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唐-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一回就可以看到王画所说的民心力量,听到血营的召唤,许多百姓踊跃参加,不然修建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来。

当工事修好后,许多聪明的士兵才反应过来,一个个对封常清竖起大拇指。

但这只是第一道工事,第二道工事却在盐州的城墙前面。

御敌于千里之外,血营现在没有这本事,但御敌于数里之外,还是能办到的。

第二道工事还没有修好,常元楷就率领着大军,来到木柯岭下,没有看到栅栏,也没有看到关城,只看到一百来座奇怪的建筑。每一个建筑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青灰色冰冷的光泽,上面开着一些小窗口。

常元楷也作战过多年,还没有碰过这样的场形。鄯县一战,只知道王画用火攻烧了鄯县县城,导致吐蕃人大败,具体情况,没有多少人知道,包括常元楷在内。

于是命令三千人冲上去试探一下。

三千士兵小心翼翼地冲上去,一点动静也没有。但这就奇怪了,有的来到碉堡前看,下面的洞眼用厚厚的铁板挡住了,用兵器捅也捅不开。有的士兵在继续向前摸索,有的士兵好奇心重,人搭人,趴到上面的洞眼往里面看,里面黑洞洞的,过了好一会儿,才勉强看清楚,里面似乎是分成了两层阁楼,上面一块地板。但什么人也看不到。

然后找门,与鄯县的碉堡不同,这里的碉堡封常清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元素,反正下面有许多地道,利用地道往来,只是在后面几座不显眼的碉堡留下了铁门,进出或者补充供给。

三千士兵有些傻眼,有人回去禀报了常元楷。

常元楷想了好一会儿,同样也没有弄明白王画在搞什么玄虚。于是又派了三千士兵冲了上去,但吩咐他们得小心了。主要这个没有门确实很让人迷惑不解。

一个个摸了上去,眼看前面的士兵有少数几人性子急,都穿过了碉堡群,还是什么动静也没有。常元楷压了压手势,再次调派了五千前锋军,继续跟上。翻过了这道木柯岭,前面就是盐州城。

而且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保护好灵州城外的马场。因此也不敢耽搁。

这五千士兵也摸到碉堡群前,前面都有几百士兵越过了碉堡群,依然没有动静。常元楷虽然感到古怪,看到各人平安无事,于是下令,大军准备开拨。

但就在这时候,一个士兵终于看到了铁门,他立即通知战友。都对这个碉堡产生不解,有的士兵就举起兵器砸。但兵器是砸不开的,于是派人跑回来,找大铁锤。

可这时候,碉堡丛中传出一声号角声。随着这声停息,碉堡下面的铁板被抽开,连第二层上面也有士兵走上去。一支支弓箭象雨星一样射了出来。

这么多碉堡组合在一起,几乎没有一片地方是弓箭的死角。

常元楷看到这个情形,立即下令撤兵。

但在这个无差别射击之下,能逃回士兵有几人?上去了九千人,回来了不足四千人。

这个伤亡太冤枉了,连一个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折了那么多人。常元楷气得手连连发抖。但在没有想出破解办法之前,只好下令扎营。

可这时候人影看到了,从后面转出一千来人,在碉堡丛中收拾战利品。还有几百人西向,因为有两三百人出了碉堡丛的西侧。弓箭没有来得及射,就让他们及时逃跑了。对这两三百人进行抓捕的。

看到敌人如此嚣张,常元楷气不打一处来。还好,他忍住了冲动,没有扩大伤亡。

将各将召集在一起商议,没有门,明显知道下面有地道,而且这一带都是黄壤土,泥质不算太松软,也不是算很坚硬。挖地道并不难。可知道地道,只要将地道掘开,就能将碉堡里的士兵活活憋死。可怎么掘开地道?近都近不了,况且掘地道。

可人多主意多,还是有办法的。最后商议了一下,用盾牌掩护,士兵带着大铁锤硬砸。

几千士兵再次冲了上去,这一回前面有密密麻麻的盾牌,伤亡开始降低。来到碉堡前,可这时候碉堡里面箭雨却停了下来,换花样了。因为在掩护砸铁锤的士兵,盾牌兵离碉堡很近。于是洞眼里伸出一种奇怪的兵器,很象是钩镰枪,但不是枪,前端是一个弯曲的钩刀。

钩住了盾牌兵露出的身体器官,一钩就是一道血花。其他的盾牌兵吓了一跳,立即将盾牌放在地上,自己全身躲藏在盾牌后面。

可这时候钩镰刀缩了回去,又出来了一个个小长竹管子往外面一吹,什么辣椒面石灰粉,一起吹了出来。

什么盾牌也不要了,一个个捂着眼睛,拨腿就逃。

不要盾牌就好办,弓箭再次伸了出来。上去了几千人,再次丢下近千具尸体,逃了下来。

知道血营没有那么好啃的,不然也不可能周边出动了那么多军队对付血营。可这样的伤亡,还远远超过常元楷所能忍受的范围。

再次商议,也不是没有缺陷,对方为了将这碉堡的威力发挥到最大的极致,选择了这个平坦广阔的地形,因此,从地势上来说,并不险恶。于是砍来附近的大树,这是用来做撞木的。然后利用运粮草的小车,运着这根撞木,士兵扶着小车,用撞木撞碉堡。这样一来,敌人的钩镰刀长度跟不上,那种石灰粉因为距离的原因,同样也起不到效果。只要用盾牌兵将推小车的士兵保护好就行了。

但这样一来,今天只好扎营休息。

士兵在做饭,或者去砍木头。

碉堡里面的血营士兵看到他们在砍木头,可因为兵力上的弱势,也不敢主动出击阻止。

夜色降临,一根根粗大的木头堆放在大营里面。

但到了三更时分,血营却从碉堡里面摸了出来,常元楷手下巡逻的士兵同样看到了,吹向了警戒的号角。然而这群人来到大营前,向大营里射了一拨火箭,拨腿就逃回去。

想追还不敢追,同时还得扑火。

常元楷气得直哼哼,只好与柯赞热一样,下令分出士兵轮流当值。这一夜才平安渡过。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常元楷发怒了,命令一千士兵,推着一百多辆小车子,向坡上冲去。他站在后面,心里想道:“这回看你们怎么办?”

认为这个方法对方无题可破了。

可就在撞木离碉堡不足十几米远的时候,一声声轰响传出,地面就象岩浆爆发一样,一团团泥巴冲天而起,炸石头黑火药不管用,炸泥巴还是管用的。就连士兵都被冲上天空,在天空中翻了几滚,落到地上不能再动了。

爆炸声停了下来,能回来的士兵也没有几个。

而且等烟尘散去,常元楷差一点吐血,整个地面大坑小坑,有的坑深达七八尺,这回小车子想推都没有办法推。

他看着这群碉堡,就好象看到鬼门关竖在他眼前。

第三十五章 河套狼烟烟中人在何处

但还是有办法,虽然碉堡群是一个很难的题目,但不是不能化解。

就象这地下的炸药,如果留作大军冲锋时爆炸,发挥的杀伤力更大,为什么要现在就将它引爆?

说明它很怕这个撞木。

而且也有一个严重的缺点,虽然只有一个洞眼,里面的士兵只有杀人的份,却没有被杀的份。可是因为洞眼小,却不能放滚木檑石,将木柯岭地势的高度发挥出来。远程武器只有弓箭。

现在爆炸了,于是就利用这个爆炸的地形,挖出一条条壕沟,一是可能防止敌人再次掘地道,将炸药埋放下面。二是将壕沟的泥巴挖上来,加高几条道路的高度,增加撞木撞过去的速度与力量。三是只有弓箭,完全可以用盾牌军掩护工兵将这个工程做好。四是有了壕沟,可以减少死伤,接近碉堡。

不过在这之前,常元楷产生了一个灵感,是从血营身上得到的,现在碉堡群在西侧,吹的是东南风。既然血营能用石灰粉,为什么自己不能用石灰粉,于是一边挖壕沟,一边派人找石灰粉。

于是又耽搁了一天。

第三天石灰粉运来了,还运来了几十辆风车。在上风一百步开外,正好让过弓箭的射程,常元楷让士兵挑了一座小土坡,将风车与石灰粉一起搬上去,然后将石灰粉撒上空中,在风车的鼓吹下,碉堡群很快就蔓弥在一片白茫茫的灰雾中。

常元楷让三千士兵眯着眼睛冲了上去,面对一群瞎子,还有什么可怕的?

迅速接近了,有的士兵都来到碉堡前,准备用铁锤子砸,可是洞眼里再次射出一根根锋利的箭。

敌人面对着石灰粉,是怎么看得见的?常元楷看着手下战士一批倒了下去,剩下的战士见势不妙,逃了回来,心中又痛苦又是惊疑。

这时候封常清拍了拍身上的石灰粉,擦了擦眼罩上的灰雾,骂了一句:“他娘的。”

自己一招一招使出,对方同样一招一招使来。如果不是准备细致,还有王画临行前说了许多东西,自己还真招架不住。这使他想起了王画说的一句话:“封常清,这一战,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将敌人阻止十天,在这十天之内不让他们攻入盐州城,就算大功告成了。但要记住,吐蕃与突厥人善长野战,但唐朝士兵却善长攻城战或者防御战,这一次你的担子不轻。务必要小心谨慎。”

看到敌人退下去,可远处壕沟还在继续,封常清命令道:“准备菜油以及盾牌。”

壕沟进展很快,到了下午,就延伸到了碉堡下面。

常元楷再次命令士兵推着小车子,向坡上攻去,因为掘来的泥巴加高了几条大道,小车子速度推得很快。同时常元楷再次下令,三千士兵利用壕沟的掩护,向碉堡出发。

这时候封常清同时也在下令,四千士兵鱼贯从后面碉堡里走了出来,只留下一千士兵在前面的碉堡里面,继续射着弓箭,掩护这四千士兵。

四千人来到阵地前线,前面是盾牌军,后面的士兵抬着油桶,总的来说,前面的壕沟地势也东边的壕沟地势要高。盾牌手保护着,后面士兵一边将油倒下去,一边点燃火把扔了进去。

这些油都经过熬炼过的,一点水份也没有,同时还扔了一些燃点更低的棉花等物质,火把一扔,立即起了一条条火龙,坑道里面的士兵见势不妙,立即拨腿就逃,可让后面的士兵阻挡了。有的士兵就往坑道上面大道爬去。

但大道上同样一片混乱,不是所有小车子都是并排的,前面有小车子担着撞木,后面还有。如果不是慌乱,还能有组织有纪律,现在上面的士兵也慌了,两边火势随着菜油不断地注入,火苗从坑道里面燃了上来,大道上也不安全。一个个撒腿就逃,小车子还由着惯性,继续向前驰来。后面的士兵同样被车子阻止住了。

再次折了一大半人。

常元楷脸都气灰了。然而不是生气,主要是这样一来,士兵的士气大跌,如果这时候血营抽出主力军队顺势一击,有可能全军崩溃。

他将各个将领再次召集商议,这一回得商议一个稳妥的办法。

结果又有了一条新的办法。

白天大家也看到了,壕沟很好挖,但壕沟是在明处,不如挖地道,自己人数远远超过对方,将地道挖到碉堡下面,从下往上进攻。甚至都不用进攻,只要在下面挖上四面八达的通道,与对方的地道相连接,就可以利用人数优势,将对方击败。

这个主意好,常元楷拍案叫道。

于是立即到后方征召铁锹与箩筐,于是这一战整换了性质,变成了一场工事大战。

且不说双方各呈心机,再说北方。

本来常元楷准备用论弓仁率领这支军队的,但也听说了王画从吐蕃逃出来,在沙州呆过一天,期间与扎合陵以及论弓仁等将相谈甚欢。他心中有些疑神疑鬼,尽管知道论弓仁勇力过人,同样有军事才赋,可只将论弓仁带到自己身边急用,或者看守。将领也换成了曹岑。

曹岑也是常元楷手下勇将之一,而且他率领的这支军队多以胡人为主,更几乎是清一色的骑兵。虽然只有两万人,可战斗力极为可观。

但他没有敢轻视血营。

这一行不求速度,只求稳重,与常元楷一样,将所有军队拢在一起,以求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一步一个脚印,向兴宁县城出发。

但大队人马只是行进了三天,就发现了敌踪。

不能只顾着前进,也要派出斥候,可过了第三天斥候出去了,就没有回来。

曹岑命令大军暂前进,再次派出了许多斥候。还带着望远镜。这是王画当时气愤之下,在武则天面前将望远镜摔碎了,结果现在唐朝军队也配置了望远镜。不但唐朝,就连突厥人都装备了这种眼睛。因此,这一战略性武器立即失去了它的震摄力。

但与普遍流行的望远镜相比,王画的望远镜无论清晰度或者是视程都要优秀得多。唐朝有工部,突厥人也有工匠,只是没有理论基础,盲目摸索。但大洋洲在王画几本物理化学书的教导下,却遥遥领先了一步。

不过王画再也没有将它拿出来。

大家互相望,虽然曹岑的士兵“望”不过血营,但小心之后,再加上这一带植被不是很茂盛,也看到了几个模糊的影子。不是很多。听到这个消息后,曹岑才想起王画对斥候的重视,于是派出更多的士兵充作斥候,大军依然向前开拨。

到了第四天,离兴宁只有三百来里的路程,如果不是考虑到分兵两处,会让血营各个击破,用骑兵都能用一天时间就冲到兴宁县城下。这个想法是对的,如果真分成两处,张守珪真能来个各个击破。

但是两边出现了十几支血营小队,每个小队人数不等,有的近百人,有的只有二三十个人,看到他们来了,曹岑立即下令士兵出击。然而骑兵刚离开大队,这些小队就拨马逃向远方。

这些斥候小队的战马都是从千万匹战马中挑选出来的。这段时间,王画得到大量战马,有党项人的,吐谷浑人的,还有掳获过来的吐蕃战马,以及本来的马匹。朝廷翻目成仇,王画也不客气了,将灵州马场接管下来,朝廷的士兵与官员全部关押起来。

王画手中的战马几乎达到二十万匹,从这么多战马中选出来的战马,优秀可想而知。

追是追不上,然而这些小队看到敌人丢在后面,却故意将马速放慢下来,好让他们感到有追上的希望。这样一追一跑,离大军就远了。这时候斥候小队忽然阵型一变,十几支小队速度加快,组合在几组,然后痛击其中一支支人数较少的追赶唐军。

虽然唐朝这支军队大多数是胡人组成的战斗力不弱。可是选作骚扰兼歼敌的这些斥候,可以说是血营中的精英人士。再加上不停地操练,有的经过实战,战斗力还远在这些胡兵之上的。

现在利用马速,集中在一起,人数又占了上风,一支支追赶的唐军立即被歼灭。这时候其他军队同样也赶了过来,然而这一群小队再次象一群鸭子一样,一轰而散。这些军队只好分头再追,可刚分开一段时间,将距离拉开,血营再次组合在一起。

曹岑拿着望远镜,看到这种战术,看得他一愣一愣的,从来没有看到过。

看到过的人,如果不是王画,这种战术还要过好几百年才能出现在世界上。让大半个世界的人看到。但这个战术有严格的要求。不但要求整个军队都能达到这个素质,而且所派出去的斥候有很高的战斗力,战斗配合水平,以及精良的骑术,甚至马匹的素质。

从去年起,就在操练,这是为了以后大规模与游牧民族展开野战做准备的,没有想到用在曹岑的军队上。其实相互配合还有些生疏,主要是实战少了。不过就是这样,还是将曹岑吓了一跳。

虽然不是名将,但其中的关健他还是能看得懂的。

愣了大半天,这时候血营已经歼灭了第三支队伍,曹岑看到不妙,连忙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不能再玩下去,虽然对方人数少,可就象一群狼一样,一口一口地,能将自己派出去的一千人咬完了。

这一千唐兵同样也十分郁闷,听到撤退的号角,立即拨马调头往回跑。他们撤退了,可是血营并没有放过他们。前面一调头,后面血营却追了上来,放下横刀,也不算横刀,比横刀更弯,可这种弯刀在马背上却比横刀杀伤力更大。

弯刀系在马鞍上,拿出弯弓,同样也不是很粗的弓臂,这种弓射程不远,可是却不需要很大的力气去拉开它。因此可以加快射箭频率。跟在后面追上去射箭。

听到自己身边战友发出的一声声惨叫,这些胡兵跑得更快。于是草原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明明比对方人数多得多,前面就是几万自己的大军。可却象大败时的情形,被对方追得狼狈不堪。

曹岑只好派出一千人上前掩护。

看到又有一千人出动了,这群斥候再次飞得满草原都是。

曹岑虽然恼火,可心中也产生了一种警觉。以前都说是王画的战术,各种古古怪怪的战术,让人防不胜防。现在不但是战术,而且士兵的战斗力同样让人感到忧虑。

一群斥候飞远了,但没有离开,只是尾随着他们,十分嚣张,曹岑坐在马上想着对策。伤害并不大,但后果严重。第一这样下去,没有办法派出去斥候打探消息,第二也打击了士气。

就在这时候,大概刚才缓行得到了喘息,这群斥候再次扑过来。

曹岑无可奈何,只好再次派出一千士兵驱逐,但回这群斥候胆子似乎大了,看到一千骑兵出列,并没有停下来调头,反而继续驰马撞了过来。这让曹岑感到十分不解。

然而就快要到两军相撞时,这些斥候一拨马,来了一个十分漂亮的拐弯,拐了一个圆弧形。然后调头而去,但在调头时,还抽空射了两三箭,击毙了几十名唐兵。

曹岑气得差点连跳三丈。

于是下令,从军中挑出座骑精良,战斗勇敢的骑兵狙击。

可是这些士兵没有训练过,再次在草原戈壁滩上上演了场追逐与反追逐的游戏,可依是唐军吃了不小的亏。

直到中午,这群斥候才停了下来,就在不远处,骑在马上,大摇大摆地啃着干粮。曹岑的军队也要休息,为了防止他们突袭,外围派了弓箭手加强警戒。但总有疏漏的地方,血营的斥候再次将手中干粮一丢,扑了过来,一顿射杀,等到补防过来,他们再次飞向远方。

这一回真飞远了。折腾了一上午,他们体力消耗巨大,战马力量也出现严重消耗。

本来曹岑松了一口气,可前方又出现了另一拨斥候,上午的情形再次出现。

曹岑郁闷之下,不出兵了,只派了弓箭手,在大军两侧掩护。但这是两万军队,而且在不断前进中,就是没有疏漏的地方,因为队伍的移动,也会产生新的漏洞。

这一回斥候胆子更大,直接扑到大军前面,弯弓搭箭射击。

一个白天下来,还没有正面交战,曹岑的两万军队让这些斥候弄得筋疲力尽。

曹岑下令扎营,各个将领商议,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将驼运辎重的车辆放在外围,在车辆后面放上强弩,当血营斥候士兵追上来时,用强弩射击,看是他们的马快还是弩快。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刚说完,外面一片嘈杂声,曹岑走了出来,看到又是上午的那群斥候出现了,大约休息了一个下午,体力恢复过来,一个个精神抖擞,在营外嚣张地射火箭,没有造成大火,可还是在靠近栅栏的地方,引起了一片片火星。士兵有的在准备组织反击,有的在扑火。

曹岑只好下令,让帐蓬离栅栏距离稍微远一点。

这群斥候看到无果后,撤退下去。

刚安定没有一会儿,大家开始入睡了,大营中传出几声巨响,曹岑一下子爬了起来,连衣服都没有穿,挑开帐蓬一看,大营中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几包炸药,炸死的士兵并不多,但巨大的声音与爆炸声,却将所有士兵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曹岑看了看外面,一个斥候也没有,这时候有士兵指着天空,借着月光,大家看到空中几个球体缓缓向黄河西岸飞去,原来是从空中丢下来的。但明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可怎么追。确实不好追,一会儿就要降下来温度降落,这是第一次热气球不用绳子在空中移动。但为了安全降落的地方在黄河的西岸。

但这个热气球无疑让迷信万分的胡兵士兵低落到了极点。

其实就是曹岑自己到了这时候,也想撤兵回去了,这个仗没法打。可怕因为违抗军令被砍头,只好好言安慰士兵。

过了一会儿平静下来,大家再次入睡。

可就在这时候,营外面无数号角声吹了起来。这让士兵们一个个从睡梦中再次惊醒。

一个白天的骚扰,一个整夜的骚扰,第二天步兵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曹岑只好让士兵稍作休息一下上路。而且还打了气,马上就到了兴宁,拿下兴宁,有了城墙之险,让大家好好休息一回。

但斥候又再次跟了过来,不过这一回没有讨得了好,在强弩射击下,十几个血营士兵翻身落马,曹岑手下不由发出一声欢呼。受了十几个时辰的气,终于小出了那么一回。

这些斥候无奈,只好远远地尾随着。

曹岑同样也无奈,只好让他们吊在两侧跟随。

但让他有些担心,因为这样就等于自己的斥候全部报废,也等于瞎了一只眼睛。不过还要感谢王画,正因为有望远镜,方圆数里的范围还在视线之内。

大军迤逦而行,离兴宁县城更近了,但就在这时候,东边戈壁滩上出现了许多血营士兵。

血营的主力终于出现了,曹岑一边下令做好防御准备,一边注视着敌人的动向,还有人数。不少人,但还没有自己手下多,可是昨天血营斥候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曹岑极为顾忌,正在思考要不要开始作战。

他就看到这些士兵翻身下马,曹岑用望远镜看了过去,见到那一片高低不平的戈壁滩上有许多半干的枯草,还有许多马粪狼烟的什么东西,以及黑乎乎的煤炭,连成了好长的一大片。

这也是因为他手中斥候没有办法派出去,否则也就早发现了这一长长的大堆东西放在哪里。

他们要干什么?

正在曹岑思考时,又看到血营士兵从怀中掏出火舌。曹岑还有些不明白,正好一抬头,看到自己军队的旗帜在风中摇摆,他大叫一声:“不好。”

第三十六章 火烧黄河

秦斌的使者来到郭元振大军,找到了郭元振。现在八州之境全面封锁,除了常元楷与宗楚客还能,绕道联系外,郭元振与宗楚客的大军基本断绝音讯往来。

将秦斌的使者打发走,郭元振骂了一声:“他娘的。”

如果让宗楚客此计得逞,王画八州一断两截,王画血营垂在旦夕。如果原来还好一点,现在因为看好王画,不惜得罪了候德海,王画如果不能在八州立足,自己就有一壶喝的了。

他第一个反应,是不是自己也要扯起大旗与王画后面干,只要自己六万大军出动,三里坡立即就能夺回来。

等等,三里坡在什么地方?跑去将地图拿来,差一点用放大镜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个地点。然后他看着三里坡与兰州宗楚客之间的地形。从表面上来说,这个三里坡在地图上不重要,但放在这场战役里就变得很重要了。这一掐,可蓝关与会宁关就失去作用。宗楚客现在手中拥有很多士兵,再分上几万士兵,真正将八州切断。

最主要王画为了与自己演戏,将会州整个黄河西岸兵力全部撤走,宗楚客的军队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三里坡,进行加厚防守。

但他的战略眼光又远胜于常人,看了半天,隐隐看出一些端倪,是将八州一隔为二,可一条黄河同样也将宗楚客的军队一隔为二。

难道这是王画布下的一个陷阱?

但就是陷阱,宗楚客是二十万军队,王画兵力本身就弱,再加上分出兵防御默啜、悉诺逻与常元楷,他又能抽出多少士兵?

想不懂,郭元振急得有些不顾形象地抓耳挠腮。

他在苦思时,宗楚客已经运来了第一批物资。同时他还接到常元楷送来的消息,在木柯岭遭到血营顽强的反击。具体人数不知。常元楷这也是无奈,他已经出兵了,可是宗楚客总是赖在兰州城下不走。兰州城有那么好攻的吗?如果那么好攻,古汉时都不会称它为金城了。你二十万大军能不能分出一点兵力,攻击血营其他地方,比如原州的平凉、平高、百泉等县。这样一来,我压力自然小了。

很害怕,这诡异的碉堡弄得士气大跌,如果血营抽出主力,自己这六万人马凶多吉少,所以希望宗楚客的大军让血营分出一大部分兵力。

说起来,他与王画并没仇恨,顶多王画在钦差面前,说了一句,他不如张仁愿的话。这算起来也没有多少仇恨。实际上几路大军除了宗楚客与王画是生死仇敌外,都没有仇恨,柯赞热是想证明自己,整一个热血青年,算只有算半个仇人。悉诺逻是一只小狐狸,也想战败王画,可是他却在看准时机。时机没到,他绝不会轻举妄动。但绝对私人之间没有深仇大恨。

默啜更是一头老狐狸,他现在的心思就连王画也猜不着。倒是郭元振开始将赌注悄无声息地下在王画身上。

因此这几路大军中,最积极的是宗楚客的二十万大军,不是士兵积极,是宗楚客极积。

接到了常元楷的消息,不管是多严重,证明了血营已经与常元振开战,一开战,想要抵抗六万大军,分出的兵力就不会少。再加上南方与吐蕃人的交战,再次分出兵力。

这无疑对宗楚客是一个好消息。

随着好消息接连而来,第一批物资到了兰州。

有了物资,他的计划开始实施。

从下游将各种船只征来,虽然是黄河上游,河面从兰州时,湟水、浩门河等支流汇合,开始宽阔起来,有一些简易的渡船,与运输的船舶,还有各种渔船。

将这些渔船征来后,用几根粗绳索拉了起来,不管是大的船只,或者是小的船只,一起集中起来,架了一个浮桥。其实大的船只也没有多大,不过也不是一艘船只载压重量的。而且就是黄河变得宽广起来,在兰州这一段宽度还远远跟不上下洲的宽度。这个浮桥搭起来并不困难。

只是半天时间,一道彩虹横跨于黄河之上。

很嚣张,这是欺负兰州没有兵力的。

但宗楚客却不知道,此时在兰州城上,王画却站在了城头上,看着远方,而且也更不是宗楚客所想的。为了这次战役,王画集中了血营的主力。第一次投放战场的就有两军两旅,七军中的第一劲旅哥舒翰的天枢军。

吐蕃一战,天枢军作为血营第一军,居然没有参战,更不要说建立半点功劳,听到鄯县大捷,无疑将这群虎贲熬得哇哇地叫。

然后就到了郭虔瓘率领的天矶军,在七军中名列第四,战斗同样不可小视。其实七军中,除了乌可利的开阳军,以防守为主的,其他六军都具有强大的进攻能力。

除了这两军外,还有两旅,刘统的白虎旅,李楷洛的朱雀旅。

这只是第一批投放战场的士兵,接下来有可能第二阶段,除了王君绰的天璇军留在鄯河廓三州外,还有萧嵩的天字师留下外,公孙云的青龙旅与王晙的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