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再复仇-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游庭钧因着懊恼,便不想说话;可是他虽然懊恼,面对昨晚的事情却不能不思考。
这是一直在江湖行走养成的习惯,即便心里再是不愿意,也必须即刻面对当前的种种,将当前所遇到的麻烦和疑惑都解决;否则的话,定会引来更多更大的麻烦。
听山庄的护卫说,昨天晚上有一前一后两批人;前面一批人显然是不清楚密室前面有阵法的,而后面那批人却对这件事情非常得清楚。
而且前面的那批黑衣人显然是对山庄并无多少的敌意,遇到护卫阻拦,只是点了穴位不让他们动弹;而后面的那批黑衣人对山庄的态度却并不知道,他们只是由于时间紧迫才无暇顾及地上的护卫的。
而从前后两批黑衣人相遇后的情况来看,这两批人显然是互不认识的。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两批黑衣人到底都是谁的手下;还有,这支金钗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父亲。”想了许久都想不出答案,沉默了许久的游庭钧开口说话了。
游庄主听到这声呼唤,猛地一惊;由于是太过震惊,整个身躯都僵硬得无法动弹了。
自从夫人陷入昏迷后,儿子便从来都没有喊过自己一声“父亲”;不要说没喊过,便是连见都一直是只当看不见的。
可是就在方才,他叫了一声“父亲”;虽然不知道他为何会叫自己“父亲”,可毕竟是叫了。
这一声,便如同是炸雷一样,惊得游庄主一动都不敢动;可是同时却也似春雨一样,密密地洒在了干涸的心田上,终于让自己那颗焦虑的心有了一丝的滋润。
其实,在游庄主感到难以适应的时候,游庭钧也是相当紧张。
要说对自己的父亲不怨愤,那是假的;相反,他只要一想到还在床上躺着的母亲,心中便会不由自主地升起那种深深的怨尤之情。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同时在心底无数次地幻想过自己开口喊“父亲”的场景;想了很多的可能很多的场景,唯一没想过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喊出多年过后的第一声“父亲”。
昨晚惊扰到母亲,他是相当的自责;可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妥善解决了,然后给母亲一个交代。
既然前后来了两批黑衣人,那两批黑衣人便都是自己的敌人;其中的一批还不能确定身份,另一批却应该是和齐国王后有关。
游庭钧想得很通透,此时唯有父子联手才能尽快地查出这些人的身份,然后才能着手替母亲报仇;因此,他便鬼使神差地喊了。
只是这声称呼一出口,游庭钧自己也是一愣;不要说游庄主不敢看他,就是他自己都不敢看游庄主。
沉默,还是沉默。
正跪在地上擦拭地面的虫草在这样的一对父子面前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此时的境况如此尴尬,自己却是走也不好留也不好;虫草都恨不能此时的自己是隐身的,总比和这俩人呆在同一间屋子里要好的多。
一直没有听到庄主的回音,他便在心里有些怪游庄主了:这庄主也真是的,公子都开口喊你“父亲”了,这答应一声就那么难吗?也真是的。
虫草一边在心里嘀咕,一边竖起了耳朵仔细地听着动静;他可不敢抬头去看,不过手里的动作倒是已经停了下来。
“钧儿。”长时间的沉默后,游庄主终于开口说话了;虫草提着的那颗心终于是落了下来。
不知怎的,游庭钧方才的一颗心也是提着的;此时,也终于是放下了。
紧接着,便又听到游庄主在说。
“我知道你在恨我,我也没有理由去辩解;只是无论你恨还是不恨,都等到把你母亲救醒了再说,可好?”
“噔”的一下,虫草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这庄主是怎么了,难道是属于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不会不清楚这个是公子的死穴吧?否则怎么可能这么多年下来,公子都不同庄主开口说话的。
只是虫草没有料到,他竟然听到了公子的声音;虽然回答得很缓慢,字又很少,但是很清晰,而且没有一丝的怨恨在内。
“是。”顿了一顿,游庭钧又加了一句,“父亲。”
等这话说出了口,游庭钧才发现叫便是叫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完全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困难,而且此时的自己觉得很是轻松。
许久以来一直困扰自己的事情一旦放下,这份轻松愉悦便不是寻常时候所能体会的了。
“钧儿,对昨晚的事你是如何看的?”游庄主见已经取得共识,便没有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而是言归正传,希望能和儿子进行一番推断后,尽快找到惊扰了自己夫人的凶手,替自己的夫人报仇。
“唔。母亲身侧的金钗是齐国王后之物,是孩儿当初去齐国遍寻不着绛珠草,一气之下才从齐国王后的寝宫中拿出的;还想着等以后拿到了绛珠草再把这金钗暗暗地给还回去的。没想到因此惊扰到了母亲,是孩儿的错!”
“齐国王后?”
第371章 二小姐入空门
游庄主听了儿子的话,不由得一愣。
那金钗,自己是看见过的,就放在了夫人的身边;自己也知道肯定是钧儿所放,因着能出入密室的也就只这几个人,只是不清楚这支金钗原来是齐国王后之物。
“难不成,这支金钗里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游庄主的想法和儿子是一样的;如果金钗只是普通首饰的话,又怎么可能引得各方势力前来追抢呢。
当然,如果各方不是很关注这支金钗的话,也不会强行闯入自己夫人所呆的密室;不过游庄主不会责怪儿子,因着他的一时兴起才惊扰到了自己的夫人,也就是他的母亲。
在他看来,儿子的所为都是对的,本来就没有什么做错的地方;更何况此时要的是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埋怨指责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游庄主仔细想了想,在自己的记忆中似乎没有齐国王后这个人;既然想不出那便也算了,等过后让江湖上的朋友打听一下便是了。
只不过这金钗既然如此重要,那倒是也需要留意追查的;到时候想办法将金钗给拿到手,然后再仔细研究这其中藏着的秘密。
此时的游庄主当然不会想到,齐国的王后竟然是他的故人;而且两人之间的纠葛,竟然还不是一句两句便能说得清楚的。
“先去将你母亲的所用之物换了吧。”
那从屋顶垂下的淡绿色帷幔应该是被掀开过了,此时有一处是褶皱在一起的;并没有如以往那般垂挂下来,将床与周围的空间完全隔开。
这一定是在黑衣人去拿金钗的时候,才这样顺手将帷幔掀开的;既然被他们碰过了,那游庄主便认为是脏了,应该换了。
“是,儿子这就去拿。”母亲所用的物件,当然应该是最好的;而且决不能假以别人的手,必须是自己亲力亲为才好。
至于密室外的清洁,那些护卫已经打扫得很干净了;因为阵法已破,对他们便没有了丝毫的影响。
说到阵法,父子俩倒是都不精通;看来还要赶紧找江湖上的朋友,要重新在这密室的门口再设上一个更为复杂的阵法,总不能让密室里的人再受到惊吓的。
这几天,便只有安排护卫加紧巡逻了;当然清风也是会随时候在山庄,直到阵法设好之前再也不会离开山庄半步的。
蝴蝶山庄的父子两人终于在隔阂了如此多年后第一次取得了共识;而这边的飞霜殿里,也有一对父子在进行着交谈。
当然此时的飞霜殿里,还不是只有百里皇上和四皇子;除了卫公公在场外,兵部田尚书也在场。
四皇子和田尚书看着都还是蛮精神的样子,说话的时候声音也颇为清晰响亮;只是不用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两人的眼睛里都是布满了血丝。
这也难怪,两个人在经历了昨晚的大变故后,今天又是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在追踪余孽;直到现在,所有的大事情才终于算是理出了一个大致的眉目。
这其中的辛苦,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扛下来的;只不过当眼前有着巨大的利益驱动的时候,便会觉得这份付出是值得的。
当然因为时间急促,还有很多的事情还没有完全搞掂;但是大的格局毕竟是确定下来了,而且也不会再有引发动荡的可能了,所以两人才有时间来跟皇上回禀。
处理的事情虽然很多,四皇子在回禀时倒是让人听得十分清楚;皇上看着眼前的四子,在眼底深处流露出一丝赞赏来。
“父皇,昨晚前后有两批黑衣人进入蝴蝶山庄的密室;说是从密室里拿走了一支金钗,原本是齐国王后之物。”
对于蝴蝶山庄的事情,四皇子是有着愧疚的;他当然知道密室对于游氏父子的重要性,也知道若不是游氏父子为了帮他而当时是留在宫里的话,说不定还真能阻止那些黑衣人进入密室。
“这两批黑衣人都是哪儿的?”对于蝴蝶山庄的密室,百里皇上也很清楚;此时一听有黑衣人闯入,竟然还从里面带走了首饰,这心头便有些恼火了。
在百里皇上的脑子里可没有什么物归原主的概念,他此时明显是发挥了护短的长处;觉得这两批黑衣人擅自闯入蝴蝶山庄便是错了,只因为他和山庄的庄主有着拜把的交情。
“儿子惭愧,还在查;还有,三哥的下落也在查。”四皇子听问,颇有些难为情。
三皇子在昨晚的事情中,表现出来的狡猾倒是让四皇子有些刮目相看。
昨晚,这边的飞霜殿里是宋丞相亲自出面,而那边的慈宁宫和坤宁宫中,却压根都没有看到三哥的人影。
冲进宫中的都只是一些暗影而已,所以事败后受擒的也就只是这些暗影;自己还是通过其他的线索,才终于查出了三哥的藏身之处。
不过还是晚了一步,等自己率人赶到时,才发现已是人去楼空;对于自己来说,便是属于线索都断了。
三皇子不除自然是一个最大的隐患,不过还算值得安慰的是,昨晚捉获了他的许多暗影,也算是重创了他。
所以自己推断,近段时间内,三哥是不会有反击的可能了;但是这事总要妥善解决才好。否则等到他缓过气来重养生息过后,对自己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你三哥那儿要查下去,不能放松;还有,玉妃那儿盯紧点,可别出什么岔子。”
“是。”皇上的想法完全就是四皇子自己的想法,他自然是一口就应承下来了。
“还有,悟通大和尚将宋二小姐留在了禅寺中,说她与佛有缘。”四皇子继续回禀。
对着这位皇叔,四皇子一直是十分敬重的;既然是空门中人,那么就没有用俗世称谓的道理。
至于宋二小姐,她似乎曾对自己有过好感;作为当事人的自己毕竟还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只是,自己从来没有将她放在过心上;即便双方不是处于这样的对立局面,自己对那样的女子也是不会动心的。
“哦?”百里皇上闻言,沉吟了许久,随后才慢慢说道,“既然是大和尚说的,那便听大和尚的。”
自己的这位皇弟遁入空门已久,他这么做便必然有这么做的缘故;自己虽然贵为皇上,可毕竟不像他那样能勘破许多的机缘。那么,听他的总没错的。
“是。”这位宋二小姐只是女流,即便不羁押也是翻腾不出什么浪花的;四皇子不甚在意地应了。
正要告退,却听到百里皇上又是一句:“承远,你对于秋闱怎么看的?”
第372章 开始参加秋闱
八月,已是秋季;这气温,便是有些微微的凉了。
初八这天,天才刚蒙蒙亮;顾府里面已经是灯火通明了;其实不仅是顾府,便是整个京城中,许多的人家都已是全家都起床了。
其实应该这样说,在初八这天的早晨,整个梁国有好多的人家可都是早早地起了;然后,寂静的黎明便不再寂静,一种忙碌的感觉顿时充斥了整个国境之内。
今天是开始秋闱的日子,或者说是开始秋闱第一场的日子。
早起的这些人家,全部都是家中有考生的;今年没有应考人员的,当然也不会这么早起床。
不过,对于今天这样的日子,应该是梁国每个人都知道的;毕竟要三年才进行一次,所以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有点小激动的。
这梁国虽然是架空的朝代,可是所有的风俗都和唐宋相差不多;就连这科举制度,那也是几乎雷同的。
这秋闱也是相当于宋朝时的乡试,一共分为三场进行,三场的日期也分别定为八月初八、八月十二、八月十五;每场提早一天入场,中间一天子时开始发试卷答题,后延一天退场。
今天是初八,便是考生进场的日子了。
顾浩和陶知演都已经通过童生试,取得了生员资格,也就是俗称的秀才,因此两人都可以参加这次的考试。
顾浩曦也有秀才资格,只不过他是真的志不在此;一把金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地直响,近来又是和佟掌柜一起一明一暗地开拓着新的领地,所以对这个秋闱更是不关心了。
至于顾浩峻,既然能得到“武痴”的诨号,便也不会参加这次的秋闱;他关注的是武科举,只是梁国的武试并不同文试一起开考的。
顾浩和陶知演前面是一直住在泰学书院里的,在前天的时候才搬回了顾府;为了今儿参加考试,俩人昨天都是早早地就睡了。当然,还是睡在各自的原来的屋子里。
俩人是早睡了,从躺下后不久就传出的细微的鼾声可以推断这表兄弟俩一定是睡得很踏实;可是他们呢两个是睡踏实了,但是在顾府之内不敢睡踏实的就多了去了。
首先的当然就是顾氏夫妇,接下来的便该是顾之琛了;两人的书僮也是不敢睡的,自然还担负着到时辰喊主子起床的重任。
为防止连书僮都睡过了时辰,还另外安排了几个下人早起;当然作为长辈的心情也是纠结的,担心晚起的同时却又担心着孩子会睡眠不足,又规定了下人不到规定的时间是不许提早喊公子起床的。
在顾府里唯一睡安稳了的,估计只有一老一少两个人了。
老的那个,便是顾府的老夫人。
顾老夫人是因为经历的风浪多了,许多事情便看淡了许多;就比如前面还在担忧三皇子和四皇子到底会是哪一方获胜,结局对顾府会有怎样的影响?可眨眼的功夫,这大势便算是定了。
所以说,只有活到老了,才会真正明白世事难料的意思。
在老夫人心中,虽然也一直觉得光耀门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过倒是抱着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的认识。
这一次过了,那是皆大欢喜;可万一不过的话,不还有下一次吗?这样一来,老人家自然就睡得很香甜了。
还有一少也睡踏实了,那便是顾府唯一的小姐顾香冷同志。
作为三世为人的老妖精,和自己这世的祖母一样,那是把许多事儿都给看透了的;再说了,自己在现代时参加高考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心神慌乱的情况,这秋闱只是乡试而已,相信两个哥哥都是不会太过紧张的。
顾浩和陶知演睡得很安稳,第二天没等下人呼唤便自行醒了;当然,两个书僮是起得更早,早就候在了主子的床前。
等顾浩踏进老祖宗屋子的时候,陶知演已经在了,顾氏夫妇、顾之琛等也都在了;隔了一小会,顾香冷也来了。
一屋人便陪着祖母一起用了早膳,席间大家也都是拣了些轻松的话题,有的没的说上几句;顾府本来就不是严格恪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的,再说此时也是为了缓解一些紧张的气氛。
等吃完早膳,顾老夫人便在主座上坐了;左右两边都没有坐人,顾香冷也没有敢上前黏着老祖宗。
可人在顾浩和陶知演面前分别放了两个拜垫,两位少年郎便重又理了理衣服,然后跪在拜垫上;朝着顾老夫人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重新站直。
按理说,陶之演是应该朝着他们陶府的老祖宗磕头然后再听训诫的;可是眼下是在顾府中,便都由顾老夫人给代劳了。
老夫人的话不外乎寒窗苦读、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之类的,可其中却有一句让顾香冷特别感动:“这考试要分三场,每场都要三天时间;虽说男孩儿要能够光大门楣,可是这考试也就只是考个试而已,是胜是败可不要太放在心上。”
顿了一顿又说:“你俩可一定要记住了,这人生在世,成败得失是不能看得太重的。”
“是,孙儿记住了。”
“是,外孙记住了。”
顾浩和陶知演自然是齐齐地应了;他们知道祖母是为他们减轻心上的负担,心里是很感动的。
从祖母处辞别而出,其他人都是一路送到了顾府的大门口;两人临上车之前,顾缪茆茆却又是特地唤住了两人,又将两人的提篮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这才让两人往考场而去。
顾香冷知道,参加乡试的考生要在考场中呆上三天,这提篮里放的便是各种用品;有生活用品,也有笔墨纸砚,都是为了参加考试才准备的。
今天是家人把他们送入考场,等到了第三天再由家人将他们接回府;三天两夜的考试考的不仅是考生的学识,而且还有考生的毅力和胆识。
马车虽然已经看不见了,但顾香冷还是朝着马车驶去的方向出了会儿神;她祈祷两个哥哥能顺利过关,也祈祷游公子也能顺利过关。
第373章 庭钧参试真相
如果游庭钧不遇到顾香冷,那估计是八辈子都想不到参加这个乡试的。
要知道在梁国历来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读书人寒窗苦读为的是明晓事理,同时更为的是将一身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只有通过科举考取功名,然后慢慢在仕途上有了发展了,这人生的价值才算是实现了。
游庭钧相比较其他同龄人来说,他是没有这方面的焦虑的。
因为他不需要做官,所以压根儿就没想到要去参加考试。
因为这考试确实也是很繁琐的一件事情。
这乡试只是第一步,随后还有会试、殿试;能够进入殿试便算是赢了,可即便是殿试的前三甲都只是进翰林院,做个七品的小编修。
然后等到三五年过后,有的可能做太学品正,有的是去鸿卢寺,还有极少数可以去礼部;这样的待遇,显然并不能吸引游庭钧的关注。
要知道,此时的游庭钧早已是名动天下的神医了,又怎么可能再去为了一个小小的官位而屈就呢。
可是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难料,当一颗小行星遭遇了另一颗小行星后,事情便发生了变化。
这话还要从前面说起。
游庭钧自山庄密室被黑衣人闯入后,懊恼了几天也就把这事给揭过了;不过并不是将这件事给放下了,只是把那份郁结之情给抛掉了。
在虫草将密室连着打扫了三遍的同时,他们父子俩又将密室的每个角角落落都仔细排查了一遍;等确认室内的一切物体都还是如同先前一样摆放后,这才满意地让江湖上的朋友重新在密室外布了一个阵法。
这个新的阵法依托了假山、树木等进行障碍,将密室隐在了树丛后;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人,即便就在近处,一时半会也是看不出这树丛后面还藏了一间密室的。
这样的阵法,显然是比前面那个阵法更为复杂当然也是更加难以破解,这样的安全系数也就更高了;父子俩看着十分满意,然后游庭钧才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父亲。”这些天来,游庭钧已经把这个词给说得很是顺溜了,此时再说,便觉得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什么事?”游庄主见儿子露出迟疑的神色,很是不解;在他的印象中,儿子一直是很有决断的人,绝不可能有委决不下的情况。所以此时见儿子这样的表情,自己的脸色也是凝重了起来。
“孩儿去顾府问诊的时候,顾老爷给了孩儿一本《本草纲目》;书中所记载的草药和药方,孩儿近来一直在仔细领悟其中的奥妙。”
《本草纲目》?
游庄主一听,颇为震惊;他没有想到,京城顾府竟然会有这样一本药典珍本,这可历来都是学医之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说句不太好听的比喻,如果被有些人知道的话,为了能够得到这样的珍本,估计即便是杀人越货这样的事情都是愿意干的。
眼下,顾府却是把这珍本给了自己的儿子;如果说单纯是出诊金的话,这份诊金便显得有些贵了。
游庄主心中有疑惑,却不敢问出口;因为儿子此时提及此事,很明显是还有下文没有说出口。
果然,游庭钧迟疑了一下,便继续往下说。
“孩儿看到那上面的一则药方,记录得很是详尽;孩儿想可以借鉴这方子,再加上一些成分,然后给母亲进行治疗。”
“如何治?”
一听儿子说是找到了可以帮助自己夫人进行治疗的法子,游庄主赶紧盯着问了下去;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他说话的声音都是颤抖的。
“孩儿还没有想得特别清楚;只是,孩儿想试试药浴。”
听了父亲的问话,游庭钧再次迟疑了;又是等了好久,才终于回答了。
这也正所谓是“近乡情怯”吧,明明是两个神医,医术确实都极为高超;可是一想到即将为自己最为亲密的人进行治疗时,却一直担心会有这个或那个的不足,从而产生不好的后果。
所以,游庭钧才会夸大了自己没把握的部分,又是回答得支支吾吾的。
很明显,游庄主此时和游庭钧的担心是一样的;但他作为家主,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游庄主也是沉吟了许久,才终于开口:“钧儿,有希望总比没希望要好;再说目前还拿不到绛珠草,那能让你母亲减缓一些痛苦也是好的。”
“是孩儿无能。”一说起绛珠草,游庭钧便又开始有些自责。
自己非但没有拿回绛珠草,还连带着母亲受到了黑衣人的惊吓;这样一些事情,可都是一些不愉快的回忆。
“钧儿,过去的便让它过去吧;你如果一直这样自责的话,相信你母亲知道了也不会高兴的。”
“是,孩儿省得。”
游庭钧终于不再纠结,父子俩相视一笑,过去的种种不愉快便真的烟消云散。
随后,游庭钧便继续一边帮顾夫人进行诊疗,一边为母亲想着可进行药浴的方子。
有天,游庭钧照常去顾府出诊,顾香冷也是照常在一旁陪着。
这似乎已经是形成了习惯,每天游庭钧为顾缪茆茆诊治的时候,顾香冷便会在一旁作陪;甚至于有的时候,会抢了虫草的活计,为游庭钧做些研墨递笔的事情。
这样的状态是顾氏夫妇所乐见其成的,却是不会主动去点破;虫草心里更是高兴,恨不得顾香冷这个大姐姐能马上变成自己公子的夫人。
等游庭钧离开的时候,顾香冷也照例是要相送的。
两个人缓缓地朝顾府的大门走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没有营养的话;当然两个当事人或许都觉得很有营养,因为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特别的多。
“母亲这两天比前面又多吃了一口饭,爹爹知道了,很是高兴呢!”
“令堂按照这样的情况恢复,身体会越来越好的。”
“香冷还是要谢谢你!”
“香儿,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客套呢,这本是我份内之事。”
这样的表白虽然含蓄,可还是让香冷微微红了脸;想了想便赶紧转移话题:“二哥明天可是要回府了。”
“浩兄怎么突然想到住回顾府了?”
游庭钧的思路一下子没转过来;他想顾浩是属于传说中和以书院为家的男子,怎么会突然地想要回府了?
“二哥和表哥都要参加秋闱,从自己府上出发去考场的话比较方便。”顾香冷解释道。
这倒是实情。
书院毕竟在那偏远的鹿鸣路上,从那儿到考场的话,可是要在路上花费不少时间的;而且各种应考的物件也是从自己府上带出去方便,搬回来住实在是个明智的选择。
游庭钧暗笑自己,真是忙的连三年一次的秋闱都给忘了,着实是该打。
只是突然间,他心思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香儿对考取功名之事,是如何看待的?”
顾香冷想都没想张口便答:“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不过都是身外之物,当不得人去认真追求;只是二哥对学业二字是真的极为认真也很投入,男子汉能认真做些事,香儿也是很佩服的。”
香冷是随口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可没想到游庭钧却是上了心;虽说香冷已经表明把这些都看成了身外之物,可是顾香冷对顾浩的崇拜之情却让游庭钧很是不爽。
顾香冷语气里毫不掩饰地崇拜之情,让游庭钧的心里顿时有种酸酸的感觉;他瞬间就下了决心,也要参加今年的乡试。
所以说,幸好顾香冷只知道游庭钧也要参加乡试,但是不知道这事的起因;否则的话,如果知道这位公子喝了未来舅爷的酸醋的话,不知会是怎样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第374章 考生进入考场
顾浩和陶知演到考场外面的时候,才发现考生已经聚集得很多了;原本认识的人便彼此之间打了声招呼,当然并没有高谈阔论的情景,相信此时每个人都没有聊天的心情吧。
游庭钧也到了,到的比顾浩要早一会儿;此时见两人从马车上下来,便走过来打招呼。
顾浩并不知道游庭钧会来参加乡试,微微地一愣后便释然了;每个有童生资格的人都可以参加乡试的,在这样的场合看到游公子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陶知演本身对游庭钧并无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带着抵触情绪的;可此时明显不是可以任由这种情绪发酵的时候,稍稍拱了拱手便算作是回礼了。
游庭钧也不在意,又向顾浩曦行礼;顾浩曦一路护送两人过来,此时还没有离去。顾浩让他回去歇着吧,可他一定要等到二弟和表弟进了考场再说。
此时见游庭钧向自己行礼,便也笑着回礼:“游神医的大恩顾府没齿难忘,等神医金榜题名,顾府再为神医庆贺。”
“哎,哪里,游某只是凑数而已。”游庭钧赶紧将自己放得极低,“浩兄才是学识渊博之人,此次定能一举折桂,成为新晋草元。”
这乡试的第一场交卷后便会有同考官开始判卷,然后正副主考官在八月十五赏月时确定乡试第一场的头名。这时确定的头名便称之为“草元”。
游庭钧此时的自然是恭维之话,不过也有这话的事实依据;顾浩的学识在泰学书院里都是得到众学子推崇的,眼下的游公子只不过是把事实再稍稍扩大了一些。
顾浩却不这样认为,坚持道:“浩只是浪得虚名而已;这京中还有许多学富满车之人,只是素来低调行事而已。”
听他说完,游庭钧便也笑笑不再搭话;因为他们已经看到,外帘官已经拿好炮仗,就等时辰一到便可鸣放了。
果然,人群中原本的窃窃私语都停止了,大家一起安静地等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直到结束;各家的书僮或小厮这才把手里的提篮交给了公子,接下来便是点名了,除了名册上的人,其他人是无法进入的。
这份名册,是由各处官员按照自己手中统计的童生情况再逐一核对的;名册是很早就造好了,只是可能有的童生要求退出这次的考试,有的又突然想到要参加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