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香世家-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大奶奶进房见老太太一脸的疲惫,也不好将这件事告诉老太太,问候了几句就退了出来。
倒是采霜给老太太捶腿的时候,将这件事情说给了老太太:“……一早上宋家还没来迎亲,咱们家后门就停了辆马车,大奶奶怕是来捣乱的,让婆子和小厮过去看着,不知怎么就打了起来。是大太太身边的罗妈妈过去说了才知道,原来是大姑奶奶打发马车来接二小姐的。”
老太太听了这话倏地睁开眼睛:“接华香?这个时候玉香要接华香做什么?”又疑惑起来,“……要是玉香来接,怎么我倒不知道?”
采霜迟疑着说道:“到底为什么就没人知道了,不过,听着像是大太太的主意。”
罗妈妈出头去平息了事情,此事自然是跟大太太有关。
老太太沉吟着:“去让采露打听打听,大媳妇这是要做什么?”
采霜答应了,又说道:“……好像罗妈妈被三姨娘打了一巴掌。”
老太太眉头一挑:“就为这事,她都不出来受新姑爷的礼?”
采霜垂首不语。
老太太冷哼了一声:“……真是不知道轻重!”
*
书香手里做着针线,听着锦瑟将白日里的事情说了:“……五小姐嫁得也真是不顺利,竟然出了这么多波折。先是脚崴了,接着又有人打了起来,连大太太都病了不肯出来。宋家迎亲的脸上也不好看。”
书香说道:“宋家如今就只有银钱上多了,我听说这次迎亲,宋家是正经要大大地热闹一番,谁知母亲竟然不肯出去,他们自然觉得下不来台。”
话虽这样说,只是大太太到底为何不肯出来受礼?梨香一向不得宠,出嫁那一日大太太还硬撑着出来坐了会儿,这次怎么反而对宋家这样冷淡疏离起来?难道是因为宋家和大奶奶走得近了?可是开铺子的事情是大太太张罗起来的,宋家的亲事也是大太太一手促成的,怎么会只因为罗妈妈挨了三姨娘一巴掌,大太太就这样不留情面了呢?
难道大太太是想让宋家对沈家心存芥蒂,让沈家开铺子的事情做不成?只是这样,妍香和宋家结亲的目的岂不是前功尽弃?而且,让嫁去宋家的妍香往后可怎么过……
难道大太太的性情真的就这样自私凉薄,为了一己私欲竟然将沈府的利益弃之不顾。
书香揉了揉发紧的眉头,长长地叹了口气。
第一百零八章 闹婚(四)
这天一早,书香刚净过脸,寻冬就进了房:“小姐听说了么?昨儿大太太让三姨娘在春晓苑立规矩,三姨娘在春晓苑做事做了一整天呢!”
书香略一思忖便知道是因为罗妈妈挨打的事,叹道:“三姨娘也是有年纪的人了……何必如此。”
妍香刚出嫁,大太太就这样迫不及待了。恐怕大太太对三姨娘也不会太过为难,只是将三姨娘留在春晓苑跟前,三姨娘就够不自在的了。何况还要满院子地声张此事。三姨娘在姨娘里头是得脸的,大太太此举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三姨娘没有脸面,提醒三姨娘的身份不过是个妾室。
只是这样明目张胆的,让沈万宏和老太太听说了又会对大太太作何感想。
何况二奶奶如今还怀着身孕,将要临盆。二奶奶的身子一直都是三姨娘照看的,大太太这个时候将三姨娘绊住脚,二奶奶那边说不定就要着急起来。
碧萱劝道:“小姐眼看是要出嫁的人了,这些事还是别理会了,只当做没听见就算完了。”
三姨娘毕竟不是书香的亲生姨娘,只是这事若是妍香听见了,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书香记起妍香来,便想起了大姨娘:“姨娘这几日好些了么?”
锦瑟说道:“知道小姐惦记着,我天天打发小丫环去看视呢。只是好一天坏一天的,这几天暑气重,吃的少了些。不过咳嗽倒是轻了。”
书香点点头,叹道:“偏偏我又不能出门,心里干着急帮不上忙,还好你们替我想着。”
锦瑟笑道:“要不是小姐时常问着,管姨娘们厨房的那个管婆子哪能天天记着给大姨娘熬冰糖梨水喝?”
书香面露怅然:“现在还好,若是过几日我不在家了……指不定又是什么样子。”
妍香出嫁才几日,大太太就作践起三姨娘来,还不是看内院没人替三姨娘说话。
碧萱和锦瑟宽慰书香好一会儿。针线房的人来送做好的衣裳给书香过目,这才打住了话头。
*
老太太和大奶奶看着宁府的聘礼抬进来。
四个宁府的管事婆子有条不紊地吩咐着。又将几样特别珍贵的东西指给老太太看:“这是太后娘娘赐下的紫玉如意,还有嘉阳大长公主赏的一对儿金宝珊瑚。”
嘉阳大长公主是安清县主的母亲,这也就是安清县主送给书香的。
太后亲自指婚,就连靖远侯府的人也觉得面上有光采,喜笑颜开。争先恐后地说着吉祥话儿。
“……我们夫人和二太太叫了人来合八字,都说是上上大吉的姻缘。一万个也难挑出一个来!”
“夫人和老夫人都高兴得不得了。老太太不知道,我们老夫人最疼的就是我们二爷,将来七小姐嫁过去老夫人指不定有多么高兴!”
“老太太真是有福气!调教的小姐一个比一个好……”
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又细细地问起宁致远的品性脾气。宁府婆子自然是满口称赞。
说了半天的话,聘礼才都抬了进来,老太太见了更是笑容满面。
七七四十九抬。已经是最大的聘礼了。虽然早就听说靖远侯府一向豪奢,老太太也没料到宁府对沈府的婚事这样看重。
转念想想,既然书香的婚事是太后亲自赐下的,宁府自然要竭力应承才是。何况现在宁致达和沈万宏又是在一起当差的,这门婚事又正和宁府心意。
宁府的婆子陪老太太说了会儿话才告辞离去。
老太太让大奶奶拿着礼单又看了一遍。笑道:“当年玉香出嫁的时候也没有这么风光,看来这次要比别人都要办得热闹了。”
大奶奶见老太太高兴也凑趣说了几句话,眼睛望着满屋子的聘礼却露出复杂的神色。老太太知道她的心意,说道:“你是不是怕咱们的嫁妆配不上宁府下的聘礼?”
大奶奶被老太太说中了心思,不好意思地笑了。老太太笑道:“虽然规矩是夫家下的聘礼和嫁妆差不多才是。可是咱们家如今的状况,就算是把家底掏出来只怕也不够置办的。你也不用担心。我自有主意。”
大奶奶不解地看着老太太:“祖母的意思是……”
老太太指着地上的礼箱说道:“公中出的嫁妆跟梨香和妍香的差不多,这一份先不说。太后娘娘和嘉阳大长公主赏下的东西,自然是要给七丫头带过去的。我早想到六丫头和七丫头要嫁得好些,所以前儿又特意给她们预备下了不少东西,这份自然也算到嫁妆里。”
大奶奶听了不禁有些惭愧:“都是孙媳妇无能,让老太太操心。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到。”
老太太笑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像你年纪这么大的时候,哪里想得到这些。”又说道,“打发人去看看万宏回来了没有,叫他也来看看。”
沈万宏进房见了满地系着红绸的箱子不禁一怔,想来也是没有料到宁府会下这么多的聘礼,老太太笑着让采霜把礼单拿给沈万宏看:“七丫头是个有福气的。”
单从聘礼上就能看出宁府对这门婚事的重视,将来书香嫁过去自然也会受看重。
老太太拉着沈万宏一直说着话,像是有事要说。大奶奶想起大太太这几日的行事,隐约猜到了几分,便指了一事出去了。
老太太让人将聘礼搬下去,起身去了西次间,沈万宏跟在老太太身后。
屋里无人,老太太就说起妍香那日的事来,沈万宏也听了些风声,如今听老太太说得仔细,蹙眉道:“玉香怎么会要接华香出府去?何况这么大的事也不跟家里说一声儿。”
老太太沉着脸:“这话你还是去问你媳妇。要不是她点头答应,玉香又怎么敢这样行事?大概就是你媳妇趁着玉香回来,说起我怎么待她和华香不好了,玉香这才要瞒着我把华香接走。只是我没想到竟然连你这个做父亲的都不知道。”
沈万宏忙敛袂低下了头:“母亲别生气,都是儿子不好。”
老太太见沈万宏赔礼,脸色缓和了些:“我不是不分是非的人,这件事也不是你的错。只是你也该去问问你媳妇,到底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好端端的要把华香接出去。华香毕竟是个未出阁的小姐,哪能就这样被人不明不白的带走?若是损了名声,往后可怎么办?这一阵子我忙着那四个丫头出嫁的事,的确是忽略了华香,可我也没打算不管华香。华香错得再多,毕竟也是我的孙女,往后养好了身子,我自然也会一样风光地将她嫁出去。”
一番话说得沈万宏汗颜不已:“是儿子一直没顾上家里,都要母亲替孙女儿操心。”
老太太叹气:“操心倒也罢了。我只是怕操心了还落得埋怨。”
沈万宏说道:“母亲别生气,儿子这就去问问。一定给母亲一个交代。”
老太太沉默不语,沈万宏恭敬地退出了房。
沈万宏一想到要回春晓苑和大太太说话,心里就像塞了块石头一样沉重。三姨娘那日受了委屈,着实跟沈万宏哭诉了好一阵,说起妍香出嫁那日的事,更是振振有词:“……难道我连一个下人也打不得?”
沈万宏站在院子里,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一层层从深紫褪到亮红,晚霞满天。
难道他留京照看家里的选择错了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琐事让他烦心。
罗妈妈见沈万宏进了房,立刻谄笑着迎了上来,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内室的大太太听见:“大老爷,您来了,快屋里请。”
躺着的大太太听到声音忙支起了身子,沈万宏已经许久没到她房里来了,她有时候想起来私下埋怨,这样久也见不到沈万宏一次,跟沈万宏在外放任又有什么区别。成日只是在姨娘院子里过夜,这也是她厌恶三姨娘的另一个原因。这回听说沈万宏进了春晓苑,大太太便竭力打起精神来。
“老爷。”大太太强展笑容地招呼着,“可用过饭了?”
沈万宏没有用过晚饭,但却没有胃口,就胡乱地点点头。
看着沈万宏脸色不好看,百灵端上了茶,就和罗妈妈退出了房。
沈万宏看着憔悴的大太太,二十多年的夫妻,他好像蓦然发现大太太原来是一个陌生人。他不知道自己是离大太太越来越远,还是从来就没有靠近过。这个女人,在他外放的这些年来支撑了沈家,替他孝敬母亲,替他教养儿女。也是这个女人,一味偏袒自己亲生的嫡女,却置庶子庶女于不顾。还是这个女人,自私凉薄,将被华香害死的如香污蔑的体无完肤……
大太太迎着沈万宏渐渐复杂的眼神,不知为何心虚起来,难道沈万宏是为了她责罚三姨娘的事情兴师问罪吗?还是为了华香……
大太太想到华香,心里顿时委屈不平起来。她也是为了华香好啊,华香这个样子,若是留在沈府往后还有活路吗?
第一百零九章 出嫁(一)
老太太现在命华香连院子都不许出,还不是怕人家知道华香得了疯病,会丢了沈府的脸面,可是为了脸面就可以这样让华香一直禁足吗?华香本就是心病,一直关着又怎么能养得好?
大太太清了清嗓子,轻声问道:“老爷有什么话,不妨对妾身直说罢。”
大太太知道,沈万宏对她已经不是从前的态度了,为了如香的事,沈万宏心里一直怨着大太太。所以她才会这样说,只是这一句话说出来,大太太心底泛上浓浓的凄凉来。多年的夫妻,沈万宏怎么对自己就这样的冷漠?难道她为沈家做的一切,沈万宏都可以不在意吗?
听大太太这样说,沈万宏反而有些不好开口,沉默了半晌,沈万宏才说道:“华香……可好些了?”
大太太忍了半天的眼泪随着这一句话落了下来,她哽咽着说道:“妾身知道老爷埋怨妾身,可是妾身真的都是为了华香。华香这个样子关起来怎么行?不但病好不了,反而越发重了起来。妾身也是想让华香好好调养,这才跟玉香说,让玉香帮忙安排华香去京郊花园子住一阵,谁知玉香偏偏忙得走不开,这才不得已定了和妍香一天的日子,本想从后门悄悄的把华香接走也就罢了,谁知道三姨娘偏偏跑了去,非说是冲撞了妍香……”
沈万宏沉下了脸:“也不全怪她,她心里着急妍香的婚事才会嚷起来。你也是想得不周全,怎么就定了这一天,晚几天又能怎么样?你不体谅她还偏偏叫她过来责罚她。”
大太太哭得说不出话来,顿了顿才说道:“……妍香接亲都是在前院,怎么在后院就能冲撞上了?妾身房里的人辩解了几句就被三姨娘连骂带打的,老爷想想,若是老爷身边的人被打了,老爷是什么心情?妾身知道三姨娘最近管着姨娘院子里的事,也怕丢了她脸面,这才只是叫她过来问了几句。也不知怎么院子里就传开妾身要责罚她的话来。妾身跟着老爷这么多年了,老爷纳了六房姨娘。妾身可有什么悍妒之行?纵使老爷不在京,妾身也是小心翼翼的和六房姨娘和睦相处。若是妾身当真是要拿三姨娘立规矩,又怎么能容她到今日?妾身知道如今老爷是厌恶妾身了,可是妾身求老爷看在华香病成那个样子的份上,让华香出府去调养。给华香一条活路罢!只要华香能痊愈,老爷想怎么责罚妾身,妾身甘愿受罚就是了。”
沈万宏蹙紧了眉头,大太太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但是此事毕竟是从大太太身上而起,总不能就这样算了。
沈万宏说道:“你想要华香出府养着只管和我说便是,或者跟大媳妇说。让大媳妇安排也好。何必要去让玉香安排。玉香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了,哪里方便为娘家做事。”
大太太噙着眼泪说道:“府里四个女儿要出嫁,妾身本就病着帮不上什么忙,难道还要去给大媳妇添麻烦。妾身也是管过家的人,知道这嫁娶之事最是繁琐。因此上才不愿让大媳妇烦心。本想着不过是找一辆马车的事,谁知道就出了这样的岔子。妍香也是妾身的女儿,一向又孝顺妾身,妾身怎么会在她出嫁的日子故意使坏?”
沈万宏想起妍香出嫁那日的事,怒色渐生:“你既这样说。怎么宋家姑爷来行礼的时候,你却推病不出?难道不是因为三姨娘打了你身边的人?”
大太太眼泪又涌了出来:“老爷这样说。真是让妾身死无葬身之地。妾身本就病着,那日听说为了接华香,安平伯府的马车扰了妍香的婚事,一着急就昏晕了过去。百灵和香桐她们救了半日才醒过来,又怕前头听见妾身病了,耽误妍香出嫁,这才让百灵推辞了。”说着话大太太一脸的委屈,“……她们要去请郎中还是妾身拦下的,怕扰了妍香的婚事。早上安平伯府马车的事就已经是妾身考虑的不周全了,若是妾身再借着生病的由头折腾起来,妾身岂不是罪人了?老爷若不信就去问问百灵。”
沈万宏被大太太哭得无话可说,站起身来便欲出门去,走到门口才回头说道:“好了,华香的事我自会去安排,你不必管了。”
大太太擦着眼泪,心里还抱有一丝希望地说道:“天色晚了,老爷不如……”
沈万宏不待她说完就出了房,大太太尴尬地住了口,刚刚压下去的委屈涌了上来,转身向床内又呜咽地哭了好一会儿。
罗妈妈和百灵进房见大太太如此,也不好劝得,只得打了水服侍大太太净脸。
见大太太止住了眼泪,罗妈妈劝道:“大太太也别伤心了,大太太的话,大老爷是听进去了,只是一时还转不过来。大太太别只顾着哭,坏了自己身子。”
大太太哭过了也觉得自己不值,沈万宏毕竟也没说什么,看来自己说了那么多话也不是一点儿效验也没有。想起三姨娘那张扬的脸,大太太就气不打一处来。
沈万宏刚回京才半年,三姨娘就这样热络地巴结上了,大太太才不会糟践自己的身子,留着好日子给三姨娘。
百灵服侍大太太吃了药。
*
老太太把给书香预备的添箱一一指给书香看:“这些都是各家送来的贺礼,回头都给你一起送过去。”
书香羞赧地笑:“多谢祖母。”
老太太拉过书香的手:“你年纪这样小,我本想多留你在身边几年,唉……”
书香心底也十分不舍,柔声道:“我一定会常回来看祖母的。”
老太太笑得勉强:“傻孩子,往后你就是夫家的人,哪能像现在这样自在。”
书香笑得有些撒娇:“无论我到了哪儿都是祖母的孙女。”
老太太被书香逗得一笑,心情也好了不少,这时外头小丫环说道:“老太太,鲁兴家的和何旺家的到了。”
老太太说道:“让她们进来罢。”
书香刚要起身,老太太就伸手拉住了她:“等等。”
书香只得坐在老太太身边。
两个二十岁许的媳妇进了房,恭敬地跪下给老太太行礼:“奴婢给老太太请安,给七小姐请安。”
老太太说道:“起来罢,让你们七小姐看看。”
两人站起了身,一个穿着鸭青广陵褙子,神色恭谨,一个身着水蓝平素绡外衫,整齐利索。
老太太看着书香不解的神色,笑道:“前儿我说给你两个陪房,满府里挑着,她们两个还算不错。你带去罢。”
书香面色惊讶中带着感动:“祖母……祖母对我这样好,我……”
老太太欣慰地看着书香:“跟祖母还这样客气。”
老太太指着穿鸭青褙子的媳妇说道:“这个是鲁兴家的,”又指了另一个,“那是何旺家的。都是打笑从外头买来的丫环,主子给配了小厮。鲁兴管庄子是好的,回头你就把庄子上的事情交给他,鲁兴家的会算账,将来你也吃不了亏。”
书香笑道:“亏得祖母替我预备下了,要不我还真不知道其中的关系。”
老太太虚点了一下书香的额头:“你这丫头,跟祖母还不说实话,谁不知道你房里是最知道节省的,现在又到我面前装糊涂。”
书香笑而不答。
老太太又指着何旺家的说道:“何旺是外头处事房的管事,往后有什么事你只管问他。”
书香心里记下,对老太太又多了层感激。
管庄子的,处事房的,会打算盘的,老太太替她准备得这样妥当周到。
老太太吩咐完了话,就让两个媳妇下去了,又和书香说道:“你四姐姐已经跟着郑家回乡了,前儿回来跟我辞行,我瞧着她气色倒像是比在家里好些了,这才放心。你也知道,你四姐姐是个好性子的,我从前还担心她往后在夫家受欺负,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书香笑道:“四姐姐是个有福气的。虽然我没见过四姐夫,但是听人说都是极好的。”
老太太也很是满意:“中了进士倒是其次,主要是这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品性好,又刻苦,当真是难得。”
书香和老太太说了一会儿梨香的话。老太太却只字未提妍香,书香听说前几天妍香和宋辉也回了门,老太太却像是不想说这件事一样。
老太太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心里对商贾之家还是心存芥蒂。总觉得和宋家结亲似乎是们不当户不对。何况宋家的婚事又是大太太定下的,待老太太知道已经是晚了。老太太自然对这件亲事有些不满意。只是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老太太也只能认下宋家这个亲家。但是妍香本就不得老太太的欢心,如今又得罪了大太太,往后宋家若是想让妍香替他们向沈府说话,只怕也是不易。
书香想起妍香那次为思春诗词的事情到行云阁吵闹的情景,忍不住觉得有些好笑。
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书香便告辞离去。
第一百一十章 出嫁(二)
回燕楼的院子里,书香和灵香躺在竹塌上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
风清月朗,浮光耀金。灵香命小丫环熄了灯笼,明澈的月光洒落下来,在灵香和书香身上镀了一层淡淡的光晕。书香墨玉般莹润的眼睛中折射着点点星光,越发显得灵动娇媚。
两人沉默了半晌,静静地欣赏这美好的夜色,许久,灵香才幽幽地叹了口气:“如此良辰美景,往后也不知能不能和妹妹一同赏月了。”
书香听了这话也十分感慨,明日灵香就要出嫁了,过了这个夜晚,她和灵香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在沈府里,除了老太太,便只有灵香是真心的对她好,许多知心话,也只能和灵香说。可是到了明日,灵香就要嫁做他人妇,以后姐妹相亲相爱的日子,就要渐渐变成回忆了。
书香怕勾起灵香的伤感,笑道:“往后良辰美景,自然有更好的人陪着姐姐,姐姐何必作此闺中怨语。”
灵香被书香说得脸色一红,幸好夜色渐浓,不曾被书香发觉。灵香说道:“你也别只顾着说我,过几日也是你的好日子。我倒是担心宁府那边的人不好应对,怕你受了委屈。”
书香想起宁致达在外的名声,不由得脸色微微黯然,不过转瞬便消失了。反倒是宁致远的音容笑貌,在脑海里越发的清晰。
灵香看着书香出神的样子,反倒看得呆了:“转眼七妹妹也长大了,要是三姐姐还在,看到七妹妹指不定有多么喜欢。”
书香鼻子微酸,忙转过头掩饰过了,说道:“逝者已矣,六姐姐也不必太感伤了。”
灵香望着天边那颗明亮的星,轻声说道:“那时候你还小,我和三姐姐最是要好。三姐姐最喜欢我亲手制的春茶,还曾经题了一首词给我。”
书香怅然地喃喃念道:“雨润带言。杏花不滴相思瓣。苦涩回甘,一如当年相见。”
灵香讶异地看着书香:“妹妹也知道?”
书香低下头。从前与灵香那些回忆一幕幕在眼前掠过。她曾经多么不舍得离开灵香,不舍得疼爱她的亲人。
这一刻她如此感谢上天,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能够好好地和灵香再续姐妹情分。
书香勉强笑笑:“我曾经在三姐姐案上看到过这首词。”
灵香苦涩地笑:“可惜真真儿是‘物在人亡无见期’了!”
书香拉着灵香的手,紧紧握着。低声说道:“三姐姐虽然没了,可是她一定会知道姐姐的心意。”
灵香也握住书香的手,说道:“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你和三姐姐很像。一样的聪慧。一样的温柔。只是你比三姐姐多了几分心计。要是三姐姐也能对人多些提防,也就不会被二姐姐……”
灵香打住了话头,脸色沉凝。
书香劝慰灵香道:“明儿是姐姐的好日子。姐姐何必这样感伤,若是三姐姐知道了,一定也不喜欢姐姐这样怨天尤人。”
灵香勉强笑道:“你说得也是。三姐姐总是喜欢我高兴的样子,我怎么能这个时候让三姐姐和我一起伤心。”
书香露出笑容来,说道:“这才是我的好姐姐呢!”
灵香又说起宁府的事。不放心似的叮嘱着书香:“……嫁过去以后可要凡事小心。听说宁府现在是大房掌家,你嫁过去是在二房里过活。你是明白道理的人,也不需要我多说,只是那个靖远侯……你可要多多小心。”
书香说道:“姐姐放心,我自有分寸。”顿了顿又笑道。“姐姐还是多想想自己罢。”
灵香一愣,这才想起自己也是待嫁的身份。不禁笑道:“我还不是担心你,促狭的丫头。”
书香笑容淡了些,说道:“姐姐的心性脾气自然是好的,只是有时行事说话未免太锋利了些。俗话说‘世道每逢谦处好,人情常在忍中全’。尚家又是公侯世家,姐姐千万记得要多包容些,多担待些。”
灵香笑着说道:“怎么反倒是你来教训我?你也不过是十几岁的丫头呢!”
话虽如此说,书香的话,灵香却暗暗记在了心里,和书香也更亲近了几分。
两人低声说了半夜的衷肠话,直到天快亮了,碧峰出来催灵香梳洗打扮,书香才回了行云阁。
*
转眼到了六月二十五日,头几天锦瑟和碧萱等人就忙碌起来,将书香日常用的东西都收拾起来,大奶奶一早就来催,外头又有嫁妆,以及老太太和沈万宏送的添箱,太后赐下的添妆,各府送的礼物,七七八八地装了十几车,忙乱了大半日才整理好,大奶奶亲自带着管事的婆子送到了宁府。
书香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望着窗外盛开的牡丹花。这个房间她住了一年多,此刻离别在即,她顿生不舍。
她的视线从窗外移进了房内,大红的嫁衣搭在衣架子上,上头金线的绣云飞凤折动着点点光芒,让人舍不得挪开眼睛。
明日,她就要穿上这身嫁衣,堂堂正正地出嫁了。想起自己在婚事上的波折,她不禁百感交集。无论怎么样,她毕竟没有让自己受委屈。而且还是和一个她已经亲眼见过的男子成亲,总比那些盲婚哑嫁的小姐们好多了。
何况,还是一个她心里有淡淡好感的男子。想起宁致远温和的样子,书香的嘴角露出一丝羞涩却欢愉的笑。
可是往后,她就不再是有沈老太太和沈万宏护着的沈七小姐了,而是靖远侯府的宁二奶奶。以后再有什么事,她只能靠自己了。
书香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眼中露出坚毅和果敢来。经历过生死,书香知道一个道理: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她绝对不会让自己再沦为他人的工具,再受他人的欺凌。庶女的身份又怎样?只要拥有强大的内心,一样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锦瑟进了房:“小姐,老太太叫您过去呢!”
书香收起了思绪,缓缓站起身。
*
老太太看着淡然自若的书香,露出笑容来:“过来我身边坐。”
老太太拉着书香的小手,仿佛怎么看也看不够,这么乖巧聪慧的孙女,明天就要嫁到别人家了。
想到这里老太太忍不住伤感起来,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前几天又刚刚嫁出了灵香,老太太眼睛一热便想掉眼泪。
书香握着老太太的手柔声说道:“祖母。”
老太太点点头,答应了一声:“好孩子,明儿到了宁府,可要好好过日子。”
老太太低声嘱咐了书香好一会儿,采霜从外头带婆子搬了两只小箱子进来。老太太这才想起来:“这是老家的香樟树做的箱子,今儿才送过来。幸好还来得及。”
书香有些惊讶。沈家籍贯在江南,许多事情还保留着江南的习俗。江南大户人家,如果生了女儿,就在院子里种两棵香樟树,等到女儿长成,院子外头的人看见了,便知道这家有女儿待嫁。等女儿出嫁的时候,就会砍掉香樟树,做成箱子,里面装满丝绸,取“两厢厮守”(两箱丝绸)的意思。
可是沈府入京已经多年,许多习惯都已经入乡随俗了,书香没料到老太太竟然还记着这些。
采霜笑着说道:“四小姐、五小姐和六小姐都没赶上,幸好紧赶慢赶着总算赶上了七小姐的日子。老太太也别只顾着和七小姐说话,倒是该打赏打赏底下日夜赶工的工匠呢!”
老太太笑道:“倒是我忘记了。你说得很是,该重重地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