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未来图书馆-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是在下。”姜璜承认下来,这种事情也是藏不住的。

“您在大夏,竟然能买到棉素果?”回民仁眼神变的古怪起来。

星术士们都是人精,更别说顶尖的四级星术士,姜璜星术士能想到的,其他星术士也能想到。

天才和棉素果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几个人不由将目光集中在了论文的署名上。

泰亭心无城府,喃喃道:“又到了圣崖历练的时间了吗?”

……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百八十五章 摘录期刊

一篇文章一旦通过了星洲星术士委员会的审查;被会被星洲的摘录类期刊收入。从而分发到不同的国家中去。

这也是星洲星术士们的优势之一;他们能比其他国家的星术士更早更全面的阅读到各类文章;尤其是小众研究方向的星术士,更是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启发。

为了避免文章被重复摘录,星洲对摘录类期刊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规范。其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只能被摘录一次,虽然是出于节省资源而设的规则,却无形中增加了摘录类期刊的分量,星洲以外的广大地区,每个月都会诞生很多的文章,其中总有不逊于星洲的佳作。

于是,为了争取摘录其中较好的文章,各种期刊都展开了各式各样的争夺。

除了宣传本期刊的优势之外,更好的位置,更多的独立宣传都是其中的卖点。一些摘录期刊更会将有名的星术士列在他们的附表中,并保证将文章递送给表中的某些星术士阅读——对于普通的星术士来说,这些都是相当有诱惑力的招数。

一篇文章在三四个月内,是很难见到引用的,若是能通过星洲委员会的审查,并被较好的期刊收录,对星术士们来说可谓是一颗定心丸。

在程晋州最新的《科学》上发表文章的星术士们,就急切的希望获得一颗定心丸。

便是李仙凤在吃饭的时候,偶尔都会不专心的看向程晋州。尤其是后者依旧老神在在的模样。

任何一名星术士,当他用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费尽心里和体力,写好一篇文章,定然是希望得到最大的肯定,至少是达到期望的肯定——若是因为发表的期刊不好,而丧失了被人们关注的机会,大多数星术士都会坐不住的。

程晋州注意到了李仙凤的面纱频频转动,不由嘴角挂笑。从他的角度上讲,真是没什么好担心的。自己拿出的三篇文章,覆盖了由浅至深的微积分三个阶段,要不是内容不连贯,说是一本微积分入门教材都不为过。以大夏和星洲目前的发展水准,他们根本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文章。

刚刚开始做期刊的程晋州,此刻已经明白,一本期刊要招引到优秀的文章是多困难的事情,用30年积淀,真是一点都不多。

“我吃完了,先去看看通讯星阵的消息。”程晋州擦擦嘴起身离席,在这张桌子上,他的食量只比刘青霜大一点儿。

吕续挥挥手做再见状,吃饭的时候,他除了厨房哪里都不去,如今一桌子的肉菜,怎可能离开。别人身边都只站着一个人伺候,吕续身后却要两个,夹菜、端汤、加饭,忙忙碌碌没有停的时候,而且是真正的眼到手到。只要吕续看一眼桌面上的什么菜,他的筷子落下之前,伺候的人就要给他夹到碗里,没有两三年的训练,普通仆从累死了也是做不到的。

以前在星术士塔的时候,刘匡等人都是不追求生活享受的,吕续哪里有这样的机会。程家如今虽然没有了豪门的气势,贵族的习俗却都沿袭了下来,训练仆役各种各样的技术也是其中之一。

吕续流连忘返于德安,舒服的生活要占一半以上的理由。其次才是四级星阵和它的打架揍人功能。

李仙凤吃的很匆忙,一直将每天中午定量的真米吃完,都没见到程晋州回来,不由怪道:“莫非通讯星阵传来什么特殊的消息。”

她越想越有可能,算算时间,如果星洲决定摘录期刊中的文章的话,差不多也就是这几天传回消息了。

一念及此,李仙凤丢下手上的筷子,直接起飞道:“我去南陵一趟。”

转瞬飞了出去。

德安距离南陵不过百多公里的样子,李仙凤全速飞行,半个小时就抵达了南陵城,稍一直注意。就能发现本地的最高建筑。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南陵就成为了西南最大的城市,拥有最多的人口,最多的税赋和最多的星术士。不过现在,除了城市的建筑需要时间发展以外,南陵的众多光环已经被德安县剥去了许多。原本从外地来南陵讨生活的人,早就将第一选择改在了德安,失去了廉价劳力的城市,好像失血的病人一样,暗淡无神。

李仙凤刚飞到南陵星术士协会的上空,就有星术士飞起迎接。

本地的协会负责人是郭孝,他刚刚收到来自星洲的信息,故而猜到了四级星术士来此的目的,拱手便恭喜道:“李仙凤星术士,您的文章通过了星洲星术士委员会的审核。”

“有消息发回吗?”李仙凤丝毫不奇怪自己的文章会通过星洲星术士委员会的审核,但她更在意是否有期刊发来确认信。

星洲的摘录期刊运作方式很简单,影响力(影响因子)高的摘录期刊,优先选择文章,影响力排名较后的期刊,既能看到前面期刊的选择,同样能够重复选择文章。如果一篇文章被两家或者更多的期刊选中,他们就要向星术士发确认信,同时提出自己的条件,进行竞争。

由于通讯星阵价格昂贵,故而一般的期刊都会尽量避免竞争,但排名靠前的期刊却不得不进行竞争。

若是能收到确认信,通常就意味着高贡献点获得。

郭孝不用查看,就笑着将几张纸递给李仙凤道:“不止一封呢,而且里面有《星洲数学快报》。”

《星洲数学快报》正是排名靠前的摘录期刊。

隔着面纱。看不清李仙凤是否在笑,但她的语气的确愉快起来,接过那星术士手上的纸,一面看着条件一面道:“程晋州星术士来了没有。哦,可惜是固定条件的。”

各家期刊不可能每次都将己方的条件,用通讯星阵罗列一遍,故而他们都有固定的优惠条件,并将之存留在各地的星术士协会处,用代号对照之后,便能了解其中的具体内容。仅有极少数的情况,他们才需用非常态的条件进行竞争,那通常发生在最高级的几家期刊身上。

便是李仙凤这样的星术士,都不会考虑自己会得到非常态的优惠条件。

“可惜是固定条件”更像是一种快乐的调笑。

郭孝又笑着说恭喜,才道:“程晋州星术士没有来,您要给予确定吗?”

“给《星洲数学快报》确定函。”李仙凤说着拍拍其肩膀,便起飞回转,看她的速度就可知道,此刻心情正好。

当李仙凤回到德安的时候,却见程晋州召集了许多星术士在塔内,给他们展示确认函。

第一期的《科学》共收录了10篇文章,总数不多,却有五篇文章得到了确认,除了李仙凤以外。曹丰星术士的《光学的微观应用》也获得了来函确认,令其兴奋不已。

“来自《物理文献》和《先进材料》的确认函,真不错,想选哪个?”李仙凤心情甚好,少有的向曹丰星术士道贺。

“当然是《物理文献》。”曹丰星术士笑了起来。

李仙凤也笑着甩出自己手中的确认函,道:“程先生决定了将文章摘录在哪家期刊上吗?不会是来函太多,难以决定吧。”

她带着调侃的语气,多少有些报复两人赌约的意思。未来10年的论文都要优先发表在《科学》上,尽管时间不算很长,还是让李仙凤有些不爽。

曹丰一愣,道:“程晋州的确认函是从圣堂送来的。你怎么知道?”

“知道什么?”

“来函太多……”曹丰说着才意识到,李仙凤刚才的话是调侃,一下子尴尬起来。

两人说话间,一名星术士学徒就将大箱子搬到了桌子上。

里面塞的满满的,都是各家期刊的确认函,而且令人吃惊的是,每张确认函几乎都是写满了字的,几乎没有代号式的固定格式。

星洲的期刊都不傻,明知道有许多家竞争,自然不期望用制式的优惠条件就揽到程晋州。有些期刊明知道没有希望,仍然不会放弃——对摘录期刊来说,有时候一篇文章,就能让他们的影响力跃升。

李仙凤看着被自己甩在桌子上的确认函,再看看旁边那只大箱子,只觉得脸烧的厉害。作为四级星术士,她有很久没有如此的尴尬了。

程晋州咳嗽一声,岔开话题,道:“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的第一期《科学》的成绩还不错,而且有这么多摘录期刊的关注,我相信大家的贡献点不会因此而损失的。”

有人看,才会有人引用。有足够的关注,对原创期刊便已经足够了。

一众星术士们都笑了起来,然后便有人好奇的翻起了箱子,想看看向来骄傲的星洲摘录期刊,究竟给程晋州开出了什么条件。

程晋州也饶有兴趣的翻看了起来。他的三篇文章,《测量酒桶的新立体几何》处于微积分前期的节点上,适合刚刚接触这一领域的星术士,后面的两篇则是一个比一个难,对于影响力较低的摘录期刊来说,拿到了也不一定有用,故而大家开出的条件,都是针对各自不同的期刊读者的。

即便如此,星洲的摘录期刊,能够拿出的条件也是优渥的让人难以置信。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活动条款

六名星术士学徒。将确认函一一分类整理并摘抄。在信息较多的时候,用科学的方式将条款进行类比,如表格一样显示出来,正是星术士们最习惯的研究方式。

众人大都围着看,他们也想知道,那些个傲的出奇的星洲期刊,能开出什么条件来。就连李仙凤星术士也站着没走,她是三星星术士没错,但主要是靠百多年的积累,要比较数理之耀眼,不仅逊于姜璜星术士,连安风星术士都不及,高等级期刊的活动条款也未见过几次。

程晋州先前的文章,也曾收到过期刊的确认函,但那个时候微积分方兴未艾,星洲又以老牌星术士居多,得到的确认函也是制式的。

如今他也也不遮掩,既然需要星术士们,就需要给他们信心,这亦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名星术士学徒有记忆核心的星阵,便在曹丰星术士的指挥下。将表格展现在各人面前。每摘录一类条件,曹丰就会比较着各家条款念出来。

他也大约猜到了程晋州的心思。

三篇文章,摘录期刊大都是分别给出条件的。

保证初始贡献点是最初级的,《测量酒桶的新立体几何》被承诺的次数最多,至少有40家期刊,许诺会通过广告等各种形式,保证程晋州获得50初始贡献点,100初始贡献点,最牛的是《世界学报》,他们在初始贡献点的保证上,填的是350。

读到“350”的时候,曹丰星术士忍不住惊呼出声。许多星术士学徒想到350这个数字都觉得头晕,那等于是数十名星术士一生的奋斗。

白靖不由的问道:“限定时间了吗?”

“6个月,并且保证3个月内会得到150初始贡献点。”曹丰吁了一声。

“程先生,如果您同意《世界学报》的要求,就铁定会在三个月内,成为三星星术士了。”白靖马上大声喊了出来。

程晋州距离三星星术士,只差最后的100个初始贡献点了。

众人纷纷醒悟,立刻又恭喜起来。

摘录期刊的承诺,往往是与他们的分支机构多寡有关系的。大型的摘录期刊,在各国都设有分刊,这样才能将他们摘录的论文,介绍到各个国家去。根据各国星术士的构成不同,他们的分刊内容也会有小小的变化,例如增减论文和前后不同次序的排版。《世界学报》是发行量最大的几种星术士期刊——也是少数能用发行量来决定成败的期刊。如果文章有一定的质量,同时确保将之每次都放在期刊的前列,甚至在各国星术士协会做一定的宣传。保证获得350个贡献点,多半是没有问题的。

程晋州拱手回谢,笑的像只偷了奶酪的猪八戒。他曾经与郭京星术士通过书信描述的内容,就曾经被其整理发表于《世界学报》,后者现在愿意拿出大价钱招揽,估计与那篇文章的成绩不无关系——半年不到将近100的引用,放在21世纪也是很强大的。

《用新方法促进的连续不可分量的几何学》和《不可分量的论证发展》,得到的最高承诺分别是150个初始贡献点,和100个贡献点,这两篇文章的难度较高,要得到更多引用反而不易,特别是在数理不发达地区。

三篇文章,如果分别交给承诺最高的期刊运作,总计将得到600个初始贡献点,虽然条件最长的要在1年之后,其总数依然令人昏厥。

600点足以让普通的二星星术士成为三星星术士,绝对是跳跃性的进步,令人惊诧的承诺。

在场的十多名星术士尚在回味600个初始贡献点的美妙,一名星术士学徒匆匆冲了进来,喊道:“星术士大人,通讯星阵收到新消息。《广泛性函数》的信件。”

“慢一点,进退有度……”钱岚挡住他,将其手上的纸张接了过来,然后自己吃惊的张开了嘴。

“怎么?”曹丰问道。

“他们竟然承诺原创贡献点,承诺一个原创贡献点。”钱岚期期艾艾的道。

说完,他立刻又加了一句:“要是我的话,我一定给他们。”

听到“原创贡献点”,在场的十多名星术士不是被震住,就是眼馋的像是吕续看见了肉……

星术士们的贡献点,可以分成三种。原创贡献点,由星术士总会组织的评审会,给予原创文章的奖励,一次最多5点,与星术士总会的特殊星阵的使用资格有关。而且凡是星术士都有资格获得,包括来自圣堂的先生们。

但由于特殊星阵的数量稀少,也就意味着原创贡献点放出的不能太多,便是许多三星星术士,往往就因为无法获得原创贡献点,而难以前往星洲。

好在大多数人都只需要2个原创贡献点,便能使用星洲增加寿命的特殊星阵,而评审会通常也会考虑到星术士们的此类需求。

可程晋州如今才15岁,这么年轻就获得原创贡献点,显然不是考虑到他的实际需求。

李仙凤拍拍额头,她的原创贡献点就几乎等于是被施舍的,现在听到竟然有期刊愿意承诺至少一个原创贡献点,登时抚头道:“我不想听下去了,真不想听下去了。”

说着,她就从房间里走了出去,径自离开。

曹丰小声笑了起来。随后是埃尔温和几位圣堂星术士,大家都明白,李仙凤星术士不是那种很强的研究型星术士,她在三星星术士的位置上,怕是没什么机会再提高了,更别说获得星洲的期刊的争夺。

“就选《广泛性函数》,是酒桶的那篇文章吧?”程晋州拨拉了几下桌面上的纸张,面前的表格也基本被填完了。许多期刊都拿出普通的贡献点作为砝码,少则数十,多则数千。但就像是程晋州的想法一样,没人会选它们?

再多也不行。星术士归根结底需要的是初始贡献点。

“高木恩星术士之后,您将是最年轻的原创贡献点的获得者了。”金喜感慨了一声,竟有些神伤。以他的能力,看起来三星都无法达到了,更别说原创贡献点了。

程晋州压下心中一点激荡,尽量表现的谦虚,笑道:“另外两篇呢?”

“哦,没有原创贡献点的承诺,或许您可以考虑一下期刊的影响力。现在排名第一的是《自然》,第二的是《数理学家》,它们都面向整个世界。”

“他们没有承诺初始贡献点?”较小的期刊,对于过于有深度的文章,是不敢承诺太多初始贡献点的。所以不如放在较大的期刊里。

那边钱岚道:“影响力前两名的期刊,似乎很少有承诺初始贡献点的,但他们的影响力都在15以上,获得初始贡献点的数量不会少的。而且两家期刊都承诺向星术士总会推荐您的文章,并保证您的文章在任何国家出版的时候,都在期刊的前五位。最后,《数理学家》保证会让星洲所有的四级星术士看到您的文章,《自然》的保证是星术士委员会成员都会看到。”

“那可大不一样。”程晋州当然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的高阶星术士看到,那会明显改变他们的思想。尤其是在星洲那种保守势力昌盛的地区,说服一名高阶星术士,就等于说服了一筐星术士。甚至一个国家。

仍然在初等数学旋窝中战斗的星术士们,若是能相信新的数学发展,必然会贡献更多的贡献点。

“听起来似乎《数理学家》优厚些。”程晋州说着,忽然又翻到一张纸,来回看了两遍,不由道:“找到个厉害的。果然是有聪明人。

“怎么?”曹丰也好奇起来。

程晋州搓着手念道:“《分析理论》,他们提出,如果文章确定给他们的话,那么会在下一期,留给《科学》5个位置。”

《分析理论》的影响力为10。7,排名在60开外,却也是《星洲数学快报》的级别,对程晋州来说,他们的条件量身定做,比《自然》和《数理学家》都要强。

想到正在征集稿件的第二期《科学》期刊,程晋州摇头失笑道:“看来下期的《科学》,我们肯定能有五篇文章被摘录了。”

……

姜璜星术士回到德安,正赶上《科学》期刊的宣传活动。

来自德安的星术士学徒,以及部分的圣堂星术士学徒,将印制精美的手册发给每一位星术士,并尽量走访所有的星术士塔,将来自星洲期刊的各种活动条款张贴在塔内外。当然,名义上是为了解释星洲的摘录期刊的各种活动条款。

各家给予程晋州的条款种类,几乎涵盖了所有方式。

最具有重量级的是《分析理论》的五篇摘录名额。虽然在整个星术士世界,《分析理论》的影响力比不上《数理学家》和《自然》,但那是相对于整个星术士世界而言的。便是发表在《夏京学报》里的文章,也别想有十分之一能通过《分析理论》的审核。

第一期的《科学》,因为成绩未定,口头的宣传肯定是不能吸引星术士们的。但现在,10篇文章中有五篇被星洲的期刊收录,此等辉煌成绩,宣传的手段立刻起了作用。

席无庸看着手上的彩色宣传手册,都忍不住动心道:“下期的《科学》只是12篇文章,岂不是只要通过,就有近半的机会被《分析理论》收录?”

他是二星星术士了,却只有一篇文章被星洲的期刊收录,排名更是远落后于《分析理论》。

姜璜想起星洲几位星术士的评价。不禁道:“他果然是资源多多。”

……

第二百八十七章 评断

在程晋州的印象里。要判断一所学校是否优秀,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它拒绝了多少申请者。

简而言之,录取率决定了学校的优秀程度。它来自人们的热情,是用脚投票的比赛。期刊亦是如此。

一篇期刊,有了足够多的投稿量,才能有足够多的拒绝信。保持着高拒绝率的情况下,仍然有无数人前仆后继,方才说明一家期刊的成功。一将功成万骨枯,用无数研究者的论文尸骸,用无数孩子的梦想尸骸,才能堆砌起一座座期刊大厦和名校名院。

程晋州不奢望《科学》能在多短的时间内,成为宇内著名的期刊。但他的确希望有足够多的关注度。就像是政客们需要支持自己的媒体一样,星术士们同样需要支持自己的期刊。

十二篇文章,至少五篇被《分析理论》收录。这是程晋州为第二期的《科学》,拿出的最强大砝码。

在他原先的计划里,大约还要再过几个月,才能激起大夏的星术士们的热情,但《分析理论》的负责人,显然找到了一个互惠互利的方式,用最小的代价,拿到了程晋州的两篇文章。同时也让其满意之至——优秀的人才在任何领域都是优秀的,这样的星术士,放在21世纪也将是社会金字塔上的精英。

第一期的《科学》,除了被摘录的五篇文章以外,剩下的五篇可谓平平无奇。那些原本是无奈用于充数的文章,到了现在,反而成了最容易激起人们幻想的地方。

许多星术士看了第一期的《科学》,再看看自己的文章,对于夺得二分之一的机会,就充满了自信。

然而,世界之变化,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老虎有一天会变成受保护的对象,自由有一天会变成特权,主人有一天会变成公仆……

因为看重《分析理论》而投稿《科学》的星术士们,肯定没有料到,与自己竞争的人数会高达三百余。数理论文可不是杂志报纸一类的大路货,星术士们往往要用六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出点有价值的东西。300篇投稿,几乎相当于《夏京学报》每期收到的数量了。

这么多的稿件堆在一起,将德安星术士塔最大的工作室都塞的满满当当,每张桌子上都能看到摊开的论文。

当姜璜星术士回到星术士塔中的时候,看到的便是满房间的纸堆,还有高坐于间的程晋州。

两个人都不是很有热情和善于表达的人。简单的两句问候,姜璜就打量着放于桌上的众多论文道:“这些是副本?你将文章抄录给了其他星术士吗?”

数理期刊的运行模式,与杂志的运行模式截然不同。没有哪个星术士或者科学家,有能力理解成千上万种的细分学科,甚至学科内的各种研究方向都是不可能尽皆掌握。尤其发表的论文通常都代表着行业的最新发展。牛顿算是世界级的怪胎,但要说他懂得那个时代的多少科学,10%都有些夸张了。只能说物理和数学,占有了那个时代的大部分注意力罢了。故而在期刊界,论文通行的审核方法是,由具有相当科学素养的编辑,将论文转交给该领域内的某几位著名学者,由其进行审查后反馈意见。在大夏,这样的情况就更多了。除了少数几位星术士外,很少有谁愿意专业的运作期刊。而且考虑到投稿星术士的身份地位,通过转交的方式,由其他星术士进行评价更容易体现公正性。

正因为如此,姜璜以为程晋州留下了所有论文的副本,自己翻看。还在那里赞叹他的认真和好学。

不料,程晋州却摇摇头,道:“我不想将文章交给协会星术士审查,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德安和圣堂的星术士人数都不够,所以想,第二期的《科学》,就先由我自己审稿好了。”

他能够与众多智计高超的老江湖斡旋,倚仗的无非是不对称信息。若是被刘匡等人知道了哪些星术士投稿了《科学》。说不定会有什么新招数出现。

姜璜能理解他的想法,却不能理解他的做法,皱眉道:“你想一个人看完各种类别的文章?数量太多,很容易造成误判的。”

他已经说的极为委婉,在他看来,妄想一个人审核所有论文,等于幻想一个人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就算是五级星术士,也不可能做到。实在是太自大了一些。

程晋州耸耸肩,不置可否的笑道:“您来往几个月时间,不若先休息一下,然后再帮我看看文章?”

他说着拍拍手,两名仆役就走了出来。

在姜璜的默许下,仆役将其身上厚重的旅行大衣剥了下来,又为他搬了靴子坐下,从而脱去沾满了尘土的翻毛小牛皮靴。

稍有些发烫的热水很舒服,姜璜背靠在宽大的椅子上,享受着两名仆役的按摩,同时呲着牙笑道:“程家的传承不错。比起细胳膊的女人按摩,男人的技术好多了。”

“您喜欢就好。”程晋州翘着腿,装作看文章的模样,但实际上,是伊苏在看。

他不知道伊苏究竟有多少岁了,但对于17世纪的科学,他不仅能够教导程晋州,而且能够轻松自如的作出优劣判断。不论是具有时代价值的,还是仅仅具有当代价值,他都能给予适当的评价。

为此,小程同学许诺,会在第二期的《科学》上。刊登征集性的文章,用资助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化学和机械类星术士,从而为伊苏制造身体提供保证。

作为报偿,程晋州只需要将所有的论文翻一遍,就能得到伊苏对每本书的评分。

姜璜星术士半眯着眼睛,看着程晋州用阅读剧本的速度,阅读论文,没劲的努努嘴。一点都不觉得程晋州是在认真的做判断。

两个月的奔波往返,使用特殊星阵带来的身体疲劳,轻易的被按摩舒缓。享受了两个小时之后,姜璜满意的笑道:“贵族就是这一点好,我懒得自己训练仆人了,把他们两个送给我如何?”

“哦,没问题。我让人送到你府上去。”程晋州头都没抬,摇动了一下身边的铃声,叫来侍墨吩咐下去。

两名仆役熟手而立,对自己未来的命运没有丁点的决定权。程晋州甚至不用说什么话去安抚,那是管家的工作。

姜璜要到了人,也没有将之当回事,甚至没有想到要付钱之类的问题,只笑着说了句“多谢”,问道:“我去星洲的时候,你的贡献点就快要够1000了。现在如何了?”

“说不定就是最近几天了。”程晋州说着嘴角就咧了起来。

“15岁的三星星术士啊。”姜璜叹了口气,转而道:“顺便给你说一声,我在星术士委员会认识几个老家伙,他们都看了你的文章,很赞赏。这一次,可能会来给你授衔。”

“授衔?哦,三星星术士的徽章是吗?”程晋州在德安可谓是尽人皆知,都不怎么佩戴徽章以表明身份了。

“他们要等你的初始贡献点到达1000以后,才会申请进入大夏境内。不过在此之前,你最好准备一些文章,趁着他们在的时候。与之探讨一下。”

程晋州的视线离开了论文,奇怪的道:“准备文章,做什么?”

“拉拉关系不好?他们都是知名的四级星术士,如果几个人一起投票的话,能让你在委员会占据很大的优势,以后再想获得原创贡献点,也容易一些。”姜璜当然不会说,几名高阶星术士来此,是因为棉素果的原因。

程晋州笑着耸耸肩。

姜璜拍拍脑袋,又“哦”了一声,道:“忘了《广泛性函数》许诺给你一个原创贡献点,真是好运气。不过你的文章也很不错。”

他的态度不像李仙凤。虽然两个人同是四级三星的星术士,姜璜早年却是整个星术士世界著名的高级星术士,尽管随着年龄增大,又在微积分和皇家星术士的位置上浪费了许多时间,但他当年的优秀论文,仍然能带给他源源不断的收益。原创贡献点,他更是获得过数次。否则哪里能拿到棉素果,便有使用特殊星阵的机会。

程晋州伪作谦虚的笑道:“哪里。你使用特殊星阵还顺利吗?能增加多久?”

“顺利,至少50年吧,也许有七十年。”姜璜感慨了片刻,状似随意的问道:“你最近有文章吗?”

“根据不可分量的继续研究,内容一般。”程晋州说内容一般,亦是从佛爷那里弄到的文章,不过是作者不怎么有名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