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唐-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算小小地报了默啜从陇右抢了大量战马的仇吧。
武则天又说道:“另外,将这份消息诏告天下。”
这是长脸的事,最主要血字营的建立,几乎是她一手策划的。之所以说是王画提议的,这是武则天知道一定有许多大臣反对。用了这个借口,她以中间人的立场来调停,少了许多口水。
大臣看到老武的表现,知道再进谏也没有用了。其实现在这次大捷出现,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想法是对了,还是错了。一个个想要起身离宫,武则天又说道:“今天朕听闻大捷的消息,心情高兴,各位就留在宫中,陪朕一道就宴吧。”
老武又要设宴,各位大臣只好留下来。
长安城外,一条小河,象玉带一般,蜿蜒向北,这是渭水的一条支流。小河两边有许多碧柳低垂,此时正是可爱的时候,绿叶鹅黄半嫩,就象二八的少女一样,清新可爱。
河两边是一望无际地原野,一直绵延到天际或隐或现的终南山处。小麦大麦开始成片成片地拨高了,油菜花也开始抽苔,还有几朵早熟的油菜花,都已经耐不住,开着黄色的花朵来,在和暖的春风中摇曳着美丽的身影。
一行人走过来,其中一个中年人转过头来,以身边一个俏丽的少妇说道:“婉儿,春景如此美丽,可否为孤作诗一首?”
另一个衣着华丽的美妇听后,拦在他们中间,低声道:“太子,你今天是来办事的,还是来赏玩的?”
“太子妃,此言正是。”中年人唯唯诺诺地说道。他转过头来,对两位美丽的少女中的一个,说道:“红小娘子,你所说的棉花在何处?”
“太子,这可是你的皇庄。”李红咯咯笑道。虽然知道眼前这个人身份极其尊贵,可看到他被妻子一句话,就吓得不敢作声,李红也不惧怕他了。
不过她这胆子,大多是跟着王画学来的。
“红小娘子,不瞒你说,孤已经好些年都没有来长安了。”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紧紧地拉着韦氏与李裹儿的手。就连他到现在还仿佛在梦中,没有想到居然再次拥有今天荣华富贵的生活。
“皇太子,就此前面。”李红用手指了指前面一块田地。
一行人走了过去。一片地十几亩田,都是这种植物。现在绽开起四片或者六片叶子。
李显将其中的一株拿了起来。很奇怪的种法,一株株生长在一个打好的圆柱形钵上。李显问道:“红小娘子,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钵?”
李红答道:“这是我们家二郎吩咐的。这叫营养钵,里面有许多肥料。还有一个好处,皇太子,你看,这种庄稼根粗壮,如果直接种在地里,田里上面的泥巴是松软的,它只会顺着上面发展,吸收的田力有限,还容易被风吹倒。但现在有了这个钵,使得它的主根强迫性地向下。还有这种钵对幼苗生长也有利。”
“哦,这都是一个好办法。为什么小麦高梁不能这样做?”
“皇太子,各个庄稼的根不同,情况也不同。”李红咯咯笑起来。看来这个皇太子对庄稼还不如自己内行。
“那么什么时候能看到它成熟?”
“这还早,但马上就要下大田移载了。”说到这里,李红话锋一转,说道:“皇太子,奴婢再带你看几样东西。”
“好,你前面带路。”
一行人兴致勃勃,王画言语不多,但对这种庄稼给予很重的评价。依王画现在的声名,既然给了这种重要的评价,任何人都不敢不重视。他们来到一个农庄,这是也属于李显的皇庄,现在为了棉花,都暂时交给了陆二狗与李红管理。不但农庄,包括田地,以及庄里的下人们。
进了农庄里面一间小屋子,里面放着几麻袋东西。陆二狗听说他们到来,匆匆忙忙地迎接,毕竟不象李红,就是跟随王画身后多年,看到李显与韦氏,还是紧张地不知道施什么礼是好。
李显说道:“陆壮士,不必紧张。孤听说了,为了寻找这种东西,你吃了许多辛苦。孤很感谢你。”
“小的不敢。”陆二狗说着将麻袋打开,里面露出大团大团雪白的棉花。
李裹抄了一大团放在手里,说道:“好柔软,好暖和。就是刚才田里的小东西生长出来的吗?”
李红点点头说道:“不错,正是它开出来的,先是开花,然后长果实,果实里面吐出来的就是这个东西。它有很大用途的。”
说着,对陆二狗说道:“还不带皇太子与太子妃前去参观?”
“是。”陆二狗应了一声说道:“请跟小的前来。”
又领到另一个空屋里面,里面摆着几样东西。陆二狗喊了一声,过来几个下人,参见后,陆二狗说道:“你们操作一下,让皇太子与太子妃瞧瞧。”
几个下人立即抱来一大团棉花,放在纺车上,这种纺车也是很简陋的那种。这一点王画也无可奈何,简单地画了一下大概的模型图。然后技工不断地改进。虽然不太科学,但能将棉花的纱抽出来,也能织出布匹,甚至因为他的模型图的理论比较先进,再加上许多技工的改良,赶不上黄道婆的,可比现在唐朝的那些粗制纺车先进得多。
纺车嗡嗡地响了起来,过了好久,终于一张雪白的布在众人的眼前形成。这些人都生长在皇宫深院里,多会看到这种操作,看得津津有味。并且将它拿起来,仔细地把玩。
陆二狗又说道:“还有一个用处。”
说着,让人下塞进被套里,又塞进一条棉大衣中。
韦氏眼睛已经亮了起来。她急切地问道:“它的产量是多少?”
“一亩田有好几百斤。主要它不挑田,需要的水份很少,旱地里也可以种植。我们家二郎说了,特别是在陇右,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哪里,都可以种植。而且哪里日照充足,是最适宜种植的地方。”
韦氏的眼睛更亮了。
“但是这个消息不能放出。”李红看着她的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太子妃,也想与民争利,幸好二郎事先嘱咐过。她说道:“一旦放出,将会引起许多纷争。只是一些利罢了。必须要等到它成熟,然后交给陛下处理。”
韦氏一沉思,会意过来。与家族里的一些钱相比,赢得皇上的心,不知重要多少。她说道:“这件事如果成功,孤与太子,以后一定会报答你们家二郎的。”
“它很重要吗?”李裹儿还是没有明白过来。就是她在房州生活的那段时间,只是担心老武杀她一家,衣食是无忧的。
李红答道:“殿下,很重要。现在北方大周百姓冬天来临,盖的是什么东西?麻与兽皮。但兽皮珍贵,有几户人家舍得用?只好生火炕,赖在家里不敢出门。如果有了这个棉衣棉被,许多百姓将不会挨冻。再有,它不太挑地儿,百姓也多了一项收入。还有边远地方,因为种植了这种植物,大户人家必然大肆开耕,也会大量移民。移民多了,边境自然充实起来。还有,士兵如果有了这种棉衣,可以延长作战时间。总之好处,多得数不尽。”
“好,你与陆壮士就替孤将这个农庄守好。”李显高兴地说道。
“皇太子,请放心,这件事不但能帮助皇太子,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皇太子,奴婢还有话说。”
“请说。”
“二郎临走时再三说过,现在皇上对他已经很恩宠,并且他的岁数很小。因此不想再让皇上过于恩迁,以免招人嫉恨。而且也是为了皇太子,所以这件事,不能说出是二郎的主意,只能说是皇太子在房州听人途闻,特地从南方找来这种植物的。一旦它成熟,我们必须离开这里。而且也嘱咐农庄里的仆役,不可向外人泄露此事。”
李显虽然没有李旦英明,可也不是笨人。前面王画的原因是次要的,主要是想帮助自己立下奇功的,为以后自己登基打下基础。他点头道:“孤知道了。”
坐下来喝了一会儿茶,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告辞。
李红才坐下来,她转过头来看着身边的一个青年男子,说道:“大哥,你也要回去了,南方的事,你帮二郎管好,不能出现失误。”
说到这里,她凝头看向北方,二郎又带兵出发,都半个月过去了。每一次出发,她都十分地担心。上次她听闻王画回到了洛阳,近六百人打得只剩下六十人,一路哭哭啼啼地从江南奔回来。
跑到洛阳,王画又到了长安。跑到长安,王画又带兵去了延州,直到冬天才见到王画。就是那时候,将王画的衣服强行撕开,还看到王画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疤。
做什么不好呢?偏要做一名将军。这让她想起在青山沟的时光。如果不是郑家相逼,一辈子呆在青山沟,那是多好!
萧亚轩说道:“我只是来西京城看一下,马上就回去。”
说到这里,他吞吞吐吐地说道:“但妹妹,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哥,你有什么话,还不能对我说的。”
萧亚轩脸上出现了迟疑,顿了一会儿才低声说道:“妹妹,刚才皇太子与太子妃我都见到了,也听到你们说话了。”
他一直站在旁边,没有插言。就是李裹儿也不认识他,还以为他是农庄里的一个下人,没有人在意。
“我刚才注意了一下。那个皇太子人很老实。”
李红卟哧乐了,自己这个大哥居然说皇太子很老实。但还真是一个忠厚的长者,说话也和蔼可亲。
“妹妹,不要笑。人老实是件好事。可做皇帝却不是一件好事。现在王二郎明显是想暗中帮助他。这也无可菲薄,历史上也有老实的皇帝。但你有没有看到另一个人,太子妃,这个太子妃却是一个强势的人物。”
“这有什么关系?”李红不解地问道。
“如果是一般人家,那怕是贵族大臣之家,是没有关系。就象以前的房相一样,同样惧内,还是一个好宰相。算了,我不与你说了,你将我的话通知二郎,他自然会明白我的意思。”说到这里,萧亚轩皱了一下眉头。
如果这个韦氏也象武则天那样,事情不太妙。天下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再也不想出现一个女主。但他只是读了一些书,见识也不广,究竟是不是这回事,还等王画判断吧。
“哥哥,你究竟想说什么呀?”李红忍不住好奇地追问。
“妹妹,你不要问了,总之,我也只是一个想法,是为王二郎着想的想法。”抛去恩情不说,现在兄妹俩人全寄托在王画这颗大树上。王画荣,连自己都荣,妹妹一辈子生活也快乐幸福。如果王画辱,自己前途没了事小,连妹妹也跟着受罪。
但这是天下大势,萧亚轩可没有王画那份豪情,说天下大势如棋,大家在这盘棋上下吧。他抬起头来,再次喃喃道:“希望我的想法是错的吧。”
第三十六章 羊肠岭
正当长安百姓为王画第二次大捷欢呼时,他们不知道另一场风暴正在一个农庄,就象那些嫩苗一样,茁壮地成长着。
但王画将这份功劳让给李显,不单是让李显立功。还有其他的用意。第一怕妖孽,老百姓希望出现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可真有这个无所不能的人出现了,会怎么想?第二是虚名,中国历代对自然科学就不是很重视,象写下《齐民要术》的著名科学家贾思勰在正史里都没有记载过。如果换成现代,你知道刘德华,不知道袁隆平没有事,但千万要说出来,说出来会遭人鄙视的。但在中国的古代很正常。他就是将棉花这个功劳揽在手中,还不如刚刚发生的一次战役来得大。没有必要争。第三就是种子。看到好处,看到产量,第一批种子将会变成抢手货。可以做人情,但分配少的人同样怀恨在心。
不如给李显,至少还有两年时间,他在皇位上将呆上好几年。这几年内对自己稍微关注一下,对自己发展会有很大好处。还有,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由李显交给老武,很快会在全国铺开。
就快到了三月。
王画头耽在臂膊上,躺在青色的草地,抬着头看着天空的繁星。又一天过去了。
现在他们进入了突厥的腹地,再往前不远,就可以到达嗢仑河的上游,离突厥的政治中心,牙帐也不是很远。如果在白天,都可以看到乌德鞬山肃穆庄严的身影。相信就是默啜老奸巨滑,也开始沉不住气了吧。
王画用手抚摸着地上一片柔和的青草。这时候的蒙古高原植被破坏得还不严重,有戈壁也有荒漠,但不是很多。他还在想着另一件事,正是这片土地,给中国造成了许多苦难。先是匈奴、鲜卑。然后是突厥、契丹,最后是蒙古,车来车往,象走马灯一样。
难道这是一片滋养勇士的土地?
王画不由地被自己这个怪异的想法弄得笑起来。
孔黑子走过来问道:“应当差不多了。”
王画点了一下头。不能再往前进攻,斥候已经回来禀报,说前面突厥人开始聚集大量军队,毕竟哪里是他们的牙帐,如果让王画带着几千人将他们牙帐挑了,突厥在大草原上的威信将会轰然倒地。
王画站了起来,对士兵们说道:“立即准备出发。”
不是继续向北进攻,而是向南回撤,但除了士兵外,还有许多百姓。这几年默啜为了充塞国内人口,从唐朝抓捕了大量百姓,让他们做突厥人的奴隶。不过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大多将他们散落在漠北。直到王画攻入漠中的时候,才从一些部落的贵族帐下看到这些唐民。有的已经被突厥人活活折磨死去了,剩下的也大多不成人形。
一路过来,因为这里散落的唐民还比较少,还有大批部落听说他们的袭击提前逃亡了。只解救了两千余唐朝百姓。
这些百姓也要带回去的。
但看到这些百姓遭受的折磨,再没有一个人说王画的手段残忍激烈。
夜风吹来,送来许多野花的香味。
时不时传来牛羊的叫唤,有许多孩子跳来跳去。他们还不知道此一行的真正意义。只有一些老人坐在大车上,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右营将郭知运骑着马来到王画身前说道:“王中营,这一行目标太大,如果默啜听到后,不肯撤兵,此战也就失去了意义。”
对这个人的任命,去年也引起了轩哗,当时郭知运以秦州三度府果毅入营,与孔黑子做了一番交谈后,孔黑子听了十分折服,又主动地推荐给了王画。王画似乎觉得这个人名字很耳熟,能让他耳熟的,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立即招进大帐一叙。
这时候的郭知运三十五岁,正是心智体力最巅峰的时候。首先表演了武艺,然后与王画谈兵书,王画大为赞服。当然他最喜欢的是小仙、小封还有小郭、小李,可惜这几个人都是蛋大,现在想提拨都不行。
于是对老武说道,你们朝中也别争了,这个右营将有了人选了。就是这个郭知运。
郭知运?是谁?朝中大臣听了茫然,于是查档案,才查出来,瓜州晋昌人,以格斗之功累补果毅的。其他的什么也没有。但老武也吵烦了,得,王画说这个人行,那就行吧。
任命下来。这几次入侵突厥都立下奇功。渐渐才被大臣们接受,看来王画是找到了一个人才。
王画说道:“郭右营,无妨,兵无常理。默啜用兵十分狡猾,因此这才有今天突厥的强大。”
大郭点了一下头。看默啜的作战,根本不象一个粗鲁的突厥人,相反,象汉人中那些老谋深算的将军,什么离间计,反间计,以多打少,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用得熟练无比。
“正因为他的狡猾,所以会多疑。如果按照常理却布兵,他反而会怀疑。现在我们是看起来撤退了。可两天后,我们血营突然消失不见,他听了心中更加起疑,相反,撤起来更快。”
郭知运听了后,想了一下,说道:“还真有这个可能。”
不在言语。
大队人马拖延而走,虽然带着许多百姓,可有许多大车,速度都没有耽搁,只是大群的牛羊才真正成了拖累速度的根源。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军人马才往南走了一百多里路。
王画下令扎营,休息了一会儿,下午再次开拨。
但到了第二天斥候过来禀报,说不远处后面有两千多突厥士兵追了上来。
王画冷冷一笑,说道:“来得正好。”
不然他还不放心将这一千士兵将这一队押回唐朝,又不能一直护送到阴山,按照现在的行程得要五六天的时间,时间不够。
于是让孔黑子带着一千人从左后路包抄,郭知运带着一千人从右后路包抄。这一次作战,王画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视野的辽阔,一个比喻就象他是一个正常人,而对手只是一个瞎子。强大的瞎子,可以让,可以用阴谋诡计。弱小的瞎子,直接消灭就是。
王画带着其他的士兵从正面迎了过去。
本来就让王画打怕了。才只跟在后面吊着,看到王画大军到来了,刚想撤退,从左右两边又发现杀过来两支唐军。逃吧。逃也不行,堵上了。一阵厮杀,逃出几百突厥士兵,其他的要么成了唐朝士兵槊下的冤鬼,要么成了唐朝士兵的俘虏。
王画拍了拍手,说道:“不用担心了。”
这几百士兵逃回去后,将消息一禀报,差不多那些突厥人再也不敢追过来。现在也许他们有一个想法,自己这一行越走远越好。
王画命令士兵快马,到丰州请求驻军派大军前来迎接。这是为了安全起见的,尽管回运的旅程,基本被王画这一次进攻清成真空地带。毕竟还在人家突厥人的地盘。
到了第二天一早,大部队再次向南挺进了一百多里。离阴山已经很近。王画又让斥候带着几队人马将缀在身后的突厥斥候清理干净,开始换装。
他们将血甲脱下来,鼻子也不要了,功劳薄已经写清楚,让回去的三郡士兵带回唐朝。然后穿上胡人的盔甲,将大槊也用布包扎起来,换上了胡人用的马刀以及其他武器。带着大量的武器,以及食物。这一次再也不能以掠为供养,食物必须得准备好。
王画看了看。鏖战到现在,血营的士兵开始出现严重的伤亡,一百多个士兵无法继续作战,他们也要回去养伤。还有七百多名战士先后倒了下去。于是再从剩下的一千名,现在也只剩下八百几十名战士中精简了两百名出来。做为补充。
但看了看单薄的回程大军,王画皱了皱眉头,从难民中找出所有青壮年,给他们武器盔甲,这样又变出来了四百多名战士。不过不能小视了他们的战斗力,几天伙食的恢复,加上回家心切,有可能他们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比一般士兵还会强大。
目送着他们在地平线上越去越远,王画才下令,三千两百余人,分成了五支队伍,化整为零,一人双骑,在斥候的掩护下,在阴山的东部汇合。
王画给草原的牧民带来的巨大的伤害。可是三月的河北,也在经受着一场残酷的洗礼。
三月正是夏种的时候,可因为突厥的入侵,听到王画的行为后,默啜几乎疯了,他在河北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但这一次他的“收获”远没有第一次进入河北时的收获大。魏元忠不说了,薛讷、李多祚、骆务整都是名将,特别是骆务整,他与李楷固之所以投降唐朝,就是因为默啜大败契丹,使他们走投无路,才这样做的。
虽然他们民族观念几乎等于没有,可相互之间却有着深仇大恨,不过与默啜有仇的人太多了,不但唐朝百姓,草原上各种对他同样也十分仇恨。只是因为他强大的武力,不得不屈服罢了。
这几员勇将的狙击,同样也给默啜军队带来一些很大的伤亡。
默啜看到这样的结果后,心情一天天恶劣起来。主要王画这几千军队开始逼近嗢仑河,他的王妃,他的子女全在牙帐。加上唐朝黄河以南的军队开始聚集,对河北支援。他终于产生了离开的心思。
就在这时候他接受一份情报,王画带着大军回去了。
嗯?默啜将地图打开,他可不认为王画会真的回去。现在自己将军队带到河北来,正是他肆无忌惮的时候。但他也没有想过,王画会带着三四千人狙击自己。就是王画的军队是李靖的大军,也要三思而行。
看着地图,就是想不清王画到底要做什么,最让他奇怪的是,这一次突厥人无所不能的斥候,全部哑火了。无论派出多少斥候,都自动在草原上消失。弄到最后,各部都不敢将族中的勇士派出去打听消息,只是顺着脚印,判断他们的去向。
又过了几天,再次传来消息,王画的血营不见了。只有一千余人,其中还有几百是被俘获的唐朝百姓武装的战士,带着缴获的牲畜与难民俘虏,到达阴山。考虑到南边也出现了一大批赶过来的唐朝士兵,突厥南方现在力量空虚,这些部落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翻过阴山,回到唐朝。
解释了一大堆废话。默啜自动无视,什么力量空虚?主要让王画打怕了。
但王画的血营呢?
头痛啊。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将两万多大军全部集中起来,将繁畤一举攻破。当然这是一种出气的想法。如果真那么做,将代州的军队放出来,得知虚实的熊克己一定会四处威胁各州强行出兵,结果是好是坏,还在两可当中。
但是王画想做什么呢?
他之所以还在安心地进攻河北各县,是因为知道牙帐并不是那么想像的轻易就攻打下来。自己还有许多心腹大臣,呆在牙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会召集大军,准备应付王画的到来。当真王画还想来次五百对八千,三四千就能对付五六万军队?
但草原辽阔,如果王画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牙帐,会出现什么结果?
默啜打了一个冷战,喝道:“来人啊。”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下!
这是东部阴山的一段。
阴山是南北气候的一条重要的分水岭,在阴山南面,草原更茂盛一些,过了阴山,还是草原,但属于荒漠草原。虽然在唐朝,但从草的长势,还可以看到这其中的区分。
同时阴山整体地形,也是西高东低,从中段狼山开始,很少有森林,只有山地里散布着大小不等的山地草场。这是重要的牧区。但过了中段后,就开始看到成片的森林了。
这正是一片森林,高大的白桦、青杨、山榆、山柳、松柏在三月的春光里,焕发着勃勃生机。不远处还有一个小湖泊,湖泊边几只黄羊正在饮水,同时机警地看着四周,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它们就立即拨腿逃跑。
王画隔着几株秀媚的山柳,看着这个美丽的湖泊,听着眼前斥候的消息。
斥候说道:“默啜撤军了。但是大军分成了三路。左路顺着阴山一路向西,右路一路跨过长城,向北。他自己率着中军,押运着三万多河北百姓,向西北而来,也正是我们的方向。”
“具体的人数是多少?”
“我们离得远,没能数清楚,但估计左路与右路军队大约是在一万五千人左右。还有一件事,我朝大军也有三四万人跟后尾随,不过不敢离他们太近。”
王画将孔黑子与郭知运喊了过来。一共散开了五支队伍,只来了四支,另外一支,还没到达。突厥人的长相与中原人的长相还是两样的,但王画这一行,有意避开了所有的居民点,就是偶尔遇到一两个放牧的牧民,因为一人双骑,速度快,很快就从他们身边掠过。也不会给他们看得清的。还有一点,现在默啜在开战,王画反攻突厥,草原上到处在调兵遣将,几百人的军队,也没有人在意。
四支军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阴山。
王画将行军地图打开,让斥候在地图上标出突厥三路大军的大约所在方位。然后问道:“孔大叔,郭右营,你们怎么看?”
孔黑子说道:“我看到了包抄。”
说着他顺着三路大军行动的箭头顺着用手比划下去。
“不错,正是包抄,默啜果然以为我们还在突厥,因此想一劳永逸将我们全军消灭。还真看得起我们啊,用八万大军对付我们三千来人。”
王画不知道,现在默啜已经没有了八万人了,前后与薛讷等人交战,折损了七八千人。但唐朝军队伤亡很大。这还是算好的,如果不是这几员勇将驻守,唐朝这一次河北损失更重。
“那么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孔黑子与郭知运都皱起了眉头。中路不要想了,其他两路也不要想了,一万五千人,这不是他们在草原上应对匆匆忙忙组织起的休库合的一万来军队。这都是突厥最精锐的大军。
郭知运说道:“王中营,你的想法是?”
接下来的目标都没有制订,因为存在无数的变数,没有办法制订出来一个详细的战略计划。
王画说道:“这一战我们还得要战,不但要战,还得将敌人打痛,否则我们还是输了。想一想,这一次默啜对河北的伤害,与我们对突厥人的伤害,那一个更大?”
这个问题不用回答,草原地广人稀,虽然王画用残酷的方式,扫出一大片真空地带,可能有多少突厥百姓,况且还有许多突厥人闻风而逃。甚至默啜攻破三两个县城杀害的唐朝军民就比王画这一次击毙的突厥数量多,更不用说还押着三万多河北百姓向草原回撤。
王画又说道:“所以我们不但要战,而且还要想法设法将河北的百姓救出来。”
听到这里,两个人再次露出疑惑的表情。如果想要救出河北百姓,就必须面对近五万的突厥中军,自己这一点人于其是说前去战,还不如说主动给人家添一点开胃菜。
王画会意他们的想法,说道:“不必担心,既然河北诸军派出了几万大军在后面尾随,我想是朝中有人知道了我的企图。”
想到这里,王画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将军的身影。
“但我们第一战却在这里。”王画指着地图说道:“羊肠岭!”
第三十七章 阴差阳错
羊肠岭,岭断肠。
青天马面持索过,黑夜更有虎狼猖。
十人得过九人死,一人难闯鬼门亡。
羊肠岭,人断肠。
这是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
羊肠岭,在阴山的东部与中部交界的地方。并不是象李白所写的蜀道难中的一夫当夫,万夫莫开那种奇诡的地形。相反,羊肠岭的道路很宽广,默啜两次带着大军进攻河东就是从这条大道的。
这里的十人九死,一人还难以闯过鬼门关,不是指道路的,而是指盗匪。因为羊肠岭这条山道长达十几里,两边有许多黑森林,又是在两国交界的地方,三不管的无人地带。可因为边境虽然战争不断,但民间贸易往来很频烦。
中原需要塞北的皮毛牲畜,塞北的牧民同样也需要中原的布匹器皿,这条漫长的山林道就给了盗匪出没的机会。如果不是大商团从这些经过,十有八九被抢劫,还会杀人越货。当然这些盗贼中有唐人,也有契丹人,更有突厥人,所构成五花八门。并且时常因为势力的划分,相互火拼。
对于这群无法无天的强盗,唐朝政府很反感,同样突厥也很反感。毕竟这群人连突厥的商人同样也杀。但小规模的军队来了没有用,大规模的军队来了,逃之夭夭,在茫茫的林海里,想找都找不到。
特别这种形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