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辽史-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州,彰圣军,下,节度。本越喜故城,渤海置怀远府,今废。圣宗以地邻
    高丽,开泰初置州,以所俘汉民实之。兵事属黄龙府都部署司。统州三,未详;
    县二:
    武昌县。本渤海怀福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及豹山县一千户隶之。
    定武县。本渤海豹山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并乳水县人户置。初名定功县。
    宾州,怀化军,节度。本渤海城。统和十七年,迁兀惹户,置刺史于鸭子、
    混同二水之间,后升。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
    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
    保宁七年军将燕颇叛,府废。开泰九年,迁城于东北,以宗州、檀州汉户一千复
    置。统州五、县三:
    黄龙县。本渤海长平县,并富利、佐慕、肃慎置。
    迁民县。本渤海永宁县,并丰水、扶罗置。
    永平县。渤海置。
    益州,观察。属黄龙府。统县一:静远县。
    安远州,怀义军,刺史。属黄龙府。
    威州,武宁军,刺史。属黄龙府。
    清州,建宁军,刺史。属黄龙府。
    壅州,刺史。属黄龙府。
    湖州,兴利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长庆县。
    渤州,清化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贡珍县。渤海置。
    郢州,彰圣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延庆县。
    铜州,广利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兵马司。统县一:
    析木县。本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初隶东京,后来属。
    涑州,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南兵马司。
    率宾府,刺史。故率宾国地。
    定理府,刺史。故挹娄国地。
    铁利府,刺史。故铁利国地。
    安定府。
    长岭府。
    镇海府,防御。兵事隶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一:
    平南县。
    冀州,防御。圣宗建,升永安军。
    东州。以渤海户置。
    尚州。以渤海户置。
    吉州,福昌军,刺史。
    麓州,下,刺史。渤海置。
    荆州,刺史。
    懿州,宁昌军,节度。太平三年越国公主以媵臣户置。初曰庆懿军,更曰广
    顺军,隶上京。清宁七年宣懿皇后进入,改今名。统县二:
    宁昌县。本平阳县。
    顺安县。
    媵州,昌永军,刺史。
    顺化城,向义军,下,刺史。开泰三年以汉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
    宁州,观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渤海降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
    县一:
    新安县。
    衍州,安广军,防御。以汉户置。初刺史,后升军。兵事属东京统军司。统
    县一:
    宜丰县。
    连州,德昌军,刺史,以汉户置。兵事属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安民县。
    归州,观察。太祖平渤海,以降户置,后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所俘
    渤海户复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一:
    归胜县。
    苏州,安复军,节度。本高丽南苏,兴宗置州。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
    二:
    来苏县。
    怀化县。
    复州,怀德军,节度。兴宗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二:
    永宁县。
    德胜县。
    肃州,信陵军,刺史。重熙十年州民亡入女直,取之复置。兵事隶北女直兵
    马司。统县一:
    清安县。
    安州,刺史。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
    荣州。
    率州。
    荷州。
    源州。
    渤海州。
    宁江州,混同军,观察。清宁中置。初防御,从升。兵事属东北统军司。统
    县一:
    混同县。
    河州,德化军。置军器坊。
    祥州,瑞圣军,节度。兴宗以铁骊户置。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统县一:
    怀德县。
    卷三十九 志第九
    ◎地理志三
    中京道
    中京大定府,虞为营州,夏属冀州,周在幽州之分。秦郡天下,是为辽西。
    汉为新安平县。汉末步奚居之,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魏武北
    征,纵兵大战,降者一十余万,去之松漠。其后拓拔氏乘辽建牙于此,当饶乐河
    水之南,温渝河水之北。唐太宗伐高丽,驻跸于此。部帅苏支从征有功,奚长可
    度率众内附,为置饶乐都督府。咸通以后,契丹始大,奚族不敢复抗。太祖建国,
    举族臣属。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
    择良工于燕、蓟,董役二岁,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
    统和二十四年,五帐院进故奚王牙帐地。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
    府曰大定。皇城中有祖庙,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城池湫湿,多凿井泄之,人
    以不便。大同驿以待宋使,朝天馆待新罗使,来宾馆待夏使。有七金山、马盂山、
    双山、松山、土河。统州十、县九:
    大定县。白霫故地。以诸国俘户居之。
    长兴县。本汉宾从县。以诸部人居之。
    富庶县。本汉新安平地,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劝农县。本汉宾从县地。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文定县。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升平县。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归化县。本汉柳城县地。
    神水县。本汉徒河县地。开泰二年置。
    金源县。本唐青山县境。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恩州,怀德军,下,刺史。本汉新安平县地。太宗建州。开泰中,以渤海户
    实之。初隶永兴宫,后属中京。统县一:
    恩化县。开泰中渤海人户置。
    惠州,惠和军,中,刺史。本唐归义州地。太祖俘汉民数百户兔鹿山下,创
    城居之,置州。属中京,统县一:
    惠和县。圣宗迁上京惠州民,括诸宫院落帐户置。
    高州,观察。唐信州之地。万岁通天元年,以契丹室活部置。开泰中,圣宗
    伐高丽,以俘户置高州。有平顶山、滦河。属中京。统县一:
    三韩县,辰韩为扶余,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
    三国之遗人置县。户五千。
    武安州,观察。唐沃州地。太祖俘民居木叶山下,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
    城。复以辽西户益之,更曰新州。统和八年改今名。初刺史,后升。有黄柏岭、
    袅罗水、个没里水。属中京。统县一:
    沃野县。
    利州,中、观察。本中京阜俗县。统和二十六年置刺史州,开泰元年升。属
    中京。统县一:
    阜俗县。唐末,契丹渐炽,役使奚人,迁居琵琶川。统和四年置县。初隶彰
    愍宫,更隶中京。后置州,仍属中京。
    榆州,高平军,下,刺史。本汉临渝县地。后隶右北平骊城县。唐载初二年,
    析慎州置黎州,处靺鞨部落,后为奚人所据。太宗南征,横帐解里以所俘镇州民
    置州,开泰中没入。属中京。统县二:
    和众县。本新黎县地。
    永和县。本汉昌城县地。统和二十二年置。
    泽州,广济军,下,刺史。本汉土垠县地。太祖俘蔚州民,立寨居之,采炼
    陷河银冶。隶中京留守司。开泰中置泽州。有松亭关、神山、九宫岭、石子岭、
    泺河、撒河。属中京。统县二:
    神山县。神山在西南。
    滦河县。本汉徐无县地。属永兴宫。
    北安州,兴化军,上,刺史。本汉女祁县地,属上谷郡。晋为冯跋所据。唐
    为奚王府西省地。圣宗以汉户置北安州。属中京。统县一:
    兴化县。本汉且居县地。
    潭州,广润军,下,刺史。本中京之龙山县,开泰中置州,仍属中京。统县
    一:
    龙山县。本汉交黎县地。开泰二年以习家寨置。
    松山州,胜安地,下,刺史。开泰中置。统和八年省,复置。属中京。统县
    一:
    松山县。本汉文成县地。边松漠,商贾会冲。开泰二年置县。有松山川。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门,至望京馆。五十里至顺州。七十里至
    檀州,渐入山。五十里至金沟馆。将至馆,川原平旷,谓之金沟淀。自此入山,
    诘曲登陟,无复里堠,但以马行记日,约其里数。九十里至古北口,两傍峻崖,
    仅容车轨。又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偏
    枪岭,四十里至如来馆。过乌泺河,东有滦州,又过摸斗岭,一名渡云岭,芹菜
    岭,七十里至柳河馆。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东南行五十里至牛
    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过虾蟆岭,九十里至铁桨馆。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
    七十里至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城垣卑小,方圆才四
    里许。门但重屋,无筑阇之制。南门曰朱夏,门内通步廊,多坊门。又有市楼四:
    曰天方、大衢、通闤、望阙。次至大同馆。其门正北曰阳德、阊阖。城内西南隅
    冈上有寺。城南有园圃,宴射之所。自过古北口,居人草庵板屋,耕种,但无桑
    柘;所种皆从垅上,虞吹沙所壅。山中长松郁然,深谷中时见畜牧牛马橐驼,多
    青羊黄豕。
    成州,兴府军,节度。晋国长公主以媵户置,军曰长庆,隶上京。复改军名。
    统县一:
    同昌县。
    兴中府。本霸州彰武军,节度。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慕容皝以柳城之北,
    龙山之南,福德之地,乃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遂迁都,号曰和龙
    宫。慕容垂复居焉,后为北跋所灭。元魏取为辽西郡。隋平高保宁,置营州。炀
    帝废州置柳城郡。唐武德初改营州总管府,寻为都督府。万岁通天中,陷李万荣。
    神龙初,移府幽州。开元四年,复治柳城。八年,西徙渔阳。十年,还柳城。后
    为奚所据。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将建城,命韩知方择其处。乃完葺柳城,号霸州
    彰武军,节度。统和中,制置建、霸、宜、锦、白川等五州。寻落制置,隶积庆
    宫。后属兴圣宫。重熙十年升兴中府。有大华山、小华山、香高山、麝香崖,天
    授皇帝刻石在焉,驻龙峪、神射泉、小灵河。统州二、县四:
    兴中县。本汉柳城县地。太祖掠汉民居此,建霸城县。重熙中置府,更名。
    营丘县。析霸城置。
    象雷县。开泰二年以麦务川置。初隶中京。后属。
    闾山县。本汉且虑县。开泰二年以罗家军置。隶中京,后属。
    安德州,化平军,下,刺史。以霸州安德县置,来属。统县一:安德县。统
    和八年析霸城东南龙山徒河境户置。初隶乾州,更属霸州,置州来属。
    黔州,阜昌军,下,刺史。本汉辽西郡地。太祖平渤海,以所俘户居之,隶
    黑水河提辖司。安帝置州,析宜、霸二州汉户益之。初隶永兴宫,更隶中京,后
    置府,来属。统县一:盛吉县。太祖平渤海,俘兴州盛吉县民来居,因置县。
    宜州,崇义军,上,节度。本辽西累县地。东丹王每秋畋于此。兴宗以定州
    俘户建州。有坟山,松柏连亘百余里,禁樵采,浚河,累石为堤。隶积庆宫。统
    县二:
    弘政县。世宗以定州俘户置。民工织纴,多技巧。
    闻义县。世宗置。初隶海北州,后来属。
    锦州,临海军,中,节度。本汉辽东无虑县。慕容皝置西乐县。太祖以汉俘
    建州。有大胡僧山、小胡僧山、大查牙山、小查牙山、淘河岛。隶弘义宫。统州
    一、县二:
    永乐县。
    安昌县。岩州,保肃军,下,刺史。本汉海阳县地。太祖平渤海,迁汉户杂
    居兴州境,圣宗于此建城焉。隶弘义宫,来属。统县一:兴城县。
    川州,长宁军,中,节度。本唐青山州地。太祖弟明王安端置。会同三年,
    诏为白川州。安端子察割以大逆诛,没入,省曰川州。初隶崇德宫,统和中属文
    忠王府。统县三:
    弘理县。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户置。
    咸康县。
    宜民县。统和中置。
    建州,保静军,上,节度。唐武德中,置昌乐县。太祖完葺故垒,置州。汉
    乾祐元年,故石晋太后诣世宗,求于汉城侧耕垦自赡。许于建州南四十里给地五
    十顷,营构房室,创立宗庙。州在灵河之南,屡遭水害,圣宗迁于河北康崇州故
    城。初名武宁军,隶永兴宫,后属敦睦宫。统县二:
    永霸县。
    永康县。本唐昌黎县地。
    来州,归德军,下,节度。圣宗以女直五部岁饥来归,置州居之。初刺史,
    后升。隶永兴宫。有三州山、六州山、五脂山。统州二、县一:
    来宾县。本唐来远县地。
    隰州,平海军,下,刺史。慕容皝置集宁县。圣宗括帐户迁信州,大雪不能
    进,建城于此,置焉。隶兴圣宫,来属。统县一:海浜县。本汉县。濒海,地多
    碱卤,置盐场于此。
    迁州,兴善军,下,刺史。本汉阳乐县地。圣宗平大延琳,迁归州民置,来
    属。有箭笴山。统县一:迁民县。
    润州,海阳军,下,刺史。圣宗平大延琳,迁宁州之民居此,置州。统县一:
    海阳县。本汉阳乐县地,迁润州,本东京城内渤海民户,因叛,移于此。
    卷四十 志第十
    ◎地理志四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本古冀州之地。高阳氏谓之幽陵,陶唐曰幽都,有虞析为幽州。
    商并幽于冀。周分并为幽。《职方》,东北幽州,山镇医巫闾,泽数貘养,川河、
    泲,浸淄、时。其利鱼、盐,其畜马、牛、豕,其谷黍、稷、稻。武王封太保姡
    于燕。秦以其地为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汉为燕国,历封臧荼、
    卢绾、刘建、刘泽、刘旦,尝置涿郡广阳国。后汉为广平国广阳郡,或合于上谷,
    复置幽州。后周置燕及范阳郡,陏为幽州总管。唐置大都督府,改范阳节度使。
    安禄山、史思明、李怀山、朱滔、刘怦、刘济,相继割据。刘总归唐。至张仲武、
    张允仲,以正得民。刘仁恭父子僣争,遂入五代。自唐而晋,高祖以辽有援立之
    劳,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献。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
    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
    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通天、拱辰。大内在西南隅。皇
    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殿二,东曰宣和,南曰大内。内门曰宣教,改元和;外三
    门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万春,右掖改千秋。门有楼阁,球场在其南,东
    为永平馆。皇城西门曰显西,设而不开;北曰子北。西城巅有凉殿,东北隅有燕
    角楼。坊市、廨舍、寺观,盖不胜书。其外,有居庸、松亭、榆林之关。古北之
    口,桑乾河、高梁河、石子河、大安山、燕山,中有瑶屿。府曰幽都,军号卢龙,
    开泰元年落军额。统州六、县十一:
    析津县。本晋蓟县,改蓟北县,开泰元年更今名。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
    故名。户二万。
    宛平县。本晋幽都县,开泰元年改今名。户二万二千。
    昌平县。本汉军都县,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元魏置东燕州、平昌郡及
    昌平县。郡废,县隶幽州。在京北九十里。户七千。
    良乡县。燕为中都县,汉改良乡县,旧属涿郡,北齐天保七年省入蓟县,武
    平六年复置。唐圣历元年改固节镇,神龙元年复为良乡县,刘守光徙治此。在南
    京六十里。户七千。
    潞县。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唐武德二年置元州,贞观元年州废,复为县。
    有潞水。在京东六十里。户六千。
    安次县。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唐武德四年徙置东南五十里石梁城,贞观八
    年又徙今县西五里常道城,开元二十三年又徙耿就桥行市南。在京南一百二十里。
    户一万二千。
    永清县。本汉益昌县,隋置通泽县,唐置武隆县,改会昌,天宝初为永清县。
    在京南一百五十里。户五千。
    武清县。前汉雍奴县,属渔阳郡。《水经注》,雍奴者,数泽之名,四面有
    水曰雍,不流曰奴。唐天宝初改武清。在京东南一百五十里。户一万。
    香河县。本武清孙村。辽于新仓置榷盐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三河、潞
    三县户置。在京东南一百二十里。户七千。
    玉河县。本泉山地。刘仁恭于大安山创宫观,师炼丹羽化之术于方士王若讷,
    因割蓟县分置,以供给之。在京西四十里。户一千。
    漷阴县。本汉泉山之霍村镇。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
    故漷阴镇,后改为县。在京东南九十里。延芳淀方数百里,春时鹅鹜所聚,夏
    秋多菱芡。国主春猎,卫士皆衣墨绿,各持连鎚、鹰食、刺鹅锥,列水次,相
    去五七步。上风击鼓,惊鹅稍离水面。国主亲放海东青鹘擒之。鹅坠,恐鹘力不
    胜,在列者以佩锥刺鹅,急取其腊饲鹘。得头鹅者,例赏银绢。国主、皇族、群
    臣各有分地。户五千。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自雄州白沟驿渡河,四十里至新城县,古督亢亭
    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北渡范水、刘李河,六十里至良乡县。渡卢沟河,六十
    里至幽州,号燕京。子城就罗郭西南为之。正南曰启夏门,内有元和殿,东门曰
    宣和。城中坊杲杂新ァS秀芍宜拢咎铺谖髁烧笸鼋克欤挥钟锌┧拢
    魏王耶律汉宁造。皆遣朝使游观。南门外有于越王廨,为宴集之所。门外永平馆,
    旧名碣石馆,清和后易之。南即桑乾河。
    顺州,归化军,中,刺史。秦上谷,汉范阳,北齐归德郡境。隋开皇中,粟
    末靺鞨与高丽战不胜,厥稽部长突地稽率八部胜兵数千人,自扶余城西北举落内
    附,置顺州以处之。唐武德初改燕州,会昌中改归顺州,唐末仍为顺州。有温渝
    河,白遂河;曹王山,曹操尝驻军于此,黍谷山,邹衍吹律之地,南有齐长城。
    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辽建凉殿,春赏花,夏纳凉。初军曰归宁,后更名。
    统县一:
    怀柔县。唐贞观六年置,治五柳城,改顺义县。开元四年置松漠府弹汗州。
    开宝元年改归化郡。乾元元年复今名。户五千。
    檀州,武威军,下,刺史。本燕渔阳郡地,汉为白檀县。《魏书》:曹公历
    白檀,破乌丸于柳城。《续汉书》:白檀在右北平。元魏创密云郡,兼置安州。
    后周改为元州。隋开皇十八年割燕乐、密云二县置檀州。唐天宝元年改密云郡,
    乾元元年复为檀州。辽加今军号。有桑溪、鲍丘山、桃花山、螺山。统县二:
    密云县。本汉白檀县,后汉以居斤奚。元魏置密云郡,领白檀、要阳、密云
    三县。高齐废郡及二县,来属。户五千。
    行唐县。本定州行唐县。太祖掠定州,破行唐,尽驱其民,北至檀州,择旷
    土居之,凡置十寨,仍名行唐县。隶彰愍宫。户三千。
    涿州,永泰军,上,刺史。汉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魏文帝改范阳郡,晋为
    范阳国,元魏复为郡。隋开皇二年罢郡,属幽州,大业三年以幽州为涿郡,唐武
    德元年郡废,为涿县,七年改范阳县,大历四年置涿州。石晋以归太宗。有大房
    山、六聘山、涿水、楼桑河、横沟河、礼逊河、祁沟河。统县四:
    范阳县。本汉涿县。唐武德中,改范阳县。有涿水、范水。户一万。
    固安县。本汉方城县,先属广阳国。隋开皇九年,自易州涞水县移置,属幽
    州,取汉故安县名。唐武德四年属北义州,徙治章信堡。贞观二年义州废,移今
    治,复属幽州。在州东南九十里。户一万。
    新城县。本汉新昌县。唐大历四年析固安县置,后省。后唐天成四年复析范
    阳县置,在州南六十里。户一万。
    归义县。本汉易县地。齐并入啵亍L莆涞挛迥曛帽币逯荩莘希粗孟
    来属。民居在巨马河南,侨治新城。户四千。
    易州,高阳军,上,刺史。汉为易、故安二县地。隋置易州,隋末为上谷郡。
    唐武德四年复易州。天宝元年仍上谷郡。乾元元年又改易州。五代隶定州节度使。
    会同九年,孙方简以其地来附。应历九年,为周世宗所取,后属宋。统和七年,
    攻克之,升高阳军。有易水、涞水、狼山、太宁山、白马山。统县三:
    易县。本汉县,故城在今县东南六十里。齐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六年,于
    故安城西北隅置县,即今县治也。户二万五千。
    涞水县。本汉道县,今县北一里故道城是也。元魏移于故城南,即今县置。
    周大象二年省。隋开皇十八年改涞水县。在州东四十里。有涞水。户二万七
    千。
    容城县。本汉县,先属涿郡,故城在雄州西南。唐武德五年属北义州。贞观
    元年还本属。圣历二年改全忠县。天宝元年复名容城县。在州东八十里。户民皆
    居巨马河南,侨治涿州新城县。户五千。
    蓟州,尚武军,上,刺史。秦渔阳、右北平二郡地。隋开皇中徙治玄州总管
    府,炀帝改渔阳郡。唐武德元年废入幽州,开元十八年分立蓟州。统县三:
    渔阳县。本汉县,属渔阳郡。晋省,复置。元魏省。唐属幽州,开元十八年
    置蓟州。有鲍丘水。户四千。
    三河县。本汉临朐县地,唐开元四年析潞州置。户三千。
    玉田县。本春秋无终子国。汉置无终县,属右北平郡。元魏属渔阳郡治,省,
    唐武德二年复置。贞观初省,乾封中复置。万岁通天元年更名玉田,属营州。开
    元四年还属幽州。八年属营州。十一年又属幽州。十八年来属。《搜神记》:
    “雍伯,洛阳人,性孝,父母没,葬无终山。山高八十里,上无水,雍伯置饮。
    人有就饮者,与石一斗,种生玉,因名玉田。”户三千。
    景州,清安军,下,刺史。本蓟州遵化县,重熙中置。户三千。遵化县,本
    唐平州买马监,为县来属。
    平州,辽兴军,上,节度。商为孤竹国,春秋山戎国。秦为辽西、右北平二
    郡地,汉因之。汉末,公孙度据有,传子康、孙渊,入魏。隋开皇中改平州,大
    业初复为郡。唐武德初改州,天宝元年仍北平郡。后唐复为平州。太祖天赞二年
    取之,以定州俘户错置其地。统州二,县三:
    卢龙县。本肥如国。春秋晋灭肥,肥子奔燕,受封于此。汉、晋属辽西郡。
    元魏为郡治,兼立平州。北齐属北平郡。隋开皇中,省肥如,入新置。十八年,
    改新昌曰卢龙。唐为平州,后因之。户七千。
    安喜县。本汉令支县地,久废。太祖以定州安喜县俘户置。在州东北六十里。
    户五千。
    望都县。本汉海阳县,久废。太祖以定州望都县俘户置。有海阳山。县在州
    南三十里,户三千。
    滦州,永安军,中,刺史。本古黄洛城。滦河环绕,在卢龙山南。齐桓公伐
    山戎,见山神俞皃,即此。秦为右北平。汉为石城县,后名海阳县。汉末为公孙
    度所有。晋以后属辽西。石晋割地,在平州之境。太祖以俘户置。滦州负山带河,
    为朔汉形胜之地。有扶苏泉,甚甘美,秦太子扶苏北筑长城尝驻此;临榆山,峰
    峦崛起,高千余仞,下临渝河。统县三:义丰县。本黄洛故城。黄洛水北出卢龙
    山,南流入于濡水。汉属辽西郡,久废。唐季入契丹,世宗置县。户四千。马城
    县。本卢龙县地。唐开元二十八年析置县,以通水运。东北有千金冶,东有茂乡
    镇。辽割隶滦州。在州西南四十里。户三千。石城县。汉置,属右北平郡,久废。
    唐贞观中于此置临渝县,万岁通天元年改石城县,在滦州南三十里,唐仪凤石刻
    在焉。今县又在其南五十里,辽徙置以就盐官。户三千。
    营州,邻海军,下,刺史。本商孤竹国。秦属辽西郡。汉为昌黎郡。前燕慕
    容皝徙都于此。元魏立营州,领昌黎、建德、辽东、乐浪、冀阳、营丘六郡。后
    周为高宝宁所据。隋开皇置州,大业改辽西郡。唐武德元年改营州,万岁通天元
    年始入契丹。圣历二年侨治渔阳。开元五年还治柳城。天宝元年改曰柳城郡。后
    唐复为营州。太祖以居定州俘户。统县一:广宁县。汉柳城县,属辽西郡。东北
    与奚、契丹接境。万岁通天元年,入契丹李万荣。神龙元年移幽州界。开元四年
    复旧地。辽改今名。户三千。
    卷四十一 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西京道
    西京大同府,陶唐冀州之域。虞分并州。夏复属冀州。周《职方》,正北曰
    并州。战国属赵,武灵王始置云中郡。秦属代王国,后为平城县。魏属新兴郡。
    晋仍属雁门。刘琨表封猗卢为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于此遂建都邑。孝文帝改
    为司州牧,置代尹,迁都洛邑,改万年,又置恒州。高齐文宣帝废州为恒安镇,
    今谓之东城,寻复恒州。周复恒安镇,改朔州。隋仍为镇。唐武德四年置北恒州,
    七年废。贞观十四年,移云中定襄县于此。永淳元年,默啜为民患,移民朔州。
    开元十八年,置云州。天宝元年,改云中郡。乾元元年曰云州。乾符三年,大同
    军节度使李国昌子克用为云中守捉使,杀防御使,据州以闻。僖宗赦克用,以国
    昌为大同军防御使,不受命。广明元年,李琢攻国昌,国昌兵败,与克用奔北地。
    黄巢入京师,诏发代北军,寻赦国昌,使讨贼。克用率三万五千骑而南,收京师
    功第一,国昌封陇西郡王。国昌卒,克用取云州。既而所向失利,乃卑词厚礼,
    与太祖会于云州之东城,谋大举兵攻梁,不果。克用子存勖灭梁,是为唐庄宗。
    同光三年,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使。晋高祖代唐,以契丹有援立功,割山前、
    代北地为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