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裂日-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大汉军队的英勇作战,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城墙上四处飘扬。各突击部队打破城垣后,立即向纵深发展,与敌展开巷战。此时已形成摧枯拉朽之势,捷报频传,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向四平市日军警备司令部接近。日第五常备师团长坂垣征四郎中将切腹自杀。
连接东北铁路线的重要据点四平,胜利解放。
“报告司令官阁下,沈阳到长春的主要铁路交通要道已经被大汉人攻占。”烟俊大将的副官神色黯然地报告,“四平警备司令官坂垣中将切腹尽忠了。”
烟俊大将冷汗直冒:“这样一来,长春岂不是直接暴露在敌人坦克的攻击下?”他被失败和耻辱气昏了,并没有意识到日军大本营对他的不满。
“司令官阁下,大本营电话。”
就在烟俊大将心绪不宁的时候,大本营的电话来了。
“烟俊司令官,大汉人宣布的我军本土第五常备师团在四平被围歼的情况,是否属实?”电话那头是大本营日本陆军总司令德川大将。
“是的,您的消息非常正确。”烟俊大将说道。
“那就请您立即返回大本营。”德川大将说道。
于是,关东军总司令烟俊六大将便被大本营逮捕了,接下来就是审判、枪决,速度之快,令人砸舌。他成了关东军在满洲失败的替罪羊。
回大本营述职的梅津大将重新被任命为关东军总司令。他回到哈尔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严明军队纪律,日军部队在他的铁腕下,渐渐摆脱了混乱,有组织的反击开始进一步加强了。日军按照部署,对大汉军队还不是稳固的防线实施反突击,于9月10日撕破了大汉军队在通辽至四平之间的薄弱防御,沿着招苏台河、辽河的水网地区南下,打开了一条宽30公里的通道,并和昌图、开原一带的日军取得联系。驻沈阳的日军考虑到目前的形势,立即向梅津司令报告请求后撤。这位作战经验丰富的关东军司令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部队的危险处境,同意撤退。可是,东条首相从东京发出严禁后退的命令,日军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大汉军队又把包围圈给封闭起来。
“部队进展得过快,步兵师跟不上装甲师的速度,再加上辽河、招苏台河是水网地区,我军的重装备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优势,所以,日军在这里击中兵力取得突破是必然的。”刘柏正在给方云分析战况。
“我看啊,还是有思想上的原因,这点要下面的黄维他们自己总结。好在沈阳的日军没有动,要不然我们局面就被动了。这是一个教训,坚决不能有第二次。”方云眉头一直没有舒展过。
此时东京日军大本营,东条首相坐如针毡。处死烟俊六大将并没有能够挽救日军在西南前线的失败,他的脸色非常难看。
“报告首相大人,我是梅津,我军的突击部队在辽河、招苏台河水网地区遭到大汉军队东西对进的双重打击,陷入了孤立无援的位置,我军沈阳、锦州的部队有被包围全歼的可能!”
“什么?”东条首相觉得心脏里面的血液都被抽空了,脸色铁青,额头上大颗的汗珠渗出来。
“首相大人,请指示!”
“……给我顶住!”东条首相声嘶力竭地喊道。
9月13日傍晚,大汉帝国军队的进攻取得了很大进展。几天的激战,不但攻占了昌图、康平和铁岭,还使日军突击部队被迫向沈阳撤退,两翼暴露,情况十分危急。关东军参谋长小矶中将梅津司令批准后,亲自飞往东京面见东条首相,请求准予后撤,但东条首相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严令禁止任何形式的后撤。东条首相怒气冲天,命令日军不但守住沈阳,还要对铁岭的大汉人装甲部队实施反突击。小矶中将无可奈何地回到部队。紧接着,在东条首相的亲自过问下,朝鲜的日军增援师团划归大本营陆军总司令德川大将指挥,组成新的西线集团,从朝汉边境向西突击,同时要求长春日军集团南下攻打四平以转移大汉军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A集团军的部分兵力不但要受到沈阳日军的反击,还要受到来自长春日军的夹击,陷入两面作战。
德川大将上任后,发现形势十分危急。战场上态势表明,在辽宁的日军已到了生死关头,只有撤退才能避免被歼。德川大将派参谋长赴东京求见东条首相,这次东条首相根本没露面,而只让总参谋长小笠原上将转达他的指示:协助辽宁日军守住沈阳、锦州及周围地区。
日军在梅津大将和德川大将的指挥下,向A集团军发起了猛烈的反突击,力争再次打通到沈阳的通道,战况异常激烈。在空军的强力掩护下,A集团军顶住了日军的反扑,还获得了不小的战果。
“总统,一旦我军步兵部队到达,战斗的结局就确定无疑了。”孙仲伦高兴地拿着捷报向方云报告。
9月15日,大汉军队展开了包围日军的最后进攻。A集团军的快速兵团猛攻抚顺,而B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则强攻本溪,两部在沈阳外围会合,从而形成对沈阳日军的彻底合围,沈阳、锦州及周围地域的日军被团团包围。
西元1935年9月16日,大汉帝国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开始了。在大汉帝国军队异常猛烈的突击下,日军沈阳、锦州两个集团被分割,首尾不能相顾。坚守锦州的日军四面被围,困在一个半径为25公里的区域内,腹背受敌,到处挨打;日军增援沈阳的突击部队被分割包围,损失惨重。在此情况下,日陆军总司令德川大将只好下令日增援部队突围。统帅增援日军关东军司令梅津大将联想到自己屡次的撤退建议都遭训斥,此时仍心有余悸,他甚至怀疑突围命令的真实性,遂马上与东京进行联系。
9月17日凌晨3点50分,那位曾命令坚决不许后退的东条首相终于同意撤退。然撤退为时已晚,突围命令虽然下达,但大汉帝国军队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而日军官兵毫无突围准备,致使整个日军指挥失灵,陷入一片混乱。17日未进行任何有实际意义的突围,日军又把自己向死亡的悬崖推进了一步。
9月18日,也就是突围命令下达第2天,日军集中了强大的兵力和火炮,向夹在沈阳、锦州日军之间的大汉帝国军队的步兵阵地发动了第一次突围。两边日军对向而进,鬼子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高喊着口号冲向大汉军队防守的阵地。面对着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大汉帝国的部队很快陷入危急。而恰在此时,B集团军的增援部队赶到,打退了日军的冲锋,第一次突围失败了。
同一天,在大汉军队的第四步兵师和第十七步兵师的阵地,双方也展幵了激烈的突围与反突围战斗,日军出动了1个骑兵师团、2个常备师团、2各独立旅团和铁甲大队的优势兵力向外突围,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包围圈。但是,在这两个步兵师后面的大汉帝国国防军第2军又组成了新的包围圈。
战斗更加激烈,战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杀人场,到处是人和牲畜的尸体,各种武器装备横七竖八地遍布在战场上,大炮变成了一堆堆废铁,军车凌乱地躺在田野上,战死的士兵被烧成了黑色的木炭,歪斜地挂在车门上,被炮火烧光了叶子的树枝上,到处挂着残缺的肢体,山上地面鲜血横流。一批又一批鬼子士兵密集地、成群地发起冲锋,无数寒光闪闪的刺刀举在胸前,一往无前地进攻。然而,他们被严阵以待的大汉军队的枪炮击倒。直到最后,广阔的田野上堆满了鬼子的尸体,呈现出一片黄褐色。
9月19日,日军又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突围,曾一度将大汉军队阵地打开一个缺口,但不久又被大汉军队的反突击所击败。至此,日军再无力进行有效的突围攻击,包围圈内的鬼子士兵劫数已定。同一天,日军驻锦州警备司令官兼关东军副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在指挥突围战斗中被击毙。
为了接应被围困的日军突围,德川大将的西线集团先后出动了几个师团的兵力,从包围圈外向内进攻,力图挽救辽宁日军全军被歼的命运。但在丹东、宽甸遇到了B集团军的坚固防守,始终未能成功,使被围日军失去了最后一线希望。
19日,日军大本营下令放弃沈阳、锦州,全体日军全力向东突围,意图逃进朝鲜。但是,锦州、沈阳日军分别遭到了A、B两个集团军的联合打击。在A、B集团军的猛烈攻击下,日军放弃了城防要塞和外围工事,炸毁了河上的桥梁,退向锦州、沈阳城内。这样日军的庞大部队陷入包围之中,在既无燃料又无弹药的情况下,整队整队的鬼子端起刺刀,向大汉军队的坦克大炮和机枪发起密集冲锋,结果成千成千的鬼子被打死。扩音机把东条首相激励人心的讲话传遍整个战场,许多鬼子士兵阵亡时耳边仍索绕着他尖利的声音。
鬼子虽然毫无希望,但仍凶猛顽强地战斗着,甚至只要能挨近大汉帝国军队的士兵,就用拳头、靴子和牙齿来对付他们,毕竟这些鬼子全是关东军和日本土师团最精锐的部队,绝对不会轻易投降。这场触目惊心的厮杀持续了五天五夜,到9月25日 ,一切归于平息,锦州、沈阳就在这场举世罕闻的最大规模的歼灭战中陷落。
辽宁会战,侵略大汉帝国的日军精锐师团被彻底歼灭,长春的关东军和朝鲜的西线集团受到重创。近50多万鬼子将士除阵亡者外,有30万人成了战俘,大批武器装备被缴获。这些恶行累累的鬼子战俘将全部被押往集中营,他们将面临着极为悲惨的命运。在那里,他们不是被屠杀,就是被冻饿而死,被奴役而死。
辽宁防御战役严重失利,使整个东北战场的态势更加不利于日军。大汉军队占领辽宁后,已经是把日军西南前线和纵深防御全部破坏、占领,东北门户洞开,哈尔滨受到严重威胁。更重要的是,日军在东北的军事主要力量损失殆尽,还被切断了和朝鲜的陆地联系,残留在满洲的部队彻底成了孤军,等待他们的又将是第二个更大范围的围歼战。A、B集团军虽然不是百战百胜,但还是顺利地完成了“迅雷”计划第二阶段的任务。
挟着辽宁大捷的胜利,A集团军和B集团军向两把铁钳攻向长春、哈尔滨。辽宁战役的惨败,不但打击了日军大本营的信心,更让东北日军的防线出现了不可以弥补的缺口。大汉帝国战时司令部决定对哈尔滨、长春进行决定性打击,要在冬季来临前一举解放东北全境。
梅津司令官非常清楚大汉军队的意图,为了让部队尽快从辽宁战役的失利阴影中走出来,他几乎是每天斗亲自带领参谋人员下到部队区看望士兵、勘查地形,主持制定哈尔滨的城防计划。考虑到日军兵力已经残缺,不可能再有能力守卫两个坚城,只好放弃长春,尽全力固守哈尔滨。并把围剿东北独立师的三个守备师团抽调了一个回来加强哈尔滨的防御。同时,在哈尔滨征召壮丁,编成预备旅团作经常守备。他是希望能够把战事拖进冬天,等下雪了,就好办了。
随着大汉军队日益逼近哈尔滨,梅津司令采取了各种应急措施:为了扫清射界,不顾百姓的死活,清除了外围防御阵地的树林、房屋,造成哈尔滨城外一公里的地方成了真空地带,并在这一带布下几万颗地雷。梅津司令是想凭着哈尔滨坚固的城池和碉堡阵地,充足的弹药器材,在这里坚守。可是,志在必得的方云会让他如愿吗?
西元1935年10月16日早晨,慢慢升起的太阳出现在东方,蒙蒙的晨雾渐渐散去了。哈尔滨前线指挥部里,前线总司令陆杰飞上将正在低头看表,还有三分钟就是十点正了,也就是部队总攻的时间。
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大汉帝国的空军轰炸机遮天蔽日地飞了过来,开始对哈尔滨外围实施轰炸,巨大的爆炸声让陆杰飞斗感觉到脚下的土地在微微颤抖。十点正,陆杰飞在飞机的轰鸣声中大声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围在哈尔滨四周的2000多门火炮同时开火,爆炸声如天崩地裂,山呼海啸。哈尔滨城头到处是火光,到处是硝烟,鬼子的城垣、碉堡,在火光与硝烟中破裂、坍塌,铁丝网、鹿砦纷纷飞向半空,雷场的地雷也纷纷爆炸。
炮火把哈尔滨的城墙多处打开,30米-50米的突破口随处可见。经过多次攻坚战的磨练,炮兵部队已经非常熟练攻击城垣的方法。随着炮火向城内延续,突击部队冒着枪林弹雨冲向突破口,不到半个小时,登城部队已经是把红旗插上了哈尔滨的城墙上,更多的英勇士兵们涌进了哈尔滨城内,分头攻击,与鬼子进行激烈的巷战……
激烈地战斗进行了一天一夜,古老的哈尔滨城市正承受着浴火重生的阵痛。日军地下指挥部里,梅津司令刚刚和东条首相通电话。他报告说:“……第一,第二道防线已经被敌军突破,巷战已经发展到了市中心,看来核心阵地也没有办法固守了……”然后,他向首相请示,东条告诉他:“要顶住!顶住就有办法!”梅津和东条,谁抖没有想到战事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顶住?梅津放下电话后,看看乱七八糟的指挥部和惊惶的军官们,沮丧无力地坐到椅子上。这时候,外面的枪声一阵紧似一阵,应该是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了。梅津从腰间拔出手枪,对着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
10月18日,哈尔滨解放!全东北解放!
第五卷 第八章
“欢迎!我代表我们伟大的领袖方主席热烈欢迎贵国军事观察团的到来。希望贵团的到来将为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增添新的篇章。”在帝都南京的机场,大汉帝国副参谋总长刘柏将军带着一干随行人员,欢迎刚刚走下飞机的德国军事观察团。
“非常荣幸。在这里,我代表我们的元首希特勒向贵国总统表示感谢,愿德国和大汉帝国的友谊永远保持。另外,我对我在有生之年能够来到这个美丽神秘的东方古国,感到非常高兴。”德国军事观察团团长曼施泰因将军微笑着回答。尽管长途飞行有点疲惫,但是他还是保持了德国军人的严谨作风。
简短的欢迎仪式过后,车队把德国军事观察团送往大汉帝国军方为他们准备好的休息地。
“刘将军,我对贵国反击日本人的军事行动非常感兴趣,能不能透露一点最新消息让我知道。”坐在舒适的汽车后座上,曼施泰因通过翻译向刘柏提出了心中的问题。
“曼施泰因将军,大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现在东北已经解放了,日本侵略者已经被我们英勇的士兵给消灭了。具体的战事简报,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到达住地后,可以随时取阅。这也是我们之间要交流的内容之一。”刘柏推推黑边眼镜,回答道。
“哦,我的上帝。这么说来,我们是错过了最精彩的环节了。真是不可思议。你们是怎么办到的?我来之前还和凯瑟林将军打赌,说你们不可能在圣诞节之前解决东北问题,看来我猜错了。”曼施泰因有点吃惊地说道。
车内飘起了爽朗的笑声。
彩凤一边快步走着,一边不停地回头观望,娇好的脸庞上是一片惨白,身上薄薄的旗袍已经是被身体渗出的汗水湿透了,粘粘的贴在皮肤上,非常不舒服。
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炎夏的清晨,彩凤和平常一样,来到了接头地点,准备把自己新弄来的情报转交给上线,却看见了令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她的上线被几名大汉帝国的特工摁在地上。她的脸一下就白了,马上离开,想到一个备用的联络站。当她赶到联络站―――一家不起眼的米铺的时候,米铺门口正停着两辆囚车。就这一瞬间,她明白了自己的上线全部被破坏了,一时间失魂落魄起来。随后,她疾步就往自己居住的地方急赶。
彩凤走得很急,一边打量四周的环境,一边拦了一辆黄包车代步。过了二十多分钟,她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地方,通知了她的贴身丫鬟出事了,要她马上收拾细软,准备逃走,然后就匆匆忙忙把有关情报资料全部烧毁了。两人换好衣服,慌慌张张地离开了住处。
就在两人离开不到半小时,国安局的几名特工到了她们居住的地方,没有见到她们。根据现场痕迹判断,人逃走应该不够一个小时,马上向上级汇报了情况。
彩凤很聪明,不走车站码头,而是到了秦淮河边雇了一艘小船,直接放舟南下苏州了。就这样,彩凤幸运地逃脱了国安局特工的追捕。可是,像她这些喽啰的潜逃,一点都没有影响杜英豪愉快的心情,因为他不但是破获了华东、华北日间谍网,还抓住了号称“东方魔女”的川岛芳子,顺带也抓捕了一批出卖国家利益和日本鬼子勾结的人员。
川岛芳子的被捕在日本军界引起了巨大震动,新闻界更是大肆渲染,掀起轩然大波。
就在东北战役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站错了位置的外蒙不但派出了部队参加东北日军对大汉帝国作战,还借机宣布外蒙独立,成立蒙古国,想取得国际上的承认,这一点,当然为方云所斥责的。郑国栋将军在大金门岛也开始转入了进攻。他得到薛毅将军的第五十六步兵师加强后,郑国栋将军的进攻打得很顺利。在海军潜艇和海军航空兵的有力配合下,于八月中旬攻下大小金门岛。
大汉帝国在东北取得的巨大胜利,不光是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掀起了滔天骇浪,对于日本帝国的失败感到有点不可思意。自然,国内对民族复兴党的支持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要求加入民族复兴党的热血儿女络绎不绝,一时间有点洛阳纸贵的感觉。
大汉帝国在东北发出了通告,敦促东北境内的约有25万日伪残余部队立即放下武器投降,将得到按国际公约优待,否则,将受到毁灭性打击。通告的有效时间为一个月。东北三省缴获的物资和机器设备,让前去接收帝国工业部、农业部等官员眉开眼笑。自日本帝国侵占东北以来,一直把东北当作其发动“大东亚圣战”的基地来建设,日本工业、农业等许多原料、物资抖依赖资源丰富的东北提供,所以在日本人的眼里,东北简直就是他们的天堂,故有“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一说。
随着东北的北大汉帝国收复,给外蒙的分裂分子造成了巨大震撼。原来一直跟在苏联身后摇头摆尾的垃圾们开始慌了,纷纷要求苏联为外蒙的红色事业提供军事支援。东北大规模战事的结束,让方云有机会调整其战略部署。首先,嘉奖了一批作战有功的人员,陆杰飞、黄维均升为大汉帝国陆军元帅。其次,他把A、B集团军司令部撤销,陆杰飞元帅回总参谋部继续担任他的参谋总长,黄维元帅则是调离近卫军,出任帝国国防部长。
对于朝鲜的问题,方云毫不掩饰他的决心,不但要打,而且还要狠狠地打,把鬼子全部赶下海去,让他们全部到海里去喂鱼。对于外交部担心因此引起的外交问题,方云一句话就说完:弱国无外交。为此,方云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弱小的人被一个强壮的邻居给欺负了,他向别人哭诉:“我被欺负了。”别人看他的眼光是不屑的,反而认为那位强壮的邻居做得对。弱小的人于是开始努力了,终于有一天他把欺负自己的邻居给打倒了,也就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但是,部队在进入朝鲜之前,要做好完全准备。
一是要休整,毕竟是连续作战了三个多月。二是要把东北日伪残敌和外蒙给解决好,不要到关键时候拖后退。所以,当前主要问题就是外蒙和东北日伪残敌问题,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就等于是为将来出兵朝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卫国啊,你怎么看眼下我党的局势。”华泽民深邃的目光有点忧虑。
“形势不是很好啊,复兴党现在是气势逼人,如日中天。我们自己原来的很多同志都投靠了他们了。”周卫国明白华泽民的意思,语气不容乐观。
“我是到现在都还不明白,方云为什么会取得成功,而我们就不行呢?”华泽民语气里面有一丝不服气,一丝不甘心。这可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周卫国不说话了。
“和林杰、刘柏和邓平他们联系的怎么样了?”华泽民似乎也明白刚才的问题是有深度的。
“都联系过了,他们好像不是怎么热心,都说现在是大汉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要尽力为国家效忠。而且,现在复兴党政府是民心所向,还是好好工作,多为民族谋点福利为好。”
“难道他们不明白方云现在实施的独裁统治吗?和李飞耘有什么两样?我们党的先进性就是在于反对独裁,把这些欺诈老百姓的吸血虫全部除掉,给人民一个安定的富裕的社会环境。”华泽民有点愤怒了。
“可是,现在百姓的生活比任何一个时期都安定,国家日渐强大,日渐富裕,换着我们在上面,我们自信能够做得比现在更好吗?”周卫国忍不住反驳了一句。
华泽民沉默不语了,因为这是事实。
“泽民兄,我看现在我们应该是放弃党争的时候了,把我们的力量、决心用到国家、民族的建设上,不好是更好吗?”周卫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难道你就看着我们的党这样消亡吗?”华泽民说道,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我们的党没有消亡,我们的党依然存在。只不过我们的党已经是融入了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周卫国说得斩钉截铁,不容怀疑。
美国,白宫。
“霍华德,真是奇迹,方云居然把日本人给打败了。那么,接下来你认为他会进攻朝鲜半岛吗?”罗斯福看完有关大汉帝国的报告后,提出了问题。
“按一般道理来说,应该会,而且应该会把战争打到日本本土。不过,国防部的研究报告显示,大汉帝国军队应该先解决外蒙独立的问题,要不然贸然入朝鲜半岛作战,有一定的风险。”霍华德回答得很干脆。
“这似乎不符合我们得利益,我们在东亚需要得是平衡,而不是出现一个超强的地区大国,大汉帝国和日本之间,应该有某种平衡点。”罗斯福说,“英国朋友已经在暗示他们的不满了,因为随着大汉帝国得强大,英国感到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受到了威胁。”
“总统先生,这似乎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我不认为大汉帝国和日本帝国可以和平相处下去,它们之间应该有一方要毁灭另一方的。”霍华德说道。
“你说得有点道理,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一下英国的反应。再说了,大汉帝国现在已经渐渐脱离我们的控制了,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正在逐渐替代我们的产品。我们当然不希望在远东建立一个不受我们控制的地区强国。我们批准给他们的航母和经济贷款是否已经到位了?”
“按照协议,已经有67%的款项打到了大汉帝国政府的银行户头上,航母编队离开美国已经有五天了。”
“剩下的款项缓一缓,让他们和英国人谈谈,看看会谈的结果,再决定是否发放后面的贷款。”罗斯福说出了决定。
“好吧,我尊重您的决定。”霍华德点了点头。
“朱可夫同志,这里有一份关于外蒙大呼拉尔议长乔巴山同志的信件。他向我们请求援助,以帮助他们,不让共产主义真理的火焰熄灭。他们现在正面临着大汉帝国的军事威胁。”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里面召见了朱可夫。
“斯大林同志,首先我要声明的是,外蒙现在还是大汉帝国的领土,如果我们贸然出兵干涉,是站不住脚的。”朱可夫说道,“而且,新一届的大汉帝国政府对我们伟大的苏联也没有什么挑衅行为,我是不同意对动用军事力量对外蒙进行支援。”
“但是他们这一界新的政府首脑方云对我们苏联政府很有看法,不是说要求归还清帝国时期割让给我们的土地吗?我觉得我们应该给他一点教训。也让一些公然以我们国家为敌人看看我们的实力。”斯大林说。随着形势发展,欧洲战争风云弥漫,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德、意法西斯相呼应,对苏联是虎视眈眈。斯大林对苏联边境地区忧心忡忡,为此,他想找一个机会向世界显示一下苏联的军事力量,以换取宝贵的发展时间。
朱可夫沉默了,他仔细思考斯大林同志的讲话。过了一会儿,他说:“我还是反对,我们远东军区的部队缺少必要的训练,又是在冬季,如果贸然南下作战,会有困难。况且,对手又是刚获取伟大胜利的锐利之师,我们取胜的把握不是很大。”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他首先要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政治上的问题不是他关心的。
这下轮到斯大林沉默了。
“主席,我还是反对在冬季来临的时候,对外蒙用兵。部队在寒冷的冬季作战,补给很困难,最好的时机应该是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陆杰飞对方云提出的外蒙战略计划提出了异议。
“不能这样说,就是应该趁着部队士气旺盛,一鼓作气,解决外蒙问题。到明年春季的时候,好腾出手来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孙仲伦反驳道。
“孙元帅说的是一个方面,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也想看看我军装甲部队在冬季的作战水平如何。在未来的战争里,敌人要是来侵略你,可是不管春夏秋冬的。” 刘柏显然是赞同孙仲伦、方云的意见的。
方云用手指头轻轻地敲着说:“不用争论了,现在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快结束国内的分裂状况,毕竟帝国支持战争的支出一直在增加,已经是差不多到了上限。所以要尽快解决帝国大陆一带的问题,也好让我们腾出时间修复我们残破的经济构架。”他诡异地笑了笑,“这一仗不但要打,而且要把我们最优秀的武器动用上去,给苏联人看看我们的实力。”
方云心底地想法就是通过这一场外蒙之战,把苏联人打醒,不让他们再在我国的北部边疆暗使手脚,以换取恢复和发展的时间。
“不但要打赢,而且还要快,还要通知分裂分子,我们要动手,要在他们有防备的情况下,摧毁他们,打垮他们!这是一场政治意义的战争!我要以叛国罪的罪名处决所有的叛乱分子。”方云的语气非常坚决。
大汉帝国的媒体很快就行动了起来,不断媒体披露独家新闻,不断地透露大汉军队将要进军外蒙等等,这种不把对手放在眼里的作法令人吃惊,让外蒙的分裂分子感到愤怒和屈辱,更让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感到愤怒。
“朱可夫同志,方云简直使不把我们苏联放在眼里!你看看,都是些什么报道!”怒气冲冲的斯大林发火了。望着怒火冲天的斯大林,朱可夫识趣地不说话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我命令远东苏蒙边界的步兵第40、42师进入战争状态,如果大汉军队敢进入外蒙,我们将和大汉军队一战。”斯大林下了命令。
根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