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狗不理传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四来到那位长着白胡子的坐堂老先生面前,轻轻坐下,伸出了胳膊。“这位先生,您上焦虚火,又着了点儿外寒,心中好像有些惊悸之事……”坐堂先生对梁四说。
  梁四连连点头:“是啊,是啊,这些日子总像要出什么事似……”
  可嘴里说着话,脑子却走了神,他老是感到有一道目光像鞭子似的在他身上抽来抽去。
  九、两姐妹要唱对台戏
  果然,秦管家走到梁四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喂,这位先生,咱们借一步说话好吗?”
  虽然管家言语平和,可不知怎么的,梁四突然打了个寒噤,他感觉冷嗖嗖的。
  管家:“怎么着,认出我们老爷和我了吗?”
  梁四茫然地摇了摇头。
  “不认识?”管家自嘲地笑了笑,“我们可是天天为你们那小娘们儿捧场的老主顾呀。”
  梁四这才缓过神儿来:“谢谢,谢谢您和老爷赏光。”
  管家:“我们老爷刚才吩咐了,这个月的十六是我们老太太七十大寿,想让你们来唱堂会……”
  “唱堂会?”梁四听罢连连摇头,“先生,我们有个规矩……”他还要说下去,被管家劈头拦住:“什么破规矩,从今天起,一律给我废了!”
  “不行啊,”梁四哀求道:“这位大爷,实在对不起,我师妹那脾气你们不知道,她说一不二,我,我也无能为力啊……”
  管家把脸绷了起来:“那小娘们儿的脾气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我们秦老爷在这天津卫一跺脚,可是鼓楼、炮台颤三颤的主儿,你们初来乍到要想在这地面上混……”
  管家不阴不阳地追了一句:“怎么着,要不咱们一块儿去劝劝你那位师妹?”
  梁四还是没言语,管家加重了语气,几乎嚷了起来:“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也许管家刚才那一声音量太大,大厅里许多人都朝他俩望了望,就连杵药的秦治国也把头抬了起来。
  梁四无奈,他知道卫二姐的性子,说一不二,宁折不弯,可秦家也不是好惹的主儿啊,他磨磨蹭蹭地带着秦管家来到茶楼,出乎意料,卫二姐竟答应了。
  “程老板,我答应了你,但你也得答应我,就是不能辞退那位大姐和众姐妹……”卫二姐提出了条件。
  “这……”程大头刚要张口,不知什么时候白牡丹又跑了过来,“哼,老虎戴素珠———假充什么善人!我们姐几个还没到了那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份上,用不着别人赏饭吃!”
  卫二姐站在那里满面惊愕,白牡丹的倔强不服输她是领教了,可现在不是赌气逞能的时候。卫二姐真想掏心窝子跟她说说,可白牡丹却大步流星的往外闯。刚走到门口,却被程大头拦住了:“看,看,看在卫二姐的面,面,面子上,你,你们要想留,留下来也行,可包,包银得往,往下降……每场一,一,一……”
  白牡丹快人快语:“你就是给姑奶奶一千块,姑奶奶也不伺候你啦!”
  “卫老板,三天以后,我白牡丹在对面的天和戏楼连挂三天你的曲码,你大概不害怕吧?”说着一双火辣辣的大眼直刺过来。
  卫二姐当然不怕,但自家姐妹互相伤害她却于心不忍。见卫二姐没答话,白牡丹冷笑一声:“怎么怕了,怕了就别在天津卫唱。”卫二姐无奈地摇摇头,“好吧,我答应你。我卫二姐最喜欢的就是唱对台戏。”
  白牡丹:“好,咱们三天后见!”
  程大头一听喜不自禁:“打,打,打擂?这,这,这可太,太,太好啦!那些人就爱看,看这热闹,座,座儿准,准满……”
  十、宋富贵学蒸包子
  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大街上,将这条破旧的小街也照出点生气。经历了徐老五挑起的那场骚乱后,侯家后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闲聊的依旧闲聊,做生意的依然做自己的生意。卫二姐独自站在这日头下,想着这几天来发生的事情,真的感觉很累,这种累,不是体累,而是心累。原先她以为她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免不了受人欺侮,时间长了,站住脚就好了。可徐大爷的事却让她不可思议,这偌大的天下,难道小人物要维持生计就这么难?可越是这样,穷人就越要帮着穷人。想到这,她找来弟弟顺生,一路打听着三拐两拐找到了徐大爷的窝棚。
  这是一个简陋的窝棚,只有接近地面的部分有尺高的砖,因为常年潮湿,砖体泛着白碱,已看不出青砖的模样,棚顶的苇草在风中抖动,仿佛随时都会随风而去。
  与之相反,窝棚内此时却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原来,宋富贵看到徐大爷被打伤,便和赵大楞一起把徐大爷背回家,守候在床前。徐大爷感觉好些了,便艰难地起身做饭,蒸包子。看着徐大爷疼痛难忍的样子,宋富贵于心不忍,便笨手笨脚地帮忙包开了包子。不一会儿满屋子已经是热气腾腾,一屉包子蒸熟了。
  徐大爷艰难地坐起:“孩子,没什么谢你的,这屉包子拿回去,叫你老娘尝尝吧。”见宋富贵还在犹豫,徐大爷又挥了挥手:“我,我没事了,快回家吧,趁着热。我给你裹。”说着就要往床下挪。
  宋富贵忙拦住:“别,别介,您留着自己吃吧。”
  徐大爷佯装生气:“别让我着急,我一个人哪吃得了这么多。”
  宋富贵只好用荷叶包了十来个,揣入怀中:“那我就不客气啦,大爷,您好好歇着吧。”宋富贵边说边拉开了屋门,突然一愣:“你……?”
  门外站着笑容可掬的卫二姐:“大爷好点儿了吗?”
  宋富贵没有答话,鼻子“哼”了一声,侧身离去。
  卫二姐一个人被晾在那里。徐大爷一见赶忙招呼道:“快,姑娘快进屋,来,桌上还有热包子呢。”
  宋富贵刚走出胡同口,吓得忙缩回了脖子,原来徐老五正领着几个混混在附近转悠呢。
  十一、沧州厨子李八
  只听侯三说道:“五爷,别急,在这块地界儿,有嘛事儿能难得住咱爷们儿,一会儿拽着个熟道的,叫他带路。”
  徐老五接过了话头:“对,趁热打铁,今儿个我非把这老帮子的屎折腾出来!走,爷们儿,再给我仔细找找,一会儿我请客,每人半斤老白干!”
  眼看就要到了徐大爷家的门口,忽然从远处又奔过来一个小混混儿,上气不接下气地冲着徐老五喘着:“五,五爷,八,八爷……”
  徐老五耐不住性子:“到底嘛事?五爷,八爷的?”
  小混混儿平静了一些:“五爷,李八爷打发人叫您来啦!”
  “叫我?”没想到一提李八爷徐老五有些变颜色“哎,八爷这时候找我干嘛呢?”
  徐老五犯了嘀咕,边自言自语边往回走,刚才那嚣张的气焰霎时无影无踪。
  听说李八爷有事唤他,徐老五半点儿不敢怠慢,忙回家收拾收拾,赶到了李八爷常呆的同庆楼,可到那儿一打听,李八爷今儿在家处理几档子“私事”,让他赶快去。
  说起这位李八爷,在侯家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刚出道的时候,他是个厨子,从老家沧州徒步来到天津卫,就在这家同庆楼帮忙。沧州地面上出武把式,再加上他年轻时膀大腰圆,好惹惹,谁有事,都去帮忙拔闯。他来到天津卫不到两年,拿手的“八大碗”就在侯家后出了名。所谓的天津卫八大碗,也是继承了前辈的传统手艺而拼凑成的:元宝肉、烩三丝、独面巾、海杂拌、拆烩鸡、溜鱼片、烩虾仁、清汤肉丝等。虽然不是他独创,但这同庆楼自打贴出这八大碗,竟然食客盈门,生意兴隆。
  就因为这个,同庆楼东家一直舍不得辞去他,不过即使这样他充其量也只是个掌勺的而已。可有一天中午,正是高朋满座的时候,突然大门外一片喧嚷,接着“哗啦”一声,有人用木棍将门砸破,食客们顿时大哗,喊叫着四下逃散。
  原来同庆楼的东家得罪了人。面对这来势汹汹的一伙人,东家吓得不知去向,伙计们也双腿如筛糠,连一句整话也说不出来了。
  见没人出来答话,那伙人更来劲儿了,领头的大叫一声:“走,哥几个进去砸!”说着举棍弄棒就往里冲。却不料,刚冲到内门都停住了脚。只见迎面站着个大汉,满脸杀气,挡住去路。“怎么着,想挡横儿是不是?”领头的喊着。
  李八眉毛微微一动,舞了两下手中的炒勺开了口:“哥几个不是想见点儿血吗,这不容易吗。”话还未说完,“嘶啦”一声,将小褂扯下一大块,露出满是黑毛的胸膛,“兄弟陪你们玩玩就是啦!”然后抡起炒勺用勺边儿“喳、喳、喳”就是三勺,接着殷红的血柱直喷出来,直吓得这伙人连退了好几步。
  李八此时倒笑了:“来呀,你们是也来比划比划,还是趴在地上舔舔兄弟这血汁?”接着放开嗓门“哈,哈”大笑起来。
  那人一开始见这黑铁塔一样的汉子手里只是拿着个炒勺,没当回事儿,可转眼间见他自残身体,都有些慌了神,商量了一会儿,由领头的那个人又说了几句大话,然后灰溜溜地撤了。
  从那起他得了个响亮的绰号“李三勺”。东家是个胆小的人,两口子一合计,三十六着走为上策,仨瓜俩枣将同庆楼盘给了李八,然后隐姓埋名,躲开了这是非之地。
  李八此时更加得意了,走路都是横着走。但他哪里知道,正有人在暗中要算计他。
  十二、侯家后帮派之争
  其实早在李八来天津卫之前,在侯家后街面上混的人群中就有一个松散的帮派,这个帮派的头子姓金,因为长得比较矮小,人称“金小个子”。这个“金小个子”之所以能在侯家后立住脚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智慧。他专以出馊主意、损计谋出名,因此又有一个绰号“小诸葛”。
  这个“小诸葛”早就注意上了李八,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心狠手黑,又爱交往,将来必能成事,他暗暗在打主意,如果不能把他收在帐下,就必须把他除掉!
  话说京城醇亲王府有个姓张的采办,专管采买天津卫方面的东西。每年总要来几趟,来了就到侯家后走走,迷上了青楼巷里的小桃红,而青桃巷就是“金小个子”他们开的,小桃红自在他们管辖之下。“金小个子”的主意是等这个张采办来了后,让小桃红怂恿他去同庆楼吃八大碗。吃饭之中他们做些手脚,栽赃于李八,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解决了这个眼中钉。还顺水推舟将同庆楼据为己有,可谓一箭双雕,妙之又妙。
  没想到的是,这位小桃红有个知心的好友叫杜秀玉,她本是天津有钱大家跑上房的小老妈,与李八是同乡,这次小桃红当做笑料把“金小个子”的阴谋说给她后,她深怕李八落入陷阱,赶紧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李八。二人冥思苦想,最后终于想出了一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锦囊妙计。
  就在那位张采办来天津卫的前一天,青楼巷的小桃红出门买胭脂竟然没有回来,一直到了掌灯时分,还是没有音信。这一下“金小个子”可抓了瞎,要知道北京亲王府的人可惹不起,连官面上都远接高迎。再说这位张采办事先已经叫人带来了话,明晚就宿在青楼巷,万一到那时小桃红还无踪影,这个娄子可就捅大啦!
  可就在这时,李八找上门来了。他告诉“金小个子”,小桃红与她的好姐妹杜秀玉醉倒在了他的同庆楼。
  小桃红从来不喝酒,为什么今天开戒?又为什么偏偏醉倒在李八的同庆楼?这些都使“金小个子”心生疑团,可如今顾不了这些了,把小桃红找回来,这是头等大事。
  从那以后,李八常来拜访“金小个子”,再加上杜秀玉和小桃红从中撮合,二人竟成了莫逆,结为八拜之交,过往甚密。
  可不久之后,“金小个子”突然在北京暴病而亡,棺木运回天津卫后,李八哭得死去活来,葬礼过后,不能群龙无首啊,李八就顺理成章地坐上了这侯家后的第一把交椅。
  又过了不到一年,李八娶了杜秀玉。后来他们又开了几家窑子,又盖了青砖大瓦房,生儿育女,几十年下来,很成了气候。侯家后黑白两道,一提起李八爷来,没有不胆战心惊的。
  徐老五来到李家大院的门口。只见漆黑的大门足有两丈多高,在门口的一左一右,各蹲着两只石狮,石狮不远,四个敞怀叉腰的彪形大汉凶神恶煞般地站在那里。在这彪形大汉身后,还立着两位青衣小帽的童子,再往里,是两溜手提大片刀的敢死队。
  徐老五一改平日那耀武扬威的模样,畏畏缩缩凑到门前,刚要冲大汉开口,小童眼快发现了他,赶紧向他招呼:“来来,快随我进去。”
  大厅内,李八爷坐在太师椅里,正张着嘴用牙签剔牙。徐老五像避猫鼠似地溜进来,刚要给李八请安,忽然李八猛地一拍桌子:“好啊,给我拉下去,来个连锅烩!”
  十三、好心办了错事
  李八这一声喝斥不要紧,“扑通”徐老五就跪在了地上,连连求饶:“八爷饶命!八爷饶命!”
  这一来把李八逗笑了,李八一笑,八大金刚以及满大厅人都笑了,哄堂的大笑,把徐老五笑毛了。
  李八笑过之后挥了挥手:“起来吧,起来吧,我是在说他呢。”
  徐老五偷眼一瞧,自己也乐了。原来刚才太紧张没有看到在他进来之前,这厅里还跪着一个,此时正被手下人拉出去兜头盖脑一顿好揍。
  李八像说平常话似的又接着吩咐道:“他不是好打听,爱传闲话吗。一会儿揍完他之后,先把他那满口的牙全打掉,然后再把他的那两只扇风耳割下来,晚上喝酒拿它当酒菜。”
  李八说得轻松,可徐老五听着却又是一哆嗦。
  这时一个丫头走了进来:“八爷,小姐问那个徐老五来了吗?”
  “来啦,来啦!”李八阴沉的脸立刻笑开了花,扭头冲徐老五说:“我刚才要说,一打岔没说。今儿格不是我找你,是小姐想让你去陪她听戏,好吧,你去后边找她吧。”
  徐老五刚走到大厅门口,又被李八叫住。“等等,我说老五,听说你那馆子买卖最近可不太好,我可告诉你,你要再拿不出降人的菜,在侯家后站不住脚,我可要把那地方收回来啦!……哎,你上次不是说,你们老徐家有做包子的祖传秘方吗?”
  徐老五一个劲儿地点头哈腰:“请,请八爷再宽限我半年,我们老徐家那祖传秘方在我伯伯手里,他最近病了,我正想法子掏换呢。”
  李八挥了挥手:“好啦,好啦,你先去见小姐吧,要不,她等急了,又该跳脚啦!”
  再说卫二姐自打那天从徐大爷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心里总不那么踏实,时常觉得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走路、演唱、买东西,总留着个心眼儿。
  这天她领着顺生来到翠香茶楼门口,有两个鬼头鬼脑的人站在那里,眼睛四下踅摸,还不时交头接耳。只听见其中一个说:“他妈的,我看那个老帮子不敢再来啦!”
  另一个点了点头:“我看还是侯三哥说得对,干脆今儿格咱们跟着五爷一块儿去把那个老不死的家给他砸了就得啦!”
  卫二姐一听,吓了一跳:什么?他们要砸徐大爷的家?上次给徐大爷找了麻烦,这回得快点告诉他!想到这儿,卫二姐拉起顺生就跑。
  大街上,卫二姐领着顺生心急火燎地往前奔,没留神,侯三一伙鬼鬼祟祟地跟在了她身后。
  来到了徐大爷的家门口,她连门也未敲一下,直往里闯。
  徐大爷看卫二姐跑得气喘吁吁,不知怎么回事,忙问道:“怎么,出了什么事啦?”
  卫二姐刚要说什么,背后传来了侯三的狞笑声:“我说老帮子,你叫我们找得好苦啊!”
  卫二姐一回头,顿时凉了半截:“你们,你们怎么来啦,你们给我出去!”
  侯三:“出去?你费了那么大劲给我们带了来,真得谢谢你呀。要不然,这七拐八绕的,我们还真得再磨两天鞋底儿呢。”宋富贵圆睁双眼瞪着卫二姐气得一个字儿都说不出来了……
  十四、斗气
  徐大爷家被砸了,当晚来了一屋子人。都是些干粗活的年轻人,少不了骂骂咧咧,从徐老五,到侯三当然也少不了迁怒于卫二姐。特别是白牡丹,早就憋了一肚子气。
  “要我说,就是那个姓卫的娘们儿使的坏,要是没她勾引,徐老五那一伙怎么能找到这儿!”
  宋富贵若有所思:“可看她那模样,也像是怪委屈的,也许……”
  看到宋富贵这副样子,又一下子勾起了白牡丹的醋意:“我说狗子哥,你怎么一张嘴,总是护着她呢?是不是看她人长得漂亮,玩艺儿又好,心疼啦?我可跟你说,赶明儿我们唱对台戏,还不定谁输谁赢呢!”
  白牡丹“当、当、当”这么一通轰,轰得宋富贵哑口无言,只剩下了一张大红脸。
  数来宝替他解了围:“行啦,行啦,咱们先别扯闲篇儿啦,徐老五认识了这地方,徐大爷就别想安生,我琢磨,还是给徐大爷找个地方,搬家算了。”
  白牡丹受到了抢白,赌气地说:“对,不能让徐大爷等着他们来捣乱,狗子哥他们家不还有间临街的房子空着吗,干脆就叫徐大爷搬过去……”
  宋富贵有些犹豫:“这……我得和我娘商量商量。”
  徐大爷此时老泪纵横:“那我先谢谢你啦。”
  期待了几天的对台戏终于要开场了。早早的,就有人闻讯赶来,翠香茶楼跟前一片热闹,卖崩豆的,卖糖葫芦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卖萝卜的小贩用湿毛巾托着豆绿的萝卜,手里的小刀唰唰几下,绿莹莹,汪着水的萝卜片便如花一般散开。绿的萝卜,红的糖堆儿,好不艳丽多姿。此时,程大头正指挥着伙计贴海报,大红的海报分外抢眼,只见上面写着:
  名伶卫二姐再展金喉,
  为您献上《王二姐思夫》。
  对面的天和戏楼贴出了一张更大的海报,上书几个斗大的金字:百鸟朝凤·牡丹称王
  津门翘楚白牡丹再演《王二姐思夫》。
  两边曲名相同,互相斗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少爷们儿,这时,白牡丹和绿如意从远处走来,一抬头,她瞧见远远一辆车上坐着卫二姐,白牡丹赶忙拉绿如意拐进身边的一条小胡同。
  白牡丹:“妹子,你身上还有钱吗?”
  “就这几个子儿了,是留着吃晚饭的。”绿如意不情愿地从怀中摸出几个铜子儿。
  白牡丹一把拿过钱:“走,咱也雇辆车,别让她把咱们压下去!”
  绿如意还想阻拦:“姐,就这么两步了,干嘛还要花这个……”
  白牡丹火了:“你懂什么,这叫不吃馒头蒸(争)口气!”
  两辆车相向而来,速度都不快,几乎是同时,在马路的当中停住了。
  卫二姐和白牡丹都没有马上下车,正襟危坐,互相直视着,谁都想把对方的气焰压下去。
  人群中响起了一片“好”声。
  程大头和天和戏楼的老板韩老七几乎同时跑过来,伸手各自搀下了自己的“角儿”。
  十五、两种境况一种命运
  正当这姐俩较劲的时候,不远处宋富贵正偷偷地看着,替谁都牵一份心思。一会儿,卫二姐的曲声从翠香茶楼飘出,委婉的声音飘飘渺渺余音袅袅。茶楼内先是静静的,随后爆发出一阵叫好声。宋富贵总算舒了一口气。他在这门口溜达着,他一边走着,一边用耳朵捕捉着空中的每一个音符。
  这时,他的肩膀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吓得他浑身一抖,回头一看,见是卖大力丸的赵大楞和摇拨浪鼓的铁算盘站在他身后。
  “你们?这是……?”宋富贵支支吾吾地问道。
  赵大楞大大咧咧地把嘴一撇:“你问我们俩在这儿干嘛,那我问你,你来干嘛?还不是和我们一样,都来给白姑娘捧场嘛。”
  宋富贵只得顺坡下驴,连连点头:“对,对,对,是,是,是,我也是……哎,给白姑娘捧场,可天和戏楼在对过,你们怎么……?”
  “口害,跟兄弟你说实话吧,白姑娘那玩艺儿确实不行了,我们想听听这边有嘛新鲜的……”铁算盘他们一边说着一边就要进翠香茶楼,宋富贵不再犹豫了,也随他们一起往里走。
  此时翠香茶楼内座无虚席,秦治邦、张巡长、李大小姐以及徐老五等人均在其中,观众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曲到高潮处,卫二姐一提丹田,响遏行云,顿时群情鼎沸。
  宋富贵第一次欣赏到卫二姐的演唱,一下子像磁石似的被吸引住了,连旁边赵大楞对他说什么都未听见。直到赵大楞竖起了眉毛,才把耳朵凑了过去:“你说嘛?”
  赵大楞钦佩地说:“说实话,不服不行,白姑娘那两下子比不过人家……”
  是啊,白特丹那边怎么样了呢?宋富贵心里也一阵翻腾。
  宋富贵悄悄地走进了天和戏楼,这里和翠香茶楼却是两个天地。
  院子内冷冷清清,稀稀拉拉十几位客人散坐在四处,吸烟、喝茶漫不经心,与对面翠香茶楼热闹火爆的情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台上的白牡丹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为的是博得台下听众的一声好。无奈听众们无精打采,毫无兴致。这时对面的叫好声、鼓掌声都灌进了这里,连这最后的几个听众也坐不住了,一边叫着倒好,一边起坐“抽签”。
  宋富贵觉得挺难堪,又怕白牡丹看见更难堪,就悄悄地退了出去。
  一边红红火火一边冷冷清清,宋富贵不禁感慨万千,那白牡丹不也曾红极一时吗?而谁又能说清卫二姐未来的命运呢?宋富贵无心听戏,回到家,从墙上取下终年挂在那里的三弦,擦也未擦,弹了起来,一首忧伤的曲子,从指间流淌出来,灌满小院。
  十六、徐老五凶相毕露
  曲终人散,卫二姐正站在门口送客,忽然发现侯三慌慌张张地跑来。
  卫二姐接过梁四递过来的一杯茶水,含在口中润润嗓子,耳朵却支楞起来,听侯三说些什么。
  “五爷,那老小子挪了地方,正盘灶呢,看样子还要开张。”
  侯三尽管嗓音压得很低,却还是被卫二姐听到了。
  “砸!”徐老五凶相毕露,“还去给我砸!他搬一个地儿,咱砸一个地儿,说嘛也得把他砸服了!”徐老五一挥手,带着打手风风火火而去。
  徐大爷搬过来啦,在临街的后墙开了个门,大伙里里外外一通忙活,新铺子眼瞅就要戳起来了。
  白牡丹在院里嗑着瓜子,阴阳怪气地对宋母说道:“大婶,这下可省事啦,要想吃包子甭出门,省得让富贵哥满世界乱跑,说不定跑到哪去了呢!”说着白了一眼正在干活的宋富贵。
  铁算盘凑了过来:“我说徐大爷,我看您这是因祸得福,让徐老五这么一挤兑,可倒好,担挑儿变成小门脸儿啦!”
  徐大爷向大伙连连作揖:“托大家的福,没有街坊四邻老少爷们儿白帮忙,哪能有这铺子……可就怕……”
  “怕嘛,天塌下来有我这大个儿的顶着哪!”赵大楞横眉竖眼地喊着。
  徐大爷:“嗨,我这半截入土的糟老头子还怕嘛呀,我是怕给人家娘俩儿惹事……”
  门忽然被推开了,卫二姐笑盈盈地走到徐大爷跟前:“大爷开铺子了买卖可兴隆?”说着冲着大爷一抱拳,又说:“顺生又闹着要吃包子,大爷还有吗?来二十个包子。”徐大爷拿起荷叶连连说道:“好,好……”
  白牡丹一把夺过了荷叶:“今天的包子,我全要了,一个也不卖!”
  卫二姐却看也不看她,望着徐大爷,将铜板拍在了案子上:“大爷,这是钱。”
  赵大楞醉醺醺地走过来:“我说大妹子,敢情你也馋这口?要早知这嘴馋,就别惹事啊,害得大爷挨了揍,差点下不了炕。”
  铁算盘在一旁敲边鼓:“您那玩艺儿地道,这我们服,可我们这天津卫的包子您也别小瞧啊。总不能让我们光听您那玩艺儿,勒上了脖子是不是?”他边说边比划,众人哄堂大笑。
  卫二姐刚想解释,白牡丹一下子跳到她面前:“怎么着,在这儿你还敢炸刺儿?”
  徐大爷将包子塞到卫二姐手中往外推着她:“闺女,他们都醉了,说话没边儿,看在我老头子的面子上,少说一句吧。”又冲大伙作揖,“诸位,诸位,我不是跟你们说了吗,人家闺女是好心,那次不了解内情……”
  “哎,大爷。”卫二姐不理会众人的埋怨,拽着徐大爷出了屋,“大爷,那伙人已经知道您搬家了,您千万小心点,我先走了。”卫二姐说完,鼻子竟有些酸酸的,不知是为了徐大爷,还是因为自己。
  十七、离开天津卫
  天,阴阴沉沉,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这是入春的第一场雨,浇在身上,略显凉意。卫二姐任由雨淋,信步漫无目的地走着。她的心绪也像这天气,阴沉得滴水。
  岸边,望着灰蒙蒙的河面,她欲哭无泪。
  河道中,正有一只木船逆水而上。
  卫二姐呆呆地望着,望出了神。
  她好像听到远处有人呼喊她的名字,她知道那是师兄,而此时她又能对师兄说些什么呢,她转过身,沿河走着。
  不知不觉,来到施济堂药铺门前,从药铺中走出个男人,一边拍打着衣服,一边抬头望着天,人虽消瘦,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书卷气。
  此人正是秦治邦的哥哥秦治国。他好像是在等什么人。
  果然,不远处闪出一把花伞,飘飘悠悠,虽然破旧,但十分显眼。见到这顶花伞,秦治国急步迎了上去,正好在卫二姐附近相遇。卫二姐这才发现,花伞底下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人,眉清目秀,婷婷玉立,不由得又多看了几眼。
  只见那女人将花伞交给秦治国,边从怀中掏
  十八、毒计
  这几天,徐老五一直处于兴奋之中,“他妈的,人走时运马走膘,兔子走运三枪也打不着!想不到我徐老五时来运转,就要当上李八爷的姑爷啦!”
  侯三在一旁一个劲儿地奉承:“恭喜,恭喜,这下子五爷您在侯家后更威风啦!”
  徐老五:“哎,可有一样,如今李八爷虽然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可也给我下了个规矩:必须把咱那饭庄搞火了。说实在的,就是八爷不说,咱也得干呀,没财没势,咱在那个大院能站住脚?”
  侯三:“其实要想把馆子搞火也不难,只要把五爷您老伯那包子的绝活儿弄过来……再说,李大小姐不也总说要尝尝那包子吗……”
  徐老五:“他妈的,那老帮子敬酒不吃吃罚酒!我真恨不得……”
  “慢。”侯三拦住了徐老五,不慌不忙地递出一番话:“五爷,咱们砸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哪回达到了目的,昨晚,小的倒想了一个主意……”侯三有些故意卖乖。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真要弄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