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重生的日子里-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三哥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定好的亲事,说拖就拖,我虽然是他嫡母,也不好做出逼他成亲的事情。你爹爹也奈何不了他,又怕硬压着他结婚了,反而害了人家闺女,这才同意别人家的退亲。现在我也不敢替他做主,要是又耽误了别人家的闺女就不好了。对我们家的孩子名声也不好。

后来还是你祖母亲自去说服了你三哥,他才同意娶妻,后来相中你三嫂,他们婚前也是见过面的,彼此看对了眼,两家才同意了这门亲事的,所以他们俩感情好着呢。你三嫂也是个妙人,进门后,就把你三哥激励起来,现在帮着我们家管理外院的庶务,也做的挺好。”

苏锦这才放心了,虽然三哥是庶出的,但是如果一家人都能和睦相处,那才是真正的好事。她原来担心自己娘亲作为嫡母在三哥一波三折的婚事上受了各方责难,现在看来,自己想多了。

一家人久别重逢,自然是有着说不完的话,苏锦一家在她娘家一直呆到吃完晚饭,才一脸尽兴地回家。

第三天一大早又全家总动员,一起去了秦国公府请安。秦国公和国公夫人这几年已经身体大不如前,特别是秦国公,身上伤病缠身,一年有大半日子都是在床上静卧。国公夫人也年纪大了。府中主要是世子和世子夫人在主持。

许承周自小就是跟着秦国公和国公夫人身边长大的,这些年长期在外,再加上结婚生子,很少回来探望这两位老人家,如今看到两人衰老不堪了,不禁伤心。一整天也不去哪里,就专心呆在两个老人家身旁侍奉汤水。

国公夫人看见斌哥儿的样子不禁惊呼,“像,这孩子真像周哥儿母亲的样子。”

苏锦忍不住也看了看斌哥儿,斌哥儿长得特别俊秀,以前苏锦和许承周只是想着也许他是综合了两人的优点,但是如今听国公夫人的意思,这孩子竟然是长得很像许承周的母亲秦氏?不过别说苏锦没有见过秦氏,许承周对自己母亲的印象也淡了,不记得她长什么样子了?

许是看出了苏锦和许承周脸上的疑惑,国公夫人不服气了,让身边嬷嬷把世子的嫡出三儿女抱过来,“你表哥的这个女儿,长得也像你母亲,你们看看就明白了,她跟斌哥儿可是挺像的。”

等那个侄女儿被抱过来的时候,苏锦和许承周仔细对比一看,两人果然长得很像。苏锦笑了,“以后孩子们要是问,祖母长什么样子呀?就让他们看着斌哥儿的脸来想象就可以了。”

朵姐儿天真地说,“那要让弟弟打扮成女孩子的样子才更像。”

苏锦不禁后悔多言,要是朵姐儿回家后真的趁着自己和许承周不留意的时候,把斌哥儿打扮成女孩子的样子,那就惨了,斌哥儿会不会因此有心理阴影,以后对女孩子没有兴趣呢。想象了一下被打扮成女孩子的斌哥儿,苏锦忍不住寒了一下。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许承周不知道自己妻子有了这样的担心,只是在看望完自己的外祖父外祖母后,惊觉两位老人家已经垂垂老矣,只怕时日无多,便答应了两位老人家,以后只要他在京城,一定每月都回回秦国公府一趟。

一直到回到家中,梳洗更衣,准备歇息的时候,许承周还是情绪不高的样子。苏锦便安慰他说,“夫君请放心,就算夫君日后没有空,以后妾身每月都带着孩子们回去看看两位老人家。”

许承周总算露出了点笑容,“那要是你们搬去别院住呢?”

苏锦笑着说,“孩子们都大了,又要读书又要练武,还有交几个好朋友,已经不适合去别院长住了。偶尔去去避暑算了,浩哥儿的先生,你明天派人去寻访了吗?”

许承周已经派了管事去寻访秦先生介绍的几个先生人选,“已经找到了两个,剩下的两个明天应该就会有消息了,到时候,我都见一遍,再挑挑看,如果都不合适,再让人留意下,京城这么大,合适的先生总会请到的,你放心吧。”

苏锦枕着许承周的胳膊说,“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明日菁华公主要来,我也问问她好了。你见到田驸马,也得问问他,多个人帮忙留意总是好的。浩哥儿如今每天跟着我读书,总是不大好,不如让他每天跟着你读书好了。这样你在外院也有个人陪伴,再说了他是你长子,你不亲自培养下,怎么说得过去呢。”

许承周同意了这个提议,“这个主意好,明天开始,就让浩哥儿跟着我在外院学习好了。再过两年多,他就要搬出外院住了。”

这个话题,苏锦不喜欢。小小的孩子,就要搬出外院住,除了早晚请安,等闲不能进内院,这让苏锦觉得心中堵得慌。她赶紧又转移了话题。两夫妻夜话了一阵子,才各自歇下。

第二天一大早,苏锦刚送了浩哥儿与许承周出了内院,菁华公主便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到了。苏锦赶紧带着身边仆人,迎了上去,“公主怎么这么早就到了?用了早饭没有呢?”

菁华公主笑得开朗,“这两个宝贝疙瘩,自从知道今天要来你们家,天没亮就把我给吵醒了,这不,催着我早点带他们过来。”

苏锦又问,“驸马爷来了吗?”

菁华公主一边手拉着一个孩子,“来了,直接去外院找你们家许大人去了,他们两个最近见面的时间比我这个妻子还要长,要不是知道许承周的本性,我都要怀疑他们时不时有龙阳之癖了。”

苏锦忍不住嗔怪地看了菁华公主一眼,“哪能这么说他们呢?要是被那个不长眼的人传了出去,这流言蜚语的多不好呀。”

菁华公主浑不在意,“没事,别人要是敢传这些话,我就敢砸上门去。”

苏锦忍不住笑了,“看来公主生了孩子之后,处事方法就不一样了。”

菁华公主奇道,“怎么不一样了?”

苏锦一边说一边躲开,“以前那么温柔可人,现在怎么跟河东狮吼一样了?果然是生了儿子,底气足了。”

回到正房,朵姐儿正在跟斌哥儿嬉戏,一定要往斌哥儿头上插花,“曾外祖母说了,你长得像个女孩子,插朵花看看是不是?”

斌哥儿平时脾气很好,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还是怎么样,拗着脾气不肯插花,两个人在炕上就闹了起来。斌哥儿人小力气小,还是被朵姐儿硬按在炕上,头上被插了朵花,他几次想把花拔下来,都不能得逞。朵姐儿得意洋洋地坐在一旁看着。

苏锦她们走近房间的时候,朵姐儿还嚷着让苏锦看看,“娘亲,看看,弟弟头上插了朵花,果然像个女孩子了。”

苏锦心中暗暗叫苦,这孩子果然就来欺负弟弟了,斌哥儿委屈了半天,好不容易看见娘亲进来了,赶紧跌跌撞撞地在炕上伸着手奔向苏锦。

苏锦担心他一不小心从炕上掉下来,赶紧上前抱住他,斌哥儿气呼呼地把头上的花拔下来,往地上一扔,“姐姐坏蛋。”

苏锦亲了亲他的脸蛋,“对,姐姐坏蛋,怎么能欺负自己家的弟弟呢?”然后正色教训朵姐儿,“自家的人,应该爱护着,怎么能欺负呢?”

朵姐儿嘟着嘴不做声,转头看见菁华公主她们,惊喜地站了起来,“公主姨姨,羽哥哥,霞姐姐,你们来看望我了?娘亲骂我了。”

朵姐儿一副告状的样子,让苏锦哭笑不得,斌哥儿也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自己的姐姐。

菁华公主哈哈大侠,把朵姐儿抱了起来,“果然是将门的女儿,把自己弟弟欺负得可以呀。”

朵姐儿不好意思地低了头。苏锦摇了摇头,“她呀,天不怕地不怕,不过这性格还真是比她弟弟还要像个男孩子。”

斌哥儿听出苏锦说着他不好的话,便不依了,没有理由姐姐欺负,娘亲不爱呀,一向不爱哭的他,也忍不住伤心地哇一声哭了起来。

朵姐儿在一旁做出刮脸的样子,“羞羞,羞羞,男孩子大丈夫,还哭。”

苏锦赶紧把斌哥儿抱得离朵姐儿远点,耐心哄他,“斌哥儿不哭,娘亲错了,娘亲不该说斌哥儿,你看,这是你羽哥哥、霞姐姐哦。再哭羽哥哥、霞姐姐就要笑话斌哥儿了。”

斌哥儿趴在苏锦肩膀上小声抽泣着,又歪着头拿眼睛看着两个陌生的哥哥姐姐,一脸好奇的样子。

羽哥儿年纪最大,胆子也大,伸手摸了摸斌哥儿的小手,见他不反对,便拉着斌哥儿的手说,“弟弟下来玩,哥哥带你一起玩。”

霞姐儿在一旁也学着哥哥说,斌哥儿考虑了一下,终于从苏锦怀抱中挣脱了下来,一边好奇地拉着羽哥儿的手,一边紧张地睁着眼睛观察着他们。霞姐儿也学着哥哥的样子,拉住斌哥儿另外一只手。

菁华公主在一旁看着,狡黠地说,“要不是霞姐儿大你们家斌哥儿这么多岁,真想把她给你们家当媳妇好了。要不把她给你们家浩哥儿?”

第一百三十一章新先生

收费章节(16点)

第一百三十一章新先生

说到孩子们的婚配问题,苏锦赶紧摇头摆手。菁华公主不乐意了,“难道我女儿配不上你们家小子不成?”

苏锦哭笑不得,“你看你,听风就是雨,孩子们都还小,这么早说这些事做什么?等他们长大了,看对眼了再说吧。万一霞姐儿看不上浩哥儿,看上别人,岂不是要害了她一辈子?”

菁华公主睁圆了眼睛,“她敢?”然后想了想,也同意了苏锦说的话,但是又有点不甘心,“我们家霞姐儿只是比浩哥儿大了一点点,你可不许嫌弃她。”

苏锦担心孩子们听见了,会多想,便压低声音跟菁华公主说,“行了,等他们大了再说吧,现在孩子还小,你就不怕误导孩子们。”说完,担心菁华公主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就去问霞姐儿在玩什么。

朵姐儿主动凑近菁华公主说话,她人小鬼大,不喜欢跟其他小孩子玩,偏偏喜欢跟菁华公主说话,像只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说许久不见面,可想公主姨姨了,又让曾妈妈把自己在江南得的新鲜玩意拿来给菁华公主看。菁华公主笑容可掬地跟朵姐儿说着话。

苏锦又去亲自去捧了热茶上来,“她可呱噪了,平日里我都不耐烦跟她说这些,她可是好不容易逮到一个人了。”

菁华公主摸了摸朵姐儿的头,“我喜欢她这种性子,我那个女儿呀,三棒子敲不出一句话,也不知道像谁,只跟她哥哥最亲。”

朵姐儿得到别人称赞,十分得意,越发兴奋起来。另外一边,斌哥儿已经大大方方地拖出自己的玩具,跟两个哥哥姐姐分享。可惜羽哥儿、霞姐儿年纪都大了,并不喜欢玩这些玩具。

羽哥儿左顾右盼,“苏姨,浩弟弟呢?”

“你浩弟弟跟着你许叔叔,在外院呢,一会你叔叔准会把他送回来,你等会吧。”苏锦说道。

羽哥儿想了想,说“我去找他好了。”说完就往外走,菁华公主赶紧叫住他,“你急什么?你爹爹和许叔叔要一起说话,你浩弟弟一定会回来找你的。”

羽哥儿不依了,一定要出去外院找浩哥儿,这两母子都十分倔强,苏锦赶紧打了圆场,“让秦嬷嬷带你去找浩哥儿,然后你把浩哥儿带回来,就说公主姨姨许久不见他了,让他进来见见公主姨姨。”

羽哥儿答应了,跟着秦嬷嬷出去了。霞姐儿正想追出去,让公主叫住了,“你哥哥是要去外院,你不能跟着去,乖,陪着你斌弟弟,朵妹妹一起玩玩。”

霞姐儿只好重新坐回大炕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看着斌哥儿自己在那里兴致勃勃地玩着他的各色玩具。把苏锦逗乐了,“这孩子真是,不知道像谁,这么安静。”

菁华公主也很是苦恼,“我婆婆说像她父亲小时候的样子。”停了一会又冒出一句,“左家那小子已经定亲了。”

苏锦回到京城还没有来得及见左夫人,不由得奇道,“是乐哥儿吗?他今年差不多十岁吧,定了哪家的姑娘呀?”

菁华公主压低声音说,“我听说左小将军是要调去西北了,到时候京城这几处大营,可能会交给你们家这位来管。”

苏锦大吃一惊,“为何要去西北呢?虽然那边是建立军功的好地方,但是苦寒得不得了。”

菁华公主笑了,“左家世代都是起于军功,如果想富贵长长久久,左小将军只好拼了,再说左老将军当初也是在西北统军,他的威信还在呢,左小将军现在过去正好。乐哥儿是定了京城玉府最小的嫡出姑娘。”

玉府在京城属于不高不低的门第,玉大人虽然在内阁任职,但是老实巴交,不懂得钻营之道,多少年了都是在现在的位置,升不上去。但是这样的人,皇帝又放心,所以也没有被人家踢下去。

左家联姻,看似找将门之女更好,但是如果为了消除皇帝对功高的臣子的忧虑,最好的法子还是找个中庸的人家来联姻更好,反正也不需要指望女方家庭为左家带来更好的荣耀,只是需要女方贤良淑德,能够将左府打理得井井有条,相夫教子就足够了。

玉大人凡事讲究规矩,玉夫人也是十分贤惠,玉府内院也从来不会出什么绯闻,教养的儿子勤勉读书,女儿知书识礼,是不少京城人家心目中理想的女婿、媳妇对象。

这次左小将军能说服玉大人,与他结成姻亲,至少说明玉大人是欣赏左小将军的。而左小将军这个举措真是一举两得呀,一来可以得到一个好媳妇,二来可以在皇帝心目中增加分数。

菁华公主想到人家乐哥儿已经定亲了,自己的儿子女儿,虽然年纪比他小上两三岁,但是,也得开始琢磨了。浩哥儿还是不错的,如果能把霞姐儿许配给他就好了,但是苏锦的意思是要孩子们看对眼,以后就让霞姐儿经常来许家玩,看得多了,自然就看对眼了。

苏锦不知道菁华公主真的已经看上了浩哥儿,她只是感叹,左夫人和左小将军真是先下手为强呀,玉府嫡出的姑娘,如今最小的这个,都被定走了,不知道京城多少人家在暗暗懊恼呢。

过了一阵子,羽哥儿果然带着浩哥儿回来了,菁华公主仔细观察浩哥儿和霞姐儿的互动,结果特别气馁,霞姐儿只顾着跟着羽哥儿,要不然就是跟朵姐儿、斌哥儿玩;羽哥儿则一直拉着浩哥儿玩。菁华公主决定回家后要对儿子面提耳命,让他以后多点带上妹妹去找浩哥儿玩才行。以后浩哥儿做了他的妹婿,关系会更加密切,相信羽哥儿一定会积极帮忙的。

下午的时候,左家的管事妈妈过来拜见苏锦,说是左夫人最近比较忙,想跟苏锦先约定时间,等过多两天再带着孩子来许府玩。苏锦看了看日期,便挑了一天比较清闲的日子与左夫人定了下来。

等菁华公主一家子走后,苏锦想着虽然难得第二天十分清闲,但是自从有了孩子们,连睡懒觉的机会都没有了,便早早歇了。见亲朋戚友也是力气活来的,这两天三个孩子跟着他们到处跑,天一黑,也睡得特别早,特别沉。

第二天,许承周已经约好了要见四个秦先生介绍的同窗,苏锦一大早起来就频频让身边的双儿去打听结果。浩哥儿也知道自己爹爹在为他挑选新的教书先生,一直想溜去外院偷偷看。

苏锦牢牢看住他,不许他去,“先生很不喜欢孩子们做出这种偷窥的非君子行为,你还是乖乖坐在这里等吧。”

浩哥儿毕竟还小,对苏锦的话还是深信不疑的,犹豫着几次抬了屁股,又担心新来的先生真的会因此看不起自己,便又坐下,反复几次后,最后终于静下心来,认真写着大字。

苏锦最近都是与许承周轮流看着浩哥儿学习,每天练完武艺,吃完早饭后,就要开始写一个时辰的大字,然后会指定一篇文给他自己看,下午的时候可以把疑问拿出来大家讨论,然后就是背书。晚饭后,要继续练习半个时辰大字,然后打坐一番,就可以休息了。

快到午时的时候,已经连续跑了三次外院的双儿,一脸兴奋地回来禀告说,“夫人,大人挑好先生了,是住在城南的向先生,奴婢看了一眼向先生,真是一表人才。”

苏锦记得秦先生推荐的几个人选中,特别提到向先生这个人,说是他为人清高,但是又真是有才学,是江西人。江西倒是出学子的地方,但是如果先生为人清高,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学生的性情呢?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被教育成一个目空一切的清高文人。

她不禁有点着急,下了炕,“替我更衣,我要去看看。”

浩哥儿跃跃欲试,被苏锦用眼神压住,“秦嬷嬷,你替我看着大少爷,在我回来前,不许他出这个屋。浩哥儿,你好好在屋里面看书。”

树儿有点担心,“夫人,那毕竟是外院。”

苏锦也不理会,径直入了里间。她当然明白身边丫鬟的担心,但凡有点身份的女眷都不能直接去见外男。但是她一想到关系到自己孩子的终身,就坐不住了。虽然她信得过自己丈夫的眼光,但是还是忍不住想亲自见见这位向先生。

不过她在换衣裳梳头的时候,终于冷静下来了,叫了双儿进来,“你去找老爷说声,就说我想见见向先生,看看是在他书房见好,还是在哪里见好呢?”

梳洗更衣完毕后,苏锦端坐在炕边一边看着浩哥儿读书,朵姐儿学习针线活,一边等着双儿回来回话。

过了一盏茶功夫,双儿回来了,“夫人,老爷说,一会他要请向先生吃午饭,饭就摆在后花园水榭中吧,到时候夫人可以带着大少爷、大小姐、二少爷一起过去见见他。”

苏锦点了点头,这样也好,否则自己贸贸然去外院,传出去总是不大好的。在后花园设宴招待新的坐馆先生,带着几个孩子去拜见新先生,这个理由还是挺好的。

苏锦也不再着急,看样子,许承周是已经认定了先生,自己就算去了外院,也不可能当场反对的,只能等见了面,如果觉得不合适,再慢慢找机会换人好了。否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这事,还以为许承周怕妻子呢。

苏锦吩咐厨房加菜,又让人在水榭摆两桌宴席,中间隔着黑漆大屏风,到时候她带着朵姐儿在屏风另外一头吃饭,许承周带着两个儿子跟向先生一起吃饭即可。

浩哥儿听着苏锦的吩咐,十分兴奋,苏锦便劝他,“你好好看看这篇文,想想有没有什么疑问,到时候可以问问向先生,先生知道你勤奋好学,自然会更加用心教导你的。”

浩哥儿听了后,果然乖乖研读这篇新文,还一本正经地将问题都写了下来。苏锦见他老老实实了,便放下心,自去指导朵姐儿的针线活了。

斌哥儿自从回到京城后,苏锦放松了对他的管制,如今他正迷上了在外面玩泥巴捉虫子,再加上如今回了京城又得了两个小厮,一个是陆庆家的大儿子勉良,一个是庄子上甘管家的小儿子小军,斌哥儿天天带着这两个年级比他大的小厮在后花园疯玩着。

苏锦担心一会许承周带着向先生进后花园的时候看见在那里疯玩的斌哥儿,便让芭蕉去把斌哥儿领回来,准备好好梳洗一番,再去见客人。

斌哥儿听说爹爹为哥哥挑了一位先生,便磨着苏锦,也要去上学,苏锦笑着说,“等你大点再去,现在还小,跟着娘亲认字就可以了。再说了,你不是喜欢去玩泥巴,捉小鸟吗?要是上学了就不能再玩了哦。”

斌哥儿听了,果然不再磨着苏锦。苏锦想着浩哥儿是五岁的时候开始启蒙的,斌哥儿到时候也跟着哥哥五岁开始启蒙就可以了。

她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玩的童年。像朵姐儿,虽然不大爱到外面玩,但是也跟着家里的人学着去采花做香露,做花环什么的,玩得也是不亦乐乎。她如今已经四岁了,等到了明年,苏锦打算也让她去跟着先生学学,虽然不用写文章,但是识字练字,会做几首诗歌,还是不错的。希望这位向先生懂得琴棋吧,这样,就不用再想着请多一位先生来教孩子们这个了。

午时左右,后花园水榭中的宴席已经摆好了,苏锦带着三个孩子提前坐在水榭中等许承周和向先生。

等了两盏茶功夫,远远就看见许承周他们的身影,苏锦便领着三个孩子在水榭门口等着。只见向先生长相清秀,身材颇高,他并没有抬眼看向苏锦,只是看着三个孩子笑。

许承周简单向孩子们介绍了向先生,又让三个孩子对向先生行礼。苏锦看见向先生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并无狂傲之色,心中放心了一半。看来向先生这么多年在京城沉浮,应该已经将自己的清高迂腐之气磨掉了吧。

第一百三十二章诸小姐的亲事

收费章节(16点)

第一百三十二章诸小姐的亲事

许承周知道苏锦关心向先生是否适合,便让向先生在席间重新介绍自己,原来他在江西的时候已经成亲,如今娘子和孩子们也在京城一起住着,家里面还有兄弟,他们都留在家乡生活,侍奉父母。

许承周便邀请他们一家到许府居住,到时候在外院再拨一个小院子给他们住就可以了,“我们家地方不是特别大,但是空出一个小院子还是可以的。”

向先生喜不自胜,如果一家子可以住在主家家中,倒也十分方便,而且能省下不少嚼用。他自己其实已经歇了科举的心,如今也只是一边利用自己的才学坐馆教书,一边用心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下一代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而且如果能够为京城的达官贵人教出一两个出色的弟子,日后名声和前程,自然就会来了。

向先生幼年成才,难免养成目空一切的文人清高气质,但是自从屡考不中后,再加上生活的迫使,让他慢慢放下自己的架子,再加上秦先生的持续影响,也让他生了不少淡泊明志的心思,正如秦先生所说,他有真实才学,只是缺了点运气。不过这番经历倒也让他变得恰好符合苏锦对坐馆先生的期望。更妙的是,他琴棋书画都不错,并不是一心只会读圣贤书的人。

通过一顿饭的了解,苏锦终于对向先生彻底放心了,晚上的时候跟许承周商量着,第二年让朵姐儿也跟着向先生学习几年,再过两三年,斌哥儿也要启蒙了,到时候也会跟着向先生上学了。苏锦说着说着不禁有点担心,“向先生能在家里面教几年呢?如果能教到孩子们都长大了,就好了。”

许承周哈哈大笑,“你就放心吧,我看他也没有了考科举的心思,他自己也说了,能坐馆做先生就做着,以后老了,就带着银子回家乡做个地主,也挺不错的。再说了,他只要把他的儿子也培养成才了,跟着儿子也能享福了。”

苏锦想想也是,听说向先生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看来早就已经将心思放在下一辈身上了。想着想着,苏锦忍不住扑哧笑了,“说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感谢向先生没有考中科举。”

苏锦还在想着看看什么时候约好左夫人来家玩,结果过了两天左夫人又派了身边的管事妈妈过来邀请苏锦带上孩子去左家参加宴会。那个管事妈妈说,“我们家夫人后天要在家里招待宁海侯的女眷,我们家夫人知道夫人您跟宁海侯夫人和宁海侯小姐十分熟悉,所以邀您一起过去玩。”

宁海侯夫人前两天也邀请了苏锦过府一聚,但是苏锦最近比较忙,就将时间往后推了。她有点纳闷,照道理说,左夫人招待宁海侯女眷,也不一定要苏锦在场的,难道是有什么特殊情况,要用到自己对宁海侯女眷的了解?

苏锦想了想,便同意了左夫人的邀请,让人赏了那位管事妈妈两百钱,那个管事妈妈便高高兴兴地回去复命了。

浩哥儿现在要上学,苏锦打算留他在家里,只带上朵姐儿和斌哥儿一起过去左府。浩哥儿有了新的先生,正是兴奋期,一点也不介意不能跟着母亲出门。

左家住在城北的世通巷,靠近皇城,是现在人家想买也买不到的地段,也就是左家先祖从皇家那里得到的奖赏。左家宅子其实并不是很大,不过所幸家中人口也不多,所以住起来也不觉得狭窄。

左老将军和左老夫人住在东边的院子,左小将军和左夫人住在中间的院子,左二爷一家住在东边后院中。左小将军他们院子后面直通家中的后花园。西边主要是左家的祠堂。

苏锦一向起得早,结果带着孩子们到了左府,才发现宁海侯家中的女眷还没有过来。左夫人看着清瘦了不少,但是精神爽铄,苏锦想起菁华公主说的乐哥儿的婚事,心想应该是最近为了乐哥儿的定亲操心太多所以瘦了,但是又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左夫人笑着说,“本来就想让你早点过来,我有话跟你说,但是管事妈妈忘记跟你说了。幸好你还是早来了。”

苏锦好奇地问,“啥事呢?”

左夫人一直将苏锦迎进正房,又让身边的管事妈妈带朵姐儿和斌哥儿去后花园玩,单独留了苏锦在西次间讲话。

左夫人开门见山,“我们家有个远房亲戚,是洛阳人,最近来京城谨习书院读书,有时候也住在我们家,最近快过年了,我们把他接回家来过年,他有时候也会跟着二叔他出外学习处理庶务。有几次都遇上宁海侯世子,一来二往就认识了。后来宁海侯夫人与我又见过一次,我听她的意思,是想为她女儿找女婿,估计是看上我们家那个远房侄儿了。”

苏锦笑了,“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在杭州的时候,诸家小姐在我们家也住过一段时间,我看着她挺好的,只是她已经快十七岁了,有点被耽搁了,你们家侄儿多大了?家乡没有为他说亲吗?”

苏锦还是十分喜欢诸小姐的,忍不住替她八卦了下。左夫人松了口气,“我就是想问问你对诸家小姐和诸家的看法。我们家那个侄儿,听他说过,以前家里也替他说过一门亲事,后来人家搬到其他地方,后来又找了理由退了亲事。我侄儿的意思是要等他得了功名再去说亲,会更好。所以他如今也有十九岁了,亲事还没有着落。他家里人也让我们在京城帮忙留意下,他们家也不会要求女方的家世背景一定要好,只要门当户对就可以了。不过我看如果是宁海侯的千金,我那个侄儿是有点高攀了。”

苏锦扑哧一笑,“看来男子说亲也是不容易呀,要有功名,要有屋子。您放心,我认识的诸夫人不是那样看中门第的人。”左夫人叹了口气,“那就好,他家里在当地不算最富有的,但是产业还是有的,如今他在书院读书,听先生说,他读书还不错,希望来年能考中举人吧。我也问过我侄儿的意思,我那侄儿的意思是只要女方人好,当得起家,贤良淑德,就足够了。”

苏锦点了点头,“这件事,我不敢说什么,但是诸小姐的人品,我还是可以保证的。”

左夫人说,“一会诸夫人会带着诸小姐过来,我想着请你也过来,一来可以问问你的意思,二来你们比较熟悉,有你在,场面也不至于尴尬。现在做媒人,也是心惊胆跳,就怕人家将来不幸福。”

苏锦深以为然,又问,“既然你约了诸小姐过来,不如让诸夫人她们跟你侄儿互相见见,这样,如果双方都看对眼,以后日子过得怎么样就不是你能左右的了。”

左夫人犹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