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重生的日子里-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端哥儿已经从谨习书院回来,书院的确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端哥儿只不过去了短短十天时间,回来后已经变得更加似个小大人模样。

苏锦已经梳理好山庄的每个院子和每一处景色,她与叶管事多次商讨后,终于定下一个章程,计划五月份正式将秋水山庄对外开放,为了开放打响头炮,扩大名声,吸引更多人来山庄花钱,苏锦和叶管事正在计划着找一个重量级人物来秋水山庄修葺后的举办第一场对外赏花宴会。本来菁华公主早已预订了第一场,但是由于她今年有了身孕,需要在京城静养待产,所以必须另外找一个同等级别的人物了。

苏夫人则有点低落,苏锦知道她因为没有等到定因的出现的缘故,只好安排她到山庄附近游玩,借此来让她散心。

这天,她们正打算去试试山庄最新置买的画船,在山庄外的卞江游玩,甘管家亲自求见,说是门外来了一个尼姑,自称定因,求见苏夫人。

苏夫人喜出外望,衣服也不顾得换,一边吩咐人将她带进来,一边亲自向外走去。苏锦忙跟上去,浩哥儿他们好奇地跟着。

走到前院,只见一个尼姑正在甘管事带领下走了进来,苏夫人停了脚步,辨认了一会,颤抖着声音问,“翘嫆?”那个尼姑停住脚步,合十念了阿弥陀佛后,回答说,“贫尼定因,苏夫人好。”

苏锦牵着浩哥儿和丹姐儿,端哥儿牵着浩哥儿的另外一只手。只见定因尼姑,虽然穿着灰白色素衣,而且年纪看上去与苏夫人相仿,但是素净的容颜却有着逼人的美,如果是青春年少的时候,相信这种美是让人窒息的艳光四射,但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以及多年礼佛、云游的影响,这种艳色已经变得沉默,如同山溪般清澈宁静。苏锦不禁在心中暗赞一句,好一个美人,可惜自己无缘看见她当年的风采,就如同脚下的秋水山庄一般,当年的盛况已经无法重现。

苏夫人拉着定因到厅堂坐下,定因环顾了四下,微笑道,“你我真是有缘分,前一次见面就是在这里,想不到多年后的见面还是在这里。”

苏锦带着孩子们上前见礼,定因很是喜欢浩哥儿,摸了摸浩哥儿的头,“我看着孩子挺像你四哥的。”苏锦闻言不觉打量浩哥儿,像四舅舅,不会吧?苏夫人笑着说,“她们这些小辈都没有见过我四哥小时候的样子,所以看不出来,我之前也觉得浩哥儿长得有点像我,你这么说,才发觉原来更像我四哥。”

苏锦想着这两人需要点空间谈心,便领着孩子们退出,浩哥儿抱着苏锦的大腿,撒娇不肯走,苏锦只好弯腰跟他承诺带着他们去江边的画船上钓鱼,浩哥儿才撒着短腿,跑在前头,苏锦回头跟苏夫人说,“娘亲,你们先谈话,带着定因到处逛逛,午饭在画船吃,到时候你们再过来吧。”

待苏锦带着孩子出去后,定因才笑着说,“当年的姐妹中,还是你最有智慧和福分,一心选择了苏修,如今看来你的选择是对的。我虽然没有再见过你,但是也听说过你家的事情。”

苏夫人含泪说,“当年你怎么不听我的话?要是你愿意,我们可以安排你去西北重新开始,在那边谁认识你呢?你也可以结婚生子的。偏偏你一心相信令狐家那个人。”

定因眼中波澜不惊,“往事已经如前世,我已经放下了。这么多年来,我跟着师傅到处看下来,发现这个决定是最正确的,天地之大,超乎我们想象,我这样也挺好的。其实令狐家对我已经很不错,将我救出后,还肯放我入莲溪寺,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感激他们。”

第九十章 往事

收费章节(12点)

第九十章 往事

苏夫人见她如此,也不再多说往事,只是问她这二十多年去了哪里,有遇到什么趣事?得知定因写了好几本游记,苏夫人想起自己小女儿最喜欢看游记,就问能否将她写的游记给苏锦看,“我这个小女儿,从小喜欢看这个。再说了我也想看看你这么多年来看到的事情,遇到的事情”

定因微笑道,“好的,我这些年写的游记,很得我师父喜欢,平时都有让寺中的师妹们抄多了几份,我回去就让人送一份过来给她。”

苏夫人与定因喝了两盏茶后,就带着她到处逛逛山庄,得知秋水山庄即将对外开放,定因很欢喜,“这些年,我在莲溪寺,多次经过这里,都想进来,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以后机会就很多了。不过我是罪臣之后,也不应该跟你们多加来往,这会对你们不利的。”说到这里,定因有些唏嘘,“难得你还念着我。谢谢你。”

听着自己多年前的好友如此真诚的声音,苏夫人沉默了半响说,“其实我一直想问你,当年你爹爹那件事,是真的吗?”

定因迷惘道,“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我问过我爹爹,爹爹他一直不肯回答我。这些年来,我也想明白了,不管我爹爹是否有罪,他不肯跟我说,也只是想保护我。我爹爹当时曾想送我出去,免受罪奴之苦,但是没有想到一切来得那么快,都来不及了。”

定因声音有点涩然,停了半响,才又开口说,“其实这些年,我也一直没有忘记爹爹那件事,但是你知道,罪证确凿,我找来找去都找不到漏洞。不过有两点,我相信,也不怕跟你说。第一件事,我爹爹当年跟我说过,有东西留在秋水山庄这里,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具体在哪里?既然你女儿重新翻新修葺这里,都没有发现什么,可见那样东西藏得很深,我之前想进来找,但是,你知道高墙大院,我一个弱女子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第二件事是,我在西北行走的时候,一直探听塞外的王庭势力,当年我爹爹被人诬陷叛国,我不相信,虽然这些没有查出什么,但是也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但是为了不把你牵连进来,我就不跟你细说了。我听说你女婿在西山大营中当差,如果有机会,或者我可以跟他说说。但是我担心有人监视我的行为,所以今天过后,我不会再来这里,我回去安排下,以后安排另外一个人跟你女儿联系,这样方便吗?”

苏夫人没有想到,今日见了故友,竟然听到如此惊人的消息,其实她这么多年来也不相信自己故友的父亲是通敌的人,但是朝廷似乎掌握了不少确实的证据,才会将她家定罪,所以苏夫人对此事一直很是矛盾。

看见苏夫人沉吟了很久,定因苦笑一下,“是我唐突了,本来今日只是想跟你见见面而已,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无法为我父亲平反做一点实事,我娘亲和姐姐当年都自杀了,哥哥和弟弟也被斩首,虽然我放下了很多东西,但是他们,我还是放不下。”

苏夫人连忙摇头,“不是,不是我不愿意,只是太震惊了。”

定因看着苏夫人诚恳的眼神,笑着说,“你还是跟当年一样,那么纯良。今天不说这个了,你跟你女儿说一声,我以后找机会再联系她好了。你还是不要卷入来较好。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们陷入泥潭的,我只是想知道我爹爹把什么东西藏在这里,除了这个,我一定不会将你女儿和女婿卷入其中。”

苏夫人苦涩地笑了笑,“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我这个人?你是我的好朋友,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是,当年你不需要我的帮忙,如今能帮上一点忙,我怎么会袖手旁观呢?”

二人相对无言,伤感了片刻,重新打起精神,去山泉居看了看山泉瀑布,回忆当年诗社的事情。苏锦身边的秦嬷嬷亲自过来请她们去山庄码头,上画船用午饭。

走近画船的时候,浩哥儿他们在船上远远地向她们招手,等苏夫人上了船,孩子们欢呼地扑了上来,围着二人,叽叽喳喳地诉说着他们钓了多少条鱼,这些鱼长什么样的,然后遗憾地说,“因为定因姑姑不能吃肉,娘亲让我们把鱼又放生了,我们想让祖母(外祖母)看看鱼的样子,就将它们养在桶中。”

说完又拉着苏夫人和定因去看他们钓上来的鱼,定因被孩子们的热闹感染了,身上的清冷也少了几分。看完鱼后,丹姐儿说,“姑姑说,等定因姑姑来了,就让定因姑姑帮忙放生这些鱼,定因姑姑,你来吧。”

看着丹姐儿纯真的眼神,定因多年沉寂的心突然一动,眼睛有水花泛动,她想起了当年,自己也曾在此地,与娘亲姐姐们一起游玩,仿佛时间倒流一般,当年的一幕幕回放在眼前。浩哥儿见定因姑姑不做声,以为她怕鱼,就奶声奶气地说,“定因姑姑,不用怕,鱼儿不咬人的。”

定因回过神来,将桶中的鱼倒入卞江,四个人趴在船边,看着鱼入了水后,摆着尾巴,迅速游走了。端哥儿他们才依依不舍地跟鱼儿挥挥手,回到饭桌边等着吃饭。

午饭后,定因留了半个时辰,就告辞了。苏夫人很是不舍得,但是与故友重逢,已经让她觉得很是满足。定因不肯再入京城,如果苏夫人要见她,只能来西山这边,但是苏夫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能抛开一切来别院的机会也不多。

苏锦见自己娘亲如此难过,就安慰苏夫人,“我经常在这边,就算我不在这边,这里也有可以用的仆人,大家可以书信来往的。”

苏夫人眼前一亮,让定因定期写信给她,就让人送到秋水别院即可。苏锦再想法定期送信给苏夫人,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多地暴露苏夫人和定因的来往。

定因走后,苏夫人悄悄跟苏锦说了定因的往事,“她既然这么说了,日后肯定会找机会来山庄找她说的那份东西的,你到时候不要声张,就让她自己去找好了,咱们能帮就帮,但是也不要卷入太多。当年那件案是当今皇上亲自定下的,想翻案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能给她自己一个交待吧。”

苏锦前世,亲人也是早亡,了解孤身一人生活在世上的感受,虽然知道在古代,与罪臣之后来往可能会有麻烦,但是想着定因已经入了佛门多年,想来也无妨。皇室的人都十分信佛,对佛教一向礼遇,定因这条路其实选择得很对。如果在令狐家做妾,或者到边关改名换姓,还不如现在自由自在。

苏锦对定因的那几本游记十分感兴趣,等定因走后一直盼望着她能尽快送过来。直到苏夫人离开山庄的前一天黄昏时分,一位住在西山的当地地主家的女眷求见苏锦,她多年来一直都是莲溪寺的忠实信徒,这天她去莲溪寺听经,受到寺中比丘尼的拜托,顺路送了一些开过光的经书给苏锦。

等那位夫人走后,苏锦打开装满经书的包裹,在其中果然找到三本游记和一本小品文。苏锦翻了翻,发现游记和小品文都是从定因当初入佛门的时候开始写的。定因文笔清丽,擅长描述风景,记录一些当地人的故事、妙语,读来栩栩生动,让人如亲临其景。苏锦十分喜欢,亲自将这些游记和小品文重新抄录了两份,送了一份给苏夫人,然后将原文烧了。

好在这些游记和小品文中,用的是不是定因这个名字也不是翘嫆这个名字,而是用了一个陌生的名字,“散人”。其中小品文还时不时有一些往事回忆,但是是以所见所闻或者是路上奇闻的方式写出来的。只是苏锦多少看得出来,有些事情写的是定因真实的往事。

苏锦先将小品文草草看了一次,不仅对定因当年的往事十分好奇,她决定下次见到自己娘亲的时候,多问些细节。定因当年有京都第一美人之称,她家自开国以来都是勋贵人家,这样的家族突然败落,让苏锦重新点燃了小时候八卦精神,她想着如果能够了解更多,或者她可以将这个故事写下来,将朝代人物修改下,再融入一些前世的亲身经历,就是一个完美的话本了。

她将装满小时候那些八卦资料小匣子重新打开,多年前的梦想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或者以后可以实现,毕竟她现在手头也有一个书局,虽然不大,但是这个书局是她跟爹爹要来的嫁妆,想着将来要好好打理。只是结婚生子,再加上秋水山庄的事情,她一直没有空去好好考虑那部分事情。

定因让她想起自己前世,今生她有了最完美的亲人和爱人、孩子,但是看见与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人,还是让她动了恻隐之心,或者自己真的可以帮到她一些事情。

却说菁华公主,自从回到京城后,本来想见见苏锦,但是苏锦又去了别院,只能与她书信来往。得知苏锦的秋水山庄很快就要正式对外开业后,很是气闷,本来她自己说好了要下秋水山庄的第一次翻新后对外的宴会预定,但是如今因为孩子,她一两年内都别想着主办宴会了。

驸马田祝为了安慰她,跟她商量,虽然菁华身子不方便,但是驸马可以主办这次宴会,因为他也想对外炫耀下,他终于有孩子了,因为太医已经诊定,菁华肚子中有两个孩子,是双胞胎来的。驸马心中的高兴正没有找到地方好好宣泄呢。

菁华对此兴致勃勃,跟驸马商量了两天后,终于决定,她之前预定的宴会由驸马接手,主要是邀请京城的世家子弟,到秋水山庄,参加宴会。这次宴会的主题就定位为诗文比赛,以秋水山庄的景色为目标,参加宴会的人自由作诗画画,选出优胜者。

京城中的世家子弟,平时最喜欢猎奇并表现自己的才华,秋水山庄对外开放在近二十年来,也不过是第二次,第一次长公主的宴会中,并不是以这个为主题,驸马可以抢先办了这个宴会。菁华公主虽然不能亲自参加,但是自己丈夫主办,与有荣焉,她十分支持。

皇贵妃崔氏和太子妃知道后,责怪他们夫妻俩会折腾事,但是抵不过菁华公主坚持,只好答应出面协办。

第九十一章宫家

收费章节(12点)

第九十一章宫家

菁华公主对此兴致勃勃,跟驸马商量了几天后,终于决定,她之前预定的宴会由驸马接手,主要是邀请京城的世家子弟,到秋水山庄,参加宴会。这次宴会的主题就定位为诗画比赛,以秋水山庄的景色为目标,参加宴会的人自由作诗画画,选出优胜者。

京城中的世家子弟,平时最喜欢猎奇并表现自己的才华,秋水山庄对外开放在近二十年来,也不过是第二次,第一次长公主的宴会中,并不是以诗画比赛为主题,驸马抢先在秋水山庄办了这个主题宴会。菁华公主虽然不能亲自参加,但是自己丈夫主办,与有荣焉,因此她十分支持。

皇贵妃崔氏和太子妃知道后,责怪他们夫妻俩会折腾事,菁华公主明明正在待产,还想着这些事情,但是抵不过菁华公主坚持,只好答应出面出一份力。虽然皇贵妃崔氏、太子、太子妃都没有空闲出席这次盛宴,但是皇贵妃和太子都为它各自准备一份奖品,以作奖励。消息传出,京城的才子们跃跃欲试,如果能在这等盛会脱颖而出,也能入了皇室的青眼,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秋水山庄名声更盛,一时间上门来了解情况并预定的人纷纷沓沓。苏锦将这些事情都推给叶管事去处理,自己躲在别院,悠闲过起育儿日子。

不过盛名之下,骚扰也多了。许承周的上峰都指挥佥书宫大人的太太竟然也找上苏锦了。这位宫太太可能跟她丈夫吹了枕头风,许承周有一次在家的时候跟苏锦提起,“我的上峰宫大人跟我提了下,说是他的太太最近也很想来秋水山庄玩玩,不过他的太太一直都是住在京城,估计要来这边一趟也不容易,如果真的来了,就接待一下好了。”

顿了顿,许承周又说,“平常心对待即可。”苏锦明白他的意思,佥书说明白了等级跟许承周是一样的,只不过类似现代的小组组长而已,她就笑着应下。既然自己丈夫身在官场,这种跟官场太太夫人打交道的机会就多了。不过苏锦也让许承周跟这位宫大人先通通气,要来山庄玩可以,但是必须按照正常程序来预定山庄即可。要知道,租用山庄的费用是十分昂贵的,如果这位宫太太真的舍得出这笔钱,秋水山庄也定能好好接待这位客人。事实上已经很多人在考虑预定山庄来避暑,苏锦总不能为了宫太太而得罪那些京城的有钱人的。

苏锦第二天就让身边的芳容带话给陆庆家的,让她打听下那位宫太太的事情,如果要交往,就得知己知彼了。苏锦身边的青莉已经许配给刘管家,如今留在京城待嫁中,芳容是替了青莉位置的二等丫头。

过了三天,芳容回到别院,将陆庆家的打听到的消息转告苏锦,“陆庆家的说,那位宫太太娘家是国子监祭酒司大人家,是嫡出二女儿,与宫大人结婚后,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听说宫大人的母亲不喜欢她,宫太太脾气比较暴躁,与宫老太太合不来。宫老太太曾给宫大人送了两个婢女做妾室,但是都被宫太太压制得动弹不了,至今还只是没有生育的通房。宫老太太从娘家找了两个庶女来陪她,其实就是想塞给宫大人做妾,不过至今仍然未成功。”

苏锦一边听着一边笑,芳容的好处就是口齿伶俐,做事利落,而且不会大嘴巴,所以苏锦才会提拔她上来替了青莉的位置。这一番话已经将宫太太的优点和弱点都说得清清楚楚了。能够跟婆婆斗了这么多年,而不让其得逞的人,相信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芳容还将陆庆家的写的信交给苏锦,那上面有更多她打听到的信息以及京城最近的一些消息。

苏锦看了信后,知道这位宫太太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如非必要,并不想跟她有来往,而且苏锦并没有打算放太多精力在她身上,就暂时将她丢开,全心全意打理家务事和自己的嫁妆产业,还有就是浩哥儿的教育问题。

六月的时候,由于青莉出嫁,苏锦想着一来回京城看看自己产业前半年的账本,二来也恭贺下刘管事和青莉的婚事,便带着浩哥儿回了京城,打算留在京城半个月再回别院。

结果她回到京城许府后的第三天,宫太太就递了帖子给她,邀她过府一聚。苏锦考虑了一下,没有立刻拒绝,回帖答应了这个邀约。

第二天,苏锦将浩哥儿留在家中,带着秦嬷嬷、芳容等人,去了东桥胡同的宫家。宫家世代为官,虽然官职不算显赫,但是几代的积累,也让宫家的宅院沉淀出几分凝重来。

宫太太生得十分圆润,说话声音也很大,可见其性格的张扬。宫太太的两个女儿,一个十岁的年纪,一个八岁的年纪,都生得不像宫太太,苏锦估计她们都像父亲宫大人更多。宫太太性格外向,但是两个女儿却显得腼腆很多,不过一般这种母亲,如果喜欢事事干涉,她的孩子的性格被保护过度,都会偏内向多一点。

宫太太十分健谈,谈起宫大人的同僚、上峰的家眷,也能娓娓而道,可见平时交游甚广。她问了秋水山庄很多事情,面露羡色,一个劲地感叹,“可惜我们家在西山那边没有别院,那边的别院都是贵人的。”又问苏锦在那边见过什么贵人,苏锦谦虚说,平时都只是在家中相夫教子,很少外出。宫太太摆起架子训她,让苏锦多点外出交际,要为她丈夫的职场做多点帮助性的事情。

苏锦听得苦笑不得,但是硬着头皮听着,也不多言。宫太太的两个女儿,似乎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娘亲时时刻刻教训人的场合,但是一想到今天被教训的人是父亲同僚的太太,就又觉得不大合适,其中年纪稍长的女儿三番几次都想提醒下母亲,但是宫太太太过于滔滔不绝,只好作罢。

宫太太说了半天,都不见苏锦邀请她去秋水山庄玩,就有点不悦,借口要带着苏锦去见宫老太太,就带着苏锦去了宫老太太的院子。

宫老太太是一个面容有点愁苦相的老人家,估计是一生过得不大顺遂,想在媳妇身上逞威风,又受到阻扰,所以越发老相。站在她身边的有两个妙龄少女。

苏锦回到京城,已经打听到更多的宫家消息。宫家老爷子早年宠妾宠得太过分,到外地当官的时候,留下自己的嫡妻和嫡子在京城,只带着自己的宠妾、庶子、庶女到任上。宫老太太在宫家守了大半辈子活寡,年轻的时候丈夫不疼,婆婆不疼,所以心理有点压抑,也是可以想象的。本来辛苦养大的儿子是自己最大的依仗,结果儿子不听自己的话,不娶她娘家的侄女,一定要娶宫太太进门,所以跟媳妇关系也不好。丈夫在外十几年都难得回来一次,最后还死在任上,死前还将他的宠妾、庶子、庶女都安排得好好的。结果等宫老爷子身边的管事扶灵回京的时候,并没有带回来什么产业和钱财,把宫老太太气得当场晕倒。后来她也曾派人去找自己丈夫的宠妾和庶子庶女,但是自己丈夫死前已经放了宠妾的自由,那些庶子庶女都颇有本事,她又撼动不了,只能再次哑吞这份怒意。

其实苏锦很同情宫老太太,但是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宫家两个女主人,都不是值得深交的人,所以她打算今天在宫家是慎言到底的。

宫太太介绍了宫老太太身边的那两位少女,“这两位是我家婆婆娘家的亲戚,一个叫雪仙,一个叫雪瑶。”

说话间,雪仙和雪瑶就姿态摇曳地上前行礼,“给许太太问安。”

苏锦回了礼,留意到雪仙和雪瑶都生得极美,一个是瓜子脸,修目长眉,肌肤白腻;一个是苹果脸,圆圆的眼睛,可亲可爱。看来宫老太太还是挺会挑选美人的,两个人各具特色,又放在自己身边,如果宫大人真的看中了她们,想来宫太太也没有办法。只是纳了自己母亲身边养的亲戚,对名声始终都是不大好的,宫老太太这招对付的如果是一个色中饿鬼,还不错。但是她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宫大人只怕不是这样的人。

从许承周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宫大人为人严谨,心思没有放在女色上,所以才会让宫太太在内院与宫老太太的斗争中,始终不败。

宫太太介绍苏锦是许大人的妻子,苏锦留意到站在宫老太太左边的那个雪仙,对着自己欲言又止,一副春心荡漾的样子。苏锦不禁囧然,对着自己这么一个已婚女子,有啥好装娇羞的呢?站在宫老太太右边的那个雪瑶,神态也有点奇怪,不时看看自己,再看看雪仙。

苏锦心中警铃大响,事异必妖,她来不及细想其中的枝枝蔓蔓,但是也更加警惕,说话更加谨慎。

宫老太太似乎对于这种应酬不是很有兴趣,说了几句话,就借口要歇息,让宫太太带着客人回正院。雪仙姑娘开口嘤嘤沥沥地说,“老太太,我跟表嫂一起去陪陪客人吧。”一句话说的娇媚无比,可见平时用了不少功夫来训练她自己的声音,让苏锦听了,觉得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美人恩也不是那么好消受的。

雪瑶姑娘听见了,也跟宫老太太撒娇,“老太太,我也想跟姐姐一起去表嫂那里玩玩。”

宫老太太似乎很鼓励她们去宫太太的正院,就点头允许了。然后恹恹地挥手让她们退下。苏锦看宫老太太精神头不是很好,只怕不能长寿。

苏锦跟着宫太太转身出了宫老太太的正房,刚出了门口,雪仙姑娘就赶上来,用手扶着苏锦,“许太太,留意脚下的路。”苏锦一向不喜欢陌生人随意碰自己的身体,她不着痕迹地甩开雪仙姑娘的手,走到宫太太身边,与宫太太有一搭没一搭地谈着。雪仙和雪瑶就跟在她们身后,偶尔插上几句话。

回到正院,苏锦就借口家中还有小孩需要照顾,要告辞回家。宫太太挽留她留下吃午饭,“家里有丫鬟婆子,孩子又有乳母照顾,你还担心什么?我们第一次见面,怎能不留你吃饭呢?要是我家大人知道,一定会责怪我不会做人做事的。”

雪仙和雪瑶在一旁吃吃笑着,也帮着挽留苏锦。宫太太的两个女儿怯生生的,在她们母亲的示意下,也加以挽留。苏锦只好留下吃饭,但是饭后坚持要告辞回家。

第九十二章闹剧

收费章节(12点)

第九十二章闹剧

饭后苏锦没有多做停留,即刻告辞,宫太太不再坚持,让雪仙、雪瑶两姐妹送她出门。苏锦回头看了宫太太一眼,捕捉到她看着雪仙雪瑶背影不善的目光,苏锦呆了呆,再定睛看去,宫太太已经再次笑得和蔼可亲。苏锦狐疑地看了看身边殷勤的两姐妹,雪仙姑娘笑得矜持又羞涩,“姐姐,这边走。”

苏锦停了脚步,面对雪仙姑娘说“你叫我姐姐?”

雪仙姑娘点了点头,“是的,姐姐你不会生气吧?我是真的觉得您很像我亲生姐姐一般。”

雪瑶姑娘在一旁也点头。

苏锦正色说,“第一,我是有一个姐姐,但是她不是你,请不要乱认亲戚,你这样会让别人误解,我父亲在外面养有外室的。第二,你可以叫我许太太,你这样唤我,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夫君什么时候纳了妾室呢。按理说,你有长辈教养,这话轮不到我说。但是女孩子,还是要学会自尊自重,乱认姐姐只会让自己的身份掉价了。”

苏锦说完,也不管面红耳赤,尴尬站在那里的雪仙和雪瑶,自己带着身边的仆人,离开了宫家。

在马车上,秦嬷嬷很担心地问,“太太,你看今天这事是怎么一回事呢?”

苏锦笑了笑,我猜到一个原因,但是这也太可笑了。且走着看吧。

宫家后院中,雪仙和雪瑶一扫刚才羞涩少女的模样,雪仙看着镜子中如花容貌,“这许家太太真是一位母老虎,我看她也配不上许大人。”雪瑶有点担心,“姐姐真的想好要跟许大人?”雪仙斜睨了她一眼,“难道你不想?”雪瑶红了脸蛋,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雪仙突然烦躁起来,把梳子一扔,“要不是我们家那位母亲,我们也不必赖在这里看人家脸色。”

的确雪仙和雪瑶的嫡母对她们都十分不好,要不是被宫老太太看中,接到身边养,哪里有这么好的小姐的待遇?

原来这雪仙和雪瑶被宫老太太接到宫家后,原来是打算按照宫老太太的心愿爬上宫老爷的床,然后再由宫老太太做主,纳为妾室。但是宫老爷公务繁忙,每次回家,都是歇在宫太太那里。宫老太太无计可施,后来在雪仙、雪瑶两姐妹的提议下,摸清宫老爷在西山大营的住处,直接将两姐妹送了过去。宫老爷在西山大营,如何能够收留两个弱女子?奈何天色已晚,就留了她们住了一晚,第二天派了手下送她们回宫家。

宫太太恨得咬牙切齿,冷嘲热讽了几趟,奈何人家就是装傻,让她无计可施。

但是机会来了,雪仙和雪瑶在西山宫老爷处见了许承周一面,两姐妹芳心顿时倾斜了,许承周更加年轻,更加英俊。于是雪仙回来后犯了相思病。宫太太察言观色十分厉害,三番四次旁敲侧击后得知雪仙变了心,如今正在想着如何能嫁给许承周。

宫太太抓住这个机会除去这两姐妹,就隐晦承诺可以为雪仙、雪瑶做主,因此才有了邀请苏锦过门做客的举动。

苏锦回家后,专心处理家中事务,宫太太再有邀约,都委婉拒绝了。过了十多天,苏锦再次启程,带着浩哥儿前往秋水别院。许承周依然保护着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