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唐-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归其业。

这个做法与王画异曲同工,不过王画更狠,连遣从兵也不放过,一律充为奴隶。因为连连大胜,一万多百姓人脱离叛军前来投奔,其势稍张。

由于常期守城,雍兵存粮不多了,正在这时候,张巡得知令狐潮从雎阳渠运米数百船经过雍丘城,于是派兵夜间出战。这一次再次击杀无数叛军,还让张巡得到上千斛盐米。

令狐潮恼羞成怒,在十月,令狐潮与王福德一万多大军攻打雍丘,张巡出击,大破之,斩首千余人。十二月,令狐潮再次前来,又让张巡击退。

令狐潮与李庭望攻打雍丘,数月不克,于是设置杞州,在雍丘城北筑杞州城,以图断绝雍丘的粮食援助。同时时常派出数万大军进攻雍丘,张巡兵力才一千余人,可每次都能打退叛军。这时候王画已经进驻长安,但各地将领对他不服,于是自立为王,继续称李隆基年号,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亦是如此。他任命张巡为先锋使。此月,鲁郡、东平、济阴都落入叛军手中。叛军大将杨朝宗率令步骑兵两万将要袭击宁陵,断绝张巡后路。这使形势更加恶化,于是张巡撤出雍丘,向东坚守宁陵,这时候他才与雎阳太守许远会面。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可是在杨朝宗率军到达宁陵西北时,张巡与许远二人以及部将雷万春、南霁云果断地与杨朝宗交战,一昼夜达数十次,大败叛军,杀死一万多敌人,斩二十余将,死尸塞满汴水。

王画虽然因为唐朝将士不配合,十分苦恼,可借用李隆基名义,下旨让张巡为河南节度使,暂且代理河南军政事务。但这首圣旨被李巨没收了,只给了折冲都尉与果毅都尉三十余职,连奖赐的物品都没有。张巡写信责问,李巨竟不回信。

雎阳地当雎阳渠要冲,位置十分重要。王画这时候专心经营关中陇右灵武,又与吐蕃开战,叛军无奈,只好将视线转向了江淮。但攻克江淮,必须攻克雎阳。

于是安禄山让他的儿子安庆绪派部将率同罗、突厥、奚与契丹精锐与杨朝宗兵力汇合,共十几万人,进攻雎阳。

这时候雎阳迎来一位客人。

已经祸害了河北河南山东,王画不想安禄山再祸害江淮了,派人联系张巡,提供大量武器。

但被张巡拒绝了,他说道:“回去禀报你家主人,尔亦为反贼耳。嗟来之食,吾不受。”

然后开始与叛军苦战。

张巡幸与不幸,遇到了许远,自知军事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自己管筹军粮与物资。张巡到任后,立即击杀主降大将田秀荣,然后趁着叛军先锋远道而来,主动袭击叛军。大胜而还,缴获了大量车马牛羊,张巡将这些战利品全部分给将士,自己分毫不要。这时候正是麦熟之时,叛军主力军队到达,就着麦子收割以充军粮。张巡在城上看到后,集结军队,擂鼓做出出城的样子。叛军立即停止割麦待战。张巡于是停止擂鼓,让军队休息。如此再三,叛军放松了警惕。张巡让南霁云率军大开城门,直捣尹子奇的大营,斩将拨旗。与此同时,叛军又有一千多精骑,直逼城下,招张巡投降。张巡一边在城上与叛将答话,一边暗命几十人手持钩、陌刀、强弩、长弓从城下吊下,潜入无水的护城壕中,趁城外叛军依仗人多并不戒备时,勇士奋勇杀出,叛军猝不及防,再次损失了很多人马。

到了七月,叛军再次围城,这时城中无粮了,士兵每天才能分到勺米,饿得只能吃树皮与纸,有的饿得无奈,吃泥巴解饥。张巡派部将南霁云从城东门杀出搬请援兵。但拥兵自重的贺兰进明,也就是夺走颜真卿兵权的大臣,驻守彭城的许叔冀、尚衡皆观望不肯出兵。只有驻守真源的李贲援助马百匹,宁陵守将援助兵三千人。但这些士兵经南霁云杀出重围,进入雎阳城中只剩下一千余人。

叛军得知城中无粮,有的士兵饿得连弱弓都拉不起来,于是加紧攻城。这时候守城将士也劝说张许二人商议突围而去,张巡与许远商议了一下,认为雎阳是江淮屏障,如果失守,叛军南下,蹂躏江淮,于是决定坚守。

这时候叛军用云梯攻城,张巡命士兵用钩杆将云梯顶翻,立即又从城头上投火焚烧云梯。只好用巧力了,都饿得没有力气强行掀翻。叛军见到云梯没有效果,于是又用钩车、木马攻城,但当他们靠近城墙时,又被城头上放下来石头砸得七零八落。叛军于是围城挖壕,壕外又筑栅栏,长期围困。这也是逼得无奈,采用的下策。

这一招真管用。城中出击无效,又无粮食,有许多士兵被活活饿死。

张巡看到低落的士气,将他的爱妾捆起来,放到院中。

南霁云惊异地说道:“大帅,你要做什么?”

这个小妾平时知书达礼,长相清秀,在这些天里面,为士兵缝被军衣,照顾伤员,很得士兵欢迎。

张巡说道:“与其饿死,不如让大家食之。”

“大帅啊,万万不可能啊。”南霁云放声大哭,诸位将士听到后,全部热泪盈眶。

正在此时,城外面传来许多奇怪的声音,雷万春大步跑了进来,喊道:“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因为面部中了六箭,使他一张脸格外的丑陋凶狰,但此时却是一脸的兴奋,他一把将张巡抱了起来,抱到城头上,看到无数的军队从南面漫天而来,手中拿着一个管状物,不停地喷出火焰,叛军就象稻草一样,纷纷倒了下去。

第九章 大风歌(大结局)

之所以到现在王画才解雎阳之围,也是无奈之举。

进了长安城,知道真实情况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毕竟大部队到来,而且使用了大量的火器。随着后面大军接着到达,想瞒也瞒不住。也没有必要去隐瞒,王画收复了潼关、华州、商州等州县,不但从潼关自西尽归他掌下,而且到达汉江流域也畅通无阻了。

但到了这里,他不得不停了下来。人手不足了。

不是兵力不足,以现在的兵力,足可以横扫叛军。但打败他们是为了什么?治理!

唐朝多少州县,三百多个州府,一千五百多个县,也就是说,分摊起来,一个县连一百名士兵都摊不到。况且还要分出大量兵力去征讨安禄山。

因此,停了下来,先将潼关以东的唐朝士兵全部进行编制,或者解散,武器也实行管制。这也是必须的,军队用来做什么的?王画在宪法上清楚地标注,保家卫国。但现在唐朝军队是用来做什么的?拥兵自重。

但这样一做,各地将士更加疑心重重,不肯归服。还有许多将士,象张巡一样,认为王画是“反贼”,依然举着大旗,一边抗击叛军,一边对王画表示抗议。对这些人王画哭笑不得。

其中最主要的两个人,郭子仪与李光弼在河东,同样表示了沉默。王画曾派人联系过他们,李光弼因为李楷洛的关系,欲言欲止,然而郭子仪一口回绝了。无论使者如何解释,郭子仪不听,李光弼在“大义”的压迫下,只有选择缄默。

如果是其他人,王画立即开打就是。两个军神也没有用,在绝对的力量之下,就是他们是孙吴在世,也挽救不回败局。但这两个人,王画也下不了手。如果真下手,那么他也真坐定了谋反的罪名。只好另作他法,停下东上的脚步,开始治理河西陇右关内三道。

也不好治理,在杨国忠李林甫为相二十多年来,各地大多数是贪官污吏,能真正让王画留下来的官员很少。就是能留下来,大多数一样“顽固不化”,这时候李亨等人未必心死了。说不定他能与这些人暗中通达往来,来一个兵变。所以对这些清臣,也要劝解开导,想开的才能任用。

这一来,进程就很缓慢了。

而且一些地方出现了反抗,一些士兵不注意,被偷袭了,连手中的枪支都丢失了一部分。

做这些事的人不一定是各地的军阀,也有许多清臣直士。对后者王画抓获了,只好释放。有些人不好意思了,或者归隐,或者投顺,但有些人认为王画小恩小惠,不用理睬,反而学习豫让,前赴后继。

但这些人的做法,却拖累了王画前进的脚步,使河南河北百姓陷入了更深的痛苦当中。

王画心中也十分侥幸,幸好在这时候举事,如果几十年前举事,还不知道因为这些人想不开,导致国家发生怎么样的战乱。

内乱不休,外乱又起,南诏乘唐朝大乱之机攻陷了越郡的会同军,占据了清溪关,一时风头无两,连蛮部与骠国都向南诏投降,寻而开始集军北侧,对剑南伺机而动。王画鞭长莫及,只好忍耐了。

但是吐蕃人又不安份了。

因为这段时间河西诸将官员良莠不齐,吐谷浑人心中十分愤恨,借着唐朝内乱,对唐朝反叛,一举攻陷威戎、神威、定戎、制胜、金天、天成等军,自赤岭以西之地皆失。随着石城堡、金谷城、雕窠城也被拿下来,威逼浇河与积石山,进军西域。

王画听了大怒,派了五万大军,重新返回,直到今年四月,才将失地全部收复回来,但不得不留下三万军队驻防。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粮食。

这一回不是军队了,而是关中几百万百姓。因为战事所逼,许多地方颗粒无收。

王画要的是治理天下,不是皇权。因此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饿死,但这么多百姓,光靠陇右之粮,是解决不了的。

于是做了两步安排,第一步,是迁移。让无家可归的贫困百姓,迁移美洲大陆。这两个大陆太广阔了,一共四千两百万平方公里,真正地广人稀,而且汉人的比例占得很少。王画迁去两百万百姓,也是一个及时雨。而且从关中本身,也要迁移百姓。

以长安为中心,从延州开始,到泾庆秦等十几个州,在户部造册的百姓数量达到了六百多万人。人口比江南还要稠密。但又不象江南皆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现在的产量每年每亩田只能收获庄稼三百斤,而不象后来,一亩地收成好能达到一千公斤,外还有一季小麦或者是油菜,这么多人为了生存,怎么办,只好将树林、滩涂、沟壑全部开垦出来种了庄稼。就是这样,国家也不得不每年从其他地区调动粮食补助。这对关中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妨碍。

但现在运河被叛军一拦两断,只好从汉水绕道而走。一路还要就食,又要沿途官员配合。

就是这样,粮食的阴影还象一个魔咒一样困惑着王画。

这时候,来了一个及时雨,第五琦。

第五琦先事韦坚,及坚败贬官,累至须江丞。贺兰进明甚重之,及安禄山反,随贺兰进明多有战功。这一次是听说皇上重新夺下长安,但众说纷云,替贺兰进明与颜真卿进京察看一下虚实。

王画听了后大喜。

中国有一些很古怪的姓氏,其中有第一,第二,第三,一直到第十,这十个古怪的姓氏当中,第五琦是最有名气的人物。

在历史上正是因为第五琦为江淮租调使,把江淮租造便成轻货,溯江汉而上,自汉中源源不断地向唐朝前线供应,才使唐军供应无乏的。

供给不怕,王画与江淮一些世家关系还是十分亲密的。当然,也有一些敌对的世家,不过这次事件后,也必须重新洗牌了。而且在冬季,从大洋洲粮食、布匹、武器弹药,以及各种药材,也到达了汉水。但怎么样从汉水到达汉中,再到达长安,这中间有许多大山峡谷,不是一般人能安排的。

他亲自迎出城外。但第五琦得知事情真相后,不理不睬,沉默不语。

其实有许多人心中还是在犹豫不决,或者想“投靠”王画,无奈王画极重视品性,看重的人都是品德良好的人。就是想投靠,这些人还要做一个高姿态,让王画亲自或者派人劝说,然后伏在兴庆宫门口,放声大哭,才为王画效力。

搞得王画郁郁寡欢,还发作不得。

这还是好的,有的对王画泼口大骂,有的率领“忠诚勇士”激烈的反抗。

除了杀害王画的手下外,大多数王画都强行忍耐下来,向他们解释这个国家不是李隆基的,是百姓的。态度也极其诚恳,虽然不能使所有人感化,不过这种态度,也渐渐扭转了一些人的看法。

第五琦不表态,王画也不能强行架着他去任职。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李静忠秘密找到王画举报,说李亨与太子妃张良娣日夜构谋,准备对王画反击。

李隆基是心灰意冷了,这个李亨心中不平也在情理当中。但什么人能举报,这个李静忠不能举报,他是李亨的心腹太监。再想一想历史上他做下的种种。

王画没有表扬,反而将他捉了起来,送到李亨面前,将事情经过一说,其他话没有提,而是将李静忠交给了李亨处死。最后说道:“何苦来哉,我说过保留帝位,虽然是虚衔,但皇上已经年老,要不了多久,你还是帝位,还能享受荣华富贵。不但你,你的子子孙孙亦是如此,非要做皇帝,非要让天下百姓不得安宁?”

说完后,厌恶地看着地上,这个历史上鼎鼎大名李辅国的尸体,就离开了。

这一次事件,让许多人认识到王画确实不象“谋反”,否则这一次事件,就能让王画找到借口,罢黜李亨,扶助一个软弱的皇子为皇太子。

第五琦这才答应下来。

果然有了此人的调动,到了春天时,也是关内最困难的时候,甚至王画已经有打算再调拨一百万百姓离开中原,第五琦开始出手。

有了此人的调动,果然各种物资源源不断从汉水运了进来。

单凭这份才能,王画手下无一人能及。

但这时候又出来一件事,因为李隆基临行前的任命,永王李璘领四道节度,坐镇江南。听从手下谋士建议,欲切断汉水道,使王画因为后勤供给兵败,被迫还政于李氏王朝。

对他的作为,王画早就料到了。这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国家生死垂亡之秋,他坐拥虎贲之士数万人,不为朝廷效力,反而贪图享受,日用费达巨万。

但也不好立即杀死,他一死,江南混乱,不但供给带来了困难,而且战乱也会蔓延到江淮地区。于是他调来了王昭朗与王安二人,前者是他与李裹的儿子,也是他的长子,后者是他与李持盈的儿子,第十子,在他前面还有九个儿子,八个姐姐,其中还有两个是他与李持盈的女儿。

这两个人带着几千精兵,猛进江陵,将永王斩杀。连王画都不能这样做,但王昭朗与王安因为他们的母亲,却能这样做。四道官员将士一看,一群皇亲国戚在厮杀,得,一缩头算了。

于是王安与王昭朗坐镇江陵。但没有将手伸到其他地方,以安宁为主,这要等到夏天到来,更多大军调到中原来,才是真正一举将全国稳定的时候。他们任务是确保汉水道不失。

这些事都拖连着王画无法分身东进。

但供给到来,境内百姓也安定下来了,王画才迎来了转折点。

另一个转折点是郭子仪与李光弼带来的。

史思明平定了河北山东,自博陵出兵,蔡希德从太行出兵,高秀岩从大同出兵,牛廷玠自范阳出兵,引兵十万,攻打太原。随着王画反夺关中,叛军也改变了策略,意图占据河东,仗持吕梁山之险,与王画分兵抗衡,然后分兵南下,入侵江淮。

不过历史上这时候李光弼精兵入灵武,支持李亨去了。现在手中还有无数精兵,但与史思明手上十万精兵悍卒相比,力量还弱了一点。于是诸将商议修治城墙抵抗叛军,李光弼说道:“太原城周长四十里,在叛军即将到来时修治城墙,是未见敌人先疲自己。”于是在城外开挖壕沟,又让士卒准备十万块砖头。大家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等到叛军在城外进攻,李光弼就让士卒在城内加高城墙,有毁坏的地方用砖头立即修补。史思明无奈,只好派人到崤山取攻城的器具,当他们到达广阳时,遭到别将慕容溢与张奉璋的拦击,三千护送胡兵皆被杀死。

罗思明围城时久未功,于是挑选了一批勇征善战的精兵,作为流动的军队,告诫他们:“我率兵攻城北时,你们暗中往城南,攻城东你们就向城西,见到有机可趁,就进攻。”

可是李光弼军令严明,历史上用了一万来团练军都守住了太原城,况且现在城中精兵无数。于是史思明又没有得逞。李光弼善于用人,在安边军中得到三个铸钱工匠,善于挖地道,于是挖地道迎战,叛军在城下辱骂,李光弼派人从地道中拉住骂人的脚,拖入城中,拉到城头上斩杀。叛军制作云梯与土山攻城,李光弼在地道中迎战,这些器具都陷入地中。叛军起初攻城急迫,李光弼又制作了投石机,发射巨石。史思明没有办法,只好退到城墙很远地方围城。李光弼又派人诈降,史思明听了十分喜欢。李光弼却在暗中让士兵在叛军营地周围穿掘地道,用木头顶住。到了约好的日期,李光弼率兵站在城头上,派裨将率数千人出城,叛军一起站着观看,忽然营中地面塌陷,死了一千多人。叛军顿时惊谎失措,李光弼乘机擂鼓呼喊,大军出城袭击,俘获与斩杀两万多军队。

不过原来历史上安禄山死去,史思明退过范阳。现在李隆基活捉安禄山,王画下了一道命令,凡是杀害安禄山者,九族皆被活剐而死。这个人是留给我活捉的。十分嚣张。又提醒安禄山,你当心你的儿子安庆绪与阉官李猪儿、大臣严庄,他们将会害死你。

安禄山嬖幸妾段氏,欲以安庆恩代替安庆绪,李猪儿与严庄因为安禄山生病目昏,渐不能视物,脾气变得暴燥起来,左右不如意,常动加棰挞,这两个人也被经常挨打。

所以安禄山听到后,立即将严庄与李猪儿击杀。又将安庆绪调到雎阳前线。到现在安禄山病情加重,但还好好地活着。

因此史思明没有退却,继续与李光弼鏖战。

同时郭子仪秘密派人潜入河东(指河中府),与陷于叛军中的唐朝官员密谋,等到唐军来攻打时,作为内应。谈好后,自洛交引兵,向河东进发,途中分兵取了冯翊,河东司户参军韩旻迎接官军,杀死叛军一千多人,叛军大将崔乾祐翻越城墙,得以逃脱。然后召集驻扎在城北的士兵攻城,阻击郭子仪的军队,被郭子仪击败。崔乾祐逃至安邑,安邑人打开城门,让他入城,当叛军进去一半时,安邑人闭门袭击,将进入城中敌人全部杀死。崔乾祐没有入城,从白径岭逃走。

李郭两支军队如同尖刀插在河东境内,遥相呼应,史思明见到不妙,于是退守仪州、潞州与沁州,龟缩起来,使李郭二人军队不能联合。

其实这时候李光弼与郭子仪也有苦难言,因为作战了很久,尽管战绩赫赫,可是后勤跟不上了。

于是派人与王画协商,现在王画反而不急了,该糟蹋的地方也糟蹋得差不多了,不急着这一下子。不如索性等到七月大军到来,一下子将所有难题解决。而且李光弼与郭子仪用兵的种种,让王画心中十分忌惮。

这两个人如果不支持他,就是用冷兵器,以后也非常非常地麻烦。

拖了一段时间,李光弼与郭子仪眼看就要弹尽粮绝,史思明敏锐地察觉出来,开始试探性地发起进攻。郭李二人被逼无奈,只好又派人进入长安,与王画协商,我们归顺可以,但你必须保证你承诺李氏宗室的待遇,并且用公文颁发天下。嘴上说的不算。

王画知道这两人人支持不下去了,但现在嘴巴还硬铮,也不想点破,各路大军也快到达中原了,于是亲笔写了公文。

二人才同意王画对他们军队整编,于是王画随着作出一些布置。

一万军队秘密进入李光弼军队中,三万军队秘密进入郭子仪军队中,但郭子仪这支军队又分作两处,大部向东北方向进军,与李光弼军队对史思明大军合围。另一部分沿河而下,到达怀州进军,伺机渡河,堵住洛阳的后方。

他自己让属下率领三万军队,出潼关。同时另一边又做了安排。本来是三路军队的,一路直捣范阳老巢,两种从岭南出发,一路向北安定中原,一路向西平安南诏与吐蕃,但张巡这个强人,就是不要他的支援,导致雎阳一线摇摇欲坠。

其实除了颜杲卿张巡许远他们,还有许多节烈之士。东京留守李憕在封常清兵败时,临危不惧,与卢奕、达奚珣继续组织军民加强城郭,安抚士卒,准备坚守抗敌。无奈兵微将寡,城池破陷,达奚珣投敌叛变,李憕镇定自若地坐在府衙中,卢奕则穿戴整齐坐在御史台中,与采访判官蒋消三人皆被杀害。后来安禄山派段子光带着三人首级到河北恐吓各郡县守,颜真卿用计斩段子光,夺得三人首级,用草做了人身,戴上帽子,穿好衣服,装棺入硷,设灵祭拜。

张介然明知虏骑十万,不可力敌,然拒守陈留,遭到安禄山杀害。

崔无诐,韦氏的舅舅,可是留守荥阳,也没有逃走,城破,又遭到安禄山的杀害。

薛愿与庞坚守卫颍川,时贼已陷陈留、荥阳、汝南等郡,城中兵单力薄,又无储备,仍然坚守颍川,为阿史那承庆所破。送于洛阳,将肢解,贼将阿史那承庆也为其感悟,说:“薛愿、庞坚,义士也,人各为其主,屠之不详。”系于洛水之滨,两人一声不发,更没有哀求,一夜生生冻死。

名将程千里,守上党,持自己骁勇,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蔡希德,垂将擒而希德兵至,程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蔡希德所擒,仰首告于城上诸将:“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于是城上诸将士闻之涕下,贼竟不能拨,押于洛阳,为严庄所害。

袁光庭,伊州刺史,为吐蕃所攻,外救未至,城中矢石已尽,不防,城将陷没,手杀妻子,自焚而死。

不但这些大臣将士,就连一个乐工也感动天地。安禄山宴于凝碧池,盛奏众乐,梨园弟子暗自垂泪,贼兵露兵刃威胁之,乐工雷清海不胜悲愤,掷乐器于地,西向恸哭,安禄山怒,缚于试马展前肢解。

因此,在薛嵩听说王画回归后,写信给王画,王画也回了一封信,将上述烈士事迹一一写了出来,然后说道,你既为安禄山邺郡节度使,非我血营弟子也。

不管薛嵩是什么原因投降的,后来他没有表现任何忠国的念头,反而胁助了安禄山镇压过一些反抗的忠臣烈士,所以安禄山才将大本营之一邺郡交给他管理。就凭这一点,王画明知道他是昔日血营十八名将残活下来的唯一一将,也没有原谅薛嵩。

但为了大局,有的王画知道,有的不知道,但没有营救,可张巡这边不同,不但这两个烈士十分有名,而且雎阳位置太关健,不能有任何闪失。本来如果他能接受自己好意,坚守雎阳也不困难,但这两个强人又不肯低头。王画所以不得不分出五万军队,一边支持张巡这个强人,一边顺着大运河汴水而上,日夜不停,直奔洛阳。

可对手下人吩咐过了,张巡与许远这两人无论做什么,你们都不要管。那怕你们前面一离开,后面他夺地盘,你们也不能阻拦。事实张巡是这么做的,前面王画的属下在痛击尹子奇与安庆绪军队,后面他替唐朝收拾“旧山河”。只是因为手中力量有限,只拿下三四个州府后,再也无力吞并了。然后继续打着扶持唐王室的旗号,一直坚守了三四年,看到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才开始迷茫起来。于是选择归隐,但对王画送来的许多金帛依然拒之不授。

这让王画又是感慨,又是哭笑不得。

……

八月中秋到来,长安城中响起了无数鞭炮声。

史思明与安禄山,以及陈希烈等降将全部生擒活捉,安庆绪等人先后也被击杀。

这些人押到了长安。

张均与张垍看到王画,立即跪了下来,说道:“王营督,希望你看在昔日家父与你交好一场的份上,宽恕我们一命吧。”

王画冷冷地看着这两人,外加上陈希烈,其他人能活命一条,但这三人李隆基待他们真的不薄,然而背叛起来利索干净,连犹豫一下都不曾有过。叛国,卖主求荣,这两条都是王画最憎恨的。他厌恶地说道:“依你们所做所为,就是你们是我的儿子,我也不会宽恕的。”

说着命令人将他们拉出去,生生活剐了。这还是王画第一次使用这种残酷刑法。

然后将安禄山与史思明带到兴庆宫。

不知道以前的样子,可现在安禄山因为视线不明,加上生病,十分邋遢。就是生了病,到现在估计还有五百斤重,还明显瘦了不少,大肚子因为少了肌肉,拖得更长。就象一陀烂肉一样,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王画看了看李隆基,又看了看坐在边上的杨玉环,心中燃起了熊熊八卦之心。

杨玉环显然很害怕,躲在一边,低着头不敢说话,不说话没有事,反正安禄山看不到她,一说话,害怕他说出什么污言污语。但怕什么来什么,李隆基气极,他怒声问道:“安禄山,史思明,你二人朕待你们不薄,为什么背叛朕?”

安禄山哈哈一笑:“你这个昏君,一个烂女人,老子都不想玩,你当稀罕宝,为了她,连国家都不顾了。昏到这个地步,老子手中有兵有将有粮有钱有人,为什么皇帝不轮到老子坐坐。如果不是王小二出兵,老子这个皇帝坐定了。”

自始至终,他与史思明都没有求饶,枭雄本色显露无疑。

对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发生的事,李隆基很早以前就怀疑过,不过安禄山体型太丑陋,他也没有想到爱妃居然口味这么重,这样的男人也倒上,脸上立即变得苍白起来,气得从侍卫身边拨出宝剑,一剑将他刺死,刺完后还不解气说道:“拉出去,拉出去,将他们五马分尸。”

安禄山反正死了,还好一点,史思明却活受了罪,真五马分尸而死。正因为这两个胡人起兵,导致无数百姓残死,王画也不阻止。

然后李隆基恶狠狠地盯着杨玉环,问道:“刚才安贼此话当真当假?”

杨玉环低声哭泣:“陛下,贼子所言,为什么你到现在还相信呢?”

李隆基想想也是,于是反过来安慰杨玉环。

王画想笑,得,也不揭破吧,让这个昏君晚年来个心安理得。

但出了宫,想到李隆基的蠢笨,还忍不住脸上露出笑意。

……

八月桂花香,小酒肆门前载着两棵金桂树,已经很有些年数了,高达十几米,枝叶蓬松茂盛,繁藏的枝叶间开满了金黄色的小花朵儿,飒飒初秋之风吹来,香气溢人。

王画手挽着李白,另一支手搭在杜甫的肩膀上,旁边的王维显然对王画失礼不习惯,于是跟在后面。

来到小酒肆前,王画指着招牌说道:“这是我妻妾沐孜李当年开的酒肆,来,我们进去喝一会儿酒。”

李白大声说道:“营督指示,在下敢不奉陪,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王画眉毛跳了跳,李白这句话将他吓着了。与这个狂人拼酒,岂不找死,况且小息一会儿,是松驰有道,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李太白本人,心中高兴,所以才作东的。但还有许多正事要等着他办呢。

没敢吭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