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唐-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老百姓冲撞了周利用,打了也白打,周利用没有放在心上,回到府中。
但第二天,李红抱着女儿,让王家的下人抬着这两名大汉,来到皇宫前,没有皇帝的命令,她是进不了皇宫的。但她也没有打算进,就在皇宫前面,大声喊道:“什么时候周利用赐死,纪处讷与宗晋卿担任安京灵山两县县尉,什么时候奴婢才回长安。”
担任安京灵山两县县尉,那就叫担任,是贬放,而且正好是王画手下,不如让他们早点去死。可与她回长安有什么关系?
大家莫明奇妙,不知道该不该禀报李显时,李红上了马车,离开了长安。
最后李显与韦氏听到了,都有些不悦,这分明是要胁吗。但看在王画功劳上面,隐忍没有计较。
第二天早朝,许多大臣就此事弹劾,张说有些气愤不过,等到他们说完,大声说:“各位,你们将你们身体后面看一看,有没有让王画抓住把柄的地方?”
只是一声,一大半大臣吓得头一缩,连宗楚客都不吭声。
周利用也害怕了,这一次王画回来,可是挟大功而回,并且国家还指望他家每年三千万石粮食,想扳都扳不动。于是跪下哭泣,还是李显安慰,但也让他立即写信给李红赔礼道歉。
能倒老魏,也不能倒王画。有了王画在,那是一个定心丸,什么大事一出,马上就解决了。而且王画好啊,不贪权,说放就放,为了唐朝,都跑到岭南了。看到没?大片地方开垦出来,马上就出现一个产粮区。
周利用立即写信,可李红在半路上接到信后,看都没有看,就烧掉了。
于是一群人又密谋王画的主意。但不好谋啊,人家现在都到了钦州,往哪里流?难道说王画救走李重俊的,那不是扯吗?
但他们也不要想办法了。一件大事终于浮出水面。
钱少了,但不会一下子发作出来。市场还有一个自动调节过程。买东西的人好说,卖东西的人困难。有卖必由买,市场还在继续转动。但由于钱少,商品开始积压,价格自动下跌。连钦州都受到影响,好在转型及时,现在钦州安排的人口以农业为主,而且基础建设方兴未艾,没有出大纰漏。但唐朝其他地方不可能象钦州这样疯狂的建设。
商品价格下降,买方反而持了观望态度。有的人精明开始反应过来,但没有想到铜币问题,是认为丝绢涨价了,有人囤积,所以货币不足。但货物贬值,意味着铜币涨价。于是有的人开始囤积铜币。
但大宗买卖还是要进行的。这时候民间出现了一个飞钱榜,也就是飞钱可靠程度的排行榜。第一就是朝廷的飞钱,给出的理由是朝廷去年税务增加,国库里有许多铜钱。不支持的理由是朝廷主要想从地方利用飞钱将铜钱调往京城,因此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兑现麻烦。第二就是十八家发放的飞钱,虽然说压了巨大的粮食没有出手,但粮价始终是要涨的,朝廷国仓里放出三千五百万石粮食,到现在还没有补充。因此前景可观,而且十八家族,中间有十三个家族是唐朝顶尖家族,更有七姓十家中的六家。就是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他们手中也有许多财富。故排在第二。并且着重说明了,现在因为没有人愿意用生绢交易,只有这两家飞钱最为可靠。然后列出其他八家,都分别有各自的理由。
此榜一出,十八家飞钱顿时成了抢手货。不过这十八家很小心,没有敢发多少飞钱。但坚持了一段时间,逼得他们发行飞钱,因为王画的第二批粮食两百一十万石,又到了洛阳,粮价还是没有下来。但他们的商铺还要做生意,象几个钱势较小的家族更需要钱来还款,于是又发行了一笔飞钱。依然没有事,因为缺钱流通,十八家的钱敢情当作钞票在流动,很少有人兑现。
调查了一下,发现了这个情况后,胆子又大了起来,于是又发出了一批飞钱。有了这批飞钱发行,十八家资本流转开来。但整个市如履薄冰,物价一天天下跌,有些作坊开始关门大吉,有的作坊下调工人工薪。
相反,因为十八家可靠的信舆,有了飞钱作资本,商业如鱼得水,甚至用空头支票吃掉了许多以前让他们眼红的作坊。便宜啊,现在用六成五成四成的价钱就将以前的好作坊买了下来。
有了甜头,胆子接着又大了起来,发行了第四批飞钱。
然而这批飞钱发出去后,形势立即一变。王画的第四批粮食到了苏州,但风声却传了出来,这一次不是一百万两百石,而是整整三百万石粮食,而且船上人工人还放出风声,因为交易良好,还会增加一批,有可能不低于三百万石,在夏收之前,将会运到京城。
本身物践钱贵起来,这个消息传出后,都知道粮食今年是涨不起来了。于是飞钱榜再次变化,十八家掉出前十,给的理由就是王画没有食言,粮食价格几年之内也不会涨价了。而且十八家贪心不足,发行第四批惊人数量的飞钱,如果排榜单,十八家飞钱只能排在最后一位。
榜单一出,各个商家惊魂未定,立即将手中持有的飞钱兑现。但将十八家钱换光了也兑现不起来,各个商铺拿不出钱来,于是更产起了恐慌。一起到十八家开的店铺要钱。
但十八家见势不妙,连忙将所有店铺封了起来。讲理,这是一个讲理的社会么?十八家多大的势力?一个个商人欲哭无泪。
十八家飞钱一倒,整个市场轰然倒地。
惊弓之鸟,连朝廷的飞钱都不敢持有了,现钱更加紧张,于是作坊倒闭,市场门可罗雀,大运河洛水中几乎看不到一艘装货的船舶。
这回李显知道什么叫钱没有了。
李显立即找来李裹儿,厉声道:“王画那个小妾向你说了什么?”
“就说钱没了,父皇,你不是不知道的。”
“还有呢?”这回事情大条了,有可能比去年粮食还要危机。虽然痛爱,但李显说话语气更严厉起来。
“父皇,我也知道得不多,只听李红说过,出现这情况,主要是生绢涨价,所以老百姓不愿将生绢拿出来交易。而棉布价格每年在下跌,商家又不肯收棉布。还有粮价上涨,物价也在上涨,铜钱变向的贬值,有的居然用铜钱铸造铜器出售。但国家本来铜就有限,所以就没有钱了。”
原因知道了,但解决方法却没有听到,李显继续问:“还有呢?”
“其实只要知道问题根源,就好解决。正好借着这一次机会,命令各州县强行种植粮食,不然王二郎一旦采购不到粮食,怎么办?然后再强行种植桑麻。有了足够的生绢,就能与铜钱相呼应,钱的问题就解决了。有了粮食,物价就会平稳,铜钱就得到应有的价值,那么老百姓就愿意拿出铜钱交易。还有父皇,停止修建大佛,省约用铜。钱就出现了。还有,如果平时,因为牵涉利益太多,就是朝廷也不好强制执行,正好借这次机会,将这个最大的隐患解除。”
是条办法,但桑麻早砍了,等到成长起来,还得好几年时间,能等那么长时间吗?
“还有呢?”
“还有,李红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好象听李红说问题也不大,在那个锦囊里。”
对了,第二个锦囊,李显立即让人用快马到洛阳迎接李红。
但王家的人说李红不见了,不知道到什么地方。
钦差无可奈何回来。
李显知道李红是故意逃避,但那又怎样?
立即召集群臣,将李裹儿的话复述了一遍,很有道理。于是三省六部将各地账册拿出来,统计数字,让各州摊派粮食与桑麻,减少棉花种植,那怕是韦家的田地都不行,必须按任务完成。否则处以严重的罚没。
诏书一道道颁发,连李显都没有息着,熬了一夜,诏书颁发完了,李显问:“各位爱卿,可有办法,立即解决此事?”
立即解决?怎么解决?难道将国库里的铜钱放出去?放出去,又怎么放?国家来收购田地商铺?那成了什么?
就是放出去,钱就够了?十有九成还是不够。
李显十分失望,看着大家问道:“难道你们都一个方法也没有?”
宗楚客迟疑了半天说:“陛下,恐怕很难。”
“很难也要想出一个方法出来,难道让朕等到三年后桑麻长大?”
宋璟本来都不想管此事,但他的性格就是如此,牵连到国家,还是忍不住,说:“陛下,臣曾经与王画媵妾见过一面,似乎王画早料到此事。而且听李红的语气,王画也有办法解决。”
不说还好,一说李显气得怒哼一声,我怎么能不知道王画没有办法。但什么都要王画一人来想,如果王画出了闪失怎么办?去年是粮食,今年是钱,明年又是什么?朕这个皇帝当得怎么这么苦!
哼完后说:“宋侍郎,如果什么都要王画来操心,朕养你们这些大臣做什么!不如让你们一起回家种田,朝中只留下王画一人,朕每年岂不是减少无数开支,用在百姓身上,还能多救活一些贫困百姓。给朕慢慢想,什么时候想出来了,什么时候离开。”
说完了命令士兵将大殿的门关上,将大臣禁闭在里面,跑到旁边气闷气了。
本来就熬了一天一夜,现在连杯水都没得喝,两百多个大臣坐在大殿里呆若木鸡。
也没有那么严重,资本市场也会自动调节,一旦压迫到一定时候,也会用物易物,事实上民间已经开始用这种方法交换。再比如物价萎缩到一定地步,如棉布价格跌破每尺四文,这会被百姓认为是一个合理的价格。那么棉布就会成为主流,当作货币交易。但开始几个月是最混乱的,而且一旦出现以物易物为主流的商品经济,也是商业的倒退。
但只有粮食存在,国家就不会灭亡,毕竟现在整个社会以小农经济存在的。不过那些手工业者与作坊主,肯定要流离失所,或者破产。在唐朝多次因为铜钱的事动荡过,每一次都死了许多百姓。但也挺了过来。特别是安史之乱后,挺是挺了过来,可每一次都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创伤。
可对这个大家都不太懂,即使少数几个明白,也不敢对李显说:“陛下,问题不大,也不过动荡一年,到时候国家经济倒退了,但也安定了。”
因此,关上十天他们也想不出办法。
到了第二天天黑了,李显将大殿门打开,很有点目不忍睹,里面汗味,口水味,扑鼻而来。大臣的样子更是凄惨,有的一脸倦容,有的在打着哈欠,有的在点头瞌睡。
李显问道:“可想出来办法了?”
一个不吭声。
李显气得发苦,忍住气,将去年王画临走时两个锦囊的故事讲了出来。其实很有点后悔了,早知如此,何必将他放到岭南。
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也太神了,比他妈的诸葛亮还神。
李显说完了,在周利用、纪处讷与宗晋卿身上扫视着。
第六十四章 大夏国的灭亡
唐朝君臣在焦急万分,外面还有人比他们更焦急。
十八家发行了多少飞钱?特别是后期,看到店铺便宜,用飞钱买下店铺,试图空手套白狼,使得飞钱的数量达到近三千万缗钱。十八家怎能没有钱?就是三千多万缗钱,他们财产也有这么多。关健是现在就是为了信誉,将财产便卖,也没有人愿意拿钱出现买。
但这时候,有人站了出来,愿意用八折的钱,购买十八家的飞钱,而且全部用现铜钱。
一开始没有人愿意,这一眨眼的功夫就少了两成,那个乐意。
但是人家这时候又说了,他们手中的钱是有限的,早购买还能兑到,迟购买就是五折,他们也没有钱兑现了。
有人怀疑是十八家故意捣的鬼,克扣了两成的钱。但没有办法,不然下去有可能变成一张废纸,还有人同样等米下锅,因此,渐渐有人拿出了飞钱兑现。
一个开头了,就有两个。
十八家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也参与其中。毕竟等于少还两成的债务。但都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又有点象去年粮价那样,上了套了。而且现在天下拿出这么庞大现钱的能有多少?况且王画兑飞钱那叫快,到了后期前面得到飞钱,后面就兑现了。而且他们手中没有足够的现钱将飞钱兑回来,不但没有足够的钱,现钱还很少。
怎么办?
商议了半天,也商议不出来办法,因为没有钱。于是与李显一样,他们将张质与王申以及郝鹏飞的家人与下人一起盯着了。
大批的飞钱兑成现钱,但对方虾不动水不跳,依然没动静,继续在兑现。也不知道已经兑了多少,但兑得越多,十八家就越胆战心惊。
真不是少钱,这一次玩得更大,王画甚至将去年开采的铜矿全部铸成了私钱,只是式样与唐朝铜币一模一样,有可能铜含量还要高一点。但数量不是想像的,尽管铜储藏量很大,开采治炼技术落后,因此只得到一百四十万缗钱,现在将它拿出来,是将它利益最大化。
主要还是三家手中囤积的铜钱,王画除了这一百来万外,还有,去年的收入加上粮食所得,但花掉了不少,给了太原王家一百三十万,血字营五十万,安排流人除了前期的近二十万外,后期又用掉一百四十多万,其他用度也有近五十万,包括三十万压岁钱。至于从天竺过来的粮食,基本上就没有利润,那不能算。因此只能拿出的不足六百五十万。但加上这一百四十多万,也达到了近七百九十万。
太原王家拿出来的更少,他们用度更大,钦州与王画一样,收获大,但压在固定资产上也有不少,只能拿出四百五十万。李雪君的父亲手上钱都是很多,但考虑的因素更多,毕竟不是一人掌控。几十万上百万都好说,如果几百万就有点难度了。但他自己的,再加上族人愿意提供的,也能拿出近五百万。李裹儿又与李红商议了一下,拿出了三十万参股,估计分红二十万,另外二十万让李显要回去十万,归还了国库。
不过考虑到后期还要流动资金,也得克下来三百万。但就是这样,也达到了一千四百六十万。比去年秋收时款项更加巨大。兑成十八家的飞钱,又翻了一下,变成了一千八百多万缗钱。
这么多钱,岂不要了十八家的命?
十八家不知道有多少,但隐隐有一个预计,最后听到此事后,都吓得满面冷汗。要出大事了。
一起坐在一起商议,王画还没有出手呢,他们就有了决定。无疑王画是有意针对他们的,一是粮价,二是与张质王申他们,十八家立即将郝鹏飞与张质还有王申的家人与下人,全部抓起来。
一个个呆在中原还没有走,也没有办法走,几乎所有财产都压在粮食上,现在粮食套住了,想离开都不行。
抓住后,十八家分别派出各自家族中的长老,有的家族连族长都出动了,将这几百号人浩浩荡荡押上海船,向钦州出发。求王画大发慈悲去的。
接到这个消息,王画立即吩咐手下出动早就准备好的三千士兵,带着士兵,到那个大夏国,将所有的人,还有王张两家留在上面的人,包括张质的一个儿子与王申的小儿子,全部抓起来到大洋洲做最低下的奴隶,或者击毙。不但士兵准备好了,连岛上的地形与分布都提前打探好了。
没有存在的必要。
其实十八家自己也收回了一批飞钱。但前期发行的数量太大了。还有飞钱在外面没有收回来,但这时候王画三家的钱也用空了。于是还在闹。现在十八家的主事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飞钱集中起来,转了一个圈,到了李裹儿手中。
但李显还不知道,盯着周利用三个人。
周利用三个立即伏倒在地,号淘大哭。
宋璟与张说等人心想,现在知道哭了吧,可你们有没有想过陷害别人的感受。
宗楚客过来求情。
李显也没有表态,说道:“你们一个个比王画的官职做得大,薪水拿得高,现在也轮到你们想办法。继续想。”
说完了,又将大殿的门关上,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将大殿的门打开,一个个景象更加凄惨,李显愤怒地问:“有没有想好。”
没有一个人说话,李显要离开,杨再思一把将李显拽住,说:“真不行,就依王画意思吧。”
又饿又渴的,不行了,也不顾周利用三人的感想,杨再思羞羞答答地说:“就是那个,杀,杀周利用。还有流放,放,放纪处讷与宗晋卿。”
周利用三人一把将杨再思抱着,说:“杨相公,你不能落井下石啊。”
杨再思不语。这时候韦氏闯了进来,厉声说道:“这一个个在干嘛呢。”
周利用看到韦氏过来,救命星来了,立即哭诉,希望韦氏帮他们说一句好话。
韦氏冷声说:“现在知道求饶了?为什么当初要打王画家的下人?”
这件事有人认为是误会,但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周利用报复,打王画没有这胆量,但打他家的下人,却有这个胆量。但王画家的仆人肯定不是有意的,不然为什么去年粮价上涨时,王画为什么不拿这个做借口,逼迫李显处理周利用?
不是去年不处理,去年还不是时候,需要安定。但没有人想到去年与今年的差别啊。连韦氏都认为是周利用刻意做的,现在好了,连带着纪处讷与宗晋卿都下了水。
“皇后,臣当时真不知道啊。”
“那么是普通百姓,就能打了?”
“臣知错了。”
知错了也不行,她有对皇权很感兴趣,但也不想国家变得象隋朝那样。冷声对李显说道:“就依王画的意思去办。但如果他没有将这个问题解决,到时候无论他有再大的功劳,也要追究他胁迫朝廷之罪,另外下一份旨意,纪卿与宗卿到钦州可以,但不管他怎么折腾,孤要他们能活下来。不要到时候弄两个死人给孤。”
周利用号淘大哭,纪处讷与宗晋卿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了韦氏这道旨意,活命是能活下来,但有可能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周利用推出去斩了,纪处讷与宗晋卿流放钦州。但两个人在路上走得那个慢啊,押送的官兵也得到了韦氏的暗示,对他们好一点。马上就要受罪了,让他们多快活几天吧。因此他们两人慢腾腾的,官兵也不敢作声。于是就更慢了,心中有一个指望,朝廷将李红的锦囊掏出来,然后下旨,召自己回京是不大可能,但能换一个地方。
这回找到李红,可一路上李红喊不舒服,让马车慢慢走。士兵也不听她,骂都不行,将马抽得嘶嘶嚎叫,象飞一样赶向长安。
到了长安,正好在早朝。听到李红来了,不顾朝仪,将李红接到大殿上,让李红在上首坐下来。如果这时候李红让李显封她为二品诰命夫人,李显都有可能同意。
就连韦氏也不顾朝仪,到了大殿上,斩了一个心腹有些肉痛。她到要听听王画怎么将这场危机化解。
韦氏出来了,李红也开口了,她说道:“陛下,这场危机不难解决。主要就是铜钱缺少,如果二郎替朝廷变出五千万缗钱,百姓会不会出现没有钱用的现象?”
大家听了满头大汗,如果这么好变,为什么王画不自己变去?
但又不能不信,去年他到钦州那个一穷二白的地方,也说过变出钱来修路,现在不但在修路,将钦州从唐朝一个不起眼的下州,甚至没有人要的下州,马上就变成了一个上州。
“嗯,可怎样变呢?”李显问完后,亦是无语,怎么就象听故事一样。
“既然奴婢说变出来,就一定会变出来。这一次朝廷召回周利用,我家二郎没有作声。即使当初张柬之等人离开时,他答应过维护他们的安全。但周利用为什么故意羞侮我们家的仆人?”
“周利用已经斩首,那个可以不提,先谈谈这个铜钱。”
“不,有些话要说清楚,因为这一次,我家二郎与奴婢挟功要胁朝廷,这是大错。”
“朕免你们过错。”李显晕死,每一次要锦囊时那么烦人。
“谢陛下开恩,所以二郎说过,有功必赏,有错必罚。但为了朝廷宽怒,必须立下大功,立即从前年起,就派人找钱,前段时间更派了许多人找钱,希望用更多的钱来恕我们的罪过。不知道这么多钱,能不能恕我们的过错?”
“李红,朕说过,不怪罪你们,说正事吧。”
但有的大臣眼睛雪亮的,这一次不说清楚,以后就没有机会说清楚了,外面传言这个丫头是王画家的大掌柜,此言果然非虚。
“另外还有一件事,魏相公对陛下忠心耿耿。魏相公家的郎君在太子谋反时,分明是胁迫进去的。但因为某些人的进谗,居然差一点流放到渠州,成为第二个五王的下场。看到魏相公的下场,奴婢心中也十分悲戚,奴婢就怕这一次立功之后,陛下又忘记了二郎,有可能会落得魏相公的下场。”
“不会,不会。”
但韦氏在一旁听了脸上却结了冰霜。
李红这才看着宗楚客说道:“宗尚书,如果二郎为朝廷除了这五千万缗钱外,再带来五千万缗钱收入,不知道能不能买下你的脑袋。”
“呔,你这个奴婢,居然敢当着皇上与皇后的面,敢折辱朝廷命官。”宗楚客恼羞成怒地喝道。
“错,本来二郎说这五千万缗钱是留给子孙后代用的。现在宗尚书竟然骂我奴婢,今天奴婢就用这钱买你的脑袋。不要以为奴婢说的是假话,二郎说五千万与一亿缗钱时,曾经对奴婢说过,这是最底的铜,有可能会超过两倍三倍。请陛下定夺。”
如果真有这钱,真能买下宗楚客的脑袋。
不但李显,就是韦氏眼睛也冒起绿光。韦氏问道:“李红,你此言是真是假?”
宗楚客一听急了,韦氏这个意思很让他感到危险。
畅快,宋璟心里面就象三伏天吃了一个冰淇淋一样。虽然这颗脑袋昂贵之极,如果能买下来也是值得的。
“皇后,此言非假。奴婢说变那是假的。主要是铜矿,也许各位对我家二郎有关注的,应当知道我家二郎曾经派出许多人,根据他指示的范围去寻找铜矿。探明的铜矿能开采出来的铜就不止一亿缗钱,而且还有两处没有探明的铜矿,估计藏量能为大唐提供几十亿缗铜钱。但最好留给子孙后代用。”
李红说有人注意,还真没有人注意。王画这两年派人找石头,天知道他在找在砚石还是在找铜矿。
可李红话讲完了,几乎所有人鸦雀无声,不是几十万几百万,而是以亿作单位。
王画也没有虚夸,如果将突厥那几座铜矿找出来,一吨纯铜能治炼三四百缗钱。几十亿缗钱,一点都不夸张。但得有这个技术开采出来。
讲变还有人或信或疑,可讲铜矿,都相信了。王画小时候到温县找煤的事,有一半大臣听说过。
宗楚客看着众人一起盯着他的脑袋,心里面凉溲溲的。他上前一步,说:“陛下,臣无过啊,你不能杀臣。”
韦氏面带难色,看着李红说:“李红,那个,那个能不能饶恕宗尚书一次?”
如果李红坚持,她很有可能同意。
宗楚客一下子来到李红面前,哀求道:“李娘子,我错了,向你认错了。”
李红叹了一口气说:“宗尚书,奴婢刚才说过,有错必罚。要胁朝廷是不对的。可为什么奴婢今天要为难你?你心中有没有数?”
“李娘子,误会啊误会。一直以来,只有你家二郎说我不好的,我没有敢为难你家二郎。”
“那为什么前些天,你与冉祖雍等大臣密谋商议,怎样至我家二郎于死地。宗尚书,你不要不承认,要不要大理寺立案,查破真假?奴婢可有证据在手上哦。”
原来如此,所有大臣都反应过来。这一下子宗楚客踢到钢板上了。宗楚客嘴张了张,心中奇怪,李红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李红转过身来,对李显说道:“陛下,我家二郎有没有向你要过官?有没有向你要过爵?有这样的一个大臣,没有事,或者看不顺眼,放在各州,说不定还能再造就第二个钦州。有事了,立即召唤,何乐而不为?难道这样的大臣还要他去死吗?”
李显哑口无言,不能回答,只好转向了宗楚客,喝道:“宗尚书,这是怎么回事,还有你,冉御史,你吃了熊心豹子胆?”
“冤枉啊,一定是李娘子弄错了,听错了。”打死也不能承认。现在只要一承认,脑袋就没了。
李红叹息一声:“如果说旁人还能冤枉人,我家二郎冤枉过谁?但宗尚书,我家二郎也不是想你死。但这次教训也记住了,你也别要我家二郎死。”
“还不认错!”韦氏听到转机,立即喝道。
宗楚客心里面那个屈啊,李红是什么?一个小妾,自己一个兵部尚书居然向她认错。但不能不认错,而且心里面戚戚,心想,下次还是让着王画吧。这次逃过去了,下次可不会逃过,天知道明年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刚才三魂六魄至少他吓掉两魂五魄。
宋璟张说等人心中叹息一声。让宗楚客逃过去了。但细想一下,宗楚客是韦氏的心腹,如果王画真借这次机会,将他斩除了,韦氏也许会同意,但会记恨在心。对王画将极为不利。现在李红见好就收,不但吓着了宗楚客,反而也让韦氏增加了对王画的好感,正好消去了斩掉周利用的仇恨。一箭双雕,十分漂亮。换作自己,也会这样做。
认完错了,李显急切地问道:“那个锦囊呢?”
“陛下莫急,原来那个锦囊里藏着的正是铜矿分布图。因为新近又找到了几个铜矿,因此重新修订分布图。于是让奴婢将原来的烧掉了,这个新锦囊不日将会送到京城。而且这个骚忧也是暂时的。粮食才是主要的。正好借这个机会,将十八家手中的四千万左右的粮食划到朝廷来。”
这都是好事,有了这四千万石粮食,后面王画源源不断的粮食运进中原,数年内都不会发生粮食危机。但李显奇怪地问:“可怎么划过来?”
那是十八大家族,没有谋反罪,连朝廷都不能动弹,他们会轻易放手?而且至少十几个大臣脸上色变,他们都是出自这些家族的。
“陛下,到时自知。奴婢的话说完了,各位还以政事为主。奴婢告退。估计在纪处讷与宗晋卿到达钦州之时,二郎地图也会到了京城。”
说完离开。
但许多人听了她最后一句,啼笑皆非。
韦氏脸上色变,立即吩咐下去。
老纪老宗还在路上磨蹭,想怎么样躲过这一劫。密旨是来了,但士兵接受密旨后,将他们往马背上一塞,抽打着马飞快地跑。不但跑,而享受了八百里加急的待遇,日夜兼程,连他们睡觉都在马背上睡觉,不让他们找一家客栈休息下来。还没有到钦州,就不成人形了。
第六十五章 四个机会
大臣一个个恍然如梦。可都犯了一个错误,国家财富是百姓的经济财富与文化财富的总和,铜只能作为一部份。如果真将十亿吨铜放在长安,唐朝就能拥有三千多亿贯钱的收入?
不能,那样的话,铜币马上掉得就不值钱了,甚至还会引起重大的后果,首先物价必然上涨。
另外对李红说的,将十八家的粮食逼出来,很是不解。
但随即而来的事情,让他们有些儿明白了。
早就开始布置,李裹儿也提前将人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