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选亲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报,华家小姐已从扬州出发。”

“喂,老大,你觉得这样真的好吗?”书房里的第三个人,在一旁太师椅上坐没坐相的白袍公子,一边玩着手中的折扇,忍不住开口了。

褐衣男子从帐册中抬首,反问:“难道你有更好的法子?”

“我觉得自己的妻子还是应该自己挑。”白袍公子——莫靖,站起来,走到书案前。“雷澈,你说是不是?”他问黑衣男子。

“一切听主子的。”黑衣男子答。

他就知道这个大冰块会这么说。“老大,你说呢?”他不死心,非要问个明白。

“不是在挑了。”褐衣男子语气漠然。目光又移回帐册。

这也叫挑?!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在一堆家世与风家匹配却面也没见过的姑娘里选了三个,然后三个里头再挑一个,这就叫选妻子??选妻子又不是挑西瓜!

“莫靖,你最近在府里很空是不是。去帮雷澈把这些帐本看了吧。”等华家小姐到了,在选出妻子的人选之前,他没有那么多心思花在生意上了。

“啊?不是吧,老大——”

抗议无效。

胆敢挑衅的结果,就是他莫靖被抓去分担雷澈的工作,想到一干起事儿来就没日没夜的雷澈……他的命真是比黄连还要苦啊。

可他还是觉得,喜欢的老婆要自己挑。

第11章:第三章 洛阳(1)

洛阳驰道上,春日起尘埃。

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

闻珂知马蹀,傍幔见甍开。

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

——徐陵。《洛阳道》

“你说你叫还是不叫!”饭厅里,华老爷很生气,怒吼声差点就掀了饭厅的屋顶。

“不叫不叫不叫,我已经有娘了,我不叫就是不叫!”豁出去了,华思染吼回去。爹要她叫那个女人二娘,她、不、要!

“你……我就是太惯着你了。”华老爷扬起右手,眼看一个巴掌挥向华思染。

“老爷……”幸好,一旁的柳月娘及时阻止,否则,这一巴掌下去对一个七岁的娃儿可不轻。

把丈夫按回座上,安抚着丈夫因怒气而剧烈起伏的胸膛,柳月娘轻道:“孩子还小,要慢慢教,急不得的。”

“是我平日太由着她的性子胡来。今天她若不叫你一声娘,这饭她就不用吃了。”

“老爷,别这样……”思染这孩子性子倔,不愿唤她一声二娘,她能理解。“思染,来,给爹道个歉。”

柳月娘欲牵起她的小手,却被华思染狠狠摔开。“谁允许你叫我名字的,你是妾,应该叫我大小姐!”

华思染的话让柳月娘的脸刷地一片白,又勾起了华老爷原已平息的怒气。

“好好好……你今天是不用吃饭了,回房面壁思过去,没有我的同意不准吃东西,也不准踏出房门一步!”

“老爷……”柳月娘又想说些什么。

“不用你假好心。不吃就不吃!”她不稀罕。就是这个女人抢走了爹,让娘伤心,她恨她。爹会对她凶,不都是为了她!

“滚回房去!”华老爷的怒火完全爆发。“滚——!”

华思染跳下圆凳,头也不回地跑回房去。

“这丫头气死我了……”

爹的声音在她耳边由近及远,渐渐什么也听不到了。

华思染冲进内屋,一头倒在床上,才发现脸早已泪湿了一片。

为什么、为什么爹要这样待她?手紧紧抓着锦被,关节泛白。

难道他眼里只有那个女人?他看不到娘的心碎,她的寂寞吗?

从爹娶妾的那天起,一切都变了。娘一个人把自己关在静园里,整日颂佛念经,三餐都在房里独用,谁都不理。

她多想娘像以前那样抱抱她、亲亲她,和她说说话,就只是来瞧瞧她也好。她偷偷跑去过静园,但娘的诵经声仿佛是一道铜墙铁壁,把她远远得隔在外头,怕得她不敢进门。

她答应过娘不再任性的,她不能去打扰娘,她要听话,虽然她好想躲在娘怀里撒娇,告诉娘爹对自己有多坏,不许她吃饭,还不许她出门。

她长大了,要乖,要听娘的话,不能缠着娘。她的心……好痛。

第12章:第三章 洛阳(2)

一餐饭不吃没有关系,两餐饭不吃或许也没有什么关系,那三餐四餐呢?大人可能会觉着熬一熬就过去了,说不定还能减肥养生。但对于一个七岁的女娃儿来说,哪经得住饿肚的折腾?

恍惚间听到更夫的打更声,华思染幽幽转醒,天已漆黑。什么时辰了?戌时还是亥时?挪了挪身子,发现全身无力,她——好饿……

把身子靠近棉被,搂着棉被,心想:快睡吧,说不定明天爹就会让人给她送吃的了,或者明天一早她可以自己偷偷溜到厨房找东西吃。

睡吧,睡吧,想想桂花糕,想想绿豆酥,明天就能吃着了。口水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赶忙擦了擦,她暗骂:华思染你真不争气,不就是饿几顿嘛。快睡快睡。

可任她怎样翻来覆去,硬是睡不着呀。她只知道,她……很饿!

叽呀——正在这时,房门被推开。

华思染赶紧闭上眼睛。是爹吗?还是娘?

“妹妹,妹妹?”一个面貌清秀的小男孩,蹑手蹑脚地跨进房门,轻声把门关上,关上门之前还不忘探了探头,看看外面有没有人。

“妹妹,妹妹……”小男孩走到华思染床前,轻轻推了推她。

见不是爹娘,华思染忽地睁开眼。

是他,那个女人带进来的儿子,爹说他是她的亲哥哥,叫华念平。

“妹妹,你醒啦。”十一岁的华念平仍是一脸稚气。“你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馒头、三鲜烧卖、桂花糕……”

“你来做什么!”华思染起身,满脸敌意。

华念平楞了一下,“妹妹,你不饿吗?”一般人一天不吃东西都会饿的吧。爹说不准给妹妹送饭,他可是好不容易才从厨房弄来这些东西的呢。

“我不饿,你走开!”华思染推他。

“妹妹,你别这样,饿坏了可不好……”她明明就看上去很饿呀。

“谁说我饿了?!”华思染嘴硬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你待会儿是不是会去爹那里告状说我偷吃东西了?”

“妹妹,你别误会了。我没有。”如果他是黄鼠狼,那妹妹岂不是把自己比成鸡了?

啊,说到鸡,他怀里还有一个鸡腿,娘不知道他本就打算来给妹妹送吃的,还暗地里塞给他让他送来思园。

“你走,你走,我不要看到你。我不饿!”士可杀不可辱!

咕——咕——,可肚子却不明白这番大道理。华思染的脸倏地通红,

咕——,又是一阵,声音在这暗夜里宛如雷鸣,格外清晰,清晰得使人尴尬。

“妹妹,你就吃一点吧。不吃,浪费了,多可惜。”华念平温柔地笑着。“瞧,我这还有鸡腿哦。你闻闻,多香。”他当然不会说,这是娘给他的,否则,妹妹哪会吃?妹妹讨厌娘,他看得出来,却不明白为什么。

她很饿,真的很饿。就连那白馒头,她刚才看到时就很想扑上去一口把它吞了,更别提这香喷喷的鸡腿了。

好吧,好女不吃眼前亏,生气也用不着和自己的肚子过不去。

她一把抢过华念平手中地鸡腿,毫不客气地啃了起来,再大大地咬了一口想了很久的桂花糕。

“别急,这些都是你的。”华念平细心地为她倒了一杯水。妹妹真是饿坏了。“妹妹,你明儿一早向爹认个错,爹会原谅你的。”她也不用饿肚子了。

华思染的动作停下来,要她求饶?不,她不要。

华念平摇了摇头,“你慢慢吃,明早我会想法子再拿吃的来。还有,别哭了。把眼睛哭肿,都不漂亮了。”

他揉了揉她的头,说:“时间不早了,我先走了。”

说完,打开房门,一溜烟地跑了。

嚼着嘴里的鸡肉,华思染忽然觉得眼睛一阵发酸——滚烫的泪珠大颗大颗地落下。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把她给忘了,不是吗?

从童年的记忆中回神,华思染掀起船帘,见大哥立在船头,问:“大哥,快到了么?”

华念平转身,答道:“还有两个时辰,你再休息一会吧。”连日的行船,妹妹的脸色显得虚弱苍白。

“嗯,知道了。”放下帘子,她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正是这份自孩提就开始的关心和体贴才让她在不肯原谅二娘的同时,却能心甘情愿地叫二娘的儿子一声大哥。

芳华二八,贞静如莲华。是赞她端庄娴静,温顺得体么?但外人又怎会晓得华家大小姐也曾会强着脾气和爹爹对吼,狼吞虎咽地啃着鸡腿还一边用油腻腻的手擦眼泪?人哪,往往总是只看表面的东西,背后的真相又有几人知晓呢?

芳华二八,贞静如莲华。对与她,多讽刺啊。

第13章:第三章 洛阳(3)

洛阳,古称洛邑、豫州,居天下之中,位于洛河之阳,故此得名,素有“九朝古都”之称。其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绝不亚于长安。

道学始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发扬于此。《道德经》在此著成,地动仪、浑天仪在此发明,魏晋文学在此兴盛。自古以来,这里文人墨客云集,故有“诗都”之称,牡丹久负盛名,又有“花都”美誉。可谓人杰地灵,灿若繁星。

洛阳交通便捷,有“十省通衢”之称,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便是以洛阳为中心,南达余杭,北至燕京,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江河。

洛阳素来“槽船往来,千里不绝”。至北宋之初,洛河漕运依旧发达,是京西、陕西、河东向汴京运送物资的交通枢纽。

原打算走运河到洛阳后,转内河直抵风家,可是华家的船一到洛阳便在码头靠了岸——因为大小姐的坚持。

“小姐,为什么?”马车内,挽翠说出了众人的疑问。坐马车,又是多一个时辰的颠簸呀。更何况,天还下着雨,

“我想瞧瞧这洛阳生得是什么摸样。”好不容易来一趟洛阳,怎能不好好看看这九朝古都究竟是何种景致?这样的机会恐怕以后就很难得了吧。

马车外,绵绵细雨仍是不停,大街上人烟稀少,不如天晴时的热闹繁华。洛阳就是洛阳,沿街小店,门面的雕饰大气辉煌。即使是下雨,客人还是络绎不决,小二精神抖擞地招呼着客人,掌柜笑呵呵地拨弄着算盘,想必今天又有不小的进帐。

马车的前帘被掀开,大哥探进头来,“妹妹,快到了。”

“嗯。”总算到了——风府。

下了马车,挽翠为她打上伞。

抬起头,朱漆大门敞开,两边已经站满了人。

三个男人站在人群的最前头,后头跟着十二个整齐划一的魁梧大汉,这应该是传闻中,风家主子不离身的贴身护卫——风家十二骑。

那么,正在和大哥相互寒暄的应该就是风府的当家主子——风御轩了。

他,长得真是——俊,却又英气十足,不似江南男子带着脂粉气的俊俏。难怪,选亲消息传开,天下女子闻风而动,恐怕为的不仅仅是风家的财富吧。

她想他是个有点冷的男人。隔着细雨,瞧见他和大哥寒暄至今,表情客气而清冷,但又不比他身旁黑衣男子的那种冷——那种寒彻骨的冷。他的冷,冷地有些漠然,冷得有些疏离,冷得……睥睨众生。

华思染轻笑着摇头,北方首富风府的当家主子,自是有傲人的资本。

相较之下,在风家主子右侧的男子看上去就温和多了,男子嘴边始终噙着笑,一身白衣使得他在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中显得突出,也更衬托出他的俊朗。

或许是白衣的关系,白衣男子的身子骨看上去没有身着海蓝色衣袍的风御轩来的结实。想必这风家主子的蓝衣下一定有一副肌肉纠结的好身材吧。

想到这里,华思染的双颊不禁染上了一层红晕。哦……天啊,她怎么能大白天的,想象男人家的身子。

此时,白衣男子看向她们这边,灿烂一笑,勾人魂魄。

华思染赶紧低下头,心想:这男人真是轻浮。

“思染。”大哥叫她。

她走近。

“来,见过风府当家,风御轩,风爷。这是舍妹。闺名思染。”华念平引荐。

“华姑娘,幸会。”

他的声音低沉而悦耳,她想。

“奴家,见过风爷。”华思染弯腰行礼。

她抬起头,目光正巧对上他的。

四目交接。

他,高深莫测。

她,笑意盈盈。

第14章:第四章 暗流(1)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舒亶。《虞美人》

从管家的口中得知,先前跟随风御轩左右的两名男子是风府的两位总管,表情冷如冰的男子叫雷澈,而那位朝她勾魂一笑的叫莫靖。这两位总管平日里一人习惯于一身黑衣,另一人喜白袍,所以风府上下又称俩人为“黑白总管”。他们俩人可以说是风家当家主子的左膀右臂,生意上的得力帮手,风府的半个主子。

风府很大,尽管扬州华府比一般人家的府邸已经大了三四倍,她还是觉得风府很大——大得惊人。一路走来,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假山流水更是随处可见。

然而,真正令华思染咋舌的是眼前这片假山后豁然开朗的湖面。

湖泊周围柳树环绕,满湖的芙蕖含苞待放,水中的鲤鱼聚集嬉戏。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萦绕心头,突然,如醍醐灌顶:

这……这不是西湖么?望见不远处湖面上架起的青石拱桥,更让她此时宛若置身于西子湖畔。

风家的人真是会享受,但似乎也太奢侈了……

引路的管家,把客人的惊愕看在眼中,似乎习以为常,径自说道:“想必,华小姐已经看出来了。此湖乃是仿造杭州西湖而建。风家祖上有一位当家主子娶了江南第一美人苏雪影为妻。夫人从杭州远嫁洛阳,一直思乡心切。于是,主子便下令大兴土木,活生生地把夫人家乡的西湖美景搬到了洛阳风府,以解夫人思乡之情,取名悦影湖,成为天下的一段佳话。小姐,看到石碑上的字了没有?这石上的‘悦影’二字正是当年圣上亲临风府时所提。”话说到这里,仆人更是难掩满脸得意之色。

华思染不由得再次感叹风家的家大业大,话说千金难买美人一笑,但有钱也不是这么个用法吧……

走过了几个回廊,绕过几片假山,终于在一栋宏伟的琉璃瓦房前停下。这应该就是她在风府的住处。

如归居——门额上的刻着金灿灿的三个大字。

待仆人把行李搬进屋内,管家把仆人们遣退至门外,恭敬道:“华公子已另由仆人引至男宾所住的院落,请华小姐放心。今晚,我家主子将亲自设宴为华公子和华小姐接风洗尘,请华小姐务必赏脸前往。”

“我知道了,今晚定会前往。”华思染柔声答。

“若是华小姐没有什么吩咐,小的告退。”

“有劳管家。”

管家退下,关上房门。屋内只剩下她和挽翠主仆二人。

看着陌生的环境,她转身问:“挽翠,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很大,很宽敞,也很气派。”挽翠据实以答。

“是很大。”差不多抵得上两个她在华府的卧房。客居尚且如此,那主人的屋子会怎样?——恐怕会是大得惊人。

“小姐,还是休息一会儿吧。”看小姐打量四周,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了。“晚膳前,我来替小姐好好打扮一下。”正式拜见风府的主人,自是马虎不得。

“好。”她对挽翠微笑。她的丫鬟无时无刻不为她着想。

这风府究竟是什么模样?

第15章:第四章 暗流(2)

是晚,风家以当家主子风御轩的名义设宴为华家兄妹洗尘。

华思染在房里稍作歇息后,经挽翠的巧手装扮,略施了脂粉,应邀前往。

风家历来男丁淡薄,几乎都是一脉单传。就拿风老太爷来说,风老太爷一妻四妾,正室何氏,生下一子,也就是现在风府的当家主子,风御轩;二夫人生有两女,均已出嫁;奇*。*书^网四夫人原有一子一女,但幼子早夭,唯一的女儿在去年腊月嫁户部尚书之子为妻;五夫人至今仍未生育。

因此,准确来说,除了已经仙逝的正室何氏和早亡的三夫人,风老太爷如今有三位夫人。

岁月虽然会在女人的面容上留下痕迹,但看得出来,这三位夫人年轻时必是难得的美人。这是华思染初见风府三位夫人时内心的评价。

风老太爷身材挺拔,精神矍铄,面貌端正和善但并不俊美,那风家当家主子的英俊相貌想必是遗传自其生母,可见已故的风夫人姑娘时定是一位绝代佳人。

然而,令华思染更感兴趣的不是风老太爷和他的三位夫人,而是坐在风御轩左侧,年约三十多的美妇人——仆人口中的兰姨。

兰姨,已故风夫人的亲妹妹,也就是风御轩的姨母,风老太爷的小姨子。听说兰姨年轻时孀居,风夫人见可怜的妹子孤身一人,遂邀其来风府做伴。看仆人对兰姨态度甚是恭敬,座位又安排在当家主子的身侧,想来兰姨在风府的地位必定不低。

当然,一餐饭使她认识了风府的主人以及家眷,亦让她见到了久闻其名却不见其人的皇室郡主和相国千金。

一干人正式入座。

“这位是豫王爷的郡主,赵郡主。”今晚宴席的主人——风御轩,起身引见。

“民女华思染,参见郡主。”华思染行礼。

“华姑娘,免礼。”赵凉吟淡道。

身为皇室一员,赵凉吟身上自然散发着一股贵族之气——冷傲的贵族之气。赵凉吟很美,高贵,清丽,冷艳的美。

“这位是杜相国的千金,杜姑娘。”

“思染见过杜姑娘。”她福身。

“华姑娘客气了,华姑娘比月如稍长几月,月如就叫华姑娘一声姐姐吧。以后还请华姐姐多关照哩。”杜月如巧笑倩兮。

“杜姑娘贵为相国千金,思染恐怕受不起……”

“没关系,就这么说定了。”

杜月如,相国千金,虽没有赵凉吟身上的贵族傲气,但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身名门望族的闺秀小姐——贵族有贵族之气,官家也有官家之气。杜月如,人如其名,柳眉如月,她的美,艳若桃李。

她知道她不丑,经过丫鬟的精心打扮,也算颇有几分姿色,但在两位大美人的面前,只有黯然失色,在一旁喘气的份了。

看风老太爷的夫人位位貌美如花,希望这风家的主子也像他父亲一般是个重色之人,那她中选的机会就会小多了吧。

桌下,大哥的手握上她的,似是给予无言的安慰。

是叫她不用自惭形秽吗?大哥真是多虑了呀。

她抬首,报以微笑,用眼神告诉大哥,她不在意,反而安心了很多。

酒席正酣。

四夫人忽然若有所悟,放下碗筷道:“老爷,你可知道,今天可是杜小姐十六岁的生辰呢。”

“哦?真有此事?”风老太爷扬眉问道。

“是呀,老爷。是前些日子,杜小姐和妾身闲聊时无意提起的。”

“杜小姐为何不说?风家真是怠慢了。”风老太爷望向杜月如。

“前些日子,偶尔与四夫人提起,想不到四夫人真是有心。”杜月如眼睛瞟向华家兄妹,“今日是华公子和华姐姐抵达风府的日子,全家上下为华姐姐接风洗尘,生辰这等小事,月如怎好再麻烦大家。”一番话,大方得体,却也恰当地表现出自己的委屈。

“杜小姐说得这是什么话。来人。”风老太爷招来管家,“立刻叫厨房去准备杜小姐平日喜欢的菜色,还有,把地窖那坛十六年的陈年女儿红拿来。”

“是,老太爷。”管家领命。

“真是麻烦老太爷了。”杜月如面色愧疚道。

“不麻烦,不麻烦。若不是淑娴提起,风家怠慢了客人自己还不知道呢。”风老太爷,摸了摸胡须,笑道。随即,转向身边的儿子,问:“御轩,杜小姐十六岁生辰,作为风府的当家你可有所表示?”

“不用,不用,月如生辰一事已经烦扰大家,岂有再收赠礼之说?”听风老太爷这么问风御轩,杜月如赶忙推辞。

“老爷,上次我听说杜小姐路过羽丝阁,直夸那批新进的紫纱缎织工精良呢。”坐在一旁的二夫人开了口,话语中的暗示任谁都听得懂。

羽丝阁,风家名下的绸缎庄,一尺布的价钱能让寻常百姓家花销一个月。紫纱缎更是个中上品,价格不菲。

风御轩示意站立在一边的管事低头,耳语几句。管事立刻退出大厅。

看来杜家小姐今晚一定能心想事成了。

“那月如谢过风老太爷,谢过轩哥哥了。”看着风御轩英俊的脸庞,杜月如不由地露出了小女儿家的娇羞模样。

“哪里的话,以后都是一家人了。”四夫人打蛇上棍。

“哟——”娇媚的女声插话,“四姐这话怕是说得为时过早了吧。”五夫人在一旁凉凉道,显然和二夫人、四夫人不是一国的。

华小姐才到,一副认定相国千金就是自己人的样儿,不是摆明了不给赵郡主和华小姐面子么?这杜千金暗地里究竟给了多少好处?最后鹿死谁手还不知道了吧。

五夫人的话说得四夫人和杜月如多少有些尴尬。

“管家,怎么酒还没拿来?”。眼见气氛不对,风老太爷立马打圆场吆喝管家。

“来了,老太爷。”管家抱着女儿红小步快走上前。

“来来来,尝尝这陈年女儿红,当年可是专程让人从绍兴请师傅酿的,色浓味醇,香气扑鼻。杜小姐,你可要好好尝尝……”

原本一场特地为她和大哥的到来而准备的洗尘宴,转眼间变成了相国千金的庆生宴。

风御轩,偶尔俯身与风老太爷低语,依旧高深莫测,令人捉摸不到心思。

赵郡主,看着一切的变化,一脸漠然,仿佛事不关己。

兰姨,嘴角始终含着若有若无的笑,如同置身事外。

满桌的人表面客道有礼,却各自暗怀鬼胎……哦,不,是各怀心思。

细细品味着杯中醇厚甘甜的美酒,她想,她可能是有些醉了,托杜小姐的福呵。

这相国千金真是不简单。

第16章:第四章 暗流(3)

借口她不胜酒量,大哥带她先行离开宴席,提前回房。

沐浴完毕,醉意稍退。人,反而异常清醒。

坐在梳妆镜前,挽翠为她梳着长发。

这深宅大院虽比不上皇宫内院那错综复杂,也没有皇帝的三宫六院,佳丽三千,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见得就那么单纯。

风家祖训有曰:风家主位,嫡长子继之。

也就是说,风家当家主子的位子历来只能由嫡长子来继承。

所谓嫡庶之分,就是以母亲的身份和子女出生的先后,把所有的子女划分为“嫡”和“庶”两类。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儿子谓嫡生、嫡子,正宗之意。庶,即为旁支wrshǚ。сōm,妾所生的儿子谓庶子、庶出。

换而言之,只有正妻所出的儿子才有资格成为当家主子,子以母贵。其他小妾若要想母凭子贵也只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即便生了儿子又如何?

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固然有其弊端,可是这种做法平息了妻妾子女之间为了夺取下一任当家主位的相互争斗。也正是如此,对于风家正室主母的人选必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力求门当户对才貌双全,这样才能保证为风家诞下优秀的继承人。

然而,人多之处是非多,更何况是女人之间?妻妾彼此间虽然不用为了当家主位而明争暗斗,但免不了也要明来暗去,斗法一番。

先前宴席上不就是吗?芳华不再的二夫人和四夫人同一阵线,风韵犹存的五夫人明显自成一派。

而兰姨,是否是因为自己不是风老太爷的妻妾之一,没有利益的纠葛,所以才能坦然处之,坐山观虎斗呢?

二夫人和四夫人显然很中意杜家小姐呢,没有她们俩人的推波助澜,杜家小姐恐怕是无法轻易地在今晚的宴席上扭转乾坤的吧。

杜家小姐真是了不起。

反观赵郡主,如同一株冰山雪莲似的美人儿,气质高贵。

席间看风老太爷时不时地向她示好,想来他对赵郡主是十分中意的。一位有皇族血统的母亲,生下的孩子必定是人中龙凤吧。

只是,赵郡主客气,却冰冷。她是怎么想的?风御轩又是怎么想的?——猜不透啊。

这陈年女儿红,真是酒中佳品,酒色纯澈,味道甘甜,就连她也忍不住多贪喝了几杯。但这酒的后劲也是十足。

她的头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唉……不去想了。

“小姐也觉得不公平是不是?”挽翠握着木梳有些许不平。

“什么不公平?”华思染茫然反问。

“风家人厚此薄彼。”没有抱怨,只是陈述事实

小姐落脚的如归居位于风府的西南角,是客院中离主院最远也是最偏的院落。赵郡主的敬客居距主院最近,仅几步之遥;杜千金的迎宾居次之。

“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赵郡主和杜家小姐早于她到达,自是会先安排比较方便的住处。

“我就知道小姐不会在意。”小姐说不定还巴不得能远离是非,住得偏远些呢。可是就连洗尘宴也被杜家千金强去了风头,太过分了。

“好了,我累了。挽翠,你也早点下去歇着吧。”

“嗯,挽翠下去了。”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她,略处下风。

往后在风家的这段日子到底是福,还是祸?

第17章:第五章 赏花(1)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

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晏几道。《木兰花》

悦影湖,又有北西湖之称。想当年,江南第一美人苏雪影嫁入风家,当家主子为了博美人一笑,一声令下,建造了这仿西湖,把整个杭州西湖的美景原封不动地搬到了风府。此举劳民、劳力、伤财,更惊动了汴京的皇帝。皇帝亲临风家,在赞叹工程之浩大,所建西湖景色之唯美逼真的同时,御笔一挥,留下真迹,为悦影湖题字。

能花这番心思,想必风家的主子真的很爱他的夫人吧。

有夫如此,当时的风夫人一定打从心里欢喜能嫁到这样一个好夫君。

站在青石桥头,清晨的阳光和煦而温暖,微风拂面,沁入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湖水平静清澈,岸边杨柳青青。

这儿的确是处不错的景致。

“华姑娘,一早好兴致呀。”女子的嗓音柔和但不娇媚。

她转身,见一蓝衣少妇,款款走来。“兰姨,早。”她行礼。

兰姨,闺名何芷兰,已故风夫人的亲妹妹。新婚没几年,丈夫便因病去世。丈夫去世前,她未能生下一儿半女。风夫人见妹妹在夫家孤身一人,于是把她接进风家小住。若有合适的人选,也好替她另觅良缘。

兰姨的夫家对此并不反对。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谁忍心让一个大美人儿年纪轻轻就守寡一人,独守空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住就是那么多年。

唉……这兰姨看起来才三十好几,年轻时就孀居一人。真是印证了一句老话:天妒红颜。

“免了,免了。华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