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唐-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城中做预备队。
夏州城人数却更多,整整两万大军,同样留下五千人作预备队。这是防备不远处的阿波达干的军队前来援助的。
从总体来说,这支杂牌军战斗力不是那么高,不过胜在多,突厥人意想不到,虽然有栅栏遮挡,可中间许多血营战士用长弓生生将突厥人的火力压住,一万五千人冲到栅栏前,冲进大营,开始混战。
贺鲁真只好开始组织大军反击。
如果是原来,就是人数少了一点还占在绝对上风,但这两天的出击,七折损八折损,近四千士兵失去战斗力。面对近两倍的军队,大家战得棋逢对手。浑特鲁那边亦是如此。
就连阿波达干那样的智者,都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兵分两路,分头支援。
还在混战,这也是血营有意而为的。别组织阵型,一组织阵型,这些杂牌军联合起来,连一起训练的时间还没有一天,反而有可能画蛇添足。不如化作一支支小队,各自奋战。虽然损耗会大一点,但牺牲的血营士兵很少,死的也大多是俘虏。特别是吐蕃人,死了也白死。居然战了两三个时辰,局面还是混沌一片,只是双方都倒下了大批战士。
就在这时候,阿波达干军队到了,看到他大军到了,封常清与乌可利都是手一挥,城中留守的军队再次尽数杀了出去。他们在城头上看得很清楚,没有占到下风,这一战如果立功,又可以得到钱,又可以回家,何乐而不为。
阿波达干一万士兵分两处到达,再次陷入混战之中。
三角城那边没有去,阿波达干来到夏州。
他站在山坡上看着战局,看了一会儿,皱起了眉头。他心中清楚,夏州城不可能有这么多人的,如果真有这么多战士,以血营的战斗力,贺鲁真早就败了下来。
用望远镜看了好一会儿。主要是血营蕃子兵多,不然早就看出来了。终于看到一些不同的地方了,大军中汉人多,吐蕃人多。汉人多是不正常的,血营汉人的比例不会超过六分之一。吐蕃人同样有,但比例却不会高于百分之一。
他立即想到了一个可能,血营之所以不惜兵力,而且有这么多兵力,不是用他们自己的士兵在作战的,而是在用俘虏作战。但是他不明白了,这些俘虏怎么可能为血营卖命。
这个想法也有些误差,其中还是有许多血营战士的,不带头拼命,光靠俘虏,也早失去战意,大败而退。
但这样换下去,阿波达干可不乐意了。八州有多少俘虏,十八万多唐朝俘虏,四万多吐蕃俘虏。就算是二比一兑换,突厥士兵也不够换的。这个数字也出现了偏差。现在八州让王画陆陆续续释放了近两万名唐朝俘虏,已经没有十八万多人了。吐蕃的俘虏也不止四万多人,后来西倾山一战,又再次得到近四万名俘虏。可真按阿波达干所想的那样换下去,王画绝对会十分愿意。
看到这里,阿波达干说道:“撤。”
打到这时,没有办法再打下去。
大军撤了出来,很是凄惨,先后投入两万军队,只出来了九千来人。当然血营损失更重一点,老百死亡无数不算,就这一战,士兵死亡数量达到了近一万人。如果不是阿波达干心寒了,再战下去,只要再过一个来时辰,有可能全军皆墨。不过那时候突厥人同样剩下不了多少士兵。就是攻打夏州城都没有这个能力。不要忘记了,城中老百姓加上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守守城还是不成问题的。况且夏州其他地方一万士兵也正在赶来。城外这一支军队尽墨,有可能突厥这一支军队同样会尽墨。
如果让封常清做选择,他还是选择继续交战下去。
实际上真正血营士兵在里面并不多,只有两千来士兵。换掉对方两万人,这个帐算下来,那个都会立即做出一个选择。
但看到突厥人撤向后方,封常清开始下令,大军撤回夏州城。混战行,追击下去,就变成了运动战,那时候纯粹是自找苦吃。
夏州这边阿波达干及时做了一个选择,保住了九千多士兵。可是三角城那边浑特墨则更惨。
本来就是混战一气,再加上五千援兵到达。浑特墨身在局中,没有看出奥秘,他杀出火了,不断怒喝:“杀!杀!杀!”
从二更时分战到黎明,就连银州其他地方几千士兵赶了过来,都没有将他击垮。乌可利在城头上看得头痛,这时候只能进不能退。如果喊一声撤退,有可能立即大败,变成一面倒的屠杀。
看了看后方,又看了看城中的百姓,他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三角城没有其他军队来援了。如果这一战大败,突厥人在死伤惨重之下,将会对你们实施严重的报复。生死握在你们手中。”
没有办法,只好将原来在城中派下来留守的民兵一起推出去。
实际上许多人心中很害怕。
但随着城中再一批士兵推了出来,突厥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血营不知道有多少军队,这样一批批往外推,谁受得了?
有的突厥士兵终于害怕了,况且战到现在,他们也筋疲力尽,开始骑上马开始逃跑。
直到此时,才产生崩溃。
这一崩溃无论浑特墨如何鼓励,也没有人听他的话。结果这一战,使血营损失惨重,整整两万人,来得及参加援助的三千多人,死伤高达一万五千多人。但浑特勤一万五千人,只带了四千来人逃出去。
只是两天,磨去了突厥两万大军还出点头。
默啜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下子坐在椅子上,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第七十一章 借将
王画听到这个消息,也差一点儿惊讶地跳起来。
实际上这是一个无奈的战术,根本就没有指望过磨去默啜这么多人马。
一开始选择这种战术,是王画与朱仝反复商量过的,王画经常寻找别人的长处与短处,避其长克其短。但这个情况同样也会被别人利用,特别是默啜这样的对手。
银夏二州百姓肯定要遣返的。第一因为春种,第二是因为夏收,这两个州都没有收成,损失将无法弥补的。不仅仅是因为钱的原因,关健以后随着血营的强势,朝廷一旦看到八州的粮食紧张,还会继续封锁。而且这一战后,管理的地方将会更大,管辖下的百姓吃饭的人更多,如果再象去年那样,显然是不行的。
但时间上无法错开,想要避过这一段时间,默啜就掳着百姓逃跑了。
一旦开战,那么默啜不可能放过这个弱点。而且王画本身怜惜百姓就是一个弱点。因此这一战中必须表现出一些冷血,不然默啜此例一开,以后还会陆续有其他人开此例。就是朝廷甚至都会用百姓来对付他。
所以有了百姓第一磨。
但靠百姓是不行的,于是有了俘虏这一提议。如果攻城,往城上一亮,就会将敌人退走。还说不定迷惑一下默啜。或者乘机出城,关健时间吓一吓,不让夏银或者盐州遭到更重的损失。
可就没有想到封常清与乌可利敢真利用俘虏去一战。
不要说人多,看看宗楚客多少手下,再想想他们兵败如山倒的样子。难道人不多?
听到消息后,王画仔细想了想,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想了一下,还是明白过来。造成这情况还是有它的必然原因,当然两天下来的扫荡,突厥人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目标,反而损失有些重,心中十分恼羞成怒,所以也迫切希望一战。正好血营出城,恐怕也符合他们本来的目标,将血营逼出城外交手。可没有想到居然出现了这么多士兵。那时候想撤退,或者主动退出大营,骑上战马寻找战机,时间来不及了。轻敌、士兵因出打草谷造成一些疲惫,最终让封常清与乌可利得逞。
这一战的后果是造成了默啜手中的兵力严重减员,尽管这两战中真正血营士兵也损失了五千多人。
但兵力上的天平开始向血营倾倒而来。
可王画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与突厥人战斗,损失都很惨重?这一战,血营士兵损失也有不少人,如果将俘虏计算进去,损失实际上比突厥人还要严重。
还有这一战的后果,也不是全是好的一面。
所以计划都需要改变了。原来计划中是磨去一部分突厥人的兵力,还有拖延时间,等到从积石山抽调两万军队北上,甚至可以抽调更多,虽然吐蕃人要防御。但另一面,因为郭元振攻打大非川,不得不将吐蕃人的重心放在大非川上,这一来,积石山反而是很安全的。
还有,夏银二州也不是王画的重心,不然不可能只派一万血营士兵驻守。真正的兵力两万多人驻扎在盐灵二州,那才是王画的主攻方向。但因为这一战,默啜折损了大量士兵,留在河南的兵力只有三万多人了,逼得默啜只好提前将兵力重心放在这个麻花上。
自己面临的压力就立即增大。
想到这里,王画立即用急令,让孔黑子带领一万军队前来支援丰州。不过再三吩咐了让孔黑子掌握节奏,在丰州他还有一步好棋没有下。
倒是船只先到了丰州。
黄河这一段到底有多深,王画没有本事做一个测量,但估计着原来通航的吨位,大约能通过十几吨船舶。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修了一批船只,大约十来吨,一共好几百艘。
这些船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两边都有长长的木挡板,木档板与船舷的中间有一个缝隙,留作划桨与掌舵的。这些档板是用来遮蔽两岸射过来的弓箭。可惜时间不够,否则挡板修得更加高大,上面再来一个顶盖,一艘艘船只就成了水上的移动堡垒。
第一批物资到达了丰州。
主要是武器,还有少量的粮食,丰州境内数万百姓,手中也有粮食,虽然不多,可足以将这段时间支持过去。不过最头痛的粮食掌握在某些不安定的部族中。
还有一些生活物资与一些草药、布匹。
但王画这一次表现得很大度,不管这些部族是什么态度,公平地将它发放下去。
这一点再次引起了一些部族的不满,他们联手派出一些人找到王画,问王画为什么要这样做?
王画苦笑了一下,答道:“先礼而后兵,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我说过我要给你们一个交待,能不能再等一段时间?”
早知道如此,不征招民兵了,反正兵力已经抽了出来。空惹出许多麻烦。
另外还有一些士兵。但为了实施布置下来的计划,这些人都作为民夫打扮进入了丰州城,一共两千士兵,也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士兵上岸后,五十艘船舶继续沿河而下,不过这一次开始出现严重损失了。
默啜果然将主力集中到了北方,盐州城与三角城的遭遇让默啜吃了一惊,然后暴跳如雷。
但随后冷静下来,将暾欲谷喊来。
暾欲谷听了后,皱起了眉头,说道:“非战之罪,是我们没有准备好。”
默啜在帐蓬里转来转去,他突然问了一句:“大相,我们突然杀一个回马枪,会不会有作用?”
“大汗,机会错过了。这一次我们都轻敌了,如果当时再增加一万军队,虽然损失惨重,可三角城与夏州有可能会拢于掌下,形势也没有现在的严峻。”
暾欲谷说得对是对,可真有四万多军队囤积在长城外,封常清也不会做出这个决定。交战不行,守个城池难道还有危险吗?只不过在城外将会有更多百姓遭到突厥人的杀害。
“不过,倒是有一个主意,我们可以动用那一个棋子了。”
“什么棋子?”
“那一千血营战士。可以当着他们的面,将大军再次调向南边,但分成两部,一部是小规模的兵力,进军盐夏方向。大部却奔向盐州与灵州。”
“好主意。”默啜想了一会儿,说道。
看到这个军队的开拨,再刻意给这一千血营士兵以及族民一些疏忽的地方,他们就会将信送到王画手中。让王画以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实际上栈道也是假修,陈仓也是假渡。这些军队折向南方后,全部从远方撤回来。
只要听到这个消息后,王画必然将主力放在盐州不敢动弹。自己也达到了效果。实际上黄河才是默啜的重心,三座受降城必须全部夺下来,只有它们夺下来,进可攻,退可守。困在六胡州这片河南境内,始终是一片不安全的区域。
“调完兵力后,大战就要开始了,大汗不妨用这一千血营士兵祭旗,打击对方气焰,也振作一下士气。”
“就依大相之议。”
经过了辗转,安介武一行,终于走出了六胡州几个小州城,再往前面不远就是黄河了。再次向东走了两天,他们来到一块平川,平川上有许多部族,都是默啜先后掳掠过来,没有来得及转移到河北的。
但是安介武这几天却发现,看守他们的突厥士兵做了一次调动,而且他直觉到这几个突厥士兵看他们眼神有些奇怪。
这让他心中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他看到许多军队从这片大川的两侧滚滚向南,东边一侧士兵稍微小一点,但安介武还是判断出是奔向夏银方向。西边一侧人数更多,却是奔向盐灵方向的。
这几天困在这一片戈壁滩与草原上,对外界情况安介武不得而知,不过估计有可能战事已经拉开了。
这两路军队大约三万多人,他们向南做什么?而且是如此的不对称,一路只有一万来人,一路却达到了近两万人。难道他们是详攻夏银二州,暗攻盐州与灵州。盐州还好一点,如果让这些突厥人攻下灵州,后果会十分严重。
安介武外界的情况不知道,但知道一点,因为突厥变态的掳掠,血营对六胡州失去了消息来源。如果将这个消息送到血营,有可能是一件大功。还有自己的下落,也要通知血营。
将一些心腹喊来,做了一些简短的商议。外面的情况不知道,但通过聊天时得知,有的部族困在这里有十天了,但一直没有被突厥人带走。这让安介武判断出来,不是不迁走,而是河北让血营拿了过去。突厥没有办法将这些百姓转移出去。
因此,看着大家问道:“谁会水性?”
有几个人举起了手,安介武挑了一个机灵的校尉,让他想办法潜到黄河边,泅渡过去,到丰州通风报信,或者到中受降城也行。难度不小,虽然这里离黄河很近,可得一路上躲过突厥人的大量巡逻,而且还要快,必须在突厥人没有动手之前,将消息送到王画手上。
这个校尉点头。
有可能是因为调走了不少军队,一路上的巡逻开始松了下来。这个校尉借着夜色的掩护,居然安全地来到了黄河边上,泅渡过去。
大致范围他们知道,可具体的范围现在安介武一千名手下,没有一个人能清楚自己的方位。游了过去,居然是中受降城。
看到一个人游了过来,城头上警戒的士兵差一点用箭将他射死。好在他机灵,看到城头上的旗帜喊了一句:“城上的兄弟,我是玉衡军的兄弟。”
才侥幸躲过一劫。
士兵将他带到论弓仁面前,这个校尉将情况一说。这支血营中也只有论弓仁知道王画这个计划。而且他同样也知道现在的局面。听了后他感到十分不解,按照道理这一次默啜吃了一个不小的哑巴亏,应当将重心转移到黄河。难道想杀回马枪?
他也没有想出来头绪,没有敢怠慢,立即派了一队士兵护送到这名校尉前往丰州城。
不护送不行了,因为王画那一个计划,虽然占据了两个受降城,还是将城外的空间挪了出来,让默矩驰骋。
来到了丰州,王画正在做最后的布置,经过这么多天的暗中观察与盘查,大约真正投降突厥人的部族他心中都有了一个谱子。因此要做一些安排,先将一些受害部族的苦主喊到一起,秘密进行了一次会谈。
然后再次将各部召集在一起,看着各个酋长,王画严厉地说道:“我再次申明一点,我可以帮助你们过上好日子,过得好不好,八州百姓的情况,你们作为族长、酋长,应当听说过。这只是现在,这一战过后,到了秋天他们生活会更好。但这个幸福,我只能给你们帮助,却是靠你们争取的。比如我安排了计划,但需要你们劳动耕耘,生活才能一天比一天美好。再比如受到外来侵略时,我只安排战术,提供盔甲训练,但战斗则是需要你们子民却拼搏才能换来你们家人,妻子,父母孩子平安。来到丰州城,为了此事,我耽搁了很多天,劝也劝说了,可现在只有一部分人派出了子民共同参加丰州的保卫战。这让我十分失望。因此,我现在只好做一个决定。参加的提供庇护,不参加的部族,我不介意将你们送回黄河南岸。告诉你们,我没有欠你们什么人情恩惠!”
说完了冷冷地坐在一旁,交给了江政道主持。
江政道拿出了一个名册,上面写着现在各族百姓多少,青壮年多少,然后让人拿出一块黑板出来,再次用粉笔将这个名册写在黑板上。说道:“你们能出多少战士,自己在下面填。如果不认识字,我让兄弟们读给你们听。”
软的不行,只好来硬的。
但这一幕却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烟幕弹。
结果让王画感到很满意,就连原来那些与突厥人暧昧不清的部族,都改变了态度,纷纷送来大量的青壮年,做为民兵,协助王画参加防预丰州一战。这时候,这名校尉来到了丰州。
听了这名校尉的禀报,王画感到意外,调往夏银二州的兵力,王画知道默啜是在故弄玄虚。就是调往盐州的兵力,王画也不戒意。但他就怕默啜沿着黄河继续南下,直扑灵州城。
在盐银夏三州,王画安派了大量俘虏。但灵州却不敢,这是王画的核心区域,有的俘虏同样明白这个道理。在盐夏银三州他们折不起来大浪,但在灵州如果反水,在关健时候能颠覆整个血营。
因此灵州并没有大量俘虏做炮灰。
现在抽调了孔黑子一万大军前来,灵州防守有些空虚。
难道默啜看穿了这一点?
不是没有可能,以他与那两个智臣,仅凭自己在岷武做下的一些安排,就能判断出自己的动向,说不定真能看出自己这个弱点。
灵州不是没有兵力,从盐州到灵州还留下一万多士兵,可不能全部抽调。俘虏这一次为什么取得这个成果,除了让他们产生想回家与重奖的动力外,主要还是血营战士在中间起了带头作用。
这就必须要分出一部分血营战士,而且如果没有血营战士监督,王画都怀疑他们会不会调转枪头,在后方闹事。所以不但要分,而且还占到一定比例,一直留到战事结束。这也是无奈之举。与别人不同,默啜是一只老狐狸,如果自己后方不顾,他到了关健时候,就象现在,不介意南下反攻,他只要顺着南河套来来回回的,而自己军队却顺着外围兜着大圈子。到时候自己军队只能疲于奔命。
实际上这样一来,真正能动用的兵力只有几千人,这还要用来摆却月大阵,使自己在南河套也有立足之地。
除非南方军队回来,可南方军队回来,突厥数万援兵同样也到达了阴山。
难道让孔黑子军队回去,那显然是不可能的。马上丰州还有一战,兵力将会进一步损耗,如果突厥三万大军南下,自己这点兵力无法阻挡。这只是默啜提前的安派,现在这个局面对自己来说很纠葛,对默啜来说,同样不大好。有可能三万人还不止。不要忘记了,默啜统掌的是一个国家。这一战如果大败后果十分不好,于其大败,不如惨胜,至少还向子民有一个交待。
王画揉了揉脑袋,与这样的人作战,头痛啊。
唯一一条好消息,就是这一千士兵与一千多族民现在还很平安。如果出现失误,那纯是自己责任了,这是将他们主动向虎口里面送。
但另一个人让他却十分牵挂,李雪君离开也有几天时间,但到现在却一点消息也没有听到。
这让他万分担心。
虽然李雪君的个人武力,他十分相信。可个人武力是个人武力,她面对的是几万大军。纵观历史,记载敌我悬殊最大的也不过是刘裕以一对一千,还有努尔哈赤以四人对八百人。这放在历史上就十分了不得了。就象王画自己,一百正规士兵之内有把握单独一个战胜,还是险胜。如果是一百强卒,王画多半凶多吉少。超过了这人数,赶快逃吧。
皇宫那一战,不是击退,是逃走,还有李雪君他们协助,性质不同的。
如果李雪君真让突厥人发现,除非到了有山林的地方,如果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与草原上,多半是凶险万分。
这让他心中十分牵挂。
正在这时候,外面有快马进来禀报,是从南方传来的消息。
郭元振进攻大非川发生了意外。看到王画势如破竹,他十分眼热,可轮到他的时候,在大非川却受到了吐谷浑英勇的阻挡。虽然节节胜利,然而损失十分惨重。因此,他向王画提出要求,要借将。
借去萧嵩与哥舒翰。
外行人看不出来,但老郭一眼就看出萧嵩的统筹能力,再加上哥舒翰的英勇善战,又有多次与吐蕃人交战的经验,特别是哥舒翰在吐蕃人心中有凶名,在吐谷浑心中也有凶名。这两员大将如果能帮助他,那将是如虎添翼。
王画听了不由骂了一句:“靠!老子现在将领还不够用,借将给他?去,回话,不借。”
这名士兵刚要离开,王画突然想到了夏银二州这一战,其他人不知道,可王画知道,这个时机不是乌可利抓住了,而是夏州城封常清看到的,只不过为了尊重前辈,封常清没有在战报上提起。
这使他想起了一个人,于是说道:“借将可以,但我要向他讨要一个人。”
第七十二章 惨烈的开始
王画讨要的这个人就是高仙芝。
实际上王画如果能记得更多历史,早就将他找到了。他的父亲高舍鸡很早就担任了游击将军,在河西多次立功,官至四镇十将。因此少年时高仙芝就跟从父亲到了龟兹,因为高舍鸡有功,可不能再往上封了,于是与王画一样,封赏王画的家人。朝廷封赏了刚刚及冠的高仙芝为游击将军。
但只是一个军职,并没有真正到战场上作战过。就是这一次郭元振前往大非川,都没有将这个青年带上。
可因为这一次封赏,高仙芝开始进入王画视野。
就不知道郭元振这个老狐狸放不放人,高仙芝同不同意?让王画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如果得到了这个小将,血营那真是成了名将集中营。想一想,胡将中有哥舒翰、高仙芝,就是论氏父子同样也是不弱,李楷洛与乌可利都只有黯然失色的份。
汉人大将中更有许多名将,郭知运、王君绰,有名的王郭。封常清更是顶级名将之一。以及张守珪、王晙、郭虔瓘,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就在血营内部,他们自仗其高,有时候还不服对方,但同样不失是名将。萧嵩、张孝嵩正式成长起来,那更是文武双全的名将之一。薛嵩也是可圈可点。而且有一大批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或者提拨出来的,比如孔黑子、公孙云、刘统等人,同样在军事有着很高的天赋。
放在后世,整一个皇马,甚至比皇马还要牛。
还有两人不用人推荐,他一直放在心上,太原王家的王忠嗣,可惜才四岁。这个心思就不打了。对王忠嗣的才华,后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是李隆基在王海宾惨死后,心中痛疼,将王忠嗣收养在宫中,传授了藏在宫中的李靖兵法,才使王忠嗣有这么高的军事天赋。那是瞎扯。王忠嗣是让李隆基放在宫中一段时间,可根本就没有什么李靖兵书。如果有,而且那么神奇,早就让老武传给了王孝杰等心腹大将,何至于他们的惨败?
兵书还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李靖兵法王画一直没有机会看到过,可是相信它未必就比《孙子兵法》高妙。《孙子兵法》一直没有禁止,连胡人蕃人都得到了,可几个领略到其中的真髓?
但言传身教很重要,李靖的徒弟苏定方有可能就是这样受益的。半个徒弟候君集同样也是这样受益的。
还有一个人王画也耿耿于怀,后人排行唐朝十大胡将之一李忠嗣。这员胡将在史书只记载了他是长安人,这员身长七尺,膂力绝众的将领很早就投入军中,而且前面一到安西军,后面就得到重用。不过说是天宝初年投入军中的,这样算起来,他有可能还没有出世或者刚刚出世。
所以王画目前也只能搜罗这么些人。
当然,就是老郭怀疑,召唤高仙芝前来,也不能让郭元振立即重用他。
名将是一步步培养出来的,就象封常清,后来的顶级名将,虽然在盐州守卫战与夏州守卫战中可圈可点,然而还没能做到更完美。这还是张守珪将他当作了半个徒弟,悉心教导了几个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的。
相信高仙芝亦是如此。不过郭元振可不是旁人,而且就是高仙芝同意了,郭元振同意了,高舍鸡会不会同意?想到此处,王画心中忽得忽失。
想了好一会儿,他才又让士兵带去一句口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团结百姓,打击贵族。
之所以会遇到反抗,而自己军队却顺风顺水,主要还是百姓。
先前自己对百姓的安置,甚至让大非川百姓期盼进入八州之境。就象六胡州某些部族一样,他们反而很想进入突厥,不然默啜这一次不可能将数州境内百姓掳之一空的。正是这些知根知底的部族配合才造成的。
但对郭元振的军队,百姓就充满了疑虑。
可不是百姓动手的,原来自己进入大非川只是带走一些百姓物资与吐蕃人作战,不是占有。因此吐谷浑的贵族在害怕之下,隐忍不敢反抗。这一次赤岭东边的吐谷浑人尽归自己帐下,郭元振再兵出大非常川,只剩下青海西南侧碟子大的地方,而且与吐蕃等于隔绝了联系,随时能被郭元振吃下去。吐谷浑的贵族必然誓死反抗。
如果战局处于纠结状态,吐蕃人再次出兵,郭元振军队有可能大败。如果郭元振退下,吐蕃会再次从紫山与大非川两面反攻积石山。但自己将主力抽回,积石山兵力空虚,积石山将会迅速糜烂。一旦糜烂,同样鄯州河州同样兵力空虚,到时候更加糜烂。自己不得不分兵南下。北方战局再次不利。那就是一场灾难到来。
因此,王画也不希望郭元振失败。
但将百姓与贵族区别开来,对百姓采取一些适当的怀柔政策,贵族将无兵可用。
况且这些贵族也是吐蕃人的走狗,在吐谷浑百姓心目中地位不高。以郭元振的能力,应当能办到这一点。
但王画没有详细说明,以郭元振的狡猾,听到这十六字后,也不需要详细说明。
可随后就接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原来王画计划是召集大量民兵武装,然后抽出一部分军队,与默矩在北河套展开游击战术。尽管默矩加上伊毕利的军队合在一起,达到了八千多人。攻克东受降城,王画现在没有这个把握。可如果派出一支精兵与默矩在野外交战,将他们逼回东受降城,王画还是有胜算的。
这样,北河套野外将成为血营的天下。可得到了仆固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