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唐-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机会?”

“为什么王画要八州,特别是灵州,有着大河之便,这是一个很好的大后方,而且因为地形,可以阻隔朝廷的军队。但八州之境,十分广大,现在有许多县城,他都没有占领下来。占领下来后,他还需要逐一安抚。因此他本人,以及大部军队全部在灵州到盐州一带。这个你知道意味着什么?”

坌达延怎能不知道,这意味道现在从河州到鄯州、兰州、会州,甚至原州南部地区都是兵力空虚的。他有些心动,可出不出兵,不是一件小事。如果国内答应下来,出兵还能立即进行。关健国内也在犹豫不决,胜了肯定是好事,如果失败了,后果就要自己负责。

他沉吟着没有回答。

“还有,大将军,为什么出兵,还有其他几条理由。我为什么将我们唐朝关中流行的这个排行榜带到你们吐蕃?就是告诉你,王画有一个缺点,喜欢用奇兵,胜固是大胜,败也能大败。而且没有打过大战役。这是他的弱点。虽然在排行榜上他力压你一头,可真正大规模作战,他的军事能力,未必如你。还有一个致命的因素,排行榜上没有看出来,以前作战他固然抢眼,但只是协从作战,自己主导一场战役的几乎没有。就是这样,他还压了你一头,连在下也替大将军不值了。”

坌达延有些老脸挂不住。

那一次和亲之战,出忽他的意料,这让他耿耿于怀。现在中原这些蛮子,没有事做,又弄出这个排行榜。而且排榜的理由正是因为这无意中的一战。这不是那壶不开揭那壶么?

“这是其二。关健是士兵,也许原来就暗中招收了一批。可没有与朝廷撕开脸皮时,他必须让手下那个突厥人掩瞒朝廷,这能招收多少士兵进入军营?之所以有了这么多士兵,全部是他逃入鄯南招收的。这支新兵试问能有多少战斗力?这是其三。另外我还带来许多东西。”

这回坌达延终于有些心动了,可他一直没有表态。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什么东西?”

“我带来了从河州到会州所有四州的地形图,还有我们家族打听到的王画军力分布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王画早在几年前就谋划了,防止意外,因此暗中调运了十几万石粮食,到了鄯南一个山谷里。”

“图在什么地方?”坌达延更有些沉不住气了,现在吐蕃缺少的是什么?正是粮食,如果能够利用王画人在灵州,鞭长莫及之时,袭击了鄯州河州,将粮食运回积石山,对自己,对吐蕃那将是一件大功劳。而且最有利的是鄯南到积石山,或者到乌海道路不太远。

“大将军,莫急,这尤关到我们唐朝安全。如果大将军答应出兵,在下才能将地图拿给你。否则,这个地图我还是让手下带回。最后我带来一个承若。如果大将军出兵鄯南,王画必然会紧张,调兵回去。只要你能与王画相持一段时间,那么我们家族的人会鼓动朝廷与皇后,出兵灵盐数州。两下夹击,就是他是我们大唐军神李靖大将军在世,也会立即土崩瓦解。”

说到这里,韦空站了起来,他打开了箱子。

说是一万两黄金,并不是现在的一千斤。本来一斤只有两百二十克,再加上一斤十六两,换成现在也不过两百八十几斤。黄金的密度又很大,因此放在两个小箱子里就带来了。

可这是黄金,两箱子全部打开,一道金光冲天,坌达延看得都差点流口水了。

韦空很满意他这副表情,这也是兑成黄金的用意。如果一张飞钱,十万缗钱还不到,还不能打动这个贪婪的吐蕃人。

他继续说道:“古时我们中国有一个故事,叫唇亡齿寒。现在我们家族帮助大将军,也在帮助我们家族自己。我刚才说过了,他有这么多必然向贵国出兵的理由。我们唐朝就没有大臣看出?大将军如果幸灾乐祸,指望我们唐朝出兵与王画火拼,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让他击败大将军,坐拥八州大非川到积石以及大金川,就是难立足,他可以扶持吐谷浑立国,也等于扶持了一个傀儡国家。那么下一个必然会威胁我们家族。到时候大将军不利,我们家族同样也不利。所以我们家族给大将军带来丰厚的礼物,只要大将军答应出兵,让朝廷看到希望。两相夹击,让王画败走麦城。那怕将他逼到大洋洲,到时候对你们吐蕃,对我们唐朝,以及我们家族,都没有大的妨碍了。”

“但是你们朝廷不怕将他逼急了?”

为什么唐朝不敢动手,不单是考虑到韦空所说的,王画还有一个全真教,这才是唐朝心头上一根刺。

“怕,很怕。可是河西走廊对我们唐朝有多重要?你知不知道?还有广大的马场,虽然王画在奏折上说让朝廷继续经营,可掌控在王画手中,你说朝廷放不放心?就凭这两条朝廷也会在有利的条件下出兵的。现在朝廷许多人在观望。如果大将军能给我们唐朝一个机会,相信许多人不会放过的。我们皇后更不会放过。”

最后一句话让坌达延放下心来。

韦氏是一个什么样的主子,坌达延同样听到许多消息。对王画,恐怕她第一个不乐意会让他在眼皮底下立足。

韦空继续又说道:“而且我们朝廷也不是没有仗持,虽然他图谋不诡,可也有许多亲人依然还在我们唐朝,甚至还有一个姐夫与一个妹夫在朝廷做官,我们朝廷只是将他逼出唐朝,并没有伤害他性命的想法。这就是一种平衡,如果朝廷再将公主下嫁给他呢?但首要前提,不能让他在八州胡作非为下去,否则会立即助长他的野心。”

说到这里,他站了起来,又说道:“大将军,可否跟我前往大莽岭一行。”

大莽岭离这里不太远,大约只有三十几里地,骑着马一会儿就到了。

大莽岭下有许多马车,一辆辆整整齐齐地停放着。

韦家给坌达延带的货物也没有多少,如果通铁路的话,几个火车皮就拉走了。

可现在的交通工具太原始了。就是这批货物,也没有办法一下子运过来。但首批运来的却以武器为主,要交战了,武器的损耗是很大的。

韦空将一辆辆马车车厢打开,同样也是很壮观的。

虽然这些武器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算什么,顶多武装两千士兵。可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也同样算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也足以证明了韦家的诚意。

看着坌达延再次闪现贪婪的眼光,韦空心中更加满意。因为他知道坌达延基本在心中已经答应下来,加上被自己收买的旺甫劝说,此事差不多已经完成任务。

而且作为吐蕃以战养战,此战成功,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吐蕃,而是坌达延本人。

这些武器他个人将会私吞下去,战利品同样得到大头。这样一算,就是他个人就能获得几十万缗钱的收益。当初郑家为了每年几万缗钱的收益,不惜露出丑态,谋夺王画的财产。况且贫穷的吐蕃,虽然坌达延是吐蕃的贵族,可能与郑家相比吗?

“只要大将军答应下来,这些就是你的了。”

坌达延沉吟良久,才说道:“容某思付一下。”

韦空知道他故作矜持,也不点破。

到了晚上,坌达延将他喊进大帐内,问了一个问题:“韦空阿郎,某问你,你们不怕我将这批货物私吞,然后不发兵?”

“我相信大将军的为人。不过如果大将军真那么做的话,我相信我们家族同样不会开心。其实我们也不是没有另外的化解方法,只要真心将公主下嫁给王画,然后派人调解劝说,相信王画同样会心满意足。王画对我们安乐公主什么样感情,你也多少听说一点吧?那时候我们会劝说皇后,逼迫王画全力出兵。并且在你们交战时,朝廷乘机从岷州茂州出兵金川,让郭总管出兵大非川,虽然大将军手握数万精兵,到时候首尾难顾,这个结果也不是大将军所期盼的。”

坌达延脸色一变,随后哈哈一笑说:“哪里,哪里,某只是与阿郎开一个玩笑。”

其实他还真动过这个想法。

不过想过后,也感觉韦家留有后手。不能小视这个家族,现在韦皇后在唐朝呼风唤雨,只手遮天,没有这个必要得罪他们。

坌达延顿了顿,又说道:“某答应你了。”

既然答应下来,那就好办,韦空从怀中掏出几张地图来。

坌达延也早将手下各个心腹喊进帐内,看到这几张地图,更是如虎添翼。地图是有的,可各个地图不详细,只是官方的军事地图才有各个地形关卡的详细注释。

有了这几张地图,更加增添了他们出战的信心。而且也如同将谱上所说,坌达延确实带兵多次作战过的,手下也有一群能征善战的将士。

看着地图,连夜商议着军事行动。兵贵神速,如果出兵,正好乘现在王画在灵州时,立即出兵。

韦空对这个就不懂了,他兴致勃勃地在一边观看,听他们讲解。

没有全部出动,但也出动了三万军队,分成了三路,右路一万人直捣兵力虚弱的河州。左路一万人直捣鄯州,其余一万人直奔王画藏粮的那个山谷,并且随从带了一万多名百姓以及一万多名各族奴仆与大量牲畜,这是准备将粮食搬回去的。

虽然听起来还不算很多军队,可吐蕃士兵的凶悍,以及现在二州人心惶恐不安,加上兵力空虚,这么多士兵出击,也是足以实现目标了。

就在王画与唐朝朝廷玩心思时,这一场战争默不作声地拉开了帷幕。

第七章 囧与雷(三)

“各位慢走。”王画与朱仝送走了一批客人,俩人都坐在椅上长久不语,太累了。

之所以占有八州,这是作为根据地的。

不要说不谋反,就是谋反,更要一块根据地。象黄巢那样玩,那不是官逼民反,那是土匪,最后下场不会成功的。反而害了国家,害了百姓。朱元璋为什么成功,就是拥有和州这块根据地,当时江南群雄并起,和州不是四战之地?太祖为什么成功?就是拥有延安这块根据地。就在小倭国来蚕式围剿那么困苦的时刻,还要开垦南泥湾。

所以经营一块根据地,作为大本营,这一点很重要。

名将排行榜上前两榜基本上正确的,后一榜那是瞎扯。默啜雄才大略,排在第一还可以。不过也很勉强,那是拥有一国之资源,换其他人未必会做得很差,说到底沾了他哥哥的光。

大祚荣排第二也有争执,只与唐朝战了一场,这多少与李楷固轻视有关,然后中间隔了契丹人,加上他识相,唐朝也就算了。

老唐、老薛、老郭与张仁愿这几个真排起来,老唐也未必能排在最前面,还是老薛可靠一点,可到现在他只是没有发挥的机会。老郭落后同样也不是因为害怕娑葛,那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没有出手的。

萧嵩上榜,那是无可争议,只不过历史还没有演变到那一步,不但萧嵩,另一个张孝嵩同样不简单。这是王画最渴望的两个人,可惜在自己现在这情况下,他们未必加入自己血营。

坌达延能上榜?历史上他就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个更雷人。

至于王画自己,别人不清楚,他自己清楚。论武艺,他一人对付老郭两个三个。对张仁愿能对十个八个。但论军事才华,王画恐怕还远远不及。唯一善长的只是一些历史的后世知识,比如对斥候的重视,游击战术与运动战还有蒙古人的群狼战术,特别是前面与后面,现在还没有人大规模利用这个战术。还有,他舍得花钱下成本,对精兵的重视,以及头脑清醒,意识自己不足,每做一步都很小心。

抛开这个后世的知识,他未必能进前十。前二十都危险。

扬长避短,所以他将后来的一些经验教训,深刻的牢记于心。

但想法是好的,做起来是两回事。

钦州的那一套搬过来没有用,别以为任命几个合格的官员,就将问题解决了。

官员还是那些官员,王画基本没有动,除非个别罪大恶极的官员,让王画不客气地处理了。其他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王画需要的是安定,不是混乱。但实权已经由自己手下掌控,原来的官员都架空了。这一点没有大问题。

可这八州不是那么回事,除了官员外,还有许多部族,而且每一个部族都不统一,比如党项人就有八大部,还有其他的一些小部族。有利,如果党项人是一块铁板,吐谷浑人是一块铁板,昭武九姓人是一块铁板。王画也不要打主意了,活活能让这些部族抬死。地方权利分散,才利于中央掌控嘛。但部族越多,越是混乱。

各个部族不相统辖,纷争很多。有的部族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如果调和不好,同样会引起大乱子。

还有这些部族以游牧为主,不好管理。以前朝廷也都是以优抚为主,现在王画更不好来强硬的。

最主要就是经济。

钦州的模式更不能照搬。钦州本来是不好,可王画为什么选择哪里,因为有天然的海港,只是现在没有人注意罢了。一切是围绕着港口建设的。有漕运,黄河。可那是中下游,这是上游,只能部分地区通航,有的局部地方落差好几米,什么船舶也不能航行。所以漕运就别指望了。

因此发展经济很困难,就是王画想来个什么作坊,也考虑朝廷的态度,会不会封锁。所以想来想去,西夏的某些策略就放在心上了,以自给自足为主。好在本身就有盐,接下来就是粮食。不能靠自己的粮食,运进来手续麻烦,还要小心翼翼的,成本更是高昂到了极点。

所以银川平原,以及其他靠近黄河地区的平原河谷,成了重点考虑对象。现在还是以游牧为主,这也是李世民造成的。他将大批胡人安置到了这一地区,除了这里,还有河套。这也是王画选择这里的原因,对唐朝的不忠诚,强者为王,软硬兼逼,容易纳于掌下。

但本身这一策略不是很好,后来银夏没有乱,安禄山乱了,之所以能乱,主要就是胡人在北方很多,安禄山手下有许多胡兵。银夏没有乱,但到了宋朝后同样出现了一个西夏国。

所以李世民最少没有做好。在他手上没有事,整一个皇马,比皇马还要牛,至少小贝坐板登还能时不时出场,可象后来连李孝恭这些牛人,都没有出手的机会,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这些叉叉人物,多少也是一方名将,活活让李世民将他们拉到自己身边做保镖。拉骚到了极点。

而且李世民做教练,比小穆同志、老卡同志做得还好。因此无论他怎么安排,都不会出纰漏。天之可汗嘛,突厥可汗与林邑国王同时为李世民父子跳舞,那一个皇帝能做到?

但他有没有考虑过后来子孙有没有他这个本事?别说别的,就是现在李显,一千个李显也抵不上李世民一个人。

这就导致了王画现在的局面,有利,可同样也弊。

利在对朝廷忠诚度不高,而且部族里选出来的战士,常年在马上生活,性格凶悍,身体强壮,骑术精湛。但弊端更多。

就是王画将官府整治清明,可政策法令对这些部族未必管用,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的独立王国。而且有的部落生活很苦,可是王画要救济,也未必将物资能真正送到部民手中。就是知道了酋长贪污了,也不好处理。一处理不好,就乱了。

这就象一个家庭教育粗暴的家长,孩子心中十分不满。可你真替他打抱不平,揍他老子,孩子说不定会与你拼命。

不但物资送配头痛,有的酋长本身对子民就十分粗暴,王画同样也不好处理。最少这几个月内不好动。不但不好动,这几个月在外敌不存在的情况下,连战士都不好征用。

所以王画想做好事,可怎么做,却十分困难。

这几个月就在想这个问题,最后只有一个办法,种植。现在西北不象后来的西北,现在西北水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沙漠戈壁区域并不大,比如大非川,后来基本上就是一片戈壁滩了,有草地,可那个草地基本也看不到几根矮草,趴在地上整象一个个可怜巴巴的要饭花子。但现在却到处有沼泽,薛仁贵之所以大败,就吃亏这片烂地上。而且草地上的草长势也很旺盛。

只要派人将一条条河道疏通,然后开挖一些沟渠,就能大规模地种植。一旦定居下来,利于百姓生活,也利于管理。同时也洗去这些人的野性。

可也没有那么简单。这不象钦州,可以招流民,现在朝廷就是有两千万流民,也不会让王画大肆发展的。就是王画自掏腰包,也需要各个部族配合。还有将一些部族转换生存方式,也不是解决了根本。腾出来的区域,又有新的游牧民族加入。就象汉朝打垮了匈奴,鲜卑人又来了。想要解决根本,只有国家有一套长久存在的优良制度,保证吏治清明,君王不会昏庸。

不过眼下唯一只有这一条办法,将这个问题解决,不但利于管理,还利于增产粮食。

这就需要说服这些部族自己出劳力,而且沿途还有各大家族开柘出来的棉田,同样也要协商。其实开挖出来的沟渠对大家有利,但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沾到利益分配,人类的劣根性,就没有人能拧得清。有的人甚至认为分配少了,要坏大家一起坏。

不过好在现在是夏天,雨天很多,河水暴涨,不是开挖的时候,也错过了种植的季节。还有时间协调。不过也有弊病,原来这几州以边防为主,驻扎了数万军队。靠这八州百姓是不能养活的。现在王画接管,朝廷军队也让王画打跑了。朝廷不可能再调拨粮食过来的。

现在王画手中军队也不少,甚至后来军队数量还要扩大,这要靠自给自足。就是王画屯田也来不及了。所以他还要继续想办法自己弄许多粮食。

不但这样,如果战略方针得以实施,需要的粮食更多。

不是怕钱,主要是不能公开调运粮食过来。有可能一个月后,等到朝廷察觉,一斤粮食也运不进来了。这必须要与李显谈判。也就是这一关,否则以王画手中的粮食,养活一个整大西北,也足足有余。关健是朝廷会不会通融。

这才是一个方面。

后面还有突厥人的威胁。与吐蕃交战,李显能昏庸地认为坐收渔翁之利,但默啜可不会傻到这地步,有可能就会趁火打劫。那无疑会将自己雪上加霜。自己还不能大败,一大败的话,马上朝廷某些人又要下黑手。

这就是四战之地的最大弊病!

最后就是宗教的问题。没有几个人不信鬼不信神的,可你信一样神鬼又好办一点,但信许多样。部族有冲突,宗教也有冲突。

王画苦思良久,烦恼有的,但有弊必有利,利处没有一家宗教独大,只有自己这个道教大一点,那是自己掌控的,问题不大。不然有可能出现欧洲的情况,国王的权利还没有宗教的权利大。

这就要鼓励宗教平等自由,你有本事就让信徒多起来,可别杀人放火恐吓诈骗,更不能对别的宗教发动圣战。但对于这些宗教领袖来说,同样也不能采取以前在丰州时的做法,必须以柔为主,以刚为辅。又要一一召集过来,与他们解释道理。

苦口婆心尽到了,王画也不戒意几个月后,对一些不听许的分子进行一些霹雳手段。

还有为了解决部族的纷争,除了调和外,宣扬一家的概念。鼓励他们通婚,最好与汉人通婚,一起汉化了,大家最后也没有党项人与吐蕃人,对以后的国家危机同样也减少了。

就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大部分波斯人与昭武九姓人一样,难道真消失了?主要被稀融了。其实后世的中国,很难找到正宗的华夏血脉,就是王画自己也怀疑血脉里有没有胡人的血统。

但这绝对是好事。

虽然这里胡人多,但总体来说,就是这里,也有许多汉人,加上棉花大开发,又迁移过来许多汉人。这项政策还是能得以实施。

而且他有一个优势,他只带了一个女人过来,李雪君。可李雪君能算汉人么?还不知算什么人。有波斯人,还有欧洲人血脉。历史也有一个优势,在李世民的带领下,现在对胡人排斥不是很大,胡人的地位甚至某些时候比南方的少数民族地位还要高。

但这样一来,除了颁发各种新的政策,商讨发展计划。还有应付可能会到来的危机外,王画还要召见各部族长,各方宗教人士,各大家族族长以及代表。不但王画累坏了,他最大的帮手朱仝同样也累坏了。

这两个智商都属于那种妖级的。能将他们累得虚弱,可想而知。

下人们端上来茶水,两个女人走了出来。

李雪君温柔地在王画后面替王画捏着背,替他放松一下。

但还有一个女人比李雪君更温柔。这是一个昭武九姓中米姓的女人,朱仝在巡视时,看到几个人强行拉着一名少女,他带人上去阻止,原来是这个少女家里的人将她卖给青楼。穷啊,有些百姓真的很贫困。这种事在唐朝司空见惯,就是现在王画看到了,也无可奈何。

他不是救世主,只能尽力帮助大多数人,甚至为了百姓都不忍心采纳朱仝的上策。可救不了每一个人。

少女不情愿,挣扎,可这有什么用。

朱仝看到这个少女长得十分水灵,于是拿钱替她赎了下来。本来将她送回去的,可几天后少女从家里面逃出来,又找到他门上。原来她父亲见她回来,又准备将她卖出去,好换来一笔钱,解决一大家的危机。

朱仝无语,不能责怪人家。这一家人的情况他了解了,老两口太能生了,养了七个儿子,三个女儿,家里能不穷嘛,况且现在女儿是人家的,不值钱。儿子大了,要成家立业。一结婚准得花钱。正好小女儿长得水灵,让青楼的老鸨看重,只劝了一次,她父亲就同意了。卖了一次,让一个儿子成了亲,既然回来了,那么再卖一次,让另一个儿子成亲。

朱仝没有办法,让她又拿了一笔钱回家。但这个少女不乐意了。拿这笔钱回去有什么用?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没有结婚。就是全部成亲了,以后家中有什么困难又怎么办?

看到朱仝人好,少女留下朱仝身边不走了。

王画听到这情况,有些好笑。主动拿了一笔钱,补贴了少女这一家。于是这个小姑娘留在了朱仝的身边。

一天两天,有了感情。这又让王画注意了,朱仝有家属,同样转移到了大洋洲。而且朱仝都四十岁出头,虽然是男人的黄金年龄,可毕竟小姑娘才十五六岁。

王画在心中狠狠鄙视了朱仝一次。

但就是这个万恶的年代,好象自己也做了不少万恶的事情。

想通了后,看到朱仝不好意思开口,小姑娘岁数小,更不知道怎样开口。王画亲自做主摄合了他们,让小姑娘做了朱仝的小妾。算是补赏朱仝吧,而且也比上青楼好。并且因为她胡人的身份,也利于王画这个民族联姻的政策。

当然无论她怎么温柔,也没有李雪君好。李雪君对穴位的拿捏与力道的掌控,远不是这个小米所以比拟的。

当然,两个人也不是到享受身边女人关怀的时候,继续商讨着事务。

就在这时候,一个手下匆匆忙忙地跑进来禀报。

王画将情报看了一遍,高兴地递到朱仝手里,然后说道:“好雷,好囧。”

第八章 囧与雷(四)

为什么将谱上说这段时间是凡人时代,其实是有道理的。

薛仁贵那次大败真的很不好,这可是自唐朝以来第一次大败,也是唐朝的一个转折点。自此次后,唐朝大败的次数多了。但要理解,如果郭待封要是顾大局,在后面不下绊子,坚守下去,会有什么样局面?

还有,确实唐朝士兵素质下降了。

但按史实来排,薛讷败于契丹,那就不可原谅了,尽管他也知道不是出兵的时机,可主要还是他轻敌了。不过前世王画翻看史书看到这里时,有时候常想,会不会这次失败,让老薛知耻而后勇,这才有了对吐蕃的大捷,让他成为一代名将的?

因此老薛算是绝世名将之一,可并不算顶类的一流。

其他老郭也好,老张也好,老唐也好,虽然是名将流,可还没有达到绝世名将流,连黑齿常之也赶不上。

后来萧嵩与张孝嵩稍微好一点,萧嵩不提了。张孝嵩同样不弱,特别是发旁侧戎落兵万余人,长驱至拔汗那,击败大食扶持势力,逐大食所立的伪主阿了达,威震西域。但他们离绝世名将流,还有一小段距离。但无限接近神的,也只有这三个人。

所以王画说是凡人时代。

就是王画现在的手下,王君绰纯一武人,能大胜同样也能大败,少谋略,硬干。郭虔瓘自私性贪,同样也不能独当一面。好在现在是让王画猛然拨起的,忠心度不成问题。萧嵩现在整一热血青年,不顾家世,还留在血字营,活活将老薛气死,老薛拿他没有办法了,在幽州用八百里加急写了一封信给王画,你胡闹没有事,但如果你要造反,别怪我不认你这个便宜师侄,第一个就要向朝廷请求出兵对付你。

这是怕王画真谋反,将他这个宝贝儿子拉下水的。

其实王画对萧嵩在历史投降安禄山,心中还有一些阴影,怕他晚年变节。

在王画心中绝世名将流,还是小哥同志。来到鄯南后,王画经常给他开小灶,主要督促他学兵法。

当然,往后去,绝世名将流就有不少了。安禄山算一个,不算不行,不管他谋不谋反,那也是有本事的,就象将谱上排星光时代,论钦陵第一一样。与敌我没有关系,只论个人军事能力。

高仙芝也算一个,但与大食一战,高仙芝负主要责任。当时大食与唐朝关系还是很友好的,而且黑夜大食与白衣大食正在内战。一开始是准备对付突骑施的,突骑施多次联合吐蕃,进攻唐朝西域,唐朝原来还准备与大食联手铲除中亚这个祸根,连李隆基都准备御驾亲征。

但被高仙芝给打破了计划。首先他轻敌,没有做打探,认为白衣大食、黑衣大食(即伍麦叶、阿拔斯二王朝)易代之际,呼罗珊空虚。实际上,呼罗珊正是阿拔斯革命爆发并首先取得胜利的地方,这里屯聚着阿拔斯军队的主力。于是这场遭遇战最后以惨败而终。

这是高仙芝性贪,不过这个贪也不算太坏的事,贪的是战功。他性格也不好,残暴,这也是西域许多胡人不服的地方。这一点王画就做得很好,刚柔相济,这才是王道嘛。

事实许多人说吐蕃替唐朝抵御大食说法是错误的。大食对唐朝态度一直很友好,就是战后,大食还经常派使者与唐朝往来。这也是中国同大食第一次直接大规模作战,也是最后一次。元朝的那不算,大食灭亡了。就是这一战过后,对中亚格局改变也不大,唯一就是大量唐朝战俘带去了唐朝的先进技术,特别是造纸术。不然大食还在继续用羊皮书写,或者从中国进口纸张。这次改变也等于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对这段历史王画不太清楚,但知道高仙芝负主要责任。

这导致一个后果,在他心中评议将领时,高仙芝远落在哥舒翰的后面。晚年那一败,不能怪高仙芝,要怪只能怪李隆基。

但瑕不掩瑜,特别是他平定小勃律国一战,连东罗马都伸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