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山田恋-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十。”

“四十二斤。”墨兰开始两斤的加。

“六十。”

“四十五。”墨兰回道。

“五十。”薛凌风的脸黑了。

“没问题,五十斤,我下去给你们准备去。松子要不?”墨兰偷偷的笑了下,然后一本正经的问着。

“要。二百斤。”薛凌风又想较劲。

“行啊。松子多的是,这山的松子几乎都在俺家了。二百斤没问题。”墨兰轻快的应了,然后出去准备去了。

“五哥,你好像上当了。”小胖子看着一脸黑的薛凌风,好意的提醒着他。

“吃饭。”薛凌风被弟弟一说,脸更黑了,今个竟然被这丫头给打败了。本来松子要的少,蘑菇要的多,到这丫头这里可好,给调整了下,算了。京城的生意和他没关系,他只要他的母亲姐姐好就行了。别人于他何干!

送走了二人,墨兰忍不住的笑。打败薛凌风她特别的有成就感,谁让他整天像个冰块似的。

日子一晃,又到了冬月,墨家此刻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着杀小鸡呢。

鸡都是在刘虎家和庄里的人家买的,反正也不蛋了。明年开春养小鸡,多余的就卖给了墨兰家。

墨长河和墨全是负责杀鸡的,他们一手拎着鸡翅膀,一手拿刀,把不断扑棱的鸡放在一个板子上,冲脖子一剁。鸡血流出来,鸡伸腾几下腿,就魂归西去了。

杀完后他们放在旁边。然后接着杀。

邱氏则把死了的鸡都拎过来,炉膛上铁锅内的开水是哗哗的开,刘氏给舀到了大盆内。

邱氏,王氏,秦氏一人拎只杀好的小鸡到盆里蘸一小会儿。让开水把整个鸡都烫透,然后双手上下翻飞。拔着鸡毛,不一会小鸡就变成秃毛鸡,黄呼呼的肉皮上就剩下了细毛。

这些细毛就是刘氏和墨梅,墨兰的工作了,三人仔细的找着细细的绒毛,一般鸡翅膀和鸡屁股上比较多,找到后给拔个干净。

褪干净的小鸡拿到一边,墨长海和陈轩负责开膛,把肠子扒出来,心肝和鸡胗留下。鸡胗是好玩意,在中间拉一条口子,往两边一掰,里面的脏东西倒出去,最后再把鸡胗内膜的一层黄皮扯下来,这东西叫鸡屎皮,大名叫鸡内金,可以入药,治消化不良。

处理完内脏的小鸡,把脖子连脑袋压到翅膀下面,两只大腿折过来,把爪子塞进肚内,团团呼呼,再也不伸腿拉胯的了。

全部弄完后,一只只摆到木板上面,让它们在外面冻,冻实称之后在放到凉水里打几个滚,拿出来之后就裹上一层冰,再也不怕风干,扔在外面就行,吃的时间拿进屋子化开,庄里人管这个叫“挂蜡”,冬天储存肉啊、鱼啊什么的最方便。还不会坏,买多少都没事。

弄好了冻鸡,冻鹅,冻肉,就开始包干粮和包饺子了。

冬天的饺子馅花样不多,猪肉罗卜的,猪肉酸菜的,猪肉白菜的,牛肉圆葱的,肉的就这几样,另外包了一样素馅的,粉条豆腐鸡蛋,里面放一点干虾米,也很好吃的。

饺子包了两天,放在外面冻结实了,然后装袋子放在外面,等要吃的时间拿进来些煮就可以了。干粮也和饺子一样,都装好了放在外面或者是放在不烧炕的屋子内,能放不少天。

又是一年年来到,墨兰穿的厚厚的跑出去了家门,她往山那边走去,独自一人欣赏着这冬季的风景。

道路的两旁都是树,树枝上挂着一嘟噜一串的冰雪,银装素裹,真跟用冰雪雕砌一样。千树万树梨花开,说得大概就是这种景象吧。

墨兰看着树挂,心里充满了喜悦,她爱雪,爱这银白的世界。

“不冷吗?”

看的出神的墨兰听身后传来了温和的声音,她转头去看。

一串串冰雪下,站着一个少年,少年的脸红扑扑的,面容俊秀,正是程宵。

真好看!墨兰暗道,这程宵确实长的不错,此刻他站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像极了一幅画卷。

“你咋来了?”欣赏完了美少年,墨兰轻轻的问着。

“想出来走走,就走到这里来了。兰兰,最近可好?”程宵温柔的问着面前的女娃。

在这银白的世界里,面前的女娃俏丽可爱,就像是画上的娃娃,但她比娃娃生动多了。

“好着呢。天天活蹦乱跳的。”墨兰说完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这话形容自己咋那么别扭啊。

“呵呵。”程宵也笑了一声。

“兰兰,在有几天就过年了,过了年你就十一了,又长了一岁啊。”程宵说着,心里却在想:我也长了一岁,家里已经有不少人上门来说亲了,娘一直在相看,自己都拒了。这丫头啥时间才能长大啊!

“是啊,过年了。我又老了一岁啊。”说完墨兰叹了口气。

“老?你说你老了一岁?”程宵看着面前的这个女娃有些无语,才十一啊,她说她老了一岁。难不成她不想长大?

“嘻嘻,我说着玩的拉。”墨兰无法解释,只得笑了一声应付过去。

“今个又有人上我家提亲了。”程宵摸着一根树挂,幽幽的说着,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把话说出了口。

“真的啊。是那家的啊?不过也是,你都十八了吧,该说亲了,快说快说,看看我认识不?”墨兰一脸的喜气,催促着程宵开口。

程宵看着面前这个满脸笑容的女娃。哭笑不得,她竟如此不在乎自己吗?她对自己当真一点意思也没有吗?不!她还小,她不懂这些。再过几年好了,再过几年她就懂自己的心意了。

“你不认识,是镇子上的,我没有去见,让我娘推掉了。”程宵盯着墨兰说的认真。

“为啥啊?咋不去见见啊。说不定就合适了。你真是的。”墨兰冲没好气的冲程宵抱怨。

“过两年吧,我现在没这心思。”程宵淡淡的说了句。

“也行。反正你也不是多大。到时间你要是成亲了,记得喊我们去喝喜酒啊,要不我们家铺子帮你家掌勺好了,保证席面给你们家做的漂亮。”墨兰没心没肺的说着,完全无视了程宵那有些受伤的眼神。

年来到了,还是那样过的,做一大桌子的菜,说着吉祥话,喝着酒,闲聊着。

吃罢了饭,众人在主屋闲聊。

秦氏斟酌了下,开口说道:“大叔,婶子,这一年可是多亏了你们,在这不禁吃的好,活的舒心,今年一年我还攒下了十两的银子,我这心里都不知道该咋感谢你们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说谢就外道了。”王氏吃着冻柿子回了秦氏的话,只是她才吃了几口便放下了,有些倒牙了。

墨兰知道,秦氏喂鸡喂猪,还上山采菜,捡蘑菇,塔子啥的,自家都一样给他们算钱。程宵也没少干。平常啥活都抢着做,一年下来他家也攒了十两的银子,不过自家赚的更多就是了。

“照这样下去,我看明年就差不多能起个院子了。”秦氏笑的很开心,她现在和原来可是不一样了,身子养好了,皮肤黑了不少,但结实了,她心里也爱上了这忙碌简单的生活。

“起啥院子啊,就在俺家住着,有多余的钱先买亩地种着,这地可是咱们的根本,可靠它吃饭呢。”邱氏把吃完的柿子皮扔到了盆子里,然后劝着秦氏。

“就是,嫂子你就买地吧,今年俺家可是又买了六亩地。这粮食可是多收了不少。”刘氏也劝着。

“中啊,那俺过完年先买上亩地,等往后银钱多了再盖院子,过着过着俺们家也就成地主了。”秦氏说的好笑,脸上的带着向往的神色。

“恩,等往后银钱多了,盖个院子,好给轩子说个媳妇。”邱氏看了眼陈轩,这娃长的不错,又肯干,往后得给他张罗个好媳妇。

PS:

谢谢李学祥,羽雪菲飞,隽眷叶子,紫焰小巫,一方宁送的平安符。第一更到,第二更在晚上,哎,女儿的手被蚊子咬了,肿的像小馒头。心疼死我了。今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陪她,趁她睡觉的时间才码字的。累啊,希望宝宝的手快好吧。

第一百三十五章 墨金上门

邱氏的话落地,陈轩的脸腾的一下红了,墨梅的脸也有些红。她已经十四了,也差不多到了说亲的年纪,心里有那么一些懵懂的想法。此刻听人议论陈轩的婚事,她竟然觉得心头有些慌乱。

墨兰是个人精,眼睛一直瞄着众人的表情,见此情景,心里暗道:难道姐和陈轩二人有意思?这样也不错啊。程宵家里人口简单,他娘也是个好相处的。陈轩人忠厚肯干,姐嫁过去肯定错不了。不过姐现在还小,等两年再说吧,现在说破了,反倒是不好相处。

“中啊,那我可擎等着妹子给俺轩儿介绍媳妇了。”秦氏笑的开心,她说话比原来土了不少,不过听着更让人舒服。

众人哈哈的笑着,直到半夜才散去。

初一早上兴吃饺子,这边邱氏刚煮好了饺子,那边墨金上门了。

他的腿有些拐,背也有些驼了,看上去显得比墨全还要老。

“二爷爷,快炕上坐,冷不?快暖和暖和。”墨兰帮墨金拍打身上的积雪。此刻外面飘着雪呢,不知道二爷爷来有啥事。

“兰丫头不忙了,这雪没事,过下就化了,来,这是二爷爷给你的压岁钱,可别嫌少。”墨金笑的很和蔼,从怀里拿出个红封递给了墨兰。

墨兰想了下,没有推辞,接了过来,甜甜的一笑说道:“谢谢二爷爷,祝二爷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墨兰不管红封里有多少钱,这是二爷爷的一份心意,她收下了。

墨金呵呵笑着,然后又给二郎,墨梅,小三儿各一份红封。

众人谢过了墨金。摆好了桌子,让着墨金一起吃。

墨金也不客气,和众人一起吃着饺子。

桌子上除了饺子,大蒜,还有烧酒,俗话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图个吉利,过年的时间男人一般都会在吃饺子的时间喝点烧酒。

“嫂子这酸菜馅的饺子就是包的好吃,往年过年,嫂子总的练点油梭子。剁碎了,合到饺子馅里,吃起来那个香啊。”墨金吃了口饺子。想起了没有分家以前的日子。

“是啊,冬日啥饺子也没酸菜馅饺子好吃,金,啥时想吃就过来,嫂子给你包。”王氏嘴里说着。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恩。我不跟嫂子客气。”墨金说完眼泪吧嗒掉了下来,他急忙拿袖子擦了擦,又笑着吃起了饺子。

吃完后众人开始唠起磕来,要说这墨金今个过来还真是没啥事。他上次摔断腿的那些日子里,大房这边是天天送汤送吃的,他都记在了心里。相反自家的那些。他一想起心里就不是滋味。

冯氏伺候他,是天天摔摔打打,儿媳妇压根不管。除了做几顿饭外,是啥也不理。墨长生还是整日的不着家,他卧床的那段日子地里的庄稼没人伺候,家里卖得就剩了三亩地,就那也没人肯管。粮食荒废了大半。

大郎整天不是吃就是玩,压根就没问过他。连腿还疼不疼的话,都没说过。墨菊倒常看他,只是那娃心思重,不说话,都不知道心里整天在想啥。

墨金心凉了,他心里恨自己,怨自己,都是自己纵容了家人,才让家落到如此田地,可现在他在家里没话语权,没一个人肯听自己的。

腿能下地后,他拖着腿进山去捡塔子和山核桃,家里原来卖参多的二十两银子让长生输了不少,剩下的也让崔氏祸害完了,眼瞅着家里又吃不上饭了,他不做不行啊。

这些东西他托人卖给他大哥家,他没脸来,不要钱家里那些口都等着吃饭,要钱他没脸啊。

偷偷的他一次留下一两文的藏起来,过年了,他这个做二爷爷的咋也得给娃几个压岁钱啊。

所以一大早他厚着脸皮来了,他喜欢大哥家,暖和,家里没有争吵,让人打心里舒服,哪像自己家。一刻也让人呆不下去。

“金啊,今年东西准备的多,一会走的时间让你嫂子给你拿点回去,那鸡啊,鱼啊的都带两只,还有那饺子,也拿点回去。”墨全嘴里说着,他心里还是有些心疼兄弟的。

“不拉,我啥也不要,家里有,要是想吃,我就过来,还是嫂子和侄媳妇做的饭香。”墨金推脱了,自家的那些人有多少都不够吃的,就是拿回去,那几个也不会念大哥家的好,他可不想糟蹋大哥的这份心意。

“中啊,家你随时来,不管到啥时间咱们也是一个娘生的亲兄弟。过两天要是没事,咱们哥俩去你大姐和二姐家看看吧。”墨全抽了口烟袋,提议着。

“中啊,那初三吧,初二侄媳妇回娘家,初三咱们去,我也怪想姐她们的。”墨金提起了两位姐姐,心里觉得温暖,自己腿断了,两姐姐来回跑了不少次,回回是带东西来。自己欠哥和姐的啊!

“中,那日你可别拿东西过来,我让你嫂子准备两份,咱俩一人一份。去看你大姐二姐去。”墨全也很高兴,人年纪大了,见一次少一次,能去看看他也安心,

“中。”墨金也不客气,他也拿不出礼来,冯氏也不可能给他准备礼。不让往回带就不错了。

等墨金回去后,王氏轻声对墨全说:“金的精气神看着可不比往年啊。看来他在那边过的也憋屈。”

“那冯氏和崔氏啥样,咱都知道,老三又整日不着家,金咋能好过。咱是当哥当嫂子的,别人不管,对金好点就中。”墨全也叹了口气,都在一个庄上住着,兄弟家啥样他那能不知道。

兄弟拖着伤腿去捡山货,委托人卖给自家,要不是家里过不下去了,用得着他拖着腿去?可兄弟不说,自己也不能提,想帮他也帮不上,送吃的去也落不到兄弟的嘴里。送银钱去在那边也落不了半分的好,往后常让兄弟过来吃就是了。

“这还有你说,我嫁过来时,金他才十八岁,一晃这多年了,我可是把他当亲兄弟,要不是冯氏和崔氏太过,哪就至于分家闹成这样。”王氏说完幽幽的叹了声。

初二墨兰跟着爹和娘还有二郎,墨梅和小三儿去姥姥家热闹了一天。

到了初三,王氏让邱氏准备了四只鸡,四只鹅,两条大鱼,两格粉条,二十斤肉,两样糕点果子,还有几尺布头,把这些分成了两份,装在了老刘头的车上,墨全他们今个先去看二姐,明个去看大姐。

要出门了,王氏看了看墨金身上的衣裳,这衣裳还是他们没分家前的,这都穿了好几年了,看来是没有给添置新衣裳。

“金,你过来。”王氏喊住了墨金,让他进屋。

他把墨全的衣裳拿了出来,这是今年添置的,老大媳妇给做了一套,老二媳妇给做了一套,秦氏还给他们做了一套,所以说,她和墨全今年都是三套的新衣裳。

“给,这是你哥的,他还没上身,你俩个子差不多,你穿上吧。”王氏把衣裳递给墨金。

“不要,我不要,这是我哥的。我咋能要!”墨金急忙推辞。

“和我客套啥,去看你姐,你姐看你身上的衣裳心里定不好受,又得怪弟妹不给你做,听嫂子的,快穿上,俺金长的好,穿上能增色不少。还有这红封拿上。去了给娃们。”王氏看着墨金,一脸慈爱的说着。

“谢谢嫂子。那我穿上了。”墨金接了过去,转身擦了下眼泪,嫂子嫁过来多年,一直以来对他是没得说。

墨全和墨金高兴的走了,众人吸着凉气进屋暖和了。

等到他们晚上回来,墨金把回礼都放在了大房这边,就拿了两颗白菜,两颗酸菜回去了。而墨全则一脸喜气的讲着今天的情况。

二姐一家都很高兴,二姐家看到年礼更是觉得脸上有光,娃们收了红封,都高兴的很,一口一个舅老爷的叫着,午饭也丰盛,二姐拉着他们兄弟的手一直说个不停。还说明个也去大姐的家,他们兄妹一起聚聚。

看着兴奋的墨全,众人都露出了笑容,老人家难得这样高兴,一母同胞还是有亲情在的。

过了二月二,年就又算过完了,墨家众人就又开始忙活了。

忙过了春又到了夏,这天墨兰刚歇罢晌起来,就看到爷爷背着手一脸阴沉的回来了。

“爷,咋啦?谁惹你了?”墨兰上前去问着墨全。

“哎。”墨全深深的叹了口气。

“今年这麦怕是收不了啥了,我刚去地里看了看,那麦穗都被腻虫呼上了,比往年可是厚多了,这麦都让腻虫吃了,今年这面怕是要紧张了。”墨全说完后,脸皱巴在了一起。

墨兰皱起了眉头,她才穿来的时间,就听爷爷说过了麦长腻虫的事,当时她没啥办法,去年收成好,她把这事给忘记了,现在可如何是好?

这里的亩都是小亩,收成本来就比后世少了很多,交完官粮,也就剩自家吃的了,这要是减产,估计种麦子的都得哭了,幸好这边麦子种的少,主意还是稻子,玉米,大豆。

该想个什么主意治治腻虫呢?农药她是生产不出来的。墨兰的脑子不断的转动着。

一直到她进了库房,眼睛落在了麻袋上,她眼睛一亮,也许有个方法可以试试。

PS:

谢谢大家的关心,宝贝的手好些了,没有早上肿的厉害了,估计在有两天就能消肿了,就是她今天特别的黏人,一直让我陪她玩。这会她在看图画书,我赶紧上来更新了。大家多多支持!

第一百三十六章 农忙

那袋子里装的是山核桃的皮,山核桃的皮是一味中药,可以治癌症。

不过山核桃的皮是有毒的,她记得在那世的时间,婆婆曾经和她说过,有一家把山核桃的皮扔进了鱼塘里去喂鱼,结果鱼全死了。能毒死鱼就能毒死腻虫。

墨兰当时之所以把山核桃的皮晒干收藏起来,只是一时兴起,觉得它既然是一味药,说不定啥时间就能用着了,现在她准备把山核桃的皮打碎了,然后参上夹竹桃的碎叶子稀释成水,然后去喷撒到麦地里。

夹竹桃的叶子也是有毒的,这两样夹在一起,估计能对付腻虫,不管有用没有,她都得试试。

另外还有大烟叶,家里爷爷抽烟袋,种了不少的大烟,都晒干放着,这大烟泡水应该也可以。

她把这些告诉了王氏,然后众人就开始用棒槌打碎山核桃皮和夹竹桃叶,大烟叶也揉碎了,分开用水来泡,泡好后,把水弄了出来,那些渣子就不要了,怕毒大。

墨家用车拉着这些人去了麦地,这个时代并没有喷壶,只能用舀子均匀的往麦地里杨。

看着那饱满的麦穗上呼了一层的腻虫,墨兰心里也很心疼,虫多麦子就收的少,它吃了人就没得吃啊。希望自己的办法有效吧。

杨了两天才把麦地都杨完,过后墨兰随着墨全是天天的来看,随时看着腻虫有没有少。

“丫头,你快看看,这腻虫是不是少了很多啊?”墨全翻看着麦穗,看上面腻虫少了不少,他怕是自己老眼昏花了,急忙喊着孙女。

“爷,你没看错。是真的少了很多,咱们的法子有效了。”墨兰也是喜笑颜开。真没有想到效果是真的不错呢,这腻虫少了一大半。

“这就好,这就好,爷这心里一下就敞亮了。”墨全连喊了两声的好,心里的那块石头也一下落了地。

“老墨叔,这是高兴啥呢?今年这麦长了这多的腻虫,您咋还这开心呢?”

二人正高兴,听到同村的刘大癞子在另块麦田里问着,看他那副样子。估计也正为麦地里腻虫的事发愁呢。

“大赖子啊,老叔家地里这腻虫可是快没了。叔是心里高兴啊。”墨全笑着回了他一声。

“啥?老叔家地里腻虫快没了?我看看。”刘大赖子边说边来到了墨家的麦地里。

他仔细的翻看着,一脸的不可置信的模样。

“这?这是咋回事?俺家的麦地里那腻虫都成灾了。老叔家里的咋没啥腻虫呢?”

“大赖子啊,老叔家可是治腻虫了的。老叔有法子。”墨全捋着胡子,笑呵呵的看着刘大赖子。

“啥法子?老叔说说呗,俺这些天着急上火坏了,老叔看看。俺这嘴丫子都烂了。”刘大赖子指着自己的嘴对墨全说着。

“中啊,俺和你说了,回去也告诉众人,让族长给各家说一声,都治治这腻虫,治好了能多打不老少的粮食呢。”墨全压根也没有打算藏私。这庄里都靠地吃饭,多打粮食对他们可是老大的事。

墨家把治腻虫的法子说了出去,有感激墨家的。有愁眉苦脸的,家里没山核桃皮啊,可该咋治?当然说不好听的话的也有几家,说啥山核桃皮和夹竹桃叶都有毒,就是治好了腻虫。人也得被毒死。这样的话一出,别说。真有不少的人家不敢往地里杨泡过的水了。

墨家没有理这些,说出去进到本分就好,听不听的在于别人,墨兰又和众人一起往麦地里撒了一次草木灰,这草木灰也是好东西,能防止病虫害,还能杀菌。每天墨家烧不少的柴火,这些不缺。除了茅厕要用的,墨家全撒到了麦地里。

腻虫的事件过去后,麦稍渐渐的黄了,麦稍一黄,离熟就不远了。

当地有句古话说:麦稍黄,闺女看她娘。就是说,麦穗黄了后,闺女一般都要买东西回娘家看看自己的娘。

王氏没有闺女,家里不用待客,但她还是给了邱氏和刘氏二人一天的时间,让她们回娘家去看看。

然后等庄内别人家都忙着待客,走亲戚的时间,墨家下半晌却开始下地点玉米了。

往小麦地里点玉米,这算是套种,等麦子收的时间玉米也长了出来,到时间麦茬拔出来呕成粪,算是给地的营养。

点玉米的时间,墨家都上阵,把两袋子玉米种拉到地头,倒入布兜子里,这个布兜子是两块布缝合的,上面是个绳子,挂在脖子上,布兜在前面,里面装上了玉米种,手伸进去拿上一把,就可以往坑里丢。

墨兰和墨全是一组的,墨全拿个小铲子刨坑,那坑不大,他是面朝着墨兰的。

他刨完坑,墨兰就往里面丢2或者3个玉米种,然后用脚把坑填平。点完一陇就在倒回来往地头点,布兜子里的玉米种用完后就又跑去装,至于装多还是装少,看个人,不沉就好,要不太压脖子了,当然也可以斜挎,怎么用都看个人的喜好。

玉米种点了两天,终于点完了,墨兰又让点了三亩的花生,这边基本没有种花生的,都是吃豆油,土地也不是特别的合适,但墨兰始终觉得花生油比豆油好吃,在说花生的吃法和用处也多。种点也是不错的。

点花生和点玉米的方法差不多,也是泡坑种。

点花生又忙活了墨家两天,终于都弄利索了。还没等墨家缓过气来歇几天,就又到了收麦子的时间。

镰刀已经磨的铮亮,带好了草帽,墨家拉上了架子车往麦地里去了,一路上有不少和他们打扮一样的庄内人,都笑着问了好。

到了地,望着黄色的波浪,众人心内一片喜悦,这要收的可都是粮食啊,众人脸上洋溢着笑容然后一字排开,一人占了一陇,开始割起了麦子。

先割两把的麦子,把麦头拿起挽个结,像两边一伸,显得很长,割好的麦子就放上去。差不多够一捆的时间,把麦子压实诚了,然后把两边的麦把给系上。

就这样一捆捆的麦子有顺序的留在了地里,这时墨全就上前去把麦子一捆一捆的抱上车,放好。

墨梅和墨兰也是负责抱麦子的。墨梅还好了,墨兰一抱,常被麦芒刺着手。被麦芒刺手不会多疼,但很难受,也有些痒。

装满了一车,墨全拿绳子从车后头甩到了车前头,把绳子绑好,弄牢固,不然麦子会不稳,掉下来的。然后他把车带往肩膀上一挂,墨梅和墨兰在两边推着车帮,三人把麦子送回去。

拉进了后院,卸了下来,因为墨家的后院宽敞,所以就不用把麦子拉进打麦场了,打麦场是公用的,常常这家还没有弄完那家就催了,墨家现在有了大院子就不用和众人去抢了。

麦杆子朝下,麦穗朝上放在院子内晒,晒两天后就把他们平放在地上,院内早准备好了大石磙,推着大石磙从麦子上压过,压上几遍后麦穗里的麦子就脱落下来。

墨家男人们就拿起麦秆开始抖落,抖落干净后就把麦秆堆成堆,没有压干净的就单方在一起,让墨家的女人们拿着大棒槌开始捶打。

里面的麦粒弄干净后也扔在了麦堆上。这堆压的很结实,大大的,厚厚的,又叫麦秸垛。人们常常拿它来引火,它非得容易点着。

麦穗弄干净后,把麦子摊开来晒,晒半天后拿搂爬一下下的搂着麦粒,等于给麦粒翻个了。

晒几天以后,麦子完全干了,然后就开始装袋子,交给官府的粮食就直接装袋子。

自家吃的则会拿簸箕把麦子里面的脏东西杨干净。

扬的时间很好玩,两个手要不同的使劲,一手往上掂,一手往下落,里面的麦皮,小土坷垃什么的就都被簸箕颠了出来,弄干净后才会装到袋子里,到时间留着磨面吃。

墨兰试过拿簸箕扬麦子,不过不管她怎么弄就是弄不好,不是把麦子给颠了出来,就是簸箕抓不稳扔在了地上,看的众人直笑。

麦子弄利凉后,墨家长出了口气,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要忙活一整天,众人哪能不累,不过有收获累也累的舒坦。

墨兰在地里看着冒出压的玉米,心里觉得喜悦,那绿绿的颜色看上去就是喜人,别人家都才种没几天,自家是套种的,都已经出来了,她怎么能不高兴呢。

她抬头看了看天,喜悦的心情少了很多,天上晴空万里,是一丝风都没有,哎!这天该下雨了,地里需要湯,不管是他们那些才种的还是自家这已经出来的都需要湯啊,没有雨地里干,庄稼怕是长不好的。

墨兰有些上愁,不过下不下雨,她说了不算,只能在等几天看看了。

日子又过了些天,还是一滴的雨都没有下。

“爷,这总不下雨可咋办?地里都没有湯了,咱们是不是得浇地啊?”墨兰忍不住了,问着正皱眉抽烟袋的爷爷。

“浇地?那老多的地咋浇的过来啊。”墨全抽口烟袋,看着孙女,这地要是半分一亩的浇地还行。这么多亩,要靠浇地,人就是累死也浇不完啊。

PS:

谢谢红茶咖啡咖啡送的平安符。谢谢大家的支持。中午趁宝贝睡觉,我码出来的,下午得陪孩子玩,估计那章得在晚上。祝大家愉快!

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花椒

“能浇多少是多少吧,要不咱们在家也是干着急。还不如去浇地呢。”墨兰劝着爷爷。

“中,那咱浇地去。”墨全磕了磕烟袋站了起来。

墨长河,邱大军,陈轩三人一起把大水桶抬在了架子车上。

这大水桶是铁皮做的。圆圆的,有一米多长。上面有个口可以拎水桶往里面灌水,下面有出口可以把水放进桶里,它特别的能装水,拉一趟能浇不少的地呢。

墨家的男人去河边拉水,墨长海,邱氏,墨梅,墨兰则拿起了小木桶在地头等着。

等架子车到了后,就排队上去接水,把水桶全装满了后,架子车又走了,墨兰他们则拎着桶,拿着水舀子开始浇地。

把水舀子里的水均匀的倒在每颗苗的旁边,让它们吃透了水,就这样一颗颗的浇灌下去。

一个下晌,墨家浇灌了两亩多的地。

墨兰看了看空的水舀子,用胳膊使劲的捶了捶后腰。胳膊也酸沉的厉害,抬着都费劲。

浇了好几天终于把玉米和花生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