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唐-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因为王画的牵线搭桥,进口了一些波斯的青料。这丰富了青花瓷的种类。但有许多青料,依然没有找到,其中最有名的是浙青,是国产青料中最好的青料,从明万历中期到清朝前期景德镇官窑几乎全用此料。这个青料在金华,相信只有下了功夫后,不久后还以能将它找出来。还有产自云南的明珠料,由钴土旷料煅烧而成,烧成后成黑色,为不透明状,清代多用此料。色调青翠明亮。瑞州的画烧青,又叫无名子,明朝景德镇许多瓷窑用此青料绘画瓷器。以及一种韭菜边,是用来烧细器的。再就是回青,出自西域,种蓝色颜料,主要用于瓷器烧制上色,一般需要和石子青混合运用,所呈现的颜色较霁蓝浅淡,多见于嘉靖和万历年间的瓷器。
如果能将这几种青料全部找出来,那么王画可以烧出几乎所有青花瓷的种类,而不是现在许多青花瓷都是不伦不类。但没有准确的地址,没有仪器,就象寻找乌金砚一样,这需要花费许多人力物力,慢慢从大海里将针捞出来。
除了这个好消息外,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笔墨,除了各种连王画在繁畤都没有传授烟墨外,还有药墨与彩墨。经过了反复的试验,基本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当然,花费这样巨大资金试验原材料,王画也可以说是千古第一人。笔主要分为笔毫与笔管。笔毫技术现在相当发达了,但很少有人在笔管上考研。王画在巩县时就想做毛笔的,甚至收集了许多动物的毛发,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没能亲自动手。这回却让家中的工人们试验出来了。
而且因为几年的教导绘画雕刻能力,工匠现在制作的笔墨上的图案已经有了很高的欣赏性。
王画还投入了资金,试验宣纸,可现在依然进展不大。当然,与青花料一样,是急不得的。毕竟一下子从无到有来一个飞跃。
随着这些工艺品的到来,也意味着墨海轩离开张的日子不远了。
正当朝野上下因为李显对武三思的得过且过,怨气冲天时,李重俊从汴州返回京城。与王画回到洛阳时冷冷清清相比,这一次李重俊回京很热闹。李显命魏元忠率领大臣到码头上亲自迎接。主要是转移大家的集中力。实际上许多大臣也因为对李显的失望,将希望转移到李重俊身上。
一路返回皇宫,许多大臣就向李重俊进谏,希望李重俊挟借此次大功,规劝李显。
京城发生的事,李重俊早就得知了。因此这些天一直在与幕僚商议此事,甚至李重俊想一回洛阳,马上就去拜访王画,看他能不能帮助自己出一个好主意。但被幕僚否决。原因很简单,王画现在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无能为力。而且目标也简单,主要因为是皇上过度信任武三思这个奸臣。反正李重俊与武三思已经成了敌人了。所以李重俊这时候必须要“揭竿高呼”,才能赢得更多大臣的赞赏与投诚。不管能不能打倒武三思,都赢得了声望。
如果李重俊找到王画,现在就有许多人认为这一次两件大案的侦破,以及赈灾完美的完成,其实是王画的功劳。如果连这个简单的事也要找王画商量,天下人又会怎么想?而且王画闭客谢客,为了避讳,他去求见,王画是见还是不见。见还罢了,如果不见,他想学公主撞门,或者学宋璟翻墙头?
其实说到底,这是幕僚在贪功,如果见了王画,王画将什么都安排妥当了,那要他们这些幕僚有什么作用?
于是李重俊打消了这个念头。事实他就是见王画,王画也不会打开大门将他迎入家中的。
因此面对各个直臣殷切的请求,李重俊立即做了表态。一群人回到皇宫,李显同样大设宫宴,在宴席上他又封赏了这一行有功之臣,包括张九龄与张嘉贞都有升迁,连严挺之又再次加封,变成了大理寺丞,这一跃就是好几级了,而且也有了亲自审断案件的权利。实际上是对王画的额外加赏。对此大臣都没有意义,确实立了大功,也不是升为宰相侍郎尚书,加赏虽然优厚,也在情理之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李重俊伏在地上,向李显请求处执武三思,以平民怨。
但李显本来开心的脸孔,马上就变色了,他喝了一声:“朕知道了。”
喝完后一拂衣袖离开。
结果这次宫宴不欢而散。李显有什么想法,大家都不清楚,但几天后,李显带着一群侍卫,命唐休璟留守京师,跑到薛仁贵的老家龙门狩猎去了。怎么办呢?按照妻子的意思,这是老四故意将自己的“左膀右臂”打压下去,似乎很有道理。但为什么群臣与民间又有那么大的反应?就连自己的儿子都对自己做法提出了反对。现在就是按照王画原来的提议,发展到这地步,也迟了。宫中妻子也不会乐意,同样这些大臣们也不会乐意。
他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干脆摞蹄子,逃跑了。
听到这个消息,就连王画脸上都是一脸的精彩。他叹息一声,望着皇城的方向,似乎看到因为李显的软弱与纵容,一朵妖异的黑色牡丹正在皇宫里扩大绽放。
第二十二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五)
晚秋的风吹来,带着一层寒意了,忽然有人从后面,将一件大氅披在王画身上。
王画回过头一看,是王涵。
原来在汴州她气色开始康复,但回到洛阳后,气色再次变得不好起来。也难怪,现在看到王画都没有将李持盈与李裹儿搞掂,更何况她,心中总有一些忧虑。
王画却想到了另一件事,他说道:“王涵,如果我同意迎娶你,只是少了正妻的名份,你会不会同意?”
如果一上来王画这样说,王涵未免会失望。但经过这么多天,连小郡主与公主都未必能争到这个可怜的正妻,更不要说她了。王涵犹豫一下说:“只要跟在你后面,我就很喜欢。但我怕我家里面的人不同意。”
“这个无妨,你可以写一封信,将此事明确说明,但向他们说,我可以对王家提供一些隆重的补偿。”
许多人没有注意,但王画却嗅出了韦氏的力量。因此以现在的速度发展,王画感觉还是慢了,但如果有了王家协助,那么发展速度将会加快,并且更隐秘。当然,王家可以得到因为参与中间,得到大笔财富,还不会冒着前几月囤积粮食的风险与臭名。这是双赢的合作,而且对王家更有利,因为资源掌握在王画手中,想要合作,对象会有很多。其实经过一些经营,王画与江南的一些世家来往很密切。不过之间的联系很隐秘,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对江南那些家族注意。毕竟现在唐朝重心是在北方。
王涵还在犹豫不决,自己家族很要脸面,让自己做王画的媵,恐怕家里面人抹不开这个脸面。
王画又说道:“应当没有问题,你写信让他们派一个能作主的人,与我协商。如果他们还不同意,我还有一条办法。”
“什么办法?”
“生米做成熟饭,能不能让它再还原成生米?”
“不能。”
“那就是了,我们有了子女,你家里面的人会不会同意?”
其实王家将王涵放在自己身边,是考虑到了她的病情,也恐怕给了他们自己争取的机会,也许还有其他的想法。不过真要王画将王涵肚子弄大了,王家也无可奈何。只是王画不想身边女人太多了,一直回避这件事。
王涵终于吃羞,红着脸逃出房间,但她嘴角儿,眉角儿,眼角儿都洋溢着一层开心的喜色。
当然,王画不可能为将她迎进家门,做出这种事。这只是一句玩笑,宽慰她的心。真正重头戏,看王家收到王涵的信后,会怎么想?而且七姓十家牵连太宽泛,所以无论怎么合作,也只是王画与王家的单方面合作,其他几家必须要撇开。这个条件王家接不接受,王画心中没有底。
就在他胡思乱想时,另一个贵客登门,李裹儿熬了十几天,终于又来到王家。看到李裹儿来了,王家下人乖乖将门打开,不然怎么办?不开这位姑奶奶真会将门撞开。王家这个闭门谢客对她没有效果。但李裹儿没有直奔王画书房,而是拉着几个送来的婢女询问了一下情况,问了几个婢女后,她心中有数了。王画是老老实实地替她保管着,一个婢女也没有碰。她脸上也开心地笑起来,如释重负。
没想刚进房间,王画劈头盖脸地问道:“哦,是公主啊,这是那一阵子冬风将你吹来了?”
自古以来,只有用那一阵子春风吹来,形容贵客登门,但就没有听过那一阵子冬风的,现在还是深秋,并没有到了冬天。况且前面还有一个公主啊,声音拖得长长的,很是不善。
但李裹儿忍气吞声,或者是做贼心虚。自己为了大度,送了这么多美婢“给”王画,当时是拿准王画不会接受才做出的举动。其实这也是接受王画的影响,这些女子对她以后在王家地位没有影响,但至少在房事有影响。现在五六个女人,以王画的“勇猛”,还能抚得平,但七八十个女人合在一起,不可能抚平的。这关系到她切身的“幸福”。
因此,送些这婢女于其是送,不如说是她送出了一个意思,看,我现在变得大度了吧,宽容了吧。当然为了她这个意思,原来武崇训的几十个婢女都无所谓,可为了从教坊与各个青楼收集二十多个才色双绝的少女,还一定要是处子之身,动用了多少人力与物力,她是看不到的了。也无所谓,反正她嘴张张,下面的人跑断了腿,也心甘情愿。
其实这几年来,王画一直小心地育正她这棵树苗,也不能说是没有效果,比起历史上的李裹儿,现在的李裹儿要好得多了。如果是历史上同一时期的李裹儿,才与王画相遇的话,王画有可能有多远离开多远。而且也不会象历史上的李裹儿,没有脑子听信武三思的话,在皇宫里胡作非为。但王画一点点地将她育直,可皇宫里因为李显夫妇的宠爱,以及众人的巴结,又一点点地将她往原形扳回。
王画根本就不会在意她这个小心眼儿,相反认为这是人之常情,所指的大度宽容是指待人处事,相互信任理解,这才是他最重视的。但李裹儿一直没有扭过这个弯,所以让他有些着急苦恼。
正因为没有扭过这个弯,李裹儿认为自己既然送出去了,来到王家后,又担心地询问王画有没有碰过这些少女,所以王画的阴阳怪气,她没有生气,反而嗫嚅着,但灵机一动,捂着肚子,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有了身孕,怕动了胎气,所以不敢到处走动。”
说着将衣服解开,露出洁白的肌肤,有三个月了,能看到肚子有一点儿鼓起的模样,但穿上衣服后,还不会引人注意。
这真是母以子为贵了,王画哭笑不得,天气凉了,也怕李裹儿着凉,冻着了孩子,连忙将她衣服掩上,又说:“恐怕非是如此吧,听说皇上与皇后一道到了龙门狩猎,皇宫里皇太子又回来了,你在皇宫里觉得不自在,才来到我这个穷窝吧。”
直接揭穿李裹儿前来的原因。
李裹儿有些尴尬,没有办法,只好依偎在王画怀中,撒娇耍赖,说:“二郎,我知道你聪明,能看透人的心思,但看在孩子的面上,也多少给为娘一点面子吧。”
李红与沐孜李听了想吐,可没有办法,谁叫她现在有了王画了孩子,而且都三个多月了。
王画将她扶起来,问:“我问你,你那些婢女是送给我家添乱,才故意托我保管的。还是真心送给我的?”
如果王画不加上给我家添乱,也许李裹儿还会胡搅乱缠,将此事蒙混过关,但这样一问,李裹儿只好咬着牙说:“哈哈,那是我送来服侍你的,怎能说是添乱呢?如果二郎不喜欢,我将她们收回去。”
“我很喜欢啊,这些小娘子个个貌美如花,有的还懂琴棋书画,为什么不喜欢。不过公主,那你既然送给我了,为什么不将她们籍书一道送来。”
李裹儿开始也是一愣,后来转念一想,这是王画刻意试探自己是否大度了。于是立即喊来外面的宫女,让她回宫,拿这些少女的籍贯。
王画又对沐孜李说:“你将她们的相貌、品性、所长以及落入教坊与青楼的原因、家人一起造记一个名册。”
“好来。”沐孜李退下。
李裹儿奇怪地问:“二郎,你想要做什么?”
“既然你送给我了,我也要挑挑,有没有合适的婢女,让她们真正服侍我。”
“你是来真的?”
“那你送我是假的?让添乱才是真的?”
李裹儿咬着牙,不能回答。
过了好一会儿,沐孜李才完成这项工作,主要是各个婢女的品性,这些天王画一直让她在暗中观察,这是好做安排。沐孜李做了笔记,不过整理起来需要一些时间,其他的早就登记造册了。王画拿着名册,让李红将这些少女集合到后花园,一个个点着名字,然后又看了看这个少女的相貌。李裹儿心中更是忐忑不安,难道王画真想从中挑选出几个如意的少女,“服侍”他?
当然了,真想挑一个两个无所谓,就怕象武崇训那样,大小通吃。而王画与武崇训又不一样,吃过了又想负责,可那才是最糟糕的。
宫女也拿来了籍书,李裹儿看着王画接过这些籍书,心中更是苦涩,苦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其实王画看着她的神情,肚子里都笑翻了天。逗也逗得差不多了,王画才当着这些少女将他的想法说出来,但说得很委婉,有家人的而且想回家的,王画安排她们回家,如果想挑选一个如意郎君,只要实在不求条件太高,王画也可以让家人代她们找一个良户人家,老老实实地过日子。真不行,想过原来的生活,王画也没有意见,送她们返回原处。最后一类的人,相信这中间还有不少,特别有几个是武崇训喜欢的。但回去后,李裹儿会不会将她们让武崇训再度“保管”,不得而知了。还有即使有人答应找一户好人家,最后也有可能因为眼界太高,让王画不好安排。但大多数少女相信她们还是想从良的,做一个本份良民,而不是过眼下这种纸醉金迷的虚华生活。
王画最后说:“我再给你们一天时间考虑,自己的一生道路,自己选择。”
说完再次回到书房。
李裹儿气恼地擂着王画的胸脯说:“二郎,你是故意恶心我的,是不是?”
现在才明白过来。
王画将她的手抓住,说:“不是故意恶心你,而是让你明白一个道理。什么叫信任理解?我通过这个例子,让你知道你心中的那个王画,依然还是那个王画,不要为一些事物假像迷惑了眼睛。”
李裹儿终于深思起来。事实这堂活生生的课给了她很大的启发。
但气氛因为另一个人到来,又被打破。李持盈也来到王家。
王迤夫妇头痛,这两个人可好,要么不来,要么一起来,不是纯想添事吗?
王画倒无所谓,这躲是躲不过去的,迟早面对的问题。让李持盈进了房间,但有些古怪,李持盈脸上很疲倦,冲李裹儿行了一个礼说:“见过公主,见过二郎。”
李裹儿都一头雾水,为什么这个小丫头转了性子,变得如此客气?
李持盈又说:“公主,莫要见怪,我将一些话儿说完了,立即就走。”
李裹儿没有吭声。
李持盈接着说道:“二郎,这些天我一直在想,也想通了许多事情,也一直想对你说。可你将大门紧闭,我怕到了你家门前,你依然不开门,所以我听到了公主到了你家后,才特地赶来的。”
她也不象李裹儿那么泼辣,命手下抬着撞木直接撞门,但她真来到王画家门前,王画也会让下人将门打开的。这个李持盈都误会了。不过王画感到今天李持盈有些不对劲。
李持盈又说道:“其实要说还从我被绑架时说起,那些人对我并没有虐待,只是怕我听出风声,没有一个人与我说话,关的时间越长,我越感到快要发疯了,有时候一个人自言自语。还经常做梦,梦到你就象你象我讲的那个故事里的人物一样,骑着一个雪白的大马,将这些坏人全部抓住,然后将我解救出来。但过了很长时间,那匹马儿却没有来。我后来也听说了,你为了我,几乎将丰州附近所有州县翻遍了,也尽了力,我不怪你。可那匹马儿没有来,我想这就是缘份,我们有缘无份。”
王画听了嘴角有些发苦,可张了张没有说。
“然后就是公主,我不知道你们想什么?但你决定迎娶公主,这个很难。如果我再抓住你不放,二郎,你会更加为难。你曾说过,会有办法解决的。我相信,我一直都相信。以二郎的才智,这天下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李裹儿嘴角动了动,也没有说。与这个九妹相比,自己确实从各个方面,做得不如她,比如无条件地跟随王画,以及这个“相信”。
“但我知道那会更难。我又想到了一个故事,那个人鱼公主,为了心爱的王子,都变成了泡沫。从我听到这个故事后,一直到现在,看到水中的泡沫,都不想将它弄碎,甚至想它里面有没有那个美丽的人鱼公主的灵魂呢?其实二郎,这些年,跟在你后面,已经给我带来太多的欢乐,看到你为我写诗写字弹琴,还为我讲了那么多美丽的故事。人是不能太贪心的,二郎,这也是你说的话。我想我应当不能太贪心了。更不能为了我,再增加二郎的烦恼。所以我今天对你说,二郎,我真心祝福你最后能够娶到公主,两个人和和美美地结婚,就象那个王子娶了美丽的新娘一样。”
说完了也离开了。但大家看到她的背影觉得是那么孤单柔弱无力。
王画更是心情沉重。
本来与李裹儿的山誓海盟,因为老武想弄地个武李和睦相处,被迫离散,王画一点点地争取再结合的机会。当然因为武崇训的为人,他抢妻也抢得没有半点惭愧。可再加上与李持盈的婚约,不但增加了许多难度,也增加了许多变数。李持盈这次主动退出,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王画却感到很不开心。
过了好半天,李裹儿才问道:“二郎,那个人鱼公主是什么故事。”
白马王子与灰姑娘,这个格林童话故事,王画对她说过,但海的女儿,王画却没有说。
王画低声将这个故事又讲了一遍,听了后李红都哭了起来,问:“为什么最后结局那样惨?”
“人的想法都是美好的,但做起来却是十有八九不如意。这世间每时每刻都在有着许多凄惨的故事发生,你们推我出去散散心吧。”
几个少女推着王画,顺着洛堤缓缓前行着。但一个个想着李持盈离去时柔弱的背影,又想着那个凄凉的故事,都不说话儿。过了好久,都可以看到远处洛河上高大的天津桥,王画让她们停下来。
他凝视着天津桥,此时正值九月末,秋风正烈,天空中即使有几团云儿,也让风儿刮得如同马儿在跑。露出瓦蓝瓦蓝的天空。洛水更是清洌冷潇。
王画在想着心思,虽然武三思这一次躲过了一劫,但在朝堂里十分地被动。相信不久后,他将会展开激烈的反击,随着张贴在天津桥上的那张纸,这场大幕将猛烈地拉开。
还有这一次李显的出逃,不但自己逃了,还带着韦氏一道到龙门“渡假”。正好让洛阳出现了权利的真空。皇宫中只留下李重俊与李裹儿,李裹儿因为与自己的纠缠,无法分心,同时与历史上相比,她也减少了野心。现在李重俊身负重望,又有许多大臣鼎力支持。这是李重俊,如果换作了李隆基,都能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收笼人心军心,直接演绎出一场玄武门政变,将李显也变成了太上皇了。至今韦氏与武三思将会被李隆基借此机会全部斩杀。
当然李重俊与李隆基是无法相比的,如果他有李隆基的雄才大略,王画都能真心实意地扶佐他成就大业。当然他没有,否则都不会被自己当作枪头耍了。但这个机会他不会不利用的。
这一切代表着所有事态发展正向自己所想的方向发展。一旦李重俊展开行动,武三思父子将会成为第一个刀下之鬼。没有了武三思父子,那么自己迎娶李裹儿,就成为可能了。
可是他听了李持盈的话后,却一直没有开心起来。
忽然他低声唱了一道歌:“如果两个人的天堂
像是温馨的墙囚禁你的梦想
幸福是否象是一扇铁窗
候鸟失去了南方
如果你对天空向往
渴望一双翅膀放手让你飞翔
你的羽翼不该伴随玫瑰
听从凋谢的时光
……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为爱放弃天长地久
我们相守若让你付出所有
让真爱带我走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为爱结束天长地久
我的离去若让你拥有所有
让真爱带我走
为了你失去你
为了你离开你……
为了你失定你
为了你我宁愿离开自己”
当然,以现在人对文字的理解,这首歌的歌词粗俗无比。但经过了刚才李持盈的事后,再品味这首歌词的含义,忽然让大家都感到心悸。
王画用低低忧伤的语气唱完了,躺在轮椅上睡熟,但眼角儿皱在一起,显得无比的疲惫。
第二十三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六)
当然,想要退掉这门亲事,不是王画说了算的,也不是李持盈说了算的。要看李旦的意思。
但在王画心中想法是,现在的王画不是前年的王画,那时候王画深得老武欢心。手上又掌控着整个大唐最精锐的部队,并且这支部队可以自由调动,就是李显看到他的力量也想拉拢。现在王画也许名气不减,甚至只要他愿意,还可以做一个从三品的官员。可表面上的力量不值得李旦拉拢了。
李旦这次的逼亲,是因为李持盈很想嫁给自己。还有王画认为李持盈百分之九十是李旦绑架的,虽然未必知道自己想娶李裹儿的想法,可偏偏在滑州汴州一行之后,自己与李裹儿在哪里出双入对,情义正蜜的时候,而以他的力量不可能不知道李裹儿怀上自己的孩子。那么将会使自己进退维谷。甚至可以暴起对自己发难,出一口恶气。同时也证明了他没有绑架李持盈。
但只要李持盈自己提出不与王画成亲,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容易起来。虽然有可能李旦还会因为羞怒,对自己发难,可想要得到没有付出能行吗?这个头痛的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不过眼下还没有到摊牌的时候,王画还继续躺在轮椅上,实际上他可以下来走路了,虽然有些吃力。但为了躲过这场杀劫,他还有可能继续躺上两个月三个月的。而且以李旦的政治敏感,也不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
王画许多地方猜对了,但有些地方也猜得不对。他还是低估了李旦判断能力。而且到目前为止,李旦虽然对他很气恼,可一直没有动杀机。动杀机的是另一个女人。
但李旦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这场风云里。王画是靠历史的走向,虽然历史稍做改变,依然可以分析出来许多未来的景象。而李旦纯是靠智慧,同样判断出许多未来的走向。比如在五王的问题上,他看得比王画就彻底一些。
做臣子的无一不想做伊尹霍光,不但有废立大功,而且权倾朝野,有政治抱负的,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有野心的可以进一步做王莽曹操。但作为帝王的立场,在没有上台之前,当然希望有这样的大臣协助自己推翻前一任皇帝,自己登基。但登基后是什么想法?他却不希望自己身边出现这样的大臣,因为他们也可以随意废立自己。
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例子,伊尹太遥远,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可霍光呢?前面一死,后面满门抄斩。在说另一个大臣,张居正,无疑也是第二个霍光,而且是一个有才干的大臣,但他前面一死,后面明神宗是如何对待他的家人的。因为这是心中对大臣夺走本应属于自己权利的仇恨。
最可怕的是五王还形成了一个集团,并且他们原本大多不是李显的亲信,而分别是太平公主与李旦等人的亲信大臣。李显会放任这些大臣掌控着整个朝廷么?但李显依然没有动杀机,他只是扶助了武三思维持朝堂的平衡。然而到了现在这地步,五王依然没有醒悟,激流勇退,反而认为失去了本来属于他们的权利,在朝堂上争得不休。
所以五王的下场只有最后一条路可走——必死!
这一次李显多次容忍武三思,就是一个风向标。
而且武三思与五王现在生死不容,老三想逃都逃不了,最后作一个选择,无疑打压的只是五王,而不是武三思。就看武三思如何对付了。
所以一度他的亲信袁恕己来到他府上,请求李旦声援,被李旦果断地拒绝。但不是代表着李旦没有作为,他与太平公主暗下私通,也在谋划与坐等时机。甚至他看到一旦五王他们的人倒下台后,武三思与韦氏必然会祸乱朝纲。王画曾经出主意要捧杀张易之兄弟,现在也打算捧杀武三思,李旦何尝不知道捧杀韦氏?如果韦氏祸乱朝纲,那么就是李旦的机会。
但王画也猜出一点,历史上的李隆基政变,是在李显死后,仅十几天的功夫,就成功的推翻了韦氏。一场政变,需要多少努力,十几的功夫能准备充分吗?这也证明了李旦与太平公主早做了布置,然后李隆基一举利用这个力量,才政变成功的。这个布置是一年还是几年时间?最可怕的事前一点迹象也没有,具体的安排因为避讳,史书也没有记载,只能从李旦给了太平公主很大的封赏,可以看出一斑。
因此某些时候,他还希望朝堂这样混乱下去。
但他没有轻视王画,虽然王画今年春天的兵发洛阳,同样让李显很不开心,但后来王画失去了兵权,又胆大妄为,不但现在与自己结下“梁子”,与武三思以及五王都结下梁子。做为一个皇帝,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孤臣,至少因为朝堂上都是仇敌,也没有党援,他没有谋反的可能。有可能老三对王画很苦恼,可王画却让他胡闹出一个光明的前景。
在王画与李持盈的亲事上,他也是可有可无的,要看政治的需要。这一点王画倒猜出来十有八九。
不过眼下,他与王画都置身事外,可武三思与敬珲他们,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李显跑了,想争也没有一个主持公道的人。但各显技能,在作着布置。
王画虽然置身事外,在看着好戏,可自从李持盈放手之后,心情一直怏怏不乐。
也许是亏疚,也许想通了许多,也许是因为在皇宫里无聊。李裹儿这段时间经常到王家,对王画百依百从。
王画也将精力放在制作文房四宝上面,自从李显带回几块砚石,洛阳很快传遍了这个消息,有许多文人墨客正在翘首以待,等王家的墨海斋开张,看他制作出什么精美的事物。
也不是全部是王家制造的,在王画授意下,还从各地进过来一些优秀工艺品,比如益州麻纸,绛州澄泥砚等等。
又在夏开建议下,王画还向他那三个师兄弟发出邀请信,请他们到洛阳协助,除了这三个人外,还在洛阳请了许多工匠。因为这些工匠的到来,王画开始正式大规模制作文房杂项了。
比如放笔用的器具,但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