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根攻略 by 殿前欢(完结+番外)-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彻裹紧一领锦袍,含笑但问:“汤药度日,朕还能活多久?”
  “陛下……”
  “久病成医,朕自己心里有底,说实话吧。”
  “悉心调养,六、七年不是问题。”很复杂的措词。
  萧彻垂目,嘴角一扬。帝王气质相当露骨。
  暖阁外,有鸟悠悠啭啭地清唱。
  萧彻挥手吩咐宦官:“又是画眉鸟,兴许是天寒寻不到食物的缘故。去,给它喂些鸟食。”不知为啥,宝公子临死咽下最后一口气,还会有空瞧眼窗外的画眉鸟。
  不管是不是自己多心,萧彻从此对画眉上了点心思。
  一旁伺候小太监伶俐地应了声,退了出去。
  不消一刻,鸟食送到。
  暖阁外的小太监边喂边冷得跺脚,呐呐怨道:“那么冷的天,这画眉鸟难道不南迁,这不是自己找罪受?”
  这话正巧被走出阁门的太医听到,老人家捋长须,欣然答道:“只因画眉是只留候鸟。”
  “太医你刚刚在说什么?”不知何时,萧彻已经走出殿阁,站于廊下。
  “皇上……臣说,说……”太医忐忑,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你刚刚说画眉是什么?”萧彻近身再问,双手微颤。
  小太监躬身,口快率先回答:“太医说,画眉只是留侯鸟。”
  “什么?”萧彻眉心一动。
  “画眉是只留候鸟。”
  “留侯鸟……留侯,只留侯啊。”原来如此。
  萧彻退后半步,旋即空落落地一笑。缓缓步回殿堂,轻轻弹落肩上的雪屑,面容勾勒出君主的和善与慈悲,“也不知帛锦被挨到第几刀了。”
  这是,第几刀了?
  帛锦自己也不知道。不知从第几刀开始,他就开始听不清报数了。
  整个人迷迷糊糊的,血水可能已经浸透了整个身躯。
  不开窍的帛锦,现下身上开了多少窍,他真的不知道。
  周身的热血,蒸散细白的雪子。
  每一刀渗出的血,融化着每片小小雪花子。
  帛锦没闭眼,眼皮遇见今冬最温暖的雪。
  好似起了一点风,无数的雪花在他周围盘旋。
  意识越来越模糊时,眼里好似见到个非常非常可憎的人影。
  而且,这该死的人影越晃越清晰。
  眼睛一阵刺痛,雪与血珠子迷了整双紫眸。
  眼底这抹虚影,眨眨亮亮的眼睛,宝光璀璨地傻笑:“侯爷,你长得真好看!”
  “我对侯爷一腔赤忱,死生不计!”
  筋骨断离的声音。
  依稀,帛锦听到自己喉口滚出一记叹息。
  神作孽哦,怎么会安排自己与这么个人狭路相逢?这人,彻彻底底是个花痴,是个毫无道德感的花痴。
  男人,贱命一条,从不能靠信仰爱情存活于世。
  但帛锦想,能见识了这么个花痴,此生足够刺激了。
  彻寒的雪天,蒸腾的血气,氤氲着,缓缓勾画出某人灿烂的笑,及其虚幻。
  然而,依旧是花痴无匹,真诚无朋。
  数以千计刀光血影里,让这样的笑容,更加清明无垢。
  好似,他们之间距离只差一点一点,就那么一点点星沫子的距离。
  帛锦心一横,最后一次死心眼,他死心眼地去信。
  不拒绝了,心不开窍就不开窍吧。
  粉身碎骨的血,滴滴飞溅入咽喉,一股子腥咸。
  无数雪花落下,一片落在帛锦的唇上,
  最后,缓缓融化。
  清清凉凉,又温温热热,如情人的亲吻。
  帛锦的瞳仁好似不受控制,慢慢地,慢慢地在放大。
  此时,围观的人群,“哗”地一声左右分开。
  身着龙袍的萧彻还是来了。
  道道冕旒晃动,隔开萧彻与帛锦的距离。雷打不动的儒雅天子,来等帛锦断掉最后一口气。
  帛锦费力扭过头,嘴角漂亮地一记飞扬。
  这一生,我来过,遇见了一个人,他叫阮宝玉。
  苍天,细雪,见证!
  尾声
  这年,牛家村来了名外乡客,这爷多少有点缺心眼,有事没事都会跑到村外半里空地,独自站在大树下。有人路过,他就歪着脑袋,看看人家后脑勺,好像在等人。
  太阳再毒,他也去。
  雨再大,他也去。
  等啊,等啊,半个人影都没见他等到过。
  村里人暗地赞叹,异乡客真乃独树一帜的铁人。
  两个半月后,铁人还是没等到要等的人,索性在大杉树下,路边茶摊的对面,立了个炒栗子的摊位。
  这新摊老板人不大会认人,只记衣衫不记人的秉性,面皮子却生得好看,所以生意一开始就很火。
  总之,有钱和美丽一样,皆是种错误,膀大腰圆的地痞很自然地找上了门,恨声恨气地向人讨好处费。
  他们是拍着胸脯来,抽着耳光走,被好看的摊主滋润地送上几个烫烫的栗子后,再不敢在这块空地惹事生非了。
  由此,更多机灵的小贩子纷纷转移来这里做生意,空地成了街道,商业街。
  对此变化,栗子摊主没有意见,他安分地卖卖栗子,瞧瞧人后脑勺。瞧瞧人后脑勺,卖卖栗子。
  栗子是时货,过了月头,便没了。摊主也不贪心转搞别的产业,省下银子过日子,天天在茶摊喝茶吃李子蜜饯,耗到下一年栗子上市的日子。很亏的生活方式,却与他摆摊情况相同,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风雨无阻,天天如此。
  如此安定地过了几年。
  某年秋,寒雁横空。栗子摊,迎来了位贵客。贵客风轻云淡地试尝一枚栗子后,半眯着笑眼,示意要称上几斤。
  摊主点头,却见远处知府领着一干官员,心急火燎地追来。见了贵客,赶紧齐齐跪下,音带惶恐地高唱,皇帝陛下。
  摊主方与街上的乡亲们一同领悟,这是君主微服私访。
  顷刻,跪下一大片。皇帝颔首微笑,却独独只拉起了摊主:“朕来,只想与你说说会话。”
  随后,传言当今天子与小摊主在茶摊聊得万分投机。
  有几个耳尖的还号称,自己隐约听到摊主问皇帝,有没有想过放过阮宝玉他们两个。皇帝沉了好一阵,才答,有过。
  无名的小村,当然不晓得,皇帝说的是谁。不管是谁,皆是他们高攀不上的人物,所以所有名字均无关紧要。
  据说帝王临走前,动了动嘴唇想再言语些什么,可最后啥也没说,只嘴角浮笑,重重拍了拍摊主的肩膀,走了。
  天子欲言又止的态度丝毫没影响到摊主情绪,他依然贤惠地卖着他的栗子,继续一门心思地守望他要等的“后脑勺”。
  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风雨无阻,天天如此。
  只是打这以后,栗子摊头倚了当今皇帝做靠山,生意火得能烧到天上的白云。于是,即使没栗子的日子,也有人给摊主下定金,来预定下一批的栗子。
  茶摊跟着生意好了起来,茶老板干脆下大血本,建起了茶楼,还从外头聘了位说书先生过来凑趣。
  栗子摊头还是没变,只是摊主忙了许多;忙得连上门说亲的媒婆都没工夫搭理,气得一个个穿戴得如花似玉的媒婆,全都高支绿得滴水的脸蛋子,无功而返。
  这样,又过了几年。茶楼说书的老头,菊花笑脸,越绽越大,牙也落了几颗,说话多少有点漏风。
  栗子摊主发鬓染了点点寒霜,却依旧是干净的娃娃俏脸,岁月不犯。没有半分怨怼神情,也从未变过,左眼下的泪痣,仍如血在滴。
  都说嘛,人长得后生,自然是好。
  可惜,他从没改掉看人后脑勺的毛病,也就是,他要等的人一直、一直没出现过。
  这年,说书老头故事翻新花头,不再讲戎马倥偬岁月。只因江湖上出了个邪教,传奇里这位教主姓阮。
  故事里头的阮教主,才二八风华,人却邪乎得做任何事都没有概念,功夫底子不错,拳脚门路倒正派,很不左道旁门。
  如此书段子,入摊主的耳,坦坦然然,又蹉跎了那么几个月。全村大伙儿一块,千里同风。
  不知从何时,小村外头卷进了八卦,说邪门阮教主出关,第一目标竟是要来牛家村。
  天下之大,当然不知是指哪个牛家村。然而这个消息,让全村大众的心,齐刷刷地开始忐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许多有原则的商贩,早早歇了铺子,躲进家门,好避开这传说中的人祸。
  只剩栗子摊头,肤浅地一切照旧。
  然而,报应的时候终于来到。
  某日傍晚,摊主收摊,听得对面有人唤他的名:“苏银。”
  好看的摊主眨眨眼,逆着光,风可能吹迷了眼,他几乎什么都瞧不清楚。
  唯见眼前秋景萧瑟,而对面夕照下,唤他那人,愣是站出了一杆喧哗。
  是时,枫叶当红,西风正瘦。
  村外河边,有几名路人边饮马,边休息。
  “你说咱教主化了装扮,去见的会是哪尊神啊?”
  “不知道。”答话的那位,埋头在整散了线春宫册。
  一阵风袭,册子最后一页带着凄美的调调,被刮进河里。
  路人惋惜,不过所幸的是,最后一张无图只印一首诗:
  拨弄银钩笔入画,黄金铁骨也酥麻。
  风流春宫谁家好?无根攻略甲天下。
  纸片吻贴河面,洒脱地随波逐流,不知天高地厚地起起伏伏,最后还是被水浸没,消失不见。
  弯弯小河波光粼粼,细水长流,笑过春秋。
  ——“陛下,有没有想过放过阮宝玉他们两个……”
  ——“有过。和帛锦那年并肩作战,行军时,我与他深夜论事,阮宝玉就守在一边打盹,毕竟宝公子出生在南方,即使不大畏冷,入了夜还是也蜷着身。当时,帛锦就时不时地偷笑他,便是那一刹,我的确想过。情到刻骨,原来如此。”
  情到刻骨,原来如此。

 番外(时间:很久很久以前) 

  “店主,卖副画草的图给这么好看的顾客,你居然要二百两。” 

  “爷,这个不是草,是最最着名的墨兰图。”胖笃笃的店主咳嗽补充,“无根墨兰图。” 

  “哦。”阮宝玉胸闷半天,终是喃喃,“那我看看,就看看。”反正,看,是不要钱的。 

  尔后,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无根墨兰图》,偶尔花痴地流下一地口水。 

  口水,只是偶尔;口水,只会一地。 

  如斯,宝公子凝视了画整整三日。 

  店主熬不住了! 

  “县太爷生得光鲜,可您日日如此横刀立马站在这墨兰图跟前,实在影响本画斋的生意。”店家咬牙软语劝道。 

  穿着官袍的宝公子一如既往念经:“那你把画卖我吧,卖我吧,便宜点卖我吧。” 

  店主眼眶发红,嘴唇略颤地问道:“那……您出多少?” 

  宝公子作奸犯科样的痞笑,伸出二根指头,好声好气打商量:“二两银子把画卖我。” 

  “亏本生意是不做的。!”官有官腔,商有商骨,店主的商骨此刻体现了,“画可烧,不可辱!就算你是做官的,也一样,这画二百两一个子都不能少!” 

  一柱香后,阮宝玉掏掏发涩的耳朵,一路小跑来找萧彻借银子。 

  当日黄昏,阮宝玉怀抱着现银来买顶顶好看的墨兰图。 

  店主却笑吟吟地摇头:“县太爷,您来晚了,画刚被人买走了。” 

  银子“哗啦”掉地,宝公子发出一声惨叫:“谁!” 

  其实,买主早已离开,但是这把惊悚的声音,气势如虹,吓得店主寒毛倒竖,硬生生把“不知道”这三个字逼回了肚里。 

  虽说阮宝玉为官端正,然而店主为了他以后的商人生涯顺当考虑,还是不负责地指着远处一个即将跳上马车的身影,道:“好像是他。” 

  宝公子望去,煦日下,紫色的背影不过在瞬间,在他眼前浅浅一抹。 

  这一抹,抹上了阮宝玉的心尖尖。 

  萧彻喝完苦药,望望痴呆的宝公子,浅笑。 

  阮宝玉好兰,非同别人。没有文酸的典雅,只解释说,这样的草质地多好,还能开花、释放一屋香。 

  然而宝公子肯为墨兰图,大出血本,倒是罕见。 

  问他缘由,只赞这图忒好看了。 

  可惜借到了银子,还不能遂心。萧彻心底也为宝公子抱屈,于是他出声安慰宝公子道,画没买成,但只要有心,以后总会有机会得到的。 

  阮宝玉茫然摇首:“这你不懂。见过最好的,其他难入眼了。” 

  过了几日,宝公子肃穆地来求萧彻代养兰花。 

  萧彻侧目:“我倒想瞧瞧这《无根墨兰图》究竟如何漂亮,会让你连真的兰草都不想要了。” 

  “不为画,是为人。见到个人,人如兰,气质万丈,孤俊无朋。” 

  “谁?” 

  “不知道,只见到个背影。”阮宝玉将头浅浅低埋,脚尖慢慢地刨着地土。 

  花痴痴迷、了断都是极为干脆,不拖泥带水。 

  反正,彻底,邪了! 

  光阴荏冉,萧彻没缘见墨兰图,却见到一人。 

  那人,斜斜靠立青墙下,墙头上闹盈盈的杏花压枝怒放。 

  灰天,青墙,润娇的红杏,都镇不住人那份质地。 

  宝公子彻底痴迷了,眼里、嘴里、和心里只有两个字:侯爷。 

  萧彻眉心随之一动,了然:这,不容征服的傲气,确实无以伦比,确实无人比肩。 

  随后,他又庆幸。幸好,阮宝玉不记得许多往事。 

  只是,那人有时出现在跟前,于是他空落落地一记苦笑:“我养了一屋的兰,却没有一支比得上侯爷,你,这般香。” 

  那人挑眉,“少保讽我?” 

  萧彻摇摇手指:“不是。是妒忌。” 

  阮宝玉就是阮宝玉,阮花痴从来就是花痴。 

  烈受不事二攻的阮花痴,从来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萧彻该是谁。 

  所以—— 

  他们止于此。 

  也因此,萧彻报复性地不点破《无根墨兰图》的记忆。 

  是的,他绝对不去补充说明。 

  只当从未发生过。 

  若干年后,萧彻称帝,终于有幸见了此画。 

  暮日映照,浮云如锦。 

  见画,当真就如见帛锦。 

  萧彻皱眉,果然,人与画一般清致。 

  萧彻拂袖:“画入库。” 

  天南地北,你们去地底下执手吧。 

  ——END——  
 

赶尸
更新时间2008…5…13 14:54:37  字数:4437

 赶尸是苗族蛊术的一种,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蛊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之分,赶尸属于白巫术。
  赶尸的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一面走一面敲锣,使夜行人避开,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在一个以上时,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夜里行走时,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
  路上有“死尸客店”,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
  【赶尸来历】
  中国人特别眷恋自己的乡土。不管怎样,叶落必须归根。客死异地的游子,本人的意愿一定要入葬祖茔;孝子贤孙必得搬丧回籍,亲友相知也都有资助此事的义务。而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作小贩、采药或狩猎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那些地方的汉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汉人在传统上,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扛抬,于是有人就创行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
  【赶尸传说】
  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语:公公)蚩尤率带兵在黄河边与敌对阵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士兵们把伤兵都抬走后,阿普蚩尤对身边的阿普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在这里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好弟兄回归故里如何?”阿普军师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
  于是阿普军师装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对着那些尸体大声呼喊:“死难之弟兄们,此处非尔安身毙命之所,尔今枉死实堪悲悼。故乡父母依闾企望,娇妻幼子盼尔回乡。尔魄尔魂勿须彷徨。急急如律令,起!”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敌人的追兵来了,阿普蚩尤和阿普军师连手作法引来“五更大雾”,将敌人困在迷魂阵里。因是阿普军师所“司”(实施、操作意)之法术让大家脱的险,大家自此又把他叫“老司”;又由于阿普老司最后所用的御敌之实乃“雾术”,而“雾”笔画太多难写,于是改写成一个“巫”字取而代之。其实,这巫字也是个象形文字:上面一横代表天或者雾,下边一横则代表地,而中间的那一竖就表示“符节”了;竖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字,右边那个代表阿普蚩尤,左边那个代表阿普老司,意思是要两个人联合起来才能作巫术。
  【赶尸条件】
  据有关文献记载,赶尸有“三赶,三不赶”之说。
  凡被砍头的(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受绞刑的、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理由是,他们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气,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
  凡病死的、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阎王勾去,法术不能把他们的魂魄从鬼门关那里唤回来;而投河吊颈者的魂魄是“被替代”的缠去了,而且他们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来,旧亡魂无以替代岂不影响旧魂灵的投生?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属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烧死的往往皮肉不全,这两类尸同样不能赶。
  【赶尸范围】
  赶尸原本只赶死在战场上的尸,发展到后来,老司也帮那些被官府冤枉杀死的人赶尸回乡。
  “辰州符”赶尸的地域范围往北只到朗州(常德)不能过洞庭湖,向东只到靖州,向西只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云南和贵州。传说,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国辖地,再远就出了界,即使老司也赶不动那些僵尸了。
  【赶尸方法】
  清朝以前每年秋分之后,各州府县衙门都奉刑部的批文处决死牢里的死囚。本地的死囚处决后自有其家属收尸埋葬,而欲将被处决的客籍死囚搬运回故里,通常一具尸首需要请四人抬运,花费较大,而请老司赶尸返乡则相对费用少,并且可以保证中途不腐不臭,而被抬之尸一天以后就可能腐烂。
  一般临刑的前一天,客籍死囚的亲属和同乡甚至是那些好做善事的善人,都会凑一些银子给他们请来的老司(惯例是各着青衣和红衣的两位),买好一应物品。行刑当天,二位老司及助手以及帮忙的人都要在法场外等候。午三刻,刀斧手手起刀落,死囚人头落地。
  一等到监斩官离开法场,红衣老司即行法事念咒语,助手帮忙将被斩的客籍死囚身首缝合在一起,在由青衣老司将辰砂(最好的朱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掌心等七处,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再用五色布条绑紧。相传,此七处是七窍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
  之后,还要将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紧。相传,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这样做可将其留在死者体内。
  最后,还要在死者颈项上敷满辰砂并贴上神符,用五色布条扎紧;再给死者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诸事办妥,红衣老司念毕咒语,大喝一声“起!”客籍死尸便会应声站起……
  又传,自从苗族的七宗七族自大江大湖迁来濮地的崇山峻岭之后,他们失落了“五里大雾”的法术,却创造了炼丹砂的技法。一般说来,老司赶尸除须用祖传的“神符”外,也万万少不了丹砂。这丹砂以辰州出产的最好,因而也叫辰砂。而那赶尸之术,原叫“辰州辰砂神符法术”,只因名称太长不好念,就简单地叫成了“辰州符”。
  【赶尸行业的继承】
  湘西民间,自古就有赶尸这一行业,学这行业的,必须具备有两个条件:一胆子大,二是身体好。而且,必须拜师。赶尸匠从不乱收徒弟。学徒由家长先立字据,接着赶尸匠必须面试。一般来讲,要看满16岁,身高1。7米以上,同时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条件,相貌要长得丑一点。赶尸匠先让应试者望着当空的太阳,然后旋转,接着突然停下,要你马上分辨东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则不能录用。因为你此时不分东西南北,就说明你夜晚赶尸分不出方向,不能赶尸。接着,赶尸匠要你找东西、挑担子。因为尸体毕竟不是活人,遇上较陡之高坡,尸体爬不上去。赶尸匠就得一个一个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后,还有一项面试,这就是赶尸匠将一片桐树叶放在深山的坟山上,黑夜里让你一个人去取回来,只有这样,才能说明你有胜任赶尸匠的胆量。这三关顺利通过了,你便取得了当赶尸匠学徒的可能。
  赶尸匠的家里,跟一般农民一样,照样“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只有接到赶尸业务时,他们才将自己装束一番,前去赶尸。他们虽赶尸,却忌讳赶尸这个名词。因而,内行人请他们赶尸,都说:“师傅,请你去走脚”或“走一回脚”。赶尸匠若答应,他便拿出一张特制的黄纸,让你将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别等等写在这张黄纸上,然后画一张符,贴在这张黄纸上,最后将这张黄纸藏在自己身上。
  赶尸匠的穿着也十分特别:他不管什么天气,都要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腰包藏着一包符。师父教徒弟,第一件事是画符,这种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黄纸上用朱笔画上又像字又像画的东西,途中遇到意外情况,便将这种奇特的符朝西挂在树上或门上,有时也烧灰和水吞服。
  同时徒弟必须学会三十六种功,才能去赶尸。第一件功,便是死尸“站立功”,也就是首先要让死尸能站立起来。第二件功是“行走功”,也就是让尸体停走自如,第三件功是“转弯功”,也就是尸体走路能转弯。另外,还有“下坡功”、“过桥功”、“哑狗功”等。“哑狗功”可使沿途的狗见着尸体不叫。因死尸怕狗叫,狗一叫,死尸会惊倒,特别是狗来咬时,死尸没有反抗能力。死尸会被咬得体无完肤。最后一种功是“还魂功”,还魂功越好,死尸的魂还得越多,赶起尸来便特别轻松自如。这种“还魂功”,实际上是用一种湘西特产的草药撒在尸体上。
  【湘西赶尸流行原因】
  赶尸这种奇特的行业,只有在湘南西部才行得通。
  一、只有湘西有“死尸客店”。
  二、只有湘西群众闻见赶尸匠的小阴锣,知道迥避。
  三、湘西村外有路,而其他省路一般都穿村而过,他们当然不会准死尸入村。
  四、湘西人闻见阴锣声,便会主动将家中的狗关起来,否则,狗一出来,便会将死尸咬烂。
  【赶尸揭密】
  所谓“赶尸”,其实就是“背尸”而已。赶尸匠找人将尸体分尸,然后在残肢上喷特制药水,防止尸体的残肢腐烂。一个人背上残肢,套在既长且大的黑袍里,头戴大草帽,将整个头部覆盖无余,连面部的轮廓也难叫人看得清楚。另一个人扮成“赶尸术士”在前面扔黄纸,摇铃铛,给背尸人指引方向。两人还故意造出恐怖气氛使人不敢与之接近。如果路途遥远两人的角色就一日一换。
  到目的地两三天前,事先通知死者家属,准备好衣衾棺材,等“死人”一到,立刻将将尸体的残肢拼起来,将寿衣帽寿鞋给死人穿戴齐备,装进寿木。这种入殓过程,全由“赶尸”者承担,绝对不允许旁人插和旁观,正如出发时将尸体“扶出棺材”不允许窥视一样。说是在这些关键时刻,生人一接近尸体,便会有“惊尸”的危险,而入殓过程,必须在三更半夜。一切安排就绪,就是说将死者装殓以后,丧家才去认领。
  棺盖一揭开,须眉毕现,果然是丧家亲人,象貌宛如昨日,现在却翘翘长眠在棺材里了,伤心惨目,摧人肺腑,顿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泣不成声。“赶尸”者这时特意劝说大家不要过于悲伤,致使死者不安。幸亏他生前积有功德,得平安的返回乡土。刚经过长途中跋涉,急需安息。人们悲痛之余,感到一种既见死者后的踏实、满足、欣慰,谁还怀疑它是骗局。
  【民俗意义】
  关于古代赶尸,民间书中却有多处记载,而在地区性的传说中则更普遍。
  湘西古来盛产朱砂,朱砂又具有多种药理功能。湘西现今的丧葬习俗中仍有沿用朱砂的习惯:死者入棺前,需以朱砂点其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脚板心等七窍连同耳、鼻、口诸处,以图封其七魄三魂。为死者挖好坟墓后,还要以朱砂撒在底部,意为镇“老屋场”。
  当今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苗族是最早发明兵器、刑法、巫术的民族;其中赶尸作为一种民俗事项,是巫术的一部分。我们研究赶尸,对于从中了解苗族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应该说具有多重学术价值。
 
银矿记载
更新时间2008…5…18 9:24:07  字数:2564

 银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开采利用的金属元素之一。约在5000~6000年以前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认识自然银,并且采集它。在16世纪以前,世界银矿的采冶中心居地中海和亚洲地区,最大的银矿在希腊、西班牙、德国和中国,当时年均产银不足200t。到了中世纪以后,美洲和大洋洲相继被人们开发,从此世界采银业的重心,逐渐转到秘鲁、墨西哥、玻利维亚,继而发展到美国、智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至今这些国家仍是世界上主要产银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开采利用银矿最早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