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色-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市场作为今后集团进取的重要方向,而李健熙会长则是在非公开的高层会议上说,要想三星能够长久地发展下去,唯有走占领中国大陆市场这一条道路而已。
但是要跟中国大陆做生意的话,面临的矛盾也是很多的,首先就是语言上面的障碍,其次就是认知上的差异,还有就是韩国内部的愈演愈烈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些都是制约两国之间发展有好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健熙认为,自己首先要充分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熟悉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摸清中国人先在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核心是什么?总而言之要一头扎进中国大陆,把自己变成一个中国通,这样才能够更加符合集团地利益,以及韩国的国家利益。
正是处于这种原因,李允蘅才借口要到中国大陆来学习汉语专业,并且攻读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律等各种专业知识,离开了韩国,来到了中国大陆外向型经济氛围最为浓厚的上海,一方面学习知识,一方面想接近范无病,彻底地了解了解他。
可惜的是虽然父亲应允了她来中国的要求,但是范无病就有点儿避而不见的意思,让李允蘅感到非常沮丧,难道说自己长得很差劲儿吗?
李允蘅看了看镜子里面地自己。感觉不错啊。又挺了挺自己地胸部。觉得也不算小了。真不知道范无病为什么会对自己视而不见。难道他喜欢春哥那种类型地女人?
李允蘅现在也是在复旦上学地。只不过她是留学生。有专门地老师带。而范无病此时已经本科毕业。即将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了。
其实。范无病很怀疑经济方面地硕士研究生能够研究出什么东西来?
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商场实战地学生而言。最多就是研究一些数据。分析一些表层地现象而已。想要真正成长为一代商界巨子。最直接地方法就是白手起家搞出一番事业来。当然了。这个要求有点儿太高了。但是作为学习经济方面地人才。你至少都了解一些商业运作地模式。具体在操作中地手法。否则这几年地学可就是白上了。数据也白研究了。
但是不需要考试就能直读硕士。这样地事情倒也是很划算地。至少老师们都是熟人。也不用担心他们刁难自己。到时候只要有事儿没事儿带着他们出去转转。多见识见识国际商业圈儿里面地伎俩。自己地毕业文凭就算是到手了。
本来嘛。他也没有打算真地从这里面学到些什么。无非就是顺便混个正式文凭。听起来比较能唬人而已。省得老妈经常跟自己抱怨。出去说起自己儿子地时候。人家都说是什么什么名牌大学毕业。自己要说初中辍学。现在总算好了一点儿。也算是名牌大学毕业了。如果再弄个硕士学位回去。估计她会更高兴一些。
范无病的面前摆着李健熙家族的资料,他正在仔细地进行研究。
在公众场合罕见李健熙的身影,他说话轻声细语,但只要李健熙咳嗽,韩国就会感冒。李健熙在韩国政商两界拥有无与伦比地影响力,历次危机总是能化险为夷。
韩国对于白领阶级犯罪有着宽容的传统,即使高管被证明犯有严重罪案,通常也不会身陷囹囵,得以继续经营其企业集团。韩国政府就像慈母对待孩子一样,宽容、你爱以韩国三星集团为首地大企业集团,然而溺爱的代价是巨大的,伴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韩国市场经济生态环境的沦落以及商业伦理道德地丧失,使政府的溺爱既成就了三星等企业巨人地辉煌,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黑洞。
此时地三星集团总资产已经超过了三百亿美元,像李健熙这样的大人物,对于韩国地影响力不会比韩国总统小多少,甚至于在某些方面,总统也难以企及他的声望。
毕竟,总统几年就可以选一个,但是李健熙只有一个。
大前年的上半年,李健熙从洛杉矾开始连续出差考察。在洛杉矾的大百货商店,亲眼目睹了三星在国际上的悲惨遭遇,国际市场把三星产品视为二流货,放在柜台不起眼的角落无人问津,而索尼等世界名牌,虽价格奇高却备受追捧,他内心受到的强烈刺激可想而知。
在人们的记忆中,李健熙极少发怒,但是在洛杉矶之后的会议上,他当场痛斥推卸责任的干部,吼叫了九个小时,发誓要抛弃二流的精神。
他意识到,三星如果继续保持原样三四年,就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灭顶之灾。
回到韩国,李健熙以身作则,要求员工从每天睡眠时间减少十分钟开始改变自己。为了让大家有时间学习,他把上下班时间从“朝八点半晚六点”改到“朝七点晚四点”,二十万员工从此提前两小时上下班。
他对臃肿复杂的公司业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编与改革,只保留最重要最有盈利前景的核心项目,边缘的、亏损的领域或者非核心的领域一律放弃。
一年当中,李健熙调整了三百名中高级干部,资源集中到电子、金融、重化工业等领域;从产品到客服、物流,所有领域都确定业界第一的标杆对手,从索尼、西屋、惠普到IBM,开始一路狂追。
为了庆祝公司不断取得成功,李健熙向朋友和起关键作用的职工赠送三星手机。
但是几天后,他不断听到抱怨,说这些手机有毛病。尴尬之下,他下令将价值五千万美元的库存手机,在工厂大院里堆成一座小山。李健熙带领他的高级经理和两千名员工看着工人们用大锤把这些产品砸成碎片,扔到火堆里。大家看着心如刀割,李健熙却宣布,产品缺陷就是癌症。
直到现在,三星的经理们还不时把手机扔出窗外,用卡车或是冬天埋进雪里,以此来检验质量。
但是三星集团也存在很大的弊病,集团几次被指控涉嫌**、背信等行为,症结在于集团缺乏透明、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当李健熙鼓励下属们运用前沿技术从事产品研发之时,三星集团内部运作却沿用老旧的管理方式,尚未完全脱离家族企业的影响。
另外三星集团下属各企业虽然实行股份制,但真正上市的公司并不多,集团通过各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保证整体利益,但由于结构复杂,运作效率低下,有时甚至出现子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
随着三星集团的壮大,李健熙家族的资产也逐年上升,但李氏家族对三星集团下属企业持有的股份并不多,主要是通过忠实的管理层来控制集团,这样在很多时候就很容易产生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
总体而言,李健熙是依靠个人魅力来管理公司,一旦他的RP值下降的话,就会影响到他对集团公司的领导地位,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为韩国政府需要一个强大的三星来刺激国民的自信心。
假李健熙家族出问题的话,直接受打击的不仅仅是他集团下属公司的大批员工,而是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地叫嚣大韩民国必胜的愚民们。
对于三星公司,范无病的评价就是大而不强,尽管他们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已经不小了,但是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就太少,禁不起市场的考验。
而对于李健熙家族,范无病的评价就是一句话,后继无人。
或者李允蘅是一个可堪造就之材,但是她的年纪就太小了一点儿,除非有贵人扶助,否则的话,李健熙的家族事业怕是慢慢地要走上衰落之路了。
第四百零八章 新的合作方向
李允蘅是追着范无病来到郑州的,原因就是三星集团现在正在研发一款手机的核心部件中,需要用到重稀土元素来提升性能,而整个世界都知道,现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重稀土资源都掌握在范无病的手中了。
三星集团那边儿,李健熙考虑到范无病是自己女儿的救命恩人,一直想要表达点儿谢意的,而今李允蘅跟范无病也算是校友了,而且也见过面,此时就想让在中国大陆的李允蘅,去跟范无病恳谈一下,希望可以得到一些重稀土资源配额。
李允蘅本来是对这些事情没有什么感觉的,但是有一个接近范无病的借口,她自然不会排斥,因此就接下了这个任务,打听了一下范无病的行踪,追到了郑州。
原本范无病是答应见她的,结果等她赶到了郑州的时候,迎接她的却是一台四门对开的冰箱,虽然李允蘅对于这台冰箱也很有感觉,但是不带这么玩人的,放鸽子也要看对象啊,自己好歹也是三星集团的小公主,什么时候遇到过这种冷遇啊?
而且更为离谱儿的是,范无病居然要让自己帮着他去推销这种东西,这不是恶心她吗?难道说我们三星集团就没有冰箱可买?
就在李允蘅有些气愤地想要离开的时候,范无病却又打回来了电话,说是自己很快就会赶回来见她。
“做梦!”李允蘅有些气愤地朝着前来通知她消息的范氏投资集团地高级职员挥了挥拳头,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意见,“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得做什么呀!我要回首尔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范无病的手下拦不住李允蘅,急得有些冒汗,老板交代的工作玩成不了,这可如何是好?
不过幸好,就是在李允蘅将要出门儿的时候,范无病终于赶过来了,笑着说道,“为什么不会回来了?难道中国不好吗?还是你的成绩太差,老师们都不愿意教了?”
李允蘅看到了范无病,眼前顿时一亮,然后就撅着嘴说道,“为什么约好了的事情,还会出错,这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范无病一脸无奈地回答道。“还不是为了你说地那件事情嘛。”
“我说地那件事情?”李允蘅一时之间没有想明白范无病话中地意思。不由得有些诧异地反问道。
“你不是说。受公司所托。希望搞定一点儿重稀土资源吗?我就是为你跑这件事情去了——”范无病睁着眼睛说瞎话道。
“是吗?”李允蘅有点儿怀。不过还是有些高兴地。“你不是公司地老板吗?为什么还要跑什么事情?”
“一言难尽啊!”范无病一脸沧桑地回答道。“以前地话。我是可以说话算话地。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重稀土资源地敏感性。政府方面已经插手了。现在我想要卖你一个人情。也不是那么容易地事情。我这次出门儿。就是为了帮你争取一点儿重稀土资源地配额去了。”
范无病说起谎话来不用打草稿。听得李允蘅信以为真了。于是有点儿不好意思地问道。“真地是这个样子吗?居然是这个样子啊!那太辛苦你了。事情进行得怎么样了?”
范无病看到李允蘅一脸的歉意,心里面倒是有点儿惭愧的,说起来这也算是自己的粉丝儿了,当面骗她还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的,不过有些话是不能跟她说的,有些话则是要有技巧地跟她说地,有些话能说不能说的,还是不说为好,于是范无病就接着编道,“我跟高层之间地关系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不知道你们需要多少重稀土,太多了地话,恐怕会比较麻烦的。假如是在以前地话,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的麻烦,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政府方面有可能会把重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禁止出口。”
总而言之,范无病跟李允蘅讲了一大堆的国际形势、政治经济、社会现状、对外政策等等话题,最后才说明了自己是如何排除万难不怕牺牲千难万险地从高层那里给他们争取了一点儿宝贵的重稀土资源。
“真是太感谢你了。”没有见识过我党政治攻势的李允蘅被范无病说了这么一通儿,早就晕菜了,眼睛水汪汪地看着范无病,一副想要以身相许的模样儿。
范无病一见这样儿,赶紧收回了话题,言归正传道,“其实也没什么,咱们是朋友嘛。这点儿事情虽然有点儿难缠,可是也不是办不到的。对了,你们到底需要多少呢?”
三星集团用货,自然不会太少了,但是这个时候,李健熙也不能够保证自己可以从范无病这里弄来多少重稀土资源,他只是想要试一试女儿是否能够从范无病身上打开获取重稀土资源的缺口,然后再考虑具体的需要有多少。
这样一来,李健熙交给女儿的任务就不是很重了,因此当李允蘅跟范无病说了一个数字之后,范无病立刻就松了一口气,心道这个数量真的不算多,也不是很起眼儿,否则让日本人知道了,总还是会抗议自己一番的,不利于今后的工作啊!
于是,范无病愁眉苦脸地在那里按着计算器算了一番之后,才对李允蘅说道,“是有点儿困难,不过可以克服,你放心好了,我总要帮你弄到手的。”
“太感谢您了!”李允蘅连连对范无病表示感谢。
范无病享受了一番被三星集团小公主感激的感觉之后,才笑着问道,“对了,你对我们那个新款的冰箱感觉如何?”
李允蘅此时看着范无病顺眼多了,本来她就对范无病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此时忽然又见范无病给她办了事情,让自己可以在老爸面前露脸,心里面就很欢喜了,于是就回答道,“对那个四门对开的大冰箱,我感到非常满意,我准备把它运回首尔去,放在我的卧室里面。唉,应该在上海这边儿也放一个的,我还要在这里呆上好几年的——”
范无病立刻表示道,“那有什么关系呢?我再让人给你挑一个送过去好了,你喜欢什么颜色呢?”
“我喜欢玟红色,不知道可不可以?”李允蘅有些期待地问道。
“完全没有问题。”范无病一口答应下来,“我可以专门让人给你设计一个,全手工制作的。不过,这么好的产品,你不觉得应该让韩国人都知道并且使用它吗?”
李允蘅听了以后,有些犹豫地说道,“我应该跟父亲商量一下的,虽然现在不能保证父亲是否会支持这个想法,但是我一定会尽力帮助你完成这件事情。”
范无病心里面顿时有些不高兴,心说韩国人真是小气,做事儿一点儿也不爽快,不就是这么点儿事情嘛,还需要早请示晚汇报的,看来李健熙真的是把三星集团的大小事务都给独揽了,连自己的女儿都没有一点儿发言权。
如果不是自己的手里面掌握着他们必须却无处可得的重稀土资源的话,相信李健熙肯定连这个话题都不跟自己谈,现在李允蘅出现在两个人的面前,显然是一个双方都乐观其成的选择,至少不会闹得太僵了。
或者,这种生意做过一两次之后,大家就可以感觉到互利互惠的好处了吧?
李允蘅很快就跟父亲李健熙取得了联系,说明了范无病这边儿的意思,并且表示三星集团需要的重稀土资源,范总已经帮助搞到了,同时她也学着范无病说的那些话,向父亲李健熙特别强调了一下现在中国国内对于重稀土资源的高度重视,说明了范无病在这件事情上究竟下了多大的力气才算是完成了父亲交给自己的订单数量。
李允蘅是菜鸟,可是李健熙不糊涂,一听女儿说的这些话,就知道范无病是在那里拿捏,不过他对于中国这边儿的形势也不是非常了解,只是知道这边儿的水很深,比韩国要复杂一百倍,因此听到女儿说范无病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要求,便很高兴。
至于说范无病想要在韩国销售一款新式的冰箱,李健熙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不满意,毕竟商业上的相互往来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建立起这种关系之后,今后的合作是免不了的,帮范无病的忙也就是一句话而已。
于是李健熙就答应了范无病提出的条件,愿意在三星集团的销售渠道中全面为范无病的新款冰箱进行宣传并代为销售。
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之后,范无病立刻吩咐人备齐了李健熙需要的重稀土资源,并且安排了第一批赴韩国的冰箱上了货轮,只要三天之后,就可以送抵汉城了。
“有时间的话,我还会去汉城看看的。”范无病办完了这事儿之后,对李允蘅说道。
这一次,他们是搭乘了同一班飞机回上海了。
李允蘅就对范无病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请记住,不是汉城,是首尔!”
第四百零九章 汉城的震撼
李健熙得到了手下的汇报之后,就立刻赶到了正在销售来自中国的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的磐石重工的新款冰箱的大浦道商场。
这里,正在搞一个宣传活动,为新到的四门对开冰箱的销售做铺垫。
本来李健熙对于范无病所说的要求帮忙销售一款冰箱的意思是没有放在心上的,因为他本身就是做家电的,知道这里面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一般的冰箱都是什么样子,心中也有数,并不相信范无病可以推出一款威胁到自己旗下家电行业的冰箱来。
因此他在吩咐手下的时候,是按照跟自己公司的产品同等的待遇,帮助范无病做宣传的,他要求,公司员工必须认真地做好这一款冰箱的销售,即便是有一些瑕疵,也应该尽量地美化,不能够让顾客对来自中国大陆的产品产生什么质,以免这些冰箱难以售出而导致范无病恼羞成怒,拒绝再跟自己合作,那样的话,今后需要的重稀土资源可就难以得到了。
但是让他吃惊的是,没有过多久之后,手下就向他汇报,说是范无病送过来的那一批冰箱,都已经销售一空了。
“哦?会有这么快?”李健熙立刻诧异了一下,虽然他并没有太关心这件事情,但是范无病运过来的冰箱的数量他是知道的,一共三千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作为一个初试效果的品牌,一周之内就能够在大浦道商场销售一空,真的是非常难得了。
虽然这里面可能是存在一些集团订货,虽然这款冰箱的售价可能会偏低一些,但是这种速度也真的是非常罕见了。
因此李健熙才会想到,自己应该看一看范无病送来的那些冰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当手下们将图片资料给他拿过来的时候,李健熙顿时就被吓了一跳,因为那款冰箱地设计思路,实在有点儿让自己吃惊了。
无论从设计思路和制造工艺上来看,这款冰箱都足以称得上是世界一流了。
很难想像这是从中国大陆做出来地一款冰箱。李健熙当下就决定要到商场里面去看一看。正在销售之中地第二批新款冰箱。
等他到了大浦道商场之后。就发现了这里正在搞促销活动。购买新款冰箱地客户。可以得到从中国地泰山上采下来地一块儿巴掌大地泰山石。
由于韩国人在事实上跟中国人地文化一脉相承。对于泰山也有一种敬意。再加上新款冰箱对于喜欢过大家庭生活地韩国人地诱惑力也很大。因此前来购买地韩国人确实很多。已经排起了长长地队伍。公司地销售人员们也在外面帮他们进行登记。以便可以在当场提到现货。
至于不愿意亲自过来地客户们。公司也有人通过热线电话接受他们地订货。然后在一周之内送货上门。
据手下向他汇报说。目前这一款冰箱地销量已经突破了两万台。而且销售地火爆势头不减。韩国人对于这款新式地四门对开冰箱情有独钟。相信一旦市场打开了之后。月销量超过五万台是没有问题地。
当然了。一旦家庭保有量上升到一个上限之后。就不可能继续像这样攀升了。
李健熙看到了排队等待将这款新式冰箱拉回家的人流之后,顿时就叹了口气,然后通过特别通道进入了商场,认真地看了看那款新式冰箱,然后一言不发地掉头返回公司总部。
这一次李健熙倒是没有发火儿,也没有在办公室内对着高层们大喊大叫,只是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呆了一下午,到了晚上的时候,李健熙才从办公室中走了出来,此时的脸色好了很多。
“通知一下,我请总部的各位专务吃晚饭。”李健熙对自己地秘书说道。
秘书听了李健熙的话之后,愣了一下,心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吃晚饭啊?
不过他也不敢质疑老板的话,在三星内部也好,在整个韩国也好,人们对于李健熙家族是非常尊重的,因此他就跑出去给专务们打电话通知。
过了半个小时,等到公司总部的十几位专务赶到了李健熙所在地酒店之后,就发现桌子上面已经摆好了酒菜,李健熙正襟危坐在当中,显然是已经等候多时了。
只是众人都对李健熙突然请大家吃饭的举动感到有些意外,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因此当大家坐下之后,就有点儿冷场了。
李健熙低着头,在思考什么问题,等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就发现公司总部地专务们已经全数到齐了,于是他就抬头说道,“不好意思,刚才走神儿了。”
“呵呵—”大家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茬儿,于是纷纷笑笑。
接着李健熙就说道,“大家对这次范氏投资集团委托我们销售的这款冰箱有什么看法?”
有人立刻回答道,“设计理念很不错,质量也不错,而且价格不贵,我们家也买了一台。”
众人立刻纷纷附和道,“是啊,是啊,会长地眼光就是好。很久没有见到韩国人这么看重一款冰箱了,为了这款新式冰箱,许多人已经提前淘汰了自己家里的旧货。”
“那么,各位有没有觉得,自己少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呢?”李健熙地脸色有点儿不好看。
众人立刻都哑了,心道自己公司也有生产冰箱啊,现在去支持中国人的冰箱,果然是很有问题的。
李健熙见众人都有点儿唯唯诺诺的,不由得叹了口气道,“以前我说过,出了老婆不能变之外,一切都要变,这句话现在依然有效。”
亲眼看到了范无病公司的新款冰箱之后,李健熙一下子就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已经是势不可挡了,从细微处就可以了解到天下大势,范无病的一家普通企业就可以生产出这么先进的冰箱,足以说明这个巨大的国家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就像他们唱的那首歌曲一样。
“我并不是指责大家不爱国,假如我们的产品只能依靠爱国两个字去支持才能够生存下来的话,这样的产品,还能指望它有竞争力吗?”李健熙知道大家都在想什么,于是就自顾自地说道,“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我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除了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竞争力。因此各位都需要千百倍地努力,才能够保证公司继续向前推进。否则的话,几年之后,无论海内海外,都不会有我们的市场了!”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心道李健熙既然如此说话,又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看来这一次公司内部又要搞一次大型的活动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的口号是什么?
果然,李健熙立刻就提出了这一次活动的口号,“我建议,我们这一次不提口号,但是所有的高层,都必须开始学习中文,一年之后,我要看到各位能够非常顺利地同中国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啊?!”屋子里面的人顿时都愣住了。
这也难怪了,能够做到专务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公司内部有多年经验的高层,岁数也不会太小了,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岁了,此时再要去学习中文的话,别提有多么困难了。
况且,公司要处理的那么多日常事务,也不容许自己有多少时间去学习啊?
看着大家一副为难的样子,李健熙就说道,“中国的市场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是越发重要了,因此我才会提出这个建议,我们只有了解了我们的客户,了解了他们的需求,了解了我们的竞争对手,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的话,三星等未来就会在我们的手上终结。”
一个专务就有些犹豫地说道,“可是会长,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个年龄,现在再去学中文,是不是有点儿不合适了?”
顿时有好几个人都纷纷点头,认为自己这种情况实在不适合去学什么中文。
李健熙用自己非常犀利的眼神看了一下那个人,然后说道,“我认为,你这个年龄,也不太合适再做专务了,你去办理退休吧。”
那人的脸色顿时非常尴尬,李健熙当众说出这种话来,让他实在是没有什么面子可言,毕竟自己也为三星集团工作了二十多年了,也不是没有做出过成绩来,可是他当面就这么挖苦自己,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但是李健熙的决定是不容置疑的,当年他刚刚接掌三星集团,就将为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情报中心负责人,也是他父亲三星创业者的副手给换掉,足以说明他的强势。
此时如日中天的李健熙想要收拾一个专务,实在是太容易了。
于是,第二天的韩国报纸上面,就出现了各种大幅的标题新闻,三星集团的李健熙会长在公司内部提议,大家要开始学习中文了。
整个汉城都震撼了,在大家都去中国化的时候,李健熙突然提出了这种提议,真是让人感到有些困惑了,极端民族主义者们更是感到了强烈的不满。
第四百一十章 意外的父子相逢
李健熙在三星集团内部提议学习中文的消息,很快就通过李允蘅传到了范无病的耳朵里面。
“真的很难想象父亲会提出这个建议。”李允蘅有些不解地对范无病说道。
此时他们都已经回到了上海,因为大学假期还没有结束,李允蘅就跟着范无病一块儿游玩儿,听到了父亲从汉城传过来的消息之后,李允蘅是感到有些诧异的。
因为她很清楚父亲李健熙是怎样的一个人,有霸气,有毅力,有决心,同时也比较顽固,作为一个韩国国民的商界精神领袖,李健熙一般是不会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决定的,这一次公然同政治宣传的意见相左,要提倡公司员工们学习中文,而不是去中国化,真是让人感到有些诧异了。
要知道,严格地说起来,李健熙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对于外国货非常排斥的。
范无病琢磨了一下,便明白了李健熙的用意。
看来自己在手机和家电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并没有打消李健熙进入中国市场发展的决心啊!这个人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是精神尚可,丝毫没有一点儿老态,依然保持着一颗积极进取的雄心,说起来也是非常值得敬重的。
不过,利字当头,敬重归敬重,生意归生意,范无病觉得,自己能坑他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坑他的,否则等到三星继续发展,达到世界一流企业的时候,再去坑他地难度就加大了。
看着李允蘅很乐意呆在自己身边地样子,范无病突然奇想,心里面盘算着如果把他女儿搞大了肚子,是不是也算是坑了他一下呢?
不过范无病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且不说李允蘅对自己有些仰慕了,就是那个年龄也小了一点儿,自己要是真的把她给办了,国内的这些女朋友们知道了,绝对会把自己给掐死的。
“令尊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