护卫居然没有露出任何可乘之机,杜荷终于耐不住性子,决定冒险一试,因为他所剩时间不多,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了。

也幸亏他深知自己的不足,带了一根长达五丈余的长绳,以作被用。

他将长绳捆出套马圈的活结,甩了出去。这精准向来是杜荷的拿手好戏,套马索破空飞去,横过四丈的空间,轻巧地落在屋脊处,紧扣在那里。

接着飞鸟般滑去,悄无声息来到屋檐之上,藏匿了起来。

看准了落脚处,他翻到了屋瓦下二楼被栏干围著的露台上,掩到窗外,耳中立刻听到屋内传来两人细声细语的说话声,向房内望去。

那是个陈设华丽的房间,杜荷一眼就认出了今日见到的那个大胖子——土萝卜国的大相禄东赞,还有一个却在视线的死角,不知是何人。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小,在谈论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脸露喜色,凝神静听,但随即却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或许他们在商议重要的事情,但是他们说的是土萝卜国萝卜语,杜荷纵横各国,他会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却独独不会这藏语。

暗自焦急之余,也无可奈何。

等了许久,忽见那大相禄东赞站起了身子,从一旁的衣柜里取出了一件丝绸唐装,然后又从旁边的宝箱中取出了象牙、黄金、玛瑙等珍宝,打包了起来。

杜荷看的入神,看了一眼夜色,估算了一下时间,差不多凌晨上下,心中暗喜,看禄东赞这架势是打算带着这些宝贝出门。

这么神秘,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杜荷失望焦虑之心全无,爬上了屋顶,俯瞰整个驿馆,除非禄东赞能够变成一只老鼠,不然不论他从偏门或后门离开,这个角度下,亦难以避过他的耳目。

因为依照他的估计,禄东赞是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出去的,毕竟他乔装打扮,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果然不出杜荷预料,禄东赞并没有由正门通过,而是来到了侧门,用梯子翻过了围墙,消失在夜幕中了。

杜荷凌空一跃,如大鸟一般从屋顶一口气直接飞出了围墙。

由下而上的飞跃,以杜荷目前的功力,还有吃力,但如此由上而下的飞跃,以杜荷目前的轻功,却能轻易办到。

跟在禄东赞的身后,杜荷又喜又惊,展开绝世身法,追摄而去。

前面的禄东赞转向东行,直向大唐着名的芙蓉园走去,芙蓉园是位于长安城内,沿这曲江池占地面积极为广阔的公园,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隋文帝开皇三年修建,唐时开放供游人游览,景色雅致。但这时是凌晨时分,黑漆漆的园内出了蚊虫鸣叫声,别无一人。

杜荷轻功出众,也曾多次来过芙蓉园,非常熟悉这里的环境,对追踪禄东赞,大有帮助。

禄东赞背着一大袋正珍宝,左看右看,谨慎的在沿湖的树林内穿插而行,秋林红树,大好景色,他却无心欣赏。

杜荷跟着禄东赞穿过一条入林的小径,转了几转,眼前一亮,出现了一小片林中的空地,中间一所木构小亭,亭内有一个纤长的身形,打着红灯笼。

杜荷凝神望去,由于身怀内功,他耳目灵便,远胜他人,也许不如小说中夜能视物如此神奇,但只需一点微弱光芒就能看的清楚。

那纤长的身影在灯笼的微光下露出了他的面貌!

“是他!”杜荷心底暗惊,那人他竟然认识,当初杜荷介绍给李世民马蹄铁的时候,李世民带他去少府监找少府监里技术最出众的匠师打造马蹄铁。

那在匠师的身旁有学徒青年。眼前的身影正是那个学徒青年。

正惊愕间,只听那学徒青年急道:“怎么来的这么慢,东西带来了没有?”

禄东赞将背上装满包裹的珍宝放在了亭里的石桌上,道:“全在这儿,我要的东西呢!”

学徒青年一把拉过包裹,贪婪的大笑了几声,然后脱下了外衣,道:“你要的东西,我都写在衣服上了。下次若有这等好事,依旧找我!”

他拿着整包的包裹匆匆走了。

禄东赞借着月光看了一眼学徒青年留下的东西,低笑了一声,将衣服穿在身上,也匆匆离去。

看着禄东赞的身影,杜荷那在幽暗中的双眼闪闪发亮。

第二部 为美而战 第059章 生擒吐蕃大相

杜荷随手抄了一根木棍,尾随上去,拍了拍禄东赞的肩膀,在他回过头来的时候,没有二话,直接一记闷棍对着脑门打了下去,将他放倒在地。

杜荷移动了他那二百五十多斤的身体,从他身上拔下了衣服,对着夜色照了照,立刻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这哪里是一件衣服,这明明就是大唐军备锻造书嘛!

这衣服上记载了钢铁的冶炼方法,记载了大唐兵器的锻造方法,无所不有。即便是大唐威震天下的陌刀,也在这衣服上记载的一清二楚。

看了禄东赞一眼,杜荷冷冷一笑,用随身带的绳子将他手脚捆绑起来,直接拽着绳子拖死猪似的拖着走。

出了芙蓉园,又走了一段路。杜荷遇上了巡逻的兵卒,他出示了李世民给他的随身令牌,这种高级令牌也是身份的象征。

杜荷临时从他们队伍中抽调两来人,扛着禄东赞走。

杜荷这才发现,禄东赞让他拖着,左脸皮都磨掉了一块,隐隐见肉血淋淋的,有点恐怖,只拍要毁容了。衣服也多处磨破,身上更是多处受伤。但也不以为意,这种家伙,就应该让他吃点苦头。

回到蔡国公府,杜荷让府里的护卫看住禄东赞,为了防止他叫,吵到杜如晦与章氏休息,让下人剥去禄东赞的袜子,打算将禄东赞的嘴堵住。这靴子刚一除去,下人纷纷掩住了鼻子,看来这肥冬瓜还是一个汗脚,而且相当的严重。

杜荷身怀五气归元,不以鼻子呼吸,故而闻不到这异味。

杜荷心道:“你这王八蛋,竟敢打小爷的老婆主意,看我不整死你!”怪笑着让下人将臭袜子强行塞进他的嘴里,然后凌空吊在树上。

最后还让人一把水将他泼醒:一个昏迷的人是享受不到琢磨的乐趣的。

杜荷吩咐将他严加看管,自己换了一身衣服后,马不停蹄的就往皇宫走去。

出示了入宫令牌,杜荷在宫里护卫的带领下来到了立政殿。

在大厅里左右渡步,见李世民迟迟不来,心道:“不会睡死过去了吧!还是在跟长孙皇后那个,所以抽不开身!”

正如此想着,却见李世民神采奕奕,可又一脸怒容的冲进了大厅,那对虎目恶狠狠的瞪着杜荷,喝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李世民这态度登时将杜荷给雷倒了,不解的摸了摸子,暗道:“我这招谁惹谁了我!”

不得不说,杜荷确实是何乌鸦嘴!

黑得很!

就如他想的一样,我们的大唐皇帝陛下今日性致高昂,处理好国事以后,就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般的杀到了立政殿,打算大涨男性雄风,杀得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片甲不留。

这前戏刚做,正是欲火焚身,打算提枪跃马之际,传来了杜荷求见的消息。

这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李世民心中的火气可想而知,当即喝道:“让他外头候着。”这天塌下来,也得让他干完了再说。

但长孙皇后却不让干了,杜荷以是她内定的乘龙快婿,这么晚来求见定有要事。

她本就是一代贤后,处处以李世民的大业为重,当即让我们的大唐皇帝陛下吃了闭门羹。

李世民素来敬重长孙皇后,只有强忍着穿起了衣服,杀了过来。

若是常人,李世民或许还会保持一些帝王的风度,可来人是杜荷,即是他认定的女婿,也是能够与他无拘无束喝酒聊天的人物,也没了顾忌,开口就是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杜荷疑乎的看了李世民一眼,道:“听说李叔叔欲与吐蕃联姻?”

这一说到国事,李世民从也端正了自己的姿态,点了点头道:“你是为雪雁那小丫头来的吧,虽然朕也觉得有点对不住她。但为了大唐的江山基业,朕是如此决定了!”

杜荷明白的点了点头,李世民就是李世民,如秦始皇、汉武帝一般,在国家的利益上不会为任何私情打动。这有些无情,更有些冷血,但作为一个皇帝,若不无情,若不冷血,轻易的为私情所动,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好皇帝。

杜荷肃然道:“李叔叔你错了,杜荷今日即为雪雁而来,也为我大唐而来。因为李叔叔走的这一步棋,看似很妙,但实则却是一步臭棋。”

“这话怎么说!”李世民对于杜荷的话并没有反驳,也没有生怒,他要听的是道理。一个能够说服他,让他改变主意的道理。

“不知李叔叔对于吐蕃这个国家有多少了解?”杜荷并没有直接开始,而是打算带动李世民的思绪,让他察觉问题的严重。

“这……朕了解的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他们是位于青海那一代的国家,七年前他们的首领即位以后,国力意外强大了起来,是我大唐南方的一个还算强盛的国家。”李世民将重心都放在制霸西域上,对于吐蕃,的确是不甚了解。

杜荷道:“吐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他们的首领称之为赞普,这一代赞普名叫松赞干布,他十三岁继承了赞普之位,开始了一统吐蕃的战争,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华,削平了战乱,一统吐蕃。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松赞干布制定法律及职官、军事制度,统一度量衡,创制文字,与我大唐及天竺、尼婆罗广泛交往,引入多国文化,使得吐蕃的国力日渐强盛。所以说,这个松赞干布是一个相当了得的人物,算是一个有为之君,这点李叔叔不否认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少年英才,从他的作为看来,确实是一个有为之君。”

杜荷再一次转移了话题,问道:“李叔叔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为何而强大?又为何而能够一统天下?”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这似乎跟与不与吐蕃结亲,毫不相干了!但依然答道:“秦国强大在于历代国君的圣明,能够一统天下,在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吧!”

“李叔叔所言甚是!”杜荷点了点头道:“当我认为这仅仅只是其中之一,即便没有秦始皇,秦国一统六国也是大势所趋,秦始皇的存在只是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此话怎讲?”李世民也来了兴致。

杜荷笑了起来:“李叔叔这是明知故问,当初李叔叔最先提出抢占关中,这是为何?秦国初时为蛮夷,但秦始皇即位的时候,秦国的国力已经远远的凌驾于六国之上。关键就在于地利,秦国占据天险,他们只有打别人的资格,却没有被打的份。所以国力得到了稳定而持续的发展、增强。同时六国相互敌视,连年征战,勾心斗角,双方的差距,自然越拉越大,假以时日,秦国如何能够不一统天下。”

一番话说的李世民频频点头。

“李叔叔,你不觉得如今的吐蕃跟战国时期的秦国很像吗?”杜荷将话拉入了正题。

第二部 为美而战 第060章 唐军的噩梦

杜荷这一句话让李世民动容了起来。

杜荷对于秦国的分析相当的透彻,在他心底也是如此认为的。

在战国时期,那时的攻城器械还不完善,所以秦国的天险从来都没有被攻破过,即便是六国联军,面对秦国天险也无计可施。

秦国借助天险发展国力之余,不时的出兵占些便宜,就如杜荷说一样,只有打人的资格,没有被打的可能。

而东方六国却因领土相互连接,又无天险,各自争斗,勾心斗角。此消彼长,经过历代国君的发展,至秦始皇这一代秦国的国力已经凌驾于六国综合实力之上。所以,对于杜荷的那句秦国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并没有报以反对的态度。

若吐蕃真如秦国一样,那就问题就相当的严重了。

吐蕃会如秦国一样,不断的凝聚实力,越来越强,甚至追上大唐也不无可能。

只是李世民并不明白,秦国天险是函谷关,是巴蜀险道,吐蕃又有何天险可守?

李世民问出了心底的疑问:“吐蕃朕不熟悉,但也知道吐蕃并没有函谷关这等天险,如何与战国时的秦国相比?”

“确实……吐蕃的确没有什么险要的天险,但是他们的气候对于我们中原人来说却是比天险更要难以跨越的鸿沟!他们的这种气候,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高原反应。”杜荷脸上严肃,没有人比他知道高原反应对于古代人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即便是现代,依旧无法很好的克制这种高原反应。即使是军事素质强如解放军部队,也不行。

他知道这高原反应是超时代的知识,李世民即便在如何聪慧,一时间也未必能够了解,所以解释的特别详细。

“这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高度后,身体因因为未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氧气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他根据自己仅有的知识,向李世民介绍这高原反应。

杜荷此刻也暗自庆幸,自己在后世曾去过西藏旅游,入藏的时候,导游曾详细的介绍了高原反应的知识。

若非如此,他此刻也无法向李世民解释说明了。

李世民被杜荷说的这一套知识理论搅的有些头昏脑涨,但也大致听明白了杜荷说的意思。

“别把事情说的那么复杂,朕真的有些听不太明白。简单的说就是水土不服,就像南方人不习惯北方的寒冷,北方人也不习惯南方的热一样?我中原人一到吐蕃那里会引发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倦怠、乏力、头晕、恶心、呕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