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献帝新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翻了很多资料,个人认为三国志魏书在马腾方面多有误判,或者故意而为之,以马腾这种征战沙场多年的人心中很清楚,全家入许昌必然很危险,整合衣带诏确实有马腾署名的问题来看,应该是马腾有意带儿子进京杀曹操,反被曹操所杀,此时马超留守西凉,马岱押运粮草,所以马超才反曹操。因为时间相隔不远,曹家故意在纪传中将马超造反提前。从蜀书和一些野史来判断马超,应该是个忠孝两全的人,不可能在全家都在许昌的时候造反。无论怎么说,陈寿是魏国官员,在某些方面还是要偏向太祖的。
  马腾也应该是忠于大汉的,马腾字寿成,原是西汉时代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三国志没有说,很多其他资料都很能证明,实际上在东汉,没有很好的名位是很难做官或者镇守一方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正确的),马援传到马肃时,马肃和姜女结婚,生下了儿子马腾。
  马腾心中肯定是有西凉百姓的,他虽有几次造反,不过可以查出来,大多是为了百姓的口粮问题,当时的凉州确实被汉朝官员镇压和欺负的太狠了点。)
  魏延大喜,道:“可待荀大人来了之后,你我上报此事,殿下喜欢俊杰,必定欣喜!”
  待荀攸来到天水,得知此事大喜道:“我当向楚王上奏此事,该封马家世代忠义四字,以表马家为我大汉所作功绩!”
  第四卷 三年扩张 第十一章 会见阎行
  马腾不是呆子,他早看出楚王有意要夺江山,何况本来这江山本就该是他的,按照现在这个态势走下去,他就不愿取少帝而代之,属下魏延、荀攸等大将重臣也肯定不乐意。值此良机送子效力,一可让楚王知道自己衷心,不能在粮草上折扣自己,二是这个“永镇西凉”四个字不是那么好拿的,只有自己马家功劳真的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真正得到“永镇西凉”的封赏,对于自己四个儿子,他还是很有信心的,心中暗笑,楚王啊,待我四个儿子为你打下大半江山,你若是想不封也没有其他办法啊。
  荀攸看了看马超、庞德、马铁,想了片刻,他知道若要封侯还需要楚王亲封,自己虽然可以代楚王行事,但尺度还得拿捏准确,对马腾道:“我虽可代楚王行事,但毕竟是下臣,马将军之功该封侯,我就不能擅自作主,先任马将军为征西将军,任马超为骠翼中郎将,领楚王直属禁卫军骠翼营;任庞德为旋翼中郎将,领楚王直属禁卫军风翼营;任马铁为风翼营中郎将,领直属楚王直属禁卫军骠翼营,不过这三营是我根据楚王欲扩编禁卫军翼军到八营的意思临时扩编的,人马都要从凉州调选,装备、钱粮都是楚王府直接供给,禁卫军只受楚王调动,其次就是我这种楚王幕僚台的参事在外地的,可以临时代王命进行调动。”
  马腾四人大喜,尤其是马腾,本来以为可以抓个镇西将军,结果额外搞了个侯,心中真是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
  魏延已经带人收编楚韩遂的人马,有程银、张横、成宜、杨秋四人在,收编的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六万人马中有三万是精兵,其余皆是临时征召的凉州百姓。
  由于人马过多,就问荀攸该怎么办,荀攸看那三万百姓中多是青年,道:“都收下来,好生训练,陇西无兵,可让他们安置在陇西好生训练。”
  魏延神色有些担忧,道:“按照楚王的命令,各军所辖人马不得超过五万,老实说我镇西军现在过了五万了,还好过的不多,大概也就是多了两千人,我正在进行调整,放出一点差的到这六万人里。”
  荀攸笑道:“将在外吗,多了一万是要治罪的,没有到一万都没有关系,楚王这么说是希望你们练精兵出来,魏将军,以你看是十万这种临时征召的百姓强,还是你练了三年的镇西军强?”
  魏延笑道:“我的镇西军不过两万骑兵,就是这两万骑兵都可对付韩遂这六万人马。若是这种临时征召的百姓,百万也可切如腐木!”
  荀攸笑道:“那将军看来,两万精兵所耗粮草多还是这百万腐木耗的粮草多!”
  魏延大笑道:“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了,养蓄精兵,省钱节粮,战力却反而很高,如今我看天下那些将领都是临时招募百姓和乡勇作战,以我楚军如此精良装备和多年老兵相抗衡,十战九败!”
  荀攸点了点头道:“我观史上所有以少胜多的战列,无不以精兵对杂兵,虽有将领谋略的原因,但精兵强过杂兵才是关键,利用杂兵心态不稳给与痛击!”
  魏延若有所悟,道:“多谢公达提醒,不过牛辅的部队是殿下知道的,可这韩遂的降兵该怎么处理!”
  荀攸道:“我既然在外代大王行事,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以我的意思,直接封个定西军,这个将军定西将军确是个问题,非常时期非常办法,我暂代定西军司马控制局面,由吕布将军随我一起驻守陇西,发展牧场。将军带人马驻扎天水、散关、斜谷关,最重要的还是五丈原。”
  魏延道:“楚王的意思不是不需要五丈原吗?”
  荀攸道:“我仔细查看过了,散关的地势比五丈原好的多,只是城防较差,可调韩遂降兵连夜建好城防,五丈原是长期以来守卫长安必争之地,刘备肯定要夺,而我们也肯定要让他攻一次,让他知道五丈原不是那么容易打的,我们再以五丈原和刘备谈个很不错的条件,把五丈原送出去,而之前我们需要时间修整散关和其他各关隘的城防。”
  魏延笑道:“那我连夜赶回去,让刘备知道镇西军的利害!”
  荀攸笑道:“郭嘉行军打战之才胜我十倍,不必担心。将军当前第一要事就是督促散关的城防修整。”
  魏延思索片刻,他与郭嘉聊了段时候,知道他确实有真才学识,荀攸所言非虚,当即道:“即有郭先生在五丈原,倒也不用担心,我这就去安排休整三关!”说完便离开郡府,抽调人马修整城墙和防御工事。
  吕布埋伏半天只看到几千逃兵不到,呼号一阵杀个精光,又不愿无功而返,带着六千骑兵直扑陇西,谁知道守城将领颇善防守,虽然开始被吕布用飞射偷袭得逞,片刻后又整顿好在城墙上反击。
  吕布带的是骑兵,不愿强攻,想到刘协所说的“见好就收”,立刻带人马离去,又抓了几个逃兵,令他们跑回城中报与守将说天水危险,请守将救援。
  吕布带人守在半道,等了半日也未见守将出来,心中有气,退回天水后与荀攸说到此事,荀攸道“这个将领倒有点难对付!”询问程银守陇西的是何人。
  程银道:“守陇西的阎行,颇懂兵法,韩遂很赏识此人,几次要收他做女婿,那人不愿意,对他因爱生恨,此次出兵本不想带他,后来觉得这个人确实很有本事,就让他据守陇西。”
  荀攸道:“既是如此,该为殿下收罗这个人才。”
  程银喜道:“我与此人素有往来,可领荀大人前往拢西劝降此人。”
  荀攸道:“此人为人如何?”
  程银道:“素爱惜百姓,在陇西郡颇有名望。”
  荀攸大笑:“既然如此,可带我去寻此人。”
  程银带着荀攸到陇西城下,大喝道:“我乃程银,要阎行来见我,我身边的乃是当今楚王的重臣,特来会见阎行。”
  第四卷 三年扩张 第十二章 凉州阎行
  隔了片刻,阎行走上城墙,道:“两军交战,不宜相见,有通敌之嫌!”
  荀攸笑道:“将军此言差矣,我乃大汉子民,将军亦是大汉子民,何来敌我之说。我闻将军爱民,民不分汉、羌,亦不分荆、凉,我王刘协欲以陇西为据点,每年向凉州运送粮食以安定凉州,让百姓丰衣足食,若将军不降,我等为了凉州百姓必然要攻此城,到时双方伤死的据都是百姓,将军如此难道可以算爱民吗?”
  阎行听说这个人楚王身边重臣,楚王名声他也听说了,确实颇具仁义,未受封前几次让京城开仓送粮到凉州,如今坐镇荆州、汉中两大粮地,若要送粮到凉州也是可能的事情,虽然知道楚王要陇西肯定有更多打算,但也顾不了那么多,对凉州百姓来说,粮食就是天,管你谁当皇帝,给老子粮食,老子就认你是皇帝;不给的话,老子就打进京城抢粮食。
  当即令人打开城门,大大咧咧的坐在郡府中接见荀攸和程银。
  荀攸上前通报姓名官职,阎行嘿嘿笑道:“官不小哈,这样吧,多的废话我懒得说,楚王一年给我们多少粮食,给的够了,我带着兄弟们给他打天下。造反不造反的,我们玩得多了,说白了,我们凉州人要粮食,咱们要活下去。”
  程银躲在荀攸身后向阎行竖起大拇指,意思是兄弟你够强悍。
  荀攸笑道:“我荆州之粮可供半壁江山百姓,如何撑不起凉州。据我所知,凉州在灵帝时有百姓五十万不到,这些年被董卓征调了近十余万,韩遂手中六万已经悉数降服楚王,马腾手中五万也尽投效楚王,阎将军这里我粗略一算有一万军士,且多是老弱之人,算下来凉州目前只有二十八万百姓,若是将军投效,将这里老弱之兵释放归家,我王每年可以运送三十万人口粮到陇西、天水,天水和陇西有民十五万,我们当地相送,再按人口运粮食到其他各郡。”
  阎行笑道:“我听说楚王帐下有六军,各军五万人马,其中很多都是骑兵,还有自己的禁卫军,这些人听说是只训练不种地的,那一年要多少粮食啊。最有意思的是楚王每年接纳流民过百万,我也知道楚王仁德,甚至派人送粮接济豫州,这要多少粮食啊,再加上西凉,不知道楚王的荆州之地能否供应得上呢?就算供应得上吧,把粮食都分出去,一旦有诸侯想来夺荆州这个大粮仓,摊上这种战乱,那荆州有粮食供应军队继续征战?”
  荀攸见他仿佛还有话没有说出来,笑道:“那将军觉得该如何是好呢?”
  阎行道:“其实简单,只要楚王以后年年保证我们西凉人不受饿,我们出兵打益州给楚王。”
  荀攸大笑:“若是将军能打下来,何必干等楚王的荆州之粮。”
  阎行很不爽的看荀攸一眼,道:“哪里真能我们打,我们从陇西打下去,从沓中、坟山、绵阳、绵竹这个四个大关隘打完,凉州人就死的差不多了,毕竟我们只能凉州人以骑兵为主,攻城夺隘还是要步军。我们也就吓唬吓唬刘焉,他这个人不善治军,帐下虽有蜀军的几个大将,可惜还是没有多少兵马,整个蜀地加起来不过十万兵马,将军可以派水路两军直捣成都。”
  荀攸忍不住击掌,笑道:“将军与我所见一样,不过有点将军忘了,我们汉中也是产粮地,即使不夺益州也可以供应凉州。”
  阎行摇头,道:“那就不好了,一,刘焉无能,蜀地迟早被人夺,楚王不拿下来日后必是威胁。二是楚王如果连这种无能之辈都对付不了,拿什么和中原那种虎狼之辈拼,别的不说,就说前几天杀掉董卓的刘备,忍了那么长时间,可以说是忍辱负重啊,没有哪个诸侯不骂他的,倒行逆施嘛,可结果诸侯们打的兵损粮缺,他不费一兵一卒杀了董卓,执掌朝政,占了雍州大半产粮地,还赚了董卓十五万大军,到现在为止,一粒粮食都不是他自己掏的。我看这个人就够狠的,楚王要对付这种人那可麻烦了。再说北方的袁绍和曹操,哪个是好惹的,中间还夹了个袁术,如果楚王真的搞不定刘焉,那楚王也不可能给凉州带来长久的稳定。”
  荀攸终于知道韩遂为什么一定要招他为女婿了,这个人的能耐远超过了韩遂和马腾,急忙道:“那以将军之见楚王应该怎么做才能保凉州长远的稳定呢?”
  阎行看了看荀攸,道:“大人能在楚王帐下担任幕僚,且执掌大权,应该知道该怎么办吧!”
  荀攸大笑,知道今日不镇他一下,难以为楚王效力。开玩笑,我荀攸不发飙,你当我是病猫。
  荀攸走了几步,道:“我王早有定论,自古以来,南北相争的结果大多是北方多胜利,原因不在地势,在于粮食和人口,也就是国力。如今南方稳定,北方大乱,南方只要乘机吸纳流民南下进荆、益和长江南岸的豫章、吴郡等地,既可稳定钱粮产粮,又可保证百姓安居。选凉州战马、荆州兵甲、东吴船只,以荆州南阳郡、豫州汝南郡、淮南寿春三地根基,以骑兵和水军、步军规模性的配合作战,与北方相抗衡,再逐步向前推进,以长江产粮地为根基和黄河产粮地进行对抗。长期大战时大量百姓南逃,此后即使统一兵力也必定大幅下降,且黄河多泛滥,长江稳定,待北方不稳之时,一举自汉中、南阳、汝南三地出兵,就可以夺下黄河产粮地,加以治理,以黄河为据,待黄河之地稳定后,再一鼓作气,自洛阳出兵攻并州,陈留出兵攻冀州,则天下大定。”
  第四卷 三年扩张 第十三章 陇西安定
  阎行喉咙咕噜一声,隔了老半天,嘀咕一声,道:“这大概是你们荀家的主意吧,楚王才十一岁,能有这么大的谋略,我读书十年,纵观历史还没有见过这么恢宏的战略,就算不能讲恢宏,至少可以说周密,如果北方诸侯再这么打下去,天下确实楚王的了。那益州和交州呢?”
  荀攸笑道:“确实是楚王的谋略,我王年纪虽幼,却是四百年一得的天纵奇才,如今司马徵、黄承彦两位先生授经、兵与治国之道,王越、童渊两位授枪、剑之技,只须六年便可纵横天下。至于将军说得交益两州的问题,这两地无豪雄,都是些许小事,不过暂时以吸纳中原流民为主,而且我王考虑凉州兵士征战多年,希望给凉州兵士一个休息调整地时间,只要准备好了,一鼓作气,尽收交益两地。”
  阎行道:“得,有这样的老师,就普通农家少年也能纵横天下,换一天才,真是天下无人敢望其背。这个,这个陇西算楚王的了。”他说完又问程银:“你们那里到底几万人马啊!”
  程银哎了几声,道:“一个没有跑掉,就六万人被活抓了!”
  阎行笑道:“荀大人,我这里老弱病残都是陇西本地人,我就按您的意思解散掉了,可咱也是一个将军啊,别一个兵都没有了,我也想过了,程银、张横、成宜、杨秋四个人做做小将还行,韩遂其实也就一个小将的本事,我来统领这些兵马。别的吧我也不敢说,下益州攻城不是我擅长的,最多带人过去吓唬刘焉,但留在陇西,刘备就算把大将关羽派过来也拿不下陇西,说不定我还让他笑呵呵的带着十万人马过来,拉着一千人马逃回去。”
  程银不服气,道:“你就吹吧,吹破了看你怎么办!”
  荀攸笑道:“阎行将军的本领恐怕不止这么点吧!”
  阎行看了看荀攸,道:“我这个人不善攻城守城,但是我率的是骑兵,流袭骚扰是我拿手好戏,只要他敢运粮草,我就敢截,截他半年的粮草,让关羽饿成皮包骨头。”
  荀攸哈哈大笑,道:“不错,这正是骑兵的长处。这样吧,我就代楚王任你为楚军威武中郎将,暂代定西军将军,统部五万人。”
  阎行突然收起笑嘻嘻的脸孔,快步走下来,向荆州方向拜道:“臣谢主公恩典,必以死报效主公,为主公征战沙场、平定江山。”
  荀攸奇怪,问他:“何故不称楚王殿下!”
  阎行冷着面道:“无论主公是不是楚王,我皆为其臣,上则称陛下,下则称主公。”
  荀攸笑道:“暂时还是称楚王殿下好些,我也想喊陛下,然时机未到。做臣下的不忍,难道要主公忍吗?”
  阎行微微一笑,道:“我明白的,大人放心,不过我听说荆州治理靠的是一本《襄阳治略》,我若要想担任定西军将军,一要立战功,二得熟悉规则吧,所以希望荀大人送我一套。”
  荀攸道:“这有何难,过几日,我让荆州送几套过来。”
  阎行道:“陇西有一个人才,文武双全。论职务,治理一郡没有问题;论武功,镇守一郡也没有问题,不过此人和我相反,只擅守不擅攻,若是可以任此人为陇西太守,行文职,我行武职镇守陇西,两人可保陇西十年无人能夺。”
  荀攸大喜,问:“此人是谁?正缺这样的人才啊!”
  阎行道:“姜冏,姜仓文。”
  荀攸急忙去见这人,交谈半日,果有大才,遂代王任其为陇西太守。
  陇西既定,觉得阎行确实是个人才,复又上书刘协,关于定西军的将位进行最后的定夺。
  匆忙又找来马腾,问道:“将军,眼下凉州已定,将军认为凉州可否算楚王属地?”
  马腾犹豫了很久,他自己想做凉州刺史,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荀攸又道:“楚王属地文武分开,处理一州政务事宜的是州刺史,比如家叔正担当荆州刺史,但是刺史所带兵只能用于执行日常行政所需,一般不超过三千,也不能称为兵,称为武卫。”
  马腾迟疑了一下,小心问道:“不知道凉州的军务是什么官职处理?”
  荀攸道:“既然军务分开,那就不能由官员处理军务,处理军务的都是镇守各地的将军,比如马将军就可以统管除了陇西和天水两郡之外诸郡的军务事宜。”
  马腾大笑,道:“那刺史应该由荀大人担当最为合适!”
  荀攸笑,本来只想控制陇西和天水两郡,谁知道马腾不愿自己当一州诸侯,只想要分权,不过凉州事务繁杂,又有羌、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确实不太好处理,粮草、政务都是头痛的事情,马腾只要拿着军权自然不想管其他事情。
  荀攸道:“不过凉州各地百姓向来对马家倍为推崇,所以以后有公达处理不了得事情,还望将军支持。”
  马腾哈哈大笑,道:“我既然以楚王为主,自然事事以楚王大业为重,凡是大人需要马某效力的地方尽管直说。”
  在荀攸开始四处奔波处理凉州事务的时候,楚王刘协也得到凉州大定的消息,他和陈群面面相窥,隔了良久,陈群才道:“公达和奉孝的能力也太强了吧,这才一个月就把凉州拿下来了,还得了韩遂和牛辅的十万大军,恐怕我们所得的比刘备要多的多。”
  刘协看了看传过来的竹简,道:“不是刘备不想要,他要不了,并州无粮,雍州虽然被占了大半,但粮食还有一个月才能收到,何况他长安城中还有从洛阳移过去的百万百姓,以他这么好名的人,这都得养啊,哪里有粮食和马腾他们打交道,何况我们一直偏安南方,他也没有料到我们这么在乎凉州这个穷地方。”
  陈群拿起另一个竹简,读道:“刘备夺得皇上后,首先封公孙瓒为幽州刺史,曹操为豫州刺史,自己为大将军,其弟关羽为太尉,张飞为征北将军,太史慈为征东将军。”
  刘协哈哈笑道:“要开打了,你看到没有,征南将军和征西将军没有设置,说明不想和我们动手,袁绍那么有名望的一个没有封,曹操分个豫州刺史,希望曹操和我们夺豫州,公孙瓒为幽州刺史自然是要拿刘虞开刀,自己则动冀州,现在袁绍刚从韩馥手中拿下来冀州就要保不住了。”
  陈群大笑,道:“还真是急啊,这么快就要夺冀州,看来他手中最缺的从地盘到人才,变成现在的粮食了。”
  刘协笑了笑,道:“凉州的事情就全部交托给荀攸吧,郭嘉可以回来了,此外让伊籍准备和刘备谈谈吧。至于豫州,曹操虽然喜欢豫州,不过暂时没有能力夺,我们掠夺完人口就还给他。马腾的侯位可以算亭侯,因为给了亭侯,刘备以后就连最后一个拉拢的机会都没有了。”
  陈群点点头,出了楚王府去治略台和其他官员商量具体的事宜。
  伊籍正式进入长安和刘备见面,此时的刘备依然是仁厚著称,几乎是拉着伊籍的手唠嗑家常,根本不提凉州和五丈原的事情。
  伊籍也不在意,就这么和刘备有一搭没一搭的唠嗑。
  第四卷 三年扩张 第十四章 火烧五丈原
  此时的五丈原却是一片紧张,霍俊几次冲入郭嘉营中,大声喝道:“郭大人,太史慈和张飞领着八万人马直奔五丈原而来,你到底打算是守还是不守啊。”
  郭嘉躺在床上不肯下来,隔了半天才道:“守啊,所以霍将军去守吧!”
  霍俊怒道:“你把人都抽调了,我现在只有两万人了,怎么守啊!”
  郭嘉坐了起来,揉揉眼睛,道:“太史慈攻了半个月了吧,算算吕布已经截了他三次粮草,这次派张飞率五万人押运粮草,肯定是想一鼓作气打下五丈原。”
  霍俊没好气地说:“这个我也知道,不需要郭大人重复!”
  郭嘉恰恰自己稀疏的小胡子,道:“那就给他们吧,调给我一千小卒,我让这八万军马死个大半,具体的事情我早已经送给荀攸大人了,我们已经商量好了。”
  霍俊看了看他,不知道他是吹牛还是真的有谋略在腹中,反正一千兵马,也不算多,立刻调了一千精兵给他。
  郭嘉让他过来,在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霍俊先喜后忧道:“这个计策是不是太毒了,万一让刘备生气了,那不是要和他正面开战。”
  郭嘉道:“这倒不用担心,刘备坚忍,这种气还受的了,本来楚王殿下是想用五丈原和他换些条件,刘备既然想自己打,那不让他吃个大亏就太便宜他了。”
  霍俊道:“既然如此,无须如此,我去安排这些小事,郭大人继续休息。”
  郭嘉嘿嘿一笑,道:“等到了时候喊我起来。”
  张飞带着人马冲杀到五丈原前,看了看高耸雄壮的城墙,对太史慈道:“难怪子义夺不下来,此处确实难攻。”
  太史慈苦笑道:“吕布带着虎翼营截了我三次粮草,我如何能安心攻城。”
  张飞冷笑一声,道:“吕布这个小贼,如何这般下作,昔日和我大战六十回合的英雄气概去了哪里。”
  带所有攻城器械准备好,张飞站在阵前大吼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让吕布小儿出来受死!”
  霍俊大声道:“我家吕将军截张将军粮草截上了瘾,现在正在你后面截粮草呢。”
  张飞大怒,对身后士兵道:“给我攻,今天晚上攻不下来,一律给我打三十鞭子!”
  众军骇然,急忙开始攻城。
  关隘大门却慢慢打开,霍俊带兵冲了出来,道:“霍俊在此会会你张飞!”
  张飞大笑,正要拍马而上,徐晃大喝道:“尔等小将,何须张大将军动手,看我取你首级!”
  张飞听了心中特别舒服,这个徐晃有前途。
  徐晃一斧劈去,霍俊与和他斗了六十回合,渐感不敌,边打边退,全力推开一斧,转身撤,道:“退!”众兵在霍俊带领下立刻退回关隘,张飞长枪一挥率军冲杀而入,双方龟缩在城门口激都,徐晃连连砍翻数十人后,高喝一声:“五丈原已经被我大军攻下,降者不杀。”
  楚军抵挡片刻,张飞大军已经冲入五丈原,霍俊等将只好率领部下迅速撤退,
  忽然在霍俊身后有一千士兵向关隘内射出火箭,太史慈一看四周皆是枯草,草上铺倒桐油,心中大惊,高喝一声:“张将军,快撤,我军中计了!”
  张飞眼看四周火起,只好带人速退,所带军士太多,拥挤在关隘内的就有三万多人,漫天大火一起,整个五丈原都被大火烧得赤红。
  最终,只有张飞、徐晃带着四五千人冲了出来,张飞道:“损失太大,我军速撤。”
  好在太史慈带着五万人在外,并未冲入城中,大军合到一处迅速撤退,军队人心慌浮,撤了十里之后,阵型全散,忽有魏延率军杀来。
  大军被杀的一片狼藉,直到张飞恶斗魏延六十回合,刺伤魏延,才保得众人继续后撤。未退十里,吕布又带虎翼营杀来,张飞不敌吕布,太史慈和徐晃皆一并杀出,吕布一人敌住三将,战了三十回合,五万大军死伤过半,吕布才率军离开。
  退回洛阳路上,吕布、马超、马铁、庞德皆率本部虎翼、风翼、骠翼、旋翼四支骑兵不停骚扰,待回到洛阳,八万大军只有两万人勉强逃回,途中徐晃更被马超刺伤,几乎丧命。
  贾翎知道这一战局势已变,急忙走了进来,在刘备耳边轻声说了一句,刘备面色大变,怒道:“刘协小儿,未免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伊籍大怒,道:“我主乃当今圣上之皇弟,灵帝之子,封为楚王,统领交、益、荆三州,便是圣上也不敢称我主为小儿,刘大将军未免太骄纵了吧!”
  刘备急忙道歉:“此乃备之过错,伊先生万莫生气!”
  伊籍道:“莫非大人强攻五丈原没有拿下?”
  刘备道:“备并非欲与楚王为敌,实在是不得五丈原,长安难守啊。”
  伊籍道:“我主本有意将五丈原让与大将军,以示诚意,可大人非要出兵攻打,我主年纪尚幼,朝中大事和战务皆是治略台和统帅台处理,我楚军大将素有斗志,让五丈原已经心有不甘,何况大将军竟然强行来夺,只好小示军威,让大将军知难而退,和我家主公好好商量。”
  刘备心中有火,却不敢发出,只好说:“此确实是备的失误,不知道楚王有意想让,备亦保长安心切。”
  贾诩笑道:“都是报国心切,以致才有今日,楚王也可以事先通知我家大将军,大将军好备厚礼致谢。”
  伊籍笑道:“此事还有商谈的余地,我主楚王知大将军仁厚待民,故愿为大将军进绵薄之力,我军大将张辽本欲率军五万前兗州助兗州刺史曹操清剿黄巾,岂料曹大人已经调度兵马剿清境内黄巾,正欲再战他地。我主得知有诸侯欲进驻洛阳,已令张辽将军率军进驻,镇北军在永宁扎营,并运用粮草进入洛阳,以洛阳城防和城中粮草,至少可以为大将军抵挡三个月以上。”
  刘备心中暗骂,你这个小王八,老子要哪里你夺哪里,你能守三个月,老子却没有粮食攻三个月。又骂曹操不是个东西,这么快就清理完兗州,也不知道下个他要攻谁的地盘,反正别打自己,不过总是要堤防下。复笑道:“楚王实乃治国大才,为国罄尽全力,备感激不尽。然皇上急欲归都洛阳,楚王当随时候驾。”
  伊籍笑了笑,道:“张辽将军还有重任,不便在洛阳久呆,希望大将军早日让人接收洛阳。”
  刘备大喜,道:“楚王助我良多,备感激不尽。”
  伊籍笑道:“大将军乃是卢公之徒,亦算我主学兄,且楚王封地荆州,代圣上统领交益两地,此都是份内之事,不过我主也有些事情希望大将军能够让皇上理解一些。”说完递上一卷紫玉简。
  刘备打开一看,见上写道:“皇兄,臣弟受先帝封为楚王,代皇兄统领交、益两州,然初统荆州,文武皆弱,不敢贸然接手两州事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