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南宋射雕 by 橘子梗-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拓缓缓念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所讲正是《论语》中的内容。
念完,赵拓不理一旁的夫子,摇头晃脑继续说道:“从《论语》此句话,可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刚好七十二人。”
“你!你……你这是牵强附会,胡解经书!”王夫子已经气的吹胡子瞪眼,连戒尺都不要了,感觉有点像哮喘病要发作,这让赵拓有点担心。
“这怎么是胡解经书。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夫子不知,不耻下问便是,又有何丢人的呢?更何况圣人所言,未必就对。”说到激动处,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朗朗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果然,此话一出,满堂嗟叹。赵拓虎躯一振,王八之气尽显,周围一片仰慕拜倒之人。
“你……你……咳,咳!”王夫子立时惊呆了,估计他从未听过这么有道理,有学识的话。紧接着便开始全身颤抖,随后便兴奋过度,拽着胸口的衣襟歪歪扭扭的倒下了。
“夫子!夫子!……”学堂上顿时一片混乱。
不好!玩大发了!快溜!
赵拓一看事情大条了,瞄了一眼,还好,气晕了,并无大碍。随即便当机立断,卷起包袱跑路。可惜溜的一时匆忙,没注意那本偷梁换柱的《弁而钗》掉了出来。
随后,就在赵拓卷着包袱翻出樯外,一华服少年从另一边走了过去,捡起地下的书,一脸玩味的翻阅。
“阿贵,去看一下。”
“是,世子。”
……
自“王夫子气晕事件”风波过后,赵拓便被彻底拉入了黑名单,成了各路人士严打的对象。但毕竟学还是要上的,由此赵拓就不得不更谨慎的夹起尾巴做人。
好不容易挨到下学,赵拓抄起东西,捂着脸低着头就要走出学堂,赶着到城西河道与洋儿会合。奈何有人率先一步挡住了去路。他向左走,那人也向左走,他向右走,那人犹如何赵拓对着干,也向右走。反复几次,赵拓愤了。抬起头来,是一华服少年,十三、四岁,不知为何看着有点眼熟。
“请问,我们认识吗?”此时乃是风口浪尖,赵拓小心翼翼的询问。
华服少年先是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扫了眼封皮,《论语》。接着又掏出一锦袋,倒出一颗玻璃球,一手拿着玻璃球,一手翻开《论语》第一页,露出“弁而钗”几个大字,呲牙咧嘴的笑着,并冲脸色煞白的赵拓晃了晃手中的东西!
……
痛苦的过了悲哀的一天,唯一一次没来得及去城西河道,待到第二天赵拓兴冲冲的跑去诉说他头日的悲惨经历,却没能等到人。只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一块奇怪的,不知是何材质的牌子,非金非玉,似透明,却又非透明,质地坚硬无比,里面隐隐有火焰在飞腾,颜色变幻。收起牌子,余下的几日,却再没见到人。
赵拓郁闷的坐在河边嘀嘀咕咕,好好的光源式计划,咋就不明不白的飞了呢?小日本的东西果然靠不住。
第七章 内宫事端(一)
宋嘉定九年,大年三十的夜晚,皇宫内歌舞升平,灯火阑珊。一派“盛世”之相。来自蒙古,大金的威胁,现在早已被抛却在了脑后。剩下的只是无尽的糜烂,及自欺欺人。
赵拓独自一人在皇城内百无聊赖的走着,望着远处的喧哗热闹,不禁微微苦笑。
照理来说,如此规模的宫廷宴席是怎么也轮不到他能参加的。不过,谁让他与当今太子赵竑攀上了关系,荣升为太子伴读。而这个赵竑,就是四年前那个在古玩店被他称作冤大头败家子的“少爷”!
早先他们因四年前的“丢书事件”以及“玻璃珠事件”而彼此熟识的时候,赵竑还未被选为太子,原名赵贵和,乃是宁宗的弟弟沂王赵抦的儿子。因宁宗先后有8个儿子,但都未及成年就夭折了,所以赵贵和于一年多以前被宁宗选入宫,立为太子,并改名赵竑。
当年赵贵和,应该说是赵竑一手举着《弁而钗》,一手拿着颗玻璃珠,阴笑着突的出现在赵拓面前,赵拓就立马儿反应过来,他被抓包了。吓的他小心肝顿时就一哆嗦,冷汗哗的顺着脊梁骨流了下来。要知道,当时的赵竑可是倍受沂王宠爱的沂王府世子,虽还没现在身世显贵,但也是各路人士巴结的对象,与他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也就代表着,他没好果子吃了,未来将会是一片黑暗。虽然当时他的求学生涯已经是一片黑暗。
接着,赵拓就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被赵竑“热情”的请到沂王府第做客。再接着,他在经历一番装傻充楞,“垂死挣扎”无果后,无奈的乖乖交待了他的计划,并附上还为到手便已“赠”给他人的玻璃制造工艺一份,作为赎罪。整个过程中,赵拓郁闷的想撞豆腐。天晓得,这时代十三四岁的小屁孩儿竟会这么早熟。他在这个年龄的时候还在傻傻的捧着漫画偷偷乐呢。看来这古代官宦子弟的孩子就是不同,从小勾心斗角练出来了,一个个跟人精似的。
之后就没什么好说得了。虽然被赵竑敲了一笔竹杠,但好处也是大大的。一来二去,赵拓与这位沂王府世子渐渐熟识了起来,攀上大关系,抱上了大腿。连带着他在济王府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尤其是半年前赵竑被立为太子之后,他被招为半个伴读,更算是太子面前有头有脸的红人了。之所以是“半个”,却是赵拓推脱后的妥协结果。
比较郁闷的是,那本《弁而钗》让赵拓解释了好半天,却至今还被赵竑那来调笑说事儿。
……
不知不觉,赵拓走到了御膳房的门口,饭菜的飘香随之钻入鼻孔,引得他胃部一阵饥饿。算算时候,从中午到现在,自己还未曾吃过饭,便不顾来往络绎不绝的太监们,抬脚迈了进去。
御膳房的管事王公公眼睛贼尖,一眼便看见了赵拓。他虽看不上他的身份,但赵拓却是太子跟前儿顶热的红人。急忙上来哈腰招呼:“老奴给公子请安。您没在前面陪着太子殿下怎么上这儿来了?这等污垢之地,岂不辱了您的身份。”
赵拓听了不禁觉得好笑。四年前自己还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一晃眼,竟然就“辱了身份”。看来权势的确是好东西。不枉古往今来这么多的人为这个争得头破血流。
赵拓摆摆手,仰头甜笑道:“不要紧。我不过是被这饭菜香气吸引而来,正巧肚子有点饿,看看有什么吃的。”
王公公立即巴结:“您稍等,老奴这就进去给您看看。”说着,便一路小跑往里去。
赵拓见状,摇摇头,也随着走了进去。
就见四周异常喧嚣繁忙,大厨连汗都顾不上擦,铆足了劲儿颠着锅,挥着勺。看来这御厨也不是好当的。从未见过这等场面,赵拓向四处环顾,如是想着。一扭头,却见两小太监神神密密的挤在一起,左顾右盼。
这两是干什么的?不会碰上地下工作者了吧?赵拓见二人鬼鬼祟祟,不禁升起不好的念头。如今自己只想安逸享受,可不希望出什么乱子。皱了皱眉头想了想,走上前去,天真一笑:“你们二人干什么呢?别人都忙得不可开交了,怎么还在这儿偷懒?”
那两个小太监吓了一跳,转身儿见是赵拓,才松了一口气。宫里的下人都知道,这位济王之子如今虽在太子面前很有分量,但却为人和善,很好说话。两人立即的行礼,“见过公子……”
“好了,不用了。你们俩究竟在干什么呢?”赵拓打断那太监的见礼,笑得越发纯真。
两名太监相互看了一下,其中一人犹犹豫豫的上前来,压低声儿,支支吾吾的道:“回,回禀公子;我二人正说着这,这宫里似乎……似乎是闹狐狸大仙儿了。”
“狐狸大仙儿?”赵拓没想到竟然是这事儿,明显一愣。
“是,是的……小的和小李子公公正商量着插香点蜡拜祭一下呢。”说完,浑身还一哆嗦。
对于原本生长在新中国红旗下,受过二十几年高等教育的赵拓来说,神啊鬼啊的不过是无稽之谈。他好笑的问:“哪里来的狐狸大仙儿,竟瞎说,也就是你们遇见了我,要是王公公,看不要你们好看。”
“千,千真万确!”另一太监见赵拓不相信,急忙辩驳:“最近几天,御膳房做好的好多吃食,都莫名其妙的不见了。尤其是圣上最爱吃的鸳鸯五珍脍。这不,刚才做好的鸳鸯五珍脍,正准备端上去,转眼就不见了……”
鸳鸯五珍脍?好像在哪儿听说过这道菜……
想了一下,没什么具体印象了。不过是一道菜而已,许是在哪儿吃过,也就没管那个。只是赵拓听两小太监这么说,却来了兴趣。如果说是宫里头的人偷吃,不可能连皇上的菜肴都敢下口。
“哦?竟有这等事?你们俩带我去看看。”
“这……”两小太监一脸为难。
“怎么?不可以?”赵拓歪着头问。
两太监急忙摇头:“不是,不是。小的不敢。只是您身子金贵,怕冲撞了您,我们不好交代……”
赵拓一笑,“没事儿,你们只管带我去看看。”
第八章 内宫事端(二)
赵拓看了看先前摆放食物的案几,又观察了四周,并无发现不妥。又绕着厅内走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特殊的地方。
兴许是这俩小太监自己疑神疑鬼,毕竟皇宫大内是那玩意儿出现的高频率地点之一。但……一次两次还有可能,听他俩所说,已经是有些日子了。难不成……还真有鬼?!
赵拓打了个寒颤,要说起来上辈子他可是完全不信神鬼之说,这辈子也不信。但……想到他自己的情况,不由又觉得周围有点冷。不管怎么样,还是快溜再说!
赵拓转了又转,直到转到大柱子地下,却仍见俩小太监目不转盯得看着他,盼他寻出点什么,不由摸了摸鼻子,打哈哈道:“哈,我想起来了,太子哥哥还有事找我。我先……”
还未说完,突然觉得什么东西掉在了头上。赵拓伸手往头上一摸,是一抹点心渣滓。
赵拓急忙抬头向上看去,却见屋脊横梁,豁达空旷,依旧没啥不对的。只是顺着最里的柱子脚看,却突然发现有些微不可见的碎屑。走上前去仔细看,竟然是些饭菜的残渣。赵拓立刻恍然大悟。
看来是外面的高手溜上房,学老鼠偷东西吃。不过……这么高的屋脊,他怎么上去的?即便是借助工具也是不易。不会真有什么高来高去,飞檐走壁的功夫吧?还是说着世上真的有武林高手?但就算是有,看来这高手混得也不匝地,连吃饭都不能自给自足,还要来大内蹭吃蹭喝。只是……赶明儿倒是真应让太子大爷找个高手来瞧瞧,兴许武侠小说都是真的。
摇摇头,赵拓不禁感慨,看来这年头混口饭吃的确不容易。好在上面这位不是来惹事生非,不然潜伏了这么久,宫里早出事儿了。尤其是今儿过节,闹腾得更欢。他倒没想过要亲自逮住这位“高人”,毕竟能不声不响的混大内,肯定有些本事。若闹得不好,捉贼反被捉就不是好玩的了。何况……赵拓猜测,恐怕那一抹点心渣滓就是梁上那位“君子”故意落在他头上的!
弄明白了不是啥神啊鬼啊的,赵拓刚转过身想走,却险些被身后俩小太监的“深情凝视”吓一跳。
就见一小太监壮着胆子问:“公子,您瞧出什么眉目来没有?”
赵拓一愣,站住了。低头想了想,冲着他俩一笑,招手叫他们到角落里,悄声道:“两位小公公,你二位可知如要拜祭狐狸大仙,需先牢牢关紧门窗,并用香熏点燃,将屋子整整薰上一晚,去除一切杂物,方可进行?”既然是个偷吃贼,他也无需太客气,恶整一顿也好,也算报复他将点心渣滓故意掉落他头上。再者,既然他能摸到皇宫,想来本事门路也不小,倒不用担心会因此闷坏了。
两太监一愣,不知这位爷如何会得这些的,但还是老实回答:“这……小的们未曾听闻……”
“没听说也无妨,总之你们照我说的做便是。这样才显诚意。”
两个小太监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既然是祭祀大仙儿,还是多郑重些好。
赵拓见此捂嘴偷笑,接着却又突然转身大声道:“你二人,别管什么大仙儿不大仙儿的了,要拜也等过了今晚有空再来拜一拜,好让那位大仙儿早早超生,快快投胎。至于现在,还不快再准备宴席去。耽误了可不是你俩能担待的。”
赵拓恶毒的诅咒狐大仙,转身走人。留下后面两太监面面相觑,不知这位大爷为何又突然变了脸。这做领导的,无论年龄大小,还真就是不一样。喜怒不定啊!
……
享受了王公公特意讨好献上的美食,赵拓慢悠悠的往回走,考虑是要宴席上,还是继续夜游。待到近处灯火通明时,突然,礼花声响起,乐声四起,烛影纵横,一道道闪光划破黑夜的天空,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赵拓抬头望向顿时光亮多彩的夜空,以及前方传来乐鼓声,口中喃喃念到:“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那个宋代的女词人朱淑真还真不是盖的,形容得如此贴切。就是不知这首词传出来没有。不过……可惜了这些烟火。研究方向错误。没事儿捣鼓这个,不如多用在正途,咋么咋么怎么支援下军事建设……”
赵拓正神游太空,就听一清亮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小六(赵拓排行第六),想什么鬼主意呢?宫宴开始没多久就不见你人影,跑哪去溜达去了?”
赵拓一愣,忙看过去,急忙见礼:“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赵竑一抬手,“得了,你和我还来这套。问你呢,溜哪去了?刚才又算计什么鬼主意呢?”
赵拓嘻嘻一笑,比划个动作,“没,那边乌烟瘴气的,出来透透气,随便溜达溜达。至于刚才,不过是想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哦?”听赵拓这么说,赵竑反而来了兴趣:“什么不着边际的东西?说来听听。别人不知道,以为你老实痴傻。实际上就你稀奇古怪的念头最多。”
“呵呵” 赵拓挠挠头,知道这位太子殿下是不打破沙锅问到底决不罢休。“没,刚刚看烟花,觉得挺美的,沉醉其中,并感慨了一番。又突发奇想,见这烟花点燃时威力如此巨大,与其研究这个,不如研究能否再发展发展,将其大力运用在火器上,支援下军队建设。”
赵竑哈哈一笑,道:“火器那玩意儿虽厉害,但反映忒迟钝,还不如将士一枪扎下去实在。没了火药,更不如一根烧火棍子,不实用。你没事儿想这作啥?”
赵拓一撇嘴,嘟囔道:“所以我才说要‘发展发展’啊……”
“你竟咋么这些奇□巧技,难怪别人说你‘不学无术’。”
赵拓一脸委屈,“突发奇想,都说了是突发奇想。”
“得了,”见赵拓一脸郁闷,赵竑失笑,接口道:“当我不知道是怎么的?就你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多。走了,回宴席上去。别想逃。”
赵拓听赵竑这么说,彻底郁闷了:“别,我能不能继续游荡?本来这就不是我来的,却被你硬拽了来。阿竑你又不是不知道,史相国在那儿压力太大,我光坐着不动就招不住。而且太皇太后的侄孙女,姓吴小丫头也在。虽说难得她不似一般官宦家的小姐那么蛮横,但娇纵也是或多或少有点。这倒不打紧,要命的是,这丫头的好奇心也忒过旺盛,就是我也招架不住。更何况……”赵拓眼珠一转,窃笑道:“人家一口一个‘太子哥哥’叫得那么甜,我杵在哪儿可是要招人恨的。”
赵竑狠狠敲了下赵拓的脑袋,不满道:“瞎说什么,少造谣生事。我看你自打闲得无聊,办了那个叫啥报纸的东西后,便愈加……怎么说来的?八卦!对,你说的,愈加八卦!初时你分明说是为让更多的世人受儒学教化,结果怎么样?如此有价值的东西,却被你竟写风月之事。如今满大街竟是传些哪家的老爷被娘子追着打,哪家的地下埋银子。虽说你现在写的大都是些人家鸡毛蒜皮之事,但我看,再这么着你迟早要出事。”
“人家是小女娃娃?也不看看你又有多大。再说,她死活缠着的也是我,你又有什么招架不住的。不说帮我挡挡,反倒一个劲儿的把我往外推。不行,别找借口,给我走。”赵竑毫不犹豫的摧毁了赵拓的妄想,死瞪着他,得亲眼看他朝“虎口”走去。
“别这儿装可怜。我还不知道你?看我也没用。走!我好不容易借尿遁出来逮你,你再不回去,难不成就我一个人顶着。怎么你也要出出力。……对了,明儿我不用去听讲学,你来宫里找我。继续给我讲讲那个辫子国皇帝的故事。真不知道你哪儿听来这么多故事的。嗯……顺便也可以说说你突发奇想的烟火运用法……”
……
第九章 内宫事端(三)
两人携着手走回御花园。原本赵拓对赵竑这个总喜欢将他当个娃娃似的牵着手的举动甚为不满,好歹他也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怎么还能被个大不了自己几岁的少年当个孩童似的照顾,反过来还差不多。但奈何一直以来赵拓几次暗示明示,甚至抽回被握着的手,都以失败告终。无奈下,便也就放弃挣扎,任由着他领着他的手。
此时园内无数花灯点亮,灯火阑珊,与满天繁星交相映辉。丝竹声不绝于耳,更有数十名身着多彩锦衣轻纱,姿容秀丽的舞姬,长袖锤地,款款起舞。那妙曼的腰肢柔软纤细,几近一手盈握。锤地的宽广长袖开开合合,将一张张芙蓉面时遮时掩,更是引人遐思。
恍然间,无数娇柔的花瓣被抛向夜空,一名名美女甩开长袖,以一脚足尖为支点,旋舞不休。后众女齐齐翩然聚集,又散开,众星捧月般,一身着绯红滚金石榴边,裙上缀着五彩金玲的艳丽少女,自正中央缓缓而出。那少女衣襟随风而飘,漫天的花瓣更是映的一张俏脸别样娇嫩。猛然间,纤足一点,柳腰轻转,忽的轻盈而起,脚踏横杆,轻盈落于搭建在众女之后的高台上。
“好!”园内赞叹掌声一片,喧哗不绝。而更有不少斯文败类,眼中甚至透露出欲望。要不是此地不是自家府邸,怕早就扑了上去。
赵拓与赵竑本想趁着席上众人花天酒地,觥筹交错间,身不知鬼不觉的溜回席位,岂料却被吴子沁那个小丫头片子眼尖逮住了。
那吴子沁年仅十岁,模样却娇悄可人。她身着翠绿碎花的对襟夹袄,银底锦花的长裙,梳着三髻丫,一张雪白娇嫩的小脸在灯火映照下,更加明艳动人,早早便显露出美人的雏形。见赵拓两人鬼鬼祟祟的在园子角落里探头探脑,起先她还不知他俩是在做什么,歪着头想了下,立即恍然大悟。不由小嘴一偏,生起闷气。
吴子沁乃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身份高贵,自幼便身受礼教大防。但她这岁数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奈何身份所限,下人又都对其唯唯诺诺,一直以来不得所愿。如今在杨皇后及太皇太后有意无意的招和下,认识了赵竑,连带着又结识了赵拓,一下子增添了两个“陪玩”的,不由甚为欣喜。
她年纪不大,但自幼长在官宦府第,出入宫中,对身份高低却认识得较为清楚。每次见了赵拓并不当回事儿,更往往是将他看作个身份较高的下人使唤,但对赵竑却不然。她对这个俊逸儒雅的太子哥哥可是大有好感,总喜欢缠着他。只是赵竑却一向只喜与赵拓一同玩乐,时常一见赵拓便忘了她,经常冷落她不说,甚至还对她不予理睬。让她及其不满,更有些迁怒于赵拓。现下又见赵竑单找了赵拓不知结伴去哪玩耍,到现在才回来,却不是叫着她,心下不禁气恼。
照理来说今日这样的宴会吴子沁本无法参加,但在杨皇后及太皇太后的默许下,寻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照例出席,足可见受宠程度。俨然便是那两位内定下的未来太子妃人选。但吴子沁毕竟还是小孩心性,见两人终于偷摸着归了位,原本是想不理会他们,等着他们注意到后,赵竑亲自登门道错讨好自己。
岂料她左等右等,等了半天,也没人来。扭头看去,却见赵竑屈尊纡贵的和赵拓坐到了一起,不知笑着与赵拓附头说了什么,逗得他闷头憋笑的险些差了气儿,两人竟全然没注意到她。如此一来吴子沁内心更感窝得慌,委屈极了。想她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冷遇,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眨啊眨的,看两人越笑越开心,心中更加愤愤难平。她咬着下唇,突然嘿嘿一笑,眼中露出狡洁之色。
园中歌舞已退下,皇帝老儿正美滋滋的进行封赏。宁宗虽也是个无能的主儿,喜好受人摆布,却有一大美德,自奉节俭。要不是日子特殊,为彰显皇家风范,才办了今日这种大宴,是以赏赐下来的东西虽还算过去的,但以一个皇帝的角度来看,就难免有些寒碜。
而吴子沁此时瞅准时机跑上前,乖巧的拜倒在地道:“参见皇上,沁儿最近新学了个曲儿,想助兴献给皇上听。”
宁宗对这个时不时便被老妈及老婆提到耳边念叨的女娃有潜意识的好感,之后几次见她长相甜美,且聪明伶俐,不免又多了几分喜欢。如今听她这么说,捋须笑道:“沁儿有什么本事,尽快使出来。若是弹得好,朕重重有赏。”
吴子沁见目的达到一半,不由偷笑。待下人整理出地方,将琴架好,便似模似样的坐在椅子上开始调音。接着,琴曲悠悠扬起。
一曲《春水》弹奏的可圈可点,虽不能算的上是绝妙,但以吴子沁的年龄而论,却是极其了得了。底下百官亦早就看出吴子沁未来的身价,曲终,或溜须,或拍马,一时间掌声,赞赏声竟比先前都要洪亮。
就见她放下琴,扬起红彤彤,兴奋得意的小脸儿,再次走上前福身拜礼,“皇上,沁儿弹奏的是否还过的去?”
宁宗哈哈大笑,“不错,当真不错!朕重重有赏!”
“皇上,”吴子沁笑脸灿若桃花,“沁儿弹琴为皇上助兴是应该的,不要什么赏赐。只求皇上吩咐太子哥哥,让他能多来给我讲讲学就好。”此话一出,周围皆是一片暧昧之色。
宁宗亦是打趣道:“怎么?你太子哥哥经常冷落你?和朕讲,朕替你做主,罚他。”
吴子沁生怕宁宗真会罚赵竑一般,连忙摆头,“没有,没有。太子哥哥以学业为重,自然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我讲学。只是……”
宁宗看得有趣,“只是什么?”
“只是自打太子哥哥与赵拓办了那个什么报纸后,便更加忙了,一连好久都找不到他人。”
“赵拓?是何人?”
听宁宗如此问道,赵拓急忙出队,跪于席下恭请圣安。而一旁侍候的太监则立即上前,将赵拓的身份说与宁宗知道。
宁宗听到不过是个王爷遮子,便未加在意,又问道:“报纸?又是何物?”
其实报纸一物宋代一早便有,却与赵拓所办有很大不同,且发行量甚小。此刻宁宗虽不解,但园内官员却都知晓。非但如此,大多官员还隔三差五的会买上一份,看看哪家又出什么新鲜事儿。只是这些难登大雅之堂,自然不能被皇帝知道。
“具体沁儿也不知晓,只是我偷听得下人说,都是写些‘奇闻异志’。像上回,上面就有写理学大家朱熹曾勾引两尼姑为妾等这样的消息,让不少人津津乐道。不过……皇上,什么是勾引?尼姑不能当妾吗?”
宁宗顿时哑口无言,非但他,就是周围的官员也很是尴尬。如今朱熹的地位已被抬高到一定程度。这条消息他们自然也都看到过,也很受非议。但一来他们中大多数人更高兴将其当个花边新闻来听听,凑热闹,二来这件事也是事实,不好反驳。反倒是现在吴子沁提出的那两个“天真”问题,让他们有些抹不开面子。
宁宗不知是忘记还是怎的,一直并未让赵拓平身。赵拓下头跪着,心底不停问候宁宗所有女系亲属,却在吴子沁提及朱熹之时,心骤然提到了嗓子眼。
TNND,那死丫头,想让赵竑陪她尽管说就是,非整出这么个事,非但在此抖出了报纸,连里面报道的内容都在皇帝老儿的面前爆料了出来。
赵拓自然知道朱程理学是现在最受追捧的学术,也是相国史弥远推崇的。但当时只顾好玩,出口气,后来又被别的绊住手脚,是以写这条报道时候也没顾得上多想。直到都出来了,才意识到不妥。真要说光他自己,赵拓并不多担心。毕竟宋代的士大夫是最牛的,其他朝代一律不可比。就算他称不上士大夫,但也不用如此紧张。唯一让他担心的是会不会借这个事端,给赵竑带来……
赵拓有些拿不准,偷偷向坐在皇帝下手一旁,身居高位的一代权臣史弥远看去。就见他原本还眯着的眼,精光一闪,陡然睁大,同时启奏道:“皇上,臣有事禀奏!”
“爱卿有事尽管禀奏。”
“启禀皇上,沁儿姑娘所说的那个报纸,微臣倒是略有耳闻。只是那却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更有辱斯文。”
“哦?爱卿尽管说来。”
史弥远低头一揖,看不到脸上神情,道:“里面非但竟是写些偷鸡摸狗,逐利趋炎之事,更是曾多次胡解经书,辱没圣人。”再次抬起头,却是一幅道貌岸然的表情,继续道:“先是对圣人所言的‘父母在,不远游’嗤之以鼻,不断吹嘘中原,乃至海外世界是如何花哨,更多次鼓吹叫我大宋男儿背井离乡。后又指责孔孟圣人的话也有不尽其实之处,且以‘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为例。更甚着,其对圣人的出身来历也是枉加腹诽。”
宁宗听了那两句“经典”,先是一愣,细细想了想。虽这两句话对孔孟学说有所质疑,却越想越是那么回事。此事若是别人所奏,他兴许还当作完笑,一笑莞尔。但他素来宠信史弥远,对他说的话极为相信。此番史弥远都提出来了,想必就是不容他忽视的事了。随即面上一凛,喝道:“何人胆敢如此放肆?!那主办报纸之人是谁?”
赵拓在底下跪着,暗暗后悔,那些东西的确是他事先并为多加思量,太过大意了。同时他也知道,史弥远几次试探赵竑不果,正愁找不到机会,他却将自个送到了跟前儿。眼见赵竑对着他焦急万分,就要起来说话,赵拓急忙几步蹭上前,努力抖动着抢先一步道:“回……回皇上,是,是我……”
“大胆!圣上面前,敢如此放肆!”一旁的太监一甩佛尘,狐假虎威。
赵拓硬是将脸色憋到发青,浑身有如霜打的茄子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