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这个阶段,德俄双方的行动看来都不愿意超出初步探测对方意图的范围。在俄国方面,6月29日《真理报》上日丹诺夫的那篇文章就是一个迹象,表明苏联政府并不相信同西方的谈判会有什么满意的结果;只是想看看这种压力能不能从英法谈判人员那里取得更多的让步。在6月底的时候,苏联政府似乎从驻罗马的苏联代办那里获悉,齐亚诺曾告诉他说,德国有一个“切实改善德苏关系”的计划。它包括以下几点:德国应利用其对日本的影响来使苏日关系得到改善;研究是否有可能缔结一项德苏互不侵犯公约和给予波罗的海各国一项共同保证;在广泛的基础上缔结一项经济协定。根据莫洛托夫事后在8月15日对舒伦堡讲的,这份报告引起了苏联政府极大的兴趣。接着在7月7日德国方面又稍微前进了一步。驻在莫斯科的大使馆这一天接到指示,叫把米高扬6月25日要的关于双方分歧的情报送交给他。这样,下一步就要由俄国人来行动了,他们必须决定他们是否愿意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谈判。米高扬在7月10日收到了这份情报,“显然很感兴趣”。7月16日,他告诉希尔格说,他已经叫巴巴林从柏林回来,并且已经指示他直接同施努雷讨论那些需要澄清的问题。巴巴林在同一天回到了柏林;并于18日告诉施努雷说,如果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得以澄清的话,他将被授权签署一项条约。这一事态发展并没有十分刺痛西方大国,比起施努雷访问莫斯科可能会产生的效果大概要小得多。苏联政府没有把经济谈判已经重新恢复这件事秘而不宣。恰恰相反,它在7月22日苏联报纸上刊载的一项公报中公开宣布了。同一天,舒伦堡接到了关于在柏林的谈判的最新情况报告,并被告知说,德国的意愿是在经济会谈中采取“一种鲜明的和解态度”。至于政治方面的谈判,观望等待的阶段现在已告结束;舒伦堡接到的指示是,“再继续进行下去”。
  7月26日晚上,施努雷在柏林设宴招待阿斯塔霍夫和巴巴林,谈的主要是政治问题。施努雷提出了一个使关系“正常化”的大致方案,并指出,对俄国来说,英国所能给予的只是“参加一场欧洲战争和同德国的敌对”,而德国则能给予它“中立和置身于一场可能发生的欧洲冲突之外,而且如果莫斯科愿意的话,还可以就德俄双方的共同利益达成一项谅解”。这两个俄国人对于同英法谈判的前景只字未提。不过,阿斯塔霍夫提到了几个其他的政治问题:波罗的海各国、罗马尼亚、波兰、但泽和走廊等的处境,以及加里西亚和乌克兰的据说是亲德国的倾向。对于他的客人的这种态度,施努雷是这样解释的:苏联政府“正在对我们,如同对英国一样,玩弄拖延的策略,以便推迟作出决定,这种决定的重要性是十分清楚的”。
  在这次同施努雷的会晤结束时,阿斯塔霍夫建议,谈话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可以由一位“苏联高级官员”和一位“德国高级官员”来加以讨论。7月29日,魏茨泽克要舒伦堡去了解一下,这一建议是否同莫洛托夫本人的想法一致。但是,舒伦堡还没有来得及安排好在莫斯科的会见,里宾特洛甫在柏林就插手进来了。8月2日晚,他把阿斯塔霍夫请来,向他建议,在互不干涉对方内政和苏联政府放弃“一项直接反对(德国)切身利益的政策”的基础上“重建”德苏关系。
  如果莫斯科采取否定的态度,那我们就应当知道我们的处境和如何去行动。如果情况相反,那么,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将没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在我们两国之间得到解决的。……如果波兰挑衅,我们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同波兰解决问题。为了应付这种意外,我已暗示准备就波兰的命运这个问题同俄国达成一项协议。
  阿斯塔霍夫无法回答里宾特洛甫提出的所有问题,试图“把谈话引到更加具体的条款上来”,而里宾特洛甫则说,他“准备在苏联政府正式表示基本上愿意重建两国关系之后,立即使它更加具体”。
  第二天(8月3日),舒伦堡受到莫洛托夫的接见,后者“一反他吞吞吐吐的老样子,显得非常坦率”。舒伦堡解释了德国对于关系“正常化”的想法。莫洛托夫表示的意见是,单就经济事务来说,双方达成协议的前景是完全可以乐观的。但在政治问题上他就比较谨慎了。他提到了反共公约,德国鼓励日本侵略,以及俄国被摈于慕尼黑会议之外等;并且说德国方面“态度已改变的证据”“仍然不足”。不过,他对舒伦堡讲的这样一句话确实表示出“明显的兴趣”,即如果必须用非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波兰问题时,德国政府“准备保护苏联的一切利益并同苏联政府就这件事达成一项谅解”。舒伦堡在写给里宾特洛甫的报告中,把莫洛托夫的态度归纳如下:
  虽然旧的对德国的不信任仍然存在,但显然苏联政府是在,无可否认地,越来越准备改善德苏两国的关系。我的总的印象是,苏联政府在目前已决定同英法签订一项协定,如果它们能满足苏联所有的愿望的话。不过,谈判可能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因为对英国的不信任也很强烈。……所以……在我们这方面还需要花很大气力才能使苏联政府的路线来一个大改变。
  8月10日,阿斯塔霍夫和施努雷在他们的柏林会谈中又讨论了改善政治关系的问题。在他们以前几次的会谈中曾经提到,也许可以把“一种政治概念”写进贸易和信贷协定的前言中去,这一协定的谈判这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阿斯塔霍夫说,莫斯科反对这样做,因为这样势必要“预测未来”。施努雷说,德国的看法也是这样。阿斯塔霍夫说,“他又一次接到莫斯科的明确指示,要他强调苏联政府愿意改善它同德国的关系。”接着,施努雷想把阿斯塔霍夫引到谈谈苏联对待波兰问题的态度和俄国同西方大国的关系上来。他提到了即将开始的英法俄三国参谋人员会谈:
  这对德苏会谈来说当然将是一个糟糕的开始,如果……这是意在形成一种反对我们的军事同盟的话。……如果莫斯科同英国谈判的动机是由于感到一旦发生德波冲突将受到德国的威胁的话,那么,在我们这方面,我们准备给予苏联以它所需要的一切保证。
  阿斯塔霍夫并没有接到莫斯科叫他讨论这些重大政策问题的指示,但是作为他私人的意见他表示,同英国的谈判是在这样一个时候开始的,那时还没有迹象表明德国有达成谅解的打算。谈判的进行也不是十分积极的,但是它们不得不谈判,因为它们必须保护它们自己免受德国的威胁,并且必须接受别人的帮助,而不管它来自何方。自从同德国开始会谈以来,形势当然已经起了变化。……据他的看法,谈判的结果还无法确定,很可能他的政府也会认为这问题是完全悬而未决的。
  8月12日(这一天英法俄三国军事参谋人员的会谈真的在莫斯科开始了),阿斯塔霍夫有了一些更加确定的事可以告诉施努雷:
  他已接到莫洛托夫的指示要他在这里声明,苏联人对讨论过去已提起过的一些各别问题是有兴趣的,……如报刊问题、文化合作、波兰问题,以及一些旧的德苏政治条约的问题等等。不过,这种讨论只能逐步地进行,或者,如我们曾说过的,分阶段地进行。……至于期望谁去莫斯科主持这次会谈,是大使还是另派别人,阿(斯塔霍夫)并未明确表示。我问,苏联人把波兰这个主题(按优先次序)排在什么位置,阿(斯塔霍夫)回答说,他没有收到关于先后次序的指示,他得到的指示主要强调的是“逐步地”这一短语。
  阿斯塔霍夫的信息在当天(8月12日)就传到了希特勒那里,这时他正在贝希特斯加登同里宾待洛甫和齐亚诺会谈。这一信息是和东京打来的一份电报同时到达的,电报说德意日三国公约还没有立即实现的希望。在两天之内作出了决定:派里宾特洛甫去莫斯科,向斯大林“阐明元首的看法”。
  这样,在8月12日,苏联政府打开了克里姆林宫的两扇大门,把两方面的人都请了来跳舞。它是否已经决定了选哪一方作为它的舞伴?这时它已经十分清楚地知道,德国准备付给它一笔很大的代价。几天之后还将表明英法军事代表团准备向它出什么价钱。
  第九章 派赴莫斯科的英法军事代表团,8月1日至25日
  上面已经提到,张伯伦已在7月31日于下院宣布了英国军事代表团成员的名单。以战时最高会议成员杜芒克将军为首的法国军事代表团早几天之前也已任命。博内急于想让这两个代表团尽早动身去莫斯科。可是俄国人却似乎并不急于接待它们。不管怎样,纳吉阿尔在7月24日向巴黎报告说,莫洛托夫说,如果代表团能在八至十天之内到达,他将感到很满意。无论如何,代表团必须先集中起来并接受指示;而在英国,那里的准备工作比法国还落后。这一过程,正如哈利法克斯7月25日对迈斯基所说的那样,是不可能在一星期或十天之内完成的。由于当初的想法是,两个代表团应当在一起工作得象一个小队,在同俄国人碰头之前,它们应当有时间来协调它们的方案并把它们所掌握的情况汇总起来,这也是必要的。这部分的准备工作,由于决定(这项决定是经过一番争论才取得的)两个代表团一道包乘一艘客轮去列宁格勒,而得到了很大的方便。他们在8月9日深夜抵达列宁格勒,12日晨到了莫斯科。他们在这两个地方都受到热情的接待,俄国当局积极帮助解决他们的住宿和交通问题。俄国代表团(团长是政治局委员、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在场外”是很友好的。但是在正式会议上,俄国代表们却很“顽固和武断”(英国代表团长、海军上将德拉克斯8月16日这样报告说),他们向英法代表团提出他们的“要求”(不是请求)时,“有点象一个战胜国在向打败的敌人提出条件”。不过,在头两三次会议上,他们给人的印象是他们真正希望尽快签订一项军事协定。的确,在8月12日的头一次会议上伏罗希洛夫曾宣称,他受有进行谈判和签订一项协定的全权;对于英法代表的没有也被授予全权,似乎感到失望,杜芒克虽被授予进行谈判和签订一项协定草案的权力,但协定在生效之前必须先经法国政府批淮。德拉克斯则不得不承认他手里没有书面的授权证书,虽然他正在设法得到它。
  授权证书的问题说明英法两国政府对待参谋人员会谈的态度很不相同,而这一点,两个代表团自己也已经看到了。达拉第曾亲自指示杜芒克,要他竭尽全力尽快签订一项军事协定;纳吉阿尔也曾被告知,这是法国政府最殷切盼望的事。另一方面,德拉克斯曾得到书面指示,要他“慢慢地进行会谈,同时密切注视政治谈判的进展”,一直到签订了一项政治协定为止。下达这一指示的理由据说是因为,在政治协定签订之前,不能把机密情报告诉俄国人。可是,由于在7月底事情就已很清楚,在军事会谈取得进展之前,间接侵略这个悬而未决的政治问题不可能有什么进展,所以看来英国政府在把军事代表团派往莫斯科时就已准备看到它在那里原地大踏步而迟迟不前。英国政府似乎的确在7月底就已得出结论,认为要及时地同俄国人签订一项满意的协定来影响希特勒的秋季计划,已经没有什么希望或希望不大;因此最好的策略也许就是让会谈继续维持下去,希望它本身就会成为一种足够的威慑力量,帮助它渡过眼前几个星期的紧急关头。
  可是,当英国政府8月13日从西兹那里得悉俄国军事谈判人员似乎的确是“一心想把事情办成功”,便决定修改它以前给予德拉克斯的指示。于是,在8月15日通知德拉克斯,要他问杜芒克合作,尽快使军事谈判告一段落;关于不准把他所掌握的大部分情报泄露给俄国人的限制,也部分地取消了。英国政府方面这种改变政策的做法,可以假定即使改变得再早一些,也不一定能改变莫斯科所执行的路线。
  在8月12日的第一次会议上,伏罗希洛夫同意,不需要把会谈推迟到德拉克斯的授权证书寄到之后再进行,于是会议就立即开始了。英法代表团已经决定,如要贯彻执行给杜芒克的指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劝俄国人签订一项关于三国陆、海、空军合作的一般原则的协定。这些原则希望能够被三方一致接受,而不致引起那些在讨论具体细节时必然会出现的棘手问题。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看法是,即使军事协定“内容很贫乏”,那也没有什么要紧,只要协定的签署能够早日宣布就行了。于是杜芒克在一开始讨论时就提出了英法代表团拟订的那些一般原则。然而伏罗希洛夫立即说清楚,他关心的是计划而不是原则。8月16日,当杜芒克请伏罗希洛夫对根据杜芒克12日的发言拟订的草案提意见时,伏罗希洛夫回答说,这些原则“过于抽象和不具体,并没有强制任何人去做任何事。……我们不是聚集在这里搞抽象的宣言,而是要拟订出一项全面的军事协定”。由于俄国人的计划概念看来也比较简单笼统,英法代表团在第一次会议上也就同意(虽然给德拉克斯的指示那时还没有更改),对于它们自己的计划作一次总的说明,以免双方僵持不下。
  这样,介绍法国的计划就占去了8月13日的两轮会谈。在讲话中,杜芒克拿出了据他说是关于法国陆军实力的“绝密数字”,而俄国人则答应等会议一结束就把它们忘掉。杜芒克讲完话以后,俄国人询问了几个有关的问题;而他们得到的答复也许对以后几天事情的发展已产生了影响。俄国人特别问到的问题有:有没有已规定了波兰将采取什么行动的条约;战争一爆发,有多少英国军队可以支援法国陆军;可以期望比利时人将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等等。杜芒克否认他对波兰的计划有任何了解,并把有关英国部队的问题推给了英国代表团的海伍德将军。海伍德说,英国的方案打算“第一批派出……十六个师,在战争初期就可供调遣,以后第二批再派十六个师”。伏罗希洛夫又追问,如果战争不久就爆发,可供调遣的又是什么样的军队。海伍德说:“眼前有五个正规师和一个机械化师驻在英国。在人员方面,这些师实际上已达到了战时的建制。”他还说,“可以立即投入战斗的兵团”的建立,现在“完全要看有多少军火和装备可以得到了”,军火和装备的生产现正在迅速增长。这些事实和数字听起来不象是能够使俄国军事专家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他们在以后的一次会上曾宣称,红军在战争爆发时可以投入一百二十个步兵师来抵抗一个欧洲的侵略者。
  讨论俄国人提出的关于比利时的行动的问题,也是意味深长的,因为它既显示了西方国家和俄国双方在对待受庇护国家的态度上有根本分歧,而且也揭开了俄国军队进入波兰和罗马尼亚这一要害问题。13日,杜芒克说,比利时的地位同瑞士的地位完全一样,因此他要把两者并在一起谈。情况是这样的:
  法国军队不能够进入这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除非他们得到了对方的邀请才可以进入;不过,法国准备响应任何召唤。如果邀请来得过迟,那也许就只能用空军和机械化前卫部队来支援这些国家了。……无论如何,法国准备以自己能够拿出来的战争物资供应给它们以进行支援。
  这个问题在8月14日又提出来了,当时杜芒克说:
  甘末林将军的看法是,最重要的是每一方都应坚守它自己的战线,并把它的全部军队集结在这条战线上。位于德国和三个大国之间的那些国家的军队的责任,就是要保卫它们自己的边疆,但是三个大国必须准备好帮助这些军队,当它们要求给予援助的时候,并且保证它们得以利用那些对它们来说是绝对需要的交通设施。
  伏罗希洛夫问,“如果瑞士人或比利时人不抵抗德国人,法国人又将如何?”杜芒克回答说,他们将守住自己的国境线,而且也许要开辟“一条中间战线”。在东方战线上,情形也一样,最初的战线将是波兰和罗马尼亚军队的战线;“如情况许可并且需要,那里也可能要有一条中间战线”,但那是要由伏罗希洛夫来决定的事。伏罗希洛夫表示“他不明白要苏联军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杜芒克说他认为红军应集结在他们自己的边界线上,因为“敌人是决不能容许其突破苏联西部国境线的”。伏罗希格夫尖刻地顶了一句说,“他的战线永远是据守着的。不管三国代表团达成协议与否,法西斯国家决不可能突破。”
  伏罗希洛夫接着又提到德国有可能直接进攻法国或英国,或同时进攻两国;并问英法总参谋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又应该如何来支援它们。杜芒克回答说,如果法国受到攻击,波兰就有义务来援助法国;还“必须看局势是如何发展的”。又一般性地讨论了一下之后,会议开始转入一个现实的问题。伏罗希洛夫以更加明确的方式间道:“英法总参谋部认为红军可以跨过波兰北部,特别是维尔纽斯突出部分,和跨过加里西亚,以便同敌人进行接触吗?苏联军队会被允许穿过罗马尼亚领土吗?”
  杜芒克和德拉克斯极力避免回答这些问题,最后只得说他们必须请示本国政府。两人都表示了这样的看法,即波兰人和罗马尼亚人一旦处于战争之中,是会请求俄国给予援助的。杜芒克认为,他们将“恳求大元帅支援他们”;德拉克斯则认为,他们如果不请求帮助,那是“难以想象的”。德拉克斯强调指出(伏罗希洛夫特别注意到这一点),“如果他们在必要时拒不求救而让自己的国家横遭蹂躏,可以设想它们将会变成德国的省份。”伏罗希洛夫只是用一种稍微不同的方式又重复了一遍他的“基本问题”,坚持说他必须得到“直截了当的答复”。“没有一个确切的、不含糊的答复,军事会谈继续下去是没有用处的。”这时,英法代表就指出,伏罗希格夫已提出了不属于他们权限之内的政治问题。他们建议说。由于波兰和罗马尼亚都是主权独立国家,苏联政府应当要求它们来答复这些问题。但是俄国人坚持说,在同波兰和罗马尼亚政府磋商中负责决定这件事的是英法两国政府。他们认为,如不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开始了的一切讨论就全都是徒劳的。“苏联军事代表团不能建议它的政府去参加一项如此明显地注定要失败的事业。”
  正如西兹在听到14日会议的经过情况之后打电报给伦敦时所说的那样,俄国人现在已经提出了关系到军事会谈成败的(那个)根本问题,它也的确是自从政治会谈开始以来我们遇到的一切困难的根源所在,那就是,在苏联的各邻国仍然坚持某种抵制的情况下,如何同苏联达成任何有益的协议,而这种抵制只有……等到已经太迟的时候才能解除。
  但是,这块死人骨头藏在壁橱里这样长时间,也的确是件怪事。西兹和纳吉阿尔满足于让它放在那里,那是很自然的。但是为什么俄国人要等到这么晚的时候才把它提出来?是不是正象德拉克斯所猜测的那样,他们坚持要英法两国派军事代表团到俄国来,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来到“可以吓唬德国,并使苏联政府得以向希特勒施加压力,使其接受它的条件”?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故意不把军队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领土的问题提出来,以便在最适宜的时刻把它作为中止军事会谈的一个借口。但是直到8月15日夜间(即这次关键性的军事会谈举行后又过了二十四小时以上),莫洛托夫才得悉里宾特洛甫提议亲自来莫斯科,所以伏罗希洛夫在14日对杜芒克和德拉克斯讲那些话时,他还不知道8月12日献给德国的那支俄国序曲将会有什么结果(而且序曲的内容意味着同德国人的谈判估计将是长时间的)。俄国人在当时和以后的看法都是,就是因为西方国家在俄国军队进入波兰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才终于使苏联政府相信,英法两国对签订一项条约的谈判并没有诚意,这就使得他们除了同德国和解之外别无选择余地。俄国人在同西方国家谈判的同时,又同德国开始了谈判,不管他们这样做的最终意图究竟是什么,但有一点似乎是清楚的,那就是他们把进入波兰的问题看作是手中的一张最有用的王牌,要到临近终场时才打出去。由于伏罗希洛夫在13日已得悉英国对地面战争立刻能提供的兵力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也拿到了进一步的证据,说明西方国家对待那些不能保卫自己的小国的态度是多么的不现实(在俄国人看来),所以他大概接到了指示,告诉他现在已经是该把要害问题向杜芒克和德拉克斯摊出来的时候了。即使英法两国能在俄国军队通过波兰的问题上给俄国人以满意的答复(俄国人一定知道这是不大可能的)他们也总是会找到另外的争执问题来中断同西方国家的会谈,如果同德国的谈判看来有可能付给他们更高的利润的话。
  不能否认,俄国人把俄国军队的过境权这个问题当作试金石是有充分理由的。而莫洛托夫8月22日对西兹讲的那些责备的话也是不无道理的。他说,西方国家缺乏诚意,这就使得苏联政府不能不深信它受到了愚弄;缺少诚意的最好证明就是,军事代表团的来到竟“完全不准备去解决(那些)关系到整个相互援助问题的基本要点”。看来似乎很可能的是,对俄国的军事能力评价很低而对波兰的军事能力估计过高的西方政府,原希望能在俄国以军用物资支援波兰方面作出某种安排(如果要使波兰的抵抗能力不至于立刻耗尽,这种支援一般认为是必要的),而又不牵涉到军队过境这个棘手问题。但是,正象莫洛托夫已指出过的那样,至少法国政府是清楚知道这个过境权问题对俄国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它在过去曾不止一次地被提出过,特别是在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时期。然而西方国家能够提出来的唯一解决办法依然只是“等着瞧”。由于极权国家和民主国家在看法上的不同,大概才使得俄国人不能正确认识西方政府,特别是英国政府所面临的真正困境。它们怎样来使现实政治的需要同对一个主权独立国家自作决定的权利的尊重调和起来呢?除了不愿意帮助扩大共产主义的领域,除了个人的好恶之外(而且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都是可尊敬的人,他们愿意公平对待那些已被他们置诸翼下的小国),它们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内和海外“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舆论,自从捷克斯洛伐克被英法逼上灭亡之路后,这些海外国家对于小国的权利问题就变得特别地敏感了。
  前面已讲过,在8月14日军事会议后的紧张的八天中,英法两国政府曾试图说服波兰政府不要拒绝俄国军队进入波兰境内。在这里只需再提一点,即这一尝试几乎毫无结果。而且我们还将看到,法国人为了挽回局势所作的最后努力,即把波兰的不作声解释为默许,也由于俄国人坚持要波兰自己作出答复而归于失败。
  与此同时,在8月14日后莫斯科的军事会谈又继续进行了三天,因为伏罗希洛夫在那天已同意,在得到对他的“基本问题”的答复以前,可以先讨论在欧洲反侵略的军事合作方案”。8月15日,伏罗希洛夫的参谋长概括地介绍了俄国的方案;16日,英法空军方面的专家叙述了两国空军的实力和政策;17日,又有一次关于俄国空军的介绍。会上的讨论多少流于形式,提供的情报并不带有很大的启发性,而且,还可能不是很可靠的。但8月15日俄国人的发言是令人感兴趣的,因为它至少说明了,俄国人对于盟国相互承担的义务和盟国对其他国家承担的义务是抱有什么样的想法的。
  俄国发言人解释了他们的政府所设想的三种可能,不仅规定了在每一种情况下他们自己将采取的行动,而且还规定了其他有关国家战时也“必须”采取的行动。在第一种可能,即英法受到直接攻击的情况下,俄国人将投入一支相当于英法两国为抗击德国而部署的全部军事力量的百分之七十的军队。波兰必须“以其全力”来支援英法两国。在必要时,英法政府必须为苏联军队和空军跨越维尔纽斯走廊和加里西亚的作战取得许可。如果可能,它们也应当为“跨越立陶宛直趋东普鲁士边界”的行动(这是一项新的要求)获取许可。英法的联合船队也有其派定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派出一支强大舰队进入波罗的海,并应“取得波罗的海各国和芬兰政府的允许,让英法舰队暂时占领”阿兰群岛、汉科,以及属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其他岛屿和基地。苏联波罗的海舰队然后“为了保卫波罗的海各国独立的目的”,将与英法海军共同使用这些基地。在第二种可能,即波兰或罗马尼亚遭到攻击的情况下,苏联政府(在已经取得苏军过境的许可时)将“投入等于英法两国直接抗击德国的全部兵力的军事力量”。第三种可能是俄国受到通过芬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而来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法英两国必须立即对侵略者宣战,并投入“相当于苏联将投入的力量的百分之七十的兵力”。波兰也必须参战,并给予俄国军队通过的权利。
  8月16日,伏罗希洛夫拒绝了杜芒克的一项建议,即可以根据苏联参谋长在头一天扼要说明的各种可能要被采用的方案草拟一个文件。他说,在得到对于军队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问题的一个满意的答复以前,继续会谈是毫无用处的。所以他认为在17日关于俄国空军的发言作过之后,会议最好就无限期地休会。17日,伏罗希洛夫还是坚持他的必须休会的决定。但是杜芒克和德拉克斯争辩说,无限期的休会几乎肯定会引起报纸上关于会谈破裂的报道;这才终于使他同意把8月21日定为下一次会议的日期。
  到了21日,杜芒克和德拉克斯仍没有收到他们的政府关于俄国军队过境问题的指示,于是德拉克斯提议会谈再延期一两天。但伏罗希洛夫坚持会谈应如期举行,因为他要作一项声明。声明的大意是说,谈判应再休会“一个较长的时期”。伏罗希洛夫的借口是,他和他的同事们正忙于秋季演习的事。事实上,当然是想在里宾特洛甫来访期间把同西方的谈判暂时搁一搁。不过,伏罗希洛夫又说,如果接到了对他提出的“基本问题”的肯定的答复,那么谈判仍可以随时立即恢复;如果答复是否定的话,那他看不出还会有“什么复会的机会”。德拉克斯代表两国代表团勉强同意了伏罗希洛夫休会的提议,但要记录:英法两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