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地区的建议,那么业已拟就的“霸王”行动的整个军事计划就要受到影响。进一步的考虑是,如果以后要分一个占领区给法国,那么从法国毗邻的南部美国占领区中划出嗓是方便的,而且在美国军队按总统已表明的重新部署兵力的意图撤退时,法国占领区便可加以扩大。
以美国为一方和以英国与苏联为另一方的意见分歧,由于美国政府内部看法不一致而进一步复杂化了。英国代表身处本国首都,具有一切有利条件,便于获得最高决策人的指示。而美国代表却不得不在驻伦敦的安全工作委员会指导之下进行工作,这个委员会名义上是受权代表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来协调指示的,但实际上却因各自需要取得华盛顿的上级批准而束缚住了手脚。即使在华盛顿,陆军部的民事局有一个时期也拒绝合作,其理由是德国投降与占领德国纯属军事问题,因此安全工作委员会无存在的必要,就此而言,欧洲咨询委员会本身也是多余的。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咨询委员会中关于奥地利问题的工作遭到严重的拖延,这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与此同时,“霸王”计划的进攻日已迫在眉睫,因此有必要至少让参加进攻的部队得到指示。驻在英国的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和地中海地区的盟军最高司令官非正式地同意作出一项安排,于1944 年4 月10 日正式开始详细制定奥地利军政府计划。1944 年4 月28 日,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战败或投降前的德国军政府的联合指令”,规定这项政策由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在某所部于敌人战败或投降前攻占德国或奥地利的领土286 时予以实施。指令指出,该指令在“敌人投降前,为与欧洲咨询委员会提出的联合建议相一致”,其内容可以更改。指令还包括一项“奥地利政治指南”,强调占领奥地利与古领德国的政治目标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指南提到,占领区居民可能抱着一种比较友好的态度,这就没有必要完全禁止与之亲善;除了消灭纳粹和维持秩序的指示外,指南还重申莫斯科宣言既定的政策,其昏的是把奥地利从德国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为建立自由和独立的奥地利铺平道路。因此应该鼓励那些“没有因追随纳粹而被玷污的”奥地利人去取代占据许多地方政府职位的德国人。在禁止纳粹教条和纳粹宣伶之外,还要禁止“泛日耳曼主义与重新和德国联合”的宣传。同时,指甫还规定,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应准备给予奥地利比德国更多的政治活动自由。
但是,尽管有了这些指示,美国参加占领奥地利问题在政治上还未肯定,这说明伦敦的民事工作计划起初几乎完全是按照英国的意见制定的,虽然美国代表当然也随时了解情况。有一个小组着手开展工作,后来成为对德和对奥管制局的一个组成部分。1944 年的春夏两季,这个小组在以陆军部的F ·傅丈申爵士为主席的委员会指导之下继续以这种形式存在。经济作战部和新闻部在搜集奥地利当前状况必要的情报方面也取得了进展。没有这些情报,民事工作就无从进行,可是在其后好多个月年,关于占领区的划分及关于工作委员会的组织,都几乎没有一点明确的消息。
联合参谋长委员会颁发的指令,一开始就以服从随后由欧洲咨询委员会提出的政治建议为条件,其日期正好和罗斯福第一次有保留地同意美国占领奥地利不谋而合。怀南特因为要获知明确的政策决定还存在着困难,于是在5 月份飞返华盛顿,带回了总统的意见,同意美国在“国家一级上”参加管制奥地利——例如,通过派遣美国代表常驻维也纳联合司令部,同那里可能建立的任何一个中央权力机构接触,但并不真正占领任何领土——287 然而对于派遣占领军的实际规模并未作出承诺。这种让步由怀南特于5 月31日在欧洲咨询委员会宣布了。这时候,美国政府内部交换意见的情况再度趋于复杂,因为怀南特的行动看来事先没有通知国务院,特别是没有通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尽管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于4 月28 日向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颁发过一道指令,参谋长联席会议却于6 月9 白又向地中海地盟军最高司令颁发了另一道指令,坚持美国军队不得使用于南欧,包括奥地利在内。
随后出现的混乱以及设法使文件协调的工作,一直到10 月才最终解决。那时盟军司令部的工作方始取得真正的进展,准备组织占领初期的奥地利军政府。
与此同时,欧洲咨询委员会的苏联代表在7 月1 日建议三国共同占领在1937 年12 月31 日的疆界范围内的整个奥地利。四周之后,即7 月31 日,怀南特进一步确认美国接受在国家一级上参加管制奥地利,但只在维也纳派驻一支象征性的部队。
这至少说明有了一些进步。因此英国代表于8 月21 尸提出建议,设想采用三国管制中央的制度而申英苏两国联合予以占领。
但是,德国西部的两个占领区如何分酞这个中心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而对这个问题迟迟不作决定,反过来使管制奥地利的进一步规划也延宕了下来。直到英美两国政府首脑于1944 年9 月举行第二次魁北克会议(“八边形”) 时,罗斯福才最后接受英国原先提出的建议,由美国占领德国西南部地区。
此时双方又同意对奥地利应分别进外理。欧洲咨询委员会再次考虑了这种主张,于是11 月13 日苏联代表提出了一个划分三个占领区的新草案,规定苏联占领下奥地利和施蒂里亚的东半部,英国占领下奥地利和施蒂里亚的西半部,外加卡林西亚,美国占领上奥地利、萨尔茨堡,福拉尔贝格和蒂罗尔,包括东滞罗尔。苏联的计划同时规定了三国对维也纳本身的占领:苏联占领东北区,包括内城;英国占领西北区;美国占领南区。288 对这些新建议的讨论,这时受到了新出现的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在丘吉尔和艾登10月份访问慕斯科期间已经取得一致意见,应邀请新成立的法国临时政府参加欧洲咨询委员会。三国政府发出正式邀请的日期定于11 月11 日。法国接受邀请乃是预料中的必然结局,而且意味着在那天以后不久,法国对于解决问题将有发言权。既然欧洲咨询委员会的一切决定必须取得一致同意,因此到目前为止解决的任何问题不得不重新予以讨论。第二,1944 年10 月28日,保加利亚政府和苏联签署了停战协定,美国从这个事件中吸取的经验表明,在任何一个解放了的中欧国家里,占领国所施加的影响之大小很可能直接与驻扎该地的军队的多少成正比例。在保加利亚,尽管管制工作委员会是国际性的,但很快就明显地看出,真正有力量的是苏联,因为它的荤队实际上占领了整个保加利亚。第一点考虑刺激欧洲咨询委员会的代表力图使德国占领区的协议得到签署,从而刚好在法国被委员会正式接受之前,即11月14 日,签署管制机构议定书和占领区议定书。第二点考虑对说服罗斯福相信下述观点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在奥地利取得一个完全的美占区毕竟是可取的,特别是因为美国接受了毗连奥地利的南部德国占领区,军队的补给问题这时已不大了。从这个观点出发,虽然有相当一庚时间的延宕,1945 年1 月5 日怀南特接到了指示,要他接受1943 年11 月13 日的苏联建议,但作了某些修改,修改意见是参谋长联席会议按军事理由提出并经国务院同意的。法国虽于1944 年11 月11 日应邀参加欧洲咨询委员会,但到11 月叮日才实际参加。那时法国代表立即要求在德国划出一个法国占领区,但表示不可能有足够的法国军队去占领奥地利地区,只能在国家一级上参加对奥地利的管制。但是,当美国表示它决定在奥地利取得一个完全的占领区时,法国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于是1945 年1 月29 日英国代表提出一个新的草案,规定法国完全参加对奥地利的管制,这一草案就变成了最后的占领区协议的基础。289 英国草案对苏联在1l 月份提出的建议作了件多重要更动。它不仅设想出一个由福拉尔贝格和蒂罗尔(不包括东蒂罗尔)组成的法国占领区,并且设想法国享有和其他三国同等的地位来参加管制,即在维也纳的盟国委员会中包括法国成员,并在维也纳城的东南部建立法国管制区。此外,原来苏联政府建议的英国占领区,其界线是不顾德国的邦界和奥地利的州界而自定的专区界限,把施蒂里亚州和上奥地利州一分为二;英国人建议不采取这样的划法,而是以1937 年12 月31 日奥地利的国界为基础,按德国在奥地利境内的分区界线来划定不同的占领区。他们认为,这种划法有可能利用现存的州级行政机构,便于管制。根据这点,英国建议把整个下奥地利分给苏联,包括布尔根兰的北半部;把上奥地利和萨尔茨堡分给美国;英国则分到卡林西亚、施蒂里兀布尔根兰的下半部和东蒂罗尔。至于维也纳的划分,英国人和美国人一样都建议占领国应沿袭纳粹所划的维也纳区,而不是仅限于苏联建议的维也纳城区。英国人把这个大维也纳的西南部划给自己,西北部划给美国;东北部划给苏联。内城则由四国共同占领,由各方司令官任命的四个指挥官组成的盟国间管理权力机构来作出安排。这四个指挥官还负责“大维也纳”区的联合行政管理。一俟军事情况允许,不迟于德自签署军事投降条约或停止首组织的反抗之日,全部协议应立即付诸实施。就建议中的各国占领区来说,苏联代表在接受时提出两个重要保留条件。他希望在苏联占领区内,第一要包括上奥地利中位于多瑙河北部的那一部分,第二要包括布尔根兰州的施蒂里亚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是1938 年10 月1 日纳粹法令颁布后才划出去的。他还维持原来的“小”维也纳的建议,就是说要恢复1937 年12月31 日的维也纳边界线。苏联代表提出的两点界线更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可以让苏联控制住奥地利同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接壤的整个边界,还控制住奥地利境内整个多290 瑙河北岸。然而这两点要求都被承认了。据埃里克森说,对于第一点要求是美国让步的,尽管怀南特加以反对,止步的原因是这一要求“没有重大的军事考虑”。对于第二点要求是英国让步的,旨在希望苏联代表不会继续反对英国关于划定维也纳界线的建议。
实际上,苏联提出的修正只是对英国草案建议的划分各国占领区有所修改,此外并无实质性的变动。谈判,中最困难的是关于维也纳本身的安排。
事实上,细节问题上的意见分歧把整个文件的签署一直拖到7 月份。这里也应该提一提,虽然法国占领区的范围在欧洲咨询委,员会内暂时取得一致意见,但政府一级一时还没有批准。2 月份,丘吉尔在雅尔塔力争让法国完全参加对德和对奥的管制,斯大林勉强予以同意。但是直到5 月份英美两国之间解决了德国的法占厦的细节之后,美国方始同意英国在欧洲咨询委员会内提出的有关奥地利法占区的建议。与此同时,民事工作计划也以加速的步伐进展。魁北克会议决定对奥地利的处理要与德国区别开来以后,英国的奥地利计划组——当时在副专员(民事)w·H·B ·麦克(后来是亨利·麦克爵士)指导下——便从德国计划组中分了出来,同时管制委员会中英方的人员也经充实,与驻意大利的盟军司令部密切合作。经盟军司令部见历山大无帅同意,T·J·W ·温特顿(后来是爵士)准将被任命为副专员(军事),负责协调把管制委员会的英方人员于1945 年春季送到意大利与美方的人员会合。美方人员当时已经集结,并于不久前已经进入意大利。法方当时还只在组织过程中。
第三节 奥地利抵抗运动的影响
如前所述,莫斯科宣言曾提出警告说,在最后处理时,要考虑到奥地利自己对其解放所作的贡献。这一条291 款所根据的是对其他被占领国家,特别是对意大利所作的类似的政策声明。而写上这条显然抱有双重希望,一是促进反抗运动的兴起,二是便于使摆脱纳粹羁绊的独立政府能产生。虽然看上去这未必是苏联的战后政策,但可以相信,在战争的最后两年内兴起一个强大的奥地利反抗运动,会扭转局面,有利于战后阶段对奥地利作比较宽大的处理。但事实上奥地利的反抗运动从未象法国、意大利和希腊那样对盟国政策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从未存在过一个奥地利流亡政府。诚然,有一批参加奥地利抵抗运动的人后来在重新组成的行政机构中担任了职务,但重要的情况是,战后第一个奥地利政府中的领导成员,除外交部长卡尔·格鲁贝尔外,并不是从流亡归来任职的,也不是来自游击司令部,而是在集中营中经过了严峻的考验。伐后第一个当选为奥地利总理的和奥波德·费格尔本人,从1938 年到1945 年就在各种集中营里度过了五年零八个月。实际情况是,在奥地利开展抵抗运动比在任何其他被纳粹占领的国家里要困难得多。自1938 年4 月2 日第一批囚犯一百六十五人被押送到达豪以后,在德国占领初期,盖世太保的控制就在于清除一切能够钡导任何形式反抗的奥地利人。共同使用一种语言,尽管口音与方言上有些区别,对密探的渗透和对管理细节方面的严格监督还是非常便利的。全国一切主要职务都为德国人所把持,警察有效地处于德国控制之下,奥军中尚存的部队被互相隔绝而且远离祖国。还有几个其他因素,虽然未能阻止反抗,但也至少牵制其兴起。
第一,纳粹确曾不遗余力地破坏奥地利的国家地位,甚至这个国家的名称都很快消失了,奥地利先是292 变成“东部边区”,后来仅称之为“大德国的多瑙河区和阿尔卑山区”。但奥地利的国家地位是凡尔赛和约确立的,而且无论如何还不过是最近的事。在奥匈帝国的内部战争时期,奥地利人民的一般倾向,不是忠于他们国家的整体,而是忠于维也纳,忠于哈布斯堡王朝,忠于社会主义运动或忠于其他局部性和地区性的利益。到1931 年5 月31 日,蒂罗尔、福拉尔贝格、施蒂里亚和萨尔茨堡等州的州议会都曾分别试图脱离新建立的共和国,伺德国结成联盟。第二,奥地利人在1934 年至1938 年间已习惯于生活在独裁政权之下。如果说那种政权比意大利或德国的独裁政权温和一些的话,它却仍然没有排除新闻检查和任意逮捕。第三,奥地利共和国在经济上一直是依靠国际联盟的一系列贷款来维持下去的。在以1931年5 月维也纳信贷储备银行倒闭为开端的世界经济危机开始之后,奥地利的失业和贫困长期持续,显然无可救药。第四,也是最后一点,奥地利人的随和性格使他们不幸地倾向于无所作为,耸肩忍辱,而不愿以卵击石。他们知道西方是袖手旁观(用丘吉尔的话来说)西方在1938 年“优柔寡断”,抛弃了奥地利),他们意识到德国的力量是庄倒一切的,而罗马天主教会一开始就对纳粹统治默然承认——所有这些因素造成了一种无依无靠和自暴自弃的普遍感觉。
一些具有几百年民族意识的国家,遭到德国的入侵与占领,其繁荣与财富,在一个世代内再一次被摧毁,那么奥地利国内的反抗运动,在规模上不如这些国家,从所有上述情况来看,本是不足为怪的。而比较令人惊奇的倒是奥地利的反抗最后竟达到那样高的水平。因为到1955 年将这段经历的材料充分搜集起来后加以描绘,就可以看出奥地利人反对纳粹主义的范围之广,超过大战结束时的一般推测,秽及的地区比实战期间西方阵线所知道的还要广泛。
尽管奥地利纳粹分子对1938 年的德奥合并无疑地表示欢迎,其他许多人也表示消极接受,但当时维也纳最可靠的消息认为,如果许士尼格能够贯彻他原先的意图293 在1938 年5 月13 日举行一次公民投票,他至少可望得到人口中百分之六十五的支持。对此的最好证据也许是希特勒要用压倒一切的兵力来实行吞并。要不是许士尼格在最后一分钟宣告“德国人的血不可流”,继而命令部队不得抵抗,奥地利军队虽然众寡悬殊、孤立无援,但也可能会对德国入侵作出某种程度的负隅反抗。实际情况是,最初的反纳粹运动似乎来自罗马大主教徒,从1934 年起,任何有组织的社会党尚不存在,他们是唯一能够起而反抗的人。到1938 年10 月,红衣主教因尼茨尔悔恨自己一开始就投降,于是引火烧身,敢于冒犯占领国,在10 月10 日写给教区教友一封公开信,阐述信奉天主教的父母有责任按其信仰抚育子女。上奥地利和下奥地利的罗马天主教徒也许为红衣主教的这种强硬态度所激励,很快就成立了一些各不相属的反抗组织。与此同时,在军队里,在君主主义者中,在共产党小组中也成立了其他反抗组织。共产党小组事实上从1934 年起一直是在活动的。战争爆发后不久,奥地利部队就发生兵变,但都未成功。
初期的领导人刚被逮捕,别人就立即挺身而出,来接替他们。
然而,盖世太保的残忍使人们小心翼翼。反抗运动在长时期内只限于这一类的斗争,如在工业生产上采取“消极怠工”,用窃窃私语进行宣传,由医生提供虚假诊断书等。到1942 年第一批消息开始传到国外,说前线的奥地利士兵纷纷逃跑,奥地利的工厂多次举行罢工,示威游行,以及包括炸毁多瑙河上科尔诺伊堡港的种种破坏活动等等。1943 年3 月,奥地利青年联盟主席彼得·冯·阿尔贝特在伦敦宣称,许多机密报告证实了奥地利“全民的反德态度”,他还谈到“纳粹冲锋队与奥地利工人经常在街头殴斗”。
1943 年下半年,盟军在意大利和斯大林格勒获胜的消息鼓励了各种形式的反抗,最后当莫斯科宣言中关于奥地利部分的内容公之于众的时候,它无疑地激起了奥地利人对他们国家战后将会受到公平待遇的新希望。从那时起,一直到战争结束,有关奥地利国内与日俱增的反抗纳粹的消息开始纷至沓来。大部分由逃亡士兵组成的一支奥地利游击队,在包括共产党人、社会党人和天主教294 徒在内的反抗组织的松散联盟即奥地利自由阵线领导之下,以福拉尔贝格的儿个地区为中心开展活动。这些游击队的某些部分,被盖世太保和党卫队赶出基地之后,经由卡林西亚和施蒂里亚到达斯洛文尼亚,参加了铁托的部队,于1944 年11 月在斯洛文尼亚组成一个奥地利营,由南斯拉夫指挥,士兵和军官都是奥地利人。其他反抗组织在布尔根兰、施蒂里亚和蒂罗尔的不同地区也开展战斗,其人员的来源相同而政治目标则各异。作为1944 年7 月20 日秘密计划的一部分,德国的反抗运动和奥地利的掩护行动建立了联系。在奥地利两个军区的东部,逮捕二十名纳粹党要人的计划执行得很成功。据说,如果不是德国秘密计划遭到失败,奥地利的计划就会完全彻底地执行。实际上盖世太保随即采取行动,逮捕了一万多名奥地利人,维也纳的纳粹法庭每月判处死刑的人数多至四百名,然而这种镇压的凶焰并没有遏止住奥地利的反抗活动。1944 年12 月,在战争接近结束的时候,一个新的委员会成立了,即奥地利临时国家委员会(P。OeN。 )。它负责指导许多地区特别是维也纳区的反抗运动。各种地方组织加入了这个委员会。特别在蒂罗尔,由后来的外交部长卡尔·格鲁贝尔领导的地方委员会,在美军到达以前夺取了因斯布鲁克的政权,其后成为当地的州政府。奥地利临时国家委员会(P。Oe。N。 )的军用纹章O5 (以5 代e ,因为e 在字母表中是第五个字母),成为整个奥地利皮抗的象征。奥地利临时国家委员会的领导机构是七人委员会,包括社会党人两名,天主教徒荫名,共产党人一名,自由党党员一名,无党派一名。以后伦纳政府的核心就是由这个委员会中的某些人组成的。
1945 年初期,奥地利临时国家委员会首次与外界取得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瑞士的奥地利组织“瑞士联络处”建立的。2 月份,委员会派了一个代表去巴黎,设法与盟军取得了联系,把委员会的活动情况告诉盟军,并要求支持。3 月份,一个年轻的反抗工作者弗里茨·莫尔登访问驻卡塞塔的盟军司令部,要求盟军不要轰炸奥地利的非牟事目标。莫尔登获得了一个特殊身分,担任了驻意大利美军的联络官。
与此同时,奥地利自由阵线于3 月11 日发出一份备忘录,说明它的组织和活动情况,建议允许奥地利招募一个兵团,参加联合国家一边作战。这个建议显然因提得太迟而未能实现。总之,备忘录是在4 月底才送到伦敦的。
然而,所有这些活动同其他许多国家的活动相比,仍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国为在那些国家,有了盟国人力物力的渗透,能够建立起具有高度组织性和作战实力的部队,相形之下,奥地利不免处于劣势。1944 年9 月,科德尔·赫尔在华盛顿的记者招待会上警告奥地利说,奥地利要作出可为盟国考虑的贡献,几乎没有什么时间了。一个月以后,乔治·弗兰肯斯泰因爵士从伦敦作了广播,呼吁国内同胞“打开锁链”。甚至在1945 年3 月,艾登还对下院议员说,奥地利作为纳粹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地位是“相当特殊”的。“不可想象”它能够和被解放的国家或盟国的领土相提并论;问题已经再三表明,在最后处理时,必须考虑奥地利本身对推翻纳粹主义所作的贡献。他想提醒奥地利人民,时间有限了。然而,他趁机重申英国政府的希望,即应该重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奥地利。因此到1945 年3 月,即解放前夕,盟国的对奥政策仍然不是完全一致的。的确,占领区的划分已在欧洲咨询委员会内确定了大体轮廓,关于管制机构的协议也确定了主要条款。但是,如前所述,在7 月份之前,两个协议都没有签署。不管怎样,莫斯科宣言中所暗示的矛盾并未消除,即使矛盾所产生的整个影响暂时还不明显。
第二章 解放
第一节 从东部解放
1944 年6 月和7 月丘吉尔提议盟军在亚得里亚海的顶端登陆,罗斯福没有表示同意,而1944 年10 月丘吉尔在莫斯科的时候,斯大林却一反他往常对西方国家在巴尔于半岛地面作战信心不足的态度,强烈主张西方盟国应在亚得里亚海的顶端登陆,向维也纳挺进。这倒是具有讽刺意味的转折。
这时苏联军队距离柏林的路程比盟国军队要远得多,而且在波兰遭到了严重的堵击。此外苏联统帅部似乎相信,德国人因为仇恨俄国人,他们会在东线集中一切防御力量,情愿让西方侵入德国。看来切斯特·威尔莫特的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他认为斯大林希望通过这一建议把足够的德国兵力引出中欧和巴尔干前线,以便红军向柏林和维也纳挺进。可是在这一年的年底,德国人在阿尔登山脉发动了进攻,有效地把西方国家的进军推迟到2 月份,致使整个前景改观。那时东线苏军进展得非常快速,离维也纳只有八十英里,离布拉格只有一百二十英里,离柏林只有四十五英里了。2 月15 日,苏军挫败了德国在布达佩斯的最后抵抗。此外,美国反对动用驻扎在西欧以外的美国后备军,再加上铁托拒绝接纳英军,这就使得在亚得里亚海的顶端大规模登陆的问题成为泡影。总之,此时的形势发展已使原来要协助苏军挺进的想法变得没有必要了。3 月份的一段时间内,德国人在匈牙利巴拉顿湖的东方和东北方展开猛烈反攻,欲解布达佩斯之围。可是到3 月16 日,这一军事行动已经损耗了德军的兵力。俄国人迅速予以反击。在月底之前,他们已经越过奥地利边界。4 月4 日传出消息,说苏军的装甲前卫距维也纳已不到十二英里。四天后(4 月8 日),奥地利首都被围。就在这一天,莫斯科电台广播了“苏联政府关于奥地利的宣言”。这一宣言根据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宣言说),奥地利人民与德国境内的德国人不同,他们是“反抗德国人把他们疏散”和“欢迎红军解放奥地利的”。
宣言又说,苏联政府不打算占领奥地利的任何领土,或改变奥地利的社会秩序。苏联政府烙守保证奥地利独立的莫斯科宣言,将把宣言变为现实,支持在奥地利根除纳粹统治与重建民主条件和民主制度。这一宣言发表后,托尔297 布欣元帅立即向奥地利人民发出呼吁,要求他们尽可能在备方面协助红军,同时保证不触动“个人权利、奥地利公民的所有权、私人社团以及属于私人的财产”。呼吁书继续说,在奥地利人民自己“通过民主方式”重新建立奥地利当局之前,将由红军任命的临时市长行使民政职权。行政人员将从当地居民中挑选。呼吁书以这样的词句来结束:“用你们自己的功绩为奥地利的解放作出贡献吧。你们这样做就会加速全面解放,重建奥地利的自由和独立。”
在4 月13 日维也纳陷落前的五天苦战和在其后苏军占领的最初几周中,奥地利人对于苏联这些诺言的实际意义便有所了解了。在上一年秋季,奥地利全国范围内分散的抵抗组织因德国军队和民团中的奥籍兵士纷纷逃亡来归而得到了加强。纳粹为了保卫奥地利,最后企图招募本地人入伍,称为民团,这是一次夭折的“总体”动员。4 月2—3 日夜间,反抗组织领导人与苏军司令托尔布欣元帅取得联系,并提出了一个计划。托尔布欣元帅原则上接受了这一便利苏军进入维也纳的计划。4 月5—6 日,德国克雷默尔将军声称,城内枪声可闻,但并非来自俄国人的射击,估计有一万五千名武装的奥地利人在反对德国人。4 月7 日,奥地利各游击小组迎接红军。4 月13 日维也纳陷落时莫斯科电台宣布,维也纳居民和奥地利其他地区的居民不仅在战斗时“协助红军,制止德国人的抵抗”,而且通过这样帮助解放维也纳而“保全了奥地利民族的荣誉”。4 月12 日,《消息报》指出,“奥地利自由阵线在组织游击小组和成立南斯拉夫军中的奥地利部队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
然而,尽管苏联官方这样承认奥地利人的协助,并且向全体奥地利居民作出过种种保证,但是维也纳的群众在这时候却亲身经历了所有大规模掳掠和疯狂破坏的恐怖。对俄国军队来说,夺取维也纳被公认为一次长期而298艰巨战役的顶点。他们曾经看到自己的国家惨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