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唐-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涵点了一下头,忽然对他羞声说道:“二郎,今天晚上让我陪寝吧。”
如果是别的女子说出这句话,现在唐朝民风开放,未必如何。毕竟王家的教训严厉在唐朝独一无二的,王涵说完了,低下头,红云都飞到耳朵边了。
陪寝?王画愣了一下,但立即想到了,因为王画将这件机密的事告诉了王涵,两个人正式同床而眠,也等于关系确定下来。是自己人了。
王画拍了拍她瘦削的肩膀说:“王涵,有的人倾盖之交,视为知己,有的人相处了一辈子,却如同陌人。就是陪寝,那又如何?夫妻都能相互出卖。不用多想了,等到你家来了人,谈妥后,你就乖乖将身体洗干净,陪寝吧。”
最后是拿王涵调笑,开过了玩笑后,王画才离开房间。来到客厅,看到大宋与老魏两个人正恶狠狠地盯着他的腿,眼露不善的凶光。将事情处理了,王画恢复原状,一瘸一拐地回到轮椅上,坐下。
但两个人都不说话。
王画举起手来说:“得,我怕了你们了。”
让李红推着轮椅走进书房,再次遭到两个人的鄙视。
王画让李红将房门带上,然后问:“两位使君,今天从城门就将我拦住了,是何用意?”
“难道你没有听到皇上对驸马的判决?”老魏反问道。
“听到了,那又如何?难道我能让皇上将判决改变过来?”
“你是真装傻还是假装傻,皇上这样一做,国家大事已去矣。”
“魏相公,当时二张祸乱,你与宋侍郎也这样对我说的,现在二张已除,但国家呢?”
现在比老武晚年时更坏,不是武三思比张易之恶劣,两个人弟兄俩,都差不多。主要是李显不如老武,如果不是老武重病,就是她宠幸二张,也不会对国家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李显本来治国不如老武,再加上奸臣当道。国家比起武则天让人诟病的晚年,也大有不如。
但两个人都是当初李氏宗室的支持者。为了这个,王画还劝导过老魏。因此听了王画的提问,皆不能答。
宋璟指着他的腿说:“王画,不管怎么说,当初国老对你十分器重,现在国家到了如此地步,你不但没有振作,反而装伤闭门在家,不管别人,也有负你恩师对你的教导与厚爱。而且因为你,也将我与魏相公逼上了绝路。”
“宋侍郎,这个问题我说过多遍了,我也不想再讲了。这个国等于是一个大家,养了一群败家子,而我呢,就是其中的一个猫不受狗不迎的庶子,就是我再努力,也经过得那群败家子败么?那也无所谓,我就怕这群败家子不知道我的苦心,最后反而对我加害。你说我将你们逼上绝路?但你们有没有逼过我?难道非要我成了第二个王同皎后,你们才心甘情愿?”
“二位,你们不要争了,再争下去,于事无补,怕要不了多久,你我三人皆会成为王同皎,被武三思一个一个地加害。”
“那就对了吗,你们问我治国,我只能说我尽我所能地为国家多做贡献,但想国家好坏,寄托在我一个人身上,不好意思,就是恩师在世,我也不会答应的。但想我为你们指一条生路,我都是可以。”
宋璟郁闷不己。这种话也只有王画才能大义凛然地说出来,但也是实情,不过不管怎么样,先找一条活路吧。虽然说人生难免一死,可比死在奸臣手中,死得不明不白要好。
“想要活,得知道对方怎么想。现在武三思最仇恨的人,无非是皇太子,你们以及我,四个人。但被我在天津桥上弄了一下,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又打出第二张牌,在没有摸清我的底细下,还有公主袒护,现在武三思是暂时不敢对我动手的。”
魏宋二人闷哼一声,有点不满。
因为都心想王画还有一条理由没有说,自从上过早朝后,王画大门紧闭,再次闭门谢客,分明授意武三思,你不要惹我,惹我我也惹你,但你不惹我,我也不惹你。在这种情况下,武三思肯定将王画放在最后一位动手了。
“但是魏相公呢?你认为他会对你动手。那也错了,如果不是我拉了这么一下子,你这次回到朝廷,也没有打算多管闲事。相信皇上这道圣旨下过后,魏相公再次心灰意冷。这一点武三思也看得清清楚楚,你都心灰意冷了,同样也会将你放在一边。”
老魏听了并没有开心,那是放在一边,不是放过。而且他心中也有怨言,心想你也知道,我是你拖下水的。
“然后,是你,宋侍郎,因为你直言敢进,想要抓住你的把柄会有很多机会。想暂时平安无事,这几天你少在朝堂上进谏就可以了。但这也是暂时的。武三思真正会立即对付的是皇太子。不但因为他是皇位的继承人,而且现在少数清流大臣,看到敬晖等人先后倒下,魏相公又师老无功,至于我吗?他们不希望我与武三思火拼时死去,我睡着就笑醒了。所以一批清流大臣与皇太子来往密切。也隐然成为清流中兴的希望。再加上皇太子开起兵器案,还带着手下侍卫官兵进入驸马府。所以武三思下一个对象正是皇太子,皇太子不倒,我们三个人安然无事。”
“你意思是他要谋反?”
“他谋的是皇太子,也是不是陛下,谈何谋反。况且杀人非要用刀子,有许多方法。但魏相公,你不用担心。皇太子也有力量。你忘记了春天政变的另一个功臣,李多祚,他看守北门二十多年,羽林军中有许多亲信手下。这才是最重要的力量。”
“那你说皇太子也要政变?”
“魏相公,且听我将话说完。我先谈谈皇太子这个人,因为我与他数月相处,对他应当也有所了解。我的评价就是果断,心志有余,才气不足,心胸偏狭。”
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评价。果断看似褒义词,用在有雄才大略的帝王身上,那是有一个有作为的帝君。但如果才气不足,再来个心胸偏狭,反而是坏事。就象杨广一样,行事十分果断,征高丽、开挖大运河,说做就做,李世民都不如他,但后果呢?
两个人脸上都露出狐疑的神情,因为现在李重俊形象还是十分正面的。
“我知道二位不相信。有几点可以证明,我之所以请他去滑州,因为我知道一些消息,如果手中没有大权,无法处理赈灾,平定粮价还有数起冤案。所以借了皇太子这个大义,一道前往滑州。但现在书房门关上了,我问一句,当真皇太子有传言中所说的,有我奏折上所说的那些功绩?”
两个人不吭声。
“当然,这也无所谓。但皇太子回到洛阳之后,有没有到过我家拜访过?为什么?因为他不想将这些虚无的功绩,重新让世人知道,背后真实的是我做下的。还有,在滑州,因为我的诱导,公主对他也十分客气。但皇太子呢?依然对公主抱着敌意。这是我对皇太子的评价。下面才说接下来很可能发生的事。五王的流放,同样李多祚心中也是戚戚,加上皇太子又有一些虚幻的正名大义在手中。这两个人现在一拍即合。当然,他们还是不敢动。可当武三思将皇太子逼急了,兵变将会再起。武三思粹不及防之下,死局已定。但你们知道,为什么武三思会如此猖獗?因为有皇后,接下来皇太子会怎么样做?但他会不会成功?才智决定了结果,加上准备时间太短,所以结局也可想而知。”
两个人听了脸上都是十分地慎重,虽然王画说的他们未必全部相信,但这又是一件大事了。
王画看出他们的心思,又说道:“会不会发生,我们拭目以待,相信这一个月内就会有消息传来。因此,现在我们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路通知武三思,学习宋之问,出卖皇太子,以求荣华富贵。”
被两个人狠狠地瞪了一眼,就是老魏准备再次装疯卖傻,世事不问,也不可能做出出卖皇太子,求荣华富贵的事。
“第二条那就是皇太子现在智囊不多,二位可以辅助皇太子,说不定春天的故事再次上演。二位也拥有了敬晖等人的拥立大功。”
这更是反话,且不说成功与否,就是成功了,敬晖那几个人下场如何?而且王画刚才还刻意点评了李重俊的为人。
“第三条就是准备这件事进入尾声后,我们共同将这逼烂摊子收起来。如果武三思倒了下去,皇上还不振作,我们也无可奈何了。所以你们怪我,但除了这三条道路外,还有第四条可以选作?或者通知皇上,通知了皇上等于通知了皇后,通知了皇后等于通知了武三思。因此,我只有选择第三条道路,静观事态发展。但你们选择那一条道路,我不管。这算是我亏欠你们的。可你们走出这间房门之后,我说的什么都不会承认的。”
宋璟与魏元忠只是沉默,过了好一会儿,宋璟才问道:“按照你所说,武三思亦死,皇太子亦死,可皇位继承人是谁?难不成你想让公主做皇女?”
第三十五章 上天与天上(下)
王画立即说:“宋侍郎,你千万不能胡说,自从上皇改革之后,斩杀了许多精英人士,不要说公主,就是太平公主,皇后想做天下女主,都会引发天下抗议。我不会做这傻事儿。”
“但是,但是。”宋璟连说了两声但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的心意,王画明白,主要还是不想皇太子李重俊兵戎相见,最后落得不好的下场。但因为皇上正在年富益壮的时候,也不敢支持李重俊。况且王画还特地说了李重俊的人品,以及不成功的原因。
但无论怎么说,他都不甘心,因为他想的是正统。这个天下离了李家,那就不成天下了。可王画想法呢?只要能给天下百姓带来好处,管谁做皇帝,李显也好,韦氏也好,武则天也好,甚至老魏有这个能力,他同样也会支持。不过这个时代,必须要一个皇帝,民主是不要想了,最后不是民主,反而是国家动乱与动荡。王画将房门一推,说道:“两位是朝廷直臣,国家栋梁之材,所以我才掏了心窝,说出这番分析。但二位再也不能为难我了。可能发生的我也讲过了,几条道路我也分析过了。如何选择,二位自己决定,我不会强人所难。”
说完了,推着轮椅走了出去。
可是魏宋二人,却坐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也真的陪王画喝了酒。
虽然经过王画的剖解,两个人知道自己有可能真的暂时没有了危险,但两人并不开心,在王家喝得酩酊大醉,让下人扶了离开。
当然,外界的人不知道王画与两个人说了什么,但看到两个人喝得烂醉如泥的样子,都以为是两个人对李显判决的失望,一时间清流之士更是为之夺气。
因此,另一件大事的发生,都没有引起多少人兴奋。那就是王家的粮食到了洛阳。
这又是一个错误的想法。王画知道棉花与原始纺织工业兴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技术依然很落后,顶多时相当于明末时的影响。但他疏忽了一点,明末时是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一步步地被人接受的。但现在呢?是一下子演变,而且因为挂着李显的名义,号召力更强。同时,王画无形中将各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操作方式,一下子提前一千多年推了出来,比如原始化的流水线生产。
所以这个跨度是致命的。
棉田的利润依然存在,而粮食的价格的提高,另一个问题浮现上来,那就是土地。除了王画寻找砚石的那些荒山野岭外,土地现在变得很紧张。最让王画失望的是,无论粮食价格提高,或者棉花的普及,老百姓真正得到的好处并不多,城市出现了更多的无产者,而在农村,处在强势的一群人,因为土地的获利,更进一步加剧了并吞土地。无数百姓成为新的逃户与佃户。
王画风闻了一点,但这个问题有多严重,他也不能准确预知。而且让人触目心惊的是,朝廷几乎没有人对此注意。如果王画不将大批粮食运回洛阳,安定了民心,那么有可能几个月后,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再会出现价格剧烈上涨的阴云。
而且王画也没有因此而获利多少。这一年的获利,主要还是来自珊瑚,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大量的珊瑚涌入唐朝,珊瑚的价格开始下跌了。另一个就是玉石,因为珊瑚之鉴,宋问与萧亚轩有意地控制着数量,没有影响到价格。而粮食本身,王家也有许多难题。因为冬天的剧烈田地吞并,逃户增加,在王画手下安排下,许多唐人被转移到了大洋洲。当然这是一件好事,更多的唐朝人涌入大洋洲,减轻了唐人与奴隶的比重。
事实上也发生多起的奴隶暴动,但规模不大,迅速被镇压下去。有了这些唐人稀释比例,那么可以进一步扩大奴隶数量,开垦出更多的土地。那么大洋洲上的各种矿藏,将陆续地开发出来,还有一点,更多的粮食生产出来。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涌入的百姓多了,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疏散的粗犷管理。甚至也要设置一些官员,还有对战死士兵的抚恤,老百姓才到大洋洲,那是无家可归,所以集中式的替他们建造房屋,派发农具,种子食物,有点象原始的乌托邦,但常久下去,百姓安定下来,为了激发他们的勤奋,这种大锅饭的政策肯定是要不得的。所以也要主动购买他们所生产的粮食,开采出来的资源。而且现在岛上除了二十岁到二十五岁的青年服兵役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税务。当然也不能有,除了自给自足外,几乎都收缴给了王家。
至于奴隶,给他们温饱就是,那个都不在考虑之中。
可安定后,这种制度同样也要改革,同时必然会增加一些税务。
虽然说是从无到有,王画想要怎么画就怎么画,但初步的雏形很重要,一开始的苗子育成什么样子,最后结果必然是什么样子,想要矫正很困难。最主要是现在王画不能亲自察看,只听说汇报想像,然后画饼。
这是一个聚宝盆不错,但想从聚宝盆里将宝物源源不断地拿出来,不付出努力,同样也不会不劳而获。
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涌入的百姓增加,必须留下来更多的粮食与种子,再加上海上运输时的损耗,王画其实拿不出这么多粮食。无奈之下,最后派出船队,到东南亚一些国家交易,或者加入掳掠大军之中。这还是他特地借着朝廷征粮给他家一些特殊照顾,从中原带出了大量瓷器与棉布,节约了交易成本,不然有可能获利更少。
最后时间不得不推迟下来,而且获利少到远出于他的想象。经过李红的盘算后,将所有支出抛去,仅能获得一半的利润,还不如与韦家合作时,那支小船队获利丰厚。但这个消息只有王画与李红等少数人知道,外面的人都以为王画为了筹集这个粮食,恐怕出现了少许的亏损。最开心的却是韦家,因为王画筹集粮食,不得不将船队撤了出来。这个空间被韦家独占了。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因为王画开的这个头,加上宝藏案的声名远扬,更多的大家族开始着重发展海船业。不过最远的顶多到了爪哇岛,所依据的也只是王画画的那张地图。而且因为纺织业以及棉花的普及,缺少了劳力。国内买卖人口增加,但终究顾忌律法的。于是一起将眼光投向了海外,最后越演越烈,许多沿海地区变成了废墟,还有许多夷蕃象《勇敢的心》中主角一样,拿起了武器站起来反抗。这种一昧破坏式的掠夺,而不是开发,导致利润一步步下降。其实所获利润远不如从前了。
对于这一点结果,王画虽然将根据地放在大洋洲,但也很失望。主要长久下去,从大洋洲到中原,中途的补给是来自菲律宾群岛的,王画利用又打又拉的方式,与一些土著人结成了联盟,让他们成为重要的供给点。但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这些供给点正在遭受破坏。这个问题让王画十分头痛,如果供给点全部破坏了,船支上不得不减少本来就可怜的货物,携带供给。那是王画最不想要的。还有,主动开柘出几个供给点,在这些船队前来的时候,组织军队抗击。毕竟不是朝廷的军队,船上的武装力量始终有限。但那样对自己同胞下手,王画总有点不大愿意。
不过他知道,随着大洋洲规横的发展,这些供给点的安全无疑很重要,这个局面也会早迟来临。
在王画心中,这几件事,远比武三思来得重要多了。
但朝中,有这样想法也只有他一个人。
船队在洛水上停泊下来,开始有工人将粮食搬进嘉谷仓,虽然还没有认识到粮食危机有多大,但都知道现在粮食十分紧缺。不但沿途各地不敢阻拦,就是船队进入长江后,从长江上将粮食搬进各个河船,当地的官府还协助了王家的人,找到各种船支。一路通行无阻地来到了洛阳。到了洛阳后,就连武三思在这件事也不敢刻意与王画为难,迅速让工人将粮食搬下来,然后让船队离开。
但粮食数量十分巨大,一直临近到除夕时,才完全搬空,有的船队看到没有办法赶回家中渡元旦了,于是留在洛阳看洛阳元旦时的繁华。
天黑了下来,大街小巷挂着无数灯笼,从天空鸟瞰,就象一个不夜城一样,更有许多人在一些小广场上玩着把戏,杂技与幻术,还有一些小孩子手拿着那种原始的炮竹,点燃了放了起来,只是响声不大,但也增加了一份节日的喜悦与热闹。
除夕正式来临了。
王家里面也是很热闹,因为手里有了钱了,还有四凤回来的喜讯,王迤也没有小气,向下人发了许多赏钱,连同李裹儿的下人都同样发了一些。到现在也看出来了,自己儿子有好好的一个小郡主不要,偏要选择这个高难度的公主,阻拦不成,而且公主肚子里有了王画的骨肉,于是也认了下来。
其实李裹儿带出来的侍卫太监与宫女,在王家也十分地高兴。因为王家在王画潜移默化之下,相处得十分和平,就包括王迤夫妇都很少对下人使眼色。当然最重要的是自由,在王家不象在皇宫,没有命令,严禁进出的。
上下都很高兴,连李裹儿都挺着大肚子,在王画面前骄傲地走来走出。
王画将她一把拉坐下来说:“裹儿,你也别转悠了,你不累,我看得都眼花。”
王涵听到后,脸上出现笑容,虽然自己家中到现在没有音讯,但与王画一天天关系走近。
四凤说:“我要上街玩。”
“好,我马上带你出去。”王画拉着她的手,但是一大群人,几个妻妾,还有更多的侍卫。
街上人更多,虽然朝堂上昏暗不明,不过这是一年一度的节日,老百姓还是欢腾一片。
天更黑了下来,王画一家正离开南市,忽然所有百姓都抬起了头,看着天空。
李裹儿也摇头王画的手说:“二郎,你看。”
王画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抬起了头,看到东北从邙山天空方向,飘来一团亮光。这时候老百姓对科学认识还是有限的,看到这个奇怪的景象,一个个注目而视,纷纷议论那是什么东西,但脸上都带着敬畏的神情。
今天也有风,但风不大,一阵微微带着寒意的东北风,悄无声息地吹在人身上。
这团亮光也随着这微弱的东北风,向洛阳城飘来。一会儿就到了洛阳的上空。这回大家看到,是一个人像,戴着皇冠,穿着皇袍。本来夜空很黑暗的,但这个人像身上燃着无数类似巨烛的东西,所以在夜空中十分显眼。
可这个人像十分巨大,虽然离地面很远,但百姓还是看得清清楚。有的眼色好的,还看到人像皇袍上写着一行字:一箭三人,射落李子,血河再起,止戈复立。
而且见过武三思的人,同样一眼就认出这个人像很象武三思。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人像慢慢悠悠地在天空着飘荡着,但人像所过之处,一片死城一样的寂静。玩大把式的停了下来,玩杂技的人也停了下来,玩幻术的人同样停了下来,小摊小贩也停下来吆喝声。只有少数外国人不知道情况,看到这个人像后,啧啧惊奇,有的外国人匍匐于地。
但洛阳城中的唐人没有跪下,这一跪,代表着承认武三思是皇上,谁也不敢担当这个罪名。
这个大像终于惊动了官府与皇城,无数的官兵与羽林军,派了出来,跟在它下面,想用强弩将它射落下来。但什么弩也不管用,就是将宋朝的床子弩调来,也未必够得射程。
这个大像似乎眼瞅着苍生,以及这些惊慌失措的羽林军,带着嘲笑,继续在空中散着步,向洛阳城西南方向飘去。但也越飘越高,最后在空中忽然燃烧起来,然后化作了一个个星星,消失不见了。
羽林军发出一阵欢呼。
意思是这个妖怪烧死了,但欢呼声十分地勉强。而且洛阳城寂静无声,比以前三更过后所有百姓进入梦乡还要安静,过了好久后,一个个没有心思地从街上离开回家了。
李裹儿脸上也出现了忧虑。
谶言的事,还可以说是有人故意诋毁武三思的,但件事已经不是人力范畴了。如果武三思真的做皇帝,王画怎么办?自己父母怎么办?还有自己公主的地位怎么办?
她只好将希望寄托在王画身上,也许年龄掣肘着他的资历,可论才学与智慧,王画如果称第二,在大唐无人敢称第一。她低声问道:“二郎,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不知道。”王画想都没有想一下,立即答道。但转眼看到王涵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王画狠狠瞪了她一眼,那意思这件事可不能多嘴。
其实王涵还有许多没有想明白。这也是一个热气球,但体积比她那个热气球大多了,如果放在地上都有一间房屋那么大,甚至还要超过。而且形状也不是圆形,王画让亲信制造时,也是用了山羊皮,但将山羊皮削得很薄,再利用厚度的关系使圆形产生变化。球体成一个人的上半身形状,下半身也就是皇袍的袍摆,也用山羊皮制成的,一直罩在吊蓝上。但为了有氧气,没有将它封死,只是离地面极高,这些细微的空隙地面上的人看不到罢了。
然后就是外面的灯。在球体的外面用细蔑片与竹纸制成一个个防风罩,里面有一个个的小油灯。不但如此,整个球体外面与里面都涂上了一层易燃的硫磺。当升到一定高度时,因为风力增强,油灯必然将防风罩点燃,整个球体也借着风势,在高空中迅速燃烧。就是有人怀疑,落在地面上,除了少数灯油迅速落下来外,其他的固体物质因为体积大,质量轻,在空中还要继续飘动,那么火热将会使这些物质烧得一干二净。什么证据也找不到了。
唯一一点,就是不能下雨,还有风向。因此王画借着洛阳的地形,在城北与城东北邙山上找了两个隐秘的地点,作为放飞点。如果下雨,也不一定是要在除夕之夜,元旦三天里,可以随便选择那一天。
但今天晚上天气格外好,风不大,使得效果无限地增强,这个变形的热气球,几乎纵穿了整个洛阳城,最后才点燃起来。只是为了隐秘这个消息,参与兵器案与这个人像案的十几个亲信,完成此事后,将会全部调到大洋洲,作为骨干,领导大洋洲的百姓。也就是雏形的官员。
王画又说道:“回家吧。”
其实这时候大街上百姓因为这一变,都没有了游玩的心思,许多人陆绎不绝地开始回去。
一行人开始回家,但脸上都很沉重。除了沐孜李与王画,还有明白了一小半的王涵外,其他人脸上一片灰暗。如果真是武三思做了皇帝,王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的。
但刚到家门口,就让太监将王画与李裹儿喊进了皇宫。
来到天津桥,王画看到皇城灯光通明,许多侍卫拿着火把,在戒卫着皇城安全。这是他看到的,没有看到的还有许多圣旨在不断地传达,除了勒令各处士兵不得擅离营门外,还有调动了许多羽林军将洛阳各个城门严密看过,一时之间,整个洛阳如临大敌,就象王画带着血字营,来到洛阳城下一样。
太监将两个人接到皇宫,大殿里来了许多大臣。
这不是早朝,因为李裹儿的身份,太监将两个人引到上席坐下。王画斜对面正是武三思,王画看着他的脸色,武三思的脸色阴沉,这对他来说,不是好事。而且额头因为紧张,有一些汗水悄悄流出来,眼中的神情更是惶恐不安。
王画又看了看主座上的两个人,李显与韦氏一道出席了,同样两个人脸色都不大好。其他的人同样如此,一个个阴着脸不说话。
这使李显感到不解,如果在以前,朝堂那些自认为清流的大臣,早就开火发炮了,为什么现在一声不吭?
他就没有想到这个结果却正是他造成的。滑州的案子,还能说武三思不知情解释过去。王画遇刺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但随后的谶言,榜文案与兵器案,武三思都安然无事,那个直臣还做这个冤大头?
大臣们一个个到来,也到齐了。但这个除夕之夜的宫宴,只有酒菜,没有笑声,没有歌舞。
李显看到大家都是一片沉默,却将脸转向了王画问:“王卿,你看到空中的那个妖物了?”
“回陛下,那时臣正带着家人,看洛阳的夜景,正好全部看到。”
“这是何妖物?”
“臣那时看到了这个人像,与德静王长相颇似,还看到它皇袍上一行字,就是那四句谶言。不过此物,出忽臣的知识理解范围。因此臣不能给陛下准确的建议。”
其实王画心里十分想笑,将这时候世界所有最聪明的人集中起来,只要自己不指出教导,能解释这个原理的人,不会超过五人,而唐朝不会超过两人。
他实话实说,也没有借此对武三思发难。这让武三思感到有些意外,抬起头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李显没有得到答案,心中十分失望。但他将眼光转向了武三思,眼光中也不是以前看武三思那种眼神,虽然有时候他也很生气,但无论怎么发怒,看武三思眼神中都有些亲切的味道。这时候眼光里就象带着一把把利刃一样。
王画又悄悄看了一下韦氏,一张充满熟妇风情的俏脸上,除了担心外,还有困惑不解。
但王画心里想到,这回看你怎样营救武三思?
第三十六章 玉玺(上)
武三思还是没有说话。
现在他知道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潜在暗中在对付他。正因为这个敌人一手手的安排,于是他迎来了一波波的潮起潮落,让他仙仙欲死。
一度也想过王画,但还是忽略过去。王画现在的力量始终还是很有限的,即使他很会争钱,但大唐比他有钱的人不知道多少,特别是棉花出现后,一些大家族利用手中的资源,财富扩张得更快。而且王画的钱,让王画七用八用的,现在估计也拿不出多少。
因此,他怀疑的对象还是李重俊,甚至怀疑李旦与太平公主,也在暗处参加了。
但今天晚上这件事让他很被动,在皇上喊他进宫时,都派了羽林军,将他家全部看守住。最主要他也没有什么布置,如果有了精密的布置,那么就可以挟借这个天象,一举成就大事。
所以他感到十分地不安与害怕。
不过王画还是看到,武三思脸上带着担心的神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