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唐-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要王画有意将他们晾一下,而且感到离离开的时间不远了,多做一些好事。西边自己没有看过,自己看一下,心中更有些印象,可使安排更加尽善尽美。
这一等就是近十天过去,两个人在钦州无聊。到处转了转,钦州现在全城也没有空地,只存在一小部分还在建设当中,等到他们将王画等回来的时候,又竣工了一大批。而且因为规划得好,房屋整齐,不象其他城市那么零乱,唯独少了许多绿化。可王画也移载了许多树木,几年后也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且因为城市宽大,王画留下宽阔的道路,看上去,即使没有绿枝繁荫,同样十分养眼。
并且城中那几座孤山,王画也废物利用,修了许多亭台楼阁,在一丛丛常青树中,十分引人注目。还有许多寺庙。不过这个安排两个人没有看出来,王画有意让各个商人兴修寺庙,包括祆教的寺,拜火教的寺,特地腾出地皮让胡人修。但修好了,以后得朝拜,让胡人有一个家的感觉,那么就是到了广州以后,也会来钦州转一转。
不过这个奥秘王画不解释,好多人还不明白。
也有中原的道观与寺庙。
李雪君还央请王画拿钱出来,为上清派修建一个道宫。这是报答,也是亏疚的。
跟在王画后面,自从矛盾化解后,两个人甜甜蜜蜜的,什么教义,什么天道,自己早忘记到了那个美洲去了。想想当初师父对自己的期望,很惭愧。
王画听后大乐,不过也不会舍不得这点钱,修了一座道宫,而且很漂亮。尽管知道司马承祯与李旦关系密切。
总之,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很漂亮的城市。
当然最大的风景线还是城外那个公主塔。两个人不管心情如何,也登了上去,排了队,但也是值得的。
不是高度,主要其中的人文价值让他们都感到震撼。
听说李显听了此事后,特地让李裹儿派了画工,将塔内外画了许多画稿送到京城。想来看看,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在青州或者汴州倒可以出巡一下。岭南太远了。
但同样大家立即被其中的人文价值震撼,久久不语。其实因为聘请的画工画技良莠不齐,有的壁画有些粗劣,但这个塔内壁画与壁字不在于画技多精技,如果论画技,王画差了?主要就是人文价值,以及教化。
现在不要说王画拿的是私款建造的,就是公款,也没有人说闲话。
甚至有人想在偏远的一州州府也象这样建几座塔,但问了一下造价,一个个退却了。塔好是好,但造价成本达到了六十多万缗钱。这还是借着海上运输之便,如果造在内地,造价更高。
但最热闹的就是宋璟,看到后,又在李显耳朵边订下下一任钦州刺史的位置。说了好几次了,弄得李显十分郁闷。
钦州再好,也不如洛阳长安吧,而且在岭南,多少人想到京城做京官都不行,他反而眼馋那个钦州。
李显差点想提醒大宋同志,不好去,钦州现在是繁华了,但王画砸了多少钱进去。现在连朝廷都不敢过问那个账目,不好意思过问。那个几十万几百万往下砸,就象砸不要钱的石头一样,还是以缗为单位计算的。这才换来今天钦州的变化。
你去?将你整个家产连人卖也不够。
换谁去都不好去,整理好了是王画的功劳,治理不好,马上就与王画形成一个对比。
他都是好心一片,可如果不是大宋一心想去钦州,早在朝堂上被一群人放倒了。正因为他对外州产生兴趣,某些人才没有将主意打在他身上。
贺掌柜嘴动了动,没有说出来。
很早以前就看好了王画,那时候东家还没有表态。能写出三篇马说的人还会差到什么地方,况且那时候王画才多点大。但东家眼皮子浅,甚至还看到十八家的下场,顶风而上。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来求人。
没有办法,自己只是一个外姓,如果不是因为搭上了王画这条线,自己在韦家什么地位也不是。现在王画这条线丢了,自己地位马上又要产生变化。
在塔上转了一圈,两个人不是滋味地回去。
第三天,贺掌柜一个人在街上转悠,迎面遇到了一个人,将他拉进一个茶馆,喊伙计端上来茶,然后对他说:“我是王刺史家的下人,是王刺史吩咐我找你的。”
“请问有何贵干?”
“我家二郎说过,如果贺掌柜愿意前来王家,王家随时扫尘相迎。”说完了,什么也不说,只顾喝茶。
敢情是来挖角的。
其实不能这么说,这一年多来,从收购粮食,到经营店铺,还有其他的奔波,已经为王画手下培训了一千多人才,赚钱事小,跟在后面学赚钱的技巧与经营的能力,还有识字。
这些人将成为以后王家的砥柱中流,不但为王画产业经营,而且有些人将成为治理大洋洲的骨干。不缺贺掌柜一人。
王画主要是报恩。
当初将漆箱给了宝林斋,固然是看重七姓十家几百年历史,这几百年相互联姻,几乎成为一个整体。韦家也与他们联姻,但关系没有那么亲密,相反还有一些矛盾存在。
这符合韦家的利益。毕竟赚钱嘛,非要让给对方?只要利益重,什么都可以卖。就象太原王家一样,十八家卖得一干二净。但十八家呢,现在给了他们巨大的利益,同样对王画言听计从。连在朝中做官的子弟,都得到家族的吩咐,不准在朝中与王画为难。那怕韦氏授意,都不行。
但做出第一反应的不是韦家,而是贺掌柜。后来比拼漆器时,于其说是支持,不如说是想学他的技术,王画得到的实利很少。因此,真正感谢的是贺掌柜,与韦家无关。
虽然贺掌柜还是为了韦家利益着想的。
贺掌柜摇头苦笑说:“一臣不事二主,恕老朽万难从命。”
“不急,什么时候贺掌柜想通了,什么时候都可以来王家。而且王家也非是你所想像的。”来人说完付账离开,留下贺掌柜捧着茶杯,怔忡半天。
到了十月上旬结束时候,王画才回到钦州城。
也立即接见两人。
韦家长老不好意思开口,贺掌柜说道:“王刺史,这一次我们家族中某些人眼光短浅,发生了一些误会,还望王刺史海涵。”
“海涵什么?皇后不是给了我一个字,止!我也回了一个字,幡。什么叫幡,没有风吹动它,它不会动。吹的东风,它会往东边飘扬。吹的西风,它会向西方飘扬。”
不招惹它,它也不招惹你。但招惹了它,它也会招惹你。但给它善意,它也会吹向善意的一方。
王画回答无可挑剔,但两个人知道不是这情况。
可抗议都没有用,得有证据。能证明什么?人家的瓷器,为什么一定要让韦家经营?至于海上出事,能证明是王画的人做的?以后船坞如果出事了,又能证明是王画做的。既然能破出滑州与汴州的案子。王画心思缜密到了极点,能留下把柄?况且要动用,也不会动用中原人,办完事了,还不知在那一个海岛上,官府怎么找?
王画又说道:“而且我不欠贵家族什么,也不会求贵家族什么。”
韦家长老无奈,只好将韦氏写的夬字拿了出来。
这不拿还好,一拿王画更生气了。他问道:“二位,可知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都知道,看到王画神情不好,不敢说,摇头。
“这是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三卦,上兑下乾,沼泽覆盖在大地之上。所以彖说决除小人要刚健有力,但又要让人心悦诚服。既要果断,也要和气。但都是自己领地上的事,所以不能动用武力。因为阳刚渐长,终将战胜阴柔。但我还是很不明白,皇后意思是指谁是小人?难道我是小人阴邪?”
其实韦氏这个字是警告劝慰的意思。虽然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大臣,但我才是大唐的皇后,有权利的皇后。就象这个卦象上一样,阳五阴一。不过都是唐朝的子民,大家和气生财,各退一步,海阔天空得了。
王画有些曲解。
因为韦氏虽然在劝戒,多少有点威压的意思。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贺掌柜连忙说道:“王刺史,不是这个意思。”
他对王画一直有好感,就是王画不派人拉拢他,印象也不恶,这几年的交情相处下来了。
王画不理睬他,吩咐人拿来纸笔写下一个字:鼎。
也是六十四卦之下,下巽上离,以木巽火。卦象解释是将木柴往火里烧,通过鼎可以获得食物,供养圣人。因此这是一个大吉之卦。
王画写完了,对韦家这个长老说道:“请你将这个字带给皇后,也带一句话给皇后。臣是唐朝的大臣,唐朝的臣民。供养的也只有唐朝亿万百姓,皇上与皇后。为了百姓,为了皇上与皇后,臣愿意一辈子做一个鼎,烧出各种精美的食物,也烧掉大唐前进路上的所有拦路枯木。但我只供养百姓、皇上、皇后,不会供养那一个家族,甚至皇太子、公主或者相王,或者太平公主,你们韦家更不行。如果皇后认为臣做得不对,不需要臣这个鼎,等到明年粮食运回唐朝后,臣会立即辞官回乡。如果认为现在烧的不是枯木,而是唐朝的精英。臣愿意立即辞官回乡。”
就是韦氏看王画不顺眼,也不可能因为王画与韦家的矛盾,就让他辞官返乡,而且也没有证据证明海上出事,与王画有关。
这个韦家长老听了十分不快。
王画更加不快,他阴沉地说道:“人是人扶起来的。我是无所谓,看开了,地位与我无关。否则我也不会再三拒绝陛下的赏赐。但皇上与皇后需要治理天下,却需要各个大臣扶助。而且我扶助的是大唐江山,对皇上有利,有皇后有利。”
很含蓄的一句。
挂着皇上与皇后两人,实际上指的就是韦氏一人。
别看韦氏是皇后,可地位想要稳固,甚至想“更上一层楼”,需要许多得力的亲信。别将自己逼到韦皇后的对立面,至少现在自己没有拖韦氏的后腿。而且得罪了韦氏,王画不垂涎官职,同样不在乎。
你们韦家玩,玩到最后,不要将你们最大靠山丢了。这个靠山也是人抬起来的。
这不但是说给韦家听,也是说给韦氏听的。
“而且炸药配方,就是我退出官场,这个配方也会交给天下人,而不是某一家得利。至于你们的来意,我还是那句话,我是幡,飘向何方,是根据你们吹来的什么风。过去我不欠你们家族的,我也不会谈对你们家族带来多少好处。但如果有诚意,你们也不用皇后来压迫我。请你们立即离开。”
本来王画还想退后一步,虽然韦家的做为让他感到不快。毕竟自己还需要平静发展的时间。
但这个长老将韦氏这封信拿出来后,韦家就是有诚意,也是迟了。
看到两个人怏怏地离开,朱仝说道:“小候爷,是不是过了一点?”
“朱先生,不过。就是皇后生气,这两年还需要我的粮食,我也不管她在朝中种种,那才是她最关心的事。相反,这一次我也亮出了底线,现在我手上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名声有名声。如果她成功了,可以立即对我动手。但现在没有成功,我也表示了对她野心不会干涉。因此,相反有可能她会因为感到我被逼急了,对我放手一下,以图来安慰我。”
政治野心,才是韦氏最重要的东西。家族一点点利益罢了,多挣点钱少挣点,还有这个天下重要么?
朱仝不由地摇头。
他是在为韦氏摇头,犯了傻不成,王画手上的资金,十八家族,不对,加上太原王家与波斯人,等于二十一个顶级家族,如果联手起来,翻炒粮价,粮价还会上天入地。翻炒布价,布价同样也会此起彼伏。只要朝廷允许私人经营的东西,都可以将它炒作起来,甚至不用动兵,就能将唐朝炒瓦解了。
当然,只是王画不愿意这样做。
但如果连性命都保不住了,天下百姓又怎的?
韦家长老气愤地想立即禀报韦氏,被贺掌柜拉住了。
这事儿不能急,别人不好说,王画敢做。武则天杀戳无情,王画照样敢说她做的事情有不好的地方。而且武则天对王画什么恩情。不要说将武三思腿打断了。
夷洲朝廷经营好了还好,关健又没有经营好。这件事朝廷还隐瞒着,如果王画将事情捅破了,韦氏家族颜面丢尽,连带着韦氏都失去脸面。
别问王画挣多少钱,他挣得越多,天下百姓才越开心。这一年多来,钱让他赚得都没有办法数,可用的钱呢,不能算,一算足为国家补贴一千万缗钱有余,生生将岭南变成现在这模样。而且以后岭南还因为他,而继续改变。
况且王画如果将清流大臣团结起来,虽扳不倒韦氏,也足够韦氏喝上一壶。没有必要。还有,王画现在也不是一人,身后还有十九个家族,因为各种利益与他联系在一起。
韦家长老一听,也愣了起来。
两个人悄悄回去,将事情原委逐一禀报。
王画不提醒还好,一提醒,韦家中有许多人物尖子,立即深思起来。
韦氏的小动作,他们不是不知道的。如果成功很好,象武家,现在就是武三思死了,还有许多王候。但失败了,会不会为韦家带来不好的命运?而且此事也不能宣扬。最后连王画带给韦氏的那个鼎字都没有交给韦氏。
反而让人鼓动韦氏让王画回来。
另外又派人给王画带信,我们在广州设立船坞。技术是你提供的,如果你对它产生兴趣,我们可以给你家股份,甚至可以交给你。如果你不高兴,一把火将它烧了。
硬是将若大的韦家逼到这个地步。
其实不然,主要船坞带来的利润,让韦家动心。低个头算是做一种姿态。王画真烧烧看,准得拼命。
王画又写了一个幡,算作答复。
不过这个幡字是给韦家的,稍稍让韦家安了心,就是这样,还是等王画离开后,才将船坞开张。但这一拖,他们只能吃到极小的一份市场份额。可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不但将收家排挤在外,而且也使韦家的船舶业务成为一个笑柄。
第七十五章 适得其反,万民书
钦州的公主塔与大派送,继续吸引着天下百姓的关注。
以至大家都疏忽了另一件事,突厥再次入侵。
李显有些愤怒了,在母亲时候,你们突厥人说母亲不是李唐正统,现在到我当皇帝,是李唐正统了吧。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入侵。于是让张仁愿担任灵武道大总管,对付突厥人。
张仁愿同样也十分生气,而且筑造的几座新城也不是吃素的,接任后,立即做了布置,而且破例任用了正在庆州与原州担任司马与长史的萧蒿与张孝蒿。两个人在血字营中,让老武调开,但到了李显上台后,又调动了几次,结果成了现在这个闲职。除了他们还有王晙、张守珪、郭知运、孔黑子、公孙云、李楷固、乌可利等人,也被调到各个地方担任看似重视,却是闲赋的职位。
没调走的还有许多精英,包括莫贺干、郭虔瓘、王君绰、哥舒翰、薛讷的儿子薛蒿,也是跟王画出兵洛阳的一批人,现在呆在鄯南一带过着看似的悲惨生活。还有另一个人,张守珪,因为主动带兵配合王画,发配到了四川去了。
这两个人虽是文人出身,多少让人忽视了他们的勇力,但他们在军事上的才能,远远超过普通的大将。特别是张孝嵩极北一行,已经成了唐朝一个传奇。
得到张仁愿的授命后,两个人看了地图,立即从原州出发,直奔灵州,东边张仁愿沿着黄河北上。不顾天气开始寒冷下来,在丰州西边沙漠上,一左一右追击。
其实这时候突厥听到唐朝大军北上,已经带兵撤回。但三个人皆非凡物,将兵贵神速的含义发挥到了极致。还是将一部分突厥军队追上。在贺兰山北的沙漠上交战了半天,突厥人大败而退。也将大部分被突厥人抢走的战马与百姓重新收了回来。
消息传到京城,李显一开始很高兴。
然而一会儿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萧嵩与张孝嵩严格来说,也是血字营的将士。就是张仁愿,也曾经得到过王画的推荐。虽然不好说,但对王画潜在的影响力,有点忌惮。
张仁愿还好一点,主要就是萧嵩与张孝嵩。
于是下旨,让萧嵩与张孝嵩二人因功迁入襄利二州担任刺史。这两州皆是唐朝上州,也不算亏待了两个人。不过主要是不想他们执掌兵权。还好,两个人本来就是文臣出身,都无所谓。
又让张仁愿回京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实相。
然后将宰相韦巨源与杨再思喊来,询问王画的事。都一年多了,得让他回京。
还有一大群宗室弟子,两个女儿,离京好几个月了,也该回来了。想到这里,李显十分不解,难道钦州真是一个好地方,为什么这十几个孩子出去后,几个月都不想回来?
能想回来吗?
明年春天还差不多,现在长安与洛阳冰天雪地的,但钦州正是不冷不热的好时光。
而且百姓对他们比长安百姓尊敬十倍,也许这个地方来的贵客太少了吧。其实非然,与他们身份没有多大关系,主要听到王画与李裹儿的关系,认为他们是王画的亲戚,所以才对他们格外尊敬。
虽然地方小了一点,可好玩的地方多,捕渔打猎不说,平时里可以荡荡小舟,或者与一些前来游玩的文人,看看山水,在公主塔下,摆着小酒席,饮诗作赋,相互吹捧。
最主要没有长辈的唠叨,没人管制。王画要求很简单,只要不扰民,随你怎么玩,不但随你玩,我还拿钱来,让你们玩。因此,这群屁孩,特别是十几岁大的世子们,就象脱僵的野马一样,玩疯了。
也有点想家,至少都购买了一些礼物,寄了回去。
不过有多想,很是让人怀疑,甚至他们还产生一个想法,过了这一村就没有这一店了。想一想,马上回到京城,王画也回到京城,以后还有这个机会外出么?
所以大人们在家惦念着,担心在化外之地,孩子受到伤害。不断地询问回来的太监,孩子在那边过得如何。可这些世子们很少过问他们父母现在如何。
听了李显的话,杨再思说道:“王画是要回来了,而且夷洲之事,也不能拖得太久,需要王画回来商议。但有一个问题,就是王画回来该授何职?”
王画离京时是户部侍郎,那不是贬职流放的,而是开柘岭南,解决流民安置的。圆满地达成了任务,一下子使朝廷四十多万流民安置下去,也就是说户部上多了四十多万百姓。不但如此,凭空变出来,几个上州中州,产生的影响,在未来若干年都会使朝廷受益。还有平稳粮食,找出几大铜矿的功绩。
如果是一般人,就凭借其中任何一条,官职就嗖地一声,冒上去。
可王画怎么升?
本来户部侍郎已经属于顶级官位,再往上升,也只有几个宰相地位与六部尚书。当然有各大都督府都督之职,可那是地方官职,再高也不能作数。也不敢授,那是统管数州军事民事,如果让王画掌握军事,出了事,谁敢负责?
难道让王画做六部尚书与宰相?
李显皱了一下眉头说:“是啊,太小了一点。”
才二十一岁,连王画自己都说过,现在拨为公爵,以后有功怎么办?难道不到三十岁将他拨成正二品从一品的虚职,逼他离开朝堂?
但如果不奖励,不是寒王画的心,可能他真无所谓,是寒天下努力奋斗官员的心,是寒天下百姓的心。
很纠结,虽然王画对朝廷有很大作用,所以韦氏有时候愤怒的同时,也不得不自嘲地想,就是将王画当作一个救急箱也是好的。至少现在看来,好象真没有什么难倒他的事。
但每一次也让朝廷头痛。
李显自言自语道:“看来这个天下就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
莫明其妙地冒出这一句,不过几个人都明白李显的想法。因为他们同样也在头痛。最后还是韦巨源说道:“陛下,这个问题还是交给王画自己来解决吧。”
让王画自己要官,要侍郎给他侍郎,要尚书给他尚书。好象王画在官职上还是很自觉的。王画自己提出来的,也可以堵住天下百姓悠悠众口。
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李显自贴心的太监亲右监门将军刘安自前往钦州下旨。不过于其是下旨,不如是询问。
翻过了南岭,来到钦州。如果从水路上来还好一点,从陆地上来的,一路触目惊心,听说因为道路修了,情况还变好了,不然原来情况更糟。但到了钦州辐射范围内,渐渐使这个太监产生一种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这种感觉当到达钦州时,达到了顶峰。
但事儿不能再拖了,李显还想李裹儿、长宁公主回去,过一个团圆年。而且今年长安也购买了大量的烟花鞭炮,到时候准备来一个举国欢庆。
立即来到王画家中,将来意一说。也没有拐弯抹角,王画是聪明人,直接挑明。
王画一听笑了起来,他问道:“刘将军,朝廷无非为我的官职为难,但刘将军,你可想过,官职大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好事儿。”刘安想也没有想就答道。那一个不想登将拜相,象李靖那样。
“错,官职越大越不是好事。因为官职越大,挑的担子越重,如果不是陛下错爱,让臣做一个员外郎,臣才是最开心的。”
刘安将这句话当作了耳边风,扯么你,员外郎,就是你真想,皇上也未必敢授。如果皇上授了,天下百姓还不将皇上给骂死?
“还是六部侍郎吧,礼部的因为臣多有逾制之事,特别是这一年来,事急从权,做的逾制事更多。这个臣愧不敢当。刑部的臣自己已经触犯朝廷制度,也不能授。吏部因为事关选拨人才,臣太年青,同样授之不得。兵部因为血字营将士,多有属下在外,必须要违避。”
刘安听了很感动,这才是理解万岁嘛。
“所以臣还是在工部与户部中间,让陛下抽出一职,让臣担任。而且臣即使有功,这一次逾制的事做了很多,正好将功恕罪。一抵一消,臣就已经很感谢陛下恩宠了。”
刘安差点为王画的通情达理,握王画的手。
既然决定离开,王画召集了钦州各县官员前来议事,听到王画要走,浦拭焦差点急哭起来,他焦急地说:“使君,你现在不能走啊,城里的房屋还没有盖完,赈济的物资也没有发完,这些都要使君规划。还有使君安排的珍种养殖,推广了大量桑麻田,还没有收益。如果换了一个使君前来,纵然有使君的品德,也没有使君的才华。钦州将会功亏一篑。”
其他几县官员一起劝阻。
别看他们忙得团团转,可王画都安排好了,他们萧规曹随就行了。如果换了一个刺史,不但钦州前途,就是自己份内的事,也将会变得一团糟。
“放心吧,这一次我会向朝廷要一个很好的刺史过来。”大宋前来,虽然在经济上未必如自己,但在吏治上不会比自己弱到哪里去。当然,如果朝廷派不好的官员前来,就是宗楚客亲自前来,王画也不会同意的。
王画商议钦州以后的计划与发展。不过没有几个官员听得进去,浦拭焦离开了州衙,双眼茫然。早就担心这一天,这一年多来,就象生活在梦中,这个梦终于惊醒了。
其实这个夷人才华不是很好,但忠厚勤奋,在宁家管制的时候,连宁家的人对他都十分看重,所以王画从周仁轨虎口下将他抢了出来。这是私恩,公恩,那是钦州的变化。真舍不得王画走,至少多留下一年两年也是好的。
想到这里,他忽视灵机一动,将百姓召集过来,大声说:“各位乡亲。一年半前,使君来到我们钦州。那时候朝廷正在清剿宁家反党。整个钦州境内一片混乱。然后使君划出这片地,说在这个地方兴建一个城市。当时我看到面积,各位,你们猜我是怎么想的?”
“我是认为使君在痴人说梦,这么大的地方需要十万百姓才能将它填满,就是将周边各州县所有人口迁来,也只是一个空城。那时使君告诉我,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有多远,我们就能飞得多远。然后使君让我担任县令,其实我这个县令做得糊里又糊涂,只是听从使君的安排。后来钦州一天天人多了起来,城市人口也渐渐满了起来。连带着周围的州县人口都在增加。原来我们百姓一天只能吃两顿饭,还不敢吃饱,现在一天三餐,菜里面也见了油腻,还时不时补充一些鱼虾肉食做荤腥。本来夏天时,一些百姓连衣服都没有得穿,只围了一些布条在腰间,但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穿上了暂新的衣服。一大半百姓住上了暂新的房屋,再也不怕风暴来临,将房屋吹倒,大家流离失所。甚至我们的子女都可以不用钱上学堂,读书识字。”
“这一切就象做梦一样。各位,你们说,我们应当要感谢谁?”老浦是一个实在人,说到这里,连泪水都流下来。
“使君!使君!”
“但告诉大家一条不好的消息,朝廷要召使君回京城了。钦州的天就要塌了。”
老百姓一听炸了营。许多百姓还是来自其他地方的,他们也见识过官员的“厉害”,到了钦州后如同到了天堂。但一换刺史,天知道新来的刺史是什么样子。就是好刺史,也没有王画的本事大。
浦拭焦让大家停止混乱,又说:“因此,我写了一封万民书,请求朝廷多留使君大人,在钦州呆上一年两年,也让我们二十万九千钦州百姓继续过上那么一年两年的好日子。”
将请愿书拿了出来,大多数不识字。于是让百姓手掌并拢按手印。但一张纸能有多大,密密麻麻的,也按不下一千个手印。于是第二张第三张纸拿了出来。
其他四县听说此事,也开始上万民书,有的怕数量不够,按了一次后又按了第二次。结果钦州不足二十一万人,按了二十五万个手印。
这一次事件闹大了。不但钦州,其他各州县官员百姓一听也傻眼了。虽然原来为人口流动争得不亦乐乎。那是争,为自己州县多争点好处。可王画带来的变化却是实打实的,特别与钦州相邻的州县,百姓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甚至还能收到可观的税务,自己小日子也不象原来那样紧巴巴的。特别那些流民,都是逼到绝路上的,不然谁来岭南?
现在王画给了他们一条生路。但王画离开后,又变成什么样子。跟着其他州县官员上表请求王画留下来,百姓自己自发按手印,上万民书,求朝廷再给钦州,再给岭南一个机会。
钦州城中有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将王画盯着,连太监刘安也盯住,不能让他们走。
可怜刘安一出门,就有百姓就象大海的波浪一样,密密麻麻地围上来,虽然是善事,这但这场面有点吓人。最后呆在王画府中,哪里也不敢去了。于是上书朝廷,说到此事,朝廷得拿一个主意,不然奴婢连去公主塔都没有办法去。
敢情现在很后悔,没有提前去公主塔看一看。现在只能呆在城里面,看着城外那个塔蔓妙的身影,无比地诱惑,让他在王画家中联想翩翩。
最后岭南九成的州县上书请求,更是上了无数的万民书,按的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