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续金瓶梅-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李师师见此女子,忽然生心,即差的当人去沈家访是谁家小姑娘。细细问明,知道袁指挥家只有一女,常在沈家顽耍,昨日打秋千的就是他。还怕有些不真,惯做京媒王婆常在沈家走动,李师师叫将来细问。王婆说起这女子才十三岁,生得风流典雅,真是个美人儿,一京城里也找不出第二个来,又说:“这双陆骨牌、琴棋书画,沈家三房——下扬州娶的个瘦马,他常常教他,偏是一见就会。如今,家里学唱清曲哩!”喜的个师师好似得了活宝的。即使人先和沈三员外说:“是圣驾在楼上亲见,要选贵人,如有造化,生下太子,甚么富贵没有的?”老沈听不的一声,真是喜从天上至,祸自地中消。想了想:“我该这一万助边银子,正好就这个题目出脱,”连忙走到袁指挥客位里坐下,袁指挥迎出来。老沈笑嘻嘻道:“你天大的喜来了,我来报喜哩!”袁指挥问道:“何事?”这沈三员外如此如此说了一遍道:“这奉旨聘选,谁敢不遵?你只奉了旨,就有内边老公御赐羊酒金缎下来,就该安排下他随身宫妆的衣服往官里送。一个朝廷的嫔妃,就是姑娘年小,谁敢留在家里?”说着,袁指挥娘子也出来见了,又惊又喜,不觉两眼泪落,说:“一生一世这点骨血,平空里夭吊下这个祸来,生生的把一家拆散了,甚么做娘娘!”说罢放声大哭。这常姐在傍也就鸣鸣的和娘一齐哭了,袁指挥也在傍揩泪。沈员外劝说:“这是孩子的造化,终不然,留他一世,有个不出门的?人家还寻不着这样门路,整万两银子打点求选皇后哩!如今正官孟娘娘使了多少银子,才挨进宫去。你就哭也没有法,这谁敢违了旨意,说个不字,连一家性命都坑了。你们且商议,回他的话,这李妈妈家提调着三宫,朝廷的枕边言,比这阁老体面还效,你恼着他,了不成!”说毕,俱各不哭。袁指挥是个老实人,一顿哭的心乱了,向沈员外说:“姐夫,在你张主。我虽袭了个武职官,一点事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敢不听你说?
  何况这孩子已是两下分养着的。“说着,都不敢哭了。正是:林外夭桃傍水开,月移花影上阳台。
  色香原是无心物。俱为多情引出来。
  话说这李师师因看见袁家姑娘打的秋千可爱,就寻出这题目来,要引他上了竿儿,接过来教养梳拢着勾搭道君皇帝,故意假作奉旨去聘他,叫他回不得。又遇着老沈心里有事,要找个题目,好省下他助边的银子,如何不尽力拥撮!那指挥老实的人,那知道沈三要借别人的水泼自家的火。当日,大家应允了,回李师师的话。不知他怎么起本,不在话下。
  不消儿日,就有一个公公拿红帖来,袁家拜了,又拿红帖请过沈员外来,作了揖,只说恭喜。方才安了坐,就是两牵羊、一担红泥头御酒、大红毡包里四匹金缎,又是一对银花瓶,有一百两重,叫袁指挥夫妇朝上接了旨,行九拜礼毕。要留席,不肯祝袁指挥吊着泪问进官的日子,公公低声:“这是李妈妈那边奉的旨,还问道他,俺们不过奉了皇爷旨意送这金币来,谁敢问他?”送出门,上马去了。
  这袁指挥家就像死了一口人的,终日母子悲啼。这沈家娘子们也有劝的,也有叹的,不只一口,替常姐做的官样织金裙袄、绣带、宫靴,沈家也破费了几两金子,打的金凤钗、金龙头大簪、珍珠结佩之类,也费勾千金嫁妆。那日李师师家遣王婆来说,“今夜圣驾要亲到李府里看选姑娘,只要一顶二人轿子,悄悄抬在他家,先面了驾,才定日子往官里送。”这沈、袁二家怎敢不信!即时将姑娘打扮的金妆玉琢,香熏了发面,沐浴了身体。又有一种仙药,是透骨香,一袋有二十丸,俱是异香和春药丸成,妇人临卧服了,那香从下体透出异香,浑身香滑无比。当时东京淫奢,大老和内里多用此药。等到日西时候,使一顶花藤小轿,四面结彩垂红,那常姐拜了天地,别了爹娘,眼泪簌簌,只得上轿而去。又不许亲眷到门,恐有漏泄。原说就圣驾选过,送回家另择吉日入宫,那知是桃花落水无回路,柳絮随风不转头。
  有诗曰:
  世间好物不坚牢,象为牙伤香自烧。
  笼锁鹦哥因巧语,网罗翡翠借奇毛。
  高才贾傅名多误,绝色王嫱命自招。
  自古佳人偏遇劫,几曾金屋有阿娇!
  看官听说,原来这天子京城地方,五方所聚,无般不有,无事不奇。这些骗拐神棍,飞檐走壁、伪官诈物、伪旨穿宫,此等大骗子不知多少,从那里说起。今日李师师因看上袁家女儿,假传旨意,弄了这一般大捣子来,赁两个穷花子太监,穿上两件蟒衣,使几匹缎子,白骗了良家女儿来入了乐籍。这袁指挥一个老实人,那知道这云里手的勾当?就是沈三打的大光棍,不过是通些线索,诈银子为主,也不知道这指山买磨、借水行船的手段。那道君皇帝虽是荒淫,因这金兵两入汴京,终日来索岁市,大将郭药师又降了大金,引兵入犯,因贬了蔡京父子,斩了童贯,科道上本,把高俅、王莆、杨戬这一起奸臣杀的杀,贬的贬,俱各抄籍助饷,用的是李纲、赵鼎、张所一班贤臣,那有选取嫔秀之理,只因当初曾有此荡游,把个李师师抬举的和妃嫔一样,他自己高抬声价,好接那大嫖客,如大盗宋江、方腊、王庆,就一班有名的叛贼,他俱暗通线索。每有奸细上京,动是几千金,就是大金兀术太子,他都有首尾,暗暗把朝报都抄与他了。这等手段,因自己色衰,怕门庭冷落,负着这个大名,家下侍女虽弹筝歌舞,没个出色的,因此乘机巧骗这袁家女儿来做门面。也是他花星照命,注定的因果以报前冤,与那道君甚么相干?虽然如此,人有百巧,天有千变,依着这人的机谋,再没有天了。只是拙的常拙,巧的常巧,那有此理?
  那时金兀尤、粘没喝两路内犯,宋朝三边兵马或降或走,长驱直至汴河扎营。大将种师道勤王兵马三万,对杀一阵,金兵才不敢过河了。遣官来催岁市,要金五十万、银五百万。钦宗颁旨,官民僧道、内外富民量力助饷,直催了三个月,只凑了银三十万、金一万两,连内帑还不足一半,如何退得金兵,有都察院御史赵鼎上一本:都察院御史赵鼎一本,为国家根本已枯,小民膏脂已竭,乞震乾纲,大清奸究,以助兵饷,以退强敌事:臣身自退位以来,草野省咎,不期皇上拔臣于滴降之后,置用宪司,使得效尺寸之愚,补燃眉之急。今奉拽括之命已三逾月矣,而虏马徘徊河上,动以背盟为进兵之名。然而内帑已竭,外饷久匾,搜之官而官力尽矣,搜之民而民力汕矣。平民不足糊口,乃桔以重刑,寒士仅足养廉,而使之揭腹。况即剥皮见骨,剜肉医疮,终不能以一杯而救舆薪,取精卫而填东海也。臣见京城富豪好诡万状,三扈营巢,丸头肆暴,以倾城计之,不下千户。“出其积椰坞之粟,可富千家;追其移什百之利,可敌百城。况系蔡京、童贯门下好人自窜权门,无补于国,各拥厚资,实足酿乱。限三日内,各出家私以助犒赏。恐其悭吝不出,即令移家以搜藏匿。既能除蠢,且以安民。倘云无罪而借输,不妨兵退以徐补。庶可解倒悬之危急,而无损国家之元气。如果臣言不谬,即乞睿鉴施行!无任屏营之至。谨拜表以闻。
  奉圣旨,本上了内阁,即日批下:“这本说的是,即依议行。”这里开封府尹和兵部、户部、都察院,并五城兵马指挥、两县地方官,各率衙役兵丁,将这些大户挨门查点,一到门首,即将男妇一时逐出街来,只许随身带些衣服银两、粗重家伙床帐等物,将大门用都察院封锁,从长安街前封到九门,约六七百家。这一时,赵鼎为政清正方严,动则斩首,又是军情,谁敢买免!把这黄表沈三员外也就在封锁之内了。这些妇人赶的没处去,在街上乱哭,又不曾先通得个信息,也有带些首饰、零银子出来的,几系皮箱厨柜俱不许动,只等兵退方许还家。又传了个旨意,准坐三年大粮,余者各给六品官职。这是官路做人情,没处去讨的。这沈三员外才得了子,又有这袁家姑娘,看看入官,见了驾,指望分半个皇亲做。忽然九门兵马领着校尉何止五七百人,一拥而入,立时逐出,封了门,好苦也!可怜这几井金银埋在地底,虽他不能找寻,日后太平,知此宅子还是谁的?正是天大的冤屈,那里去诉?府尹汇名报了部,同各地方将各家箱笼打开,一面上册,通计有二十万,还不足一半。正是:金穴财从天上散,椰坞粟自国人分。这沈家移在袁指挥前客位住着,小小院子,通挤满了,各人寻路不题。
  过了二日,兵部大堂又上一本:兵部尚书兼提督团营守御九门挂戎政印李纲,一本为清内奸,以御外侮,除寇资而奏敌汽事:臣于去月某日上军务一十二款,已蒙准行,辄多中止。当国势不支之日,皆筑室道傍之谋,举国纷纷,遂有“城门开,言路闭”之说。敌当门户,急于燃眉,臣职在中枢,岂容缄口?今宪臣所奏,抄籍罪臣童贯、蔡京门下多家,可快人心,且输国急,而数不足当岁市之半,敌之进退,视此为名。臣更进一筹,有更快于嫂邪党者焉。臣闻用兵之道,抑阴而补阳,治国之先,除好以止乱。近于道路之言,无稽之口,乃至有指倡优淫污之地为袁游微服之区,赐用内珍,膺称外府,臣虽至愚,必不敢信也。
  然而小民无知,动称驾出,遂使好人指为禁地。或狐鼠借其耳目,窥伺往来,或好雄因以穿箭,招摇贿赂。当此内外纷江,敌寇交驰,风闻其借旨选妃,引好卖国,遂使金穴逾于梁邓,柳巷过于陶朱。如此大好,岂容内住?如此厚利,终为寇资。以之助饷而退敌,岂不愈剥民膏而夺士俸乎?既以救军国之需,且以消道路之疑。
  如果臣言不谬,伏企睿断施行!臣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奉圣旨:“知道了,着太常寺查乐籍派银十万两。乐妇李师师本该重处,姑免究,着外住,不许在京。”旨下,人人称快。把这些粉头们,连那私窝约有二三千家,都编成乐户,一齐赶逐。金银、钡钏、衣服等项,剥个干净,赶出城去,也敛有五万余两。那李师师手下人多,早通了个信,先一日把袁家女儿并十数个出色丫头,各带金银重宝,在城外僻静巷里先赁了个宅院安下,李师师空身见了众官而去。因系官家幸过,体面还全。及至袁指挥知道,已去得没影。老沈有了事,谁去打听!真是: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五岁儿难讨一文钱 一锭金连送四人命诗曰:
  世情薄处亦堪伤,转眼秋风面面凉。
  义犬守家终恋主,饥鹰攫肉必先扬。
  从来清白无遗祸,自古贪争有后殃。
  试看群鸦环腐鼠,可怜寸脔未能尝。
  自古朋友之道,止有道义文章,从各人肝胆声气中结出,不从富贵上起的。所以有范张的鸡黍、雷陈的义气。如关圣贤受那魏武厚恩,终寻玄德,程婴为赵氏孤儿,死报杵臼。
  这死生不易,患难相从,原是难事。何况势利之交,这些狐朋狗友,帮虎吃食,酒肉利徒,算不得朋友。怎怪得他转眼忘恩,还要借花献佛,下石取利,此乃自然之理。所以宋韩琦相公常说道:“小人负心原不足恨,还是自己交结此等人的不是。”世情炎凉,何待今日!
  再表这吴月娘乃西门庆贤惠之妻。除失了家财,被吴典恩要诬他奸情,诈他的银子,拶得堂上叫屈,和玳安送在牢里,使人和月娘说要一千两银子,才放他招保,不然要害他的性命。
  那知月娘手内文钱没有,经过大乱,止剩破宅一处,那里去凑?
  那日小玉扶月娘进县,见拶打了送监,忙忙回去。
  吴大妗子、老冯怕连累着,一溜烟都躲了。只撇的小玉和五岁孝哥在那一座破宅子里,四顾无亲,斗米文钱从那里来!又想着月娘、玳安在牢里这一日了,又没人送碗饭进去看看,只得手拖着孝哥,提着些米汤,战兢兢的县门前来。那孝哥唬得乱哭,小玉雨泪悲啼,不敢进去。衙门里也有好人,认得他的道:“这是场屈官司,我领进你去看看你主子去。”到了牢门首传与月娘,在那送饭的门口,小玉看着月娘大哭,月娘望着孝哥大哭,多少傍人落泪。也有说这大娘子原是好人,除破了家还遭官司的,也有说西门庆伤了天理,这是当初奸人妻子,今日也害他的妻子,坑人财物,今日也要坑他的财物,天理循环,一还一报。月娘哭了一会,向小玉道:“我已是死的人了,那里有个银子救命?撇下这个孩子,在你罢了!也是他爹伤了天理,不留这几两银子,怎么惹出祸来?从今以后,随你去那里讨得些米,送饭给玳安吃。我一日吃不的两碗饭,不消来管我了!如今只落了一处破院子和个庄子,留着也不中用,你寻他赉四哥,着他寻主卖去。他还是个好人。”说着哭进去了,也没吃那饭。
  仓里的女人们也有来劝月娘的,道:“你还有这个儿子,哭出你的病来,谁来疼的?”指着小玉道:“你不消送米来了,俺这里就没有两碗饭他吃?”月娘进去了,小玉把饭送到牢里给玳安吃了。传出来着他去寻他爹的朋友应伯爵、谢希大、傅伙计这一般旧人,或者想那旧情,寻法救他。这小玉拖着孝哥走一会抱一会,上狮子东街应怕爵家来。
  却说应伯爵一向因西门庆不在,没有营运,投在新发财主张二官人家来。先说着娶了李娇儿,又把西门庆家书童春鸿、赉四都是他圆成进去答应的。后来说着张二官家做盐,他把李智、黄四、崔本这一班旧伙计都投在门下。那张二官时常叫伯爵往来,或是保债放盐,俱有些利息,照样的油嘴蜜舌奉承,不在话下。因这月娘的官司,要劝着张二官娶月娘为妾,说他手里的东西不计其数,还不动一点哩。那张二官是秀才纳的监生,略知礼法,他道:“西门四泉在日,也都相识,岂有娶他夫人为妾之理?”怕爵就不好言语了。那日在家,忽见小玉领迸孩子去,就妆不识的道:“你是谁家的?”小玉眼里含着泪道:“二叔,你不认得我了?我不是西门老爹家小玉?从小服事你老人家不知吃了多少东西哩!”
  看着伯爵就磕下头去,哭了。怕爵又故意的把眼擦了一擦,道:“这儿年没见,我就不认得你了。”看了看孝哥,上穿一个蓝绵布小袄,下穿绵布破裤,也没有袜子,赤脚穿着两只破鞋,饿的饥黄面瘦,儿日不曾洗脸,真是贫儿模样。伯爵口内不言,情知是西门的孤子,忙问:“这孩于是你的?
  几时有了丈夫来?“小玉道:”这就是俺大娘生的哥儿。“伯爵才点了点头道:”你来有甚么话说?奠非你大娘守不得寡,人家欺负,孩子又校依着我,有这些家事,早寻个人家,还不受小人的气。“小玉道:”二叔,你不知道如今俺遭的横祸——现今俺娘和玳安都在牢里哩! “ 把前后事情和吴典恩要银子的事说了一遍,”俺娘着我来和你老人家说,千万看俺爹的面上,把这两处宅庄,不论多少价钱,只救出娘儿两个出来,还要买礼来谢你!“伯爵寻思一会道:”等我慢慢寻主。“只在门首和小玉说话,也不让进屋里去。孝哥有半日没吃饭,哭着要烧饼吃。伯爵把袖子兜了一兜道:”我就没带着一个钱,你且回去,等我寻了主叫你去罢。“说着,关了门,佯长进去了。这小玉背着孝哥往谢希大家去。分明在屋里,看见小玉,只推不在家。那傅伙计不知搬在那去了,小玉没出门,那里去找?因孝哥要吃饭,只得背着寻路回家。
  走到大街转弯小巷口,忽然撞着一个骑驴带眼纱的妇人,齐齐整整,望着小玉笑嘻嘻的下驴来道:“玉姐,你那里去?
  这么个模样,我远远看见,险不待过去了。“把小玉让过来,拜了,又问道:”背的是孝哥?“这小玉才认得是构栏里的吴银姐儿,”当初爹在时,那一遭酒席上不是他们来顽耍?“又问道:”大娘好么?“小玉从头说了一遍,吴银儿不住的擦泪道:”大娘好个人儿,怎么遭这样事?“说着话,孝哥又哭要饭吃,这吴银儿到有人心,忙把头上银掠儿拔下一枝来递与小玉道:”你拿着去换些钱来,哥儿买碗面吃。“吊了两眼泪,上驴去了。可怜正是: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多情故旧烟花女,愧杀辜恩负义徒。
  又:
  狐朋狗友称兄弟,患难相投岂有情?
  不结果花还有刺,当年何事种庭中。
  按下月娘在监不题。却说这吴典史逼拷月娘要金子,风声大了,城里城外张扬出去是几千金子:“他得了贼赃,不肯报上,如今还把他家大娘子拿在监里要一千两哩!”因这吴典史原是他家伙计,人心俱各不平。这些清河县学生员有个刘学官儿子,是个好秀才,为人义气。西门庆生前曾借银五十两与刘学官上任去济南做训导,全不要利钱。以此情,时常念西门之德,至今未还此债,又因吴典恩钻营代捕,署着县印,待人十分放肆,就约了温葵轩,着他具一个公呈。
  不日刑厅查盘,下学行香,约闺学公讲。公呈写完,直等到四月中,山东新按院出京,行文各处推官查盘,因乱后地方多事,凡系贼盗,申提亲审。那东昌府推官,江西人,拔贡出身,姓刘名锐,是个极负气性的,发牌到清河县,过了临清。
  这吴典史骑马接了交界,跟着进城。次日行香,才盘仓库查城。只见到了文庙前,这些生员有二百余人,排班打躬,行香已毕,上堂讲书,各颁了赏纸。这些生员一齐跪下,说有公呈,为地方的大事:具呈东昌府清河县儒学凛增附生员刘体仁、温进忠、李尚义等,呈为假官谋英隐匿赃盗事:切照本县典史吴典恩,原系已故提刑千户西门庆门下书办,因冒籍纳吏入部,钻营得官。金兵屠城,县官被掳,伊乘机借名捕官,权带印务,而不言其原籍清河,实本县之恶蠢也。去岁,故主西门命妇吴氏因失盗未报,有原告家人出首在官,贼首张小桥已捉监,得赃金珠蟒缎等物不下万金,本官匿赃不报,隐赃肥己(衙役等证)。又将主母吴氏强捏奸情,逼索千金,一拶一夹,至今羁监不放。夫以本县之巨奸假官害众,故主之命妇逼狱素金,此真天地未有之奇凶,王法不容之巨恶也!伏企追赃剪恶,免害地方,而斯文亦有赖矣。须至呈者,计开首状原赃在案:金元宝五十锭银元宝一百锭(俱在匣收去)大皮箱八个金银钗钏珠冠(不计其数)大包袱八个官衣、金带、蟒缎、杯盘(不计其数)已上,家人来安妻刘氏原状提证。
  刑厅接来一看大惊,即叫吴典史,先查他籍贯,写的汴京人,于某年由吏员出身。众生员齐声禀道:“他现在大街西买的尚举人家宅子,开着酒饭店,因大乱没有县官,先借代捕名色,后因前任按台来丈地,见没官办事,就钻了署樱不料东京大乱,部里大选停了,因在此横行。大宗师不为地方,还要见按台面递!”这一句,那一句,把个吴典史面如土色,即时锁了,将印封库,交学官看守城池,待申过按院,另差官暑樱原来刑厅见许多赃证,也指望吴典恩来孝顺些。完了公事,回上察院,吴典史封下一百两银子、一锭金子,使长随通了,悄俏送进去。正是:肉投狗口翻招事,鼠到鹏前更起贪。
  诗日:花枝一朵向人开,蜂蝶纷纷去复回。
  多少东风吹不醒,采花又见一蜂来。
  原来这官清也是难事。士大夫读了圣贤书,受了朝廷爵禄,难道都是害民贪利的,那铁面冰心好官也是有的。如今末世,多有直道难行,只得随时活动,遇着这等不公道的容易钱,也略取些来为上下使费,也是今日仕途常事。只不做出吴典史的事来,就算好官了。那有辞夜金的杨四知,告天地的赵清献?
  却说这刘厅尊虽是好官,见此等大赃,指望一段公费。
  起初也不信这些生员呈词,想道:“赃是有的,那得许多?
  或是学校中虚扬吴典史的恶迹。“至夜,长随秘禀,先见了吴典史的禀帖——白米一百石,黄米十石,就唬了一惊,传进一个大匣子来,灯下取来一看,赤艳艳的黄金一锭,约有十两,又是两个五十两的大元宝,不觉喜从心上起,又恶向胆边生。想道:”这厮可恶!果然是实有这五百两金子,如何只送一锭与我?难道你分这点水头给我吃了,你到吃这整分,我就是这样贱卖了法罢:“寻思一夜,到天明闪了门,传吴典史进后堂去,回避了衙役,道:”你只把这五百两金子交出来,我再不究你别物。随你报多少赃,我还与你作主。“这吴典史只是磕头,说:”原只这一锭金子,小的怎么敢隐漏!“厅尊大怒,就升堂叫拿大板来,重责了二十板,即时送监,和玳安、张小桥一处监候了。
  来安妻因吴典恩得了赃,又不究他丈夫人命,去领包袱,又不给他,因此补一张劫财杀命的状,连吴典恩都告在里面,把这赃证开的和公呈一般。刑厅起身,跪道声冤,递了,刑厅又使长随来问吴典史要金子,他百口不吐。长随回了,刑厅恼了,怕清河县无官误了县事,将因学公呈并来安妻的原状,一封筒申报按院去讫。
  那按院见许多赃物,未免动了个隔壁闻香、鼻尖舔蜜之意,也就要一口全吞,不许零抽半点。批了两行朱字:“仰刑厅严审,并原赃解报。”时方搜括助边,不得少开漏报!
  审官参处不便,又差两个心腹承差上东昌府守提,又发一个牌票:“仰东昌道查府佐等官有才守者,署清河县樱”票到东昌,有一个徐通判极是个贪滥的,就使了三百两人情,求本道批他署印,要得这金子。本道即行文,仰徐通判上清河署印,并刑厅提张小桥、来安妻、吴典史一千人犯来审,不题。
  却说这吴典恩自己昧了三锭金子,怕审出来有罪,秘通禁子,许了他五十两银子,连夜枢床上使点手段。可怜一个张小桥好好光棍,断送一条性命,并不曾动那金子分毫。正是徐通判到任,禁子递了张小桥死呈,说是棒疮重了,死在枢上。徐通判大怒,说这事已申报按院,立等解审,今先死了活口,这赃证不对怎了?把禁子先打三十寄监,申刑厅定夺去了。
  却说这张一从小河口杀了来安,不敢回家,与张小桥商议,上东昌府里破落户开赌场的李小一家躲着,分了些银子,不合给他一锭金子带在腰里。从来鬼神弄人,翻巧成拙。那张一是个光棍,久在钱场赌博,岂有金子的理?在李小一家住了半个月,先赢了四五十串钱,又输了,没得捞稍,就拿出这些银子关着,又输了。一时酒醉,就拿出一锭赤金十两,险不惊倒这些赌钱捣子,齐来凑起注子,大家要赢他那金子,又被张一赢了。一个老光棍叫皮爪篱,他没有钱,只要在里头出空注,记赊票,众人不依,把他推出去,他就报了番役。正是地方有土贼的时候,即时报了捕衙,吊着张一才审,清河县张小桥事发,来关张一偷金子的事。这里又不肯发,也要提来得些油水。如不放去,又恐上司知道不便。没奈何,只得于他提去。岂那徐通判也思想图利,原费了银子谋来,只见张小桥又死在监里,没有着落,听得张小桥儿子张一在东昌府,故星速来关。——恐迟了又被别人拿审,那金银何能到我?不料刑厅申报按院,知道是一件事,只得先报刑厅提去面审。张一不招,夹了一夹,敲到一百二十,才招了。问金子原数,只道:“小的老子张小桥知道,怕小的年小,泄露了事,实不知数。”就寄了东昌府监。那日徐通判申到张小桥死了,刑厅大惊——没有活口?赃证不明,怎么报上?
  次日,一干人犯俱到了,刑厅升堂,逐一严审。先把来安妻叫上去,问得明自。次叫张小桥老婆上去,问金子的数,老婆不说实数,又是一拶、一百敲,老婆才说了实数是三百两。又叫张一上去,明知是死人了,恨这吴典史害他老子,一口咬住原有三百两金子,是三十锭,俱一齐交与吴典史,把皮匣拿在后堂去了。和这老婆俱咬住吴典恩,报他杀父之仇。随吴典恩怎么分辩,现放着这锭金子,刑厅也只得和前银子申他买官漏赃,以博清吏之名。又叫同时番役面对,俱推在吴典恩身上,说皮匣锁着,吴典史连箱子、包袱俱带在后堂,并不曾寄库。可怜这吴典史又是一夹三十大板,打入大牢不题。
  且说这吴月娘见解起张小桥正犯去了,原没有吴月娘、玳安名字,自然该保出的。那徐通判原为这一件贼赃谋来署印,如今按院批刑厅亲审,全不经手,先折了这三百两本钱。料这清河县还有甚么大事?依旧要追比这不报盗的情由。先是赉四、吴二舅投了保状,不准,要审了解上。月娘慌了,使小玉往应伯爵家连催三次,只推说这乱后宅产不值钱,几间破屋还不值百十两银子,谁家肯买?一边又向张二官人说:“这宅子前厅,后楼并花园、书坊,费有半万银子修的,那件不是我手里过的?如今十个钱卖一钱,少也得五百两银子,还不勾盖那座大厅的,乔皇亲家庄子,是他一等盘兑的一千八百两银子,如今黄四立的文书,咱如今压着他买,连庄宅给他三百两银子罢。人在难中,那里不是积福的?”说着张二官肯了,共出了七百两。伯爵背着赉四和众人,使小玉对月娘说:“张家只出三百两银子给你打点官司,完了官司,剩多少,尽着送过来。”这里,怕爵又去寻了温葵轩来道:“恁学校体面,不枉了出公呈一常我们空受他恩,只好吊泪罢了。还得列位一个呈子,俺约些百姓跪门,大家保出这大娘来,也是阴德。”那温葵轩那知道应伯爵借学校体面,要骗那卖宅子的银子?于是约了刘学官大公子和些好秀才们十数个人,次日上堂一讲,说:“这西门提刑千户妻吴氏,原也受封过的,吴典史诈他的银子,要拿讹头,送在牢里,因此诸生才递了公呈,蒙刑尊准放。投人告他,上司票又没有名字,望大宗师释放!如不肯,只得上府去见刑尊。”徐通判难了半日道:“他是失主,日后上司要人怎么处?”众秀才道:“生员管保他在外听候就是了。”那应伯爵顺水推船,约了一班旧伙计李智、黄四、崔本,众人跪在门外,徐通判只得准了保,即时开监门放出。月娘只道是应怕爵使的银子,那知那徐通判畏惧学校公论,白白放了。
  到次日,应伯爵拿着五十两银子给月娘,说是讲三百两银子,使了二百五十两送徐通判,才得出来。月娘叫伯爵代笔,写了中人卖契,才收了银子,感激不荆又使玳安秤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