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少帅-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晟轻舒了口气,总算没把狗的抚养权也丢掉。点了点头,沮丧的说“好吧,不过我现在就要带走。”
孙复无所谓的说,“那要看你的本事了,现在狗狗可是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想要和它培养感情,时间可是需要很长的呦。”
咬了咬牙,朱晟只能自认倒霉。已经逐渐成形的龙犬二代,朱晟自从第一眼看到它们,就喜欢上了。虽然它们的身高比阿福要低上十多厘米,但是依然有一米多的体高,就算是德国狼犬,在它面前也就是和猫差不多,而且它的威猛比之老虎也不差分毫。朱晟曾见到一头活牛在几只龙犬面前,根本没有反抗之力,仅仅是几分钟的功夫就消失的一干二净,连个骨头渣子都没留下。
正在朱晟懊恼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哨兵跑了进来,来到孙复身边,递过来一份信函说,“少帅,刚刚有人送来密函,说是知府派来的。”
“人呢?”
“已经走了,不过走之前说,让你看过之后,到知府衙门去一趟。”
火漆已经破损,肯定是有人看过的。拆开信封就看到薄薄的两张信纸,用的是上等宣纸,字体极好,可见出自大家之手。
仔细的浏览了一遍,孙复面无表情,心里却是一阵天翻地覆,不知是喜是忧。挥手示意哨兵离开,孙复抬头看着朗朗青天,沉重的说,“晟哥,这世道要乱了!”
朱晟也严肃了许多,心里猜测信上的事情肯定是很惊人的。
“小复,到底出了什么事?”
孙复将手里的信函递给朱晟,就不在言语。朱晟急忙细看了一遍,惊喝道,“慈禧驾崩了,连皇帝也驾崩了。”
孙复摇了摇头,解释说,“是皇帝驾崩了,慈禧也驾崩了。”
疑惑的望着孙复,朱晟问道,“这有什么区别嘛?”
“当然有,如果是慈禧先死,那么光绪就不一定会死,但是现在却是光绪先死了。”
看着朱晟还是一副不解的样子,孙复就肯定的说,“你不觉得是慈禧杀了光绪皇帝嘛?”
;
九十一章 疯狂的计划
太后和皇帝先后驾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在有心人眼里,自然是有着各种猜测,但是这种事情,谁也不敢说出来。
各地官府为了表示哀悼,就扯了几尺白布挂在衙门门口。只有京城里是一片白帆飘荡,孝衣滚滚。出了京畿,能正经扯几尺白布的都是忠心与朝廷的赤诚人家,衙门也多是意思一下,很多地方,上官下拨的治丧银子都莫名消失了。
真正受到这件事影响的只有各国使节和那些封疆大吏,小老百姓还是为了每天的那几个馒头奔波着,谁当皇帝给他们影响不大,除非出个盛世明君,才能点燃他们的激情。
不提那些人,就算是孙复接到消息也只是激动了一会,就不在理会。去了知府衙门也只是敷衍了几句,糊弄了一下自己的未来岳父就了事了。
“小复,你真的不关心谁当皇帝,那可是九五之尊啊!”
孙复没有理会朱晟的惊讶,接过他手里的编制表,自顾自的瞅了起来。
“每个班14人,四个班编成一个排,三个排编成一个连,一个连加一个重机枪排,四挺重机枪,这样下来一个连就要240人了,一个营四个连就是千人了。”
孙复忽然抬头问向朱晟,“十四人负责一挺重机枪是不是太多了?”
听到问话,朱晟立即进入自己的角sè,不再考虑谁当皇帝的问题,德意志军校训练出来的军官还是很称职的。
“一挺重机枪包括一名指挥官,一名主shè手,四名副shè手兼任弹药手,再加上八位弹药手,最少可以携带一万发子弹,二十公升的冷却水,而且能够正常行军。再参加一次中途遭遇战,或是中等以下的战斗,都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人数太少,就不能长途行军,而且不能保证机枪保持足够的火力输出。毕竟马克沁机枪手一直都是重点打击的目标,往往一场战斗下来,每挺机枪都换了四五位shè手。”
孙复点了点头,自己以前的编制也就是在家门口对付敌人,或者是欺负那些装备不齐的军队。可是战争从来不会顺着你的意思来打,万一遇到列强或者装备齐全的军队,没有火力保证,对山子营来说可是一场灾难。
“咦,怎么还有辎重连?这样,不是每个营有一千两百多人了嘛?”
“没那么多,这个辎重连是小连,七八十人就行了。战场上,无论士兵携带多少弹药都不能保证大型战斗的需求,必要的辎重部队是必须的,不仅是辎重兵,通讯兵甚至参谋都不能缺少。而且,小复你是准备把一个营作为一个dú lì战斗单位培养的吧?”
“是啊,我是这样打算的。”
朱晟一副我是诸葛亮,万事在我心的姿态,看的孙复有些牙疼。
“每个营既然是作为dú lì的战斗单元,以后扩大编制的时候,肯定会装备火炮,必要的后勤保障部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辎重兵也是技术兵种,培养起来不如步兵快速,有备无患。”
听到朱晟的解释孙复咬着牙也就认了,翻着手里的编制表,却怎么也找不到炮兵的编制,疑惑的问道,“你把炮兵分离出来了,怎么没有炮兵的编制?”
灿灿的笑了笑,朱晟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欧洲的军队通常每个连四门炮或者是六门炮,这要考虑地方交通的情况,我刚刚回来,只知道国内的交通很差,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而且我也不是炮科出身,就没准备炮营的编制。炮兵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兵种,没有专业人员不好乱来。”
白了朱晟一眼,孙复也无可奈何,毕竟他也没有说谎。说起炮兵,孙复想起了被自己留在崖州的陈从义,他可是正宗的rì本士官学校炮科的毕业生,也许该把他调过来了。
正在两人讨论编制的时候,又有信使来了。
这次并不是上次的那样,王克征把京城故人送给自己的信转送过了,而是两广总督张人俊亲笔所书的表彰信。
自从朱晟归来以后,孙复就觉得有了个智囊,有事没事就喜欢问问他的意见。
这不刚刚看完了信件,孙复就问道,“晟哥,你说我应不应该去广州做官?”
惊讶的看了孙复一眼,疑惑的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摇了摇手里的信纸,孙复说,“两广总督张人俊来信,除了表彰孙家在鼠疫爆发后作出的贡献,就是又提起了让我去广州新军的事情。想来是这次适逢慈禧和光绪驾崩,不能向朝廷要表彰了,希望以此来做些安慰吧!”
没等朱晟开口,孙复就接着说道,“上次他许诺我,只要进入陆军学堂学习结束,就给我一个营管带的顶戴。这次更是说要给我一个标统的官。”
朱晟听到孙复的话,只觉得心肝乱跳,没想到两广总督这么看重孙复,竟然许诺标统的职位。自己要是加入新军顶多捞个队官,说不定只能当个排长。
毕竟现在德**校生可没有rì本军校生吃香,在那些官吏眼里,只有rì本军校毕业的才是真正的人才,至于德**校,他们听都没听过。
虽然心跳不已,朱晟也只是替孙复高兴,还有些羡慕,却没有丝毫嫉妒的成分。两人的感情自幼就极好,经历了四年分割,不仅没有淡化多少,反而更加深厚。
“去,怎么能不去。去看看那里的新军情况也好,闭门造车可不是一件好事。”
孙复内心也已经有了决定,前往广州不仅可以见识见识新军的水平,还可以刷刷声望。自己现在也就在高州有些名声,崖州四县一州也有些地位,但是出了这两地,就只有那些关心时事的人,知道高州有一个在瘟疫中做出不小贡献的孙家,其他的估计就没人知道了。
“就算是去,也要做些安排,毕竟重新编制后,山子营缺员达到六成,不招兵肯定是不行的。”
站起来踱了两步,孙复狠狠的咬了咬牙,猛一跺脚,终于下定了决心,说,“晟哥,明天就开始招兵,这一次我们就来次大的,除了六个步兵营,还要有两个炮兵营外,再加上每县一个jǐng察大队1200人,,高州一个jǐng察总队3000人。再以护厂队、护矿队的名义招四个营,我们要招一万五千人的新兵。至于新兵的训练,就交给你了。”拍了拍朱晟的肩膀,孙复一副老成的样子,大有托付给朱晟一副重担的架势。
孙复是热血澎湃,激情高涨,可把朱晟吓坏了,一下子征召一万多人的新兵,估计今天开始,明天朝廷就来平叛了。
从惊愕中醒悟过来,朱晟恨不得给这个疯狂起来的兄弟来上两巴掌,可惜自小都不舍得碰孙复一根手指,巴掌也只是意yín一下罢了。
“小复,你疯了嘛?如果你这么做,广州肯定是去不成了,直接准备造反吧!”
看到朱晟一副担心的样子,孙复倍感温暖,小的时候自己惹了祸,总是他提心吊胆,每次都为自己顶错,常常被魁叔打的一身青肿。
轻抚着朱晟的肩膀,把他按回椅子上,宽慰道,“晟哥,没你想象的那么夸张,其实这些事情我都想了多次了。
虽然看起来是征召了一万多新兵,其实真正担心被朝廷追究的只有护矿队和护厂队的四个营,其他的都有正经的名头。
自从光绪三十二年开始,朝廷就下令各地成立jǐng察局,因为各种原因,高州一直没有做。现在我们建立jǐng察局,谁也不能说些什么。虽然我们只是借着jǐng察局的帽子练兵,但是谁知道啊!当然jǐng察局还是要建立的,只不过不用这么多人吧了,一个jǐng察局两三百人就行了。
而且护矿队和护厂队我都有地方安置了,护厂队对外只说有一百多人,其他的都安置到鹅凰嶂去,那里养个一两千人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那原本就有一个山寨,只是后来被我剿灭了,过来这么久,再出现一伙土匪也是很正常的。
护矿队就直接送到崖州去,那里的石禄铁矿快要开发了,需要专门的部队看着。最重要的是相比于高州,崖州更隐蔽,那里自古就是烟瘴之地,平时根本没有人去,只有鱼汛到来之时,有些渔民前往北部湾,也就是在昌江口的渔港停靠一段时间,而且到处都是深山老林,想要藏兵太容易了。”
随着孙复的解释,朱晟终于放下了心,也开始兴奋起来。
“小复,听说琼崖两州的知州是你的人?”
“是啊,他叫郑规,是王萱的表兄,我和王萱已经定过亲了,算是自家人,而且他是个可以信赖的人。”
眼冒金光,朱晟说,“小复,琼崖两州有两州十一县,那我们又可以招募两万带着jǐng察帽子的士兵了。”
“咳咳”孙复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死,再找两万,那自己手下可就有四万多人了,虽然心动无比,但是每月几十万的饷银也不是一件小事啊,更何况现在还有大建工厂,奠定工业基石,自己剩下的800吨白银,已经用了不少,要是再养四万多人,那可就用不了两年就破产了。
心动不已的孙复又不甘心放弃这个诱惑的念头,想了一圈,突然眼睛一亮,小胖在基地已经有这么久了,想来也攒下了不少金银,资金的事情不用考虑了,只是兵员的训练可不是小事。
“晟哥,既然你提的主意,那新兵训练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说完孙复就施施然的走了,留下目瞪口呆的朱晟嘀咕着“什么是我说的”,纠结不已。
;
九十二章 抢肉
人声似海,人影如cháo。
到处是一片喧闹纷杂,洋灰扬起的尘埃遮住了挂满汗珠的黄sè皮肤,齐喝声盖住了工头的呵责,人类的热情在这里像火一样爆发。
鼠疫吞噬了十万条生命,虽然是一个悲剧,但是孙家在瘟疫中无私光辉的形象,感动了无数的高州百姓,他们或许无力报答什么,但是却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感激。工地上繁忙的景象包含着工人们的热情,忙碌不仅仅是为了讨份生活,还包含着对孙家的感激之情。
忙碌一天,回到家里,他们可以自豪的对相邻亲友炫耀说,我为孙家出过力,也算是报答了一点恩情。一点平时无意义的工作,使经历过恐怖瘟疫后幸存的人们,演绎出真情与恩义的戏剧。
孙虎和孙复父子两人走在脏乱的工地,心里满是自得,能得人心至此者,高州仅有孙家一份。
“复儿,看着情景,你要招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高州上下都念着孙家的恩情,漫说万余兵员,就是十万也招得来。”
孙复闻言苦笑一声。无论怎么掩饰,自己的父亲骨子里还是一个武力主义者,满脑子的都是军队的事情。
当年为了山子营的近千老弱,父亲没有在台湾和rì本人干一仗,心中的懊恼和压抑不必母亲少多少。孙复也知道,上千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的武夫,如果不是孙虎照应着,估计现在有一半都要沿街乞讨了。这么多年,终于卸下担子的孙虎,又恢复了当年那个离乡从军,张狂不羁的少年心xìng。
“父亲,招兵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训练起来不容易,我们手里没有足够的军官,而且现在的几个人都是野路子出身,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暂时难当大任。”
轻抚着下巴上的几根硬须,孙虎也是一阵皱眉,自家的根基太浅,山子营也散乱了这么多年,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做什么都掣肘。
想了半天,在脑子里出现的几个念头都被否决,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不愿意看到孙虎穷死细想,孙复安慰道,“父亲,这次我去广州,八成会被送进陆军学堂带个半年几个月,到时候笼络几个也就是了。”
“哎”孙虎叹了口气,无奈的说,“要是我们也办所军校就好了,不用这么担心缺乏底层军官的事情了。”
“军校”孙复眼睛一亮,心里顿时有了打算。
“什么,你要办军校?”满脸疲惫的朱晟回到家里,听到孙复要办军校,吓了一跳。军校可不比军队,现在清zhèng fǔ对地方控制力极低,你建点保家护院的家兵,他们根本不在意。但是军校不一样,除了朝廷办的,从没听说谁敢触这个逆鳞。
“晟哥,你又想多了。其实也不能算是军校,就是一个随军学堂,用来训练军队中的基层军官。”
擦去脑门上并不存在的虚汗,朱晟埋怨道,“小复啊,你不要每次说话都是大喘气,吓得我每次都出一身冷汗。这几天忙着招兵的事情,都累得虚脱了,再被你吓一跳,万一病了怎么办?”
孙复陪着笑脸道,“这不是我没说清楚,以后绝对不会了。晟哥,现在招兵招的怎么样了?”
说起招兵,朱晟jīng神一震,满脸的疲惫也似乎消散了许多。
“才开始了两天,就已经招了三千多人了,我估计只要一个星期就可以招齐一万五千人的名额了。说起来,山子营的名头真大,在茂名城里,山子营的牌子一亮出来,那真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好几次我都担心挤出人命来。”
茂名的情况孙复也知道,对此并不奇怪。
“晟哥,除了茂名以外,其他州县情况怎么样?”
皱了一下眉头,朱晟懊恼的说,“电白、信宜、吴川、化州情况都还行,就是石城县有人捣乱,到现在只招了一百多人。”
“石城”,孙复低吟道。
接着说道,“石城是鼠疫爆发最频繁的地方,这次那里也有几万人被感染,被山子营救治过来,按说孙家在那里应该是很有威望的,怎么会有人捣乱,背后是谁支持的?”
“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是石城知县暗中指使的,好像他的名声不太好,应该是担心我们的力量渗进去了,威胁到他。”
孙复低叹了一声,自己在地方的力量太弱,那些人以为自己好欺负啊!
孙复眼睛一眯,心头起了杀意,军队是自己的根本,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山子营的扩张。既然有人想当出头鸟,就不能怪自己心狠了。
“晟哥,明天从一营调一个连换装去石城,先把石城的jǐng察局建起来,那个知县就让他死了算了。就调武元的一连去吧,那里距离茂名太远,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守着。”
朱晟点了点头,对那个知县也是暗恨在心,杀了他也好给那些想闹事的给个jǐng告。毕竟高州一州五县的政事官员,没有一个是孙家的人,不jǐng告他们一次,难保他们会看轻孙家。
“小复,既然要建石城jǐng察局,其他几个县也不能再等了。这次山子营大招兵,再加上知府要建立各县jǐng察局的消息,肯定会动那些知县的权力,没人想要平白把自己的权力让出去。这次石城露了头,其他各县也该有行动了,不能给他们机会。”
自从光绪三十一年朝廷下令成立巡jǐng部,要求各地组建jǐng察局,但是三年多了,成立jǐng察局的仅有寥寥几个地方,大部分地区以银钱紧张,人才缺乏为由,拖延jǐng察局的组建。除去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最重要的是jǐng察局把地方官员的权力分割了,而且是最重要的刑事权,才让他们无视了朝廷的命令。
短期内,就算是各州县的主官畏于山子营的武力,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抗,但是身为地头蛇的他们稍微使些绊子,都会影响山子营的发展,这不符合孙复的计划,所有给他们头上悬一柄利剑,势在必行。
“从二、三、四、五四个营各抽一个连,换装之后,分赴信宜、吴川、电白、化州四地,接掌各地的治安和刑事权,相信那些人会识时务的。”下了狠心,孙复不惜抽调自己苦心经营的山子营的兵士。
力量大了,随便一个决定都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未来。孙复凭借着手里的武力,仅仅是一句话的功夫,就把一县之长的未来决定了。
石城县衙,知县徐冰才四十出头,正值壮年,花了上万两银子买下石城知县的实缺,可不是来行善的,除了为祖宗多挣些香火,还为了借此发家致富。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早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了,出万两白银,只要三年就可以翻十倍,任谁都想投资进去。只是徐冰知县大人的运道不好,只捞到了石城的缺,这里紧靠广西,又属内陆,县里并不富裕。
徐冰到任两年了,巧立各种名目,才攒下了五万多两银子。这倒不是他无能,实际上他的手段极为高超,不说每年七八个的生rì宴会,单是过往的行商都被他扒去了几层皮,两年里最少也捞了十几万两银子。只是官做得久了就想要升上几级,为此他向总督府砸了近十万两,却是一个水花都没见到,现在还是七品的芝麻官。
“师爷,你确定孙家会送银子来,他们可是和知府大人有着婚约的,手里还有枪,万一……”
没等徐冰说完,身边的师爷就打断了他的话,肯定的说,“大人,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是孙家再厉害,到了石城也要让你三分,为了让你不阻碍他的招兵,肯定会给你一些好处的。”
听到师爷肯定的答案,徐冰放下了担心,自信的说,“哦,也对,在石城我可是天,量他们一个小地主,就算是和知府有关系,也要让我几分。”
就在徐冰不注意的时候,师爷脸上露出一丝嘲讽,旋即隐没。
如果孙家不是有着孙复这个手握逆天金手指的奇葩,或许真的会向他们屈服,可惜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武元带着一连的士兵,rì夜兼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石城。没有给徐冰任何机会,就把他们全部抓了起来。
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只有事情的真相如何,是谁指使或是唆使徐冰阻扰山子营的事情的,根本没人在意,他只是一只鸡,命运是用来jǐng告猴子的。
第二天,关押徐冰的监牢里,传来了徐冰和师爷畏罪自杀的消息,至于罪名,在石城上下吏民的口下,贪污、滥权、谋害人命、辱骂朝廷,总之够他们死刑的就行了。
对他的死有反应的,只有唆使师爷的某个人叹息一声而已,或许总督府某个收他银子的人会伤心失了一个送银子的。
这些都无所谓了,石城jǐng察局建立了,一群带着毛瑟步枪,身着黑sè军装的jǐng察开始巡逻了。随着石城jǐng察局的建立,化州、电白、吴川、信宜四地的jǐng察局也成立了,不管那些地头蛇愿不愿意,孙家都开始抢他们的肉了。
抱歉,今天只有一更了
;
九十三章 书生和教官
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就是女人长了一副男人的脸蛋,世界上最大的苦难来源于男人长了一副女人的面孔。
女人有着绝世之姿不过是红颜而已,但是男人有了女人般的绝世容貌,那魅惑力根本不是女人可比的,不管是不是同xìng恋,面对这样的男人,总忍不住有些邪恶的想法。
以往,孙复对于书生在鹅凰嶂的悲惨遭遇,一直都是抱着同情的心理,但是现在再次见到他,却只想说,“活该”。明明是一个男人,却长得比女人还漂亮,这是在逆天。如果他在土匪窝不遭遇点什么,那只有一种可能,土匪窝里全是太监。
面对这么一个尤物,孙复庆幸自己是一个正常的男人,虽然书生对自己的诱惑力不小,但是总归是没产生什么邪恶的想法。心里的复杂情绪自然是不能表露,这太影响自己的形象。
让孙复无语的是,自己仅仅审视了他片刻,他的脸颊竟然染起了红腮,如果不是孙复对他有些熟悉,再加上他眼中时不时的闪过一道yīn狠的眼神,孙复肯定会把他当做女人的。
不愿意在受书生俊美的脸袋迷惑,孙复找个话题就转开了视线。
“书生,这次家里的情况处理的怎么样?”
早就被孙复看到羞涩不已,现在终于可以摆脱这种境况了,书生深吸一口气,平复了心头的杂念,“将军,家里已经安置妥当了。”
孙复点了点头,望向房顶,目光深邃起来,好半晌,才开口说,“书生,我可以信任你嘛?”
眉头一拧,书生的心头转过无数个弯弯,很快就肯定的说,“当然,我早就想要为您效忠了。自从您在鹅凰嶂把我救回来的时候,我就想以死相报了。只是家中有老母牵挂,才不得不回去料理家事,现在老母已逝,家中了无牵挂,愿以此身报答将军的恩情。”
眼睛一瞪,孙复差点没有吓趴下,这话太有歧义了。不过很快孙复就被书生母亲病逝的事情吸引了,诧异的问道,“书生,到底怎么回事,你母亲怎么过世的?”
书生的脸皮牵动了几下,算是笑过了,只是眼中的yīn狠更甚,声音平静的有些可怕,“自从我被带进鹅凰嶂以后,母亲身边就没人照料,加之身体病情加重,没熬几天,就过世了。这次我回家就是为老母守孝,未能早归。”
孙复自然不会相信事情像书生说的那么简单,就算是书生被抓,邻里乡亲总会有人照应一二,断然不会让老人这么快病逝的。这里面肯定有一番故事,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孙复也没兴趣揭书生的伤疤,打探到底。
“书生,这次我准备让你去琼州,你可愿意?”
对于孙复的问话,书生表现的很平静,其实早在孙复遣人去找他的时候,书生就知道孙复要用他,只是没有料到竟然要去琼州。
“愿意”
说实话,如果孙复手里有人手,绝对不愿意用书生。在鹅凰嶂的时候,孙复都能感觉的到书生身上有股子戾气,孙复早早的就把他打发回家,就是希望他在家中缓解一下身上的戾气,只是没想到他的母亲竟然逝世,现在书生身上的戾气变得比之以前更甚。
无力消去书生身上的戾气,孙复宽慰道,“书生,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郑大麻子已经死无全尸了,也算是报应了。”
安静,安静的孙复都能明显感觉到书生的鼻息重了许多,似乎极力压制着什么,过了好一会,鼻息恢复了,才开口说,“尽力吧!”
叹了口气,孙复知道自己的话,书生没有听进去,不过也无可奈何。毕竟屈辱不是说消散就消散的,有些屈辱只能用血来洗刷,遗憾的是郑大麻子已经没法再活过来让他泄愤了。
“书生,这次让你去琼州,噢,准确的说是崖州。你过去主要有两件事要做,一个是建立jǐng察局,把崖州控制严密,我会给你一个连的兵力,作为底子,你要用他建起一州四县的jǐng察局,崖州的人烟稀少,你要按照高州的jǐng察局标准招够,难度很大,不过我会在高州招募一批,送到崖州;二是你要在崖州修建几处兵营,要注意保密和隐蔽。”
书生眼中闪过一道莫名的光芒,似乎很兴奋的样子。不管是在哪个年代,jǐng察都是掌权者的忠实走狗,孙复让书生去管jǐng察局,在书生眼里是对他的信任。
“书生,崖州一州四县只有万县人口过十万,其他各县人口都在十万以下,感恩和昌江人口更是不到五万,你到那里招兵的难度很大,不过有高州作为后盾,这个倒不用担心。只是琼州不必崖州,我能凭借武力强行把崖州地方势力清除,在琼州是行不通的,你要配合郑规把琼州的权力拿过了,随时准备建起jǐng察局,牢牢控制琼州。”
书生听到孙复的话,心神震动,如果真让孙复完成计划,那么他就可以明目张胆的手握四万兵丁,在大清足以割据一方了。看向孙复的眼神也变得有些不同了,往常书生只是有种感觉,觉得孙复不是池中之物,现在当孙复的计划真正展现出来的时候,书生才知道眼前的少年心中真的想要逐鹿中原。
嗫喏了半天,书生终于问出了心头的疑惑,“少帅,你就不担心我会背叛你嘛,仅凭我的口头保证,你就这么相信我。”
愣愣的看了书生一会,孙复哈哈大笑,满意的说“如果你不这么问,我还不敢绝对的信任你,现在终于可以相信你了。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担心的就是背叛,如果一个人要背叛我,无非是为了名利权势,可是任何背叛我的人,都不会有机会享受这些的,凤凰卫队的实力你可能没有见过,但是山子营的实力你应该有些了解吧?”
书生点了点头,赞美道,“英武之师,严明之军。”
孙复颔首认可了书生的回答,骄傲的说,“山子营和凤凰卫队相比,就好比凡兵和天兵的差距,凤凰卫队的每一个卫士都可以轻易的击杀山子营的任何一人,而凤凰卫队出动时,只有死人可以逃过他们的追杀。”
对孙复的话不置可否,不过打心底都没有想过要背叛孙复的书生,也不在意凤凰卫队的实力。这么一问,就是想要看看自己在孙复心里的价值,现在确认了,也就满意了。
在书生走后一天,徐从义就到了茂名。
相比于一个多月以前,徐从义显得成熟多了,也干练了一些。
领着徐从义走在军营,孙复缓步来到了几门大炮身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大炮已经装备两个多月了,至今为止,炮兵的训练仅仅是可以保证开炮而已,其他的都无从谈起,白白糟蹋了这么好的大炮。
“徐从义,你看这几门炮怎么样?”
早就忍耐不住的徐从义,激动的抚摸着乌黑光泽的炮身,手臂忍不住哆嗦,看到炮座上黄腾腾的铭牌,颤声道,“德国原产克虏伯75生1908年式山炮,1906年生产75生野炮。”
孙复眼中闪过一丝自得,整个中国能搞到德国自己都还没装备的大炮的只有自己一家。就算是北洋六镇也搞不到这么先进的火炮。
徐从义惊讶不已,问道,“这些武器应该在德军中都还没有服役,少帅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