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菲利浦在科林斯召开了各城邦和公国的代表大会,宣布各城邦之间停止战争,实现希腊全面和平,并成立科林斯同盟。入盟的成员缔结了共同和平条约,宣称每个成员都是自由自主的。不过,他们享有的自由要受到一些条款的限制,禁止在城邦内进行任何政治和社会改革,凡企图推翻菲利浦及其继承者王权的城邦将受惩罚。菲利浦受众人推举担任“霸主”,也就是统帅,负责指挥希腊联军。条约里还规定了每个盟国招募兵员的方式。在所有重要的城邦中,只有斯巴达拒绝加入科林斯同盟。
菲利浦同时建议组建进入亚洲的大军,以打败波斯人:“蛮族既在希腊神殿里犯下渎神的罪行,我们便须向波斯人宣战,为希腊人报仇。”这一倡议得到了泛希腊同盟成员的一致同意。
这时,菲利浦才47岁。在他眼前,全世界都匍匐在他脚下,等待著他去征服。他梦想著实现一个更大的统一,这是整个西方世界与波斯帝国的统一,让所有出现在他眼前的世界都成为他的国土。
亚历山大被父亲的雄心所激励,同时也感到沮丧。夜晚,当他与托勒密激|情相拥之後,苦笑著说:“他已经把什麽事都做完了,我还能有什麽作为?”
托勒密轻轻吻著他,温柔地低语:“会有的,亚历山大,你会有你的天地,那将比雄鹰飞过的地方还要大。”
菲利浦要以正式的婚礼再次迎娶新娘。这个消息顷刻间传遍了马其顿。
奥林匹娅斯在她的房间里歇斯底里地咒骂着。
菲利浦现在有6个妻子,却只有她是正式结婚的元配,其他6个女子都是政治联姻的产物,不但性格温顺怯懦,而且都是外国人,她们生下的孩子没有继承权,因而对亚历山大的位置毫无威胁,虽然她仍然对此感到嫉妒和憎恨,但并没有到疯狂的地步。
然而这一次,菲利浦要娶的是有着高贵血统的马其顿贵族少女克里奥佩特拉,所有的传言都在说,这位国王深深地爱恋着那位美丽而温柔的女孩子,那种火热的激|情令整个马其顿都啧啧称奇。
亚历山大笔直地站在门前,无奈地看着暴跳如雷的母亲,不知道该如何劝解。他对于这种过分的女性情感已经越来越感到震惊,还有些隐隐的恐惧。
奥林匹娅斯咬牙切齿地说:“我的儿子,你看着吧,你父亲会让那个女人生下孩子,然后让他继承王位。可那个位子是你的,是你的,没有人能够从你手中抢走。”
亚历山大只觉得愤怒的火焰在母亲身上熊熊燃烧,并对准了自己喷吐过来。他本能地后退了一步,看了看旁边。
赫费斯提翁靠在房门旁的墙边,对他安慰地笑着。他美丽的容颜,豁达包容的眼神都令亚历山大安心不少。
等到奥林匹娅斯将所有的诅咒和谩骂潮水般地倾泄而出,亚历山大才疲倦地说:“母亲,这件事不是任何人能够阻挠的。无论如何,他是我父亲。况且,我是国王任命的将军,并已受到邀请参加他的婚礼,我没有理由拒绝。”
奥林匹娅斯的声音已经叫喊到嘶哑,她的脸色沉黯,目光诡异,阴冷地说:“小心,小心,亚历山大,小心你的父亲,小心那个迷惑了你父亲的女妖。”
亚历山大不由得打了个冷颤,立刻转身,与赫费斯提翁离去。
奥林匹娅斯追出门来,看着那两个年轻人挺拔的身姿,不由得咬紧了牙。她既痛恨不受控制的丈夫,更嫉妒抢走了他儿子感情的那个少年。无名的火犹如千万条毒蛇般吞噬着她的心,令她的血液中满是毒性,似乎在驱赶着她张牙舞爪地扑向她的敌人,将之毁灭。
走进十分热闹的婚礼现场,亚历山大怔忡不安的心才算略略稳定下来。
托勒密已经在那里了,见他进来,便对他笑着举起了酒杯。
看到那成熟的对他传达着安慰的笑脸,亚历山大也笑了起来。赫费斯提翁已经过去拿了两只装满酒的杯子过来,递了一杯给他。
大殿里挤满了,喜悦而娇羞的新娘已回了自己的房间,这里全是男子汉的喧哗。
这是一个让大家开怀痛饮的婚宴,菲利浦将手搭在帕曼纽肩上,与他碰着杯,愉快地接受着他的祝福。
正在这时候,新婚的父亲阿塔罗斯醉醺醺地猛地爬到桌子上,举杯高叫:“我们祝福这段美满的婚姻,希望我们的国王菲利浦与他的新娘会有一个孩子,让他们有一个真正马其顿血统的继承人。”
下面的人都已经半醉了,不管听清没听清,便一起起哄:“好啊,干杯。”
亚历山大热血上涌,倍感侮辱,大声喊道:“那么我是什么人呢?”随着喊声,他将酒杯用力向阿塔罗斯掷去。
阿塔罗斯本已大醉,顿时掉下桌子。
赫费斯提翁一把抱住了亚历山大,阻止他冲上去揍新娘的父亲。托勒密也迅速穿过人群,向他们挤过来。
菲利浦见亚历山大搅了他的婚礼,不由得大怒,起身就要过来教训他。但他曾经因受伤而微跛的腿却因醉意而支持不住,踉跄着摔倒在地。
帕曼纽赶紧俯身去扶他。
亚历山大看着他,愤怒、妒忌、耻辱交织在他的心头。他看着在地上挣扎的父亲,忽然失声大笑:“马其顿人啦,看这个想从欧洲到亚洲去的将军吧。怎么啦?他连从一张桌子到另一张桌子也走不到。”
这一刻,全场鸦雀无声,那个倒卧在地上,脸涨得通红的国王深刻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而那个孩子愤怒的叫声则一直回荡在高高的大殿中。
第二天,亚历山大便和他的母亲离开了佩拉。菲利浦住在他新娘的房间里,一直没有出现。
他们回到了埃皮鲁斯。现在的王是奥林匹娅斯的哥哥,对身为马其顿王后的妹妹还算得上热情。
跟随着亚历山大到来的只有赫费斯提翁。托勒密有公职在身,未得国王命令不能擅离。
到达埃皮鲁斯的当天,奥林匹娅斯便态度强硬地对亚历山大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一些孩子才有的爱好也应该停止了。”
亚历山大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却十分坚定地说:“母亲,我对赫费斯提翁绝不是孩子式的爱好,而是成年人的爱情,我爱他。” z
“你……”奥林匹娅斯眼中喷火。“亚历山大,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亚历山大却坚决地说:“母亲,我已经长大了。我想要得到的,我都会得到。”
奥林匹娅斯脸色铁青,喝道:“亚历山大,不要忘了,你最应该得到的是王位。”
亚历山大却握紧了拳头,艰难地与她对抗着。他以同样的声音吼道:“可我最想得到的是赫费斯提翁。“
说完,他拔腿便跑,一直冲出母亲的房间,冲到花园之中。
赫费斯提翁正站在花坛旁,仰头看着湛蓝的天空。他的神情平静而温柔,眼中有着微微的笑意,使他显得更加动人。
亚历山大像头怒狮一般冲到他面前,拉着他的手便走。
赫费斯提翁没有发问,便跟着他跑了。
亚历山大将他拉到自己的房里,没有片刻停留,便将他扑倒在床上。
赫费斯提翁还没反应过来,亚历山大便吻住了他的双唇。
灼热的吻很快变成了吮吸和咬啮,亚历山大身体里那种天然的馨香迅速散发出来,就像催|情的药物一样,迅速点燃了赫费斯提翁的情欲之火。他拥抱着身上的人,与他激烈地亲吻,纠缠。
亚历山大熟练地解开了他和自己的衣服,拥抱着他那完美无暇的身体,充满激|情地吻遍了他的全身,随后含住了他的欲望。
赫费斯提翁猝不及防,激动地叫了起来。
亚历山大只觉得全身仿佛要爆炸开来。他口腔里似乎燃烧着灼灼的火焰,刺激得赫费斯提翁忍不住全身痉挛,下颌高扬,修长的四脚完全绷紧,每一块肌肉都显出了漂亮的轮廓。
亚历山大再也忍耐不住,覆盖上那具已为他完全打开的身体,冲向了他渴望已久的极乐之境。
赫费斯提翁发出了疼痛与喜悦交织的呻吟。这个17岁的少年,有着蓝色的如天空一般的眼睛,有着雪白的如玉一般晶莹的肌肤,每一分每一寸都像是众神的杰作,而他的心却只为亚历山大一人开放,期待着他的拥抱,渴望着他的掌握,只愿与他一起,到天涯海角,到地老天荒。
亚历山大有力地推送着,看着心爱的人在身下呻吟,迷乱,沉醉,一颗充满愤怒和恐惧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放慢了节奏,温柔地爱抚着情人的身体,俯身吻着他柔软的双唇。
两人一起沉溺在爱与欲的海洋里,渐渐没顶。
等到他们在狂热的纠缠中平静下来时,窗外已是暮色苍茫。
两人并排躺着,都是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亚历山大满足地微笑着,忽然说:“赫费斯提翁,明天我们就走,去伊奥尼亚。”
赫费斯提翁什么也没问,只是简单地答道:“好。”
07
或许是为了自己最钟爱的儿子,一生英明的菲利浦国王终于决定做出和解的姿态。 y
当听说亚历山大离开母亲去了伊奥尼亚之后,他立刻派人将他接了回来。
不久,奥林匹娅斯那边传来信息,希望双方结亲。菲利浦当即表示同意,将他和奥林匹娅斯所生的女儿,也就是亚历山大的妹妹,下嫁给埃皮鲁斯王和奥林匹娅斯的弟弟。
婚礼定在马其顿的首都佩拉举行。
无论宫廷或者上流社会的争斗如何激烈,这仍然是喜庆的事情。整个城市洋溢在了欢乐的气氛中。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旧都埃盖的活动更是如火如荼。
装饰华丽的马车队从埃皮鲁斯而来,载来了意气风发的新郎和盛装的迎亲队伍。
奥林匹娅斯却没有跟随前来。
亚历山大听完了父亲的抱怨,垂头走出王宫。
赫费斯提翁微笑着等在门口,温和地说:“请体谅一位就要嫁出女儿的父亲的心情,因为这件事会提醒他,让他觉得他开始老了。”
亚历山大嗤地笑了起来:“是,你说得对。”
在整个婚礼的过程中,亚历山大保持了安静,以一个王国未来继承人应有的姿态出现在人前。这是他的舅舅在迎娶他的妹妹,他以此向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表达敬意。
其后的庆祝活动更是狂热,菲利浦如同以往的每一次庆典一样,会去与民同欢。他来到了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的埃盖,走进了剧院。
人们起立欢呼。
此时,菲利浦派出的前卫军已横渡海峡,到达亚洲,正等待着他率领主力军前去会合,等着他带领他们去实现梦想,建立一个由当时已知民族共同组成的世界帝国。
然而,他没有机会再与他的大军前进了。
当他刚走进剧院时,他身旁的卫士忽然拔出剑来,向他刺去。当时他没带武器,身穿白袍,愉快地笑着,在一群人的陪伴下刚走进大门,便被贯穿身体的锐痛击倒。
全场大哗,随即大乱。
走在后面的亚历山大目睹了这一切,他看着利刃带着父亲的鲜血抽出,看着父亲颓然倒下,看着凶手向外飞奔,跳上早已准备好的马,企图逃走,然而马脚却被野藤缠住,一个踉跄,将他从鞍上摔了下来,在后追赶的人们乱剑齐下,将他刺死,长长的惨叫起不绝于耳地响起,却更衬出菲利浦的安静。
亚历山大扑上去,想将倒卧在血泊里的父亲抱起来。
此时,刚满48岁的菲利浦已经停止了呼吸,脸上的微笑甚至都还没有褪去。
亚历山大茫然地看着父亲的脸,喉头哽咽着,全身都在微微颤抖。
托勒密一直在他身后护卫着,此时果断地伸手托住他的胳膊,用力将他抬了起来,大声道:“菲利浦国王已经去世,亚历山大是我们的新国王。”
亚历山大的那些好友立刻在一旁高呼:“亚历山大国王,亚历山大国王。”
剧院里的观众基本上都是贵族,对亚历山大继任国王一事都无异议,于是一起跟着叫起来:“亚历山大国王。”
一时欢呼声响彻云霄。亚历山大的心乱成一团,痛失父亲的震惊、哀伤和登上王座的兴奋、激动交织在一起,让他一时无法用言语来回应众人的欢呼。
赫费斯提翁在他耳边低声道:“立刻要求召开人民大会。”
亚历山大蓦然醒觉。
在马其顿,王位并不是世袭,王权也不是绝对权利,人民大会才拥有好几项特权,其中之一就是以全体欢呼的方式推选新国王,这代表全体人民认可的继位者,如果下一任国王的继位发生了困难,大会的承认将巩固继位者的权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召开人民大会是当务之急。
亚历山大立刻摆脱了迷茫,思路清晰起来,并马上展开了行动。
菲利浦国王的遗体被迅速收敛,停放在埃盖。他率领着自己和父亲的战友们快马加鞭地回到了佩拉,并立即出席了马其顿的人民大会。
亚历山大是菲利浦国王的长子,少年时代便接受亚里士多德及其他著名学者的教育,18岁时更率军大破闻名遐迩的底比斯“圣团”,立下赫赫战功,除了他之外,无人能比他更适合继承王位。 b
人民大会上没有任何悬念,所有代表起立,向他高声欢呼:“亚历山大国王。”
至此,他做为马其顿国王的权利和继位的合法性得到了确认。
会后,亚历山大立刻赶往埃盖,亲自主持了父亲菲利浦国王的葬礼。在马其顿人民的眼中,这是王朝将顺利延续下去的象征。
菲利浦国王遇刺身亡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希腊半岛,在各地引发了各种庆祝集会。狄摩西尼斯听到这个消息时,亲生女儿死了才7天,可他还是立即穿上华丽的吉服,戴上花环,参加了雅典的公众集会,纵情狂欢。
直到菲利浦下葬之后,奥林匹娅斯才以倨傲的复仇者的面目出现在佩拉,并且立即与亚历山大发生了一次激烈的冲突,因为她坚持给杀人凶手以和菲利浦相同的葬礼。
很快,刚刚为菲利浦生下孩子的马其顿少女克里奥佩特拉就被勒死,而那个婴儿就在他母亲的怀里被杀害。
亚历山大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非常震惊。他看着始终陪在他身边的赫费斯提翁,迷惑地问道:“这是什么样的女人?为什么会如此可怕?”
赫费斯提翁的心里却满是对这个女人的不屑甚至愤怒。他轻轻拥住这位刚刚20岁的新国王,温和地说:“那是与我们不同的人,我们不需要了解,也不必要靠近她们。我们有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未来。我们要走的路不需要她们。”
亚历山大回抱他,狂乱的心情渐渐平息下来,轻轻地说:“我爱你,赫费斯提翁。”
“我也爱你,亚历山大。”赫费斯提翁喃喃地道。
在他怀里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是他的金发王子,是他的生命,他的阳光,现在,是他的国王。
9
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庆祝菲利浦死去的集会余音未歇,亚历山大便到达了科林斯,召集了第二次科林斯同盟大会。
大部分城邦的代表都来了,闹哄哄的会场中到处都在议论那位年仅20岁的国王。
有人大声嚷嚷:“他不过是靠着父亲才坐上那个位置的,领导小小的马其顿还可以,哪里有能力来做我们的统帅?”
“就是,我们要在这次会议上重新选人……”
正在吵嚷之间,亚历山大走进了会场。顿时,全场鸦雀无声。
亚历山大个子不高,但健美而匀称,腰总是挺得笔直,有着不亚于奥林匹克冠军的强健。小时候,曾经有人问过他,是否想参加奥林匹克比赛,他却骄傲地说:“只有国王们与我比赛,我才参加。”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梦想中的国王,威严的气势更是在顾盼之间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他大步走向会场中央,后面跟着赫费斯提翁和托勒密。所有人都注视着他们。
亚历山大有着白皙的皮肤,精致的五官,金色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着光,总是显得好奇而天真的眼睛现在却以灼灼的目光盯着他们,或者,是盯着全世界,这种目光让他们明白了,这个年轻人跟他的父亲一样,是天生的征服者。
在亚历山大的心里,他的目标从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征服。他要继承父亲未竞的事业,让世界匍匐在他的脚下。
走到会场中间,他挺立在那里,朗声说道:“各位代表,两年前,你们曾经在这里与我父亲缔结了条约,这个条约给希腊带来了全面和平。你们每个城邦都在条约上签了字,在诸神面前做出了承诺。只是过去了短短两年,我相信在座诸位不会忘记条约的全文。如果有代表应该更换,对此条约不清楚,那么我很愿意为您效劳,将当日你的城邦加入我们这个同盟时誓言遵守的条约背诵一遍。”
他环视一周,人们都坐在那里,神情严肃,似乎都在心中忆起当日签署的科林斯条约。
亚历山大的声音抑扬顿挫,节奏分明,这是经过了亚里士多德精心训练过的演讲技巧。他表情郑重,清晰地念出条约全文:“我以天神宙斯、地神盖娅、太阳神赫利俄斯、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以及战神阿瑞斯等诸神的名义起誓,将维护和平,恪守与马斯顿的菲利浦所缔结的条约。无论在陆地还是海上,我都不会拿起武器,去伤害或反对遵守誓言的人。我不会干涉或耍诡计,去向盟国的城市、防地或港口开战。我不会推翻菲利浦及其后裔的王权,亦不动摇已立下和平誓约的成员国现行的政体。我决不做任何违反条约的事,也会尽我所能阻止别人这样做。如果有人违反誓言和条约,我将按照共同会议的决定和霸主的命令,提供受害者要求的援助,打击违反条约的人,以维护和平。”
他在念诵条约全文的时候气势磅礴,已将自己的决心清晰地传达出来。这一刻,几乎所有的城邦都放弃了推翻这个年轻人的企图。最重要的城邦雅典曾经接待过这位年轻的马其顿将军,他当时很有礼貌地送回了他们的战俘,并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尊重,这使雅典毫无理由与马其顿开战。除了雅典之外,另一个有影响的城邦便是底比斯,可他们最著名的“圣团”便是被亚历山大全歼,也已失去了反对的资本。这两个城邦保持沉默,其他人自然也就不会贸然发言。
亚历山大稍等片刻,口气一变,略显沉重:“我父亲死了,他是一位英勇的战士,一位伟大的国王,却死于卑鄙的阴谋暗杀。他生前的梦想是向波斯宣战,为希腊人报仇。如今,我继承了他的王位,也同样继承了他的理想。我要率军前往亚洲,将出现在我眼前的土地变成希腊的国土。因此,我来到这里,要求各位遵守和我父亲缔结的条约,继续维护希腊的和平,并支持我向波斯进军。”g
他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金石之声。踏平波斯,为当年他们在希波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和耻辱报仇,是所有城邦都赞同的理想,而亚历山大便宛然是这一理想的化身。
面对全希腊的公敌波斯帝国,马其顿和希腊极其需要一柄“利剑”,亚历山大在马其顿的“野蛮”性格和希腊人的“文明”精神的熏陶下,已经被铸成了这样一柄“利剑”。
代表们很快达成一致,继续执行科林斯条约,并允诺给予亚历山大比他父亲更崇高的地位。他们愿意服从他的领导,同意由他统帅各同盟国组成的军队登陆亚洲。
条约签订之后,亚历山大没再停留,立即快马加鞭地赶回了马其顿,因为色雷斯爆发了叛乱。
在菲利浦时代,色雷斯就有一些民族始终不肯臣服,并与他发生过数次激烈的武装冲突。等菲利浦一去世,那些民族便立刻发动了暴乱,不断侵犯马其顿的北方边境地区。
为了保证远征波斯时没有后顾之忧,亚历山大率军北上,准备先翦除那里的不驯服的蛮族。
这就像是远征之前的一次演习,亚历山大率领着他的王之战友骑兵团,带着马其顿步兵,很快进入了色雷斯独立的那部分地区。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马其顿大军,色雷斯的军队躲进了山中。
亚历山大骑在以上,仔细察看了地形,便命令道:“菲洛塔斯,你带一队骑兵去放箭,把他们从山里赶出来。托勒密,塞琉古,等他们一到平原地带,你们立即从左右两翼包围他们。”
三位年轻的将军立即领命而去。
色雷斯的军队大部分是步兵,他们没有马其顿那样的骑兵,更没有骑马作战的技巧。菲洛塔斯率骑兵快速奔袭,箭发如雨,很快便将他们从山里逼了出来,一步步退向平原。
立刻,亚历山大发出了冲锋的命令。
他率军从中央突破,托勒密和塞琉古自两翼包抄,菲洛塔斯在后面堵截,同时向色雷斯军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在马其顿方阵的冲击下,色雷斯士兵全然无力招架。他们的骑兵则干脆放弃了射箭,直接用训练有素的战马横冲直撞,敌人在高大的战马面前只能任凭践踏。不一会儿,这些很不正规的军队便大败溃逃。
亚历山大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了多瑙河边。这是欧洲最大的一条河,流域极为广阔,并成为西方文明世界抵御北方好战部落的屏障。河对岸一向便是蛮族生活的广阔区域,文明世界很难进入。
亚历山大本来打算用从拜占庭赶来的船队运载步兵和重甲骑兵到河中的一个小岛上追歼色雷斯人,但由于战船很少,所载部队有限,而且岛边多是峭壁,水流湍急,不易登岸,亚历山大决定放弃,而去攻击在河对岸定居的盖特人。
此时,盖特人已在多瑙河对岸集结了大约4000名骑兵和10000名步兵,亚历山大一旦渡过河去,他们就坚决予以攻击。
亚历山大毫不退缩,他的战友和士兵们也是斗志高昂,没有人愿意退却。他命令部队将兽皮做成的帐篷塞上干草,做成皮筏,又去乡间搜集独木舟。他率领着1500名骑兵和4000名步兵,就用这些简陋的东西,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渡过河去。
对岸有着已经成熟的麦田,他们在高高的麦子的掩护下上了岸。亚历山大命令步兵方阵先通过麦田,骑兵在后跟随。刚走出麦田,他就亲自带领骑兵赶到方阵的右翼,接着方阵变成横宽纵浅的长方形,向前逼近。
马其顿骑兵的第一次冲锋便冲垮了盖特人的部队。
盖特人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大胆地不用桥就渡过了宽阔的多瑙河。马其顿人的步兵方阵如刺猬一般可怕,骑兵更是凶猛冲杀。盖特人转身便逃。
亚历山大让骑兵在前,步兵紧随,一路紧追。
盖特人无法伏击他们的步兵,而且城防很弱,只得当机立断,放弃他们的城市,将能带走的东西和老弱妇孺都放在马背上,远远地离开这里,躲避到北方更荒凉的地方去。
亚历山大烧毁了城市,夺取了所有的财物,便带着军队撤回了营地。他是继大流士一世之后第二个越过多瑙河的君主,不过他聪明地没有继续深入。
经此一役,色雷斯向他表示了臣服,居住在伊奥尼亚海岸线的凯尔特人也来表示了他们的亲善之意。
10
征服仍在继续。
亚历山大向阿格瑞安地区前进的时候,忽然接到消息说陶兰提亚国王和克雷塔斯发动了叛乱。他立刻赶去平叛。
对方自恃有着人数众多的步兵、弓箭手、投石手和重骑兵,又占领了前面有条大河护卫的最坚固的城池,因而出城列阵,准备与他决战。
亚历山大命令部队陈列在敌军前面的旷野上,成120排纵队,骑兵各200骑,布置在方阵两翼。大军十分肃静,军容严整。亚历山大命令重骑兵将他们的长矛直竖,听到命令后就指向前做冲锋姿态,然后矛头一致,先向左摆,再向右摆。而步兵方阵则在他的指挥下在很短的时间里表演了各个阵型,前进时步伐矫健整齐,然后左右两翼交替旋转。表演完毕后,他命令左翼向前突出,便亲自率领着这一支尖兵向前冲去。
叛军看到他的部队如此灵活而又纪律严明,早已目瞪口呆。此时一见他发起冲锋,立刻扭头就跑。
亚历山大一马当先,一直向敌人冲去。他头戴的佛里几亚头盔上总是有着最显眼的白色羽毛,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他的战友和士兵们奋勇向前。
马其顿军队所到之处,敌人全都不战而逃。亚历山大的弓箭手甚至在渡河的时候,站在河水里也能放出排箭,令敌人招架不住。
亚历山大最先冲过河去,虽然大部队此时尚未渡过河来,他仍然带领他最精锐的卫队和弓箭手抢先发起了进攻。卫队中有许多人都是他的好朋友,在战斗中十分骁勇。赫费斯提翁和托勒密也在其中,一边奋勇杀敌,一边注意着保护他的安全。
接着,步兵方阵也呐喊着从河里冲了过来。
叛军死伤大半,剩余的人纷纷扔下兵器,一哄而逃。
亚历山大一直冲到了陶兰提亚山中,才停止追击。
就在这时,有逃兵回到希腊,散布谣言说亚历山大已经在陶兰提亚阵亡,底比斯趁机发动了叛乱,希腊的其他各城邦也磨刀霍霍,准备为两年前所受的屈辱而报仇。
亚历山大闻讯,立刻回兵希腊,仅用12天就走了500公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底比斯。
他在底比斯城外扎营,等着城里的人出来投降。但底比斯人决定战斗到底。
坡狄卡斯首先按捺不住,率领部队发动了进攻,接着另一个分队也冲了上去。底比斯人立即大举出城迎战。双方顷刻间绞杀在一起。
亚历山大担心自己的朋友和军队被困,立刻发动了攻击。他先派步兵和弓箭手在城外作牵制性进攻,而把突击队和卫队留在外边。
底比斯人很快便被包围在一条沟里,却仍然战斗不息。最先发动进攻的指挥官坡狄卡斯身负重伤,而弓箭部队指挥官则阵亡了。亚历山大马上带领部队以战斗队形进行冲锋,迫使底比斯军队撤回城里。
马其顿骑兵的冲锋速度实在太快,几乎紧贴着败退的敌军冲进底比斯城,并且迅速占领了城墙。于是,包围在城市四周的马其顿军队全都进入城中。
底比斯人退到竞技场,与马其顿人展开最后的决战。
亚历山大不但英勇无比,而且行动迅捷。战马布斯法鲁四蹄翻飞,来去如风。在他的指挥下,马其顿军队东冲西突,四处截杀。接着马其顿骑兵又如风一般卷过整个城市,从另一边冲出来,在平原上追杀着溃不成军的底比斯步兵。其他地区的部队则在底比斯城里展开了大屠杀。
最后,有4000多名底比斯人被杀,还活着的3万人则全都卖作了奴隶。这座繁华的城市就这样覆灭了。
当时在整个希腊,底比斯城邦是最富强的,军事威望也是最高的。然而这次战事却结束得如此之快,马其顿人取胜得如此轻易,这不但使底比斯人和其他希腊人都感到惊心动魄,就连胜利者本身也觉得十分突如其来,亚历山大对着几乎被杀戮殆尽并被夷为平地的底比斯城,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