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陌上花开+特典 by: 黑白剑妖-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多加思虑,他没在严密的护送下离开,不顾侍卫护主心切的阻拦,带着抑不住的忧虑朝他们大步跨过去。
李从青忍痛努力爬将起来,可身体还没站直,一把亮晃晃的长剑就架到他脖子上了,害他不知该站直好?或者再躺回去好?这下酒虫和磕睡虫终于全被吓光了,不住一颗豆大冷汗滚下来。
「不要过来,再过来我杀了他!」平民装束的刺客大叫威胁,看来是混在皇宫一日观光团中进来的。
李从青被挟持了。
包围他们的卫士不敢轻举妄动,与他怒目对峙。
皇帝排开众人,走进人墙内,圣颜冷肃的沈声命令:「放开他。」
「让开!」刺客架着李从青很缓慢的移动,试图闯出生天。
「末将恳请皇上下令。」宫廷禁卫长只待皇帝一声令下,提剑杀上去,没有太顾虑人质的安危。
皇帝冷静的抬手示意勿燥进,不希望李从青受伤,甚至死亡。
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闭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真真是祸从天降的李从青五官垮成囧状,呐呐的说:「嗳,这位大侠、壮士、刺客大哥,在下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小芝麻官儿,您挟持我没用的。」
「闭嘴,小心我杀了你!」刺客恶声大吼。
锐利的薄刃贴近皮肤,李从青明显感受到寒森森的金属凉气,并且感觉刺客的手抖得厉害。他很怕刺客抖啊抖的,一不小心就抖断他的脖子,送他去当阎王女婿,那他可真死得有够冤枉了。
「大侠、壮士、刺客大哥,能不能请您的手不要抖呀?」李从青诚心诚意的请求,希望他能大发慈悲的不要再抖得像抽风,两根手指战战兢兢捏着剑刃,想移开一咪咪。
「给我闭嘴!不准动!」刺客更用力的用剑身按住他。
李从青慌忙收回手指,以免手指先遭殃,僵硬地不敢再乱动,心思飞快转一回,提起胆子尝试和他讲道理:「大侠、壮士、刺客大哥,在下知道您必定是对朝廷有所不满,甘冒生命危险进宫想和皇帝陛下聊聊您的想法,凡事都有好商量的呗,何必动刀动剑呢?」
「你知道个屁!」
「大侠、壮士、刺客大哥,话可不能这么说,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说了,我就知道,你不说,我当然不知道。」
「知什么知我听不懂啦!我只知道我要杀了狗皇帝!」
「大侠、壮士、刺客大哥,就在下所知,皇帝陛下不肖狗,肖鼠。」
「哼,那就是鼠皇帝!」
「大侠、壮士、刺客大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李从青苦口婆心,殷殷劝戒,活像庙里的老和尚。
「我拿的是剑不是刀!」刺客额头上的青筋跳呀跳的。
「大侠、壮士、刺客大哥,放下屠剑,立地成佛啊。」人急智急,李从青直冒冷汗,简直胡言乱语了。
「我不要成佛!我要杀狗皇帝!」刺客的青筋狂跳得像要爆血管了。
「大侠、壮士、刺客大哥,是鼠……」
「闭嘴!闭嘴!你给我闭嘴!不准再叫我什么狗屁大侠壮士刺客大哥!不然我杀了你!」刺客快被他搞疯了。
李从青张嘴还想说什么,想了想,选择乖乖闭嘴比较好。除了吓得有些腿软之外,他真的觉得自己实在很无辜,难得贪个盹儿却贪到了头脑不怎么灵光的刺客一枚,到底是有没有这么带衰的啊啊啊──
听着李从青和刺客的可笑对话,皇帝差点忍俊不住笑出来。这李从青竟是这样妙的一个人,死到临头还能信口雌黄,胡说八道,生生把刺客的思绪搅得一团乱。他很久没感到这么有趣了,即便那把剑随时可能杀死李从青。
皇帝没笑,不能笑,表面仍凛冽一张俊脸,未泄露丝毫笑意,皇帝派头威严十足的命令道:「放开他,朕让你走。」
「哼,你以为我会相信你这个狗皇帝的话吗?不,是鼠皇帝才对!」
「没错没错,刺客大哥您终于记住皇帝陛下肖鼠了。」李从青搭腔,只差没给他掌声鼓励鼓励。
「啊啊啊──你给我闭嘴啊啊啊──」刺客跳脚。
李从青心惊胆跳,皇帝胆跳心惊,就怕刺客抓狂一剑捅死他。
趁着刺客心神混乱防备松懈的当下,皇帝利目锐光一闪,抓准时机,当机立断对身旁的禁卫长低声指示道:「刺客可杀,勿伤人质。」
禁卫长得令,倏地冲上去,迅雷不及掩耳的发动攻击。
刺客狗急跳墙,猛地一把将李从青推向皇帝。
皇帝下意识张开双臂欲接住他。
李从青身子一个踉跄,向前扑跌。
刺客的剑由后从他的肩胛狠狠穿刺而过,打算在皇帝接住他的刹那,用剑穿过他的身体,再刺进皇帝的心脏。
李从青因为被推得太用力了,不是落入皇帝的怀抱,而是加乘作用力地推开对他张开双臂的皇帝。
皇帝被推得后退二步,剑尖停顿在他的胸膛前一寸,未伤及一分半毫。
这一切在电光石火的眨眼间开始与结束,李从青受不住突如其来的剧烈疼痛,眼前蓦地一黑,缓缓倒了下来。
「李从青!」
失去意识前,他听到向来冷静沉稳的皇帝失控大喊他的名字。嗳,没想到皇上记得他的名字呢。
◇
隔日,当李从青冉冉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
哦哦哦,是皇帝寝宫吗?
咳,如果您是捧颊尖叫心花朵朵开的这样想,那么要很抱歉的说一句──看倌大人,您又猜错啦!
皇帝寝宫是随随便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去躺的吗?就算我们的李同学是主角,但此时在皇帝眼中,他顶多是只受伤的阿猫阿狗,住进寝宫疗伤这码子香艳刺激的事,至少现在还不会发生得那么理所当然。
他是躺在皇宫太医院的病床上,全身虚软无力,清醒后所感觉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肩膀陡地荡开一阵极尖锐的疼痛。
痛,真的太痛了,这辈子没这么痛过!
「……好痛……」忍不住虚弱的呻吟出声。
「啊!李大人醒啦!」
「大御医,李大人终于醒了,你快过来看看!」
「快叫人去跟皇上说一声,说李大人醒了!」
身旁吵吵嚷嚷着,李从青的意识全集中在那剧痛上,本能挣扎了一下,更痛。
他是打小舒坦惯的人,没受过重伤,未生过重病,一身娇养的细皮嫩肉,对疼痛的忍受力比寻常人低许多,根本承受不了这样巨烈的痛楚,眼泪陡地哗啦啦的涌出,大声哭喊:「好痛!好痛!好痛!」
「李大人您别动啊!伤口又要流血了!」
「快压住李大人!不要让他乱动!」
「好痛!好痛!好痛!」李从青像孩子一样哭闹,控制不住地大哭大叫着,觉得自己痛得快死了!
大家手忙脚乱的压住他。
皇帝圣驾来到时,便见到一群人对李从青压手压脚,大御医正忙着解开渗出血迹的棉纱巾,重复敷上厚厚的药膏。
皇帝步至床旁,大御医等人看见皇帝,连忙放开哭闹不休的伤患,向皇帝行礼。「下官参见皇上。」
「好痛!」李从青的手脚一被放开,又挣动大哭起来。
「朕晓得你痛,别再乱动,否则会更痛。」皇帝的语调是连自己都吃一惊的温柔,坐到床边,轻轻按住他另一边没受伤的肩膀,力道温和却不容反抗的将他按回床上。「御医,快处理好他的伤。」
「是。」大御医赶紧上前,拿干净的棉纱巾包扎伤口。
李从青痛得快疯了,可在皇帝温和的压制之下,却不再胡乱挣动,渐渐平静了下来,只是眼泪仍旧滚滚流淌,停止不住,大哭大叫转变成呜呜咽咽,可怜兮兮得不得了,心里埋怨那刺客做么不痛快一剑捅死他得了,让他这般活受罪。
平凡的面容原本还不算难看,可眼下真是哭丑了,眼流鼻涕流了满面,皇帝却不嫌恶,甚至觉得有一点点可爱,不由自主地举袖,为他擦拭涕泗纵横的脸,浅哂揶揄道:「一个大男人哭成这样,羞不羞?」
「呜……痛的人不是你……你当然能这么说……」困难地挤出声音顶嘴,沙哑的音嗓疼得哆嗦。
这是李从青第一次对皇帝表现出的任性,此刻痛得神智不清,全然忘了他面对的人是他的大老板。
而皇帝竟然对他的无礼不敬不以为忤,微笑包容。
这样的举止,这样的话语,近乎亲腻了。
大御医包扎好伤口后,端一碗药过来,小心扶他坐起。「李大人,请喝药。」
李从青瞧见乌七抹黑而且臭得要命的药汁,拧眉厌恶的别开脸。「不要!」撇着唇,瞬间幼儿化。
「李大人,这药不仅可以凝血生肌,还有止痛功效哦。」大御医也像哄小孩似地。
听到止痛功效,不禁动摇了一下,可他生平最讨厌吃药,简直要他老命!
「给朕吧。」皇帝从大御医手上接过药碗,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纡尊降贵地拿汤匙喂到他嘴边,软语哄道:「快喝。」
李从青孩子气地抿了抿唇,一脸抗拒。
「张开嘴。」皇帝温声再命令。
看了看黑糊糊的药汁,再看了看神情温和却不失威仪的皇帝,李从青执拗的紧抿双唇,耍性子不肯喝。这人平时虽疏懒随和,一副凡事好商量的模样,可一旦任性起来,跟只顽固的牛没两样。
哦哦哦,皇帝接着会用嘴喂他喝药吗?
咳,看倌大人,您的期待太高了,这二只这时还没到达相濡以沫的程度好呗。
僵持一阵,仲春薄寒,药汤没一会儿便凉了,皇帝将药碗递回给大御医。
李从青的眼睛稍稍一亮,以为自己不用吃药了。
皇帝没称了他的意,吩咐大御医:「再煎一帖来。」既不急更不怒,也不强迫李从青,淡淡的说:「朕就坐在这儿,等你吃过药再走。」
言下之意就是同他耗上了,看谁有耐心。
瞧他腮颊微鼓咬着唇,在皇帝看来有种别扭撒娇的错觉,注视他的眼神不由升起一丝丝兴味,想问他,你的唇好吃吗?
不多时,一碗热腾腾的药重新端上来。
皇帝看着他,沉静的坚定的看着他。
真耗上了?
李从青起初坚持了一晌,可被皇帝直直瞅得头皮快发麻,加上肩痛难忍,最后终究举白旗投降,乖乖张嘴,极勉强地咽下皇帝亲自喂的药汁,眉心打结,整张脸皱成一团。
皇帝耐性一匙一匙的喂,李从青却耐不住一口一口的苦,长痛不如短痛,索性横手抢过药碗,仰头咕噜一大口灌下去。娘呀,苦死我了!
过大的动作又扯疼伤口,令他捂住伤口,露出痛苦的表情。
「别再乱动了,好好养伤。」皇帝扶他躺好,再次不由自主地抚了抚他苍白的脸,姆指如微风轻轻拂过失去血色的唇瓣。
记得这唇曾绯红若春花,鲜丽又迷人呀。
待疼痛舒缓一些后,李从青也痛累了、哭累了、闹累了,神智也终于比较清明,半垂眼睑,回复臣下的神态,恭敬的说:「微臣感谢皇上关心。」
呵,终于记起朕是谁了吗?皇帝的微笑加大了些,不经意回想起他被挟持时,他呈囧形的表情看起来是「怎么这么倒霉」的成份大于「救命啊我怕死了」。皇帝心忖,这人倒挺有意思的,不像平凡外表所见的乏味无趣。
皇帝从此牢牢记住了李从青。
纯粹的巧合造成了不纯粹的缘份,二人的缘份正式牵上了线。
很久以后忆起这事,李从青恍然查觉,自己当时已被皇帝在无形中吃得死死的,每当他耍起牛脾气时,皇帝总有办法让他乖乖听话。
所谓一物克一物,说的就是这种道理吗?
末后再说个题外话,李从青事后得知一件令他无言以对的事。
当他被刺客挟持,面临生死攸关之际,他家老大李从银不但没赶来救他,还非常狼心狗肺的当场开起赌盘──刺客被摛,李从青获救;刺客成功逃走,李从青为国捐躯;刺客和李从青同归于尽──赔率一比二比三。
除了公然在皇宫开盘聚赌,拿自己兄弟的性命捞了笔稳赚不赔的黑心钱,事后甚至还对他说,幸好咱李家旗下也有殡葬行,如果你不幸先走一步,棺材可用成本购得,说不定墓碑的价格还能杀对半。
要不要干脆用草席包一包,随便挖个坑埋了就好啊?李从青懒懒应嘴。
不行,这样很难跟别人说我没有吞了太多抚恤金。李从银故作认真的回道。
虽然明白老大很有信心,认为他一定能平安获救,没良心的混话不过是坏心眼的玩笑,李从青还是掉了满脸黑线。有兄如此,弟复何言?
至于那刺客行刺皇帝的原因,不外乎权力纠葛、国仇家恨,总不会是吃饱闲闲没事做就对了,于此暂且按下不谈。
(注)六朝金粉、飞燕新妆、西施醉舞、姣容三变、宿雨含红,皆是古时月季花品种名称。
陌上花开…4
宋煜每每回想起那年的春祭宴,总禁不住莞尔。
月季花下的醉鬼、被挟持的人质、任性哭闹的伤患,他看到了李从青三种不同风貌,而这三种风貌都是那般可爱。虽然李从青是个男人,但除了「可爱」,再想不出其他更贴切的形容词。
「嗯嗯,他有时确实满可爱的,尤其是想睡觉时的表情,像只楚楚可怜的幼犬……不对,我来不是要说这个,三哥,您让小渺去楚南,是想把他送给小七吗?」宋炫问。
「要不要跟小七,由着小渺自己的意思。」皇帝淡淡回道。
「那么何必叫李从青一起跟去呢?」
「朕自有用意。」
宋炫沉吟一会儿,欲言又止的再说:「三哥,最近臣弟听到一些传言……嗯……不知当不当跟您说。」
「朕和李从青的传言吗?」
「果然天下底没有能瞒得了您的事啊!」宋炫大大叹服。「您让他这时候离开,不怕他从此不回来了吗?」
「不,他一定会回来,回到朕的身边。」皇帝的神色依然不兴波阑,言语间透露出坚定的信心。
「有时臣弟真搞不清楚,到底是您吃定李从青,还是李从青吃定您。」
皇帝但笑不语。
正确来说,是二人互相吃定对方呵。
每当李从青耍牛脾气时,他总会温言软语的耐心哄顺他,从未感到厌烦,对他生不起一丁半点的怒气,只想疼宠他、纵容他、把世上一切的好都给他,根本就是溺爱了。想他乃堂堂大绍天子,世上有谁能这样使他心甘情愿的几近卑微,唯有李从青。
所谓一物克一物,说的大概就是这种道理吧。
当初他也没料到李从青会在他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份量,丝丝缕缕的、点点滴滴的,往心窝里头深深扎根,缠得紧紧密密,再拔除不掉。
这一生是少不了这个人了。
而他相信,李从青亦是如此。
谁也少不了谁。
他知道御书房外头,关于皇帝和礼部侍郎的流言正悄悄泛起涟漪,想必再过不久,将激起一波风浪冲击他们,而他太了解这个人,几乎已经预见他会有什么反应。
会逃走吧。
然后,会再回到他的身边。
星星无论在天空中如何运行,最后都会回到相同的地方。李从青曾经指着满天星子对他说,那双白日里老是半开半合没睡饱的眼睛,在夜色中却那般清澈明亮。
所以不管走到哪里,离他多远、多久,终究都会回到他的身边。
一定。
◇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很倒霉却也很幸运的李从青应验了这句话。
其实他的肩膀虽被一剑捅穿了,可那剑又薄又利削铁如泥,剑口又小,所以伤口受得相当俐落,没钝刀钝剑拉扯所造成的更大伤害,同时更幸运的是未伤及筋脉。那一剑看似要命,却刚刚好都避过要害,头脑不怎么灵光的刺客的剑术倒也神乎其神了,厉害厉害。
严格说起来,他的伤算是比较严重的皮肉伤罢了,在大御医用最好的御用药材治疗下,伤口过一阵子便慢慢愈合,复原情况非常良好,他也不再偶尔痛叫得像杀鸡。
但他仍足足窝在家中娇生惯养了二个月,家人对受伤的他呵护倍至,连嗜财如命的李从银都不惜花大把银子,购买最上等珍贵的滋养圣品每天给他十全大补。
不过老大的嘴巴依旧苛薄,说,不用太感动,你哥哥我还指望你官商勾结,所以不要浪费我的顶级鹿茸千年人蔘,快点好起来滚回宫里去。
李从青笑嘻嘻的应嘴道,弟弟我还想吃玉蟾雪蛤和极地冰莲子。
浑小子,还不撑死你!
翌日,玉蟾雪蛤羹和冰莲子汤成为他的饭后点心,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真真是醉生梦死的人间天堂哈。
后福是什么呢?
就是回宫复职的当天,他终于得偿所愿,调职到礼部任侍郎一职。
事情是这样的,早朝后,他被召至御书房,当时吏部许尚书、礼部张尚书和上智国师在场,三个都是好大的官,及和尚。
叩拜过皇帝后,上智国师慈眉善目的对他说:「花开了,要不要再来摘啊?」
李从青拱手回道:「感谢大国师当日的指点,花已献给皇上,下官不必再摘了。」
「我记得花是给你吃了吧。」张尚书说,同上智国师一样慈眉善目,一看就是一副好好老先生的样儿。
李从青不显尴尬,笑了笑又拱手道:「张大人好记性,记得下官那日的糗事。」
「今日皇上召你来此,是因为月前你救驾有功,想问你可有想要什么赏赐?」许尚书提起正题。
救驾有功?李从青稍愣了下,难道是指他推开皇帝而没使皇帝被刺客所伤吗?嗳,其实那是因为刺客太使劲推他了,他才会顺势把皇帝推开,当时场面混乱得跟打翻的大杂锅一样,哪还会想到要救什么驾,只能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下官惶恐,只要皇上平安,下官死了也值,万万不敢求赏。」李从青装出诚惶诚恐,官场体面话说得心虚不已。
「李从青,你有什么愿望尽管说无妨。」皇帝开口道。
「没错,不必推辞,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上智国师笑眯眯的附合,看来颇喜欢这个年轻人。
一直推却别人的赠礼是种不礼貌,而皇帝坚持要给的,不接受就是不敬了。李从青想了想,从善如流的说:「那么,下官只有一个愿望,希望能调职。」
「想升官?」许尚书抬了下眉。
「不,下官希望能转调礼部,若需降职亦无不可。」
升官都来不及了,竟有人会自请降职?许尚书讶异的看他,难不成这小子的脑子被刺客打坏了?
「礼部不错,要调到礼部去,就能常常去白鹄寺摘牡丹了。」上智国师笑眯眯的道。
哪壶不开提哪哪壶,上智国师特爱提起这事儿。李从青不禁心想,听说不断重复讲同一件事是老人失智的徵兆之一,上智国师莫不是老人痴呆了?
「为什么想调到礼部来呢?」张尚书问。
按理说,他现在待的户部是六部中较容易表现才智、获得赏识机会的部门,为何会想调到六部中最没前途的礼部?
「回张大人,因为下官对于礼部所掌之事务较有兴趣。」
兴趣?他将朝廷事务当儿戏吗?许尚书的讶然目光转变成睥夷,在负责四品以下官员任免调动的吏部待久了,自然瞧不上无进取心的人。
「礼部可有职缺?」皇帝问。
「回皇上,礼部尚可再添一名侍郎。」张尚书回答。
「那么明日起,李从青调任礼部任礼部侍郎一职,封正三品。」皇帝当场下旨。
「微臣叩谢皇上。」李从青再次跪地叩拜。礼部侍郎对他而言是个求之不得的好差使,事少、薪多、离家近。
「你们都各自忙去吧,李从青留下。」皇帝又令道。
「臣等告退。」
「李从青,平身吧。」
「谢皇上。」
「抬起头来。」
李从青依言抬头。
皇帝仔细注视他,整整二个月未见,气色比受伤时已好很多,甚至更加红润饱满,十分滋润的样子,皮肤散发出细滑的光采,唇色亦恢复春花般色泽,柔嫰鲜丽。
皇帝发现,没来由的想念他了。
「伤还疼吗?」语调不知不觉柔软了些许,不似先前的不可攀。
「感谢皇上关心,不疼了。」
皇帝突然有种想看看李从青的伤口的冲动,想看看是否真的好了。身为皇帝当然不可能如此做,而这冲动令他心中诧愕了一下,不解自己为何特别关心这个人?只因为二个月前差点因他而死?
他是皇帝,即使以德治世,可因他而死的人还少得了吗?他未曾对谁有这种异样的关怀,为此他不禁有点微恼,对于不该有的莫名情愫。
李从青又被皇帝瞅得头皮又要发麻了,向来处在任何一种境地都能自在的他,在皇帝面前老是感到不自在,甚至有一滴滴别扭,尤其皇帝静静注视着他的时候,彷佛想在他身上发觉出什么来,让他很想对皇帝说,可不可以不要再盯着我直瞧啊?我一点都不好看的。
皇帝看穿他的不自在,肃容问道:「你已过弱冠之年,为何尚未娶亲?」
咦?对于皇帝有点八卦的问题,李从青不由得怔了怔。「回皇上,微臣还未遇到合适的对象。」
事实上满多人抢着要替他做媒,或者想把待字闺中的女儿嫁给他,二者都不在少数,毕竟他是一甲及第的探花郎,前途可期,但都被他一一回绝了。而李家对于感情婚姻的态度和观念相当宽容,要成亲要单身他自己高兴就好,不会勉强他,他的人生是他自个儿的,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朕替你说媒如何?」
咦咦?李从青难得感到错愕,顿时又愣了愣。伟大的皇帝陛下,能不能请您不要用这么严肃的表情和语气,说出这么三姑六婆的话,与您英明神武威仪凛凛的形象不搭呀。(囧)
「感谢皇上的关心,微臣目前尚未有成亲的想法。」
「为什么?」打破沙碢问到底。
就是不想呗,哪有什么为什么。「回皇上,微臣希望能真正有所成就时,再行成家。」假若真是如此,那他这辈子大概甭想成家了吧。
皇帝又注视他一会儿,才道:「下去吧。」
「微臣告退。」呼,李从青暗暗松口气。没想到皇帝也是我爱红娘一族,连臣子的婚姻都关心,不愧是爱民如子有口皆碑的好皇帝呐。(是吗?)
于是乎,我们的李同学走马上任,欢欢喜喜地跨进礼部的门槛,得个不大不小的清闲官职,展开他理想中的好日子。
除了开始每天要准时入大殿早朝之外。
以往虽然也要早朝,但四品以下的官员都在大殿外的大广场,对大殿内看不见的皇帝朝拜,于高拔的「有事上奏,无事退朝──」之后,即能回到公务处再小憩半刻,不必强忍未睡饱的困意站在大殿中不能走。
得入大殿参与议事,几乎可说是一飞冲天了,别人对他又羡慕、又嫉妒,然在他来说是个苦差事。唉,早知道当初就直接说他只要做郎中,甚至降为员外郎也好,没事给他升什么官、当什么正三品的侍郎啊。
不过也是有好处,礼部比户部果然轻松许多,虽然也有不少事务,但他现在是侍郎,品阶只比尚书低,可以名正言顺的指派别人,整理抄写那种小杂务都不用他来做,他只要把底下人做好的成果过过目,审视一遍看看有无错误,再上呈尚书签呈即可。
礼部侍郎是个公认的闲官,一个大家最不想坐的位子,因为没有升迁机会,但李从青坐得可乐悠了。
礼部的同僚也比户部的好相处,在礼部官员的眼中,李从青是个满神奇的人。这个没有架子的长官让他们能轻松愉快的做事,有时做错了,他会好声好气的纠正指导,不会严厉斥责;看似散漫少根筋,却能发觉很多细微之处,避免掉许多可能发生的错误。
最神奇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打瞌睡,有事叫醒他,只见他惺忪着眯成一条线的眼睛看文件,快一头栽到文件上。可看完后依然能正确无误的指出错误,并做出如何修正的指示,然后倒头又继续盹。张尚书对他相当宽宥,爱盹让他盹去,份内责任尽好便好。
李大人其实挺聪明,就是爱睡觉了点儿、身子骨软黏了点儿,很少瞧他站或坐得精神奕奕直挺挺,除此之外没啥不好。这是礼部官员对他的观察结论。
而李从青自己的观点则是──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这礼部侍郎做得太合他的意,一点都不想再调职升官啦。
另一方面,皇帝注意到李从青常常在早朝时打磕睡,有时从头到尾做闭目专注聆听貌,有时脑袋一点一点的,别人还道他是赞成议事言论,然皇帝可以清楚的看出,他分明是在打盹儿。纵使站在最后头的边角,一个最不会被注意到的角落,皇帝仍然注意到他,而且不曾当众喝斥,当做没看见。
渐渐的,也有其他人发觉,李从青从此获得一个封号──瞌睡侍郎。
许尚书更瞧不起他了,常想找他的碴,趁机把他赶出大殿,无法忍受一个态度轻忽的人站在神圣的大殿中。偏生除了瞌睡,没碴可找,皇帝对他的瞌睡又视若无睹,令李从青安稳地站在那儿,站了大半辈子。
后来皇帝无意间发现李从青不仅只在早朝上打,平时亦是懒散酣盹。
某日午后,偶然经过礼部,瞥见趴在桌上睡午觉的李从青,睡得口水都流出来了还不自知,心道这人嗜好睡觉,性情慵懒,难怪想调至礼部呵。
皇帝走进礼部公务处,众官员放下手上的活儿跪拜叩首,有一人慌忙要摇醒李从青。皇帝做噤声手势,示意不要吵醒他。
「你们都先退下吧。」魏小渺低声对其他官员说,与官员们一同退出,留皇帝与睡得不知人事的礼部侍郎独处一室。
皇帝坐到他身旁,默默注视他孩子般天真的睡颜,有一种奇妙的未曾有过的感觉,光只是看着这个人,心情便能感到轻松悠然,彷佛所有的重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