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保加利亚发生纠纷。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以记载的大事。
  1940年秋初,墨索里尼计划发动侵略的地点是在更远的南方。他在进入全面战争以前就策划的对克罗地亚的军事行动,直到10月1日才取消。同时,他一直在准备进攻希腊。希特勒在7月7日会见齐亚诺时,并不反对意大利人占领爱奥尼亚群岛,不过建议他们在英国问题接近解决以前不要对南斯拉夫采取任何行动,除非巴尔干其他地方发生了动乱,那自然又当别论。里宾特洛甫在8月17日否决意大利进攻希腊的计划时,在南斯拉夫问题上也同样坚决。9月19日,他在罗马的时候又谈到了这个问题,不过这一次,由于他提出保证说,南斯拉夫同希腊一样,完全属于意大利的利益范围,德国仅对克罗地亚的马里博尔地区保留权利,这便冲淡了他的那项警告。
  多年来墨索里尼一直想使全世界相信意大利人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但是,等他取得长期渴望的最高统帅的地位以后,他又象通常那样在寻衅与慎重之间摇摆不定。据巴多里奥说,墨索里尼在5月26日宣称,意大利需要牺牲几千人才能在和会上取得一席地位。过去,他曾梦想从空中突然发动袭击把马耳他消灭掉,可是在战争前夕发出的命令中,他却采取了慎重的态度。直到他在对法停战问题上同希特勒较量过以后,他才于6月21…24日在阿尔卑斯山和里维埃拉地区发动了那场不体面的战役,这一战役是在法国人向德国求和后四天才开始的。法国人英勇地进行自卫,假使再延迟停战的话,意大利人也许就会陷入很不愉快的境地。此后,墨索里尼倒不是不愿意同英国作战,可是他的参谋总部和陆海军司令都错过了肃清地中海和进犯埃及与苏丹的时机。苏丹的卡萨拉和加拉巴特在7月的第一周便被占领,英属索马里兰在8月中旬也被攻占,可是格拉齐亚尼的利比亚军队直到9月13日才发动进攻,他们深入埃及五十英里,在西迪巴腊尼驻守下来。意大利并没有试图攻占马耳他。
  自从墨索里尼答应说意大利也将宣战的那个时刻起,他就开始同希特勒纠缠,建议意大利部队应参加德国的各次战役。意大利的空军奉命参加“不列颠战役”,他们在那里一筹莫展,远不是英国皇家空军的对手。意大利的潜艇在德国指挥下由波尔多基地出发,在大西洋作战。但是,一般说来,希特勒和最高统帅部仍然深信,意大利人还是应该集中力量在地中海打他们自己的仗。希特勒提议派遣远程轰炸机去轰炸苏伊士运河,在7月31日的元首会议上,勃劳希契还建议派遣两个装甲师到利比亚去。可是当希特勒于10月4日在勃伦纳山口向墨索里尼提出调给他一个装甲师时,后者对于最后进攻埃及除接受俯冲轰炸机、载重汽车和少数重型坦克外,谢绝了其他一切援助。墨索里尼和意大利最高司令部请求德国给予工具,让他们独自承担这项任务,但是他们似乎越来越不能胜任了。这时候,希特勒那些将领的注意力都转向对俄国发动进攻的准备工作。哈尔德认为地中海是枝节问题,德国军队牺牲在这里并没有什么益处,这种看法在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相当盛行。海军参谋部尽了最大努力去说服希特勒,使他相信这一地区十分重要,可是,就连他们主要也是对直布罗陀和摩洛哥感到兴趣。
  从意大利入侵希腊的初期起,而且肯定是从英国人占领克里特岛和利姆诺斯岛的时候起,希特勒就预料到墨索里尼的卤莽行事会给轴心国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带来严重的后果,其中他最担心的打击之一,便是轰炸罗马尼亚的油田。到11月4日,他已经决定亲自入侵希腊,以补救这种局面了。凯特尔于11月11日在因斯布鲁克会见巴多里奥时,暗示了这一点。后来在齐亚诺于18…20日访问萨尔斯堡时,德国人作了更为详尽的说明。这时候,希腊人正在击退入侵者,英国舰队的航空部队也在11日夜间在塔兰托港刚刚击沉了一艘意大利战舰并重创了另外两艘。希特勒在同齐亚诺的谈话中,以及在11月20日给墨索里尼的一封信里,热情洋溢地扮演了忠实的同志的角色。当他讲到墨索里尼在德奥合并时所给予的支持时,他的眼睛里还闪耀着泪水,不过他也毫不留情地详述了意大利所犯的种种错误,并且煞费苦心地提醒墨索里尼,轰炸机从希腊可以多么容易地到达意大利南部。最后,当他再次获得保证,将不会同时进攻南斯拉夫以后,他便专心致志地积极筹划这场角逐中的下一步行动了。
  除了巴尔干战役和夺取直布罗陀的方案以外,他的新计划还要求重新努力把英国人赶出地中海东部。意大利人必须尽快到达梅尔萨…马特鲁,以便获得一个空军基地可以由那里起飞,把英国舰队赶出亚力山大港,并在苏伊士运河布下水雷。同时——既然这时(他认为)战争已经证明轰炸非军事目标毫无用处——轴心国的空军除了支援在阿尔巴尼亚的部队外,应该共同集中力量攻击英国的军舰和商船。他可以为此立即调派空军。墨索里尼在11月22日接受了这一建议,显然很缺乏热情。米尔希将军于12月初到达罗马,讨论调派一支德国空军,单独成立一个司令部,在完成任务后立即返回德国,如果可能的话,就在2月初返回。
  12月只给墨索里尼带来了新的耻辱。12月4日,他获悉希腊人已经攻占阿尔巴尼亚的波格拉德茨镇的消息后,最初的反应就是想通过希特勒请求停战,接下来便赶紧派遣在意大利度病假的阿尔菲耶里去恳求德国人在巴尔干地区出动军队进行牵制,或者强迫保加利亚实行动员,再不然至少要提供军事和技术援助。希特勒对阿尔菲耶里说,意大利必须不指任何代价在阿尔巴尼亚坚守下去,并且提议在勃伦纳山口举行一次会议,但是墨索里尼却竭力回避这样一次会议。
  12月9日夜间韦维尔将军在西部沙漠发动的攻势,很快又使法西斯政府以恳求者的身分出现在希特勒的面前,恳求他提供作战物资以弥补格拉齐亚尼的损失。此外,意大利政局的稳定性一时间似乎也岌岌可危了。参谋总长巴多里奥元帅并没有坚决反对墨索里尼的军事冒险,而是说了很多足以使自己失宠的话,当时的形势又需要有一个替罪羊。在法里纳契那份极端法西斯主义的刊物《法西斯政权》上的一系列攻击,使巴多里奥不得不于11月26日辞职。有几天,看来这可能会使意大利全国的不满情绪和失败主义发展到危急关头。结果,巴多里奥决定不反抗,而新任参谋总长乌戈·卡瓦莱罗将军(12月6日任命的)又对德国人卑躬屈节、唯命是听,丘吉尔12月23日发表的那篇谈到“一个独夫”已经给意大利带来了种种灾难的广播讲话也没有立即产生效果。
  希特勒和他周围的那些人并不是没有注意到意大利势将崩溃的迹象。他们继续反复议论着墨索里尼进攻希腊的愚蠢行为,毫不隐讳他们对意大利军队的看法。有几个星期,他们仅仅给予意大利不涉及派遣德国军队的那种援助,免得由于意大利的另一次失败而使他们可能陷入重围。另一方面,尽管意大利人和陆军总司令部的态度都令人沮丧,德国人毕竟还是作好了派遣一个装甲师到北非去的准备,这时约德尔却对一个意大利采购代表团说,这项计划之所以搁置起来是因为发生了“信任危机”的缘故。在柏林的意大利外交官自然开始以为,德国人简直是在听任他们的国家毁灭了。
  到了新年,希特勒已经决定:多做一点工作使意大利人继续作战是值得的,不过他必须避免过分强烈地主张德国应起领导作用,以免得罪墨索里尼。他为了轴心国的威望,为了使英国人没有机会通过北非把他们的军队连接起来,决定要保住利比亚。他暂时还打算派一支远征军到阿尔巴尼亚去,使意大利人能够守住他们的阵地并同希腊和“英…希”部队的主力交战,可是到了1月的第三周他和墨索里尼在贝希特斯加登会议上见面时,他又在这一点上改变了主意。希特勒坚持要墨索里尼到德国来举行会议。虽然墨索里尼在抵达时对齐亚诺说,他那时多么怕见希特勒,可是等他离开贝希特斯加登时,又同前几次一样,似乎对于这次经历感到兴高采烈。
  希特勒提出不派兵到阿尔巴尼亚去的理由是,这样一来会引起人们过分注意他自己进攻希腊的计划。墨索里尼不断催促他那些按兵不动的司令官于3月9…21日进攻希腊人,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他不得不等待德国的入侵——同时相当惊慌不定,唯恐南斯拉夫会袭击阜姆、萨拉或者斯库台。关于轴心国占领希腊和南斯拉夫的经过,将在《概览》的另一卷中加以叙述。这里要说的只是:意大利军队在争先侵入希腊时极力想胜过他们的盟友,结果却没有成功;希腊人是向德国人投降的;停战条件仅仅对意大利人说了一声“请原谅”就决定下来了;德国草草拟订的瓜分南斯拉夫和成立希腊占领政权的办法,使意大利受了一肚子气,而德国自己却得到了大部分好处。
  与此同时,德国的增援部队已经到达北非。那年年初,鉴于利比亚缺乏港口设备。一支较大的部队又有被截断的危险,希特勒原来打算只派一个反坦克团去,可是2月3日他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宣布,他终于决定派一支装甲部队到那里去,理由是:如果英国人征服了利比亚全境,他们就可以用手枪对准意大利的头部,逼使它讲和,而且他们还可以抽出十二个师来用在叙利亚,以支持土耳其。2月14日,非洲军团在埃尔温·隆美尔中将(后升为陆军元帅)的指挥下,开始在的黎波里登陆。隆美尔于3月24日发动反攻,4月4日重新占领了班加西,10日越过了埃及边境,虽然英国人继续据守着托卜鲁克。这完全是降美尔自动采取的行动,他的大胆进攻使他同北非意军司令加里波迪将军发生了一场忿怒的争吵,幸亏这时最高统帅部发来了一份电报,使他在对待意大利人方面完全可以自由行动,所以结果隆美尔取得了胜利。
  隆美尔在作战方面原来应该受意大利最高司令部和北非意军司令部指挥,但是他越过意军司令部直接接受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这并不是仅有的一次(1942年8月,他改归意军最高司令部直接节制)。他深得在他麾下作战的意大利军人的爱戴,可是他同意军司令部人员的关系却始终不好。对非洲军团说来,比同意大利人的磨擦更为严重的一个障碍是,希特勒和陆军总司令部对北非战线可能出现的情况显得毫无兴趣。勃劳希契于2月8日曾提出意见,反对从对希腊和俄国的作战部署中抽走装甲部队。哈尔德对隆美尔说,他的部队是可以牺牲的,其作用只在于尽可能延迟意大利在利比亚的崩溃。再则,因为给养困难,德军在非洲最多只能维持两三个师。隆美尔在他的回忆录中也常常发牢骚说,非洲军团的兵员和物资都非常缺乏。
  降美尔部队的开到利比亚,使意大利进一步卷进了纳粹机器。德国人在意大利和非洲建立了他们自己的补给站和通讯组织。他们还集体地和个别地使这个国家已经破产的经济承担了新的负担。另一方面,意大利人自然还担心德国人带来了大批暗藏的间谍、盖世太保特务和第五纵队。例如,人们开始认为,只要意大利一旦出现背弃轴心国的迹象,就会有数以千计的纳粹恐怖分子在罗马和其他城市里行动起来。虽然在1943年7…8月间希特勒的陆海军会议记录中并没有出现这样一项计划的痕迹,害怕这项计划的心理对巴多里奥政府却具有一种使军心民心涣散的作用。倘使德国人自己制造了这种流言,那倒是很值得的。
  法西斯政府当然事先一点也不知道“巴巴罗沙战役”的计划。希特勒或者里宾特洛甫不时会很不满地评论德苏关系的情况,但是,甚至在1941年6月2日勃伦纳山口的会议上,里宾特洛甫还叫齐亚诺放心,说马上就要对苏开战的谣言实在为时过早。然而,意大利人已经从过去一年的事态发展中得出了他们自己的结论,所以当里宾特洛甫6月15日在威尼斯宣布德国即将向苏联政府提出最后通牒时,他们并不感到意外,并且在里宾特洛甫说德国准备单独对付苏联时也不感到沮丧,墨索里尼立即向希特勒表示他可以派一个意大利军团到东线去。
  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驻罗马公使奥托·冯·俾斯麦亲王递交给齐亚诺一封致墨索里尼的长信,希特勒在信里解释何以这样匆促通知他的原因说,进攻的最后决定是直到21日晚上7时才作出的。他罗罗嗦嗦地叙说必须在解决英国以前先消灭苏联,他还谈到同意大利分享乌克兰的财富。他接受了墨索里尼出兵的建议,但声明并不急于要这些军队,意大利对德国的最好的帮助就是加强北非的兵力,在海上和空中显示出更加旺盛的斗志,并作好随时入侵法国或突尼斯的准备,如果法国一旦违反条约义务的话。
  尽管墨索里尼出兵的建议受到了这样冷淡的对待,他还是尽早于6月22日便对苏联宣战,并于次日答复了希特勒的来信,向他保证法西斯党老卫士对战争具有无比的热情,意大利人民也具有高昂的斗志。他决心要在希特勒预期会打赢这场战争的战线上一显身手,并对轴心国的作战提供较多的兵士和较少的非战斗工作人员,从而提高意大利的威望,因此他急忙派出由三个师组成的一个军团到东线去,并计划尽快再派出一个军团。希特勒虽然一度不愿意接受更多的意大利军队,但是到了1941年秋天却同意接受了,并且提出意军应该参加征服高加索,因为外高加索被指定为意大利“生存空间”的一部分。1941年12月底,他甚至要求墨索里尼查明意大利的增援部队能否在春天进入阵地。
  然而,“意大利征俄军团”直到1942年7月才扩充为意大利第八军,共有十个师二十二万人。对意大利来说,装备这样大一支部队并不是容易的。而且,等到这支部队开抵前线以后,德意两国又在给养问题上发生了惯常的磨擦。意大利部队总算没有遭到什么不幸便度过了1941…1942年的冬季,可是,1942年12月到1943年1月的苏军攻势却使他们承担了一项力所不逮的任务。这两个轴心国的伙伴关系由于斯大林格勒惨败后的相互指责而并没有改善。当苏军在1943年1月全线突破,德国人拒不供给意大利人以任何机动运输工具时,第八军只得尽可能自行设法从顿河退到基辅。幸存的残余部队只好撤离前线。
  德国进攻苏联后不久,墨索里尼曾表示希望德国会“大遭挫折”,因为如果德国获得全胜,意大利就会沦于附庸地位。然而甚至当里宾特洛甫在1941年5月13…14日匆匆访问罗马,为赫斯飞往英国一事进行解释时,墨索里尼似乎还没有认识到德国人对赫斯这次出走可能对意大利产生的影响感到多么惊慌,也没有作出任何努力来利用一下这种局势。他仍象往常那样,从空话中寻求安慰。尽管这场战争已经毁坏了法西斯政权的军事声誉和它在东非的帝国,墨索里尼在庆祝战争一周年时,还在法西斯议会中发表了一篇纪念讲话,勉强地恭维了德国人一番,而私底下则忿怒地倾吐出对德国人的种种不满。
  但是,他还是欣然接受了希特勒的邀请,前去访问东线。这次会晤后来推迟到1941年8月25…28日,其唯一原因似乎是,军事行动进展得比原来预期的要慢。就意大利来说,这次会晤毫无收获,墨索里尼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既然德国人未能在预期的八个星期内打败俄国人,希望他们会认识到他们不能指望单独打赢这场战争,因而他们会保证尊重其他国家的民族和社会理想,以便寻求它们的支持。墨索里尼回国后不久,就觉得有必要消除人们的猜疑,以为这次访问使他产生了敌对情绪,因此他正在加速完成“阿尔卑斯壁垒”,可是事实上,根据齐亚诺10月13日日记中的记载,他认为意大利所能指望的最多也不过是成为德意志欧洲的一个行省,而且,如果它抗拒德国的任何要求的话(不管这些要求多么蛮横无理),它就可能会落到同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同一命运,成为仅仅是德国的一个殖民地。
  1941年10月中旬,德国人突然改变了态度,邀请齐亚诺于10月25…29日访问德国和东线。他受到异常殷勤的接待,并且听到对意军的战绩和意大利在建立新欧洲作为抵御美帝国主义的壁垒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等一番恭维话。11月24…27日,齐亚诺为续订反共公约而访问柏林时,对意大利热诚友好仍然是当时的气氛。他向墨索里尼报告说,纳粹领导人这回的态度很清楚地表明,意大利虽然不能完全同德国平起平坐,却比任何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在内,更接近于这种地位。他在《日记》中写道,德国人是欧洲的主人,应该让人们知道这一点。人们也的确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可是真正重要的是,要象意大利现在这样,坐在主人的右首。
  这种热诚友好的表示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墨索里尼正在被迫“吞下一只癞蛤蟆”(借用意大利的一句俗语),随便加上多少甜言蜜语也无法使它可口。就在这时,拥有广泛权力的德军南方总司令凯塞林到达了意大利,而且德国人又否决了意大利同法国谈判关于通过比塞大的问题。这两件事都突出了意大利从属于德国的地位。因此,墨索里尼竟然怀着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情观看1941…1942年冬季德国人在俄国所遭到的挫败,这就不足为奇了。他一方面不希望德国太“遭挫折”,一方面又觉得俄国幅员辽阔,不是一个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轴心国同苏联单独媾和将是明智的。
  这时候,(虽然墨索里尼本人似乎还不承认)由于美国参战,力量对比已经变得对轴心国不利了。尽管盟国在远东接二连三地遭到失败,可是在意大利,却掩盖不了这样一种怪现象,即:意大利穷乡僻壤的农民都把罗斯福的照片同在当地创造奇迹的圣母画像并排挂在一起。12月11日,墨索里尼发表对美国宣战的演说,讲的人和听的人全缺乏热情。他一度装得十分钦佩日本,可是两国的实际合作却依然是微不足道的。他对战争结果的怀疑,加上他对德国一贯的猜疑,使他在1942年春天谈到要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一支军队,以便随时应付1943年可能发生的任何意外事件,可是,他对此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反而把阿尔卑斯军团派往乌克兰草原。
  轴心国同法国的关系这个引起争议的问题,在1941年有了新的变化,因为轴心国越来越需要劝诱维希政府让它们在突尼斯港口起卸作战物资,以缩短横渡地中海的路程。德国人在流产的1941年5月28日巴黎议定书的第二号中实际上已经取得了这种特权,可是当墨索里尼要求在经由比塞大转运的问题上让意大利享受同德国相等的待遇时,德国人却对他说,法国的许可只适用于德国和非军用物资,尽管事实上该议定书明确地提到了作战物资。里宾特洛甫在6月2日向齐亚诺提议说,这种重要的谈判最好还是交给德国人办理,因为法国人在同意大利人打交道时往往更容易动怒,至于他所说的维希政府拒绝让意大利人使用突尼斯一事,罗马也不必因此感到忧虑,因为轴心国在突尼斯问题上所达成的谅解仍然有效,而且战后还是会实行的。
  不久以后(7月25日),希特勒对最主张安抚法国的人士之一雷德尔说,同意大利的关系,决不能有所恶化,可是在纳粹发言人对意大利人讲话时,着重点往往正相反。6月2日,凯特尔在勃伦纳山口会议上对卡瓦莱罗说,希特勒不许他讨论意大利的要求,6月15日凯特尔和里宾特洛甫两人又在威尼斯详细谈了对法国施加压力的危险。8月间,墨索里尼想试探一下法国人的意见,希望立即在西欧达成一项解决办法,而把殖民地的命运留待战后再解决,并提出将比利时的瓦隆族居住区划归法国,以换取尼斯和科西嘉。另一方面,8月下旬他在腊斯登堡对希特勒说,由于停战协定已成一纸空文,同法国的关系应当建立在一种新的基础上,可是希特勒却宁愿展缓谈判,等到打败俄国,使法国人失去了最后的幻想之后再说。
  齐亚诺11月间访问柏林时,提出他本人要同达尔朗举行一次会谈。里宾特洛甫同意了,不过严格地规定应该避免讨论政治问题。意大利最高司令部这时特别急于要使用比塞大,因为英国人又在入侵昔兰尼加了,可是希特勒明确地禁止就这个问题举行任何谈判。12月10日,达尔朗…齐亚诺会谈在都灵举行了,唯一的结果是任命了一个意大利驻维希的大使(后来,根据德国的建议,意大利还向巴黎派了一个大使)。卡瓦莱罗非常执拗,甚至代墨索里尼起草了一封致希特勒的信,坚决主张应通过协议(甚至不惜向法国作出军事上的让步)或者使用武力以取得突尼斯的港口。似乎的确还向法国作了某种新的试探,因为齐亚诺在1月20日报告说,法国的条件很苛刻,希特勒不愿加以考虑。与此同时,两个轴心国家为了暗中取得便利,都在同法国人磋商,而在这样做时,德国人照例总取得较大的成功。
  到了1941年底,德国陆海军对意大利地中海区域施加的压力日益明显了。德国的压力使意大利人不得不承担起在地中海东部截击英国护航队的搜索任务,结果在1941年3月28日发生了马塔潘战役。在这一战役中,德国和意大利的空军都对缺乏空中支援负有一部分责任。希腊沦陷后,爱琴海的意大利海军在作战方面归新任命的德国“东南欧海军上将”指挥,德国还把潜艇派往地中海,虽然德国海军在那里的总兵力始终是不大的。
  意大利海军没有航空母舰,在马塔潘损失惨重,而且燃料方面也经常发生困难。除了护航,它很少作其他的活动。可是即使执行这一任务,意大利人也未能满足德国人的要求,德国人疑心他们的盟友想要保全自己的军舰和商船作为将来的王牌,因此故意放慢了补给品的运输工作。
  据报道,在1941年第四季度中,驶往利比亚的轴心国船只有三分之二在途中被击沉了。为了突破这种空中和海上的封锁,希特勒把第二航空队从东线调到了地中海,并任命它的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陆军元帅为南方总司令,统领在意大利、希腊和北非的全部德国空军,后来还指挥地中海的德国海军。1943年初,地中海的德国地面部队也归他管辖。凯塞林名义上虽隶属于意大利最高司令部,可是戈林却在有关空军的一切问题上有权直接同他联系。意大利人阻挠了希特勒想使凯塞林控制意大利空军和一部分意大利海军的计划,可是,尽管如此,这种新的安排还是使他们受到德国人更为严密的控制。
  轴心国领导人之间的不和,以及意大利人不能影响决策或采取任何独立自主的行动,这种情况在1942年中甚至比在1941年还要显著。隆美尔1942年1月21日发动的反攻,使非洲军团越过昔兰尼加凸出地区而到达了加萨拉。更重要的是,轴心国获得了自1940年夏季以来最有利的机会把马耳他打哑,并开始利用一下这种局面。从1月起,他们就不断对该岛和驶近该岛的一切护航队发动空中攻势。2月间,意大利最高司令部在德日两国参谋人员的协助下,开始为在那里登陆的意…德远征军制订计划。然而,即使到了这时,希特勒还认识不到强行攻占马耳他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一军事行动极其危险,又不信任意大利军队,并且不愿意在作战季节从东线抽调他自己的军队来。意大利最高司令部方面则充分意识到来自马耳他的危险,但拿不定主意是由他们自己承担进攻任务,还是干脆向德国人说明自己的意见。墨索里尼不断向希特勒呼吁的事项也并不是这一件。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之间的意见分歧并不是十分明显的,因为雷德尔、凯塞林,一度还有隆美尔,都赞成进攻。
  在1942年4月29…30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举行的会议上,他们决定,等计划在5月底发动的隆美尔的沙漠攻势有充分时间取得进展后,在7月间入侵马耳他。然而,6月中旬,希特勒没有同墨索里尼商量就决定把登陆推迟到他在俄国发动的夏季攻势以后,或者最早也要到8月底。轴心国继续封锁马耳他,可是一支大护航队在8月间突破了封锁,于是马耳他变得不仅能够防止入侵,而且能够再次袭击轴心国方面驶往利比亚的船队,从而使形势变得不利于围攻它的人了。
  与此同时,隆美尔5月26日发动的新攻势使托卜鲁克在6月21日陷落。这激起了德国人的希望,认为轴心国军队将能把第八集团军赶入尼罗河流域,并在那里歼灭它。墨索里尼也为隆美尔的胜利所陶醉;罗马的外交部为埃及草拟了一份独立宣言;墨索里尼还于6月29日亲自飞到利比亚,指望在两星期内胜利地进入埃及,以便及时就地防止德国人在埃及问题上也欺骗意大利,象他们在希腊问题上曾欺骗过它那样。
  然而,这两个独裁者的希望由于英国人在阿拉曼的反击而落空了。墨索里尼于7月20日回到意大利,声称他相信德军在两三个星期内就将重新前进。可是,截至8月30日为止,隆美尔力图突破英军防线的一次次尝试均未得手。这场沙漠战争陷于停顿状态,直至10月23…24日夜间为止,那时蒙哥马利发动了攻势,结果,他的部队在1943年1月底以前一直推进到了的黎波里。在轴心国军队开始撤退以前,意大利各师损失惨重,于是又有人指责德国人在危难中抛弃了他们,甚至还把他们的机动运输工具拿给了非洲军团。就在这一时期,意大利人在国内也受到了惩罚,因为盟国空军在1942年10月底对热那亚、都灵和米兰展开了一系列猛烈的空袭。
  蒙哥马利在横越沙漠追击隆美尔时,盟军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登陆了。从1940年6月起,轴心国每次开会无不提到盟军在法属西北非或西非登陆的危险。在1942年4月29…30日的会议上,双方商定,如果盟军在法国或者北非登陆,意大利应随时准备进军法国。然而,两国并没有就作战行动共同拟订详细计划,也没有就德国和意大利如何分配新的占领区达成任何协议。再则,有好几个月,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一直在考虑怎样预防敌人在地中海其他地方登陆。到1942年10月,他们预料这样一次登陆随时都会发生,地点很可能在地中海东部。可是,11月初当轴心国的情报机构报告说有一支大护航队集结在直布罗陀时,他们对于它的目的地又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猜测,并且认真作了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