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少帅-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情的看了一眼载振,吴佩孚很清楚这些养尊处优的贵人是个什么德行,平时个个装的好像天不怕地不怕,可是一旦危险到了自己身上,一个个都急得像叫春的猫。
“我也很想这是袁大帅下的命令,可是很遗憾,袁大帅只是把我们交给了孙大都督,是他下的令,庆亲王府今天怕是过不去了!”
载振一惊,也顾不得哭喊了,急忙爬起了身子,跑进了屋子,如果是袁世凯动的手,他还没什么威胁,可要是孙复,就不好说了,这个时候他还是觉得该找自己的阿玛想个辙。
“咯咯……”刚听完载振的讲述,奕劻就撑不住了,口里像是堵了石块一样,无论怎样都发不出声音来了,老脸憋得通红,载振也急得乱转,却似乎没有办法。
双手无力的垂到地上,奕劻双目圆睁着看着载振,似乎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可是却没有机会了。
“阿玛……”低声叫了一声,载振颤栗栗的把手指送到了奕劻鼻息下,可是尚还温软的身子,却没有丝毫的呼吸了。
“阿玛……”载振哭的很是伤心,声音传了老远,足以让闻者落泪,可是他碰到的是一群天生就是吃杀人饭的煞兵,哪里会顾忌什么,直接一枪托打上去,载振的声音戛然而止。
杀戮持续了半个时辰,最后剩下的三百多个仆人被集中到了最大的客厅里,有十多个兵士监督者,客厅的门口就摆放着四五具尸体,这是特意用来威慑他们的。
“大人”一个兵士把一枚翠绿的扳指塞到了吴佩孚的口袋里,谄媚的笑着就准备闪开。
当兵的都不是傻子,他们很清楚只有上官捞了一把,他们才能下手,这枚扳指是从奕劻的手指头上取下来的,虽然他们都不怎么识货,可是也很清楚那是最值钱的物件了。
“慢着……”吴佩孚掏出扳指,放到那兵士的手里,低声说道“去通知弟兄们,把私藏的东西都掏出来,一个也不许留。”
望着那兵士不解的目光,吴佩孚见刘云不再身边,低声解释道“这些物件到了咱们手里,顶多这个百八十两银子,为了这点东西丢了命,不值得。”
“哪位孙财神已经放出话了,这次的任务办得好了,各王府的查抄里,会有一部分是咱们的,到时候没人都能分上上百两银子。可要是私藏这些东西,等会儿被段统领发现了,八成是要掉脑袋的,不要为了这点银子,把吃饭的家伙给丢了。”
犹豫了一下,那兵士终于还是不舍的掏出了怀里的一枚拇指大的玉观音,看得出它的成色也不错,可是比起那枚翡翠戒指还是差些。
“大人,就这么交上去。总有点不甘心啊!”
“庆王府有多少银子?”吴佩孚没有回答。而是出声问道。
“刚刚弟兄们已经抬出来三十多箱了。还没有抬完,我想怎么也有个三五十万两吧!”那兵士不确定的说道。
“哼”吴佩孚道“若是庆王府家里抄不出三百万两现银,和一千万的家当,那老庆记公司就白干那么多年了。一个庆亲王就有这么多银子,换到二十多家王府里,那就是上亿两银子,到时候,咱们的赏银会少了嘛?”
一个巨大的面包耀的那兵士眼珠子里全是银光。这会儿那还顾得一个玉观音,那玩意顶多当个百来两银子,根本不值得那小命去冒险。一传十,十传百,一个虚假的面包被无数人传成了真的,大部分人都开始放下了手里的宝贝,转而期待起那些来历光明正大的赏银了,为此他们更加竭力的挖掘庆亲王府的宝藏。
二十八个队,直抄了二十八家最大的王府,这些王府大多都是居住在王府井以及中南海西边的西单大街附近。倒也让许多兵士敢放开手脚去做,不用担心有人事后报复。
北京城里的王府足有数十座。再加上那些贝勒府之类的更是多不胜数,二十八队兵士只能对付很少的一部分,依然有大批的王公贵胄侥幸逃过一劫,可是也被孙复的大动作给惊了魂,到处找救星。一部分人携家带口相聚一起奔了紫禁城,希望那里能够保住自家的性命安全;另一部分,骨头硬的则去了迎宾馆,在哪里开始怒骂袁世凯;剩下的人则逃到了东交民巷,希望得到庇佑。
紫禁城被封锁了,袁世凯“昏阙”了,东交民巷倒是可以进去,可是很快哪里就人满为患了。
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肃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等二十八家王府被清理了出来,数千名王公贵胄被关在了中南海,那里是孙复的地盘,又有精兵把守是最合适的地方。倒是那些钱财珍宝,则被孙复分作两份,一份是可以立即折银的,统统运到了迎宾馆,另一部分则是无法估价的珠宝古董,统统都进了中南海。
其实各王府里还有一笔大财富,只是不好数量太大,而且占地方,孙复一直没想好怎么收拾,可以想象二十八家王府的两百年的积累,那些紫檀木、金丝楠木、阴沉木之类的雕塑器具可以说是多如牛毛,而且数量极为庞大,想搬都搬不走。至于地契、宅院之类的东西,孙复根本没心思清理了,但是那些金银珠宝都征用了度支部和京城各大钱庄的近百位精熟算师来计算,甚至还有数百座大小称砣在忙碌着称重。
早在孙复向各大王府动手的时候,袁世凯已经得到了消息,当时他就想阻止,却被张一麐给说服了。理由很简单,一旦袁世凯担任大总统,那么就必须面对全国的财政难题,去年一年的收入基本上都指望不上了,甚至连今年的都难保了,这个时候,如果手里没有一笔大财,凭什么控制全国的局势。
“我的孙大都督唉,你到底把北京城闹成了什么样子?”一看到孙复来了,袁世凯一把就拉住了孙复,焦急的问道。
摆脱了袁世凯的手,孙复指了指杨永泰,自己则直接靠在了椅子上,舒服的喝起了茶。这一天的忙碌着实把他给累坏了,不过收获也很是丰富,甚至是暴利。
“袁大帅,经过四个时辰的粗略估算,二十八家王府里,庆王府收获最多,有白银、黄金、银元等共计约一百八十万,而且据载振供述,庆王府在汇丰等银行尚有数额不清的存款……”
“有多少?”袁世凯也顾不得关系那些王爷的安危了,急忙问道。
“据载振供述,在汇丰银行有一百四十万左右的美元存款,其他银行的他还在一一供述,现在还无法统计。”
“这么说,一个庆王就有五百万以上的银元?”袁世凯不敢相信的看着孙复,这笔钱财数字太大了,如果是数年前的袁世凯,根本不会把五百万当回事,可是现在北洋“小金库”已经空了,他手里能用的活钱也不多了,就算是有着梁财神的相助,也过得很是拘谨。
点点头,孙复压抑着兴奋,道“二十八家王府,单是现银就堆满了迎宾馆的院子,足有三千万以上的白银,要是等抠出他们在各银行的存银,最少也有五千万以上的白银,这可是全国两个月的财政收入,若是算上那些宅院田地,这二十八家王公就能卖一亿两以上,这足够我们购买十艘战列舰的。”这里面有好大一笔银子都没有真正搬过来,比如段芝贵抬走了五十万两,那些兵士们每人赏了一百两现银,这就足有百万两银子耗在了里面。
院子里的无数大箱子,袁世凯不是没有看到,只是他刚才在权衡某些问题,没心思理会那些来来往往的兵士,就没有在意,现在听孙复说起来,心脏都有些承受不了的感觉了。
王公府邸都抄完了,紫禁城的封锁也就放开了,哭爹喊娘的王公们一下子涌进了长春宫,希望得到皇上的罩佑。这次八旗权贵真的是亏大了,各家王府的情况从来不是单纯的金银多少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无数的账务来往,像长春宫前哭的最心酸的那些,大多都是被那些王府欠了大笔债务的主。
僵硬着身子听完那些王公的讲述,裕隆两行清泪又流了下来,满腹的心酸无处诉说,一起多少还有个溥伟知道给八旗子弟壮些声势,可是现在,他却已经去见了圣祖皇帝。
“快传袁世凯,我们退位还不行嘛!”裕隆无力的趴在椅子上痛哭失声。(未完待续。。)
五十九章 变革的时代
了望着无尽的海洋,品尝着炙烤的鲸肉,轻抿了一口来自茅台镇的白酒,林森和陈陶遗享受着难得的海上日光浴。在这艘“凤巢”号巨轮上,能够把餐桌摆到甲板上的,也就只有这些被当做菩萨供奉着的各省代表了。
南京临时参议院比起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无意是正式了许多,最少它的所有参议员都有了身份上的界定,那就是必须得到各省都督的授权,而不是像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一样,随便拉出来一个代表都给予了填写选票的权利。
按照规定,每省仅有三名参议员的名额,换算的全国,参议员的人数应该是六十六人,可是实际上临时参议院的成员仅仅来自南方的革命省份,就算是这样,也因为孙复的离去,导致粤桂黔滇湘五省的代表一直没有就位。
一艘数万吨的巨轮只拉了百十号人,这里面仅仅只有二三十名参议员,当然了,如果算上西南几省的,数量就翻了一小倍,也算是有些模样了。
望了一眼那些正忙着四处拍照的记者,林森苦笑着转过了头,“这下那位孙大都督又要名扬世界了!”
“就算是他钻到乌龟壳里,也会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的,那么年轻的一位大都督,放到全世界都是有数的少年权贵!”头都没回,陈陶遗专注于品尝茅台镇的佳酿。这种白酒入口纯香绵浓,仅仅尝了一次,他就喜欢上了这种白酒。为了能够多品尝几次。陈陶遗干脆拉着林森在甲板上摆起了小酒桌。一边品酒,一边欣赏海景。
“是啊,一个十八岁的大都督,竟然还是五省革命政府联合大都督,这样的人物就算是打个呼噜都会吸引所有人的眼球,更不要说他还有一番堪称传奇的感人故事了!”
“唉,你怎么对着酒壶喝起来了,快放下……”林森一把夺过陈陶遗手里的酒壶。掂量着已经半空的酒壶,愤懑的说“这点酒可是我费了老大功夫才搞来的,那个邓浩洪抠的要命,一次只给了半斤,全让你喝光了。”
“嘿嘿”陈陶遗已经有了些醉眼,贪婪的品味着嘴角沾着的几滴酒液,得意的道“这酒入口绵长,浓稠香醇,喝上一口就算是一天不吃饭,我都心甘了。”
“这可是那位大都督的最爱。那天邓浩洪也仅仅给了我两瓶。”林森也不顾酒壶上沾的有陈陶遗的口水,自顾自的倒了一杯。享受着阵阵浓香扑鼻的快感。
陈陶遗是个很懂得节制的人,灌了半壶之后,就没在和林森抢。实际上这船上供给的酒类很丰富,就以白酒为例,四川的绵竹大曲、巴乡清酒、姚子雪曲,山西的杏花村汾酒、竹叶青酒,陕西的西凤秦酒,江苏的洋河大曲,可是这些酒中都只是上等品色,比起顶级茅台来,品质上都差了几许。像林森手里的哪壶茅台酒,就是茅台镇最有经验的酿酒师酿造的,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都经过了百般筛选,就算是贡酒也不过是这个水平,而船上的其他名酒,则多是商队运过来的上等货,自然比不得精心酿制的茅台酒。
“子超兄,福建现在已经归属于孙大都督治下了,你还算是参议院的参议员嘛?”
美酒在前,最难受的就是没了心情,林森现在就是这样。
“这个问题你憋了不少天了吧?”林森放下酒樽,叹了口气,说道“我一直都纳闷,以你和孙文的关系,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选择北上,想来你应该担负了不小的使命吧?”
黯然的点了点头,陈陶遗苍然叹道“当初本以为民国就能建立,中华复兴的时候就要到了,可是没想到仅仅旬月功夫,天下局势就发生了如此剧变,让人真是措手不及啊!”
“你应该清楚,这场剧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林森盯着陈陶遗,道“孙文亲日,孙复仇日,这注定会造成两孙的分隔对抗,这是不可避免的!”
“若不是孙复打赢了日本海军,他凭什么和孙总理对抗,不过一个刚成人的娃娃……”
“果然,同盟会还是有人容不下孙复,就算他是民族英雄,革命功勋,在你们眼里,只要不是同盟会会员,就不是一路人!”林森有些悲观的叹道“孙文到现在都还没明白吗,他比不过孙复,不是因为地盘大小,也不是因为财富多少,但是一颗爱国之心,孙文就差了不止百倍……”
“你别忘了,你也是同盟会会员……”陈陶遗低吼着质问道。
“福建改制的时候,我就已经脱离了同盟会。”同情的看着陈陶遗,林森压低声音道“一个拥有飞机大炮,拥有完善政府结构,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人,比孙文更加让我放心,他让我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希望。”
“福州之战,蔡锷手下有三个新编的步兵师,而许崇智手里也有近两万兵力,可是数十架飞机来回盘旋,无数的炸弹落到前线阵地上,仅仅一个时辰,福州之战就结束了,可是真正战死的双方战士却没有超过三百人,这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嘛?”
林森激动低吼道“这说明孙复可以在一年之内统一全国,他有这样的实力!”
颓废的坐在椅子上,陈陶遗不得不承认,在孙家军的压力下,南方的各都督府都没有反抗的实力,甚至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和茂名暗通款曲了,这也是同盟会所面临的窘境。
“难道你愿意看着福建沦落到孙复的独裁之下嘛?”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陈陶遗死盯着林森。
“独裁?”自嘲的笑了笑,林森道“孙文不是独裁嘛,袁世凯不想独裁嘛。既然大家都想独裁。那多一个孙复又算的了什么!”
“……”
在南京。虽然孙文极力表现出一幅民主姿态,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却统统没有考虑过参议院的意见,这也是让众多参议员愿意北上一试的根本原因。其实说白了,这些参议员已经明白了现在的局势,那就是所有的强权者都不会真正的赋予参议院足够的权利,他们现在想看到的是袁世凯能不能救中国,他能不能让参议院存在下去。
“孙文派你北上是准备做什么?现在清廷已经准备退位了,我和许多参议员都不希望再有什么幺蛾子出现。”林森看着陈陶遗。发出了近乎警告的戒言。
“他没派我,是我想要看一看那位叱咤风云的孙大都督,会准备怎样把袁世凯架空。”
将军府统帅、内阁总理、内外议院、学部尚书这些名词已经被悄悄的透露出去了,全天下都对这个洋不洋土不土的政治构架充满了好奇心,也很期待它会造就怎样一个政府。
对于孙复,林森心里其实很复杂,一方面他是民族英雄,击败了日本海军,洗去了甲午国耻;一方面他又是悍然攻打革命政府的霸道独夫,导致闽人自治成了泡影。
林森不是没有考虑过联合闽地各部反抗孙复。可现实是他根本没那个势力,闽地最大的实力派不是清廷的第十镇。也不是什么革命党,而是另一股强大的是势力,他们才是闽省真正的巨头,闽系海军。自从萨镇冰、刘冠雄相继归附孙复之后,其实闽地已经有不少人期望孙家军占领那里了,福州之战的快速结尾,也是因为闽省根本没有反抗决心。
游轮很平稳,航速也很快,从上海到了天津,参议员和记者们都有些怀念船上的日子,“世界第一”游轮可不是谁都有机会做的,而且上面丰富的玩乐和饮食系统足以让这些社会精英流连忘返。
天津直通北京的火车,在参议员到齐之后,就出发了。他们根本没机会喊累,就被热情的赵秉均给迎上了火车,享受着袁世凯派来的宫廷御厨的手艺,眨眼睛就到了北京。
进了正阳门,无微不至的袁世凯就把参议员们送到了各家王府,除了孙复挑去的三座王府,其他的王府都交给了袁世凯,正好被他用来安置这些国会议员。
1912年2月8日,也就是辛亥年腊月二十二,到了这个时候,北方的年味已经很重了,可是今年的北京城里却像是被严冬冻僵了,至今也没有看到有什么年味年气,所有人都翘目以待的望着紫禁城,那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旷古一来最盛大的仪式。这个仪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仅次于炎黄部落合一,以及秦王朝一统天下,就算是朱氏驱逐鞑虏都比现在要稍有不如。
一身华丽礼服的裕隆牵着小皇帝溥仪,站在太和殿的御座前,神情悲切的看着台下寥寥的几位王公和满汉大臣。今天是大清朝的最后一天了,可是能到这里来的只剩下这么几只小鱼小虾了,那些地位尊崇的亲王郡王们都成了阶下之囚。
“赵大人,恭亲王他们现在如何了?”眉头微蹙,裕隆一脸的凄婉,这若是换作了事二八芳龄的美貌少女,说不定还有几分魅力,可是裕隆已经年过四十,本身又费俊美之人,那副凄婉的样子,实在让赵秉均难起怜悯之心。
“臣不知!”硬硬的顶了一句,赵秉均挥手让人奉上退位诏书,等着裕隆盖章下印。
眼泪在眼睛里滚动,裕隆保持着身为大清太后最后的尊严,硬生生的憋着不让它滚下来。颤抖着顺手,打开黄色绸缎,映入眼前的寸头小楷怎么看怎么狰狞,仿佛是无数的白蚁,正在撕吃她身上的血肉,让裕隆痛彻心扉。
缓缓合上退位诏书,裕隆乞求的看着赵秉均,哀声问道“大清就要亡了,请赵大人看在溥仪还小的份上,告诉我们娘儿俩,恭亲王、庆亲王他们到底怎么了?”
嘴唇紧咬,赵秉均很想一口回绝,可是看着那个六岁娃娃懵懂的眼神,突然开口了。
“恭亲王载沣以及肃亲王善耆等人和他们的家人,现在都被关在中南海,那里面一直都是南兵把守。臣也不知内情。不过想来是没有生命之忧。至于庆王。庆亲王毕竟年纪大了,再加上在宫里受了重伤,没挺过去,已经……”
眼中一片死灰,裕隆感激的向赵秉均道了个万福,平静的打开退位诏书,摊在御桌上,拿起那枚大清受命之宝狠狠的摁在了退位诏书上。这枚大清受命之宝是清室二十五宝玺之一。只有皇帝继位这样最重要的事件上,才会盖这方宝玺,可是现在它却用来加盖退位诏书,裕隆在加印的那一刻身体一震,恍如雷击。
“噗”一口黑血喷出,满殿皆惊,尤其是赵秉均等人,眼看着退位仪式就要完成,若是这时候裕隆死了,那就只能把这个任务交个那个六岁大的小皇帝了。这要是传出去,怕是袁世凯和孙复的名声都坏光了。
“太后……”阵阵惊呼声。让裕隆的眼神又回复了几分光彩。
“放心…呃……”一口鲜血到了喉间,硬生生的被裕隆咽了回去,怜爱的看了一眼溥仪,望着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裕隆眼里满是留恋。她撑不住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退位仪式进行完毕,不让这个幼年君王承受这般罪过。
“小…噗……”刚一张口,一道血剑就射了出来,裕隆急忙紧闭嘴唇,眼神直盯着张兰德。
张兰德侍奉了裕隆三年,自然明白这位大清太后的心意,强忍着酸涩的眼睛,张兰德躬身接过退位诏书。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皇帝卸政权,废尊号,今便祗顺天命,出逊宫庭,还政于万民!”
“臣赵秉均拜谢太后,皇上!”叩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对异族朝拜,赵秉均摘去清室官帽、袍服,褪去官靴,肃容起身。
“自即日起,满清退位,此诏书在经参议院决议通过之后,即可生效!”赵秉均道“清室故裕隆太后与宣统皇帝,需在三日内转居他处,北京皇宫、沈阳皇宫、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将交由中国政府管理,宫苑之内各种物资皆不许带离,统一交管中国政府,宫中太监宫女将由中国政府妥善安置,准许皇室妃嫔各返其家,无家者,亦有中国政府安置,皇室亲眷亦有中国政府安置。”
一声中国政府,等于把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和功业彻底推翻,更是把满清八旗当做了外邦之人,这无疑是在裕隆的心头上插了一把尖刀,然后又狠狠的绞了两下。
“噗……”一口黑血喷出,裕隆再也坚持不住了,一头倒在了地上。
“太后太后……”张兰德疯狂的爬到裕隆身边,哭喊着“太医太医”,可是清廷已经退位,宫中的各处太监宫人正盘算着自己未来的日子,那还顾得什么太后太医,这会儿整个紫禁城都快要陷入混乱了,再也没有人理会这位旧朝太后了。
溥仪稚嫩的哭声,残余王公的悲痛呼唤,都没能挽回赵秉均的脚步,退位诏书已经签订,接下来只需要交由参议院通过即可,大功已经到手,赵秉均那还想理会裕隆,现在是朝袁世凯邀功要紧,关系的以后赵家的富贵前程,赵秉均也只好舍弃心中的那点怜悯了。
赵秉均并没有第一时间带着退位诏书前往参议院,也就是旧清的资政院,而是赶着快马,奔了迎宾馆。
“哒哒……”马蹄声,以及马车前进的声音传来,袁世凯脸色堆满了笑容,就连眼角都像是绽开了的菊花,处处透着几分笑意。
“来了来了……”顶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出来,袁世凯等得就是这一刻,身上的狐裘被扔到了一边,袁世凯激动的搓着双手,两只眼角透着浓浓的笑意和渴望。
刚一露头,赵秉均就看到了袁世凯的身影,这一刻,赵秉均很清楚,自己赌对了。
“大帅,清室退位诏书,只等参议院通过,满清对中国两百六十七年的奴役就彻底被推翻了,这都是大帅的功劳啊!”
“去去……”袁世凯佯怒道“怎么能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呢,还有孙大都督的功劳,还有黎都督的功劳,还有那些革命将士的功劳嘛!”
话没说完,袁世凯就笑的找不到眼睛了。其他的不算,但是比清廷退位这一项功绩,就足以让他成为革命的的第一功臣了。如果没有那个孙大都督,袁世凯相信凭借这一项功勋,他就能顺利的担任大总统一职,成为名正言顺的中国元首。
“走,去资政院!”
“大帅,是参议院!”赵秉均小声提醒道。
“哦,对,是参议院,是中国的参议院,不是满清的资政院!”袁世凯一拍脑门,畅声笑道。
梁士诒、张一麐、杨度、杨士琦等幕僚,段芝贵等一众在京袁系统兵官,袁克定、袁克文等来京子嗣,都随着老袁前往了参议院,这是袁家的盛事,也是袁系官员们的盛事,组建一个崭新的政府,必然会多出无数的空缺职位,这都是他们无法拒绝的诱惑。(未完待续。。)
六十章 中央上国
资政院位于西城区象来街,与新华门相距约四五里许,到迎宾馆就更远了些,足有十余里,庆幸的是北京城的长安街今天没有堵车,也没有发生刺杀之类的意外产生,这让袁世凯也保持了一定的速度,在得到退位诏书半个时辰后,终于赶到了这座刚刚换了牌匾的参议院
参议院人数不多,算上南京参议院的参议员以及粤桂黔滇湘诸省的参议员,再加上鲁豫等袁世凯控制省份紧急赶来的参议员,也仅仅只有五十三名,虽然离额定的六十六名的数量还少了些,可是比起南京参议院时,却增加了许多。
林森自从进入这座资政院,行驶议长权利的时候,就发现了,南京参议院的参议员已经成了少数派,这里面更多的是来自孙复和袁世凯控制下的各省参议员,而且,他们都得到了各省都督或民政长或巡抚之类的任命,按照参议院的议事细则,他们都具有参议员的身份,这让林森既无奈,有激动。
无奈的是这次的参议院很可能会被孙、袁操控,激动的是这将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参议大会,除了路途遥远的陕西、甘肃等省,其他省份都有参议员到场,这绝对是最真实的民主会议。
参议院的保安工作是由孙、袁双方出兵负责的,内场由军容最整齐的近卫营负责,而外场则交给了吴佩孚和北京巡警联合巡视。袁世凯的马车稍经监察,就进入了参议院,恢复了一脸肃容的袁世凯身穿汉服。双手捧起满清的退位诏书。一步步的朝参议院步进。
“诸位参议员们。今天是参议院第一次在京城召开会议,也是职责最神圣的一次,西历1912年2月8日,也是辛亥年十二月二十二,清廷裕隆太后与宣统皇帝,已经签署了退位诏书,今天,我们将为这份诏书赋予它的合法性。”
雀跃兴奋的袁世凯在林森的召唤下。捧着退位诏书进入了主席台。
对于退位诏书的通过,孙复根本不存丝毫的担心,那么一份苛刻的退位诏书,如果还不能让这些参议员满意,那就只能请老天出来把所有的满人给诛杀干净了。
这次孙复来到参议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袁世凯确立好新的政府,并且把新政府的架构确立起来,并且让袁世凯顺利的当上大总统。
退位诏书顺利的通过了,五十三名参议员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这份原件将作为新国家的重要文物存放在参议员。直到以后,都将有继承参议院使命的机构负责保管。
“诸位参议员。清廷已经退位了,那么一个新的国家也必须要诞生了,全国亿兆百姓在翘目以待,各界贤达也期待着一个能够代表全国人民意愿的新政府能够成立,今天,拥有神圣权利的参议院应该履行它的使命了!”大老远的跑到了京城,王宠惠是作为广东省参议员的身份来的。
台下沉寂了一分钟,孙系和袁系的参议员也没有出声,他们是要附和两家的倡议,可是作为一名社会贤达,这些参议员也不愿意轻易的就把自己卖个孙、袁,做事总要有个脸面,总要有人先站出来点头才是。
“我反对!”副议长陈陶遗起身说道“民国的临时政府已经成立,我们只需要选举大总统,并且重新组建民国政府,而不是抛开民国政府,成立什么新国家。”
“是啊,民国已经成立了,怎么能说抛弃就抛弃呢!”
“南京临时政府还在呢,难道要我们分成两个国家嘛?”
一声声质问,一句句否定,让袁世凯的脸色僵了起来,连向记者宣布清廷退位这样的轰动消息的兴致都没有了,只是把退位诏书扔给赵秉均就不再理会。
孙复一脸微笑的走上了主席台,王宠惠急忙让出了位子,返身回到了自己的参议员席位。
“从来没有两个国家,南京的临时政府只是为了逼迫清廷退位,联合各省革命力量的一个机构,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央政府。”孙复微笑着说道“而且,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只包括了南方部分省份,而忽视了北方各省,无论是从历史惯例来讲,还是从现行各国的态度来说,一个不能代表全国人民意愿,没有得到任何国家承认的临时政府,怎么可能是中央政府,而一个不是中央政府的地方势力,又谈什么民国?”
“还有,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南京临时政府能够行驶光复诸省赋予的政府权力,那么现在南北一统,是不是应该成立一个真正的中央政府,是不是应该成立一个崭新的国家。”
“那孙大总统呢?”陈陶遗冷声道。
面色一冷,孙复坚定的说道“从他签订那份所谓的中日友好条约,无视参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